网络运营者不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最多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维护网络安全
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当前威胁网络安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病毒侵袭、黑客造访、数据窃听等。面对这些网络安全问题,我们应当增强防范意识,对于涉密文件通过正规手段加密传输。对于来路不明的链接,不要随便点开;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上网时,网民应注意自己的道德素质,应具备的基本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要做到用文明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做到互相尊重,摒弃造谣诽谤,不通过贬低丑化自我的形式哗众取宠,坚决抵制淫秽色情等,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二、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明确了网络安全的监管责任,解决了谁来负责的问题。将现行有效的网络安全监管体制法制化,明确了网信部门与其他相关网络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这种“1+X”的监管体制,符合当前互联网与现实社会全面融合的特点和我国监管需要。
反《网络安全法》的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主要有三种:一是,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二是,提供专门用于从事侵入网络、干扰网络正常功能及防护措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
‘贰’ 我国网络安全保护的基本法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作为我国网络安全治理的基本法,《网络安全法》在战略层面提出国家要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战略、人才战略、可信身份战略,全方位提升网络安全治理水平的宏观要求。在制度层面综合、全面、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力度,增加惩治网络诈骗等新型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定。
(2)法治微课网络安全保护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保护注意事项: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网络安全法》将近年来一些成熟的好做法制度化,并为将来可能的制度创新做了原则性规定,为网络安全工作提供切实法律保障。
‘叁’ 网络安全法制建设需要强化信息网络安全方面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有一个全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法治建设。法制建设只是法律法规文件的制定和或修订,没有涉及法律的实际执行和监督,法治建设则包括法律的全程运行过程。国家高度重视网络安全, 包括网络主权和个人网络信息安全。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主要是强化国家层面的网络主权和网络利益维护,升级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能,大力保护个人及依法涉密的其他网络数据在内的网络信息安全。
‘肆’ 网络时代的我们的信息安全如何得到保护
截止2017中国的网民人数达到了7 亿多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在这样一个全民网络时代,我们最担心的是什么?答案基本都是个人信息,然而在这个网络时代,只要涉及到网络的方方面面都会用到个人信息,比如注册个网站用户,也是需要你提供手机号码。比如你想在某个平台出售一些东西,不但需要你提供相关的个人信息,还要你提供个人身份证信息以及一些身份图片,对于一些资深网民来说还可以判断哪些可以提供,哪些不可以提供。但是对于一些刚接触到互联网的人来说就比较难了,因为他们接触到网络的时间不长,没有完全判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先就给大家说说该怎样去判断!

互联网其实就是一个无法预知的大宇宙,凡事自己注意点就行,信息安全,从我做起。
‘伍’ 国家有哪些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2.《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经2000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2000年9月25日公布施行。该《办法》共二十七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97年12月11日批准,公安部于1997年12月16日公安部令(第33号)发布,于1997年12月30日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7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5.《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5)法治微课网络安全保护扩展阅读:
国家为保障网络安全以及维护国家的主权,相继制定了以下一系列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空间的秩序,并让网络价值最大化:
1.《公安机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作规范(试行)》
2.中办、国办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
3.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4]32号)
4.中央网信办《关于加强党政机关网站安全管理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14]1号)
5.中央网信办《关于印发<2014年国家网络安全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14]5号)
6.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3年重点领域信息安检查工作方案>的函》(工信部协函[2013]259号)
7.《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部令第11号)
8.《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工业和信息部令第24号)
参考资料: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政策法
‘陆’ 网络安全法制注重哪三个层面安全
是指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实体安全,数据与数据库安全三个层次,还是指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安全法规三个层次。
第五条国家采取措施,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
第六条国家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推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措施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网络安全的良好环境。
第一条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第四条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战略,明确保障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重点领域的网络安全政策、工作任务和措施。
‘柒’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网络和网络安全所指含义是什么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捌’ 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
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是指保障互联网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防范违法犯罪的技术设施和技术方法。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联网使用单位负责落实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并保障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功能的正常发挥。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联网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公开、泄露用户注册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联网使用单位应当依法使用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不得利用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对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依法实施监督管理。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公共安全行业技术标准。
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对辖区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联网使用单位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公安机关在依法监督检查时,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联网使用单位应当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当提出改进意见,通知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联网使用单位及时整改。公安机关在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法律依据
《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互联网安全技术防范工作,保障互联网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促进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根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第三条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联网使用单位负责落实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并保障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功能的正常发挥。
‘玖’ 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网络保护中有什么亮点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10月17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给孩子们一个更安全、更温馨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哪些亮点?将如何进一步织密法治之网、筑牢法律基石,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水平?来看以下梳理。
此外,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要求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
“从世界各国的相关数据和经验来看,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的再犯率是比较高的。”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说,对于有过这些犯罪记录的人员,应限制他们从事相关职业。
在防治校园欺凌问题上,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拾’ 网络安全法是为了推动构建什么样的网络空间
网络安全法是为了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网络治理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七条国家积极开展网络空间治理、网络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网络治理体系。
(10)法治微课网络安全保护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条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第四条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战略,明确保障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重点领域的网络安全政策、工作任务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