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斑马网络安全中心
扩展阅读
哈弗f7网络信号 2025-07-09 06:26:51
黑莓手机能玩网络游戏吗 2025-07-09 06:26:17
苹果电脑0的电什么原因 2025-07-09 06:26:04

斑马网络安全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25 22:15:55

❶ 车联网入口之争

作者丨何奇
编辑丨郝秋慧
智能汽车是继智能手机之后又一大流量入口。
传统企业与车联网的结盟日益常态化了。近日,上海博泰获得小米集团B轮战略投资。在过去几年中博泰与小米集团已经有多次深度沟通。本次投资,小米以战略投资人注资博泰,同时双方将在软件、硬件、语音多场景交互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无独有偶,亿欧汽车从斑马网络获知,其已经和美的集团、360集团建立了基于IoT车家互联的深度合作。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普及,车联网作为智能汽车的技术基础,是实现万物智联的重要平台之一,传统企业的新视界被打开,汽车成为新的智能硬件,承载的市场价值不亚于智能手机。埃森哲一项调研显示,71%受访者希望拥有车辆生命周期管理服务,35%受访车主希望获得贴身管家式的车联网服务。
东方证券表示,车联网已经成为5G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有望成为未来政策重点支持领域。伴随产业政策的不断落地和完善,相关互联网巨头和通信巨头产品的新产品发布,车联网行业加速成熟趋势化明朗,景气度也将持续提升。
传统互联网企业已将移动互联网的市场瓜分得差不多了,车联网作为新的商业战场,才刚拉开竞争的序幕。
车联网/123rf.com.cn
入口之争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智能手机作为其发展的重要载体,价值堪比电脑对互联网的发展。面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大机遇,传统互联网企业纷纷踏至,新兴企业异军突起,都把目光投向了智能手机,加快了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速度。
如今,历史正在重演。
智能汽车搭载了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同时运用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以实现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汽车已经由单纯交通运输工具逐步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而单从车联网产业链来看,就便是一个万亿级规模的市场。
麦肯锡预测2025年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9万亿美元,而摩根斯坦利估算,未来自动驾驶汽车60%的价值将源于软件。华为近期也表示,未来汽车价值的构成 70% 不会在传统的车身、底盘上,而是自动驾驶的软件,以及计算和连接的技术。
从传统企业到互联网巨头,再到创新企业林立,大家都在争夺车联网这一流量入口,产业竞争也变得格外的激烈。操作系统作为智能硬件的灵魂,车联网操作系统在智能汽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上面承载应用,包括娱乐、地图、资讯等,下层连接通信网络、车辆感知等系统。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何奇
拥抱车联网,就能有机会分食智能汽车所带来的巨大流量价值。此时,BAT已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2015年是互联网巨头们进入车联网的关键一年。像网络发布了CarLife,宣布正式进军车联网。与此同时,阿里与上汽集团投资10亿元成立斑马网络,合力打造互联网汽车;腾讯与长安汽车孵化除了梧桐车联,并成立车联网事业部。
随着车载系统的日益成熟,BAT开始发力小程序,并将各自的小程序生态搬进了汽车。BAT入局车联网是将汽车看成了未来的流量入口,而车载小程序实际上就是BAT争夺车端流量的工具。从底层的操作系统,再到如今的小程序“上车”,互联网企业竞争从2B直接上升到了2C。
不同的时代大家都在找通往商业核心的捷径,车联网时代的入口已经被打开了。
万物互联/123rf.com.cn
赛道变拥挤
“不造车”的华为比任何一家车企都要高调。
华为在车联网走的是技术路线,主攻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五个方面。从技术到生态,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无孔不入,手握鸿蒙系统和HiCar,又联合18家车企成立“5G汽车生态圈”,华为成为“增量部件”供应商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近日,继传统ICT厂商入局车联网之后,小米战略投资博泰车联网,吸引了行业目光。
小米创始人、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极其看中车联网这一赛道,他认为车联网是未来科技的重要一环,汽车也是未来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智能终端。
2020年,小米在成立满十年之际,进行战略升级,加码5G+AIoT超级互联网风口。与华为一样,小米希望通过手机和车联网系统相连接,将小米的智能硬件与智能汽车打通,经过了“从人到物”、“从人到人”的连接过程之后,最终实现“物与物”的连接。
博泰创始人应宜伦认为,在未来万物互联的时代中,车辆将会成为移动中心,汽车不仅能够连接人,还能够连接汽车、智能家居,甚至是未来的智慧城市以及生活服务。
除了注资博泰,小米去年直接投资了小鹏汽车4亿美元。据悉,小米和小鹏汽车在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互通方面,已经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想要打通“人-车-家”互联的并不止小米,车企、车联网公司和家电企业跨界布局打造“汽车+智能家居”的物联网生态圈正方兴未艾。
近日,美的与斑马网络建立合作,展开基于IoT车家互联的深度合作。从美的牵手斑马智行背后可以看到,其在布局智能家居上,不再局限于本行业的供应链和销售渠道,而是通过与车联网跨界融合,打造智能家居入口。
据了解,早在2016年,美的在其智慧家居成果发布会上宣布,与上海通用安吉星达成国内首个智慧家居与车联网应用战略合作应用,实现“人-车-生活”的智能互联。
东方证券表示,车联网已经成为5G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有望成为未来政策重点支持领域。伴随产业政策的不断落地和完善,相关互联网巨头和通信巨头产品的新产品发布,车联网行业加速成熟趋势化明朗,景气度也将持续提升。
随着传统企业的觉醒,车联网竞争赛道也将变得更加拥挤。
生态共赢
当前,车联网处在规模爆发的前夜,万物智联即将开启人们生活的新时代。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对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做了详细的规划: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动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2030年-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智能汽车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车联网焕发出了新一轮增长机遇。
智能网联/123rf.com.cn
工信部信软司软件产业处调研员傅永宝表示,车联网是汽车行业工业技术软件化的重要载体,它将推动我国汽车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实现转型升级,从而取得更多创新突破以及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亿欧汽车看来,车联网在加速全球汽车产业结构重塑的同时,也在加深各行各业跨界融合。想要实现真正的车联网愿景,不同产业之间的跨界联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车联网不会留给一家企业“独舞”的机会。
从去年国内首次“跨芯片模组、跨终端、跨整车、跨安全平台”的C-V2X应用展示上可以看到,一汽、上汽、东风、宝马、奥迪等20余家中外整车企业,与30余家芯片模组厂商、终端设备提供商、安全厂商和位置服务提供商进行演练,体现了车联网行业靠单打独斗是走不通的。
一句“你好,斑马!打开客厅的灯,打开客厅的空调,打开加湿器……”,看似简单的语音操作,其背后是传统电器厂商、车联网企业和车企三者之间不同生态和技术的紧密融合,在为生活出行创造便利的同时,大家都实现了利益共赢。
当前,从上层应用来看,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的智能硬件厂商,纷纷通过结盟的形式,为自己构建一座坚固的生态壁垒,希望在车联网产业占据一席之地,把持住流量入口,继续延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升级大势所趋,而在智能汽车时代,产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是唯一出路。眼下,围绕车联网这一入口之争,竞争格局也会愈演愈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斑马智行顺利通过TISAX高等级认证

近日,斑马智行顺利通过TISAX汽车行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高等级评审。这意味着斑马智行获得了欧洲车企及供应链的认可,在信息安全保护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TISAX(Trusted Information Security Assessment Exchange),由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 (VDA) 与欧洲网络交换所 (ENX)共同推出信息安全评估流程,并将其审核结果放在一个可供信息交换的可信平台(TISAX)上,其评估结果能够进一步相互认可、交换和信任,目前已成为大众、宝马、戴姆勒等众多欧洲汽车企业及其供应商通用的信息安全评估和数据交换互信机制。通过TISAX高等级评审为斑马智行服务海内外客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伴随汽车智能化升级,汽车的信息安全和软件质量正受到高度重视。作为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领先企业,斑马智行在信息安全与产品质量方面坚持高标准,在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的基础上,基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等国内外安全要求与汽车行业特性,搭建了汽车领域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结合公司战略、汽车行业全场景与技术方案制定了清晰的实施路径,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稳扎稳打,使得安全与质量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不久前,斑马智行被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评为“Top Quality Supplier”。近年来,斑马智行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开展深度合作,今年将有多款搭载AliOS的新车型上市。

面向未来,斑马智行将在信息安全和软件质量管理领域持续升级,为帮助车企打造智能化的汽车产品、为用户提供智能驾驶体验和丰富的车生活保驾护航。

❸ BATH车联网探路,字节来搅局

作者丨何奇

编辑丨张宇喆

理想汽车将成为继蔚来之后,中国第二家赴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至此,字节跳动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将取得阶段性的成功。

据悉,理想汽车在IPO募集的同时还获得3.8亿美元的基石投资,认购价为IPO最终发行价,四位基石投资者分别是美团点评、王兴、KevinSunny和字节跳动,其中字节跳动将投资3000万美元。

除此之外,早在去年8月,字节跳动就曾参与了理想汽车的5.3亿美元C轮融资。

字节跳动正在“磨刀霍霍”开辟下一个汽车战场。

汽车已经由单纯交通工具逐步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但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互联网企业正在蚕食一个万亿车联网市场。

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巨头进入车联网产业的关键一年。到了2020年,BATH也已经初步完成了在车联网领域的技术及应用生态布局。

2019年12月29日,华为车联网分布式平台HUAWEIHiCar搭载新宝骏量产车型RC-6正式“上车”。目前HiCar生态合作伙伴已经超过30家车厂,包括奥迪、一汽、广汽、北汽、奇瑞、江淮等车企已经加入,合作车型超过120款。

华为具备造车的条件,却定义自己“不造车”。目前,华为凭借其技术上的积累,足以撬动中国车联网市场。除了5G技术,鸿蒙操作系统将成为华为在车联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不过,华为存在生态短板,需要在此方面进行加深布局。

结语

近日,亿欧汽车发布了《2020中国车联网商业模式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从中国的车联网市场格局来看,在以娱乐车联网为主导的车联网产业链中,看似各个环节“百花齐放”,实则是BATH等互联网巨头唱主角。处在车联网金字塔顶端的互联网企业,或将收割一波车载流量。

亿欧汽车认为,互联网企业没有汽车基因,缺乏对汽车逻辑的理解,其车联网商业模式依旧照搬其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的赚钱模式,将汽车看作是小型移动的智能空间和智能硬件,而智能汽车能够承载其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以及互联网巨头的车联网野心。亿欧汽车判断,2020年将是互联网巨头分食中国车联网“大蛋糕”的关键一年。

亿欧汽车梳理发现,BATH等互联网巨头在车联网生态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甚至形成了生态垄断,各类车企投靠的车联网应用生态也相较局限了。当前,互联网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硬核技术的输入,在以技术为核心的车联网,应用生态固然重要,但不是未来车联网的刚需。

互联网企业想要在车联网产业链中站稳脚跟,把持车载流量入口,就需要换一种产品思维,从汽车用户的角度出发,思考产品逻辑,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巴州斑马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怎么

巴州斑马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11-29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新疆巴州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大厦A栋1213-448。

巴州斑马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52801MA785LN599,企业法人姜有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巴州斑马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互联网技术研究开发;基础软件开发;其他软件开发;其他技术推广服务;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电子商务服务;职业中介服务;科技中介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其他广告服务;其他未列明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运行维护服务;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婚庆礼仪服务;家庭服务;清洁服务;零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其他日用品、文化体育用品、其他机械设备及电子产品、五金产品、家用电器、其他化工产品、其他室内装饰材料、建材、钢材、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控要素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巴州斑马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❺ 汽车智能声控有哪些

有智能声控的汽车:

长安in-Call

近年来长安一直致力于推进汽车智能化,在车载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in-Call”是长安与腾讯合作推出的智能车机系统,操作这套系统仅需对着空气说一声“小安你好”,不需要任何按键操作,避免了驾驶分神。

“InCall”智能行车系统是结合即时通讯技术、蓝牙及在线交互等最新的智能车载无线终端技术。它可以实现行车导航、车载通讯、影音娱乐、天气情况、生活服务、资讯服务、安全保障等七大项、二十六种功能。就类似于安吉星和G-BOOK。

它通过与联通“沃”3G的合作实现拨打电话、交换数据等功能,其拥有行车导航、安全保障、影音娱乐等七大项、共二十六种功能。并且其配备的SD卡卡槽和USB接口,更方便了多媒体功能的进一步拓展。

上汽斑马智行

斑马智行是上汽集团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基于AliOS操作系统联手打造的车机系统,荣威等大多数上汽旗下的自主品牌均才采用斑马智行2.0系统,一块大屏包含了丰富的功能,可以为消费者带来非同一般的智能体验。

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斑马网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家智能汽车操作系统软件以及其他相关软件研发公司。斑马智行是斑马网络基于AliOS设计的智联网汽车开放平台,前身为2010年成立的阿里YunOS平台。

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和上汽集团共同发起的智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斑马网络。2021年7月14日,阿里巴巴集团、上汽集团、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云锋基金等四大股东联合向斑马智行增资30亿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斑马智行已经覆盖上汽、一汽、大众等车企的近百车型。

吉利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

吉利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是吉利自主研发的车机系统,“GKUI”是“Geek User Interaction”的缩写,“Geek”代表“极客”, 象征吉利在各方面都力图做到极致。GKUI最早应用在吉利博瑞上,有不错的用户体验。

亿咖通科技(ECARX)是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独立运营的科技创新企业,产品吉客智能生态系统GKUI已拥有超过100万用户,搭载在22款吉利车型上,全年语音交互次数超过7.2亿。

新发布的GKUI 19主要进行了4项升级,包括在云盘中加入了AI能力;桌面设计实现了控件交互,场景化推荐;账户ID升级为互联网生态账户;生态系统升级为开放者平台系统。

科大讯飞是语音识别行业内的佼佼者,吉利早在2015年展开合作,合作内容主要针对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车联网等等方面,GKUI系统可以对导航、收音机、空调等中控台功能进行操控。同时还能对开闭车窗、天窗、后备箱盖、控制座椅通风等车身部件进行控制。

北汽绅宝AI智能网联系统

北汽绅宝AI智能网联系统是基于车联网发展而来,是北汽绅宝根据当前安卓环境自主开发的一套车载系统,目前这套系统仅有智行搭载。北汽绅宝AI智能网联系统的语音控制功能可以通过“你好,小绅”,或者通过系统界面上的智能语音助理来激活。

❻ 荣威iMAX8率先搭载 斑马智行系统都有哪些新功能

[汽车之家行业]??日前,斑马网络迎来全新斑马智行VENUS系统升级,天猫精灵、能量服务、哨兵模式、宝宝模式等超20项新功能即将亮相,新系统将率先搭载于荣威首款MPV车型荣威iMAX8上,新车预计在2020年内上市。

此外,VENUS系统还推出了能量服务功能,可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查找充电桩、筛选充电站、导航充电路线等服务;哨兵模式可自动记忆非常用地点的泊车位置,在车辆锁闭后持续监控周围环境,如遇潜在威胁便会激活安全警报;宝宝模式可在系统检测到车内有宝宝时,主动开启仪表视频流监控。

根据规划,全新斑马智行VENUS系统将在2020年第四季度启动升级服务,届时用户即可享受到上述功能为出行生活带来的便利。

编辑点评:

人机交互是智能出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斑马智行VENUS系统首选搭载于荣威iMAX8MPV车型中,也是一次大胆尝试。在前中后三排,驾乘人员均可享受到语音控制带来的出行便利,2020年内,我们将很快与这辆新车见面。(文/汽车之家阎明炜)

❼ 请问斑马打印机客服电话是什么

斑马打印机客服电话:
400-920-1899

以上信息经过网络安全认证,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请以官网信息为准
官网客服信息请点击:http://www.zebra.com.cn/about_zebra/contact.asp

❽ 年终盘点丨5G车联网迎来黄金时代,盈利模式仍待时间验证

[亿欧导读]?5G爆发前夜,车联网从技术到生态竞争愈演愈烈。

蘑菇车联副总裁、运营总经理吕斌认为,在智能网联技术加速发展期,用户需求的爆发性增长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汽车智能网联化的实现,需要整个行业以打通底层操作系统与汽车硬件之间的有效控制为基础,并在上层建立丰富安全的车载应用服务生态,满足用户对车辆智能化、场景化、个性化日益增长的需求。

车联网涉及汽车、电子、信息通信、互联网、交通等多个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业界预测,2020年全球车联网有望突破1000亿欧元的规模,中国将占三分之一。巨大的车联网市场前景诱人,实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一辆智能汽车,除了融入了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创新技术,还涉及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简单来讲,抛开上层的应用,车联网的底层技术的集成更加错综复杂,且相关核心技术亟待突破。

首先,在通信层面,以当前的网络通信,可以带动单车智能应用,但是涉及到“车、路、云”协同发展,存在巨大的挑战。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的交互产生的数据量远大于单车的人机交互,延时严格控制在毫秒级一下。并且,行业间的通信标准尚未统一。

其次,车联网的安全体系存在漏洞。当一辆汽车跑上信息高速公路,也就意味着将其安全问题暴露在外,非常容易受到网络黑客攻击,一旦黑客有机会访问、修改或破坏软件,就有可能引发事故并造成伤亡。

再则是,车联网产业是一座信息孤岛。车联网表面繁荣,内部生态企业各自为营,系统无法相互打通,所涉及的相关软硬件、应用都尚未互通互联。

最后,商业模式正处在探索阶段。目前,车联网商业模式存在盈利困难等问题。车联网产业链复杂且冗长,从硬件到软件,从产品转向服务,盈利模式需要时间来验证。

5G车联网迎来黄金时代

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开启了中国5G商用元年。车联网作为5G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已经燃烧起了“小宇宙”。5G除了将带来新的应用升级,其的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性,与车联网深度结合后,帮助汽车实现“人、车、路、云”高度协同。

郝飞向亿欧汽车坦言,5G的话题的确很热,车联网与通讯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除了通讯技术之外,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机交互、传感器等技术要素的发展程度也决定了车联网在服务和交互层面的智能化程度。但从车联网的世代发展路线来看,其总体的革命性突破恐怕并不会这么快在2020年就发生。

“产业协同“发展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发展主旋律。2019年10月,国内首次进行了“跨芯片模组、跨终端、跨整车、跨安全平台”的C-V2X应用测试,就释放出了积极信号。据悉,活动聚集了一汽、上汽、宝马、奥迪等20余家中外整车企业,以及华为、中兴等30余家芯片模组厂商、终端设备提供商、安全厂商和位置服务提供商,行业融合创新迈出了新的一步。

在测试方面,高新兴集团首席方案架构师兼战略&品牌总经理吴冬升则表示出乐观态度,他认为,今年进行“四跨”测试是基于LTE-V2X进行的应用示范,没有包括5G元素。而车联网产业和5G产业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5G将丰富车联网业务,2020年将开启5G车联网测试和验证工作。

吕斌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车联网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核心路径,开放融合将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新常态,“进入2020年,驱动车联网产业发展的背后核心技术有三块:以5G为代表的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车载芯片。”

车联网的发展,率先为百年汽车产业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年,车联网依旧会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汽车永远在路上,车联网的应用创新也永远在路上。

编辑:郝秋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