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ios系统是否安全
黑客们对于智能手机安全性的理解远比普通手机用户要深刻的多。赛门铁克报告曾深入分析了安卓和iOS系统中存在的固有问题,并重点强调:
“如今手机设备的操作系统大环境是杂乱的无安全性的,大部分手机在连接企业网络时并没有受到企业网络的安全控制,很多手机与缺乏监管的第三方云服务进行数据同步,有些人则将手机与安全性未知的公用电脑相连,然后又与企业网络相连。”
不要看到企业这两个字就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实际上手机安全问题是每个手机用户都在面对的问题。
支柱
首先引用Nachenberg 在报告中的一段话:
“开发团队在这两款手机操作系统的最新版本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了安全问题,并试图将安全性融入操作系统,从而减少来自外部的安全攻击。”
接下来 Nachenberg测试了安卓和iOS在以下几方面的安全防范情况:
· 传统访问控制: 传统的访问控制技术包括密码以及屏幕保护锁。
· 基于许可的访问控制: 基于许可的访问控制是为每个程序添加访问控制能力。
· 程序起源: 每一个程序都会拥有一个邮戳,表示该程序的作者,通过数字签名方式来防止程序被非法修改。
· 加密: 对便携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加密隐藏。
· 隔离: 隔离技术用于限制应用程序访问特定敏感数据或系统的能力。
操作系统的表现
TechRepublic 专栏作家 Francis首先会对安卓和iOS操作系统针对每个支柱的表现给出评论,然后作者根据Nachenberg的报告进行总结。
支柱一:传统访问控制
Francis: 在传统访问控制方面,根据我的经验,iPhone或安卓系统都有很好的表现。
不过,如果触摸屏上的指纹印记太清晰,可能会有助于黑客破解手机密码。在我看来,大部分手机程序开发人员没有为程序添加通过操作系统加锁解锁屏幕实现程序锁定的功能。
在安卓系统上,我使用过一款由Carrot App 开发的软件 App Protector Pro 。这个软件可以让我为每个程序添加额外的密码保护,如Gmail, Exchange, 以及Facebook。有了这个程序,如果我的手机丢失,并且对方破解了锁屏密码,那么我还能有额外的一些时间来修改这些程序所涉及的账号密码。
根据我的记忆,好像在iPhone里没有类似的安全软件。我怀疑这是因为iOS有更具有约束力的沙箱模型。
Kassner: Nachenberg认为iOS提供的访问控制功能可以在手机丢失后起到一定的安全防范作用。在这方面Nachenberg认为iOS与Windows桌面系统的安全性类似。
报告中Nachenberg 对于安卓系统就没那么客气了。他认为虽然安卓系统也能干防止偶尔发生的攻击,但是安卓系统不支持对SD卡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存放,因此如果手机被盗,通过物理方式直接读取SD卡中的数据,就使得安卓的密码防范功能毫无用处了。
支柱二:基于许可的访问控制
Francis: 根据我的经验,iOS上的许可机制很少,比安卓系统上的许可机制少很多。而唯一一个肯定存在的许可机制是当用户访问其它受保护的子系统时,iOS会提示用户需要相应的资源,并要求用户同意。
相反,在安卓系统上这样的许可机制很多。我认为理论上这样做很成功,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这样的许可系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这种许可理论上需要依赖于用户对于科技的了解。
目前5个黑客里有4个都在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安卓手机也逐渐成为了主流智能手机,但是一般用户并不清楚针对某个程序,到底是应该允许其运行,还是不允许。
实际上我觉得用户也不该承担这种判断责任。就好像我去牙科诊所补牙,我可不希望医生在进行必要的操作时,还征求我的意见该使用哪个仪器。毕竟我是付费享受服务的,我依赖于诊室的资源和牙医的经验技术。
Kassner: 我曾经听过很多人说iOS平台中的许可系统问题。Nachenberg在报告中阐述了这个问题:
“iOS系统中有四类系统资源是必须经过用户许可确认后,程序才可以访问这些资源的。而其它系统资源,要么是明确的允许用户使用软件访问,要么就是明确的禁止用户访问,这是iOS内置的隔离策略。而出现以下情况时,程序可能会向用户提出确认请求:
· 手机的全球定位系统需要方位本地数据时
· 接收到来自互联网的通知警告信息
· 向外拨打电话时
· 向外发送短信或电子邮件信息时
如果有任何程序试图使用以上四类功能,那么用户首先会看到一个许可提示,当用户许可后,该程序才可以实施该功能。如果用户允许了GPS系统或通知警告系统的功能,程序会被永久允许使用该系统。而对于向外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和电邮的功能,则需要用户每次点击确认。”
而安卓平台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方案。它是基于“全部或没有”的概念,我引用Nachenberg在报告中的一段话来解释这个概念:
“每个安卓程序内部都集成了一个许可列表,记载了能够让该程序正常工作所需的系统功能。这个列表会采用普通手机用户能够看的懂的方式,在软件安装过程中提示用户,而用户会根据这个软件的安全风险来决定是否要继续安装该软件。
如果用户仍然选择安装软件,那么程序将获得访问相应系统资源的权限。而如果用户放弃安装软件,程序就完全被禁止运行了。安卓系统上没有所谓的中间地带。”
支柱三:程序起源
Francis: 在安卓和iSO系统中,身份起源和判断真实性的机制是明显不同的。人们对这两种机制的优劣一直都没有结论,但目前来看,针对安卓系统的恶意软件要多于iSO。
我不认为Google的安卓系统在安全性上是失败的,但是一系列薄弱的安全点,使得安卓系统在面对安全威胁时显得更脆弱。对于黑客来说,在安卓系统上开发和散步恶意软件没有太大的阻碍,尤其是将软件归为免费或共享时,传播速度更快。
Google对于之前提交的应用程序没有审查机制。不需要开发者证明自己就是拥有该程序开发和修改权限的人。也没有集中化的开发者授权。目前有多种渠道都可以发布和传播安卓系统上的软件,而且渠道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而整个过程中存在的最大漏洞就是,黑客可以毫不费力的获取软件店里的软件,通过逆向工程还原成源代码,经过修改加入恶意代码并打包后,再将其以正常软件的名义发布出来。
虽然iPhone的应用软件也可以通过这一系列工作进行篡改,但是iPhone的编程语言并不公开,这种非公开的编程语言比Google平台的Java语言反汇编要难的多。
Kassner: 在这方面, Nachenberg的观点和 Francis 是一致的。iOS在这部分做的比安卓系统强。
支柱四:加密
Francis: 我曾经参与过一个跨平台的手机软件项目,该项目有明确的隐私保护要求,并且在最后还会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工程师团队对源代码进行审核。
在这个项目初期我就发现,iSO的用户设置数据默认状况下会被加密存储在某个位置,而安卓系统则是将用户设置数据直接放在相应的程序所在位置。
这并不表示安卓系统上的敏感数据都没有被加密,或者安卓系统使用的加密技术不如iphone。这只是说明安卓系统会把更多的加密工作留给应用程序自己,而不是通过操作系统来实现。这么做有好处也有不足。
如果你是安卓平台上的软件开发者,那么你的软件数据安全性可能不如iSO上的软件。但是如果你自己为自己的软件设定了特殊的加密方式,那么你的软件数据安全性可能会高于iSO系统,因为黑客不得不破解程序的加密算法。
但是作为手机用户,你并不知道所下载的软件是否带有加密机制。而如果软件没有加密机制,那么由于大多数用户的应用程序都安装在SD卡上,而SD卡又是很容易被取出(比如插入电脑传输数据),因而其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
Kassner: 在加密方面Francis 的观点与Nachenberg一致。不过我还是要说一下我对这两个平台的看法。
首先,iOS使用了加密机制,但是这是有局限的。很多程序在后台运行(就算用户没有登录)需要访问存储数据。为了正常运行, iOS需要在本地复制一份非加密的密钥。这意味着对于越狱的手机,黑客不需要用户密码就可以访问存储数据。
正如Francis所说,所有版本的安卓,除了3.0版以外,都不支持加密数据。这意味着通过越狱技术或者任何取得管理级访问权限的用户都可以浏览手机中的任何数据。
支柱五:隔离
Francis: 我个人认为,不论是苹果还是Google的隔离沙箱模型都是安全可靠的。二者相比,安卓系统的隔离机制稍微有些复杂,但也更具有灵活性。与iOS系统相比,安卓能够真正应对多任务工作模式。
作为手机程序开发人员,我能看到这种机制带来的优势。这使得我们在程序开发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并且一直贯穿整个开发过程,而桌面系统软件的开发,可以在最后环节再考虑安全性问题。
Kassner: Nachenberg和Francis 的观点又是一致的。隔离机制可以让不同的程序分开工作,不会由于某个程序被黑客利用而影响到其它正在运行的程序。
两者的弱点
对于 iOS和安卓平台的安全性能,我有深刻的印象。但是不得不说二者都还存在“弱点”。不论你是否相信,反正我是信了。
Nachenberg 曾跟我提到, iOS 目前只发现了几个严重的漏洞,其中大部分都是与越狱技术有关。不过还没听说恶意软件入侵事件。
安卓系统同样只有很少几个严重的漏洞。但是Nachenberg表示其中一个漏洞可以让第三方程序获得手机的控制权。而且这个漏洞已经被很多黑客知晓了,其中一个恶意软件名为Android.Rootcager。
Android.Rootcager是一个让Google难堪的恶意软件。Nachenberg解释说:
“更有趣也更具争议的是,Google针对该恶意软件推出的修复工具也是利用相同的系统漏洞来绕过安卓的隔离系统,删除对设备造成威胁的恶意软件部分。”
总结
可以这样总结:两个重量级选手,两种不同的安全防护哲学,本文的任务就是阐述这两种安全防护机制的差异。
⑵ iPhone安全漏洞会被间谍软件入侵,重启是否可以修复
iPhone安全漏洞会被间谍软件入侵,重启是可以进行修复的。不得不说,苹果手机会被“飞马项目”肆意妄为的监控,也算是给了苹果当头一棒了。苹果一向非常的自傲,认为研发的手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先进的手机。然而,此次苹果手机爆出被一些监控软件监控,并且这些监控软件可以扫描个人信息,甚至可以录音等等,全世界一片哗然。
对此苹果手机的发声却是这些“飞马项目”的研发者简直是荒唐,苹果手机对此进行了谴责,但是好像针对这种“飞马项目”苹果手机好像无能为力!由此这般,苹果手机存在安全漏洞被公开,很多苹果手机的忠实用户表示考虑更换掉苹果手机。毕竟,随时随地接受他人的监控简直是太糟糕了。苹果手机的不作为,无疑让苹果手机再也不是苹果粉当中的”神“,苹果手机终究也“落寞”了。
iPhone安全漏洞会被间谍软件入侵,重启可以修复?!
⑶ 检测苹果IOS系统的漏洞有哪些办法
1、iOS 9微博界面语言变英文 惊呆网友
按道理说,正式版iOS 9应该比此前测试版稳定得多,但仍有果粉反应在使用中发现不少问题。除部分用户反应卡顿现象外,还有人表示部分APP在系统升级后自动变成英文,尤其是社交类APP如微博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网友声称,自己英语不好只能靠感觉使用软件。不过很快,微博客服便公布了应对此问题的方法,通过简单操作就可恢复显示中文。
2、苹果AirDrop传输曝严重漏洞 iOS 9已修复
此前,iOS8内置的AirDrop功能存在一个严重安全漏洞,能让黑客远端监控及植入恶意程式破坏用户系统及窃取个人资料。这个漏洞能让黑客绕过“同意/拒绝”接收文件的步骤,令受攻击者直接接收文件。或是让黑客植入的文件覆盖于任何文件上,令受攻击者打开该文件时,就会受到远程监控,危害相当严重。而在此前发布的iOS 9中,这个漏洞得到修复,也成为升级iOS 9的一大优势。
3、iCloud流出明星艳照 苹果拒担责任
好莱坞艳照门事件的发生与iCloud 服务漏洞脱不开关系。国外黑客借助密码破解漏洞攻击了iCloud云端,造成美国好莱坞数十位当红女星卷入艳照外泄事件。事件发生之后,苹果单方面撇清了自己的责任。但为了保险起见,苹果采取两部认证的方法来加强iCloud服务的安全性。除了用户密码之外,用户还需要输入验证码,两步认证让大量的自动破解工具无功而返。
4、iOS 7大漏洞 “找到我的iPhone”找不到了
用于帮用户丢失手机后找回的“找到我的iPhone”功能,在iOS 7的漏洞面前彻底失灵。利用这项安全漏洞,可以绕开密码关闭“找到我的iPhone”选项,同时还能删除设备上的iCloud账户。只要在iCloud设置面中同时按下“删除帐号”以及关闭Finde My iPhone功能的开关,然后只需要在系统弹出密码输入框时按住电源键关闭手机然后再开机,便可以绕过密码验证程序。
5、iOS 6被删短信死而复生 网友称斗小三新武器
iOS 6曾出现过删除短信死而复生的乌龙事件,遭到网友一片调侃。据了解,iPhone短信在被用户删除后,通过手机自带的搜索功能,输入关键字竟能让原本已删的短信“死而复生”。有网友调侃,在男友的iPhone里搜‘我爱你’,如果蹦出的不是你,只能祝你……不少网友都把这个功能当成了斗小三、起底枕边人的新武器。
6、iOS 5现重大Bug:WiFi连接成摆设
iOS 5发布后也曾出现许多问题,除电池消耗过快之外,最大的BUG就是WiFi无法实现正常功能。在升级iOS 5.0以后,就出现了Wifi信号衰弱,甚至间歇性丢失Wifi的情况。有不少用户表示,经常会无法连接到Wifi,即使连接成功信号强度也非常微弱。而系统刷回到iOS 4.3之后,连接同一个Wifi信号,信号强度显示很好,可以正常使用Wifi功能。
7、iOS 4.1解锁 绕过锁屏密码获取信息
iOS 4.1出现过一个严重漏洞,那就是iPhone在处理紧急呼叫时再次出现可绕过锁屏PIN的问题,让iPhone用户惊愕不已。用户只需在密码锁屏界面下,直接点击右下角的紧急通话选项。在拨号盘上随意拨出一些字符,在拨出后立刻按电源键,就可进入iPhone的电话功能,查看联系人信息、通话记录甚至拨出电话,但是没法从联系人详细信息中发出短信。此后手机就只能停留在电话功能内,除非关闭再打开或长按HOME键和电源键重启iPhone。
⑷ 谁能告诉我网络安全和网络安全漏洞这2个词有什么区别
个人意思。
网络安全:对于网络这个领域,与之相关的与网络的安全有关系的统称。
网络安全漏洞:是网络安全的一个小部分罢了。
就比如网络是水果,网络安全漏洞是苹果。
苹果是水果,水果可不是指苹果一种哦。
⑸ 网络安全漏洞含义
来源:趋势科技认证信息安全专员(TCSP)教材
网络安全漏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系统存在安全方面的脆弱性:现在的操作系统都存在种种安全隐患,从Unix到Windows,五一例外。每一种操作系统都存在已被发现的和潜在的各种安全漏洞。
b. 非法用户得以获得访问权。
c. 合法用户未经授权提高访问权限。
d. 系统易受来自各方面的攻击。
漏洞分类
常见的漏洞主要有以下几类:
a. 网络协议的安全漏洞。
b. 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
c. 用用程序的安全漏洞。
漏洞等级
按对目标主机的危害程度,漏洞可分为:
a. A级漏洞:允许恶意入侵者访问并可能会破坏整个目标系统的漏洞
b. B级漏洞:允许本地用户提高访问权限,并可能使其获得系统控制的漏洞
c. C级漏洞:允许用户终端、降低或阻碍系统操作的漏洞
安全漏洞产生的原因
安全漏洞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a. 系统和软件的设计存在缺陷,通信协议不完备。如TCP/CP协议既有很多漏洞。
b. 技术实现不充分。如很多缓存一处方面的漏洞就是在实现时缺少必要的检查。
c. 配置管理和使用不当也能产生安全漏洞。如口令过于简单,很容易被黑客猜中。
Internet服务的安全漏洞
网络应用服务,指的事在网络上所开放的一些服务,通常能见到如WEB、MAIL、FTP、DNS、TESLNET等。当然,也有一些非通用的服务,如在某些领域、行业中自主开发的网络应用程序。常见的Internet服务中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安全漏洞。比如:
a. 电子邮件中的:冒名的邮件:匿名信:大量涌入的信件。
b. FTP中的:病毒威胁;地下站点。
FTP安全性分析
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协议,它使得我们能够在网络上方便地传输文件。早期FTP并没有设计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早期对FTP的定义指出,FTP是一个ARPA计算机网络上主机间文件传输的用户级协议。其主要功能是方便主机间的文件传输,并且允许在其他主机上方便的进行存储和文件处理;而现在FTP的应用范围则是Internet。根据FTP STD 9定义,FTP的目标包括:
a.促进文件(程序或数据)的共享。
b.支持间接或隐式地试用远程计算机。
c.帮助用户避开主机上不同的协议和防火墙。
d.可靠并有效地传输数据。
关于FTP的一些其他性质包括:FTP可以被用户在终端使用,但通常是给程序试用的。FTP中主要采用了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以及Telnet协议。
防范反弹攻击(The Bounce Attack)
1.漏洞
FTP规范[PR85]定义了“代理FTP”机制,即服务器间交互模型。支持客户建立一个FTP控制连接,然后在两个服务器间传送文件,同时FTP规范中对试用TCPd端口号没有任何限制,从0~1023的TCP端口号保留用于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所以,通过“代理FTP”,客户可以名利FTP服务器攻击任何一台机器上的网络服务。
2.反弹攻击
客户发送一个包含被攻击的机器和服务的网络地址和端口号的FTP“POST”命令。这时客户要求FTP服务器向被攻击的服务器发送一个文件,该文件应包含与被攻击的服务相关的命令(如SMTP,NNTP)。由于是命令第三方去连接服务,而不是直接连接,这样不仅使追踪攻击者变得困难,还能避开给予网络地址的访问限制。
3.防范措施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封住漏洞。首先,服务器最好不要建立TCP端口号在1024以下的连接。如果服务器收到一个包含TCP端口号在1024以下的POST命令,服务器可以返回消息504中定义为“对这种参数命令不能实现”)。其次,禁止试用POST命令,也是一个可选的防范反弹攻击的方案。大多数的文件传输只需要PASV命令。这样做的缺点事失去了试用“代理FTP”的可能性,但是在某些环境中并不需要“代理FTP”。
4.遗留问题
仅仅是控制1024以下的连接,仍会使用户定义的服务(TCP端口号在1024以上)遭受反弹攻击。
未完,待续……
⑹ 苹果iOS系统漏洞汇总一览 iOS系统有哪些漏洞
iOS10为什么会有漏洞?iOS10漏洞危害严重吗?再安全的系统也是漏洞难免,iOS 并不例外。黑客团队不久前发现 iOS 10 的 iTunes 备份机制存在着漏洞,新的验证方法让它变得更容易被破解。而后苹果承认了该漏洞的存在。那么,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iOS10为什么会有漏洞? Elcomsoft 团队通过自家的破解工具去解析 iOS 10 的时候,他们发现 iOS 10 的备份文件中存在着另一种新的密码认证机制。让人惊讶的是,这个新的机制省略掉了某些安全检查,让黑客可以轻松又快速地获取关键信息。 这样的暴力破解攻击仅仅针对 iOS 10 设备所产生的,设置密码保护的本地备份文件,对旧式的备份文件效率不高。有趣的是,在 iOS 10 系统中,新的密码认证机制和旧有机制是并存的。这种破解手段仅和系统版本有关,无关机型,只要更新至 iOS 10,漏洞就会存在。 在 Elcomsoft 公开了这个漏洞之后,一位资深的安全顾问佩尔·索尔塞姆(Per Thorsheim)揭示了更加深层的问题所在。 对于保存在 PC 上的 iPhone 备份,苹果不知何故采用了一种安全性更弱的哈希算法。这种算法将明文密码转化为所谓的“哈希”,或者说“散列”,简单来说就是由数字和字母组合成的一串字符。任何大小的数据都可以被转化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而且即使数据只有一点点改动,哈希的结果都会完全不同。可想而知,如果算法越复杂,用户设置的密码也越复杂,那么黑客就越难找到和这条“天书”对应起来的密码明文。暴力破解虽然是个办法,但效率太低。 从 iOS 4 到 iOS 9,苹果都采用的是 PBKDF2 算法。PBKDF2 基于迭代复杂度来增加密码安全性,而过去版本的 iOS 会让明文密码反复执行该算法 10000 次。如果黑客想要破解,那他就必须要先猜测可能的密码,然后同样反复执行该算法 10000 次。如果最终得到的哈希值不符合,还得重复上述流程,非常繁琐耗时。然而在 iOS 10 中,苹果采用了新的 SHA256 算法,而且仅经过一次转化而已。这样一来,破解者当然就轻松太多了。 索尔塞姆同样注意到了 iOS 10 中两种安全机制并存的现象,他完全不清楚苹果的意图。如果说两个算法中有一个明显要弱得多,那攻击者当然会去走这条路了。 iOS10漏洞危害严重吗? 既然是安全漏洞,我们作为用户自然关心的是它造成的危害究竟严不严重。根据 Elcomsoft 的说法,这个问题相当严重。为什么呢?我们用干货来说话。 根据这个团队的测试结果,在暴力破解 iOS 9 的时候,如果是用英特尔 i5 处理器进行 CPU 运算,只能做到每秒钟尝试 2400 个密码而已。即使利用 Nvidia GTX 1080 这么强大的硬件进行 GPU 破解,也不过是每秒试验 15 万个密码。然而到了 iOS 10 上,还是用原来那块 i5 处理器,处理速度迅速暴涨到了每秒 600 万个密码。这样一来,找到正解的耗时就将被大幅缩短。 更可怕的是,Elcomsoft 表示自家的软件在更新后已经支持该攻击手段了。因为更新仓促,团队还没有为其加入相应的 GPU 加速。即便如此,它的破解速度和过去的版本相比已经快得吓人,Elcomsoft 暗示说效率其实还可以继续提高。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需要因此恐慌得不敢再用 iOS 10,因为黑客想要破解你的备份文件,大前提是他手头上要有你的备份文件。如果他好不容易终于访问到了你的电脑,突然发现你更习惯用 iCloud 来备份,那就白费劲了。 即使发现了这样一个漏洞,Elcomsoft 的 CEO 弗拉迪米尔·卡塔洛夫(Vladimir Katalov)仍然认为 iOS 是安全的。他在文章中说,破解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在 iOS 10 还没有越狱的眼下,物理手段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在旧机型上,即使你知道密钥。Cloud 破解只有在你知道用户的 Apple ID 和密码,或是访问他的电脑获取 iCloud 认证令牌后才能够实现。“苹果智能手机是安全的,iOS 也是安全的。”卡塔洛夫写道。 还好,苹果已经承认了这个漏洞的存在。“我们已经获知了关于 iOS 10 设备通过 Mac 或 PC 进行 iTunes 备份时,因漏洞而导致加密强度受到影响的问题。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安全更新中修复这个漏洞。这并不会影响到 iCloud 的备份。”苹果发言人说,“我们建议用户们确保自己的 Mac 或 PC 拥有强力的密码保护,而且只能被授权用户访问。FileVault 全硬盘加密可以提供额外的安全性。” 苹果已经承认漏洞,未来还将会发布更新修复,那么我们要做的就只有静等它来临了。只要我们在这段时间里小心谨慎,只要有基本的网络安全意识,就不会在这个漏洞上着了黑客们的道。
⑺ 针对iOS系统存在安全漏洞怎么处理
苹果公司发布了最新的iOS版本(版本号为9.3.5),可封堵安全漏洞,建议通过iPhone手机的“设置-通用-软件更新”尽快升级的系统,避免个人隐私泄漏等安全问题的发生。贵州地区用户关注中国电信贵州客服公众号可微信缴费,一键查话费充值,流量、积分、账单、详单均可自助操作,方便快捷。客服33为你解答。
⑻ 网络设备的安全漏洞主要有哪些
世界网络设备巨人思科公司日前发出警告,在其路由器和交换机中使用的IOS软件中存在三个安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它们来在受感染的交换机和路由器上运行任意恶意代码,或者发起拒绝服务攻击。
思科公司目前已经发布了解决的办法,并发布了一个更新版的IOS软件。
三个安全漏洞分别是:
1、TCP数据包问题:在特定版本的IOS中,存在内存泄漏漏洞,可导致DOS工具,美国CERT的一份安全警报如此写道。
2、IPv6路由数据帧头缺陷:IOS可能不能正确的处理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数据包的特定格式的路由数据头,可能导致一个DOS攻击或者运行任何恶意代码。IPv6是一套可以让我们在互联网上获得更多IP地址一套规范。
3、欺骗性的IP选项漏洞:这是一个IOS在处理具有特定的欺骗性的IP选项的IPv4数据包的时候存在的安全漏洞,据CERT说,它也可以导致DOS攻击或运行任意恶毒代码。
CERT表示,所有三个漏洞都可能导致设备重新加载它的操作系统。这情况下,一种间接的持续性的DOS情况就有可能发生,因为数据包已经不能通过该设备了。
据CERT表示,由于运行IOS的设备可能要针对许多其他的网络来转发数据,因此这种拒绝服务攻击的间接影响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 非常严重的。
据思科公司在其安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经发布了针对这些漏洞的补丁软件。据思科公司补充道:它目前还不未得知有利用这些漏洞的攻击出现。不过,据IBM公司互联网安全系统的安全战略主管奥尔曼表示,由于这些漏洞的严重性,用户需要尽快安装补丁软件。据他表示,从他们的监测来看,有许多黑客正在试图利用这些漏洞。
⑼ 听说苹果iOS系统出了个漏洞,在APP Store下载应用可能会中病毒!这个要怎么防御呢
最近好多科技新闻都在报道这个事儿,说是iOS7和iOS8的用户都存在这个漏洞。防御的话就是你自己平时下载应用的时候要认清是不是山寨的,打开那个APP的时候万一提示“不受信任的程序开发者”的时候,就取消运行然后卸载了这个应用。平时的时候也要警惕手机中病毒,最好给手机装上安全软件,像趋势科技这样的安全厂商更新病毒码超级快,想中病毒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