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韩国加入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还有哪些国家加入了北约网络防御中心
北约网络防御中心都是欧美国家
北约组织是一个在冷战时期的产物,当时世界上有着庞大的两大阵营,一个是美国主导的北约组织,一个是前苏联的华约组织,随着苏联国家解体后,华约组织也随着解散了,但是北约组织却被保留了下来,并且北约成员国都有着相同的防御系统,在近年来更是不断进行扩张,北约成员国几乎涵盖了整个欧洲,这些成员国也建立起来的防御体系和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也得到了提升,所以北约的网络安全防御中心就是欧洲北约成员国和美国加拿大。
② 存在一个无懈可击的网络安全体系吗为什么
谈网络安全的保护手段
--------------------------------------------------------------------------------
管 庆 华 黄 建 平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 福州 350007)
摘 要 具体阐述了网络安全问题和对网络安全的保护手段,并从伦理道德的新角度,探讨其对网络安全的软保护作用。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安全保护
1 关于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数字信息资源,防止偶然的或未授权者的恶意泄露、篡改、窃取、冒充、破坏,从而导致信息的不可靠和无法处理,甚至是信息系统的瘫痪,包括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密性指高级别信息仅在授权情况下流向低级别的客体;完整性指信息不会被非授权修改;可用性指合法用户的正常请求能及时、准确、安全地回应。
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究其原因,计算机和系统本身的不可靠性和脆弱性是其一,人为破坏因素则是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具体有:
1.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能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自身精确地拷贝或有修改地拷贝到其他程序体内,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某种故障或使其完全瘫痪。它具有传染性、隐蔽性、激发性、复制性、破坏性等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越来越多,扩散速度也不断加快,破坏性也越来越大。如1998年的CIH病毒,能使计算机系统迅速瘫痪,并在全球造成巨大的破坏性。1999年的"梅利莎"病毒,2000年的"爱虫"病毒,杀伤力都很强,传播速度也很快。而且每年都有不同类型的新病毒产生,给各个领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黑客和黑客程序 黑客是指采用各种手段获得进入计算机的口令,闯入系统后为所欲为的人,他们会频繁光顾各种计算机系统,截取数据、窃取情报、篡改文件,甚至扰乱和破坏系统。黑客程序是指一类专门用于通过网络对远程的计算机设备进行攻击,进而控制、盗取、破坏信息的软件程序,它不是病毒,但可任意传播病毒。互连网的发达,也直接催生了黑客活动。黑客发展至今,已不再是单纯为研究新科技,或对抗牟取暴利的狭义英雄,除有受不住金钱诱惑而入侵电脑盗取资料出售或勒索赚钱外,还有怀着政治动机的行为。
1994年夏,一群以俄罗斯黑客为首的犯罪分子闯入万国宝银行的电脑系统,从银行客户帐户中非法转帐总数超过1 000万美元的金额。1999年初,黑客组织曾向中国和伊拉克宣战,宣称要破坏两国的电脑系统,原因是他们不满两国政府。另外,美国政府四大部门:国防部、中情局、联邦调查局及航空航天总局的电脑系统也屡遭黑客拜访。从今年2月初开始,黑客连续袭击多个美国大型网站,使黑客行动达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1.3 信息生态恶化 在网络空间,如果人类对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不当,也会导致信息生态失调,使人类和信息环境的冲突日益尖锐。网上信息泛滥成灾,使人类处理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大大落后于社会信息生产和传播能力,使信息生产和利用严重失调。网络中的冗余信息、老化信息、无聊信息造成信息通道阻塞,进一步加重了网络运载的负荷,既影响了人类对信息的吸收,也影响了信息的再次开发;网上信息污染使人类精神世界受到严重毒害,淫秽、暴力、恐怖、迷信等有毒信息严重腐蚀了人们的灵魂,虚假信息、失真信息则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了国家安全;信息侵权使版权、隐私权受到严重的侵犯,带来了许多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问题;信息分布不均使信息贫富差距扩大。据统计,目前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信息量的80%,而占世界人口80%的发展中国家却只拥有信息总量的20%,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一种新式贫困威胁——信息贫困。
2 对网络安全的保护手段
2.1 技术保护手段 网络信息系统遭到攻击和侵入,与其自身的安全技术不过关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我国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安全系统有其自身的不完备性及脆弱性,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网络信息系统的设立以高科技为媒介,这使得信息环境的治理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只有采取比网络入侵者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清除这些同样是高科技的产物。每个时代,高科技总有正义和邪恶的两面,二者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结束。例如,为了维护网络安全,软件商们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生产出各种杀毒软件、反黑客程序和其他信息安全产品:防火墙产品、用户认证产品、信息密存与备份产品、攻击检测产品等,来维护网络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2.2 法律保护手段 为了用政策法律手段规范信息行为,打击信息侵权和信息犯罪,维护网络安全,各国已纷纷制定了法律政策。1973年瑞士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保护计算机的法律;美国目前已有47个州制定了有关计算机法规,联邦政府也颁布了《伪造存取手段及计算机诈骗与滥用法》和《联邦计算机安全法》,国会还组建了一支由警察和特工人员组成的打击计算机犯罪的特别组织;1987年日本在刑法中增订了惩罚计算机犯罪的若干条款,并规定了刑罚措施。此外,英、法、德、加等国也先后颁布了有关计算机犯罪的法规。1992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关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指南,各国遵循这一指南进行国内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调整。我国于1997年3月通过的新刑法首次规定了计算机犯罪。同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管理暂行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打击计算机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2.3 管理保护手段 从管理措施上下工夫确保网络安全也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一点上,主要指加强计算机及系统本身的安全管理,如机房、终端、网络控制室等重要场所的安全保卫,对重要区域或高度机密的部门应引进电子门锁、自动监视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设备。对工作人员进行识别验证,保证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常用的方法是设置口令和密码。系统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稽查人员分别设置,相互制约,避免身兼数职的管理人员权限过大。另外,还须注意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的防范,如火灾,意外攻击、水灾等。
2.4 伦理道德保护手段 道德是人类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所维系的一类社会现象,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广泛反映和干预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伦理是人们在各项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它通过人的内心信念、自尊心、责任感、良心等精神因素进行道德判断与行为选择,从而自觉维护社会道德。
网络打破了传统的区域性,使个人的不道德行为对社会发生的影响空前增大。技术的进步给了人们以更大的信息支配能力,也要求人们更严格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要建立一个洁净的互联网,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法律和管理上的不断完备,还需要网络中的每个信息人的自律和自重,用个人的良心和个人的价值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5 四种保护手段分析 技术、法律、管理三种保护手段分别通过技术超越、政策法规、管理机制对网络安全进行保护,具有强制性,可称之为硬保护。伦理道德保护手段则通过信息人的内心准则对网络安全进行保护,具有自觉性,称之为软保护。硬保护以强硬的技术、法律制裁和行政管理措施为后盾,对网络安全起到最有效的保护,其保护作用居主导地位;软保护则是以信息人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与社会舆论来维系,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自觉保护,不是一种制度化的外在调节机制,其保护作用范围广、层次深,是对网络安全的最根本保护。
3 伦理道德对网络安全的软保护
3.1 网络安全的相对性和硬保护手段的局限性
网络安全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不可能建立一个无懈可击的网络信息系统。就如杀毒软件和反黑客程序的生产,对保护网络安全起了重要作用,可到了一定时期,新型的病毒、新的黑客程序又不断出现,相应的新杀毒软件和反黑客程序也相继产生,这永远是一个相互交替相互制约的过程。近年来,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计算机病毒事件和黑客事件也愈演愈烈。科学技术正义和邪恶不同的两面在不断斗争。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用任何技术来维护相对安全的网络环境的同时,都是以影响到网络信息系统的性能为代价的。例如,通过加密来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确保信息在没有电子钥匙开启的情况下就无法阅读。通过防火墙技术,使网络内部网与互联网或者其他外部网络之间隔离,限制网络互访,保护内部网络。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方法都影响了系统的功能。
同样,法律和行政管理措施的产生都是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和保护。随着不同类型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法律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也在不断变化,以应变新时期的网络安全问题。
技术、法律和管理手段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每一时期的网络安全起最有效的保护。但是,没有一个时期会因为有了这些硬保护手段就能营造一个无懈可击的网络系统。所以,网络安全具有相对性,而硬保护手段也有其局限性。
3.2 软保护手段的广泛性和稳定性
伦理道德是人们以自身的评价标准而形成的规范体系。它不由任何机关制定,也不具有强制力,而受到内心准则、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的作用,它存在于每个信息人的内心世界。因而伦理道德对网络安全的保护力量来自于信息人的内在驱动力,是自觉的、主动的,随时随刻的,这种保护作用具有广泛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在伦理道德的范畴里,外在的强制力已微不足道,它强调自觉、自律,而无须外界的他律,这种发自内心的对网络安全的尊重比外界强制力保护网络安全无疑具有更深刻的现实性。正因为伦理道德能够在个体的内心世界里建立以“真、善、美”为准则的内在价值取向体系,能够从自我意识的层次追求平等和正义,因而其在保护网络安全的领域能够起到技术、法律和管理等保护手段所起不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庆华,邹志仁. 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犯罪. 情报学报,1999(6)
2 邱燕燕. 网络安全与伦理建设. 情报杂志,2000(1)
3 谢立虹. 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态问题. 图书馆,2000(2)
4 电脑黑客编年史. 软件报,2000-03-06
5 罗志杰. 伦理学名词解释.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
6 八所高等师范院校.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11
③ 网络安全敏感国家和地区有哪些
瑞士 。 瑞士 为永久中立国,自1815年以来一直奉行中立政策。二战后,为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瑞逐步调整外交政策,由传统保守的中立向“积极的中立”过渡,把促进和平共处,尊重人权并促进民主,维护瑞海外经济利益,减少全球危机与贫困以及维护人类基本生存条件视为其外交政策的五大目标。自2002年9月加入联合国以来,瑞外交政策更加突出人权和人道主义,大力开展斡旋外交,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扩大瑞的国际影响。 瑞士 同世界上192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
敏感字眼指涉及黄色、暴力、反动的内容。
短信息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业务和技术,已逐步被人们所熟知和利用,它的市场模式也从最早的亲友之间的简单问候、个人娱乐逐步转向为为企业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市场信息和用户反馈等行业应用。 在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便利时,一些非法的垃圾短信也给我们带来不少烦恼。
为了有效的打击与禁止垃圾短信,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安机关发出通知,禁止发布含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不良内容信息服务广告,并要求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运用技术手段,对垃圾短信的发送渠道进行监控,建立信息安全审核监管机制。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一系列关键词、敏感词进行先期过滤,一旦发现短信中带有敏感的关键词,该关键词将被屏蔽,或在接收方手机上以星号的形式呈现,有效拦截垃圾短信的传播。同时,对大批量的信息发送进行24小时不间断人工信息审核。通信运营商与正规SP(信息服务提供商)签订协议,要求SP信守服务合同,严格自律,反对短信欺诈。对部分违规、失信的SP信息服务商,严厉进行处罚,并坚决取消其接入号码。
④ 年度盘点|物联网2020年回顾:十大重要进展
【导读】新年伊始,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物联网也迎来了更多充满戏剧性的挑战与变革,在疫情爆发后,各地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发生的这大大小小的的事件背后,多多少少都有物联网的身影,为此,在这里小编整理了相关报告后,和大家说说2020年物联网在全球的主要进展,分享给大家以供参考和借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物联网2020年回顾:十大重要进展。
Part I: Covid-19对IoT 2020的影响
受疫情影响,公众对物联网的兴趣下降了15%
人们通过Google搜索“物联网”话题的频率在2020年骤然下降。自2020年3月疫情大流行以来,这一下降比例达到15%;此后,“物联网”话题搜索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处于较低水平,也没有回升迹象。物联网显然不像其它话题那样在公众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同一时间范围内,公众对游戏的搜索兴趣猛增了约65%、对“在家工作”的兴趣增加了104%、对“失业救济金”的兴趣猛增了250%。在对3000多个财报电话的分析显示,在2020年第二季度,“IoT”一词的使用量呈类似下降趋势。但是,有关物联网,尤其是“工业物联网”的讨论在第三季度又重新开始。
尽管疫情大流行,但2020 IoT市场仍然强劲
尽管Covid-19疫情不断,并且
2020年全球GDP下降了5%,物联网市场在2020年仍在增长(无论是支出规模还是连接设备总数)。虽然有少量物联网项目因各种原因(如在封锁期间无法建立基础设施)而停止或推迟,但大多数物联网项目在2020仍在继续。
事实上,2020年是智能设备的一个拐点——活跃的物联网连接数量(例如:连接的汽车、智能家居设备、连接的工业设备)等,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了非物联网连接的数量(例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目前全球有217亿活跃的连接设备,其中54%(117亿)是物联网设备连接。到2025年,预计将有超过300亿个物联网连接,即地球上几乎每人有4个物联网设备。
十余个物联网主题随疫情加速发展
物联网在应对疫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以物联网为中心的用例在帮助世界应对疫情方面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最值得注意的包括工作场所、医院和其它基于物联网的接触者追踪(例如:Concept
Reply的跟踪和定位系统),以及整个疫苗供应链中的产品跟踪和验证(例如:Controlant)。
对2021年的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进入2021年,物联网技术的整体情况,看起来很乐观。人们普遍认为,任何因Covid-19对业务的负面影响都将在2021年逐渐消失,新的“数字化转型浪潮”将推动物联网市场的发展。企业将加速发展的主题之一是“新技术支持的商业模式”,其中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将由互联的物联网产品来实现。企业关注的另一个主要主题是“人工智能”。
Part II: IoT 2020十大进展
最大的物联网新势力:小米
2020年1月,来自中国的电子制造商小米宣布计划在未来5年内至少投资72亿美元用于5G和人工智能(AIoT)。新的推动包括对智能电视、无人机、电动滑板车、空气净化器、路由器、安全摄像头等一系列消费和企业物联网设备的重大投资。
物联网在对抗Covid-19中的最大贡献:挽救生命
在2020年初,物联网行业没有人能够预见到,IoT技术将在这一整年中为拯救生命而扮演重要角色。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于2020年6月进行的一项被广泛引用的研究估计,在第一波Covid-19大流行期间,社交距离仅在欧洲就挽救了300万条生命。虽然这些被挽救的生命大多可以归功于人们只是待在家里、戴上口罩和避免接触,但物联网技术无疑在一些情况下阻止了进一步的传播。
许多物联网厂商竞相推出社交距离工具(包括Bosch.IO的工作场所隔离和联系人追踪解决方案,Software AG和Dell的Smart Social
Distancing解决方案,或Concept Reply的追踪和定位系统等)。
位于德国莱比锡的Goebecke面包店只是使用这种解决方案的众多企业之一。该企业老板介绍,工作场所的音频提醒和对员工数据的分析能力,都使员工更加谨慎、意识更强,这些员工随后变换了各自之间的距离。
最近,用于Covid-19的物联网的重点已经转移到疫苗供应链监控上,以确保疫苗安全交付,不发生产品丢失、篡改或变质。例如,辉瑞公司(Pfizer/Biontech)选择了冰岛的初创公司Controlant来监控其Covid-19疫苗的配送。
加速最快的物联网垂直领域:医疗保健
多年来,由于行业的高度规范性以及缺乏对医疗数字化的支持和紧迫性,在医疗环境中实施物联网项目被证明是很麻烦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ovid-19已经导致了医疗保健领域的数字化爆炸,特别是在医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20年5月发布了多项临时政策,以在2020年支持数字化工具。德国在2020年10月首次允许医生开出针对特定疾病的数字健康应用(例如,一款有助于治愈焦虑症的应用)。
在大流行期间激增的应用之一是“远程医疗”,即医生通过视频会议治疗患者。医生报告说,远程医疗通常被视为只是迈向数字诊断的第一步,它依靠物联网设备从远处诊断病人。数家医院于2020年开始进行试验。2020年12月,一名伦敦外科医生在加利福尼亚用5G技术对香蕉进行远程手术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2020年最大的物联网融资:Samsara
Samsara又成功了。2020年5月,在第一次Covid-19大封锁期间,该公司又筹集了4亿美元,旨在进一步扩大其工业物联网业务。本轮融资对该公司的估值为54亿美元,较2019年投资时估值下降14%。首席执行官Sanjit
Biswas在宣布这轮融资时,还宣布裁员300人(占劳动力的18%),这是由于Covid-19对关键垂直运输系统的影响。
2020年值得注意的顶级投资(与物联网相关)包括:
最重要的技术标准化:5G Release 16
2020年7月,3GPP标准机构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发布版本16,这是5G技术的第二套规范,也是5G
IoT的关键一步。构成版本16的一套新规范包括对“超可靠、低延迟通信”(eURLLC)、定位功能以及对TSN(时间敏感网络)的支持等方面的重大改进,所有这些方面对于各种物联网用例的物联网连接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高端应用,如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应用。此外,版本16还可以在新的5G核心网上部署和管理NB-IoT和LTE-M技术,使5G网络可以通过这些技术管理大规模和低复杂性的物联网。当前,全球约有2亿个IoT连接使用NB-IoT
/ LTE-M的产品。预计,面向高端应用的5G物联网将在2022年及以后兴起。
最着名的新流行语:AIoT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物联网的真正价值可以通过应用于物联网数据流的AI/ML算法来解锁。因此,事后看来,“AI + IoT=
AIoT”在2020年出现并成为一个新流行语也就不足为奇了。在2020年12月,Google对这个话题的搜索量大概比12个月前多了70%。有趣的是,这个词似乎起源于中国(而不是像“
IoT”一词起源于美国)。华为和小米以及台积电(TSMC)这几年一直在推崇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概念,即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融合。
2020年,许多“非中国”公司在品牌推广工作中都使用了这个术语。美国工业软件提供商Aspen Technology于2020年8月宣布了其新的工业4.0
AIoT
Hub,瑞士网络安全公司Wisekey于2020年9月推出了以AIoT为中心的新数字战略。在2020年推崇这一术语的公司的其它例子包括总部位于新加坡的ASM
Pacific Technology和总部位于美国的分析软件提供商SAS。
最大的物联网相关收购:Nvidia-ARM
2020年9月13日,英伟达宣布有意收购ARM,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半导体交易,估值400亿美元。除了是最大的半导体交易外,此次收购有望为AI&边缘物联网带来新的技术创新。英伟达收购的主要业务板块是ARM的处理器IP,其中也有重要的IoT成分,尤其是边缘计算。ARM的IoT产品&服务集团(ARM的Pelion
IoT平台、MbedOS、SoC解决方案/安全、KigenSIM解决方案)将不参与此次交易。如果这笔交易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中国企业永远得不到ARM的技术。这可能会进一步造成美中贸易关系的不平衡,从而使美国在半导体知识产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2020年的重要收购(与物联网相关)包括:
最雄心勃勃的新物联网连接技术:Amazon Sidewalk
2020年11月,亚马逊通知Amazon Echo设备和Ring安全摄像头的客户,Amazon
Sidewalk将很快推送到他们的设备上。Sidewalk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旨在创建一个邻里共享的网络,让宠物或资产追踪器等物联网设备,即使在家庭Wi-Fi网络中断或超出范围时也能连接到互联网。这是通过将不同的Wi-Fi网络连接成一个低带宽网络,供不同用户的物联网设备使用的技术。
2020年9月,LoRa低功耗标准幕后的芯片公司Semtech宣布已与亚马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合作构建网络;几个月后的12月,据报道LoRa联盟正在洽谈,也将加入并支持Sidewalk,使用开放的LoRaWAN标准,该联盟及其500多家成员公司都支持该标准。
最重要的政府举措:美国物联网网络安全改进法
2020年12月,《物联网网络安全改进法案》终于签署成为美国法律。其中,该法律要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定期(至少每5年一次)更新物联网安全标准和指南。专家们希望,该法律能够促使制造商在设计物联网设备时考虑到一些网络安全功能(例如:使用安全编码实践、提供足够的认证、定期给设备打补丁)。
最大的IoT 2020 IPO:C3.ai
2020年12月9日,C3.ai上市(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股票代码为“AI”)。C3是一个真正的物联网成功案例。该公司由美国亿万富翁Tom
Siebel于2009年创立,他因创立Siebel Systems公司而闻名,2006年1月该公司出售给甲骨文。C3.ai最初叫C3
Energy,主要专注于电网、电表和公用事业的数字化,该公司后来(2016年)品牌更新为C3IoT,并将其关注点扩大到能源之外,作为一个横向物联网平台。近年来,该公司强调通用分析和人工智能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该公司再次将品牌重塑为C3.ai。今天的C3.ai声称它可以从5700万个传感器读取数据,但Siebel明确表示,重点是AI(包括非IoT应用)。2020年12月上市至今,股价已较开盘价飙升超过40%,估值近140亿美元(截至2021年1月8日)。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分享关于“年度盘点|物联网2020年回顾:十大重要进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编认为要想在大数据行业有所建树,需要考取部分含金量高的数据分析师证书,这样更有核心竞争力与竞争资本。
⑤ 斯诺登是谁他发生什么事拜托各位了 3Q
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Joseph Snowden),美国人,29岁,虽然高中肄业,却是互联网奇才,凭着天赋才能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占据一席之位。 爱德华·斯诺登,29岁的美国中情局前技术助理,放弃稳定的工作、舒适的生活,选择逃亡海外、向媒体揭发美国情报机构的“棱镜”(PRISM)计划,该计划监控互联网活动、秘密收集电话记录。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美国在线、Skype、YouTube、苹果这9家科技公司参与其中,为美国情报机构提供信息。“老大哥”盯着世界上每一个人,这在美国国内和德国等多国都引发轩然大波。而泄密者斯诺登,他好莱坞谍战大片般的人生才刚刚拉开序幕。 他在2003年加入美国陆军,想参加伊拉克战争,因为自觉有责任解放受压迫的人。不过,斯诺登在一次训练中跌断双腿,被迫退役。之后,他在国家安全局得到首份工作,在马里兰大学一个秘密设施任职保安员,其后转到中情局担任资讯科技保安,凭借卓越的网络知识和电脑技能,迅速获破格晋升。 随后,他作为中情局信息技术员派驻瑞士日内瓦并工作至2007年,在那里接触到一些机密文件。 爱德华·斯诺登 2009年离开中情局,为戴尔计算机公司工作,随后作为博斯公司雇员在国安局工作4年。他在做好披露机密的准备后,向公司请假,于2013年5月20日离开夏威夷前往香港,藏匿在一家酒店。 个人经历爱德华·斯诺登出生于北卡罗莱纳州伊丽莎白市(Elizabeth City)。 他的父亲,宾夕法尼亚州的居民,是一名美国海岸警备队的官员。 他的母亲,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居民,是一个马里兰区美国地方法院的办事员。 他有一个做律师的姐姐。 1999年,斯诺登举家搬迁到马里兰州埃利科特市,在那里他在安妮·阿伦德尔社区学院学习计算机专业(computing),以获得必要的学分用以获得高中文凭,但他没有完成课程其后他获得普通教育发展证书。 在动身前往香港之前,斯诺登与他的女朋友住在夏威夷、西欧胡岛、维帕。 2004年5月7日,斯诺登自愿加入美国陆军,同时希望最终能参加特种部队。他说:“我要争取参加伊拉克战争,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人,我有责任,帮助人们摆脱压迫”,但仅仅几个月后,他在训练事故中,折断了双腿,而在9月28日被除役。后来他曾在国家安全局设置于马里兰大学的一处隐蔽设施担任警卫。在此之后,他又在中央情报局(CIA)担任与信息技术安全有关的职务。 2007年,CIA 将其派驻瑞士 日内瓦负责维持计算机网络安全,并给予其外交身份掩护。 2009年,离开中情局,为戴尔计算机公司工作。在于2013年5月离开美国时,他已在国防承包商Booz Allen Hamilton工作了不到三个月,职务是在夏威夷的一处国家安全局设施内担任系统管理员,他约有$200,000美元的年薪。 2013年6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就斯诺登事件发表声明,证实斯诺登已离开香港。 揭秘事件事件曝光 2013年,斯诺登向媒体提供机密文件致使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曝光”,他已离港去了俄罗斯,现去向成迷!
⑥ 世界上抗疫最成功的国家排名
中国。
世界10大抗疫国家排名如下:1中国、2俄罗斯、3德国、4法国、5巴基斯理、6伊朗、7土耳其、8巴西、9印度、10美国。
这10大抗疫国家,均受到新冠病毒的大规模进攻,有的损失最轻,有的损失最重。笔者把损失最轻的国家往前排名,而把损失最重的国家往后排名。排名越向前,就表明它的抗疫能力越强,这造成的损失最小;排名越向后,就表明它的抗疫能力越弱,由此造成的损失最大。
这10个抗疫大国,尽管它们各自制定的抗疫策略所实施的抗疫快速化、机动化、网络化、封锁化、时间化、统一化、调控化以及命令化等不相同,但它们拥有的资源、人力、医疗技术等在第一时间里基本控制疫情并逐渐消灭新冠病毒的做法是几乎相同的。
只要它们制定出高效的抗疫策略并及时地到达国家的深层结构中给予实施,就可使疫情损失最小。但有些国家的最高层,对国家与人民完全不负责任,不是积极制定出高效的抗疫策略并及时地送到自己国家的深层结构中给予实施。
而是使用政治去干扰而制定出低效的抗疫策略,这使人民不懂科学地打着“还我自由”的旗号进行游行示威,也不懂科学地不戴口罩。
⑦ 日本,中国,英国和瑞士四个哪个不是网络安全敏感的国家
瑞士 。 瑞士 为永久中立国,自1815年以来一直奉行中立政策。二战后,为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瑞逐步调整外交政策,由传统保守的中立向“积极的中立”过渡,把促进和平共处,尊重人权并促进民主,维护瑞海外经济利益,减少全球危机与贫困以及维护人类基本生存条件视为其外交政策的五大目标。自2002年9月加入联合国以来,瑞外交政策更加突出人权和人道主义,大力开展斡旋外交,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扩大瑞的国际影响。 瑞士 同世界上192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
⑧ 斯诺登现在最有可能在哪是俄罗斯,还是中国,还是南美几个国家
斯诺登现在在俄罗斯。
爱德华·约瑟夫·斯诺登(Edward Joseph Snowden,1983年6月21日——),男,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曾担 任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美籍技术承包人。
爱德华·斯诺登在2004年加入美国陆军。他想参加伊拉克战争,因为认为自己是有责任解放受压迫的人。不过,斯诺登在一次训练中跌断双腿,被迫退役。之后,他在国家安全局得到首份工作,在马里兰大学一个秘密设施任职保安员,其后转到中情局担任资讯科技保安,凭借卓越的网络知识和电脑技能,迅速获破格晋升。
2007年,CIA将其派驻瑞士日内瓦负责维持计算机网络安全,并给予其外交身份掩护。
斯诺登2009年离开中情局,为戴尔计算机公司工作,随后作为博思艾伦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雇员在国安局工作4年。他在做好披露机密的准备后,向公司请假,于2013年5月20日离开夏威夷前往香港,藏匿在一家酒店。
2013年5月离开美国时,他已在国防承包商Booz Allen Hamilton工作了不到三个月,职务是在夏威夷的一处国家安全局设施内担任系统管理员。他约有$200,000美元的年薪,与女友一起过着舒适的生活。但他愿意牺牲这一切,因为对美国政府的秘密监控工程感到良心不安。
《卫报》形容斯诺登对隐私的价值怀有强烈的热情,他的笔记本电脑上附有支持互联网自由组织的标签,包括电子前哨基金会(EFF)和Tor。尽管他说自己曾“相信奥巴马的保证”,但还是在2008年大选中将选票投给了“第三党”。政治献金记录显示他为荣·保罗的初选进行过捐赠。
2013年6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就斯诺登事件发表声明,证实斯诺登已离开香港。斯诺登在《卫报》采访的视频中指出,藏身香港,是因为香港承诺保障言论自由及政治异见人士。他指出,中国大陆的确限制自由言论,封锁网络,但香港人一直有街头游行、表达自己观点的传统,而且香港的网络非常自由。斯诺登还指出,香港政府在与很多其他主要西方国家政府的关系上实际上是独立的。
2013年7月2日,据俄罗斯“Vesti”电视台报道,俄罗斯外交部驻莫斯科谢列梅杰沃机场领事代表金·舍甫琴科透露,斯诺登已向俄罗斯递交政治避难申请。
2013年8月1日,据法新社报道,美国“棱镜门”项目泄密者爱德华·斯诺登的律师周四(1日)表示,斯诺登已经离开了莫斯科机场,此前他刚刚获得了有限期为一年的俄罗斯临时难民身份。
2013年12月11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选美国国安局承包商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为2013年全球百名思想家榜首。
2014年1月2日,《纽约时报》发表社论,认为爱德华·斯诺登扮演的是检举人角色,其揭发的信息具有重要价值,呼吁对他予以赦免或从宽处理。
2014年1月22日,爱德华·斯诺登在莫斯科接受了美国杂志《纽约客》的采访,坚决否认自己是俄罗斯间谍,并称这种猜测是荒唐而可笑的。
2014年1月24日,爱德华·斯诺登举行网上直播答问会就网友关心的监控相关问题回答了提问。他在答问中强调,自己“没有盗取过任何密码”。
2014年1月29日,挪威前部长索赫捷尔推荐斯诺登为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人。
2014年2月18日,斯诺登高票当选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学生校长,任期3年。学生校长是格拉斯哥大学独特的职位,由学生投票选举产生,斯诺登的前任是英国前自由民主党领袖查尔斯·肯尼迪。
从2013年7月31日开始在俄罗斯的避难生活后,斯诺登便很少公开露面。从2013到2014年,他不时接受媒体访问,还以视频连线方式出现在世界各大活动中。
2014年7月底,斯诺登2013年获得的在俄避难许可已正式到期,俄罗斯当局和斯诺登方面此前均表示,斯诺登已经递交了延长庇护的申请,2014年8月,俄罗斯移民部门的消息称,斯诺登的这一延长申请被接受,再次获得俄罗斯的居留许可,期限为3年。
2015年10月初流亡俄罗斯的斯诺登(Edward Snowden)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访问时指出,政府通信总部(GCHQ)可以通过传送一个加了密码的简讯到要跟监者的手机里,再借此拍摄照片和窃听。
⑨ 1941年6月16日至17日夜间德国在瑞士建立的无线电反间谍局监听站监听到了什么情报
德国纳粹在瑞士也建立了完整的无线电测向网络,无线电反间谍局监听站随时关注着在欧洲上空的道道电波。在1941年6月16日至17日夜间,德国的克兰采监听员发现,一个不明身份的无线电信号两次以同一密码通信出现。克兰采监听员与布列斯特监听员通话后,判定出这个呼号为“钢琴家”的信号发送位置在日内瓦湖地区。纳粹德国译码局局长吉列将军、盖世太保头目米勒和帝国安全总局情报处长、党卫军将军瓦德尔·舍连别格都知道并确认:在日内瓦有一个苏联的谍报员在活动。当时的纳粹无法破译电报的内容,但他们不知道,这道电波正在向苏联传送足以震撼世界的重要信息:“德国不日将向苏联发动攻击!”
⑩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网络安全专业好就业吗
好就业。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成立于1854年,由瑞士政府直接管理。
直到1969年,她仍然是瑞士唯一一所国际性大学。今天,它的学生数已达到14116人,并和洛桑联邦理工一起成为瑞士最大的科学研究学院。学校拥有83个研究所和实验室,330位教授和将近840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