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网上很多育儿鸡汤,有哪些是错误的呢
和大多数新手爸妈一样,自从有了孩子,王姐就经常看各种育儿文章、听各种教育类的讲堂。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鸡汤”育儿法,充斥在朋友圈:
别让孩子太听话。
好的教育是不吼叫。
孩子爱顶嘴,你应该高兴。
都说一胎照书养,别人的教养经验,看起来的确很有道理。可有时候实践起来,好像并不尽如人意。
前两天,孩子跟婆婆顶嘴时,丈夫觉得孩子欠收拾,王姐却指责丈夫不会育儿:“孩子会顶嘴是好事,他是在表达自己,你看这篇文章上说的。”
结果,婆婆觉得儿媳不尊重她,气得要收拾东西回老家;孩子觉得有人撑腰,越发调皮;夫妻俩也大吵一架,闹得不可开交。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面对五花八门的教育鸡汤,如果不能理智对待,就会陷入教育的误区,变“鸡汤”为“砒霜”,让孩子越走越偏。
就像下面三种最坑孩子的“育儿鸡汤”,你是不是还在喝?
“孩子,做你喜欢的事就好”——最好的爱是给孩子自由
最近几年,“佛系”育儿法逐渐流行。
不少父母开始放手,还美名其曰 “不能压抑孩子的天性”、“报那么多班干什么,小孩子嘛,快乐更重要”、“不要立太多规矩,管的越多,孩子越差”。
我们小区里就有个“自由成长”的孩子。
四五岁的小家伙,跟其他小孩一样,喜欢跟着妈妈一起在小区公园里玩。不一样的是,这孩子不是追着别人的宠物猫、宠物狗踢个不停;就是拔花草、掰树枝;就连玩滑梯,也经常把别的小孩推倒,还会动手抢玩具。
面对大家的投诉,孩子妈妈则委屈地表示,孩子还小,这些行为很正常,哪有小孩不惹事。
既然想让他快乐长大,就得放手让他自由去探索,总不能把他绑在家里,什么都不让做吧。
让孩子自由成长,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规则的自由,就是父母无力的溺爱。
孙瑞雪在《爱与自由》中讲到:
所谓爱与自由,不是在没有规则的条件下的教育,而是在有爱的环境中,让孩子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拥有自由的意志和思想,是在家长的引导下,形成自我约束力的教育过程。
想起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新闻,一名重庆的小男孩,父母对他的教育一直都是采取“宽松自由的政策”,希望孩子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所以,尽管孩子在4岁时就已经开始打手机游戏,经常抱着手机不离身,父母也很少说教。
在这样的成长氛围中,孩子越发沉迷网络,甚至觉得自己很有天赋,长大以后要当游戏主播。
6岁时,孩子无意间看到父亲发红包,就偷偷记下了账号支付的密码,仅两天就花掉父亲账户上的一万多元,用来买游戏中的角色装备,还讲银行发来的扣款短信全部删除。
被发现后,孩子表现的很无所谓,面对这种散漫到只顾满足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不顾他人的行为,孩子父母也只能后悔,是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出现缺失,才导致这样的问题。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
这就意味着,想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形成自控力,那就不能错过“他律”的关键期。
小时候,立规矩、说教养、谈规则,长大后,孩子才能在安全的边界内,飞得更高更远,拥有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就像高晓松对他女儿说:“愿你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这句话在感动无数人的同时,也教育我们,“爱与自由”的前提,一定是让孩子变得“温暖纯良”。
“宝贝,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努力程度决定成功与否
比起“佛系”育儿,这一类父母,则更加看重孩子取得的成果。的确,成功有努力的因素,可不要忘了,努力从来都不是成功的全部。
当我们习惯用“努力就一定成功、努力就可以改变人生”的口号来教育孩子,把所有的成绩都与“努力”联系在一起,告诉他们:
如果没有好结果,别狡辩,你就是不够努力。
再努力一点,你就是第一名了。
这孩子就是不努力,他这么聪明,努力肯定能成功。
在这种畸形成功观的指导下,对孩子带来的伤害,才是不可预估的。
记得小时候,每次大考小考,成绩单一出来,考得好,父母就会到处炫耀。
如果成绩还不错,他们就会开始问:“xxx,这次多少分?你看看别人,能不能多跟她学学?”一旦没有达到他们的期待值,等待我的一定是顿胖揍。
所以在上学期间,每逢考试前一夜,我一定会焦虑到失眠;所有课外竞赛,也是能躲就躲,不敢轻易尝试。
甚至到现在,做任何事之前,我都不愿意跟父母说,就是因为害怕听到:“加油,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看似是鼓励,实则却是满满的压力。
要知道,很多事情不是说努努力就能成功的,但那并不意味着,孩子没有去用心付出啊。
在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中,叶一茜说:
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中间这个过程,他享受了,他展示出自己的实力了,我觉得就很好了。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孩子是否享受这个过程比他最终拿到什么结果更要重要。
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唯一可能,人生才不止一种可能。
告诉孩子,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相信他会更加坦然淡定,也会更加有勇气,去尝试一切挑战,收获到更多的幸福感。
《失败的礼物》里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从错误中得到的教益,对孩子来说是一份礼物,千万不要推卸责任。
一年又一年,我最好的学生,也就是最快乐、最成功的学生,都是这样的:父母允许他们失败,让他们为失误负责,面对错误时,鼓励他们尽力而为。
正如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家庭也需要有不一样的教育模式。
有的教育方法,看起来正确有道理,但未必能够对症下药,听之信之,是育儿过程中最忌讳的一点。
育儿先育己,育己先育心。
作为父母,我们要认清自己,不被鸡汤左右,才能避免南辕北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才是现代育儿的意义。
㈡ 为什么网上总有这么多喷子呢
一方面是因为平时积压的情绪无处去发泄,另一方面是现实生活很少人有人倾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长久以来对这个世界有很多想法和怨言,在网络虚拟的保护衣中找到宣泄的出口,遇到一点事情就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异常激动,甚至变成喷子。
如果情绪得不到排解,经常处于情绪不稳定的状态,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喷子。现代面对工作,学业,家庭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多重压力,往往没能得到正确的解压法方式。
而且,现代竞争激烈,如果不是非常努力或者天生资源丰富得天独厚,或者天子聪颖智慧过人,一般很多取的为符合预期的成就。但是一人对自己的预期会过高,这边现实地资源和能力又跟不上,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巨大方差,会使人充满不忿与怨恨。长期下来,压力不会转为动力,反而现实的不如意会压倒人的情绪和心理,让人承受强大的落差和创伤。失意的人在网络的怼骂中得到发泄,骂的越狠,心里越痛快,自己不如意,也不希望别人过得好。
当然,这种不如意的人的人只是一部分,还有一些喷子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过得挺幸福的,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他们做网络喷子只是内心正义感作祟。一般喷子都有一种心理倾向,觉得只有自己才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面对网络上不符合他们价值的事情,就会开始怼。
网络是虚拟的,就算是做网络喷子一时间也不会暴露自己。在网络中能找到他们发泄情绪的方式,他们尝到甜头之后,就会变本加厉,成为非常愤怒的喷子。
㈢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 造就的人也不一样 有些人家庭条件良好 出来素质很高 有些人粗俗无礼
有些是因为教育原因,有些则是因为本性。
教育能塑造性格,但是人皆有逆反心,逆反心占上风时,家庭教育再好,堕落只会更快!
㈣ 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
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影响深远的。正是因为潜移默化是非常漫长且缓慢的过程,所以大多数人不易察觉,也就没有引起重视。日积月累慢慢的被环境塑造改变了为人处世之道,一旦习惯了所处的环境,人们就不大会去做出改变,向更好的环境迁移。
影响深远意味着环境的选择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对环境选择的经典例子。所以,为了我们更好的成长,我们应该慎重的选择所处的环境。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
人在走向社会之前,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出身于书香门第与出身于农民家庭,所受的影响肯定会不同。在家庭中,子女对于家长的言行耳濡目染,必然会效仿。所以,父母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家长的政治倾向,志趣,爱好,言行与家长的人脉等,都会对子女的成长与前途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谓‘农家之子早认犁,兵家之子舞刀枪,秀才之子舞文墨。’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虽然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为后代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而不断做出努力。
做一个合格的父母,让孩子从小受到家庭氛围良好的熏陶,不断进行积极的言传身教,一点一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慢慢养成勤俭持家的品德,教导接人待物有礼而不卑不亢,传授人生经验借鉴走自己的路,使之学会爱自己而后爱他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关键是我们要有意识地去行动。
好的出身是一种幸运,应该好好珍惜并充分利用,使先天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自由发展会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更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所爱的人,可以子承父业,也可以创造踏入新的领域,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但请记住,不要任意挥霍你的资源。
反之,出身普通甚至略差,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先天不足,但我们可以人为的改变后天因素,向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方向发展。所谓“成事在人”,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地去进入更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利于成长与发展,所谓“良禽择木而栖”。
小范围的自然环境我们可以亲手改变,如家居环境。试想 井井有条且整洁舒适的家居环境怎不让人热爱生活并为之每天奋斗?相反,每天你连床铺都懒得整理,任由你的生活杂乱无序,又怎么去迎接有挑战性的工作?
大范围的自然环境,我们无力改变,可以有选择的去进入,城市的各种条件比城镇肯定优越,而我们的目标就应该是去进入这样更好的环境。可问题是不怕竞争,就怕被限制,被思维被客观条件限制。
对于工作环境,我们应该慎重的选择一个行业,这个环境应该是对自己成长产生持续正面积极的影响的,如果不是,请跳槽,直到找到为止。方向一旦不对,怎么努力都白费。
对于环境,若无力改变,只好去适应。不能适应时,选择离开,而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4)成长有礼网络异常扩展阅读
1、物质条件与教育的关系
物质丰富的今天,最容易滋生惰性和浮躁性。孩子不领情我们的爱,很多时候还不以为然。所以不是物质条件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能越好。恰恰相反,越是优越的家庭环境越要设障,不要包办过多,要不然,包办的生活使他丧失了对生活的思考能力,你让他将来怎么生活?不要好心做了“缺德”事。
2、生活圈
孩子的生活圈是什么状态,对他日后长大成人的做人做事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是她的第一个生活圈。现在育心的孩子们还有一个生活圈就是来自全国的育心经典宝贝,通过网络,通过地面联络,在育心大家庭里为他们搭建的各种大小平台尽展他们的才华,学别人的优点,补自己的不足。从小在这样的圈子里“观观善教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形成属于他们的正确三观。
㈤ 传统美德伴我成长表家长评价
传统美德伴我成长表家长评价可以这样填写(仅供参考):
你确实长大了,四年级第一学期是家长第一次防守让你学着"扶墙走路",第二学期你走得很稳了,家长对你就有了信心。但作为一名学生始终要记住学无止境。要掌控好属于你自己的分分秒秒,只有合理安排好时间,你才会有用不完的时空。只有学习良好的品质,你才会成才!老师已把坚固的"船"和灵活的"浆"交给你了,好比属"虎"的你添上了双翼,家长希望你在新学年能把"船"划得更稳更远。
宝贝,看到你一天天茁壮成长,爸爸妈妈打心眼里感到高兴,生活中你待人诚恳有礼,富有爱心,学习上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认真努力,真是个好孩子!希望你以后能改掉粗心的毛病,并且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做一个更出色的好孩子!
XXX马上就要XX毕业,在这几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在学习成绩和知识的掌握方面还是学习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我都感受到了他的进步。俗话说先成人才能成才,希望孩子以后能虚心学习、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努力为国家做贡献。
㈥ 为什么拼多多登陆不了,出现网络异常但是却有网络。
拼多多登录不了,出现网络异常但是却有网络是登录错误造成的,解决方法为:
1、首先,将拼多多更新至最新版本,打开进入主页。
㈦ 微务有礼赚钱
摘要 您好,是让我下载app帮助您注册的吗
㈧ 结合自己日常的网络行为,请举例谈谈今后如何做到网络有礼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6
㈨ 黄多多事件再升级,黄磊也受到牵连,网络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黄多多事件再升级,黄磊也受到牵连,网络暴力可怕得很,内心再强大的人也会被瓦解黄多多是很多家长想要的“好孩子”。 说国民妹子一点也不夸张,但随着黄多多长大,对黄多多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意见也越来越多。 在很多人眼里,黄多多变了:不再是很多人印象中那种经典的东方温柔少女,变得叛逆、公开。 更让黄朵朵和黄磊的形象变坏的,是一家人经常因为各种琐碎事情上热搜。
如何解决网络暴力? 大禹治水是疏而不堵。 网络暴力也是如此。 网络暴力之所以肆无忌惮,当然是有一定的市场。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告知网民,不散布虚假信息并予以纠正。 二是加强平台管理,不让平台成为网络暴力的温床。 三是立法打击网络暴力,要遵守法律。 四是提高打击网络暴力的水平,让网络暴力无处遁形。 五是在网络暴力初期,有关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澄清事实,将网络暴力扼杀在萌芽状态。状态
㈩ 明星收粉丝礼物,这件事情本身是对是错我们应该如何评判呢
明星收粉丝礼物一事引发热议,很多网友众说纷纭,一时间网络热搜反反复复都是这个话题。这件事情本身没有对和错之分,但是需要有一个度,对此我们应该辩证看问题,综合分析并客观评判。
一、明星不能授意粉丝给自己送礼物很多明星都有收粉丝礼物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很多都是粉丝自愿送的,毕竟是自己喜欢的偶像,送给偶像礼物也是自己心意的一种表达。但是明星如果授意粉丝给自己送礼物,并指定礼物的品牌或者种类,这就让人无法接受了。明星本来就是高收入群体,却惦记粉丝口袋里的钱,仗着粉丝对自己的喜爱就变本加厉讨要礼物,这不仅是娱乐圈不能容忍的,更是公众不会容忍的。
关于明星收粉丝礼物的讨论,各位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