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脑连网方式有哪些(除了电话线,光纤,无线网卡..)...
家庭上网一般就宽带和拨号上网两种。
1、拨号上网:需要MODEM,连接电话线就行,速度慢,而且上网时无法接听电话。
2、宽带一般有:ADSL、有线通、长城宽带、铁通宽带、小区光纤宽带等。
3、ADSL:直接利用电话线,速度可以,比较稳定,带宽独享。缺点是价格偏贵。
4、有线通:利用有线电视上网,速度一般,缺点是带宽共享。
5、长城宽带、铁通宽带:需要另外增加线路,速度不稳定,有时非常快,有时会比MODEM还慢,价格相对ADSL和有线通便宜。
6、小区光纤宽带:速度快,价格便宜,需要另外增加线路,是家庭上网的首选,但普及率很低。
7、2-3G无线上网。
8、在一些例如肯德基、星巴克等高级场所提供的无线上网或者有线接入上网。
② 常用的网络通信设备和线路有哪些
现在用的基本上是,路由.连接机子用的,放大信号.交换机. 光纤尾纤 光纤适配器
还有大型的交换机。
如果是外网的话必须有路由器和交换机,再就是网线和水晶头若干,还有网线钳
③ 计算机网络通信线路基础知识
1、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的综合布线。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特点:相对于以往的布线,综合布线 的特点可以概况为: 实用性:实施后,布线系统将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话音、数据通信等信号的统一传输。 灵活性:布线系统能满足各种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打印机、电脑终端、电传真机、各种传感器件以及图象监控设备等。 模块化:综合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缆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基本式的标准件,可互连所有话音、数据、图象、网络和楼宇自动化设备,以方便使用、搬迁、更改、扩容和管理。 扩展性:综合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用途时,很容易将新设备扩充进去。 经济性: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后可以使管理人员减少,同时,因为模块化的结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了日后因更改或搬迁系统时的费用。 通用性:对符合国际通信标准的各种计算机和网络拓扑结构均能适应,对不同传递速度的通信要求均能适应,可以支持和容纳多种计算机网络的运行。
分类:
国家标准(GB50311—2007版)将布线系统划分为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电信间、进线间和管理8个部分(7个布线系统部分和1个技术管理部分)。
1.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又称为服务区(coverage area)子系统,它由RJ45跳线、信息插座模块(Telecommunications Outlet, TO)与所连接的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 TE)组成。信息插座有墙上型、地面型等多种。
在进行设备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传输电子装置,但这种装置并不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如调制解调器,它能为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传输距离的延长提供所需的转换信号,但不能说它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
工作区子系统中所使用的连接器必须具备国际ISDN标准的8位接口,这种接口能接受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所有低压信号以及高速数据网络信息和数码声频信号。
设计工作区子系统时要注意如下要点:
1)从RJ45的插座到设备间的连线用双绞线,一般不要超过5m。
2)RJ45的插座须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插座距离地面30cm以上。
3)插座和插头(与双绞线)不要接错线头。
2. 配线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
配线子系统又称为水平干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配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包括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到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其结构一般为星型结构。它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配线子系统总是在一个楼层上,仅仅是信息插座与电信间连接。在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线子系统由4对UTP(非屏蔽双绞线)组成,能支持大多数现代化通信设备。如果有磁场干扰或信息保密,可用屏蔽双绞线;如果需要高宽带应用,可以采用光缆。
要设计配线子系统,必须全面掌握介质设施方面的知识。 设计时要注意如下要点:
1)配线子系统的用线一般为双绞线。
2)配线子系统的线长不超过90m。
3)用线必须走线槽或在天花板吊顶内布线,尽量不走地面线槽。
4)用3类双绞线可传输速率为16Mbps,用5类、5e类双绞线可传输速率为100Mbps,用6类双绞线可传输速率为250Mbps,用7类双绞线可传输速率为600Mbps。
5)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线缆的走向。
6)确定距服务接线间距离最近的I/O位置。
7)确定距服务接线间距离最远的I/O位置。
8)计算水平区所需线缆长度。
3. 电信间
电信间(也称为管理间子系统)由交叉连接、互连和I/O组成。电信间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手段,它是连接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的子系统,其主要设备是配线架、集线器、交换机和机柜、电源。
交叉连接和互连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在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I/O位于用户工作区和其他房间或办公室,使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能够方便地进行插拔。
在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时,交叉连接允许将端接在单元一端的电缆上的通信线路连接到端接在单元另一端的电缆上的线路。跨接线是一根很短的单根导线,可将交叉连接处的两根导线端点连接起来;插入线包含几根导线,而且每根导线末端均有一个连接器。插入线为重新安排线路提供了一种简易的方法。
互连与交叉连接的目的相同,但不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只使用带插头的导线、插座、适配器。互连和交叉连接也适用于光纤。
在远程通信(卫星)接线区,如安装在墙上的布线区,交叉连接可以不要插入线,因为线路经常是通过跨接线连接到I/O上的。
设计电信间时要注意如下要点:
1)配线架的配线对数可由管理的信息点数决定。
2)利用配线架的跳线功能,可使布线系统实现灵活性、多功能。
3)电信间和干线子系统使用光缆连接时由光配线盒组成。
4)电信间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配线架和网络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等)。
5)有交换机的地方要配有专用稳压电源。
6)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保养好设备。
4. 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riser backbone subsystem)也称为垂直干线子系统或骨干(riser backbone)子系统,它是整个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提供建筑物的干线电缆。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负责连接电信间到设备间的子系统一般使用光缆或非屏蔽双绞线。
干线提供了建筑物干线电缆的路由,通常是在电信间、设备间两个单元之间,该子系统由所有的布线电缆组成,或由导线和光缆以及将此光缆连到其他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组合而成。
干线子系统还包括:
1)干线或远程通信(卫星)接线间、设备间之间的竖向或横向的电缆走向用的通道。
2)设备间和网络接口之间的连接电缆或设备与建筑群子系统各设施间的电缆。
3)干线接线间与各远程通信(卫星)接线间之间的连接电缆。
4)主设备间和计算机主机房之间的干线电缆。
设计干线子系统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干线子系统一般选用光缆,以提高传输速率。
2)光缆可选用单模的(室外远距离的),也可以选择多模的(室内、室外)。
3)干线电缆的拐弯处不要为直角拐弯,应有相当的弧度,以防光缆受损。
5.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建筑群子系统也可称为楼宇(建筑群)子系统、校园(campus backbone subsystem)子系统。它是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另一个建筑物,通常由光缆和相应设备组成。建筑群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支持楼宇之间的通信,其中包括导线电缆、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
在建筑群子系统中,会遇到室外铺设电缆问题,一般有三种情况:架空电缆、直埋电缆、地下管道电缆,或者这三种电缆的任意组合,具体情况应根据现场的环境来决定。
设计建筑群子系统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建筑群子系统一般选用光缆,以提高传输速率。
2)光缆可选用单模的(室外远距离的),也可以选用多模的。
3)建筑群干线电缆的拐弯处不要为直角拐弯,应有相当的弧度,以防光缆受损。
4)建筑群干线电缆要防遭破坏(如埋在路面下,挖路、修路会对电缆造成危害),架空电缆要防止雷击。
6. 设备间
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入口设施也可与配线设备安装在一起。
设备间也称设备间子系统、设备子系统(equipment subsystem)。设备间由电缆、连接器和相关设备组成。它把各种公共系统设备的多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其中包括电信部门的光缆、同轴电缆、程控交换机等。设计设备间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设备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障设备的存放。
2)设备间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温度、湿度)。
3)设备间应按机房建设标准设计。
7. 进线间
进线间也可称为进线间子系统。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
8. 管理
管理是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综合布线系统应有良好的标记系统,如建筑物名称、建筑物位置、区号、起始点和功能等标志。综合布线系统使用了三种标记:电缆标记、场标记和插入标记,其中插入标记最常用。这些标记通常采用硬纸片或其他方式,由安装人员在需要时取下来使用。
交接间及二级交接间的布线设备宜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目前综合布线系统标准一般为GB50311—2007和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美国电信工业协会的EIA/TIA为综合布线系统制定的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有下列几种:
1)EIA/ TIA-568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2)EIA/TIA-569民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3)EIA/TIA-607民用建筑中有关通信接地标准。
4)EIA/TIA-606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
5)TSB-67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传输性能现场测试标准。
6)TSB-95已安装的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支持千兆应用传输性能指标标准。
这些标准支持下列计算机网络标准:
1)IEEE 802.3 总线局域网络标准。
2)IEEE 802.5环型局域网络标准。
3)FDDI光纤分布数据接口高速网络标准。
4)CDDI铜线分布数据接口高速网络标准。
5)ATM异步传输模式。
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它对网络的数据通信具有一定的影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媒介。
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它对网络的数据通信具有一定的影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媒介。无线传输媒介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等。
双绞线
双绞线简称TP,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也因此把它称为双绞线。双绞线分为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适合于短距离通信。
双绞线
非屏蔽双绞线价格便宜,传输速度偏低,抗干扰能力较差。
屏蔽双绞线抗干扰能力较好,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但价格相对较贵。
双绞线需用RJ-45或RJ-11连接头插接。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UTP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四种:
3类:传输速率支持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薄,皮上注有“cat3”
4类:网络中不常用
5类(超5类):传输速率支持100Mbps或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厚,皮上注有“cat5” 超5类双绞线在传送信号时比普通5类双绞线的衰减更小,抗干扰能力更强,在100M网络中,受干扰程度只有普通5类线的1/4,目前较少应用。
STP分为3类和5类两种,STP的内部与UTP相同,外包铝箔,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但价格昂贵。
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的布线连接,两端安装有RJ-45头(水晶头),连接网卡与集线器,最大网线长度为100米,如果要加大网络的范围,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5个网段,最大传输范围可达500米。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绕在同一轴线上的两个导体组成。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连接简单等特点,信息传输速度可达每秒几百兆位,是中、高档局域网的首选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由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导体和一根位于中心轴线的内导线组成,内导线和圆柱导体及外界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按直径的不同,可分为粗缆和细缆两种:
粗缆:传输距离长,性能好但成本高、网络安装、维护困难,一般用于大型局域网的干线,连接时两端需终接器。
(1)粗缆与外部收发器相连。
(2)收发器与网卡之间用AUI电缆相连。
(3)网卡必须有AUI接口(15针D型接口):每段500米,100个用户,4个中继器可达2500米,收发器之间最小2.5米,收发器电缆最大50米。
细缆:与BNC网卡相连,两端装50欧的终端电阻。用T型头,T型头之间最小0.5米。细缆网络每段干线长度最大为185米,每段干线最多接入30个用户。如采用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网络最大距离可达925米。
细缆安装较容易,造价较低,但日常维护不方便,一旦一个用户出故障,便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工作。
根据传输频带的不同,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种类型:
基带:数字信号,信号占整个信道,同一时间内能传送一种信号。
宽带:可传送不同频率的信号。
同轴电缆需用带BNC头的T型连接器连接。
光纤
光纤又称为光缆或光导纤维,由光导纤维纤芯、玻璃网层和能吸收光线的外壳组成。是由一组光导纤维组成的用来传播光束的、细小而柔韧的传输介质。应用光学原理,由光发送机产生光束,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机接收光纤上传来的光信号,并把它变为电信号,经解码后再处理。与其它传输介质比较,光纤的电磁绝缘性能好、信号衰小、频带宽、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大。主要用于要求传输距离较长、布线条件特殊的主干网连接。具有不受外界电磁场的影响,无限制的带宽等特点,可以实现每秒几十兆位的数据传送,尺寸小、重量轻,数据可传送几百千米,但价格昂贵。
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由激光作光源,仅有一条光通路,传输距离长,2千米以上。
多模光纤:由二极管发光,低速短距离,2千米以内。
光纤需用ST型头连接器连接。
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或其他信号的技术。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微波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统称。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红外线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界。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之间。
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
物理层:中继器 集线器
数据链路层:二层交换机、网桥 。网卡
网络层:三层交换机 。路由器
④ 电脑跟主机需要哪些线
电源线、鼠标线、键盘线、网线、耳塞线、网络摄像头USB线、接显示器的线(输出)。电脑连接线就是把各种外部设备连接到电脑主机的线缆,分为显示器连接线,电源线和数据线。电源线主要是给设备提供电以及给电池充电。
显示器连接线用于主机显卡输出口或主板显示输出口与显示器输入口连接。数据线主要通过电脑串口和并口和USB接口与外部输入、输出或者存储设备相连接达到互传信息的目的,例如打印机与电脑连接需要打印机USB线、手机与电脑连接需要手机USB线等等。
电脑主机接口及连接线类型:
1、 键盘鼠标接口:注意紫色的圆形接口为键盘接口,绿色的圆形接口为鼠标接口。如果键盘是紫色的圆形插头,请一定要插到紫色的接口上,另外还要注意分清方向,插错会导致键盘损坏。
2、 VGA显示器接口:为蓝色15孔D形接口,接显示器信号连接线。有两点一定注意:一是此接口为字母D形,一边大一边小,对应显示器信号线的15针D形插头。
插入时注意分清方向;二是若电脑带有独立显卡,显示器一定要接到独立显卡上,否则显示器无显示。独立显卡在主机靠下方,一般有一个蓝色15孔VGA接口和一个白色24孔DVI接口,根据显示器信号线类型插入对应插孔。
3、 USB接口:该接口为通用,只要是USB设备可插入任意一个USB接口。现在最新的电脑上都带有USB 3.0接口,其颜色为蓝色,传输速度更快,使用时既可插入传统的USB2.0设备也可插入USB3.0设备,但只有在插入USB3.0设备时才会发挥速度优势。
4、 音频接口:一般主机上有3个或6个音频输入输出接口。不管有多少个,记住绿色的接音箱或耳机(音箱和耳机使用同一接口),红色的接麦克风,其它接口基本不用。
5、 串口与并口:9针的D形接口为串口,接老式设备,25孔红色D形接口为并口,接老式打印机及其它设备用,平时基本用不上,很多电脑上已没有此接口。
⑤ 计算机网络由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计算机网络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
所谓通信子网就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面向用户的部分,负责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5)电脑网络线路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般地说,将分散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彼此间实现互相通信,并且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大家都可以共同使用,实现资源共享的整个系统就叫做计算机网络。
连入网上的每台计算机本身都是一台完整独立的设备。它自己可以独立工作。例如 们可以对它进行启动、运行和停机等操作。 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去使用网络上的另外一台计算机。
计算机之间可以用双绞线、电话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有线通信,也可以使用微波、卫星等无线媒体把它们连接起来。
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系统_网络
⑥ 电脑主机内部有几根线分别叫什么
内部的线路比较多的,主机内部的结构及其复杂的。主机内部主要有:
1,总电源线,这个就是用来连接电源和电脑的,应该来说大家都知道的。
2,数据排线,主要是光驱和硬盘的连接线。一根线有两下接口,用来接不同的接口,不能随便乱接的。
3,CPU风扇线,这是插在主板上的。
4,还有跳线,这根线一般不用,主要是用做超频的。
5,还有一个主板电源线,给主板供电的,像内存,苾片都是直接使用主板上的电。
6,电源指示灯线,插在主板上的,
7,硬盘指示灯线,也是插在主板上的。
8,开关电源线,是插在主板上的。
⑦ 什么是网络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系统、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等组成的系统。从逻辑功能上看,一个网络可分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构成。
网络系统以通信子网为中心,通信子网处于网络的内层。通信子网实现网络通信功能,包括数据的加工、传输和交换等通信处理工作。即将一个主计算机的信息传送给另一个主计算机。通信子网主要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网桥、中继器、集线器、网卡和缆线等设备及相关软件。
资源子网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包括数据处理、提供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资源子网主要包括主机及其外设、服务器、工作站、网络打印机和其他外设及其相关软件。计算机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是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或其他数据终端设备。
通信子网由网络节点、通信设备、通信线路等组成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交换、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网络节点也就是网络单元,是网络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处理设备、数据通信控制设备(CCP)和数据终端设备的统称。网络节点分转接节点和访问节点两类。转接节点是支持网络连接性能的节点,它通过通信线路来转接和传递信息,如集中器、终端控制器等。访问节点是信息交换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起信源和信宿的作用,如终端、主计算机等。
通信设备指各种网络连接设备,包括中继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等。
通信线路指的是传输介质及其介质连接部件,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除了上述物理组成外,计算机网络还应具有功能完善的软件系统,以支持资源共享、数据传输等网络功能。为了在各网络组成部分之间进行数据通信,通信双方就必须有一套能够彼此了解,全网一致遵守的通信规则或约定。如数据传送的格式、数据传送的起始和停止位, 传送速度,传送中的差错控制等等。这些规则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它是区别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的重要标志。可以说计算机网络通信是以网络协议为前提的。
⑧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典型的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及协议三大部分组成。
从硬件来看主要有下列组成部分:
(1)终端:用户进入网络所用的设备,如电传打字机、键盘显示器、计算机等。在局域网中,终端一般由微机担任,叫工作站,用户通过工作站共享网上资源。
(2)主机:有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网络控制的计算机系统,其中包括外部设备、操作系统及其它软件。在局域网中,主机一般由较高档的计算机(如486和586机)担任,叫服务器,它应具有丰富的资源,如大容量硬盘、足够的内存和各种软件等。
(3)通信处理机:在接有终端的通信线路和主机之间设置的通信控制处理机器,分担数据交换和各种通信的控制和管理。在局域网中,一般不设通讯处理机,直接由主机承担通信的控制和管理任务。
(4)本地线路:指把终端与节点蔌主机连接起来的线路,其中包括集中器或多路器等。它是一种低速线路,费用和效率均较低。
⑨ 计算机网络由哪几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间)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一般的事物分类方法一样,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特点(即事物的属性)分类。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
虽然网络类型的划分标准各种各样,但是从地理范围划分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通用网络划分标准。按这种标准可以把各种网络类型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局域网一般来说只
能是一个较小区域内,城域网是不同地区的网络互联,不过在此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这里的网络划分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地理范围的区分,只能是一个定性的概念。
(9)电脑网络线路有哪些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按广义分类:
计算机网络也称计算机通信网。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若按此定义,则早期的面向终端的网络都不能算是计算机网络,而
只能称为联机系统(因为那时的许多终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计算机)。但随着硬件价格的下降,许多终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终端”和“自治的计算机”逐渐失去了严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计算
机作为终端使用,按上述定义,则早期的那种面向终端的网络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另外,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从整体上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
据信息等资源。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最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就只有两台计算机和连接它们的一条链路,即两个节点和一条链路。
参考资料:网络--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