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计算机手机等保密管理‘
采用反攻击技术,对各种军用网络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诊断、监视和跟踪,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网络失泄密;利用加密技术,对各类密码及其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和改进,以实现军队系统的专用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中应用不同种类的密码系统的技术。
对防火墙、安全路由器、网络安全等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研制开发信息安全防护产品,能够对不同欺骗行为进行检测和预防,对通过网络传输的信息进行监视和分析;研制开发计算机病毒的预警产品;军用计算机保密的特殊方法。
(1)网络安全手机保密扩展阅读
计算机处理的秘密信息及载体(磁盘磁带和打印出的文件等),应视为“三密”件,由专人管理体制。国家秘密信息不得在加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中存销、处理、传递。处理涉密的计算机,必须配置视频辐射干扰器机。使用进口计算机处理国家秘密信息时,应当进行保密技术安全检查。
计算机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军事信息集中于计算机,要求计算机系统必须能连续地正常运行。特别是针对军事系统的计算机犯罪活动,如计算机“间谍”、计算机黑客、计算机病毒等,对军事信息安全保密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计算机保密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安危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
㈡ 手机使用安全保密须知有哪些
lure07
2019-12-05 1130人看过
随着手机应用普及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手机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者不可以脱离的角色。但同时手机泄密事件也频繁发生。而作为公民的我们,在处理涉密事件时,更应该认识到普通手机保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工具/原料
手机一台 法则一篇
方法/步骤
1/6 分步阅读
第一,在任何场合不得在电话中交谈国家机密信息。
第二,不可以在任何手机中处理国家秘密,特别是智能手机,其安全漏洞是非常大的。
查看剩余1张图
2/6
第三,在非涉密计算机上,不能够处理加密信息。非涉密计算机一旦中毒,则会泄露加密信息。
第四,在手机上,不得以任何理由保存国家公职人员信息。
查看剩余1张图
3/6
第五,在平时的涉密会议或者活动中,手机必须关闭定位系统,以免泄秘。
第六,在申请手机号等业务时,不随意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免被不发分子所利用。
查看剩余1张图
4/6
第七,不购买、使用、未取得入网许可证的手机。此类手机未经国家认可,安全问题十分严重。
第八,不可以使用别人赠送的手机,此类手机未经过检测,可能携带窃听装置。
查看剩余1张图
5/6
第九,当进行涉密会议时,随身携带的手机应该放入屏蔽柜,以防有窃听装置。
第十,严禁在保密处使用手机,以防资料泄露、地点暴露。
查看剩余1张图
6/6
第十一,严禁在涉密场所,使用网络视频通话,拍照,录像等功能。以防相关资料泄露
第十二,商用保密手机虽然有保密功能,但处理国家涉密工作时禁止使用。
查看剩余1张图
注意事项
注重保密管理
严格遵守保密要求
㈢ 如何保证自己手机的隐私安全
保证自己手机的隐私安全,主要是二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手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另外就是手机连接网络时的安全使用。结合自身的使用,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手机一定要设置登录密码
这个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但是一些老人在这方面会有一定要的安全意识漏洞,总感觉设了密码比较麻烦,自己手机里好像也没有什么怕被人看的东西。所以这个时候作为儿女的我们一定要帮老人把好关,买一部指纹或者面部识别的,这样都可以减少老人使用时的抵触心理。强有力的密码永远是保证手机安全的第一关。
四、手机内资料的加密
现在的手机一般都一个叫保险箱的功能,这就是对手机内信息加密的工具。你可以把你的重要信息放在这个保险箱中,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自己记不住的那些密码。存入保险箱的资料需要有密码才能调取,否则即使对方拿到手机,打开了锁屏密码也是没有用的。
五、手机资料的云存储
除了手机隐私的安全,手机中的资料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推荐如果有条件可以购买一些大厂手机资料云存储服务。将重要资料实时保存在云端服务器上,这样即使手机损坏或被偷也不用担心重要信息的丢失。
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从2018年初已经开始实行,这部法律是个人隐私的保护伞,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遇到问题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当了解的知必备识。
㈣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计算机手机等保密管理
切实加强保密基础工作。严格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认真落实上级单位要求,严格确认系统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及时更新工作台账,修订完善有关制度,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确保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安全;认真落实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进一步明确审查责任和程序,促进政务公开、依法、合规开展。
围绕责任,认真落实保密、密码工作责任制。加强学习,提高保密意识,签订保密责任书,明晰保密责任。按照保密、密码工作领导责任制的要求,及时研究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保密作为强化内部管理、防范风险隐患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4)网络安全手机保密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涉及生产运行、计划、财务、人事等重点岗位的计算机,必须设置开机和屏保密码。涉及企业核心机密的计算机,必须实施物理隔离,不允许连接上网。
注意移动储存电子设备保密。不得随意使用U盘、手机、硬盘等移动电子设备拷贝、复制涉密资料,如确实因工作需要,必须经过严格的保密审查程序。
注意文件资料保密。规范文件资料使用、印制、管理等程序,对重要涉密文件资料实行专人专管。
㈤ 普通手机保密管理规定
普通手机保密管理规定:
1、不得在手机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2、不得在手机上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3、不得将手机连接涉密信息系统、信息设备或者载体;
4、不得在手机上存储核心涉密信息人员的工作单位、职务、红机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
5、不得在涉密公务活动中开启和使用手机位置服务功能;
6、在申请手机号码、注册手机邮箱或者开通其他功能时,不得填写禁止公开的涉密单位名称和地址信息等;
7、不得使用未经国家电信管理部门进网许可的手机;
8、不得使用境外机构、境外人员赠送的手机;
9、不得将手机带入保密要害部位、涉密会议和活动场所;
10、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门使用手机;
11、不得在使用涉密信息设备的场所使用手机进行视频通话、拍照、上网、录音和录像;
12、不得使用商用加密手机谈论以及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三条 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第十六条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第二十四条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二)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三)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五)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㈥ 智能与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探测门如何防止手机泄密
最有效防止手机泄密的方法,就是严禁携带手机进入相关的涉密场所。
目前智能和互联网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而且我们所使用的智能产品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是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很多人对自己手机里面的资料都会拥有比较担忧的状态。因为手机的内容一旦进行泄密,很有可能会让自己手机里面的资料被大量的人知道。所以大家都在寻找防止手机泄密的方法。
我个人的看法。
最后我个人觉得目前科技发达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我们大家在进行使用智能产品的时候,其实只需要按照相关的步骤进行操作智能产品。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现泄密的情况。而且在进行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尽量不要随意点开来路不明的链接。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㈦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计算机,手机等保密管理
新购置涉密计算启用前,应进行保密技术检测。涉密计算机所使用的各种配套设施和设备,必须经过保密检测,禁止使用未经检测的设施和设备。涉密计算机中的数据加密设备和加密措施,必须经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
涉密计算机应当按照所存储、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标注密级标志,并登记在册。涉密计算机所在场所、部位、应采取相关的电磁泄露发射防护技术措施。涉密计算机应严格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设置口令。
(7)网络安全手机保密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完善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法律体系。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建设,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为企业及个人提供详实的法律依据,防止由于法律约束力的限制,造成犯罪行为的发生,给国家或个人带来损失。
另一方面应加强计算机安全保密意识的教育及宣传工作,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法规文件和安全教材,更新安全保密观念,增强安全保密意识,增长网络安全保密知识,提高网络保密素质,改善网络安全保密环境。
㈧ 手机APP要各种权限才能使用,那使用时该怎么保护隐私安全
1、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约束手机APP开发公司的一些行为,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有《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等法律法规。
3、APP收集个人信息以及向第三方分享个人信息需要透明化,让用户清楚的知道他们到底在收集使用我们的哪些个人信息。比如,每个APP的账号安全设置中都应该有已收集个人信息清单以及与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清单。这样,我们用户就可以有参考的对象以及投诉的依据,也就是所谓的知情权,尽最大可能的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泄露!
㈨ 如何保障手机信息安全
如今智能手机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手机陷阱也越来越多, 如何保证手机个人信息安全 ?怎样有效的避免个人信息泄露。这里就给大家解答下。
6. 尽量使用原生应用。
非手机自带的第三方通讯录、短信等软件可以直接访问用户的隐私信息,容易造成隐私泄露。如果手机的原生应用已具备使用功能,请尽量不要安装此类第三方应用。
做到不停、不信、不点击。虽然以上这四类不能100%保障我们的手机安全,但您学会了这三类一般也足够照顾我们手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