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对网络工程师这个岗位,你有什么认识 面试题
一、网络工程师的职业优势1、最具增值潜力的职业,掌握企业核心网络架构、安全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2、新型网络人才缺口大,27%的行业增长速度导致网络人才年缺口达30万,高薪高福利成为必然3、可实现专业零基础入行,4-10个月的强化训练和职业化引导,就可成为企业急需的技能型网络人才4、就业面广,一专多能,实践经验适用于各个领域5、增 值潜力大,职业价值随着自身经验的丰富以及项目运作的成熟,升值空间一路看涨6、职业发展前景广阔,网络工程师到项目经理仅一步之遥,从容晋升Manager二、网络工程师解读何谓网络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网络工程师能够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企业信息化的岗位体系中作一些了解。企业(或政府)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以下四种人:1、企业信息化主管:负责信息化建设中的目标与方案决策,信息化建设中的方向研究;2、工程技术人员: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建设,包括设备、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建设;3、运行维护人员: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以及基本的开发;4、操作应用人员:主要应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本职工作。一般来说,IT企业的IT技术职位根据职能可以分为管理岗位:企业信息主管CIO、总监、IT经理、项目经理等;工程技术岗位:规划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和数据库工程师等;运行维护岗位: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服务器管理员等;操作岗位:办公文员、CAD设计员、网页制作员、多媒体制作员等。根据企业规模大小,规模较小的企业,一个岗位可能涵盖几个岗位的内容,系统管理员既要负责系统管理,又要承担网络管理;大企业则会分的比较专业,有网络设计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网络安装工程师、综合布线工程师和系统测试工程师等。网络工程师职业规划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步:两年以上的小型企业→四年左右的中型企业→大型企业或跨国集团公司第一步,小企业的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第二步,进入大中型企业,同样的网络管理工作,工资就可能完全不同了,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做了部门经理时,还可以高达5000元或以上;第三步,学习更全面的知识成为普通的网络工程师工资就高达3500元以上;第四步,学习更全面的知识成为专业的网络工程师,如网络存储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的工资就可以达8000元以上,做大型企业或专业网络公司IT经理的工资就更高了,基本在万元以上。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详细说明网络工程师职业发展:(一)、管理员■职称:初级工作在中小企业,涵盖网络基础设施管理、网络操作系统管理、网络应用系统管理、网络用户管理、网络安全保密管理、信息存储备份管理和网络机房管理等几大方向。这些管理涉及到多个领域,每个领域的管理又有各自特定的任务。■主要岗位: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工作职责描述:1、网络本身的管理;2、网络中操作/应用系统的管理(在大型企业、外资、合资企业中通常称之为“MIS(Manger Information System,信息系统管理员)。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网络管理员重在OSI下3层,系统管理员则主要在系统维护和公司信息系统管理上。■就业前景:是一个专业网络人员必经的初始阶段■待遇:1800元——3000元(视专业的掌握程度以及技术的熟练度而定)(二)、工程师■职称:中级工作在网络公司或者大中型企业。在网络公司中主要任务是设计并建设;在大中型企业中的主要任务是运营和维护。网络工程师其实是一个包括许多种工种的职业,不同的网络工程师工种对从业的人员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从业人员的网络管理水平的要求差别很大。专业网络工程师主要有:网络系统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数据存储工程师等。1、普通网络工程师■工作职责描述:(1)、高级网络管理员,在大企业中或是在网络公司工作(2)、维护公司网络设备,保证公司骨干网络正常工作(3)、对主流的网络设备非常了解■职位要求:·扎实而又全面的网络知识功底·多年专业网络管理经验·对产品性能和最新技术掌握很好■就业前景:国内网络公司的技术人员或专业的IDC中心、大的ISP服务商2、普通系统工程师■工作职责描述:(1)、高级网络管理员(2)、在大企业中或是在网络公司工作(3)、维护并保证系统工作正常(4)、对流行的OS非常了解(5)、对系统故障的解决有丰富的经验■职位要求:·扎实而又全面的网络知识功底·多年专业网络管理经验·对新OS系统和最新技术掌握很好■就业前景:·国内网络公司的技术人员·大公司的技术人员·外包公司3、网络系统设计师■工作职责描述:(1)、公司需要建设网络,主要根据要求进行设计,客户能满意(2)、设计项目达到全面、高的实用性和可用性(3)、网络系统设计师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种(4)、网络和系统方面都有很好的经验■职位要求:·扎实而又全面的网络知识功底·多年专业网络管理、设计经验·对网络核心技术掌握很好■就业前景:国内真正的设计师凤毛麟角 工资过万4、网络存储工程师■工作职责描述:(1)、主要工作在一些大的数据需要量大的公司如银行、电视台、IDC中心(2)、有效管理公司海量数据,有存储设备测试、评估环境、系统咨询、实施指导、测试、培训、相关解决方案(3)、灾难恢复■职位要求:·有多年的网络管理经验·熟悉一些常用数据库软件·有网络存储理论知识,包括存储基础、技术及网络存储高级技术·熟悉主流存储、备份厂商的产品线;如IBM/HP/SUN·熟练掌握veritas、legato、tsm、dp等备份软件工具使用·具有良好的撰写需求分析、解决方案、PPT、系统软硬件配置等方案的能力■就业前景:国内每年所需的网络存储人才在60万以上,而目前国内每年最多仅能提供1万左右,缺口极大。随着网络经济的日益普及,此类人才在未来几年中的需求将持续攀升,专业的硬件服务器和网络存储人才的工资标准可能还要远高于软、硬件开发人员。5、网络安全工程师■工作职责描述:(1)、主要保护网络安全(2)、保护网站、邮件等服务器安全(3)、合理布置网络结构和网络产品(4)、对企业能进行安全评估和防护■工作要求:·有多年的网络管理经验·熟悉多种网络安全技术,对各种主流的安全产品(如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等)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了解各种安全产品(例如FireWall、VPN、防病毒产品、IPS等)的特点、使用方法及常用的调试技巧;·精通Windows、Linux等系统环境,能进行维护管理和故障分析■就业前景:当前最急缺的人才,工资增长幅度大(三)、专家■职称:高级工作在大的网络公司、或研究所主要是技术主管、项目经理、技术专家1、技术专家■工作描述:(1)、某一行业的专家、顾问、权威;(2)、如果的确非常喜爱技术工作,而不擅长和喜欢与人沟通,则可以完全专注于自身的领域,以发展成为行业资深专家为方向和目标(3)、发展过程比较漫长,任何一个领域的顶尖技术人才都需要长期的行业经验的累积和个人孜孜不倦的投入;(4)、优势是越老越吃香,当别人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而开始担心饭碗问题时,你则渐入佳境,开始进入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作要求:·全面的网络技术·对新技术有深刻的认识,所以要求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就业前景:待遇很高,技术人员到30岁后的发展目标之一2、项目经理■工作内容:(1)、融合技术和管理的复合性人才 (2)、参与项目谈判(3)、项目目标和项目财务指标(4)、划分工作内容并合理分配(5)、指导网络工程师(6)、控制工作的进度,按计划完成项目(7)、组织项目会议■职位要求:·多年的网络工程师经验·希望做管理·需要自己学习项目管理知识■就业前景:技术人员到35岁后的发展目标之一待遇高,可晋升企业核心管理层3、技术主管■工作任务描述:(1)、带领技术团队创造更多的价值(2)、在信息方面参与公司的规划和计划■职位要求:技术全面;有管理能力■就业前景:是网络工程师30岁后的发展方向
Ⅱ 一般网络工程师面试都会考什么样的问题
网络工程师面试的时候问题多以配置和硬件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为主。比如:请简述网络定义,并谈谈自己对网络的理解、请描述osi七层模型,并简要概括各层功能、请描述tcp/ip模型,并简要介绍各层功能等问题。
Ⅲ 一般网络工程师面试都会考什么样的问题
一 请简述网络定义,并谈谈自己对网络的理解
二 请描述osi七层模型,并简要概括各层功能
三 请描述tcp/ip模型,并简要介绍各层功能
四 请简要叙述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区别
五 请说出自己配置过的路由器型号,并说出几个最常用的配置命令
六 请说出几种动态路由协议,并谈谈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的区别
七 win2000中为何要引入域的概念
八 复制和剪切操作对文件权限会产生什么影响
九 请介绍几种方式用来在web服务器上创建虚拟主机
十 请简要介绍NNTP服务器中虚拟目录的作用
十一 请介绍几种你所使用过的代理服务器
十二 请提供几种邮件服务器的建设方案
十三 请描述Exchange5.5和Exchange2000的区别
十四 说出你所使用过的数据库产品
十五 你认为SQL2000数据库中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十六 介绍你所使用过的网管软件,以及它的特点
十七 win2000中的dns服务器新增了哪些功能
十八 dhcp服务器的作用是什么?你可以提供哪些dhcp服务器的建设方案
十九 dns和wins服务器的区别有哪些?
二十 你认为网络工程师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二十一如果你负责将一个公司的所有计算机接入互联网,你会选择哪种接入方式,为什么?
二十二 如果你面临的用户对计算机都不熟悉,你将如何开展工作?
二十三 你会选择让哪种操作系统装在公司内的计算机上,为什么?
二十四 常用的备份方式有哪些?
二十五 你用过哪些操作系统,简述一下它们的特点?
二十六 将来在公司建设企业内部网时,你会选择哪种网络?
二十七 你用过哪种型号的路由器?
二十八说说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区别,你会在企业内部网中选择哪种交换机产品?
二十九 简要介绍你所管理过的网络
三十 谈谈你认为网络中最容易出现的故障有哪些?
Ⅳ 上海移动通信网络工程师助理(校园)二面一般问什么什么程序,刷人多吗面过的请谈下经历,多谢!
看你的一面是怎么样的了,一面如果问你 技术性的东西,那么二面就会问一些 你对企业的理解,对自己的规划,还有一些奇怪的问题。回答一些奇怪的问题,你可以稍微夸张一点,搞的你很有壮志雄心一样,显得自己要有信心一点。
Ⅳ 网络工程师面试题
网络工程师面试题 1: 交换机是如何转发数据包的?
交换机通过学习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生成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交换机查看数据帧的目标MAC地址,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如果交换机在表中没有找到匹配项,则向除接受到这个数据帧的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广播这个数据帧。
2 简述STP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作用:(1) 能够在逻辑上阻断环路,生成树形结构的拓扑;
(2) 能够不断的检测网络的变化,当主要的线路出现故障断开的时候,STP还能通过计算激活阻起到断的端口,起到链路的备份作用。
工作原理: STP将一个环形网络生成无环拓朴的步骤:
选择根网桥(Root Bridge)
选择根端口(Root Ports)
选择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s)
生成树机理
每个STP实例中有一个根网桥
每个非根网桥上都有一个根端口
每个网段有一个指定端口
非指定端口被阻塞 STP是交换网络的重点,考察是否理解.
3:简述传统的多层交换与基于CEF的多层交换的区别
简单的说:传统的多层交换:一次路由,多次交换
基于CEF的多层交换:无须路由,一直交换.
4:DHCP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让一个vlan中的DHCP服务器为整个企业网络分配IP地址?
作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为客户端动态分配IP地址.
配置DHCP中继,也就是帮助地址.(因为DHCP是基于广播的,vlan 或路由器隔离了广播)
5:有一台交换机上的所有用户都获取不了IP地址,但手工配置后这台交换机上的同一vlan间的用户之间能够相互ping通,但ping不通外网,请说出排障思路.
1:如果其它交换机上的终端设备能够获取IP地址,看帮助地址是否配置正确;
2:此交换机与上连交换机间是否封装为Trunk.
3: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的话看子接口是否配置正确,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的话看是否给vlan配置ip地址及配置是否正确.
4:再看此交换机跟上连交换机之间的级连线是否有问题;
排障思路.
6:什么是静态路由?什么是动态路由?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静态路由是由管理员在路由器中手动配置的固定路由,路由明确地指定了包到达目的地必须经过的路径,除非网络管理员干预,否则静态路由不会发生变化。静态路由不能对网络的改变作出反应,所以一般说静态路由用于网络规模不大、拓扑结构相对固定的网络。
静态路由特点
1、它允许对路由的行为进行精确的控制;
2、减少了网络流量;
3、是单向的;
4、配置简单。
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的过程。是基于某种路由协议来实现的。常见的路由协议类型有: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如RIP)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 OSPF)。路由协议定义了路由器在与其它路由器通信时的一些规则。动态路由协议一般都有路由算法。其路由选择算法的必要步骤
1、向其它路由器传递路由信息;
2、接收其它路由器的路由信息;
3、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计算出到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并由此生成路由选择表;
4、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及时的做出反应,调整路由生成新的路由选择表,同时把拓扑变化以路由信息的形式向其它路由器宣告。
动态路由适用于网络规模大、拓扑复杂的网络。
动态路由特点:
1、无需管理员手工维护,减轻了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2、占用了网络带宽。
3、在路由器上运行路由协议,使路由器可以自动根据网络拓朴结构的变化调整路由条目;
能否根据具体的环境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
7:简述有类与无类路由选择协议的区别
有类路由协议:路由更新信息中不含有子网信息的协议,如RIPV1,IGRP
无类路由协议:路由更新信息中含有子网信息的协议,如OSPF,RIPV2,IS-IS,EIGRP 是否理解有类与无类
8:简述RIP的防环机制
1.定义最大跳数 Maximum Hop Count (15跳)
2.水平分割 Split Horizon (默认所有接口开启,除了Frame-Relay的物理接口,可用sh ip interface 查看开启还是关闭)
3.毒化路由 Poizoned Route
4.毒性反转 Poison Reverse (RIP基于UDP,UDP和IP都不可靠,不知道对方收到毒化路由没有;类似于对毒化路由的Ack机制)
5.保持计时器 hold-down Timer (防止路由表频繁翻动)
6.闪式更新 Flash Update
7.触发更新 Triggered Update (需手工启动,且两边都要开 Router (config-if)# ip rip triggered )
当启用触发更新后,RIP不再遵循30s的周期性更新时间,这也是与闪式更新的区别所在。
RIP的4个计时器:
更新计时器(update): 30 s
无效计时器(invalid): 180 s (180s没收到更新,则置为possible down状态)
保持计时器(holddown): 180s (真正起作用的只有60s)
刷新计时器(flush): 240s (240s没收到更新,则删除这条路由)
如果路由变成possible down后,这条路由跳数将变成16跳,标记为不可达;这时holddown计时器开始计时。
在holddown时间内即使收到更优的路由,不加入路由表;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路由频繁翻动。
什么时候启用holddown计时器: “当收到一条路由更新的跳数大于路由表中已记录的该条路由的跳数”
9:简述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区别及应用场合. 电路交换连接
根据需要进行连接
每一次通信会话期间都要建立、保持,然后拆除
在电信运营商网络中建立起来的专用物理电路
分组交换连接
将传输的数据分组
多个网络设备共享实际的物理线路
使用虚电路/虚通道(Virtual Channel)传输
若要传送的数据量很大,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时间,则采用电路交换较为合适;当端到端的通路有很多段的链路组成时,采用分组交换传送数据较为合适。
10:简述PPP协议的优点. 支持同步或异步串行链路的传输
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
支持错误检测
支持网络层的地址协商
支持用户认证
允许进行数据压缩
11: pap和chap认证的区别
PAP(口令验证协议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是一种简单的明文验证方式。NAS(网络接入服务器,Network Access Server)要求用户提供用户名和口令,PAP以明文方式返回用户信息。很明显,这种验证方式的安全性较差,第三方可以很容易的获取被传送的用户名和口令,并利用这些信息与NAS建立连接获取NAS提供的所有资源。所以,一旦用户密码被第三方窃取,PAP无法提供避免受到第三方攻击的保障措施。
CHAP(挑战-握手验证协议 Challenge-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是一种加密的验证方式,能够避免建立连接时传送用户的真实密码。NAS向远程用户发送一个挑战口令(challenge),其中包括会话ID和一个任意生成的挑战字串(arbitrary challengestring)。远程客户必须使用MD5单向哈希算法(one-way hashing algorithm)返回用户名和加密的挑战口令,会话ID以及用户口令,其中用户名以非哈希方式发送。
CHAP对PAP进行了改进,不再直接通过链路发送明文口令,而是使用挑战口令以哈希算法对口令进行加密。因为服务器端存有客户的明文口令,所以服务器可以重复客户端进行的操作,并将结果与用户返回的口令进行对照。CHAP为每一次验证任意生成一个挑战字串来防止受到再现攻击(replay attack)。在整个连接过程中,CHAP将不定时的向客户端重复发送挑战口令,从而避免第3方冒充远程客户(remote client impersonation)进行攻击。
12:ADSL是如何实现数据与语音同传的?
物理层:频分复用技术.(高频传输数据,低频传输语音)具体讲解的话可以说明:调制,滤波,解调的过程.
13:OSPF中那几种网络类型需要选择DR,BDR?
广播型网络和非广播多路访问NBMA网络需要选.
14:OSPF中完全末梢区域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特点:不能学习其他区域的路由
不能学习外部路由
完全末梢区域不仅使用缺省路由到达OSPF自主系统外部的目的地址,而且使用这个缺省路由到达这个区域外部的所有目的地址.一个完全末梢区域的ABR不仅阻塞AS外部LSA,而且阻塞所有汇总LSA.
适用场合:只有一出口的网络.
15:OSPF中为什么要划分多区域?
1、减小路由表大小
2、限制lsa的扩散
3、加快收敛
4、增强稳定性
16:NSSA区域的特点是什么?
1.可以学习本区域连接的外部路由;
2.不学习其他区域转发进来的外部路由
17:你都知道网络的那些冗余技术,请说明.
交换机的冗余性:spanning-tree、ethernet-channel
路由的冗余性:HSRP,VRRP,GLBP.
(有必要的话可以详细介绍)
18:HSRP的转换时间是多长时间?
10s
19: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和扩展访问控制列表的区别.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基于源进行过滤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基于源和目的地址、传输层协议和应用端口号进行过滤
20:NAT的原理及优缺点.
原理:转换内部地址,转换外部地址,PAT,解决地址重叠问题.
优点:节省IP地址,能够处理地址重复的情况,增加了灵活性,消除了地址重新编号,隐藏了内部IP地址.
缺点:增加了延迟,丢失了端到端的IP的跟踪过程,不能够支持一些特定的应用(如:SNMP),需要更多的内存来存储一个NAT表,需要更多的CPU来处理NAT的过程.
21: 对称性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型加密算法的不同?
对称性加密算法的双方共同维护一组相同的密钥,并使用该密钥加密双方的数据,加密速度快,但密钥的维护需要双方的协商,容易被人窃取;非对称型加密算法使用公钥和私钥,双方维护对方的公钥(一对),并且各自维护自己的私钥,在加密过程中,通常使用对端公钥进行加密,对端接受后使用其私钥进行解密,加密性良好,而且不易被窃取,但加密速度慢.
22: 安全关联的作用?
SA分为两步骤:1.IKE SA,用于双方的对等体认证,认证对方为合法的对端;2.IPSec SA,用于双方认证后,协商对数据保护的方式.
23: ESP和AH的区别?
ESP除了可以对数据进行认证外,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AH不能对数据进行加密,但对数据认证的支持更好 .
24: snmp的两种工作方式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首先,SNMP是基于UDP的,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轮询,一种是中断.
轮询:网管工作站随机开端口轮询被管设备的UDP的161端口.
中断:被管设备将trap报文主动发给网管工作站的UDP的162端口.
特点:轮询一定能够查到被管设备是否出现了故障,但实时性不好.
中断实时性好(触发更新),但不一定能够将trap报文报告给网管工作站.
Ⅵ 一般面试网络工程师职位会被问到哪些问题
楼主,你好
讲讲我好几年前面试的经历。
某国企电力,
上来要求自我介绍
问做过哪些项目
问以前单位设备、网络拓扑大概什么样,使用哪些设备
问有没有用过某某防火墙,负载均衡设备
给我一张某网站Down下来的双出口典型三层结构拓扑图,问如果是我,应该怎么配置,为什么,原理?比如,会涉及到mstp vrrp ospf vtp bfd dmvpn mpls-vpn等等。
然后搬出来一台Cisco3800,console线插起,让我配置一下ACL,QOS、ospf之类的,最后还问了问aruba的问题,
然后告诉我人事会给我打电话的,嗯,然后没有然后了。
Ⅶ 面试网络维护工程师会被问到哪些问题
-物理层
物理层定义了设备接口上的一些电子电气化的标准,比如RJ45接口,光纤接口。传输介质双绞线,无线,光,电。等
--数据链路层
二层定义了一个重要的表示,MAC地址,准确的说他必须在一个LAN内是唯一的。他又48位的十六进制组成,前24位是厂商表示,后24位 是厂商自定义的序列号。有时候 MAC地址就是表示了一个设备的位置。
--网络层
网络层是用来逻辑上选路寻址的,这一层最重要的一个协议就是IP协议。基于ip 又分为 ARP,RARP,ICMP,IGMP等
--传输层
这一层定义类了 两个重要的协议 TCP和UDP 。还有就是端口号的概念。这一层关联的是一个主机上的某个程序或者是服务。比如 tcp 80 的web服务 udp 4000的QQ 程序等。
--会话层
主要作用是建立会话和管理会话。我一般这样理解 会话的 比如 telnet 一台主机,是一次会话的链接。打开网络的网页,就和网络的服务器建立了一次会话。
--表示层
因为底层传输的是二进制,应用层无法直接识别。所以根据这一层的名字可以直接理解为他是一个翻译。比如把一长串的数据“翻译”成rmvb格式,交给上层的 快播 这个程序,把另一串数据“翻译成”MP3格式交给 音乐播放器。其实这一层的工作很多。
压缩,解压缩,加密,解密等
--应用层
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操所的界面,如windows的桌面化或UNIX的字符界面。
OSI七层的每一层是独立工作的,但是层与层之间是相互“合作”“兼容”的关系。
1.2 [三层交换和路由器的不同]
虽说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都可以工作在三层,但本质上还是有所区别。
一 在设计的功能上不同
现在有很多的多功能路由器,又能实现三层的路由功能,包括NAT地址转换。有提供了二层的端口,有的还配置了无线功能。再有就是还具备防火墙的功能。但是你不能它单独的划分为交换机或者是防火墙吧。只能说是个多功能的路由器。防火墙二层交换只是他的附加功能。三层交换也一样,主要功能还是解决局域网内数据频繁的通信,三层功能也有,但不见得和路由器差很多。
二 应用的环境不同
三层交换的路由功能比较简单,因为更多的把他应用到局域网内部的通信上,主要功能还是数据的交换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就是选路寻址,更适合于不同网络之间,比如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或者是不同的协议之间。
三 实现方式不同
路由器能够实现三层的路由(或转发) 是基于软件的实现方式,当收到一个数据包要转发的时候,要经过查看路由表,最长匹配原则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最终实现数据包的转发,相比三层交换效率略低。而三层交换是基于硬件的方式实现三层的功能,他成功转发一个数据包后,就会记录相应的IP和MAC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再次转发是根据之前的记录的表项直接转发。这个过程成为“一次路由,多次交换”。
总之,三层交换和路由器的最大区别是路由器可以基于端口做NAT,而三层交换机不能。路由器直接接入光纤可以直接上网,而三层交换机不能。主要是三层交换机的每一个接口都有专有的MAC地址和特定的ASIC集成电路。
.
1.3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区别]
静态路由特点
静态路由是管理员手工配置,精确。但是不够灵活,是单向性的。考虑到静态路由稳定,节省资源(内存,cpu,链路带宽)。在网络TOP不是很大的环境中常用。
动态路由的特点
动态路由的好处就是路由器本身通过运行动态路由协议来互相学习路由条目,在大型的网络环境中,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师的工作量。动态路由协议分为很多种,IGP和EGP,IGP中根据工作的原理分为链路状态型和距离矢量型的。但是不管哪一种动态协议,他都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1.“说话” 向其他的路由器发送路由信息
2.“收听” 接收其他路由器发来的路由信息
3.“计算”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有不同的算法,每种路由协议通过自己特有的算法把收到的路由信息计算,得出最好的路由条目,加载到路由表中。
4.“维护” 维护路由表,当TOP发生变化的时候,及时的更新自己的路由表,并发送变更的消息
在生产环境下,应当更具不同的网络规模,选择不同的路由协议。
1.4 [描述一下ACL和NAT]
ACL:acl访问控制列表是用来制定规则的一种机制。他用来告诉路由器那些数据包访问那些资源是允许的,那些是拒绝的。他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标准的访问控制列表,只能基于源地址进行限制。而是扩展的访问控制列表,他不仅可以基于源地址和目标地址进行过滤,还可以根据端口来进行限制。ACL的工作原理就是读取数据包的三层和四层,和访问控制列表中的条目进行匹配,如有相符的,直接按照策略(允许或拒绝),不在往下匹配。如没有匹配的条目则按照默认规则。
NAT:nat网络地址转换,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空间不足产生的。
Nat的原理就是替换掉数据包中的源ip+端口或目标ip+端口,以达到私有地址不能再公网上传播的这种情况,或者是局域网中服务器的发布。Nat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局域网用户的安全性。
实现方式大概可以分成 静态NAT,动态NAT PAT(端口复用)
1.5 [描述一下VLAN]
VLAN 是为了避免二层出现广播风暴给大面积用户带来影响,所采取的一种手段。
Vlan 带来的好处
减少广播风暴
提高一定的安全
简化网络的管理,有易于故障排查
Vlan 是把局域网进行逻辑上的分割,实现方式有两种
1.静态vlan 基于端口的vlan (常用)
2.基于MAC地址的vlan (适合于移动用户)
Vlan之间的通信需要配置TRUNK链路(中继) 封装模式有两种
Isl 思科私有的技术,在数据帧的头部和尾部添加30字节的标示符
Dot1q 通过 在mac地址后面打标记的方式 标识vlan 共4个字节 公有协议
1.6 [RIP和OSPF的区别]
两者都属于IGP协议,rip是典型的距离矢量动态路由协议。Ospf是链路状态型的协议
Rip是整张路由表进行广播更新(v2是组播),学习未知的路由条目,有存在环路的情况
并且没有邻居表,网络收敛速度比较慢。因为有环路的缺陷,不适合较大的网络使用。
Ospf组播更新,并且只有TOP发生变化的时候才出发更新,把收到更新的路由会放置在LSDB中,并生成路由。Ospf本身没有环路的产生,并且是有分层的结构,而rip是平面的没有层次化。所以ospf比rip收敛速度快。在NBMA网络中还会有DR和BDR的概念,促进了ospf的收敛。
Rip 管理距离 120 ospf 管理距离 110
1.7 [解释以下术语的意思]
LAN 本地局域网
WAN 广域网
VLAN 虚拟局域网
WLAN 无线局域网
VPN 虚拟专用网
AD 管理距离,用来衡量不同路由协议生成去往同一目标的可信值
Metric 度量值,用来判断同一种路由协议生成去往同一目标的优先级
1.8 [简述一下stp是什么]
Stp 生成树协议。
一个良好的网络应该要考虑到链路的冗余,比如二层的交换机做冗余,来防范单点故障带来的问题。但是二层做冗余的话会带来一些问题:
1.广播风暴,因为二层对未知数据帧的处理是进行广播,而且二层的封装结构又不像三层那样有TTL 的机制来防护。所以一旦广播风暴产生,其他的交换机就会跟着广播,造成链路的堵塞瘫痪。
2.MAC地址的重复。因为二层的工作原理,会造成交换机对一个MAC的多次重复的去学习,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直到设备瘫痪
3.MAC地址表的不稳定,因为要重复去学习一些地址。造成转发效率缓慢。
二层环路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 ,stp协议就是在冗余的环境下,逻辑上去DOWN掉一个借口,打破环路的产生,同时做到冗余。当环境变化时,会自动跳转down的接口。
1.9 [STP计算的过程]
1.选择根网桥
2.选择根端口
3.选择指定端口
4.指定阻塞端口
2.0 [描述一下HSRP]
热备路由协议 是Cisco私有的网关冗余协议。它是由一组路由器(最低2台)构成的一个热备组 作用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不间断的网关ip,用户通过这个ip访问互联网,即使真实的网关设备DOWN掉一台,也不会影响客户的正常工作。
原理: 热备组中包含4中路由器的角色,
活跃路由器:负责承载发往虚拟ip地址的流量,是真正转发用户数据流量的路由器,
同时向UDP1985发送hello包 表明自己的状态,一个组中只有一台
备份路由器:监听整个HSRP组的状态,是成为下一个活跃路由器之前的状态,一个组中只有一个 同时向组中发送
其他路由器:静听整个HSRP组的状态,是备份路由器的候选者
虚拟路由器:为客户端提供一个虚拟的ip和MAC 能够然活跃路由器转发。
当活跃路由器Down后 备份路由器收不到hello包 就会成为活跃路由器。而这个转换的过程用户是感觉不到的。
Ⅷ 网络工程师面试问题!
IDS 和IPS
从题库里找到的答案,加油!
IDS是英文“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入侵检测系统
IDS是英文“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入侵检测系统”。专业上讲就是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尽可能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网络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我们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防火墙是一幢大楼的门锁,那么IDS就是这幢大楼里的监视系统。一旦小偷爬窗进入大楼,或内部人员有越界行为,只有实时监视系统才能发现情况并发出警告。
不同于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监听设备,没有跨接在任何链路上,无须网络流量流经它便可以工作。因此,对IDS的部署,唯一的要求是:IDS应当挂接在所有所关注流量都必须流经的链路上。在这里,"所关注流量"指的是来自高危网络区域的访问流量和需要进行统计、监视的网络报文。在如今的网络拓扑中,已经很难找到以前的HUB式的共享介质冲突域的网络,绝大部分的网络区域都已经全面升级到交换式的网络结构。因此,IDS在交换式网络中的位置一般选择在:
(1)尽可能靠近攻击源
(2)尽可能靠近受保护资源
这些位置通常是:
•服务器区域的交换机上
•Internet接入路由器之后的第一台交换机上
•重点保护网段的局域网交换机上
防火墙和IDS可以分开操作,IDS是个临控系统,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或是符合需求的,比如发现规则或监控不完善,可以更改设置及规则,或是重新设置!
IPS:侵入保护(阻止)系统
【导读】:侵入保护(阻止)系统(IPS)是新一代的侵入检测系统(IDS),可弥补 IDS 存在于前摄及假阳性/阴性等性质方面的弱点。IPS 能够识别事件的侵入、关联、冲击、方向和适当的分析,然后将合适的信息和命令传送给防火墙、交换机和其它的网络设备以减轻该事件的风险。
侵入保护(阻止)系统(IPS)是新一代的侵入检测系统(IDS),可弥补 IDS 存在于前摄及假阳性/阴性等性质方面的弱点。IPS 能够识别事件的侵入、关联、冲击、方向和适当的分析,然后将合适的信息和命令传送给防火墙、交换机和其它的网络设备以减轻该事件的风险。
IPS 的关键技术成份包括所合并的全球和本地主机访问控制、IDS、全球和本地安全策略、风险管理软件和支持全球访问并用于管理 IPS 的控制台。如同 IDS 中一样,IPS 中也需要降低假阳性或假阴性,它通常使用更为先进的侵入检测技术,如试探式扫描、内容检查、状态和行为分析,同时还结合常规的侵入检测技术如基于签名的检测和异常检测。
同侵入检测系统(IDS)一样,IPS 系统分为基于主机和网络两种类型。
基于主机 IPS
基于主机的 IPS 依靠在被保护的系统中所直接安装的代理。它与操作系统内核和服务紧密地捆绑在一起,监视并截取对内核或 API 的系统调用,以便达到阻止并记录攻击的作用。它也可以监视数据流和特定应用的环境(如网页服务器的文件位置和注册条目),以便能够保护该应用程序使之能够避免那些还不存在签名的、普通的攻击。
基于网络的 IPS
基于网络的 IPS 综合了标准 IDS 的功能,IDS 是 IPS 与防火墙的混合体,并可被称为嵌入式 IDS 或网关 IDS(GIDS)。基于网络的 IPS 设备只能阻止通过该设备的恶意信息流。为了提高 IPS 设备的使用效率,必须采用强迫信息流通过该设备的方式。更为具体的来说,受保护的信息流必须代表着向联网计算机系统或从中发出的数据,且在其中:
指定的网络领域中,需要高度的安全和保护和/或
该网络领域中存在极可能发生的内部爆发
配置地址能够有效地将网络划分成最小的保护区域,并能够提供最大范围的有效覆盖率。
IDS和IPS争议有误区
【导读】:对于“IDS和IPS(IDP)谁更能满足用户需求”这个问题,给人一种二选一的感觉。经过了长时间的反复争论,以及来自产品开发和市场的反馈,冷静的业内人士和客户已经看到这根本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
对于“IDS和IPS(IDP)谁更能满足用户需求”这个问题,给人一种二选一的感觉。经过了长时间的反复争论,以及来自产品开发和市场的反馈,冷静的业内人士和客户已经看到这根本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
很显然,用户需要的不是单一的产品,也不是众多产品的简单堆砌。现在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系统)”,也就是用户的安全是要靠众多技术、产品、服务和管理等要素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解决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以保护信息资产和正常业务。
在安全保障框架中,不同的产品、服务、措施会在不同的地方发挥作用。比如,PKI和生物鉴别机制的优势在鉴别认证领域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入侵检测则在监测、监控和预警领域发挥优势;防火墙和IPS能在访问控制领域发挥长处;数据加密和内容过滤在内容安全领域独领风骚。讨论不同的安全技术领域哪个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其实不如探讨让各种安全技术如何有效地协同工作。
IPS真的能够替代防火墙和IDS吗?提供IPS(IDP)的厂商常常声称,其IPS能够兼具防火墙的网关防御能力和入侵检测的深度检测,企图达到把IPS的作用上升到1+1>2的效果。但是很遗憾,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必须从技术本质上寻找解决办法。目前IPS能够解决的主要是准确的单包检测和高速传输的融合问题。
当然,检测和访问控制如何协同和融合,将会一直是业内研究的课题,也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技术形态出现。不管叫什么名字,适合用户需求的就是最好的。
三个维度区分IDS与IPS
【导读】:3年前,当入侵防御技术(IPS)出现时,咨询机构Gartner曾经预言,IDS(入侵检测)即将死亡,将由IPS取代,当时曾引起媒体一片讨论。2006年,咨询机构IDC断言,IDS与IPS是两种不同的技术,无法互相取代。而今天,依然有很多用户不清楚两者之间的差别。
中国人民银行的张涨是IDS的骨灰级用户,对IDS玩得非常熟,但即使这样,他也仅仅是听说IPS而已,并没有真正使用和见过。他的担心是:IPS既然是网络威胁的阻断设备,误报、误阻影响网络的连通性怎么办?北京银行的魏武中也认为,如果在网络的入口处,串接了一串安全设备:IPS、防火墙/VPM以及杀病毒网关等,怎么保证网络的效率?是否会因增添一种新的设备而引起新的单点故障的风险?
事实上,这些疑问一直如影随形地伴随着IPS的诞生和发展。以至于,在很多用户的安全设备的采购清单中,一直在出现“IDS或IPS”的选择,这证明用户依然不了解这两种技术的差别。
启明星辰公司的产品管理中心总监万卿认为,现在是重新审视这两种技术的时候了。他认为,要从三个维度上认清这两种技术的不同。
从趋势看差别
2004年,Gartner的报告曾经预言IDS即将死亡,但无论从用户的需求还是从厂商的产品销售来看,IDS依然处于旺盛的需求阶段,比如,国内最大的IDS生产厂商启明星辰公司,今年上半年IDS的增长超过了50%,并且,公司最大的赢利来源依然是IDS,事实证明,IDS即将死亡的论断是错误的。
万卿认为,IDC的报告是准确的,IDS和IPS分属两种不同产品领域,前者是一种检测技术,而后者是一种阻断技术,只不过后者阻断攻击的依据是检测,因此要用到很多的检测技术,很多用户就此搞混了。
从理论上看,IDS和IPS是分属两个不同的层次,这与用户的风险防范模型有关,用户首先要查找到风险,才能预防和阻断风险。而IDS是查找和评估风险的设备,IPS是阻断风险的设备。防火墙只能做网络层的风险阻断,不能做到应用层的风险阻断。过去,人们曾经利用防火墙与IDS联动的方式实现应用层的风险阻断,但由于是联动,阻断时间上会出现滞后,往往攻击已经发生了才出现阻断,这种阻断已经失去了意义,IPS就此产生。
用一句话概括,IDS是帮助用户自我评估、自我认知的设备,而IPS或防火墙是改善控制环境的设备。IPS注重的是入侵风险的控制,而IDS注重的是入侵风险的管理。也许有一天,通过IDS,我们能确定到底在什么地方放IPS?到底在什么地方放防火墙?这些设备应该配备哪些策略?并可以通过IDS检测部署IPS/防火墙的效果如何。
IDS与IPS各自的应用价值与部署目标
【导读】:从2003年 Gartner公司副总裁Richard Stiennon发表的《入侵检测已寿终正寝,入侵防御将万古长青》报告引发的安全业界震动至今,关于入侵检测系统与入侵防御系统之间关系的讨论已经趋于平淡,2006年IDC年度安全市场报告更是明确指出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是两个独立的市场,给这个讨论画上了一个句号。可以说,目前无论是从业于信息安全行业的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用户,都认为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是两类产品,并不存在入侵防御系统要替代入侵检测系统的可能。但由于入侵防御产品的出现,给用户带来新的困惑:到底什么情况下该选择入侵检测产品,什么时候该选择入侵防御产品呢?笔者曾见过用户进行产品选择的时候在产品类型上写着“入侵检测系统或者入侵防御系统”。这说明用户还不能确定到底使用哪种产品,显然是因为对两类产品的区分不够清晰所致,其实从产品价值以及应用角度来分析就可以比较清晰的区分和选择两类产品。
从2003年 Gartner公司副总裁Richard Stiennon发表的《入侵检测已寿终正寝,入侵防御将万古长青》报告引发的安全业界震动至今,关于入侵检测系统与入侵防御系统之间关系的讨论已经趋于平淡,2006年IDC年度安全市场报告更是明确指出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是两个独立的市场,给这个讨论画上了一个句号。可以说,目前无论是从业于信息安全行业的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用户,都认为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是两类产品,并不存在入侵防御系统要替代入侵检测系统的可能。但由于入侵防御产品的出现,给用户带来新的困惑:到底什么情况下该选择入侵检测产品,什么时候该选择入侵防御产品呢?笔者曾见过用户进行产品选择的时候在产品类型上写着“入侵检测系统或者入侵防御系统”。这说明用户还不能确定到底使用哪种产品,显然是因为对两类产品的区分不够清晰所致,其实从产品价值以及应用角度来分析就可以比较清晰的区分和选择两类产品。
从产品价值角度讲:入侵检测系统注重的是网络安全状况的监管。用户进行网络安全建设之前,通常要考虑信息系统面临哪些威胁;这些威胁的来源以及进入信息系统的途径;信息系统对这些威胁的抵御能力如何等方面的信息。在信息系统安全建设中以及实施后也要不断的观察信息系统中的安全状况,了解网络威胁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才能根据安全状况及时调整安全策略,减少信息系统被破坏的可能。
入侵防御系统关注的是对入侵行为的控制。当用户明确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方案和策略之后,可以在入侵防御系统中实施边界防护安全策略。与防火墙类产品可以实施的安全策略不同,入侵防御系统可以实施深层防御安全策略,即可以在应用层检测出攻击并予以阻断,这是防火墙所做不到的,当然也是入侵检测产品所做不到的。
从产品应用角度来讲:为了达到可以全面检测网络安全状况的目的,入侵检测系统需要部署在网络内部的中心点,需要能够观察到所有网络数据。如果信息系统中包含了多个逻辑隔离的子网,则需要在整个信息系统中实施分布部署,即每子网部署一个入侵检测分析引擎,并统一进行引擎的策略管理以及事件分析,以达到掌控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状况的目的。
而为了实现对外部攻击的防御,入侵防御系统需要部署在网络的边界。这样所有来自外部的数据必须串行通过入侵防御系统,入侵防御系统即可实时分析网络数据,发现攻击行为立即予以阻断,保证来自外部的攻击数据不能通过网络边界进入网络。
IDS是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尽可能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网络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IPS 能够识别事件的侵入、关联、冲击、方向和适当的分析,然后将合适的信息和命令传送给防火墙、交换机和其它的网络设备以减轻该事件的风险。
Ⅸ 网络工程师面试需要问哪些问题
面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禁忌
一、面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应试者要想在面试答辩中获得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淡化面试的成败意识
一位面试者在面试前自认为各方面都比别人优秀,因此,他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谁知主考官在面试中出其不意,提了一个他前所未闻的问题。顿时,他像失了魂似的,情绪十分低落。等到主考官再提些简单的问题时,他仍无法从刚才的失败中走出来,最终名落孙山。
应试者对于面试的成败,首先在思想上应注意淡化,要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态度。如果在面试中有这样的心态,才会处变不惊。如果只想到成功,不想到失败,那么在面试中一遇到意外情况,就会惊慌失措,一败涂地。
(二)保持自信
应试者在面试前树立了自信,在面试中也要始终保持自信,只有保持了自信,才能够在面试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缜密的思维力、敏锐的判断力、充沛的精力,夺取答辩的胜利。
(三)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
愉悦的精神状态,能充分地反映出人的精神风貌。所以,作为应试者来说,保持了愉快的精神状态,面部表情就会和谐自然,语言也会得体流畅。反之,就会给人一种低沉、缺乏朝气和活力的感觉,那么首先就会给主考官或者主持人一种精神状态不佳的印象。由此可见,面试中一定要注意保持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
(四)树立对方意识
应试者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考官或主考官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他问你答,一问一答,正因为如此,应试者要注意树立对方意识。首先要尊重对方,对考官要有礼貌,尤其是考官提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应试者脸上不要露出难看的表情,甚至抱怨考官或主持人。当然,尊重对方并不是要一味地逢迎对方,看对方的脸色行事,对考官的尊重是对他人格上的尊重;其次在面试中不要一味地提到“我”的水平、“我”的学识、“我”的文凭、“我”的抱负、“我”的要求等。“我”字太多,会给考官目中无人的感觉。因此,要尽量减少“我”字,要尽可能地把对方单位摆进去,“贵单位向来重视人才,这一点大家都是清楚的,这次这么多人来竞争就说明了这一点。”这种话既得体,又确立了强烈的对方意识,考官们是很欢迎的;再次是考官提问,你才回答,不要考官没有提问,你就先谈开了,弄得考官或主持人要等你停下来才提问,既耽误了时间,同时也会给考官或主持人带来不愉快。另外,面试完后,千万不要忘记向考官或主持人道声“谢谢”和“再见”。
(五)面试语言要简洁流畅
面试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因此,面试语言要做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同时,语言要有条理性、逻辑性,讲究节奏感,保证语言的流畅性。切忌含含糊糊,吞吞吐吐,这会给考官或主持人留下坏的印象,从而导致面试的失败。因此,应试者一定要注意面试语言的简洁性和流畅性。
(六)不要紧张
有些应试者尽管在面试前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一进面试室就紧张起来;有些应试者在答辩中遇到“卡壳”时,心情也立刻变得紧张起来。怎样解决在这两种情况下出现的心理紧张呢?我们要分析紧张的原因。这种极度的紧张是由于应试者的卑怯心理和求胜心切而造成的。因此,应试者一进面试室,应该去掉“自愧不如人”的意识,确立“大家都差不多,我的水平与其他人一样”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紧张的情绪就会减少一大半,随着面试的开始,紧张情绪就有可能完全消失。对于遇到“卡壳”而紧张的问题,如果抱着“能取胜则最好,不能胜也无妨”的态度,紧张就会即刻消失,很快就进入正常的面试状态,有可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所以,应试者在面试中一定要注意不要紧张。
(七)仪态大方,举止得体
大胆前卫、浓妆艳抹的装扮,尤其是男士戴戒指、留长头发等标新立异的装扮不太合适,与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不符,会给考官留下很坏的印象。应试者入座以后,尽量不要出现晃腿、玩笔、摸头、伸舌头等小动作,这很容易给考官一种幼稚、轻佻的感觉。一般说来,穿着打扮应力求端庄大方,可以稍作修饰,男士可以把头发吹得整齐一点,皮鞋擦得干净一些,女士可以化个淡雅的职业妆。总之,应给考官自然、大方、干练的印象。
(八)平视考官,不卑不亢
考场上,相当一部分应试者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妄自菲薄,觉得坐在对面的那7个考官都博学多才、身居要职,回答错了会被笑话。所以,畏首畏尾,欲言又止,肚里有货却“倒”不出来。二是有些应试者在大学里担任过学生会干部,组织过很多活动,社会实践能力很强,或是在企业里担任经理等领导职务,也统率过一帮子人,所以很自信。进入考场,如入无人之境,对考官们嗤之以鼻。这两种表现都不可取,都会影响到应试者的面试得分。最好的表现应是:平视考官,彬彬有礼,不卑不亢。应树立三种心态:第一,双方是合作不是比试。考官对应试者的态度一般是比较友好的,他肩负的任务是把优秀的人才挑选到国家机关,而不是想和应试者一比高低,所以应试者在心理上不要定位谁强谁弱的问题,那不是面试的目的。第二,应试者是在通过竞争谋求职业,而不是向考官乞求工作,考中与否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才能以及临场发挥情况,这不是由考官主观决定的。第三,考官来自不同的行业,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多年的工作经验,理论水平较高,工作经验也比较丰富。但他们毕竟是人,不是神,有其所长,也有其短,说不定你所掌握的一些东西,他们不一定了解。
(九)辩证分析,多维答题
辩证法是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试者应具备一定的哲学知识和头脑。回答问题不要陷入绝对的肯定和否定,应多方面进行正反两面的考虑。从以往面试所出的一些题目来看,测评的重点往往不在于应试者答案的是与非,或是观点的赞同与反对,而在于分析说理让人信服的程度。听以要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要简单地乱下结论,有时还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十)冷静思考,理清思路
一般说来,考官提出问题后,应试者应稍作思考,不必急于回答。即便是考官所提问题与你事前准备的题目有相似性,也不要在考官话音一落,立即答题,那给考官的感觉可能是你不是在用脑答题,而是在背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如果是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题目,则更要冷静思考。磨刀不误砍柴工,匆忙答题可能会不对路、东拉西扯或是没有条理性、眉毛胡子一把抓。经过思考,理清思路后抓住要点、层次分明地答题,效果要好一些。
二、面试禁忌
(一)面试中,忌不良用语
1.急问待遇
“你们的待遇怎么样?”工作还没干,就先提条件,何况还没被录用呢!谈论报酬待遇无可厚非,只是要看准时机,一般在双方已有初步意向时,再委婉地提出。
2.报有熟人
“我认识你们单位的××”,“我和××是同学,关系很不错”,等等。这种话主考官听了会反感,如果主考官与你所说的那个人关系不怎么好,甚至有矛盾,那么你这话引起的结果就会更糟。
3.不当反问
主考官问:“关于工资,你的期望值是多少?”应试者反问:“你们打算出多少?”这样的反问就很不礼貌,很容易引起主考官的不快。
4.不合逻辑
考官问:“请你告诉我一次失败的经历。”“我想不起我曾经失败过。”如果这样说,在逻辑上讲不通。又如:“你有何优缺点?”“我可以胜任一切工作。”这也不符合实际。
5.本末倒置
例如,一次面试快要结束时,主考官问应试者:“请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吗?”这位应试者欠了欠身,开始了他的发问:“请问你们的单位有多大?招考比例有多少?请问你们在单位担当什么职务?你们会是我的上司吗?”参加面试,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像这位应试者,就是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提出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应当提问的范围,使主考官产生了反感。
(二)面试中,忌不良习惯
面试时,个别应试者由于某些不拘小节的不良习惯,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使面试的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失败。 手:这个部位最易出毛病。如双手总是不安稳,忙个不停,做些玩弄领带、挖鼻、抚弄头发、掰关节、玩弄考官递过来的名片等动作。
脚:神经质般不住晃动、前伸、翘起等,不仅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而且显得心不在焉,相当不礼貌。
眼:或惊慌失措,或躲躲闪闪,该正视时,却目光游移不定,给人缺乏自信或者隐藏不可告人的秘密的印象,容易使考官反感;另外,死盯着考官,又难免给人压迫感,招致不满。
脸:或呆滞死板,或冷漠无生气等,如此僵尸般的表情怎么能打动人?得快快改掉,一张活泼动人的脸很重要。
行:其动作手足无措,慌里慌张,明显缺乏自信;反应迟钝,不知所措,不仅会自贬身价,而且考官会将你看“扁”。
总之,面试时,这些坏习惯一定要改掉,并自始自终保持斯文有礼、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生动活泼的言谈举止。这不仅可大大地提升自身的形象,而且往往使成功机会大增。
(三)面试中,忌不良态度
凡参加面试的人,不管你素质如何,水平高低,一定不要忘记自己是在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以下态度应当注意:
1.忌目空一切、盛气凌人
有的应试者笔试成绩名列前茅,各方面条件也较优越,于是就恃才傲物,目空一切。面试中态度傲慢,说话咄咄迫恕R皇侵骺脊俣宰约旱幕卮鸩还宦�饣蚪�猩埔庖�际保�G看识崂怼⑵疵�票纭⒕懿怀腥洗砦螅欢�亲芟胝季菝媸缘闹鞫�匚唬��7次手骺脊僖恍┯朊媸阅谌菸薰氐奈侍猓�缬萌说ノ蛔》刻跫�绾危�约航�魏沃种拔瘢�孟裼萌说ノ灰丫龆�加盟�ㄋ���媸越鼋鍪窃谔柑跫�蝗�窃诒晃始霸�ノ还ぷ髑榭鍪保�荒鼙3掷渚玻�1岬驮�ノ涣斓技肮ぷ鳎�穸ㄈ思业某杉āR蛭�媸灾泄�值乇岬驮�ノ涣斓嫉墓ぷ鳎�崛萌司酰媚汨铈癫谎保�岩粤斓迹�帽澈笠槁郾鹑耍�献骶�癫睢?br>
2.孤芳自赏、态度冷漠
有的应试者平时性格孤僻,对人冷淡、心事较重,并把这种个性带进了面试考场,面试中表情冷漠,不能积极与主考官配合,缺乏必要的热情和亲切感。岂知所有用人单位的领导都希望自己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团结互助、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即使应试者平时性格孤僻,在面试的过程中,也要加以克服,否则气氛一定很沉闷,回答机械呆板,很难说你有中选的希望。
(四)面试中,忌不良表现
1.准备不足
无论你学历多高,资历多深,工作经验多丰富,当主考官发现应试者对申请的职位知之不多,甚至连最基本的问题也回答不好时,印象分自然大打折扣。主考官不但会觉得应试者准备不足,甚至会认为他们根本无志于在这方面发展。所以,面试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迟到失约
迟到失约是面试中的大忌。这不但会表现出应试者没有时间观念和责任感,更会令主考官觉得应试者对这份工作没有热忱,印象分自然大减。守时不但是美德,更是面试时必须做到的事。因此,应提前10~15分钟或准时到达。如因有要事迟到或缺席,一定要尽早打电话通知该公司,并预约另一个面试时间。另外,匆匆忙忙到公司,心情还未平静便要进行面试,面试表现也会大失水准。
3.欠缺目标
面试时,千万不要给主考官留下没有明确目标的印象。虽然一些应试者的其他条件不错,但工作没有目标就会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企业带来损失。主考官倒情愿聘用一个各方面表现虽较逊色,但有远大目标和热忱的应试者。
4.逞强好胜、耍小聪明
有的应试者一入面试考场,便无拘无束,神采飞扬,处处显示高人一筹。不管主考官愿不愿意,主动上前与他们一一握手,然后四平八稳地就座;对主考官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均表现出不在话下的样子,回答问题总喜欢用“我以为”、“我主张”这一类字眼开头,不管对错,均夸夸其谈。本来有些问题自己确实答不上来,但自作聪明,东拉西扯地乱讲一遍,宁可答跑了题,也不愿做个老实人。这样做不仅容易贻笑大方,而且会使主考官感到你骄傲自满、敷衍塞责、不可信赖。
5.过多谈论前任工作
不管你的前任工作做得如何,都不要过多谈起。一般说来,你只要说明你做过类似的事,有相关经验即可,不必说工作的成效。如果你做得很好,为什么要离开?如果做得很差,那你个人的能力肯定有问题。总之,不管怎样说,都可能会招来主考官的反感。
6.与主考官“套近乎”
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主考官是忌讳与应试者套近乎的,因为面试中双方关系过于随便或过于紧张都会影口向主考官的评判。“套近乎”也会在客观上妨碍应试者在短短的面试时间内,做好专业经验与技能的陈述。聪明的应试者可以列举一至两例来赞扬招聘单位,从而表现出你对这家公司的兴趣。
7.长篇大论
虽说面试是在推销自己,不过切勿滔滔不绝、喋喋不休。主考官最怕应试者长篇大论,无终无始。其实,回答问题只需针对重点。相反,有些应试者十分害羞,不懂得把握机会表现自己,无论回答什么问题,答案往往只有一两点,甚至只回答“是、有、好、可以”等,这也是不可取的。如果性格胆小害羞,则应多加练习。
8.不善于打破沉默
面试开始时,应试者不善于打破沉默,而等待主考官打开话匣。面试中,应试者又出于种种顾虑,不愿主动说话,结果使面试出现冷场。即便能勉强打破沉默,语音语调也极其生硬,使场面更显尴尬。实际上,无论是面试前或面试中,应试者主动致意与交谈,会留给主考官热情和善于交谈的良好印象。
9.语气词过多
使用太多的如“呢、啦、吧”等语气词或口头禅会把主考官弄得心烦意乱,这只会让主考官误以为你自卑,准备不充分。
10.数落别人
在面试时,当着主考官数落现任或前任领导和同事的不是,这样做不但得不到同情,只会令人觉得你记仇、不念旧情和不懂得与人相处,反而更会招来主考官的反感。
11.说谎邀功
面试时,说谎、伪造“历史”,或将不属于自己的功劳“据为己有”,后果可大可小。即使现在能瞒天过海,也难保谎言将来不被揭穿。因此面试时,应实话实说,可以扬长避短,却不能以谎话代替事实。
三、面试中的误区
国外有些大公司甚至对不予录用的情况给出明文规定,如日本某公司条文说:“应聘者声音轻如蚊子者,不予录用;说话没有抑扬顿挫者,不予录用;交谈不得要领者,不予录用;面谈不能干脆利落地回答问题者,不予录用……”如果概括而言,至少要走出以下两方面的误区。
(一)缺乏信心
缺乏信心,是因为怕落聘,假设求职者的学识才能是基本符合要求的,那么缺乏信心是一种自卑心理的表现。在这种心理驱动下,它的种种表现:
1.说话吞吞吐吐,声音轻如蚊叫,表情很不自然。生怕说错、出丑,担心自己不符合要求。
2.说话空洞,有时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往往伴有表情、手势、姿态上的小动作。说话空洞,令人乏味,过多的小动作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不安的胆怯表现。
3.刻意追求仪表,不合所求工作岗位的要求。求职者注意服装穿着整洁得体即可,应届毕业生浓妆艳抹或西装革履、衣冠楚楚,去竞争机关团体干部岗位等就很不得体,实际是掩饰内心虚弱的表现。
4.谈话时经常打断对方话头,生怕对方不了解自己,尤怕对方误解自己,想通过插话来壮胆,一方面显得不礼貌,一方面又是着意掩饰自己信心不足的表现。
5.说话唯唯诺诺,思维只跟对方走,对所有话题的处理,只是一味地顺从、点头,看不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无法显示出自己的个性。
缺乏信心的表现很多,其总的特征是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小心翼翼,顾虑重重。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除了一些基本条件之处,成功来源于自信。”心理坦然,态度自然,说话实事求是,才有可能正常发挥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水平,甚至超常发挥,取得成功。
(二)强人所难
面试成功的条件之一是与对方取得共鸣,可是有些人却喜欢谈一些以为对方也感兴趣的话题,谈一些以为对方也知道的话题“套近乎”,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须知,自荐过程的双方,己是客,彼是主,客须取悦于主,客须感动主。客的自说自话不能令主产生共鸣反让人感到生厌,其失败是必然的。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商鞅自荐于秦王,第一次谈商道,“孝公时时睡,弗听”;第二次谈王道,“孝公依然弗听”;第三次谈霸道,“孝公有了兴趣”;第四次精心准备,一举自荐成功,掀起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商鞅变法”运动。
面试过程,还请遵循客随主便原则。面试人是主导方,它决定着谈话内容和方向。但是高明的求职者应努力控制对方的问话和思路,将其引到对己方有利的内容和方向上来。这时候,形式上面试者是主导方,而实际上在努力让对方觉得他依然在控制局面的同时,求职者已经成功地把主题“和平演变”到己方立场上来了。强调的是,须让对方觉得依然在控制局面,否则仍将走进强人所难的误区。
四、公务员面试中的12种“高级”错误
在求职面试中,没有人能保证不犯错误。只是聪明的求职者会不断地修正错误走向成熟。然而在面试中有些错误却是一些相当聪明的求职者也难免会一犯再犯的,我们权称之为“高级”错误。
(一)不善于打破沉默
面试开始时,应试者不善“破冰”(英文直译,即打破沉默),而等待面试官打开话匣。面试中,应试者又出于种种顾虑,不愿主动说话,结果使面试出现冷场。即便能勉强打破沉默,语音语调亦极其生硬,使场面更显尴尬。实际上,无论是面试前或面试中,面试者主动致意与交谈,会留给面试官热情和善于与人交谈的良好印象。
(二)与面试官“套近乎”
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面试官是忌讳与应试者套近乎的,因为面试中双方关系过于随便或过于紧张都会影响面试官的评判。过分“套近乎”亦会在客观上妨碍应试者在短短的面试时间内,作好专业经验与技能的陈述。聪明的应试者可以例举一至两件有根有据的事情来赞扬招聘单位,从而表现出您对这家公司的兴趣。
(三)为偏见或成见所左右
有时候,参加面试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面试官,或该招聘单位的负面评价会左右自己面试中的思维。误认为貌似冷淡的面试官或是严厉或是对应试者不满意,因此十分紧张。还有些时候,面试官是一位看上去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小姐,心中便开始嘀咕:“她怎么能有资格面试我呢?”其实,在招聘面试这种特殊的采购关系中,应试者作为供方,需要积极面对不同风格的面试官即客户。一名真正的销售员在面对客户的时候,他的态度是无法选择的。
(四)慷慨陈词,却举不出例子
应试者大谈个人成就、特长、技能时,聪明的面试官一旦反问:“能举一两个例子吗?”应试者便无言应对。而面试官恰恰认为:事实胜于雄辩。在面试中,应试者要想以其所谓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取信于人,惟有举例。
(五)缺乏积极态势
面试官常常会提出或触及一些让应试者难为情的事情。很多人对此面红耳赤,或躲躲闪闪,或撒谎敷衍,而不是诚实的回答、正面的解释。比方说面试官问:您为什么5年中换了3次工作?有人可能就会大谈工作如何困难,上级不支持等,而不是告诉面试官:虽然工作很艰难,自己却因此学到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六)丧失专业风采
有些应试者面试时各方面表现良好,可一旦被问及现所在公司或以前公司时,就会愤怒地抨击其老板或者公司,甚至大肆谩骂。在众多国际化的大企业中,或是在具备专业素养的面试官面前,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
(七)不善于提问
有些人在不该提问时提问,如面试中打断面试官谈话而提问。也有些人面试前对提问没有足够准备,轮到有提问机会时不知说什么好。而事实上,一个好的提问,胜过简历中的无数笔墨,会让面试官刮目相看。
(八)对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模糊
对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很多人只有目标,没有思路。比如当问及“您未来5年事业发展计划如何?”时,很多人都会回答说“我希望5年之内做到全国销售总监一职”。如果面试官接着问“为什么?”,应试者常常会觉得莫名其妙。其实,任何一个具体的职业发展目标都离不开您对个人目前技能地评估以及您为胜任职业目标所需拟定的粗线条的技能发展计划。
(九)假扮完美
面试官常常会问:您性格上有什么弱点?您在事业上受过挫折吗?有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其实这种回答常常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没有人没有弱点,没有人没有受过挫折。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受的挫折,才能造就真正成熟的人格。
(十)被“引君入瓮”
面试官有时会考核应试者的商业判断能力及商业道德方面的素养。比如:面试官在介绍公司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之后或索性什么也不介绍,问:“您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我(总经理)要求您1年之内逃税1000万元,那您会怎么做?”如果您当场抓耳搔腮地思考逃税计谋,或文思泉涌,立即列举出一大堆方案,都证明您上了他们的圈套。实际上,在几乎所有的国际化大企业中,遵纪守法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要求。
(十一)主动打探薪酬福利
有些应试者会在面试快要结束时主动向面试官打听该职位的薪酬福利等情况,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具备人力资源专业素养的面试者是忌讳这种行为的。其实,如果招聘单位对某一位应试者感兴趣的话,自然会问及其薪酬情况。
(十二)不知如何收场
很多求职应试者面试结束时,因成功的兴奋,或因失败的恐惧,会语无伦次,手足无措。其实,面试结束时,作为应试者,您不妨:表达您对应聘职位的理解;充满热情地告诉面试者您对此职位感兴趣,并询问下一步是什么;面带微笑和面试官握手并谢谢面试官的接待及对您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