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网络 » 手机网络泄密事件自查

手机网络泄密事件自查

发布时间: 2022-04-05 04:55:15

A. 手机存在哪些泄密隐患

手机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尤其在涉及国家秘密的重点部门、要害部位,手机通讯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泄密隐患。1、手机在通话状态下泄密手机通信是一个开放的电子通信系统,只要有相应的接收设备,就能够截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的通话信息。2、手机在待机状态下泄密专家指出,即使手机在待机状态也并非绝对安全。因为在待机状态,手机也要与通信网络保持不间断的信号交换。在这些过程中产生的电磁频谱,人们很容易利用侦察监视技术发现、识别、监视和跟踪目标,并且能对目标 进行定位,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据有关专家介绍,一些手机具有隐蔽通话功能,可以在不响铃、也没有任何显示的情况下由待机状态转变为通话状态,收集周围的声音发射出去。即使使用者不使用手机,但如果保持待机状态,有心人即可通过简单电信暗吗,遥控手机的话筒窃听有效范围内的任何谈话。3、手机在关机状态下泄密手机在关机状态的泄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使用特殊设备,可以遥控打开手机的话筒,窃听话筒有效范围内的任何谈话。另一种是在手机制造过程中在芯片中植入接收和发送功能装置。因此,这种手机虽未开机,但只要有电池,手机的话筒也能将其有效范围内的话音信息接收并发送出去。通过地球同步卫星或附近的中继站,将信息传递到地面处理系统。(信息办辑)

B. 微信泄密自查自纠

摘要 解决方法如下:

C. 如何知道自己的手机有没有被泄密

  1. 查看手机通讯录受否出现了不认识的号码

2.查看近期电话费消费是否突然增长很多

3.在使用手机打电话时是否出现卡顿现象

D. 手机网络窃密泄密形势怎么样讨论

wifi钓鱼是目前不法分子的惯用手段,因其具有制作成本低、信息搜集快的特点,更催化了WIFI窃密事件的不断滋生。在此形势下,加强个人手机防泄密意识显得尤为关键。WIFI是普通网民高速上网、节省流量资费的重要方式,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防止因WIFI恶意钓鱼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1、慎用公共WIFI热点。尽可能连接官方机构提供的、有验证机制的WiFi。
2、使用公共WIFI热点时,只浏览网页、下载软件、观看视频等,尽量不要进行网络购物和网银的操作,以防重要的个人敏感信息遭被黑客窃取,造成经济损失。
3、养成良好的WIFI使用习惯。关闭WIFI自动连接功能,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连接上恶意WIFI。
4、安装手机安全工具。安全工具可及时拦截提醒恶意攻击,有效防止网民上网裸奔。
5、手机中已不用的敏感信息应及时删除。有条件的用户还应定期用专业的信息安全核查设备、手机防泄密设备等专业硬件产品彻底清除手机中的隐蔽数据,以防被黑客恢复窃取。

E. 手机管家提示当前wifi存在泄密风险

很好解决,改密码就可以了,有人破解了你的密码。

F. 急求一篇部队严防网络失泄密的自查,一千字就行。谢了……

找个自查的头尾加上去即可!

不准将办公计算机和涉密私人计算机联接国际互联网;

不准在联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上使用涉密存储介质;

不准在国际互联网上与境外人员、组织和机构联系交往;

不准在国际互联网上谈论军事秘密、泄露军人身份;不准在非办公计算机或国际互联网上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不准在办公计算机上随意使用外来软件;不准开启办公计算机的蓝牙、红外等无线上网、联网功能;不准在未开启干扰器时使用办公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不准擅自在部队内部计算机网上发布或传输秘密级以上信息;不准将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送交非指定单位维修、脱密、销毁或私自赠送、出借、出售、遗弃。

G. 手机泄密的主要途径

三种泄密方式 为何会出现被动泄密的情况?与普通手机相比,智能手机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空间,用户可自行安装和卸载应用软件,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正是这一有别于普通手机的便捷服务,成为智能机泄密的渠道。 其一,第三方可通过专门的设备截获智能手机的通话和收发信息的内容。智能手机使用开放的电子通信系统或互联网联系,通常只要有相应的无线电接收设施或网络设备,就能截获用户通话和上网收发的信息内容。另外,手机的GPS功能,使其能“自报家门和地址”。目前很多国家的情报部门或安全机构就是通过授权,用这种方式监听智能手机的通话和截获信息,来搜寻、跟踪和定位特定用户。不过这种方法专业性较强,需要动用很多资源,一般的组织或个人很难实施。 其二,利用手机病毒和木马暗中破坏或窃取智能手机用户信息。智能手机用户经常会收到一些来历不明的广告、邮件,有时还会搜索到一些应用软件或各种二维码,一些非法的邮件和二维码背后隐藏有病毒和木马,用户一旦点击安装,或见“码”就刷的话,会将病毒激活并在手机上安装了木马,导致手机中毒,信息被破坏,另外还有一些木马会潜伏在手机里伺机启动,以不易察觉的方式监听用户通话,读取通话内容以及手机中的网络交易、投资等数据,同时启动实时上传程序,将这些信息上传至不法分子搭建的服务器上,造成用户敏感信息外泄,甚至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其三,一些机构在智能手机中预设软件,或通过远程植入软件,实时窃取用户信息。或在盗取用户智能手机后,人工将窃听软件或黑客软件安装在手机里;也有可能通过将这些软件夹带到一些应用软件中,当用户安装软件时一同将它们安装到手机上,而这一切用户并不知情,也不会有任何提示显现。还有一种更专业和隐蔽的做法是通过互联网或基带在智能手机中实施软件远程植入。通过这些方法,全面控制智能手机,在需要时锁定用户,进行后台操纵实时监听用户通话,或通过网络将通话内容上传到事先绑定的邮箱中供他人随时调取。另外,被植入这种窃听软件的智能手机还能被远程启动和操作,例如,通过接收指令将手机麦克风激活,从而成为一种窃听器,窃听用户的谈话内容,这一过程无论手机处于待机还是关机状态(加电状态)都能进行,而且丝毫不会被用户察觉。 最后,通过未加密的恶意Wi Fi连接,以设伏方式获取用户智能手机中的信息。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都提供免费的无线上网服务,很多用户外出时习惯不假思索地用手机连接未加密的Wi Fi网络,上网浏览或收发信息。如果手机自动搜索并连接到了黑客恶意架设的Wi Fi上,从而使智能手机的一些重要数据被控制Wi Fi设备的黑客电脑截获,手机中未经加密处理的用户名和账号密码以及其他私密信息等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泄露出去。 应对泄密的措施 智能手机泄密大多是通过后台操作进行的,因此这种安全隐患通常难以避免,用户只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一情况的发生。 首先,为抵御和监视病毒与木马,用户应为智能手机安装一些从正规网站下载的专业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并进行软件升级,必要时还可安装具有隐私保护功能的安全软件;为免遭病毒和木马入侵,不要随意打开身份可疑的广告、短信等,不要无选择地刷网上出现的二维码,不要轻易下载和安装网上搜索到的应用软件,尤其是一些非正规网站或论坛提供的软件; 其次,为减少被植入窃听软件或黑客软件的可能,不要轻易将智能手机交给他人保管和使用,在手机失而复得或维修后应进行必要的专业检测,长期不上网时应关闭手机的无线连接功能以及蓝牙和USB接口等; 再次,为避免被恶意Wi Fi“暗算”,不要轻易连接免费和不设密码的Wi Fi,非使用不可时,要看清Wi Fi热点名称,并选择和进行自动跳转到浏览器安全验证和手机验证码安全认证过程; 另外,关闭智能手机中一些可能泄露用户私密信息的服务,比如能通过地图显示出用户经常所去地理位置的“常去地点”、能定位用户位置的微信中的“附近的人”等功能;将私密数据加密保存,不轻易发送私密信息或以加密方式发送,随时留意手机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异常状况。

H. 手机存在哪些泄密隐患

手机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尤其在涉及国家秘密的重点部门、要害部位,手机通讯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泄密隐患。1、手机在通话状态下泄密手机通信是一个开放的电子通信系统,只要有相应的接收设备,就能够截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的通话信息。2、手机在待机状态下泄密专家指出,即使手机在待机状态也并非绝对安全。因为在待机状态,手机也要与通信网络保持不间断的信号交换。在这些过程中产生的电磁频谱,人们很容易利用侦察监视技术发现、识别、监视和跟踪目标,并且能对目标 进行定位,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据有关专家介绍,一些手机具有隐蔽通话功能,可以在不响铃、也没有任何显示的情况下由待机状态转变为通话状态,收集周围的声音发射出去。即使使用者不使用手机,但如果保持待机状态,有心人即可通过简单电信暗吗,遥控手机的话筒窃听有效范围内的任何谈话。3、手机在关机状态下泄密手机在关机状态的泄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使用特殊设备,可以遥控打开手机的话筒,窃听话筒有效范围内的任何谈话。另一种是在手机制造过程中在芯片中植入接收和发送功能装置。因此,这种手机虽未开机,但只要有电池,手机的话筒也能将其有效范围内的话音信息接收并发送出去。通过地球同步卫星或附近的中继站,将信息传递到地面处理系统。(信息办辑)

I. 关于微信泄露问题落实情况说明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J. 如何预防手机使用带来的网上失泄密

关于你所询问的预防手机使用带来的网上的安全问题,其实首先要注意好个人信息的保护,做到不主动泄漏并且可以安装安全软件,这样以来对自身的使用上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