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7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7版

发布时间: 2022-06-04 04:12:09

A.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一台的子网掩码是错误的。子网掩码除了255是奇数以外其余的都只能是偶数。你的这个掩码是255.255.255.252还是255.255.255.254?广播地址应该是202.114.1

第二题网络地址是172.16.10.0,广播地址是172.16.10.127,

主机范围是172.16.10.1---172.16.10.126

第三题202.188.242.99 255.255.192.0该网络的掩码为18位。划分32个子网应该借5位。那么新的子网掩码应该是18+5=23位。即255.255.254.0

1、最小的网络地址是202.188.192.0,最大的网络地址是202.188.254.0

2、每个子网的主机个数:510个。

3、第二个子网的范围:202.188.194.0---202.188.195.255.

具体计算方法见附件

B.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2.第一代Web是以HTML为核心的二维浏览技术,第二代Web是以VRML为核心的三维浏览技术。

C. 计算机网络基础。。

选择:
对于第3题,我有不同意见直通线用于电器特性不同的两设备之间互联,如果是电气特性相同的那么就要用交叉线,如双机互联就需要用交叉线。路由器和交换机互联用直通线就可以了。所以我选择 B
对于第7题,我也有不同的意见,XP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 选择 C
填空:
1、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
2、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
4、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 无线电波、微波
5、资源共享 传输介质、交换设备
6、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混合型
7、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因特网
8、ping
10、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

补充下Hub和switch的区别,Hub以广播方式工作,它将接受到的数据包泛洪到所有接口上,工作效率低。而且这种机制不安全。
Switch的数据交换是以ARP地址表中的MAC为寻址依据,更具高效、更安全。

D.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2学时)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基本概念5、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2学时)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数据交换技术3、差错控制方法第三章:局域网与城域网(2学时)1、局域网概述2、局域网标准和工作原理3、常见局域网技术4、局域网组网基础(传输介质、设备、布线)第四章:网络操作系统基础(4学时)1、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2、典型网络操作系统3、Windows 2000 Server的基本应用第五章:网络互连技术(2学时)1、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2、网络互连的类型与层次3、网络互连设备第六章:Internet技术基础(4学时)1、Internet的概述2、TCP/IP协议基础3、Internet的域名机制4、Internet的基本服务5、Internet的接入方法第七章: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6学时)

E. 计算机网络基础重要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重要知识点,第一章概述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作用,第二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第三节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主要性能指标,第四节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很重要,要理解如下:
从最底层到最高层:物理层,内数据链路容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物理层:在通信系统间建立物理链接,实现原始位流的传输。工作在该层的设备有 中继器 集线器 网卡 数据的传输单位 是 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实现物理网络中的系统标识,具有组帧功能,在共赏传输介质的网络中,还提供访问控制功能,提供数据的无错传输。 工作在层的设备有 交换机
网桥。 传输单位 是帧。
网络层:对整个互联网络中的系统进行统一的标识,具有分段和重组功能还具有寻址的功能,实现拥塞控制功能。
传输层: 实现主机间进程到进程的数据通信。 数据传输的单位是 段。
会话层:组织和同步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间的通信。
表示层:为应用进程间传送的数据提供表示的方法即确定数据在计算机中编码方式。
应用层: 是(唯一)直接给网络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F.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2007年版

作者:武新华陈恩波段玲华等
ISBN:10位[7560619134]13位[9787560619132]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1
定价:¥28.00元 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解了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各种硬件设备,详细介绍了其原理、功能、分类、连接、设置技术等,使读者通过对网络设备的了解掌握局域网的架设和维护技能,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网络设备,组建出适合自己需求的局域网络。
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局域网基础知识、局域网组建技术基础、服务器与组网规则、常见网络解决方案、安装与配置局域网服务器、划分子网和分配IP地址、安装和配置Web/FTP服务器、安装和配置其他网络服务器、从局域网共享Internet连接、局域网的升级与维护、资源共享方案与常见故障等。
书中收录了大量的网络设计实例和图片,并在每一章结束提供了适量的练习题,让读者在学习网络各项技术的同时注意巩固与提高。 第1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
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
1.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2
1.1.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前景3
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4
1.2.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4
1.2.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4
1.2.3计算机网络的类型5
1.3网络体系结构6
1.3.1网络体系结构7
1.3.2不同的网络协议层7
1.3.3TCP/IP协议8
自我突破习题10
第2章局域网基础知识11
2.1局域网概述12
2.1.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12
2.1.2局域网的三要素13
2.1.3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4
2.1.4IEEE802协议16
2.2局域网的组成16
2.2.1局域网的互联设备16
2.2.2局域网服务器与工作站20
2.2.3传输介质20
2.2.4网络互联的定义和类型24
2.3局域网基本工作原理25
2.3.1局域网的技术特点及基本结构25
2.3.2高速局域网和交换局域网29
2.3.3虚拟局域网31
自我突破习题34
第3章局域网组建技术基础35
3.1典型局域网概述36
3.1.1以太网的基本概念36
3.1.2交换式以太网概述37
3.1.3基于以太网的VLAN38
3.1.4交换以太网40
3.1.5无线局域网概述40
3.2局域网的操作系统40
3.2.1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41
3.2.2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41
3.2.3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42
3.3网线制作材料和工具44
3.3.1双绞线与水晶头44
3.3.2网络布线的材料和工具46
3.3.3同轴电缆网线制作材料与工具47
3.3.4网线制作详解50
3.3.5如何安装网卡55
3.3.6选购不同的网络附件57
3.4WindowsServer2003服务器安装实战58
3.4.1WindowsServer2003网络功能简介58
3.4.2WindowsServer2003局域网的架设59
3.4.3在局域网中安装WindowsServer2003系统62
3.5无线局域网的组建65
3.5.1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65
3.5.2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67
3.5.3无线局域网的组建68
自我突破习题70
第4章服务器与组网规则71
4.1服务器知识概述72
4.1.1服务器的基本概念72
4.1.2服务器的主要性能和外观特点73
4.1.3服务器的主要结构类型76
4.1.4服务器的分类78
4.2需求分析与组网原则81
4.2.1网络拓扑选择81
4.2.2网络布线规则82
4.3选择与连接网络设备85
4.3.1选择合适的路由参数85
4.3.2交换机的选择86
4.3.3集线器的选择88
自我突破习题90
第5章常见网络解决方案91
5.1局域网建设概述92
5.1.1网络建设的基本概念92
5.1.2建网的基本原则93
5.1.3建网的技术与方法94
5.1.4局域网共享中的技巧96
5.2结构化布线97
5.2.1结构化布线概述98
5.2.2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构成99
5.2.3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测试100
5.2.4结构化布线方案的确定101
5.3常见网络解决方案实例102
5.3.1解决方案的步骤与原则102
5.3.2实例1--商务中心网络系统解决方案105
5.3.3实例2--中小型办公网络系统解决方案109
5.3.4实例3--校园网解决方案111
5.3.5实例4--IP电话网络解决方案113
5.4网络安全解决方案115
5.4.1网络安全概述115
5.4.2网络的不安全因素116
5.4.3网络安全技术117
5.4.5网络安全系统解决方案119
自我突破习题122
第6章安装与配置局域网服务器123
6.1安装Windows2000服务器124
6.1.1Windows2000服务器的系统组成124
6.1.2安装Windows2000服务器127
6.1.3建立Windows2000服务器的网络环境132
6.1.4建立Windows2000服务器工作站137
6.2安装WindowsXP服务器138
6.2.1安装WindowsXP服务器的硬件要求138
6.2.2安装WindowsXPProfessional服务器的操作流程139
6.3安装WindowsVistaServer服务器145
6.3.1安装WindowsVistaServer操作系统145
6.3.2架设WindowsVistaServer局域网148
自我突破习题152
第7章划分子网和分配IP地址153
7.1子网的划分154
7.1.1划分子网的作用与意义154
7.1.2为何要使用子网掩码154
7.1.3网络地址与广播地址的计算156
7.1.4子网划分实战157
7.2分配IP地址158
7.2.1配置机器上的静态IP地址158
7.2.2动态IP地址的配置159
7.2.3配置DHCP服务器159
7.3对已分配的IP地址进行管理163
7.3.1安装IP地址查看器163
7.3.2局域网查看工具164
7.3.3IP管理专家168
7.4“网络岗三代”使用实战169
7.4.1监控服务与连接服务170
7.4.2监控对象的设置170
7.4.3对多个网段实现监控175
7.4.4设置操作员的操作权限175
7.4.5监控上网流量数据176
7.4.6通过运行日志实现档案监控177
自我突破习题180
第8章安装和配置Web/FTP服务器181
8.1配置Web和FTP服务器182
8.1.1Web服务器的工作原理182
8.1.2安装IIS6.0操作流程183
8.1.3配置Web服务器185
8.1.4配置FTP服务器193
8.2创建虚拟Web站点与目录199
8.2.1创建虚拟Web站点199
8.2.2创建虚拟目录201
8.2.3管理虚拟目录203
8.3用Serv-U创建FTP服务器204
8.3.1Serv-U的安装与配置204
8.3.2设置自己的Serv-U208
8.4用IIS6.0架设ASP . net网站209
自我突破习题214
第9章安装和配置其他网络服务器215
9.1安装和设置DNS服务器216
9.1.1DNS服务器概述216
9.1.2DNS的作用218
9.1.3安装与配置DNS服务器220
9.2WinRoute代理服务器的配置228
9.2.1WinRoute概述229
9.2.2WinRoute的配置流程231
9.3用QuickEasyFTPServer配置FTP服务器233
9.3.1安装QuickEasyFTPServer的FTP文件服务器233
9.3.2创建自己的用户帐户235
9.3.3配置FTP文件服务器237
9.3.4用户帐户的管理设置238
9.3.5对服务器进行安全性设置239
9.3.6通过IE测试下载服务器240
9.3.7在DOS环境下实现服务器登录241
9.4创建与设置IRC服务器242
9.4.1安装IRC服务器端软件242
9.4.2安装IRC客户端软件244
9.4.3设置IRC服务器247
9.4.4调试配置好的IRC服务器250
自我突破习题254
第10章从局域网共享Internet连接255
10.1Internet上网概述256
10.1.1Internet的上网方式256
10.1.2家庭用户的上网方式256
10.1.3组建家庭局域网的软件选择257
10.1.4在WindowsXP下设置ADSL259
10.2共享上网基础261
10.2.1如何实现共享上网262
10.2.2代理服务器技术262
10.2.3NAT技术概述264
10.2.4共享上网的网络实现264
10.3在WindowsXP中共享ADSL上网267
10.3.1共享WindowsXP局域网267
10.3.2通过网关在WindowsXP下实现共享上网268
10.3.3用网桥实现共享上网270
10.4在局域网中实现宽带共享272
10.4.1从局域网接入宽带Internet272
10.4.2使用共享上网代理软件实现共享上网273
10.4.3使用NAT功能实现共享上网276
10.4.3使用ICS实现共享上网277
自我突破习题278
第11章局域网的升级与维护279
11.1硬件设备的增加或升级280
11.1.1增加或升级物理设备280
11.1.2配置服务器硬件281
11.1.3网络设备的升级283
11.1.4撤销硬件改变283
11.1.5升级主干网284
11.2局域网的自动升级服务284
11.2.1安装自动更新服务器284
11.2.2配置自动更新服务器287
11.2.3安装自动升级客户端290
11.2.4升级网络的应用程序293
11.2.5撤销软件升级293
11.3部署SUS实现系统更新293
11.3.1在服务器端安装SUS293
11.3.2同步SUS服务器296
11.3.3设置SUS计划同步297
11.3.4配置SUS的客户端298
11.3.5SUS系统更新实战300
11.4几个常见的网络维护命令302
11.4.1Ping命令302
11.4.2Ipconfig命令304
11.4.3Tracert命令305
11.4.4Netstat命令305
11.4.5Arp命令306
11.4.6FTP命令307
11.4.7Netsh命令308
自我突破习题309
第12章资源共享方案与常见故障311
12.1资源共享方案312
12.1.1资源共享基础312
12.1.2访问安全性与权限控制313
12.2常见资源共享故障解析316
12.2.1对等网络的资源共享316
12.2.2服务器/客户端网络的资源共享325
自我突破习题327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系列名: 新编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系列规划教材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书号: 9787030168610
作者: 王颖 刘水强 赵锐 张国庆
所属类别: 教材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出版日期:2006年3月版别版次:2006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本书勘误:有(0)条勘误字数:373.464千字印张:16 1/2 印数:1-3000册页数:251附带物: 无附带物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各位老师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 本书内容与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最新技术紧密结合。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局域网,广域网,无线网络,网络互联和互联网,Internet应用,网络安全等知识。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网络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技术人员学习网络知识的参考书。
本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1.5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思考题
第2章 数据通信
2.1 数据通信基础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技术
2.3 多路复用
2.4 交换技术
2.5 流量控制
2.6 差错控制
思考题
第3章 局域网
3.1 局域网概述
3.2 局域网体系结构
3.3 以太网
思考题
第4章 广域网
· · · · · ·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1.5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思考题
第2章 数据通信
2.1 数据通信基础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技术
2.3 多路复用
2.4 交换技术
2.5 流量控制
2.6 差错控制
思考题
第3章 局域网
3.1 局域网概述
3.2 局域网体系结构
3.3 以太网
思考题
第4章 广域网
4.1 概述
4.2 商业网络服务
4.3 住宅用户服务
思考题
第5章 无线网络
5.1 无线网络概述
5.2 蓝牙技术
5.3 移动通信技术
5.4 红外通信技术
5.5 WiMAX技术
5.6 WLAN技术
思考题
第6章 网络互联和互联网
6.1 网络互联设备
6.2 局域网互联
6.3 互联网体系结构
6.4 互联网协议地址
6.5 协议地址联编
6.6 IP数据报和数据报转发
思考题
第7章 Internet应用
7.1 Internet概述
7.2 Internet应用
7.3 Internet用户接入方式
7.4 网站设计与开发
思考题
第8章 网络安全
8.1 网络安全概述
8.2 网络安全防御技术
8.3 网络安全面临的热点问题
8.4 网络安全协议
思考题
参考文献

G. 《计算机网络(第7版)》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yn4v

书名:计算机网络(第7版)

作者:谢希仁

豆瓣评分:8.8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

页数:464

内容简介:

本书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曾于1994年、1999年、2003年、2008年和2013年分别出了修订版。在2006年本书通过了教育部的评审,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出版的第5版获得了教育部2009年精品教材称号。2013年出版的第6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前2017年发行的第7版又在第6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订。 全书分为9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局域网)、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互联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以及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等内容。各章均附有习题(附录A给出了部分习题的答案和提示)。

本书的特点是概念准确、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同时力图反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最新发展。本书可供电气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谢希仁,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成果有:1986年完成总参通信部局域网办公系统项目;1987年在《电子学报》发表“分组话音通信新进展”;为国内首次介绍分组数据通信;1991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组交换的话音数据通信系统”项目。1999年完成第一个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网管中心的研制任务及“金桥网网管技术”项目等。上述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国家、军队和部级奖项。着有:《计算机网络》第1至第7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曾两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成为高校最受读者欢迎的本国计算机网络教材。

H. 计算机网络基础

1、基带信号或者电脉冲信号
2、单模、多模
3、误码率
4、UDP
5、网络层、传输层
6、高速、成熟、安全、可靠
7、交换方式应该有三种:直通、存储转发、碎片隔离
8、100米
9、物理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看这题目应该是应用层的网关(网关其实可以工作在所有层)

I. 继续教育《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求高手解答!

1、网络协议2、面向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3、源路径选择网桥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源路径选择算法。该算法假定每个发送站知道所发送的帧是送往本地局域网还是送往别的局域网。当送往不同的局域网时,则将目的地址的高位置1,且在帧格式的头内包括该帧传递的确切路径。该算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这个路径。其基本思想是采用探知法,如果源站不知道目的站接在哪一个局域网上,则先发一个广播帧,询问该目的站所在局域网,广播的帧被么个网桥所接收并转发到每个局域网。当目的站收到广播帧后,发一个回答帧给源站,源站记录它的标识,并获得确切的路径信息。和透明网桥相比,透明网桥的优点是安装容易犹如一个黑盒子,对网上主机完全透明;缺点是不能选择最佳路径,无法利用荣誉的网桥来分担负载。源路径选择网桥能寻找最佳路径,因而可以充分利用冗余的网桥来分担负载;其缺点是存在帧爆发现象,特别当互连网络规模很大,包含很多网桥和局域网时,广播帧的数目在网内剧增,会产生拥挤现象。从路径选择优化角度看,源路径选择网桥更优,但在规模不大的网络中,透明网桥的缺点并不严重,而其它优点却很明显。IEEE802.3和802.4小组选用透明网桥方案,802.5选用源路径选择网桥方案。4、传统的局域网一般是共享总线带宽,若是共享10M的局域网,有5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平均分得的带宽最多为2M。这样,对于带宽要求比较高的多媒体应用,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等,这种网络将难以胜任。交换式局域网则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利用中央交换器,使得每个接入的链路都能得到带宽保证,典型的交换器总频带可达千兆位,比现有的共享介质局域网的速度提高2个数量级,可充分保证达数据量多媒体应用的带宽要求。5、:(1)电路交换;(2)报文交换;(3)分组交换6、IEEE802是在1980年2月成立了LAN标准化委员会(简称为IEEE802委员会)后,由专门从事LAN的协议制订,形成的一系列标准,这些称为IEEE802系列标准。IEEE802.3是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查访问方法和物理层协议,IEEE802.4是令牌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协议,IEEE802.5是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协议,IEEE802.6是关于城市区域网的标准,IEEE802.7是时隙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协议。7、LAN的多个设备共享公共传输介质。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之前,首先要解决由哪个设备占用介质的问题,所以数据链路层必须由介质访问控制功能。为了使数据帧的传送独立于所采用的物理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IEEE802标准特意把LLC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单独子层,使LLC子层与介质无关。MAC子层则以来于物理介质和拓扑结构。8、(1)如果介质是空闲的,则可以发送。(2)如果介质是忙的,则继续监听,直至检测到介质空闲,立即发送。(3)如果由冲突,则等待一随机量的时间,重复第一步。(4)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只要介质空闲,站就立即发送;缺点是假如由两个或来年各个以上的站同时有数据要发送,冲突就不可避免。因为多个站同时检测到了空闲。9、全双工以太网可以双向传输数据,不需要冲突检查功能,允许同时发送和接收,由全双工以太网开关实施网络通信管理,比传统的10BASE-T的吞吐量大一倍。10、1)发送站发送时首先侦听载波(载波检测)。(2)如果网络(总线)空闲,发送站开始发送它的帧。(3)如果网络(总线)被占用,发送站继续侦听载波并推迟发送直至网络空闲。(4)发送站在发送过程中侦听碰撞(碰撞检测)。(5)如果检测到碰撞,发送站立即停止发送,这意味着所有卷入碰撞的站都停止发送。(6)每个卷入碰撞的站都进入退避周期,即按照一定的退避算法等一段随机时间后进行重发,亦即重复上述1-6步骤,直至发送成功。11、集线器是一种特殊的中继器,又称HUB。它通常作为网络中心并以星型拓扑结构方式,使用非屏蔽双绞线将网上各个结点连接起来。自90年代开始,10BASE-T标准已经商量使用,使得总线型网络逐步向集线器方式靠近。采用集线器的优点是:如果网上某条线路或结点出现故障,它不会印象网络上其它结点的正常工作。集线器作为一种中继器,它的基本功能是将网络中的各个介质连在一起。但今天的集线器发展很快,可以分成三类:无源集线器、有源集线器和智能集线器。无源集线器只负责将多段介质连在一起,不对信号做任何处理,这样它对每一介质段,只允许扩展到最大有效距离的一半。有源和无源集线器相似,但它能对信号起再生与放大作用,有扩展介质长度的功能。智能集线器除具有有源集线器的全部功能外,还将网络的很多功能(如网管功线路交换功能、选择网路路径功能等)集成到集线器中。12、透明网桥具有学习、过滤和帧转发等功能,每个透明网桥皆设有自己的路径选择表。当网桥刚接入时,所有路径选择表都为空,此时尚不直到如何选择路径。若要转发帧,就按照扩散法转发,即除了接收该帧的输入通道以外,还将帧送到所有通道,这在网桥刚启动时,可能会造成广播风暴(BroadcastStorm)。透明网桥按照向后学习算法来建立路径选择表,网桥观察和记录每次到达帧的源地址和表示,以及从哪一个局域网入桥,并将记录登入路径选择表。当表建立好以后,网桥则按照路径选择表转发帧。例如某一帧到达时,需要查找路径选择表中的目地地址。如果查到,则按制订的通道将该帧转发;如其目地地址就在网桥所在的同段局域网中,则将该帧过滤掉;如未查到目地地址,就按照扩散法处理。路径选择表有时效性,以使用网络可能的变动。透明网桥的路径选择算法可归纳如下:(1)若目的局域网和源局域网一样,则网桥将该帧删除。(2)若源局域网和目的局域网是不同的网,则将该帧转发到目的局域网。(3)若目的局域网不知道,则采用扩散法处理。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