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OSPF
OSPF意思是指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内决策路由。
OSPF主要通过一个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来实现,该协议隶属于内部网关协议(IGP),因此在自治系统内运行。OSPF分为OSPFv2和OSPFv3两个版本,其中OSPFv2用在IPv4网络。
OSPF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议,OSPF通过通知路由器之间的网络接口状态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来构建路由表。
(1)计算机网络配置ospf协议扩展阅读
OSPF的网络类型
点对点网络(point-to-point)是Cisco提出的一种网络类型,可以自动发现邻居。它是一个连接一对路由器的网络。点对点网络中的有效邻居总是可以形成邻接关系。
广播网络类型,主要通过网络上选择DR和BDR。dr/bdr发送的ospf包的目标地址为224.0.0.5,承载这些ospf包的帧的目标MAC地址为0100.5e00.0005。
非广播网络(NBMA)是RFC提出的一种网络,它是人工配置邻居,不具备广播能力,需要人工指定邻居。在这种网络中,应选择DR和BDR,OSPF包应采用单播模式。
㈡ ospf协议配置
不知你要的是哪种路由的配置,我这里是CISCO的 以上为拓扑图,不知你能不能看懂;R1 DCE端R2 DTE端R1: S0/0/0(172.16.1.1) --> R2: S0/0/0(172.16.1.2)R1 F0/0 (192.168.1.1) --> PC1 R1 F0/1 (192.168.2.1) --> PC2 R1 F0/0 (192.168.1.1) --> PC1 R1 F0/1 (192.168.2.1) --> PC2 以下为配置 在R1上Router(config)#hostname R1
R1(config)#int s0/0/0
R1(config-if)#ip add 172.16.1.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
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因为R1为DCE设置,所以需要配置时钟频率;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nt f0/0
R1(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nt f0/1
R1(config-if)#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 在R2上Router(config)#hostname R2
R2(config)#int s0/0/0
R2(config-if)#ip add 172.16.1.2 255.255.255.0
R2(config-if)#no sh
R2(config-if)#exit
R2(config)#int f0/0
R2(config-if)#ip add 192.168.3.1 255.255.255.0
R2(config-if)#no sh
R2(config-if)#exit
R2(config)#int f0/1
R2(config-if)#ip add 192.168.4.1 255.255.255.0
R2(config-if)#no sh 以下为OSPF配置在R1上R1(config)#router ospf 1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0.0.0.255 area 0 //OSPF协议与IGRP、EIGRP等协议不同,使用的是反转子网掩码,这里的172.16.1.0是24位掩码,所以这里用0.0.0.255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0 在R2上
R2(config)#router ospf 10
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0.0.0.255 area 0
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0
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 0.0.0.255 area 0 这样就基本完成设置,分别在PC1上设置IP 192.168.1.2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1PC2上设置IP 192.168.2.2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2.1PC3上设置IP 192.168.3.2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3.1PC4上设置IP 192.168.4.2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4.1然后用PING测试下就行了
㈢ 如何在路由器上配置ospf 协议
看看你是什么路由器,家用的就不支持这些动态的路由协议。如果是商用的,使能ospf,在接口下配置ospf
area,如果要认证可以加上(有些是在ospf下统一配置的),用network配置公告哪些网段,再看需要重分布哪些静态路由或者其他路由。
㈣ 路由器如何配置OSPF工作原理是什么
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简单点讲:OSPF与EIGRP、RIP的不同之处在于,OSPF不需要邻接路由器告知具体路由,而是需要让邻接路由器告知网络拓扑,比如其他路由器的邻接路由与链路质量等信息,然后进行SPF运算,得出达到目标地址的最短路径。OSPF邻居建立过程较为复杂,在最终将完成加载路由表的过程。OSPF需要运行在路由器上时,路由器必须有一个活动的物理接口或逻辑接口。或直接指派OSPF的RID。OSPF是一个典型的分层网络设计的网络。其核心区域或骨干区域为区域0,其他区域为一般区域。还可设置末节、绝对末节区域、NSSA区域等。
㈤ OSPF怎么配置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与RIP相对,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而RIP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链路是路由器接口的另一种说法,因此OSPF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议。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 开放最短路径协议(OSPF)协议不仅能计算两个网络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而且能计算通信费用。可根据网络用户的要求来平衡费用和性能,以选择相应的路由。在一个自治系统内可划分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根据自己的拓扑结构计算最短路径,这减少了OSPF路由实现的工作量;OSPF属动态的自适应协议,对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化可以迅速地做出反应,进行相应调整,提供短的收敛期,使路由表尽快稳定化。每个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完整的全网链路状态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很庞大,寻径时, 该路由器以自己为根,构造最短路径树,然后再根据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路由器彼此交换,并保存整个网络的链路信息,从而掌握全网的拓扑结构,并独立计算路由。
㈥ ospf配置命令
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用于Internet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该协议使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内部网关协议(IGP)在单个自治系统(as)中工作。IPv4的Ospfv2在RFC 2328中定义,IPv6的OSPFv3在RFC 5340中定义。
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每个路由器负责发现和维护与邻居的关系,描述已知的邻居列表和链路代价LSU消息,通过可靠的泛洪和与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中其他路由器的周期性交互来学习整个自治系统的网络拓扑。
在自治系统边界处,将其他as的路由信息注入到路由器中,得到整个Internet的路由信息。每隔一段时间或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重新生成LSA,实现路由的实时更新。
(6)计算机网络配置ospf协议扩展阅读:
OSPF路由协议的实现过程
1、初始化形成初始端口信息:当路由器初始化或网络结构改变(如链路改变、路由器增加或损坏)时,相关路由器产生链路状态广播包LSA,其中包含路由器上所有连接的链路,即所有端口的状态信息。
2、路由器通过泛洪机制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每一个路由器一方面将其LSA包发送给与其相邻的所有OSPF路由器,另一方面从其相邻的OSPF路由器接收LSA包,并根据LSA包更新自己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