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设置路由器dns服务器地址即可,以TPLINK r4149为例:
1、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管理ip,默认192.168.1.1,回车;
2、输入路由器管理员账户及密码,点击确定,默认皆为admin;
3、点击网络设置---wan设置,重新输入正确的dns服务器地址,点击保存。
备注:dns服务器地址可电话咨询当地isp获取,如暂时无法获取,可设置为8.8.8.8和114.114.114.114。
中国电信提供最优质的网络通讯服务,目前安徽电信有考生特权套餐,话费1折扣,9元打99元,建议直接通过安徽电信营业厅或者实体营业厅查询。
② 路由器首选dns是多少
在电脑中打开浏览器,然后输入192.168.1.1,在路由器的运行状态界面,就可以查看路由器的DNS了。
路由器(Router)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是读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何传送的专用智能性的网络设备。它能够理解不同的协议,例如某个局域网使用的以太网协议,因特网使用的TCP/IP协议。
这样,路由器可以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网络传来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把非TCP/IP网络的地址转换成TCP/IP地址,或者反之;再根据选定的路由算法把各数据包按最佳路线传送到指定位置。所以路由器可以把非TCP/IP网络连接到因特网上。
原理:
网络中的设备相互通信主要是用它们的IP地址,路由器只能根据具体的IP地址来转发数据。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在Internet中采用的是由子网掩码来确定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子网掩码与IP地址一样都是32位的,并且这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子网掩码中“1”对应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0”对应的是主机地址,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IP地址。
在同一个网络中,IP地址的网络地址必须是相同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只能在具有相同网络地址的IP地址之间进行,如果想要与其他网段的计算机进行通信,则必须经过路由器转发出去。不同网络地址的IP地址是不能直接通信的,即便它们距离非常近,也不能进行通信。
路由器的多个端口可以连接多个网段,每个端口的IP地址的网络地址都必须与所连接的网段的网络地址一致。不同的端口它的网络地址是不同的,所对应的网段也是不同的,这样才能使各个网段中的主机通过自己网段的IP地址把数据发送到路由器上。
③ 路由器工作原理,简洁解析一下。
路由器用于互联不同的网段,路由器上可运行路由协议构建一张路由表,当收到一个IP数据包时就到路由表里去查,根据IP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查对应表项,可以查到一个出接口,就将数据包重新封转后从该接口转发出去,每台路由器都进行该操作,就可以将一个数据包转发至目的地,这个过程叫做逐跳转发
④ 路由器无法解析域名上网
把dns设在你的电脑上,
1
进入路由器中,运行向导。
DNS服务器:
2,找到dns后,打开本地连接的属性,
3,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把dns
设进去。确定。
oK
如果不能那就是电信运营商控制不让你上。
顺便可以看看我的网页,可以的话,设成首页,谢谢!
⑤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详细解析
我们知道路由器是用来连接不同网段或网络的,在一个局域网中,如果不需与外界网络进行通信的话,内部网络的各工作站都能识别其它各节点,完全可以通过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目的发送,根本用不上路由器来记忆局域网的各节点MAC地址。路由器识别不同网络的方法是通过识别不同网络的网络ID号进行的,所以为了保证路由成功,每个网络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网络编号。路由器要识别另一个网络,首先要识别的就是对方网络的路由器IP地址的网络ID,看是不是与目的节点地址中的网络ID号相一致。如果是当然就向这个网络的路由器发送了,接收网络的路由器在接收到源网络发来的报文后,根据报文中所包括的目的节点IP地址中的主机ID号来识别是发给哪一个节点的,然后再直接发送。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现在我们假设有这样一个简单的网络。假设其中一个网段网络ID号为"A",在同一网段中有4台终端设备连接在一起,这个网段的每个设备的IP地址分别假设为:A1、A2、A3和A4。连接在这个网段上的一台路由器是用来连接其它网段的,路由器连接于A网段的那个端口IP地址为A5。同样路由器连接另一网段为B网段,这个网段的网络ID号为"B",那连接在B网段的另几台工作站设备设的IP地址我们设为:B1、B2、B3、B4,同样连接与B网段的路由器端口的IP地址我们设为B5,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在这样一个简单的网络中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网段,现如果A网段中的A1用户想发送一个数据给B网段的B2用户,有了路由器就非常简单了。
首先A1用户把所发送的数据及发送报文准备好,以数据帧的形式通过集线器或交换机广播发给同一网段的所有节点(集线器都是采取广播方式,而交换机因为不能识别这个地址,也采取广播方式),路由器在侦听到A1发送的数据帧后,分析目的节点的IP地址信息(路由器在得到数据包后总是要先进行分析)。得知不是本网段的,就把数据帧接收下来,进一步根据其路由表分析得知接收节点的网络ID号与B5端口的网络ID号相同,这时路由器的A5端口就直接把数据帧发给路由器B5端口。B5端口再根据数据帧中的目的节点IP地址信息中的主机ID号来确定最终目的节点为B2,然后再发送数据到节点B2。这样一个完整的数据帧的路由转发过程就完成了,数据也正确、顺利地到达目的节点。
当然实际上像以上这样的网络算是非常简单的,路由器的功能还不能从根本上体现出来,一般一个网络都会同时连接其它多个网段或网络,就像图2所示的一样,A、B、C、D四个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⑥ 解析设置路由器汇聚和链路需知道哪些方法
逻辑通道是指两台ABR之间的多台运行OSPF的路由器只是起到一个转发报文的作用,由于协议报文的目的地址不是这些路由器,所以这些报文对于他们是透明的,这里的路由信息是指由ABR生成的LSA,区域内的路由器LSDB的同步方式没有因此改变。
链路是某个区域无法联入区域0导致某些网络不可达,由于某些区域将区域0分割造成多个OSPF的自治系统。链路设置时需注意:
首先,若因网络拓扑结构的限制无法保证物理上连通,可通过创建虚连接来满足这一要求,虚连接是指在两台ABR之间通过一个非骨干区域内部路由的区域而建立的一条逻辑上的连接通道。为虚连接两端提供一条非骨干区域内部路由的区域称为转换区域,其区域号area-id也必须在配置时就指明。它的两端必须都是ABR,而且必须在两端同时配置方可生效,虚连接由对端路由器的ID号来标识。
其次,虚连接在穿过转换区域的路由计算出来后被激活,相当于在两个端点之间形成了一个点到点的连接,因此,在这个连接上,和物理接口一样可以配置接口的各参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虚连接是指在两台ABR之间,穿过一个非骨干区域,建立的一条逻辑上的连接通道,可以理解为两台ABR之间存在一个点对点的连接,逻辑通道”是指两台ABR之间的多台运行OSPF的路由器只是起到一个转发报文的作用,由于协议报文的目的地址不是这些路由器,所以这些报文对于它们是透明的,只是当作普通的IP报文来转发,两台ABR之间直接传递路由信息。
路由聚合是将多条路由合并成一条路由通常在ABR上实现,它是以分级方式组织网络层IP地址的一项技术,以便地址具有“拓扑上的重要性。主要表现:
首先,一旦将某一网络的聚合网段加入到区域中,该区域中所有落在这一聚合网段内的IP地址的内部路由都不再被独立地广播到别的区域,而只是广播整个聚合网段的路由信息。接收聚合网段和对该网段的限定,可减少区域间路由信息的交流量。
其次,一个区域可多次配置路由聚合。当ABR向其它区域发送路由信息时,以网段为单位生成Sum_net_LSA。当路由信息在ABR 中进行处理时,对于一个配置了路由聚合的网段,只发送一条聚合路由。若该区域中存在一些连续的网段,则可使用abr-summary命令将这些连续的网段聚合成一个网段。这样,ABR就只发送一条聚合后的LSA,所有由本命令指定的聚合网段范围内的LSA将不再会被单独发送出去,由此减少其它区域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的规模。以上是在设置一些高端路由器时,需要知道各种协议和方法。
⑦ 路由器如何进行域名解析
路由器上的:路由器只认识IP地址的,不认识域名,当你访问网络时候,需要将你要访问的域名解析成IP地址发送到给你你电脑上的:是将你的IP地址,转为域名,供互联网去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