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知识问答题
扩展阅读
苹果电脑开机后变卡 2025-07-01 08:26:36

计算机网络知识问答题

发布时间: 2022-07-27 01:26:37

① 浙江省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题类型是怎样的

基本要求
1. 具有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的基础知识。
2. 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3. 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4. 掌握Internet的基础知识,了解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应用。
5. 掌握组网、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知识。
6. 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
7. 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C语言编程(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基本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 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4. 计算机应用领域。

二、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2.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3.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基本概念。
4. 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的分类、特点与典型系统。
5. 网络互联技术与互联设备。

三、 局域网应用技术
1. 局域网分类与基本工作原理。
2. 高速局域网。
3. 局域网的组网方法。
4. 结构化布线技术。

四、 网络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2.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3. 了解当前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况。

五、 Internet基础
1. Internet的基本结构与主要服务。
2. Internet通信协议???TCP/IP。
3. Internet接入方法。
4. 超文本、超媒体与Web浏览器.。

六、 网络安全技术
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3. 网络安全策略。
4. 加密与认证技术。
5. 防火墙技术的基本概念。

七、 网络应用: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1. 电子商务基本概念与系统结构。
2. 电子政务基本概念与系统结构。
3. 浏览器、电子邮件及Web服务器的安全特性。
4. Web站点的内容策划与应用。
5. 使用Internet进行网上购物与访问政府网站。

八、 网络技术发展
1. 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
2. 宽带网络技术。
3. 网络新技术。

九、 上机操作
1. 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 熟练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 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1. 笔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2. 上机考试:60分钟,满分100分。

② 计算机基础问答,尽量详细点,追加分

11.计算机网络按地理位置分成

LAN 本地网(局域网)
MAN 城域网 (也算是局域网)
WAM 广域网 (互联网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
a 、星形结构。
b 、层次结构或树形结构。
c 、总线形结构。
d 、环形结构。
e 、点 -- 点部分连接的不规则形。
f 、点 -- 点全连接结构。
其他还有按不同角度分类:按距离分为广域网 WAN 、局域网 LAN 、城域网 MAN ;
按通信介质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按传播方式分为点对点方式和广播式;按速率分为低、中、高速;
按使用范围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按网络控制方式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

12.目前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13.多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ultimedia,它由media和multi两部分组成。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

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Text)、图形(Graphics)、图像(Images)、动画(Animation)和声音(Sound)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使计算机由办公室、实验室中的专用品变成了信息社会的普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管理、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军事指挥与训练,甚至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

多媒体技术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集成性 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

(2)控制性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人的要求以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

(3)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应用有别于传统信息交流媒体的主要特点之一。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

(4)非线性 多媒体技术的非线性特点将改变人们传统循序性的读写模式。以往人们读写方式大都采用章、节、页的框架,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而多媒体技术将借助超文本链接(Hyper Text Link)的方法,把内容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5)实时性 当用户给出操作命令时,相应的多媒体信息都能够得到实时控制。

(6)信息使用的方便性 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偏爱和认知特点来使用信息,任取图、文、声等信息表现形式。

(7)信息结构的动态性 “多媒体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认知特征重新组织信息,增加、删除或修改节点,重新建立链

14.常见的多媒体电脑构成有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还有打印机和扫描仪,是电脑重要的输出、输入设备。

15.MID音乐格式原理是源文件只提供一串或几串乐谱信息流,一个乐符对应你电脑声卡中的一个标准音,当播放器读取迷笛时,就是一个从声卡里提取、加工、合成工作。所以迷笛可以压缩到很小(一首5分钟的曲子才几十到一百K),不过您可千万不要以为它音质不好,反而,因为是声卡的标准音,音质恰恰是无损的!!这在仅源音质来讲,优于MP3。
但是迷笛最大的缺憾是它无法把复杂多变的人声编入乐谱,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添加变换效果,就像钢琴不能弹奏人声一样。

16.位图图像

位图图像(技术上称为栅格图像)使用颜色网格(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像素)来表现图像。每个像素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和颜色值。例如,一幅位图图像中的自行车轮胎就是由该位置的像素拼合在一起组成的。在处理位图图像时,您所编辑的是像素,而不是对象或形状。

位图图像是连续色调图像(如照片或数字绘画)最常用的电子媒介,因为它们可以表现阴影和颜色的细微层次。位图图像与分辨率有关,也就是说,它们包含固定数量的像素。因此,如果在屏幕上对它们进行缩放或以低于创建时的分辨率来打印它们,将丢失其中的细节,并会呈现锯齿状。

矢量图形

矢量图形由被称为矢量的数学对象定义的线条和曲线组成。矢量根据图像的几何特性描绘图像。
矢量图形与分辨率无关,也就是说,您可以将它们缩放到任意尺寸,可以按任意分辨率打印,而不会丢失细节或降低清晰度。
非位图图象 包含矢量图象 但不是特指

17.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1.有损压缩 有损压缩可以减少图像在内存和磁盘中占用的空间,在屏幕上观看图像时,不会发现它对图像的外观产生太大的不利影响。因为人的眼睛对光线比较敏感,光线对景物的作用比颜色的作用更为重要,这就是有损压缩技术的基本依据。 有损压缩的特点是保持颜色的逐渐变化,删除图像中颜色的突然变化。生物学中的大量实验证明,人类大脑会利用与附近最接近的颜色来填补所丢失的颜色。例如,对于蓝色天空背景上的一朵白云,有损压缩的方法就是删除图像中景物边缘的某些颜色部分。当在·屏幕上看这幅图时,大脑会利用在景物上看到的颜色填补所丢失的颜色部分。利用有损压缩技术,某些数据被有意地删除了,而被取消的数据也不再恢复。 无可否认,利用有损压缩技术可以大大地压缩文件的数据,但是会影响图像质量。如果使用了有损压缩的图像仅在屏幕上显示,可能对图像质量影响不太大,至少对于人类眼睛的识别程度来说区别不大。可是,如果要把一幅经过有损压缩技术处理的图像用高分辨率打印机打印出来,那么图像质量就会有明显的受损痕迹。 2.无损压缩 无损压缩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颜色信息只需保存一次。压缩图像的软件首先会确定图像中哪些区域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包括了重复数据的图像(如蓝天)就可以被压缩,只有蓝天的起始点和终结点需要被记录下来。但是蓝色可能还会有不同的深浅,天空有时也可能被树木、山峰或其他的对象掩盖,这些就需要另外记录。从本质上看,无损压缩的方法可以删除一些重复数据,大大减少要在磁盘上保存的图像尺寸。但是,无损压缩的方法并不能减少图像的内存占用量,这是因为,当从磁盘上读取图像时,软件又会把丢失的像素用适当的颜色信息填充进来。如果要减少图像占用内存的容量,就必须使用有损压缩方法。 无损压缩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好地保存图像的质量,但是相对来说这种方法的压缩率比较低。但是,如果需要把图像用高分辨率的打印机打印出来,最好还是使用无损压缩几乎所有的图像文件都采用各自简化的格式名作为文件扩展名。从扩展名就可知道这幅图像是按什么格式存储的,应该用什么样的软件去读/写等等。

18.mov. asf. 3gp.

19.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是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提供多种功能,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它使用户能方便地定义和操纵数据,维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进行多用户下的并发控制和恢复数据库。

数据(data)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如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或者说,数据是通过物理观察得来的事实和概念,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的地方、事件、其他对象或概念的描述。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定义,内容和结构按照一定模式存放数据的仓库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它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其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宿主语言、实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数据的插入、修改和检索均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员负责创建、监控和维护整个数据库,使数据能被任何有权使用的人有效使用。数据库管理员一般是由业务水平较高、资历较深的人员担任。

20.计算机程序就是指 电脑可以识别运行的指令集合。
程序,为进行某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程序是由序列组成的,告诉计算机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由于现在的计算机还不能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所以还不能用自然语言编写计算机程序。

21.编译:把程序转化成为可被计算机内部识别并执行的代码。或者说是生成可执行文件。
解释:在程序中加上自己的注释,以让人易于理解。

22.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一般大范围传播的病毒都会让用户在重新启动电脑的时候能够自动运行病毒,来达到长时间感染计算机并扩大病毒的感染能力。

通常病毒感染计算机第一件事情就是杀掉他们的天敌--安全软件, 比如卡巴斯基,360安全卫士,NOD32 等等。这样我们就不能通过使用杀毒软件的方法来处理已经感染病毒的电脑。那么我说一下手动杀毒方法。

我们要解决病毒可以首先解决在计算机重启以后自我启动。

通常病毒会这样进行自我启动

直接自启动,1.引导扇区 2.驱动 3.服务4.注册表 。

间接自启动:印象劫持,autorun.inf文件,HOOK,感染文件。

23.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方式和传播对象来分,计算机病毒可以分为系统引导型病毒、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宏病毒、混合型病毒、特洛伊木马型病毒和Internet语言病毒等等。

24. 目前,广域网应用已遍全省各级地税系统。广域网覆盖地域广、用户多、资源共享程度高,所面临的威胁和攻击是错综复杂的,归结起来主要有物理安全问题、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应用程序安全问题、网络协议的安全问题。

(一)物理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首先要保障网络上信息的物理安全。物理安全是指在物理介质层次上对存贮和传输的信息安全保护。目前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安全威胁或安全风险)包括三大类:

1.自然灾害(如雷电、地震、火灾、水灾等),物理损坏(如硬盘损坏、设备使用寿命到期、外力破损等),设备故障(如停电断电、电磁干扰等),意外事故。

2.电磁泄漏(如侦听微机操作过程)。

3.操作失误(如删除文件,格式化硬盘,线路拆除等),意外疏漏(如系统掉电、死机等系统崩溃)

25.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对流经它的网络通信进行扫描,这样能够过滤掉一些攻击,以免其在目标计算机上被执行。防火墙还可以关闭不使用的端口。而且它还能禁止特定端口的流出通信,封锁特洛伊木马。最后,它可以禁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从而防止来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

一个防火墙(作为阻塞点、控制点)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由于只有经过精心选择的应用协议才能通过防火墙,所以网络环境变得更安全。如防火墙可以禁止诸如众所周知的不安全的NFS协议进出受保护网络,这样外部的攻击者就不可能利用这些脆弱的协议来攻击内部网络。防火墙同时可以保护网络免受基于路由的攻击,如IP选项中的源路由攻击和ICMP重定向中的重定向路径。防火墙应该可以拒绝所有以上类型攻击的报文并通知防火墙管理员。

防火墙可以强化网络安全策略:

通过以防火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如口令、加密、身份认证、审计等)配置在防火墙上。与将网络安全问题分散到各个主机上相比,防火墙的集中安全管理更经济。例如在网络访问时,一次一密口令系统和其它的身份认证系统完全可以不必分散在各个主机上,而集中在防火墙一身上。

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监控审计:

如果所有的访问都经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作出日志记录,同时也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当发生可疑动作时,防火墙能进行适当的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另外,收集一个网络的使用和误用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的理由是可以清楚防火墙是否能够抵挡攻击者的探测和攻击,并且清楚防火墙的控制是否充足。而网络使用统计对网络需求分析和威胁分析等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

通过利用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可实现内部网重点网段的隔离,从而限制了局部重点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再者,隐私是内部网络非常关心的问题,一个内部网络中不引人注意的细节可能包含了有关安全的线索而引起外部攻击者的兴趣,甚至因此而暴漏了内部网络的某些安全漏洞。使用防火墙就可以隐蔽那些透漏内部细节如Finger,DNS等服务。Finger显示了主机的所有用户的注册名、真名,最后登录时间和使用shell类型等。但是Finger显示的信息非常容易被攻击者所获悉。攻击者可以知道一个系统使用的频繁程度,这个系统是否有用户正在连线上网,这个系统是否在被攻击时引起注意等等。防火墙可以同样阻塞有关内部网络中的DNS信息,这样一台主机的域名和IP地址就不会被外界所了解。

除了安全作用,防火墙还支持具有Internet服务特性的企业内部网络技术体系VPN(虚拟专用网)。

防火墙的英文名为“FireWall”,它是目前一种最重要的网络防护设备。从专业角度讲,防火墙是位于两个(或多个)网络间,实施网络之间访问控制的一组组件集合。

防火墙在网络中经常是以下图所示的两种图标出现的。左边那个图标非常形象,真正像一堵墙一样。而右边那个图标则是从防火墙的过滤机制来形象化的,在图标中有一个二极管图标。而二极管我们知道,它具有单向导电性,这样也就形象地说明了防火墙具有单向导通性。这看起来与现在防火墙过滤机制有些矛盾,不过它却完全体现了防火墙初期的设计思想,同时也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了当前防火墙的过滤机制。因为防火最初的设计思想是对内部网络总是信任的,而对外部网络却总是不信任的,所以最初的防火墙是只对外部进来的通信进行过滤,而对内部网络用户发出的通信不作限制。当然目前的防火墙在过滤机制上有所改变,不仅对外部网络发出的通信连接要进行过滤,对内部网络用户发出的部分连接请求和数据包同样需要过滤,但防火墙仍只对符合安全策略的通信通过,也可以说具有“单向导通”性。

找得好辛苦.....

③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常识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最初的计算机价格很贵,体积很庞大,只能放置在专门的机房,在需要用到计算机时到机房去及计算。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很多时候是空闲的,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当时利用电话线路和调制解调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另一端连到不同的办公室的终端设备上,是大家利用终端来共享一台主机,提高主机的利用率。这是第一代计算机网络,又称为面向终端的网络。

随着网络中的主机越来越多,每台主机连接的终端不同,存储的数据资料也不同,那么可不可以将多个主机互联,是终端可以访问任意的主机中的资源呢?这就是第二代网络,多个主机之间互联。又称为面向通信子网的网络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生产商越来越多,每个设备厂商都有自己的生产标准,这样就导致了不同的厂商生产的设备之间不能互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OSI组织制定了计算机联网的标准,即OSI参考模型。网络发展到了第三代。又称为标准化网络。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是随着TCP/IP协议的兴起,Internet网络的时代。
Internet的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ARPNET,这是一个用于军事用途的网络,随着网络的发展,在1992年被拆分为军用和民用两部分,民用部分就是我们今天正在使用的互联网---Internet

④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选择题和问答题有哪些

各地自考办,各考办报名点报名时,需本人持身份证(未成年人凭户口本、军人凭军人身份证)到报名点报名并进行电子摄像。交120左右的报名费.
各地报名时间

北京 6月17日至24日 9月17日至22日

烟台 6月18日至24日 9月17日至22日

福建 6月7日至7月1日 9月17日至22日

陕西 6月1日至10日 9月17日至21日

内蒙古 6月24日至28日 9月17日至21日

吉林
6月1日至30日 9月17日至21日

天津 6月1日至10日 9月17日至22日
无锡 自5月27日起 9月17日至21日
江苏 5月25日至6月25日 9月17日至22日
山东 6月1日至24日 9月17日至22日
宁波 6月17至18日
东营 6月18日至24日
武汉 6月24日至28日 9月17日至21日

河南 6月1日至7月10日 9月17日至21日

浙江 截止时间:6月底7月初
杭州:6月30日前 9月17日至22日

辽宁 6月10日至7月15日 9月17日至22日

海南 6月10日至8月10日 9月17日至18日

三级:分为“PC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四个类别。“PC技术”考核PC机硬件组成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PC机使用、管理、维护和应用开发的基本技能;“信息管理技术”考核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基础知识及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项目开发、维护的基本技能;“数据库技术”考核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应用系统项目开发和维护的基本功能;“网络技术”考核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知识、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3.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深人理解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理论和关系数据库系统,掌握关系数据语言。

5.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具有数据库设计能力。了解数据库技术发展。

6.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用C语言编程,开发数据库应用(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应用领域。

2.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

4.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数据结构、算法的基本概念。

2.线性表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3.树形结构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4.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算法。

5.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检索算法。

三、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分类。

2.进程、线程、进程间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

4.典型操作系统的使用。

四、数据库系统基本原理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2.数据模型概念和主要的数据模型。

3.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操作和关系代数。

4.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5.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五、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应用

1.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2.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3.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

4.数据库技术发展。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知识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1. 笔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2.上机笔试:60分钟,满分100分。

三级网络技术考纲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的基本知识
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工作原理
4。掌握Internet的基本应用知识
5。掌握组网,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等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础知识
6。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
7。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c语言编程(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本知识
1。计算机系统组成
2。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应用领域
二。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分类
2。进程、线程、进程间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
4。典型操作系统的使用
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数据通讯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2。数据通讯技术基础
3。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基本概念
4。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的分类、特点与典型系统
5。网络互连技术与互连设备
四。局域应用技术
1。局域网分类与基本工作原理
2。高速局域网
3。局域网组网方法
4。网络操作系统
5。结构化布线技术
五。Internet基础
1。Internet的基本结构与主要服务
2。Internet通讯协议――TCP/IP
3。Internet接入方法
4。超文书、超媒体与Web浏览器
六。网络安全技术
1。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3。网络安全策略
4。加密与认证技术
5。防火墙技术的基本概念
七。网络应用: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基本概念与系统结构
2。电子商务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3。浏览器、电子邮件及Web服务器的安全特性
4。Web站点内容的策划和推广
5。使用Internet进行网上购物
八。网络技术发展
1。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
2。宽带网络技术
3。网络新技术
九。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上机应用
上机考试60分钟 笔试120分钟

三级(PC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2.熟悉80×86微处理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掌握个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逻辑组成和物理结构。

4.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原理、配置及其维护管理。

5.熟悉个人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的性能、原理及结构。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计算机分类,PC机的组成与性能评测。

2.数值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整数的表示和运算,实数(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3.文字信息与文本在计算机内的表示:西文字符的编码,汉字的输入码、国标码、机内码,汉字的输出,通用编码字符集与Unicode。

4.多媒体技术基础:数字声音的类型,波形声音与合成声音,图像、图形的特点与区别,图像、图形和视频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5.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和组成,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体系结构与TCP/IP协议,因特网与IP地址,计算机局域网初步。

二、微处理器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微处理器的一般结构:寄存器组,存储器管理,总线时序,工作模式及典型系统配置。

2.Pentium微处理器的功能与结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寄存器组,工作模式及存储器管理,中断管理,总线时序。

3.80×86系列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指令格式与编码,寻址方式,指令系统。

4.80×86宏汇编语言的数据、表达式和伪指令语句。

5.80×86宏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顺序、分支及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ROMBIOS中断调用和DOS系统功能调用。

三、PC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

1.PC机的逻辑组成与物理结构:主板与芯片组,超级I/O芯片,主板BIOS等。

2.系统总线的功能与工作原理,ISA总线和PCI局部总线。

3.主存储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ROM和RAM,内存条与主存储器工作原理,Cache存储器。

4.输入输出控制:I/O寻址方式与I/O端口地址,程序控制I/O方式,中断控制I/O方式,DMAI/O控制方式。

5.外设接口:串行接口,并行接口,SCSI接口,USB和IEEE一1394。

四、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1.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和Windows98的体系结构,WindowsAPI与DLL的基本概念。

2.Windows的处理机管理:Windows虚拟机,Windows虚拟机管理程序,Windows的进程调度技术。

3.Windows的存储管理:Windows的内存结构与管理,Windows的虚拟内存。

4.Windows的文件管理:Windows的文件系统结构,磁盘的存储结构,FATl6与FAT32。

5.Windows的设备管理:虚拟设备驱动程序,通用驱动程序与小型驱动程序,即插即用与配置管理,电源管理,打印子系统等。

6.Windows的网络通信功能:Windows的网络组件,远程网络与通信,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Windows中的Internet组件。

7.Windows的多媒体功能:Windows对多媒体文件与设备的支持,Windows的多媒体组件,Windows的媒体播放器。

8.Windows的配置、管理与维护:安装与启动,注册表,系统配置与管理,系统性能监视和优化,故障诊断。

9.PC机的安全与病毒防范:计算机安全的一般概念,PC机病毒及其防范。

五、PC机的常用外围设备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器,笔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声音输入设备及MIDI输入设备。

2.输出设备: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与显示控制卡,针式打印机、激光印字机与喷墨打印机,绘图仪,MIDI音乐合成、3D环绕声生成与音箱,视频输出设备。

3.外存储器: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的组成、原理与性能指标,活动硬盘,磁盘阵列;磁带存储器;光盘存储器的原理与分类,CD―ROM,CD―R和CD―RW,DVD光盘存储器。

4.PC机连网设备:Modem,ISDN与PC机的接入,ADSL接入,有线电视网与Cable Modem,局域网组网设备(以太网卡与集线器),无线接入技术。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80×86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知识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1.笔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2.上机考试:60分钟,满分100分。

⑤ (计算机网络问题)说明网桥、中继器和路由器各自的主要功能,以及分布工作在网络体系结构的哪一层

网桥在OSI中的第二层 数据链路层
网桥是连接segment(段)的桥。
有源路由,透明,转换和封装4种网桥。
进行MAC地址的过滤。
目标在同一segment的情况下,不会转发出去。
通过读取帧的MAC地址,作成地址表。
网桥分隔了冲突域,从而提高了使用效率。
在读取帧的时候会花费时间,产生延迟。
不能阻止广播。
中继器在OSI的第一层 物理层
中继器,集线器是给收到干扰的信号进行增幅,整形的。
Hub用于多条网线的接合点。
中继器,集线器完全不会控制信号,只是把进来的信号全部传递出去,创造一个共有媒介的环境。
冲突影响所波及的范围叫做冲突域,中继器,集线器会扩大冲突域的范围。
中继器,集线器连续接续的话,最多可以是4个或者2个。
路由器在OSI中的第三层 网络层
路由就不多说了,网络一下一大堆。

⑥ 求解一道计算机网络试题

这个题目是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 编着 里面的课后问答题。

主要是考【传播时延】和【时延带宽积】这两个知识点。

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的计算机公式是: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就是我们要求的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发送的第一个比特数即将达到终点时,发送端就已经发送了多少比特(正在发送的比特数)

长度0.1m 传播时延4.35*10^-10s
数据率=1Mb/s 正在传输的比特数 4.35*10^-4
数据率=10Gb/s 正在传输的比特数 4.35
长度100m 传播时延4.35*10^-7s
数据率=1Mb/s 正在传输的比特数 0.435
数据率=10Gb/s 正在传输的比特数 4.35*10^3
长度100km 传播时延4.35*10^-4s
数据率=1Mb/s 正在传输的比特数 4.35*10^2
数据率=10Gb/s 正在传输的比特数 4.35*10^6
长度5000km传播时延0.0217s
数据率=1Mb/s 正在传输的比特数 2.17*10^4
数据率=10Gb/s 正在传输的比特数 2.17*10^8

⑦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CH1 答案 一.填空题 1.通信 2.实现资源共享 3.局域网 广域网 4.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 二.选择题 DDBBCCA 三.简答题 1.答: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指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期,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初步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此时的计算机网络,是指以单台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网络完成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研究,形成了初级计算机网络。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从而促进了符合国际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第四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阶段最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是互联网应用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对等网技术与网络安全技术。 3.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主要有: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结构、网状型拓扑结构。 (1)星型拓扑优点: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服务方便;缺点:电缆需量大和安装工作量大;中心结点的负担较重,容易形成瓶颈;各结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2)树型拓扑优点:易于扩展、故障隔离较容易;缺点是各个结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如果根结点发生故障,则整个网络都不能正常工作。 (3)总线型拓扑的优点如下: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总线结构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总线型拓扑的缺点如下:总线的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总线型网络中所有设备共享总线这一条传输信道,因此存在信道争用问题, (4)环型拓扑的优点如下:拓扑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电缆长度短。环型拓扑网络所需的电缆长度和总线型拓扑网络相似,比星型拓扑网络所需的电缆短。可使用光纤。光纤的传输速率很高,十分适合于环型拓扑的单方向传输。环型拓扑的缺点如下:结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的故障;故障检测困难;信道利用率低。 (5)网状型拓扑优点是:可靠性好,结点的独立处理能力强,信息传输容量大。 缺点是: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投资费用高。 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实时控制、均衡负载和分布式处理、其他综合服务。举例说明(略)。 CH2 答案 一.填空题 1.信号

2.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 并行通信 3.调制 解调 调制解调器 4.幅度调制(ASK) 频率调制(FSK) 相位调制(PSK) 5.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6.奇偶校验 循环冗余校验 7.非屏蔽双绞线 屏蔽双绞线 二.选择题 BDAABDABCCB 三.简答题 1.答:信息是指有用的知识或消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换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表达方式,是把事件的某些属性规范化后的表现形式,它能够被识别,可以被描述。数据与信息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涉及的是事物的表示形式,信息涉及的是这些数据的内容和解释。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是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表示,而这些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数据要通过物理介质和器件进行传输时,还需要将其转变成物理信号。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波表现形式,是表达信息的一种载体,如电信号、光信号等。在计算机中,信息是用数据表示的并转换成信号进行传送。 2.答:当发送端以某一速率在一定的起始时间内发送数据时,接收端也必须以同一速率在相同的起始时间内接收数据。否则,接收端与发送端就会产生微小误差,随着时间的增加,误差将逐渐积累,并造成收发的不同步,从而出现错误。为了避免接收端与发送端的不同步,接收端与发送端的动作必须采取严格的同步措施。 同步技术有两种类型: (1)位同步:只有保证接收端接收的每一个比特都与发送端保持一致,接收方才能正确地接收数据。 (2)字符或帧数据的同步:通信双方在解决了比特位的同步问题之后,应当解决的是数据的同步问题。例如,字符数据或帧数据的同步。 3、4.略 5.传输出错,目的结点接收到的比特序列除以G(x)有余数。 CH3 答案 一.填空题 1.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2.物理 3.比特流 差错 4.比特 数据帧 数据包(分组) 报文 5.物理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二、选择题 DBACB BCABB CDACA 三、简答题 1.所谓网络体系结构就是为了完成主机之间的通信,把网络结构划分为有明确功能的层次,并规定了同层次虚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和服务。因此,网络的层次模型与各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2.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原则: 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并不需要知道它的下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仅需要知道下层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就可以了。
2)灵活性好。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层间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以下各层均不受影响。 3)结构上可独立分割。由于各层独立划分,因此,每层都可以选择最为合适的实现技术。 4)易于实现和维护。这种结构使得实现和调试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变得易于处理,因为整个系统已被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3.帧同步(定界)就是标识帧的开始与结束,即接收方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帧的开始于结束。常见有4中帧定界方法,即字符计数法、带字符填充的首尾界符法、带位填充的首尾标志法和物理层编码违例法。 4.数据链路层使用的地址是MAC地址,也称为物理地址;网络层使用的地址是IP地址,也称为逻辑地址;传输层使用的地址是IP地址+端口号。 5.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不相邻结点间数据包的透明传输,为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任务。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有:1)为传输层提供服务;2)组包与拆包;3)路由选择;4)流量控制。 6.传输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层,其主要功能是在源主机与目的主机进程之间负责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而网络层只负责找到目的主机,网络层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传输层是资源子网的最低层,所以说传输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是承上启下的一层。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数据包到达指定的主机后,还必须将它交给这个主机的某个应用进程(端口号),这由传输层按端口号寻址加以实现。 7.流量控制就是使发送方所发出的数据流量速率不要超过接收方所能接收的数据流量速率。流量控制的关键是需要一种信息反馈机制,使发送方能了解接收方是否具备足够的接收及处理能力,使得接收方来得及接收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帧。 流量控制的作用就是控制“拥塞”或“拥挤”现象,避免死锁。 流量在计算机网络中就是指通信量或分组流。拥塞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若通信量再增大,就会使得某些结点因无缓冲区来接收新到的分组,使网络的性能明显变差,此时网络的吞吐量(单位时间内从网络输出的分组数目)将随着输入负载(单位时间内输入给网络的分组数目)的增加而下降,这种情况称为拥塞。在网络中,应尽量避免拥塞现象的发生,即要进行拥塞控制。 网络层和传输层与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有关。 8.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有:1)分段与重组数据2)按端口号寻址3)连接管理4)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 分段与重组数据的意思如下: 在发送方,传输层将会话层来的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单元,并在这些数据单元头部加上一些相关控制信息后形成报文,报文的头部包含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在接收方,数据经通信子网到达传输层后,要将各报文原来加上的报文头部控制信息去掉(拆包),然后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重组,还原为原来的数据,送给会话层。 9.TCP/IP参考模型先于OSI参考模型开发,所以并不符合OSI标准。TCP/IP参考模型划分为4个层次:1)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2)传输层(Transport Layer);3)网际层(Internet Layer);4)网络接口层(Host-to-Network Layer)。 10.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在传输层中二者都定义了相似的功能。但是,它们在层次划分与使用的协议上有很大区别。 OSI参考模型与协议缺乏市场与商业动力,结构复杂,实现周期长,运行效率低,这是它没有能够达到预想目标的重要原因。 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也有自身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TCP/IP参考模型在服务、接口与协议的区别上不很清楚;2)TCP/IP参考模型的网 络接口层本身并不是实际的一层,它定义了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接口。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划分是必要合理的,一个好的参考模型应该将它们区分开来,而TCP/IP参考模型却没有做到这点。 CH4 答案 一.填空题 1.光纤 2.IEEE802.4 3.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逻辑链路子层(LLC) 4.CSMA/CD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星型结构 总线型结构 环型结构 6.MAC地址 48 厂商 该厂商网卡产品的序列号 二.选择题 ADCBCDAB 二.简答题 1.答:局域网是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利用各种网络连接设备和通信线路将计算机互联在一起,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特点:地理范围有限;一般不对外提供服务,保密性较好,且便于管理;网速较快;误码率低;局域网投资较少,组建方便,使用灵活等。 2.答:局域网有硬件和软件组成。局域网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工作站系统、网卡驱动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诊断软件。局域网的硬件系统一般由服务器、用户工作站、网卡、传输介质和数据交换设备五部分组成。 3.答:目前,局域网常用的共享式访问控制方式有三种,分别用于不同的拓扑结构: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法(CSMA/CD),令牌环访问控制法(Token Ring),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法(token bus)。 CSMA/CD协议主要用于物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星型或树型的以太网中。CSMA/CD采用了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原理比较简单,技术上易实现,网络中各工作站处于平等地位,不需集中控制,不提供优先级控制。在低负荷时,响应较快,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在高负荷(节点激增)时,随着冲突的急剧增加,传输延时剧增,导致网络性能的急剧下降。此外,有冲突型的网络,时间不确定,因此,不适合控制型网络。 令牌环(Token Ring)介质访问控制多用于环型拓扑结构的网络,属于有序的竞争协议。令牌环网络的主要特点:无冲突;时间确定;适合光纤;控制性能好;在低负荷时,也要等待令牌的顺序传递,因此,低负荷时响应一般,在高负荷时,由于没有冲突,因此有较好的响应特性。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技术应用于物理结构是总线的而逻辑结构却是环型的网络。特点类似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4.答:CSMA/CD方法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4句话: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 5.答:由于局域网不需要路由选择,因此它并不需要网络层,而只需要最低的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IEEE802标准,又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和逻辑链路子层LLC。
CH5 答案 一.填空题 1.交换机 路由器 2.电路交换(拨号)服务 分组交换服务 租用线路或专业服务 3.计算机主机 局域网 4.640kbps-1Mbps 1.5Mbps-8Mbps 二.选择题 BCADAA 三.简答题 1.答:①拨号上Internet/Intranet/LAN; ②两个或多个LAN之间的网络互连; ③和其它广域网技术的互连。 2.答:(1)多种业务的兼容性 (2)数字传输:ISDN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3)标准化的接口: (4)使用方便 (5)终端移动性 (6)费用低廉 3.答:① 采用TDMA、CDMA数字蜂窝技术,频段为450/800/900MHz,主要技术又GSM、IS-54TDMA(DAMPS)等; ② 微蜂窝技术,频段为1.8/1.9GHz,主要技术基于GSM的GSC1800/1900,或IS-95的CDMA等; ③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r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可在GSM移动电话网上收、发话费增值业务,支持数据接入速率最高达171.2Kbps,可完全支持浏览Internet的 Web站点。 CH6答案 一.填空题 1.unix 、linux、Netware、Windows Server系列 2.打印服务 通信服务 网络管理 二.选择题 DBCAC 三.问答题 1.答:①从体系结构的角度看,当今的网络操作系统可能不同于一般网络协议所需的完整的协议通信传输功能。 ②从操作系统的观点看,网络操作系统大多是围绕核心调度的多用户共享资源的操作系统。 ③从网络的观点看,可以将网络操作系统与标准的网络层次模型作以比较。 2.答:网络操作系统除了应具有通常操作系统应具有的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外,还应具有以下两大功能: ①提供高效、可靠的网络通信能力; ②提供多种网络服务功能,如远程作业录入并进行处理的服务功能;文件传输服务功能;电子邮件服务功能;远程打印服务功能等。

⑧ 电脑基础知识问答卷

,Q:计算机是哪一年发明的?
A:计算机是 1946 年在美国发明的。而电脑(微机)的出现是 20 世纪 70 年代。
1,Q:快速改变 Windows 窗口状态:
A:双击窗口上方的标题栏(通常为蓝色),可以使窗口在最大化和常规大小间切换。
2,Q:一次打开编辑众多 Windows 系统文件:
A:在“开始/运行”中输入“sysedit”,确定,可以一次打开五个系统文件进行编辑:autoexec.bat,config.sys,win.ini,system.ini,protocol.ini。
3,Q:除过操作系统,电脑初学者应安装和熟悉什么应用软件?
A:建议安装和熟悉以下应用软件:
(1)编辑软件:如 WPS2000、Word97/2000,笔记本(Notepad)、EDIT 等;
(2)词典软件:金山词霸等;
(3)多内码翻译软件:两岸通(Lat)、利方汉字系统(RichWin)、南极星汉字系统等;
(4)杀毒工具:Kv300、瑞星、Kill 等;
(5)解压缩软件:Winzip、Arj 等;
(6)看图工具:ACDSee 等;
(7)电子小说阅读器:Readbook、e-BOOK等;
(8)软解压软件:超级解霸等;
(9)电子邮件软件:Foxmail、Outlook等;
(10)软件下载软件:网络蚂蚁(Netants)等;
(11)软件上传软件:CuteFTP 等等。
(12)网上聊天软件:OICQ 等;
4,Q:Windows 中关于“复制、粘贴”的一组快捷键:
A:
全选:Ctrl+A
拷贝:Ctrl+C
剪切:Ctrl+X
粘贴:Ctrl+V
撤消:Ctrl+Z
5,Q:Windows 系列都有那些版本?
A:曾经流行的和常见的有:
Windows3.0,Windows3.1,Windows3.2,Windows3.11 for workgroups;
Windows95,Windows97,Windows98,Windows98se,WindowsMe;
WindowsNT3.51(Server,Workstation),WindowsNT4.0(Server,Workstation),
Windows2000(Server,Advanced Server,Datacenter Server,Professional)
6,Q:“电脑”、“微机”和“计算机”有什么区别?
A:许多刚刚接触计算机的人往往搞不清这些概念的差别。“计算机”的概念最大,包括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以微型计算机等。而“微机”是“微型计算机”的简称。“电脑”是人们对微型计算机的一种比喻的叫法。所以,从概念上讲,“电脑”和“微机”应当是等价的。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这些被人们称作“电脑”的微型计算机。一些中型机、小型机(如 IBM AS400,IBM RS/6000)一般只能在研究机构或大的网站、商业机构处见到。
实际生活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往往理工科的学生更多的将微型计算机称作“微机”或“计算机”,而文科学生和家庭用户则更多的将微型计算机称作“电脑”。
7,Q:内存和硬盘有什么区别?
A:这个简单的问题经常被初学计算机的人混淆。经常听他们说“我的机子内存可大了,是 20G。”他们这里所说的“内存”其实是硬盘。他们的理解是:(硬盘)装在机子内部,又能保存数据,不是内存是什么?
其实,计算机的内、外之分,不是以机壳来界定的。从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来讲,硬盘应当是计算机的“外存”。内存应当是计算机内部(在主板上)的一些存储器,用来保存CPU运算的中间数据和计算结果。这些数据有时被保存在硬盘上。目前计算机所配的内存一般是16M、32M、64M、128M、256M 等。硬盘的大小有4.3G、6.4G、8G、10G、20G、30G 等。
8,Q:为什么计算机的内存越大,其速度越高?
A:这是因为:在CPU的运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中间数据,这些数据要放在内存中进行“周转”。如果内存太小,这些中间数据的一部分会被暂时保存在硬盘上(称作“虚拟内存”),使用时再从硬盘上调回内存中。而硬盘的存贮速度比内存小得多。所以增加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使计算机的“数据周转”尽可能在内存中进行,一般会显着增加计算机的速度。从理论上讲,计算机的内存越大,其整体速度越高。
9,Q:什么是 IRC?
A:IRC(Internet Relay Chat) 是网络实时聊天系统,比目前基于 WWW 的聊天系统要稳定一些。
10,Q:什么是 PDA?
A:现在掌上电脑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人把低阶的产品归之为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个人数字助手),把高阶的产品归之为掌上电脑。但实际上在国外已经很普遍地把所有的移动计算产品统称为 PDA 了。
11,Q:为什么光驱读盘时发出“嘟……呜……”的怪叫声,如何解决?
A:现在的光驱,转速已经很高了,怪叫声是光驱读盘时其机械机构与机箱发生共振而产生的。可以打开机箱,重新紧一紧光驱的固定螺丝,基本可以消除这种现象,至少可以大大减轻怪叫声。
12,Q:Windows97 是什么?
A:Windows97 是 Windows95 OSR2 的俗称(OSR=OEM Service release),它是 Windows95 4.00.950b 版,是 Microsoft 于 1996 年 8 月对 Windows95 的第二次升级,第一次是 1996 年 2 月 13 日,Microsoft 发布了一组免费升级程序 Service Pack1,当时的 Windiws95 版本号升成了 4.00950a。Windows97 修正了 Windows95 的一些错误,还增加了一些新功能,如支持 USB 接口和 FAT32 文件系统,捆绑了IE3.01,内含 PWS(Personal Web Server) 和 Java 支持等。
13,Q:什么是“防火墙”?
A:防火墙是一个位于内部网络与 Internet 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是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建立起来的硬件和(或)软件的有机组成体,以防止黑客的攻击,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运行。防火墙可以被安全在一个单独的路由器中,用来过滤不想要的信息包,也可以被安装在路由器和主机中,发挥更大的网络安全保护作用。防火墙被广泛用来让用户在一个安全屏障后接入互联网,还被用来把一家企业的公共网络服务器和企业内部网络隔开。另外,防火墙还可以被用来保护企业内部网络某一个部分的安全。例如,一个研究或者会计子网可能很容易受到来自企业内部网络里面的窥探。
14,Q:什么是主板的“整合技术”?
A:主板的“整合技术”是将原来单独配置的板卡(如 AGP 显卡、PCI 声卡、PCI Modem、PCI 网卡等)及IEEE-1394 等设备接口集成在主板上,以提高产品的兼容性和性价比。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在主板上集成一块 AMR(Audio Modem Riser)专用插槽或 CNR(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Riser通讯网络提升器)接口以及集成 IDE 控制器来支持更高的硬盘标准等。还有些主板集成 ATA/100 控制器来使主板支持 ATA/100,并且有的还带有 RAID 功能。
15,Q:怎样快速在新的窗口中打开网页链接?
A:按住 Shift 键,左键单击链接。
16,Q:“WWW”(world wide web)是什么?
A:“WWW”是 Internet 上提供的一项服务,主要以 Web 服务器发布网页的形式对外提供,用户端用浏览器(如 IE、Navigator 等)进行 WWW 信息浏览。
17,Q:什么是网络的“拓扑结构”?
A: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的几何连接形状,画成图就叫网络“拓扑图”。目前应用最多的网络拓扑结构是星形结构,此外还有总线形和环形等网络结构。
现在流行的网络布线拓扑结构是总线型和星型。
总线形网络: 是将所有电脑连接在一条线上,使用同轴电缆连接,就像一条线上栓着的几只蚂蚱,只适合使用在电脑不多的局域网上,因为电缆中的一段出了问题,其他电脑也无法接通,会导致整个网络瘫痪。系统中要使用 BNC 接口网卡、BNC-T 型接头、终结器和同轴细缆。
星形网络: 使用双绞线连接,结构上以集线器(HUB)为中心,呈放射状态连接各台电脑。由于 HUB 上有许多指示灯,遇到故障时很容易发现出故障的电脑,而且一台电脑或线路出现问题不影响其他电脑,这样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大大增强。另外,如果要增加一台电脑,只需连接到 HUB 上就可以,很方便扩充网络,所以星形结构的网络现在非常流行。
18,Q:什么是路由器?
A:路由器是 TCP/IP 网络上的一种网络互连设备。用于在不同的网段间扮演网关的角色,提供数据包的转发和传输路径的选择。
19,Q:什么是代理服务器?
A:代理服务器是在内部网和 Internet 之间的一台主机设备,当内部网的用户需要 Internet 上的某一服务时,代理服务器会将数据取回来再通知用户。内部网的所有用户只要一个代理服务器,就都可以同时上网,而代理服务器只占用 Internet 上的一个 IP 地址。代理服务器还同时兼有防火墙和数据缓冲的功能。
20,Q:什么是对等网? 与其他网络形式相比,它的优点在哪里? 它在什么时候最适用呢?
A:如果您使用过直接电缆连接,您一定会有所感受:它只是一种通讯手段。每次只能让一方访问另外一方,具体地说就是只能客户机访问主机。要使主机能访问客户机,必须重新设置直接电缆连接,使主/客位置换过来才能达到目的。显然,这只是一种临时使用的通讯手段,并非长远之策;对等网相对直接电缆连接就高级了一些,它不但方便连接两台以上的电脑,而且更关键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连接后双方可以互相访问,没有主客阶级差异;然而,对等网仍然不能共享可执行程序,只有上升到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局域网,才能共享服务器上的可执行程序。当然,那样的网络需要牺牲一台高性能的电脑作为网络中的服务器让大家共享,这台电脑不能让任何人用作个人应用目的,而且需要一个专人(网络系统管理员)来维护它,成本(人力、资金)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对等网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高性价比的实用型小型网络系统。如果没有特殊需要,建立对等网足矣。
对等网适合家庭或比较小型的办公网络,连接的电脑数最好不超过10台。如果连接到对等网的电脑超过10台,这个网络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请改用客户/服务器结构的Win NT网络或Novell网络。
21,Q:怎样连接 Windows 对等网?
A:
(1)正确安装 Windows(包括 Windows3.11,Windows9x,WindowsNT,Windows2000);
(2)正确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3)安装 NetBEUI 协议;
(4)设置“计算机名”和“组名”(对等网里的计算机不能重名,可以对计算机进行分组);
(5)测试。在“网络邻居”里应该可以看到所有的分组和分组里的计算机。如果暂时看不道,请稍等一会,按 F5 刷新。如果你太性急,请运行“开始/查找/计算机...”,就会立即找到“网络邻居”里机器。
22,Q:什么是 POP3?
A:POP 即为 Post Office Protocol 的简称,是一种电子邮局传输协议,而 POP3 是它的第三个版本,是规定了怎样将个人计算机连接到 Internet 的邮件服务器和下载电子邮件的电子协议。它是 Internet 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简单点说,POP3 就是一个简单而实用的邮件信息传输协议。
23,Q:什么是 SMTP?
A: SMTP 的全称是“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输邮件的规范,通过它来控制邮件的中转方式。SMTP 协议属于 TCP/IP 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SMTP 服务器就是遵循 SMTP 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
24,Q:“WYSIWYG”是什么意思?
A:“WYSIWYG”是“所见即所得”的意思。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另外,还有一些缩略词:
PnP Plus and Play 即插即用
BIOS Basic Input and Output System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IE Internet Explorer 微软的 Internet 浏览器“探险家”
更多的缩略词…
25,Q:怎样使用 Windows9x 的查找功能?
A:Windows9x 的查找功能主要可以进行“文件夹或文件查找”和“计算机查找”等。“文件夹或文件查找”可以在本机上查找到限制条件下的文件夹和文件,而“计算机查找”可以在“网络邻居”里查找到要找的计算机。有时直接在网络邻居里看不到的机器,可以在这里查找得到。Windows9x 的查找功能可以从“开始/查找/…”下得到。
26,Q:怎样使用 PDOS95?
A:PDOS95 是 Windows9x 自带的一种汉字系统,在 Windows9x 的 MS-DOS 方式下使用。使用方法是,进入MS-DOS 方式,在命令行状态下键入 PDOS95,回车。这时,屏幕右下方会显示一行黄色文字:“Windows95中文DOS方式”,表明已经进入 PDOS95 汉字状态。要输入汉字,按“Ctrl+空格”即可。其它功能键是:“Shift+空格”可切换“全角/半角”,“Ctrl+Shift”可选择输入法。在命令行状态下执行 Quit 可以退出 PDOS95 方式,执行 Exit 可以退出 MS-DOS 方式并返回 Windows 图形用户界面。
27,Q:怎样制作 Windows98 启动引导软盘?
A:Windows98 的启动引导盘支持几乎所有的光驱,可以进行 FAT16/FAT32 的硬盘分区,是计算机高手手头必备的一张工具盘,如果丢失或损坏,可以这样制作:找一台安装 Win98 的机器,在软驱中插入一张软盘,然后执行“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启动盘/创建启动盘”,即可制作一张启动盘。
28,Q:E-mail 中“@”的来历?
A:确立了“@”在 E-MAIL 地址中一席之地的是美国电脑工程师雷.汤林森。他当时就职于美国国防部发展军用网络 ARPANET(Internet的前身)的某电脑公司,1971 年他受命寻找一种电脑地址的格式,能让用户方便地发送电子邮件。由于“@”不会与人名产生重复,因此被选中。在 E-MAIL 地址格式中,“@”将人名与电脑地址分开,让文件在网络中传输不会产生误读。“@”的发音和“at”有些类似,用在 E-MAIL 地址格式中正好表示“在…”的意思。
29,Q:什么是 Java ?
A:Java 是 SUN 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面向对象的网络程序设计语言, 它的设计思想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特别适合于 Internet 应用程序的开发,其前身是 Oak 语言。Java 语言嵌入浏览中的形式为: 〈applet〉…〈/applet〉。
30,Q:什么是 javascript ?
A:javascript 是 Netscape 公司的产品,是为了扩展 Navigator 浏览器的功能而开发,它是集成在 Navigator 浏览器当中的、可嵌入 Web 页面中的、基于对象和时间驱动的解释性语言。其前身是 Live Script。 javascript 脚本嵌入浏览中的形式为:〈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
31,Q:忘记 Windows 的 CDKEY 怎么办?
A:忘记 Windows 的 CDKEY 时,可以在系统的注册表里去查,办法是:运行 Regedit 程序,在 Windows95注册表搜索字符串 ProctID,在 Windows98 注册表搜索字符串 ProctKey,找到的键值即为本 Windows 的CDKEY 号。
32,Q:如果想组建一个对等网,需要购买哪些设备?
A:以组建星形网为例。如果两台电脑连接,就需要两块网卡、一根双绞线和两个 RJ-45头(水晶头)即可。如果使用两台以上的电脑连接对等网,因为每个网卡只有一个 RJ-45 接口,因此只能使用集线器(HUB)连接,即每台电脑安装一个网卡,连接一条双绞线到 HUB。这使增加一台电脑连到网络变得很容易,而且 HUB 上有足够的指示灯,使得判断故障、传输碰撞等状态非常简单。一块 10M 的 ISA 网卡才 100 元左右(如 D-link 220p),双绞线每米 2.5 元左右(假货更便宜),一个水晶头也不过近 1 元钱,一个 8 口的 HUB (能连接8台电脑) 300 元。你可以计算一下,对等网是否价廉物美?
33,Q:星形对等网的组建步骤:
A:
(1)、网卡的安装:首先像安装其他任何硬件卡一样,将网卡插入 PC 机的一个 插槽中,固定好;
(2)、双绞线的制作:剪裁适当长度的双绞线,用剥线钳剥去其端头 1 厘米左右的外皮(注意内芯的绝缘层不要剥除),一般内芯的外皮上有颜色的配对,按颜色排列好,将线头插入 RJ-45 接头,用钳子压紧,确定没有松动,这样一个接头就完成了;
(3)、HUB 的安装与连接:把接好接头的双绞线的一端插入计算机的网卡上,另外一端插入 HUB 的接口中,接口的次序不限,然后将 HUB 所带的小整流器的电源输出端插入 HUB 的电源接口,接上电源。最后的结果是每一台计算机都用一根双绞线与 HUB 连接,这种网络的布线方式被称为“星形拓扑”。
34,Q:对等网需要什么样的协议?
A:通常,网络通讯协议安装的越多,在与其他网络连接时就越方便。但协议安装多了系统速度就会下降。因此,最好只安装必要的协议。理论上,对等网只安装 NetBEUI 网络通讯协议即可相互共享资源,但如果要使用局域网中 Novell 服务器的资源,您就要安装支持 Novell 的 MS-IPX/SPX 兼容协议。要上互联网就要安装 TCP/IP 协议。注意,TCP/IP 协议可能在安装 Windows9x 时就已经作为默认的设置在您的电脑中安装了。
35,Q:Windows 中如何安装 NetBEUI 等网络通讯协议?
A:依次打开“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网络”,看“配置”卡片中是否有“NetBEUI->XXX”字样的记录。XXX是具体的网卡型号,比如“3Com EtherLink II or II TP(8 or 6-bit)3C503”。如果没有,可以这样安装:在“配置” 卡片中单击[添加]按钮,在弹出的“请选择网络组件类型”窗口中选择“协议”,单击[添加]按钮,在“选择网络协议”窗口中的左面选择“Microsoft ”,右面选择“NetBEUI”,单击[确定]。当然,安装过程中可能要使用 Windows 的系统安装光盘。最后要重新启动机器。对于 TCP/IP 等协议,可“如法炮制”。
36,Q:怎样给机器安装网卡?
A:在“网络时代”给机器安装网卡是成为电脑高手必需的基本技能。像许多其它硬件一样,安装网卡分为硬件安装和软件安装两部分。
(1)了解网卡:是 IDE 接口还是 PCI 接口? 网卡是否支持 PnP? 是 10M 还是 10M/100M 自适应网卡? 带几种网线接口(BNC,RJ45)? 网卡的品牌? 网卡的说明书和驱动程序盘是否完好?
(2)将网卡安装到微机主板的合适的(IDE、PCI)插槽中;
(3)运行网卡驱动程序盘上的网卡诊断程序测试网卡;记住网卡的 IO 端口号和 INT 中断号;
(4)如果网卡支持 PnP(即插即用),那么 Windows 一般会检测到该设备,并要求安装网卡的驱动程序。如果Windows 不支持该网卡,则必须安装驱动盘上的驱动程序。将驱动盘插入软驱,指向对应的目录,驱动程序会被 Windows 找到,并拷入Windwos 的目录下;
如果网卡不支持 PnP,或 PnP 特性被我们设置为“关闭”(Disable),那么我们可以手动添加该设备,并设置其 IO 端口号和 INT 中断号;
(5)如果网卡安装正确,则我们在“网络邻居”里应该能看见自己的机器(这个过程有时较长,可以多按几下 F5 键,或在“开始/查找/计算机”里查找这台机器)。
(6)如果是在 DOS 下安装网卡,则记住其 IO 端口号和 INT 中断号对正确安装网卡更有用。
37,Q:Windows 网络设置中,“文件及打印共享”是虚的,无法选择,怎么办?
A:您可以在“网络/配置”中查看一下,有没有“Microsoft 网络上的文件与打印共享”组件。若没有,您需要添加组件,单击[添加]按钮,在“请选择网络组件”窗口单击“服务”,单击 [添加] 按钮,在“选择网络服务”的左边窗口选择“Microsoft”,在右边窗口选择“Microsoft 网络上的文件与打印机共享”,单击 [确定]按钮,之后返回到网络窗口,并要求插入 Windows 安装光盘。重新启动机器后,方可选择“文件及打印共享”。
38,Q:怎样设置计算机的“标识”?
A:在“网络/标识”中可以设置您的计算机在网络上的标识。其中,“计算机名”、“计算机说明”将在连接成功后的“网络邻居”中显示出来。因此,写个比较明确的名字比较好,比如计算机名叫“张庆”,“计算机说明”写为“张庆的计算机”,含义就很清楚。否则在“网络邻居”中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英文名字根本不知道谁是谁。
注意:如果输入了别人已经使用过的计算机名,进入 Win98 时,系统可能提示警告信息。也无法正确使用“网络邻居”的资源。因为 NetBEUI 协议就是按照“计算机名”来识别网络中的各个计算机的,不能重复。
39,Q:双绞线 568B 标准的接线方法:
A: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棕,然后4-6交换,即绿-蓝交换。(简单记为:橙绿蓝棕,4-6交换)。
40,Q:电脑中硬盘和 C: 盘、D: 盘、E: 盘等有什么区别?
A:硬盘是指物理上的数据存贮介质,即我们从电子市场商家手中购买的那个有巴掌大小、约 2 公分厚的黑颜色的家伙。而 C:盘、D:盘、E:盘等,是为了数据管理的需要,用分区软件将物理硬盘划分的逻辑上的区块,用C:、D:、E: 等进行区分。一个硬盘划分几个分区、每个分区多大容量与操作系统等有一定的关系。过去硬盘容量都很小(≤800M),经常把硬盘分成一个分区 C:,这样存取 C: 盘即是存取硬盘,所以有许多人认为 C: 盘就是硬盘,这是不对的。

⑨ 网络管理员考些什么科目啊

一、网络管理员考试科目有哪些?

网络管理员考试科目一共有两个:

1、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上午开考。

2、网络系统的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下午开考。

二、网络管理考试怎么过?

1、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主要是网络管理员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该阶段需要打好基础知识,建议从教材入手,扎实的学习、整理、消化相关知识点。尽量做到在该阶段快要结束时,能够理解运用全部知识点。

网络管理考试教材我们可以选择:

《网络管理员考试全程指导》

《网络管理员考前辅导》

《网络管理员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

《网络管理员考试串讲视频教程(14课时)》

2、刷题阶段

刷题阶段为迅速拔高阶段,通过刷历年真题来了解网络管理员考试出题的模式。在考试的时候自然也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完成考试。做题时可以用上学吧网络管理员考试题库。

好啦,问题就回答到这里。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网络管理员考试。

⑩ 谁有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的

一、是非题(请在括号内,正确的划/,错的划\)(每个2分,共20

分)

1. 网络管理首先必须有网络地址,即具有国际标准的数字编码IP地址。()

2.微软(MicroSoft)公司内部采用NetBEUI网络协议。()

3.网络域名也可以用中文名称来命名。()

4.路由器技术规范属于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协议。()

5.外置式调制解调器,一般应该接在计算机的串行口上。()

6.Novell公司的Netware采用IPX/SPX协议。()

7.Linux操作系统适合作网络服务器的基本平台工作。()

8.ATM网络的“打包”最大特点是“小步快跑”的快速分组交换方式。()

9.由于IP地址是数字编码,不易记忆。()

10.网络中机器的标准名称包括域名和主机名,采取多段表示方法,各段间用圆点分开。

()

(1047号)计算机网络试题第1页(共6页)

二、选择题(除题目特殊说明是多选题外,其他均为单选题。单选题

在前括号内选择最确切的一项作为答案划一个句,多划按错论)

(每个2分,共40分)

1.(多选题:十选七)计算机网络在工作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要有()管理。目前国际

标准沿用的是(),大约能容纳()地址,但目前世界上有约()人口,不够每人一

个地址,更不用说除分配给个人使用外,还需要更多的类似家电等设备用地址要求接入

(),现已开始研究的()将要求容纳()。

A.40多亿个; B.50多亿个;

C.IPV6标准; D.无限制的地址数;

E.IPv4标准; F.因特网;

G.80多亿; H. 70多亿;

I.60多亿 J.网络地址

2.(多选题:十二选五)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同层对等实体问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

守的规则称为(),相邻层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相邻层间进行

信息交换时使用的一组操作原语称为()。()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信息传

送,它利用()层提供的服务来完成此功能。

A.接口;B.协议;C.服务;D.关系;

E.调用;F.连接;G.表示;H.数据链路;

I.网络;J.会话;K.运输;L.应用。

3.因特网的核心协议是()

A. TCP/IP B. IPX/SPX协议

4.(多选题:五选四)数据通信中,频带传输时可采用()技术的调制解调顺;基带传输

的编码方式可采用();脉冲编码调制可采用()技术;多路复用时可采用()方

法。

A.差分PCM;B.相移键控法PSK;

C.差分曼彻期特编码;D.CRC;

E. FDM。

(1047号)计算机网络试题第2页(共6页)

5.(多选题:五选三)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三网融合”的趋势,

三网是()、()、()。

A.传统电信网;

B.卫星通信网;

C.有线电视网;

D.计算机网(主要指互联网);

E.无线广播网。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计算机网络技术是_和_技术的结合。

2.网络上软硬件共享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和______等。

3.试列举四种主要的网络互连设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

4.结构化布线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高层协议在七层网络参考模型层次中涉及以下三层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1047号)计算机网络试题第3页(共6页)

四、简答题(2分)

1.OSI标准的中英文全称是什么?

2.试比较网络互连设备同桥、路由器、网间协议变换器在对应协议层功能方面的主要区

别。

(1047号)计算机网络试题第4页(共6页)

3.网络管理的主要范围是什么?

4.网络防病毒技术主要内容是什么?

(1047号)计算机网络试题第5页(共6页)

5.简要说明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这两种交换方式,并加以比较。

( 1047号)计算机网络试题第 6页(共 6页)

一、 判断题

1、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的规则。

2、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3、一个信道的带宽越宽,则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信息量越小。

4、同一种媒体内传输信号的时延值在信道长度固定了以后是不可变的,不可能通过减低时延来增加容量。

5、数据链路不等同于链路,它在链路上加了控制数据传输的规程。

6、数据报服务是一种面向连接服务。

7、网络层的任务是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分组能够准确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地。

8、网络层的功能是在端节点和端节点之间实现正确无误的信息传送。

9、IP地址包括网络号和主机号,所有的IP地址都是24位的唯一编码。

10.一个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必须有相同的网络号。

11.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是网络层。

12.虚拟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受距离限制。

13.对于虚拟局域网,由一个站点发送的广播信息帧只能发送到具有相同虚拟网号的其它站点,而其它虚拟局 域网的站点则接收不到该广播信息帧。

14.虚拟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不受距离限制,但虚拟局域网网络安全性不如普通局域网。

15.由于ISDN实现了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它能够支持包括话音、数据、 文字、图像在内的各种综合业务。

16.帧中继是一种高性能的局域网协议。

17.网桥是一个局域网与另一个局域网之间建立连接的桥梁,通常分为两种:透明网桥、源路由网桥。前者通常用于互联网以太网分段,后者通常用于令牌环分段。

二、填空题

1. 计算机网络由 子网和 子网组成。

2. 在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中,信息以 为单位进行传递,其主要结构由 、

、 。

3. 是各层向它的上层提供的一组原语, 是定义同层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帧、分组和报文格式及意义的一组规则。

4. 数据链路层的信息传送格式是 。

5. 网络层的信息传送格式是 。

6. 运输层的信息传送格式是

7.TCP/IP网络模型的四层结构,从底到上分别是链路层、 、 、 。

8.按传输技术可将网络分为两类,即 、 。

9.从通信的角度看,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两大类,即 、 。

10.计算机网络中的三种信道连接方式分别为 、 共享信道、

11.ATM网络采用 拓扑结构。

12.广域网一般由 和 组成。

13.在广域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 。

14.在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当连接不同类型而协议差别又较大的网络时则要选用

设备。

15. 一般HTML文件的后缀名为 或 。

三、 选择题

1.双绞线可以用来作为 的传输介质。( )

A、只是模拟信号 B、只是数字信号

C、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D、模拟信号和基带信号

2.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 )通路。

A、物理 B、逻辑 C、虚拟 D、数字

3.目前广泛应用与局部网络中的50欧姆电缆,主要用于( )传送。

A、基带数字信号50欧姆 B、频分多路复用FDM的模拟信号

C、频分多路复用FDM的数字信号 D、频分多路复用FDM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4.传送速率单位“b/s”代表( )

A、bytes per second B、bits per second

C、baud per second D、billion per second

5.光缆适合于( )

A、沿管道寻找路径 B、在危险地带使用

C、移动式视象应用 D、无电磁干扰的环境应用

6.当前使用的IP地址是 比特。( )

A、16 B、32 C、48 D、128

7.在哪个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可称之为局域网:( )

A、在一个楼宇 B、在一个城市 C、在一个国家 D、在全世界

8.下列不属于局域网层次的是:(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9.LAN是 的英文缩写。( )

A、网络 B、网络操作系统 C、局域网 D、实时操作系统

10.在OSI模型中,提供路由选择功能的层次是(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11.TCP的主要功能是( )

A、进行数据分组 B、保证可靠传输

C、确定数据传输路径 D、提高传输速度

12.C类IP地址的最高三个比特位,从高到低依次是( )

A、010 B、110 C、100 D、101

13.下列不属于广域网的是:( )

A、电话网 B、ISDN C、以太网 D、X.25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

14.PPP是哪种类型的协议?( )

A、面向比特 B、面向字符 C、面向字 D、面向数字

15.局域网中的MAC与OSI参考模型哪一层相对应?(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16.IEEE 802标准中,规定了CSMA/CD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的是:( )

A、802.1A B、802.2 C、802.1B D、802.3

17.ATM网络采用的是 拓扑结构。( )

A、星形 B、总线形 C、环形 D、树形

18.IP协议提供的是 类型。( )

A、面向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C、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D、无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19.网桥工作于 用于将两个局域网连接在一起并按MAC地址转发帧。( )

A、物理层 B、网络层 C、数据链路层 D、传输层

20.路由器工作于 ,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 )

A、物理层 B、网络层 C、数据链路层 D、传输层

21.超文本的含义是( )

A、该文本中含有声音 B、该文本中含有二进制数

C、该文本中含有链接到其他文本的连接点 D、该文本中含有图像

22.Internet采用了目前在分布式网络中最流行的 模式,大大增强了网络信息服务的灵活性。( )

A、主机/终端 B、客户/服务器 C、仿真终端 D、拨号PPP

23.负责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是( )

A、SMTP B、PPP C、IP D、FTP

24.对于主机域名for.zj.e.cn来说,其中 表示主机名。( )

A、zj B、for C、e D、cn

25、哪种物理拓扑将工作站连接到一台中央设备?( )

A、总线 B、环形 C、星形 D、树形

26、下列属于星形拓扑的优点的是: ( )

A、易于扩展 B、电缆长度短 C、不需接线盒 D、简单的访问协议

27、IEEE 802标准中,规定了LAN参考模型的体系结构的是:( )

A、802.1A B、802.2 C、802.1B D、802.3

28、通过电话网传输数据的主要问题是: ( )

A、可靠性 B、灵活性 C、经济性 D、话路质量

29、远程登录是使用下面的 协议。( )

A、SMTP B、FTP C、UDP D、TELNET

30、文件传输是使用下面的 协议。( )

A、SMTP B、FTP C、SNMP D、TELNET

31、域名www.njupt.e.cn由4个子域组成,其中哪个表示主机名 。( )

A、www B、njupt C、e D、cn

32、统一资源定位器的英文缩写为 。( )

A、http B、URL C、FTP D、USENET

四、简答题

1、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服务的优缺点。

2、IP地址主要有哪几种格式?并画出每种格式。

3、Web网和数据库的主要接口方式有哪些

4、简述什么叫集线器(Hub)?在哪一层工作?列举几种类型。

5、简述局域网中使用的三种基本拓扑结构:星形、环形和总线形的优缺点。

6、在OSI标准中面向无连接服务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7、列举目前常用的公共网络系统。

8、简述地址解析协议ARP和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的作用。

9、列举计算机网络中的三种信道连接方式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

一、√ √ × √ √ × × √ × √ √ × √ × √ × √

二、1.通信 资源 2. 包 包头 数据 包尾 3.服务 协议

4. 帧 5.包 6. 报文 7..网络层 运输层 应用层 8.点到点网络 广播式网络

9.. 面向连接服务 面向无连接服务 10.. 点到点连接 信道复用 11.星形

12.主机 通信子网 13.分组 14.网关 15. htm html

三、c a a b b ; b a c c c ; b b c b b ;

d a b c b ; c b a b c ; d a d d b ; a b

四、1.从电路设置看,虚电路需要进行电路设置,数据报无需;

从地址设置看,虚电路每个分组含有一个短的虚电路号,数据报有完整地址;

从路由选择及影响来看,虚电路建好时,路由就已确定,所有分组都经过此路由,数据报的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路由器失败时,所有经过路由器的虚电路都将被终止,数据报服务则除了崩溃时全丢失分组外,无其他影响;

在拥塞控制方面,若有足够的缓冲区分配给已经建立的每条虚电路,较容易控制,而数据报服务难以控制。

2.主要有A、B、C类地址格式。

1 网络 主机

A类: 1 7 24

10 网络 主机

B类: 2 14 16

110 网络 主机

C类: 3 21 8

3.CGI(公共网关接口)技术,Web API(Web应用编程接口)技术、JDBC(Java数据库连接)技术和ASP技术。

4.集线器(Hub)。是工作于物理层的一种设备,用于简单的网络扩展,是接收单个信号再将其广播到多个端口的电子设备。集线器类型包括:被动集线器、主动集线器智能集线器。

6.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有确认的数据报服务

问答服务

7. 电话交换网(PSTN)、分组交换数据网(又称X.25网)、帧中继网(Frame Relay)、数字数据网(DDN)

8. ARP用来把一个连在同一个物理网上的IP地址转换成该机的物理地址的协议。

RARP用来将已知的物理地址转换成IP地址。

9.点到点连接,即通信双方处于信道两端,其它通信设备不与其发生信息共享与交互。

共享信道,即多台计算机连接到同一信道的不同分支点上,任何用户都可以向此信道发送数据,在信道上所传播的数据,根据情况,可被全体用户接收(这称为广播,Broadcast),也可以只被指定的若干个用户接收(这称为组播,Multicast)。

信道复用。即在同一共享信道上实现多个互相独立的点到点连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试题

2004年1月

--------------------------------------------------------------------------------

一、是非题(请在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个2分,共20分)

1.所有以太网交换机端口既支持10BASE-T标准,又支持100BASE-T标准。( )

2.Ethernet、Token Ring与FDDI是构成虚拟局域网的基础。( )

3.ATM既可以用于广域网,又可以用于局域网,这是因为它的工作原理与Ethernet基本上是相同的。( )

4.Windows操作系统各种版本均适合作网络服务器的基本平台。( )

5.局域网的安全措施首选防火墙技术。( )

6.帧中继的设计主要是以广域网互连为目标。( )

7.应用网关是在应用层实现网络互连的设备。( )

8.双绞线是目前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 )

9.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是一种在同步或异步线路上对数据包进行封装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早期的家庭拨号上网主要采用SLIP协议,而现在更多的是用PPP协议。( )

10.如果多台计算机之间存在着明确的主/从关系,其中一台中心控制计算机可以控制其它连接计算机的开启与关闭,那么这样的多台计算机就构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 )

<<< 返回“试题回顾”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选题和多选题(除题目特殊说明是多选题外,其他均为单选题。每空2分,共40分)

1.(4选2)网络按通信方式分类,可分为( )和( )。

A. 点对点传输网络 B. 广播式传输网络
C. 数据传输网络 D. 对等式网络

2.能实现不同的网络层协议转换功能的互联设备是( )。

A. 集线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网桥

3.路由器(Router)是用于联接逻辑上分开的( )网络。

A. 1个 B. 2个 C. 多个 D. 无数个

4.(4选2)计算机网络完成的基本功能是( )和( )。

A. 数据处理 B. 数据传输 C. 报文发送 D. 报文存储

5. (4选2)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目标要求网络保证其信息系统资源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限的传播范围,还必须保障网络信息的( )、( ),以及网络服务的保密性。

A. 保密性 B. 可选择性 C. 可用性 D. 审查性

6. (12选5)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同层对等实体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 ),相邻层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 ),相邻层间进行信息交换是使用的一组操作原语称为( )。( )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信息传送,它利用( )层提供的服务来完成此功能。

可供选择的答案:

A. 1、接口; 2、协议 3、服务 4、关系 5、调用 6、连接
B. 1、表示; 2、数据链路 3、网络 4、会话 5、运输 6、应用

7.(4选3)下列关于ATM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 固定信元长度为53字节 B. 提供QoS的参数
C. 一次群接入支持48条用用户信道和一条信令信道 D. ATM物理传输媒体可以是光纤

8.(4选2)FDDI的特点是( )、( )。

A. 利用单模光纤进行传输 B. 使用有容错能力的双环拓扑
C. 支持500个物理连接 D. 光信号码元传输速率为125Mbaud

9.快速以太网集线器按结构分为( )。

A. 总线型和星型 B. 共享型和交换型
C. 10M和100M网 D. 全双工和半双工

10.UDP提供面向( )的传输服务。

A. 端口 B. 地址 C. 连接 D. 无连接

<<< 返回“试题回顾”

参考答案: 1、AB 2、C 3、C 4、AB 5、BC
6、A2 A1 A3 B5 B3 7、ADB 8、BD 9、B 10、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选择”,属于ISO/OSI RM中____________ 层的功能。

2.收发电子邮件,属于ISO/OSI RM中 ____________层的功能。

3.IP地址205.3.127.13用2进制表示可写为____________ 。

4. 某B类网段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该子网段最大可容纳____________ 台主机。

5.脉冲编码调制的工作原理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6.分布式路由选择方法三要素分别是对网络某种特性的测量过程、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7.充分利用现有接入条件的宽带接入技术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___。

8.100Mb/s快速以太网系统内的集线器按结构分为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9.基于交换结构的两个正在研究的高速局域网络标准分别是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10.常见的实用网络协议有____________ 、IPX/SPX和____________ 。

11.网络运行中心对网络及其设备管理的三种方式是:基于SNMP的代理服务器方式、____________ 方式和 ____________方式。

<<< 返回“试题回顾”

参考答案:

1. 网络
2. 应用
3.11001101 00000011 01111111 00001101
4.254
5.采样、 量化 、编码
6.如何传播测量结果的协议、 如何计算出确定的路由
7.全光网、XDSL X表示A/H/S/C/I/V/RA等不同数据调制实现方式、HFC 光纤同轴混合
8.共享型 、交换型
9.ATM 、光纤通道
10.TCP/IP、 NetBEUI
11.本地终端 、远程telnet命令

四、简答题(20分)

1、简述什么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常见的拓扑结构。

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几何排列形式。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树型网络、环型网络和网状型网络。

2、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在同步通信传送时,发送方和接收发将整个字符组作为一个单位传送,数据传输的效率高。一般用在高速传输数据的系统中。异步通信方式实现比较容易,因为每个字符都加上了同步信息,计时时钏的漂移不会产生大的积累,但每个字符需要多占2-3位的开销,适用于低速终端设备。由于这种方式的字符发送是独立的,所以也称为面向安符的异步传输方式。

3、试比较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参考答案:
模拟信号的电平随时间连续变化,语音信号是典型的模拟信号。能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称为模拟信道。强果利用模拟信道传送数字信号,必须经过数字与模拟信号之间的变换(A/D变换器),例如,调制解调过程。
离散的数字信号在计算机中指由“0”、“1”二进制代码组成的数字序列。能传输离散的数字信号的信道称为数字信道。当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字信号是不需要进行变换。数字信道适宜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史需解决数字信道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问题。

4、计算机网络需要哪几方面的安全性?

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需要以下3个方面的安全性:
(1)保密性:计算机中的信息只能授予访问权限的用户读取(包括显示、打印等,也包含暴露信息存在的事实)。
(2)数据完整性: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只能被授予权限的用户修改。
(3)可利用性:具有访问要限的用户在需要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得到密文。

5、配置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其包括哪几部分功能?

参考答案:
配置管理的作用包括确定设备的地理位置、名称和有关细节,记录并维护设备参数表;用适当的软件设置参数值和配置设备功能;初始化、启动、关闭网络或网络设备;维护、增加、更新网络设备以及调整网络设备之间的关系等。
配置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4部分功能:
(1)视图管理。
(2)拓扑管理。
(3)软件管理。
(4)网络规划和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