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文献
扩展阅读
中国移动网络裂变营销 2025-09-13 04:04:39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文献

发布时间: 2022-08-25 13:57:39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2007年版

作者:武新华陈恩波段玲华等
ISBN:10位[7560619134]13位[9787560619132]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1
定价:¥28.00元 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解了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各种硬件设备,详细介绍了其原理、功能、分类、连接、设置技术等,使读者通过对网络设备的了解掌握局域网的架设和维护技能,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网络设备,组建出适合自己需求的局域网络。
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局域网基础知识、局域网组建技术基础、服务器与组网规则、常见网络解决方案、安装与配置局域网服务器、划分子网和分配IP地址、安装和配置Web/FTP服务器、安装和配置其他网络服务器、从局域网共享Internet连接、局域网的升级与维护、资源共享方案与常见故障等。
书中收录了大量的网络设计实例和图片,并在每一章结束提供了适量的练习题,让读者在学习网络各项技术的同时注意巩固与提高。 第1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
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
1.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2
1.1.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前景3
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4
1.2.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4
1.2.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4
1.2.3计算机网络的类型5
1.3网络体系结构6
1.3.1网络体系结构7
1.3.2不同的网络协议层7
1.3.3TCP/IP协议8
自我突破习题10
第2章局域网基础知识11
2.1局域网概述12
2.1.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12
2.1.2局域网的三要素13
2.1.3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4
2.1.4IEEE802协议16
2.2局域网的组成16
2.2.1局域网的互联设备16
2.2.2局域网服务器与工作站20
2.2.3传输介质20
2.2.4网络互联的定义和类型24
2.3局域网基本工作原理25
2.3.1局域网的技术特点及基本结构25
2.3.2高速局域网和交换局域网29
2.3.3虚拟局域网31
自我突破习题34
第3章局域网组建技术基础35
3.1典型局域网概述36
3.1.1以太网的基本概念36
3.1.2交换式以太网概述37
3.1.3基于以太网的VLAN38
3.1.4交换以太网40
3.1.5无线局域网概述40
3.2局域网的操作系统40
3.2.1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41
3.2.2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41
3.2.3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42
3.3网线制作材料和工具44
3.3.1双绞线与水晶头44
3.3.2网络布线的材料和工具46
3.3.3同轴电缆网线制作材料与工具47
3.3.4网线制作详解50
3.3.5如何安装网卡55
3.3.6选购不同的网络附件57
3.4WindowsServer2003服务器安装实战58
3.4.1WindowsServer2003网络功能简介58
3.4.2WindowsServer2003局域网的架设59
3.4.3在局域网中安装WindowsServer2003系统62
3.5无线局域网的组建65
3.5.1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65
3.5.2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67
3.5.3无线局域网的组建68
自我突破习题70
第4章服务器与组网规则71
4.1服务器知识概述72
4.1.1服务器的基本概念72
4.1.2服务器的主要性能和外观特点73
4.1.3服务器的主要结构类型76
4.1.4服务器的分类78
4.2需求分析与组网原则81
4.2.1网络拓扑选择81
4.2.2网络布线规则82
4.3选择与连接网络设备85
4.3.1选择合适的路由参数85
4.3.2交换机的选择86
4.3.3集线器的选择88
自我突破习题90
第5章常见网络解决方案91
5.1局域网建设概述92
5.1.1网络建设的基本概念92
5.1.2建网的基本原则93
5.1.3建网的技术与方法94
5.1.4局域网共享中的技巧96
5.2结构化布线97
5.2.1结构化布线概述98
5.2.2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构成99
5.2.3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测试100
5.2.4结构化布线方案的确定101
5.3常见网络解决方案实例102
5.3.1解决方案的步骤与原则102
5.3.2实例1--商务中心网络系统解决方案105
5.3.3实例2--中小型办公网络系统解决方案109
5.3.4实例3--校园网解决方案111
5.3.5实例4--IP电话网络解决方案113
5.4网络安全解决方案115
5.4.1网络安全概述115
5.4.2网络的不安全因素116
5.4.3网络安全技术117
5.4.5网络安全系统解决方案119
自我突破习题122
第6章安装与配置局域网服务器123
6.1安装Windows2000服务器124
6.1.1Windows2000服务器的系统组成124
6.1.2安装Windows2000服务器127
6.1.3建立Windows2000服务器的网络环境132
6.1.4建立Windows2000服务器工作站137
6.2安装WindowsXP服务器138
6.2.1安装WindowsXP服务器的硬件要求138
6.2.2安装WindowsXPProfessional服务器的操作流程139
6.3安装WindowsVistaServer服务器145
6.3.1安装WindowsVistaServer操作系统145
6.3.2架设WindowsVistaServer局域网148
自我突破习题152
第7章划分子网和分配IP地址153
7.1子网的划分154
7.1.1划分子网的作用与意义154
7.1.2为何要使用子网掩码154
7.1.3网络地址与广播地址的计算156
7.1.4子网划分实战157
7.2分配IP地址158
7.2.1配置机器上的静态IP地址158
7.2.2动态IP地址的配置159
7.2.3配置DHCP服务器159
7.3对已分配的IP地址进行管理163
7.3.1安装IP地址查看器163
7.3.2局域网查看工具164
7.3.3IP管理专家168
7.4“网络岗三代”使用实战169
7.4.1监控服务与连接服务170
7.4.2监控对象的设置170
7.4.3对多个网段实现监控175
7.4.4设置操作员的操作权限175
7.4.5监控上网流量数据176
7.4.6通过运行日志实现档案监控177
自我突破习题180
第8章安装和配置Web/FTP服务器181
8.1配置Web和FTP服务器182
8.1.1Web服务器的工作原理182
8.1.2安装IIS6.0操作流程183
8.1.3配置Web服务器185
8.1.4配置FTP服务器193
8.2创建虚拟Web站点与目录199
8.2.1创建虚拟Web站点199
8.2.2创建虚拟目录201
8.2.3管理虚拟目录203
8.3用Serv-U创建FTP服务器204
8.3.1Serv-U的安装与配置204
8.3.2设置自己的Serv-U208
8.4用IIS6.0架设ASP . net网站209
自我突破习题214
第9章安装和配置其他网络服务器215
9.1安装和设置DNS服务器216
9.1.1DNS服务器概述216
9.1.2DNS的作用218
9.1.3安装与配置DNS服务器220
9.2WinRoute代理服务器的配置228
9.2.1WinRoute概述229
9.2.2WinRoute的配置流程231
9.3用QuickEasyFTPServer配置FTP服务器233
9.3.1安装QuickEasyFTPServer的FTP文件服务器233
9.3.2创建自己的用户帐户235
9.3.3配置FTP文件服务器237
9.3.4用户帐户的管理设置238
9.3.5对服务器进行安全性设置239
9.3.6通过IE测试下载服务器240
9.3.7在DOS环境下实现服务器登录241
9.4创建与设置IRC服务器242
9.4.1安装IRC服务器端软件242
9.4.2安装IRC客户端软件244
9.4.3设置IRC服务器247
9.4.4调试配置好的IRC服务器250
自我突破习题254
第10章从局域网共享Internet连接255
10.1Internet上网概述256
10.1.1Internet的上网方式256
10.1.2家庭用户的上网方式256
10.1.3组建家庭局域网的软件选择257
10.1.4在WindowsXP下设置ADSL259
10.2共享上网基础261
10.2.1如何实现共享上网262
10.2.2代理服务器技术262
10.2.3NAT技术概述264
10.2.4共享上网的网络实现264
10.3在WindowsXP中共享ADSL上网267
10.3.1共享WindowsXP局域网267
10.3.2通过网关在WindowsXP下实现共享上网268
10.3.3用网桥实现共享上网270
10.4在局域网中实现宽带共享272
10.4.1从局域网接入宽带Internet272
10.4.2使用共享上网代理软件实现共享上网273
10.4.3使用NAT功能实现共享上网276
10.4.3使用ICS实现共享上网277
自我突破习题278
第11章局域网的升级与维护279
11.1硬件设备的增加或升级280
11.1.1增加或升级物理设备280
11.1.2配置服务器硬件281
11.1.3网络设备的升级283
11.1.4撤销硬件改变283
11.1.5升级主干网284
11.2局域网的自动升级服务284
11.2.1安装自动更新服务器284
11.2.2配置自动更新服务器287
11.2.3安装自动升级客户端290
11.2.4升级网络的应用程序293
11.2.5撤销软件升级293
11.3部署SUS实现系统更新293
11.3.1在服务器端安装SUS293
11.3.2同步SUS服务器296
11.3.3设置SUS计划同步297
11.3.4配置SUS的客户端298
11.3.5SUS系统更新实战300
11.4几个常见的网络维护命令302
11.4.1Ping命令302
11.4.2Ipconfig命令304
11.4.3Tracert命令305
11.4.4Netstat命令305
11.4.5Arp命令306
11.4.6FTP命令307
11.4.7Netsh命令308
自我突破习题309
第12章资源共享方案与常见故障311
12.1资源共享方案312
12.1.1资源共享基础312
12.1.2访问安全性与权限控制313
12.2常见资源共享故障解析316
12.2.1对等网络的资源共享316
12.2.2服务器/客户端网络的资源共享325
自我突破习题327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系列名: 新编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系列规划教材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书号: 9787030168610
作者: 王颖 刘水强 赵锐 张国庆
所属类别: 教材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出版日期:2006年3月版别版次:2006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本书勘误:有(0)条勘误字数:373.464千字印张:16 1/2 印数:1-3000册页数:251附带物: 无附带物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各位老师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 本书内容与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最新技术紧密结合。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局域网,广域网,无线网络,网络互联和互联网,Internet应用,网络安全等知识。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网络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技术人员学习网络知识的参考书。
本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1.5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思考题
第2章 数据通信
2.1 数据通信基础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技术
2.3 多路复用
2.4 交换技术
2.5 流量控制
2.6 差错控制
思考题
第3章 局域网
3.1 局域网概述
3.2 局域网体系结构
3.3 以太网
思考题
第4章 广域网
· · · · · ·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1.5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思考题
第2章 数据通信
2.1 数据通信基础
2.2 数据编码和调制技术
2.3 多路复用
2.4 交换技术
2.5 流量控制
2.6 差错控制
思考题
第3章 局域网
3.1 局域网概述
3.2 局域网体系结构
3.3 以太网
思考题
第4章 广域网
4.1 概述
4.2 商业网络服务
4.3 住宅用户服务
思考题
第5章 无线网络
5.1 无线网络概述
5.2 蓝牙技术
5.3 移动通信技术
5.4 红外通信技术
5.5 WiMAX技术
5.6 WLAN技术
思考题
第6章 网络互联和互联网
6.1 网络互联设备
6.2 局域网互联
6.3 互联网体系结构
6.4 互联网协议地址
6.5 协议地址联编
6.6 IP数据报和数据报转发
思考题
第7章 Internet应用
7.1 Internet概述
7.2 Internet应用
7.3 Internet用户接入方式
7.4 网站设计与开发
思考题
第8章 网络安全
8.1 网络安全概述
8.2 网络安全防御技术
8.3 网络安全面临的热点问题
8.4 网络安全协议
思考题
参考文献

⑵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2011年版

书名:《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作者:陈杰华、张庆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238188
定价:29元
印次:1-1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2011-4-15 本书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础教材,全书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t基本应用、信息检索与利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和信息安全基础。为方便讲课与上机实践,每章最后均附有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上机题,书后并给出单项选择题的答案。
本书的第一大特色是按课程教学方式来组织内容,因此适合老师授课,也适合学生阅读;第二大特色是面向应用需求,教学内容先进,力争帮助读者了解网络技术与应用的发展趋势,以及最新的科学前沿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讲解简明易懂、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可作为高等院校本、专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教材,也可作为初学者、IT行业爱好者的辅助学习教材。 目 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
1.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3
1.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4
1.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5
1.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8
1.2 数据通信基础9
1.2.1 数据通信模型10
1.2.2 数据传输速率与误码率12
1.2.3 多路复用技术12
1.3 局域网13
1.3.1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拓扑结构和工作模式13
1.3.2 以太网15
1.3.3 常用网络命令16
1.4 Internet20
1.4.1 Internet在国外的发展过程20
1.4.2 Internet在国内的发展过程21
1.4.3 Internet网络地址22
1.4.4 Internet的接入方式24
1.4.5 Internet的特点26
1.4.6 Internet信息服务的创建、配置与管理28
1.5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31
1.5.1 网络管理31
1.5.2 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32
1.5.3 防火墙技术概述33
习题134
第2章 Internet基本应用37
2.1 Internet的信息服务37
2.1.1 基本服务资源37
2.1.2 信息组服务39
2.1.3 万维网40
2.2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使用44
2.2.1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启动44
2.2.2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窗口组成44
2.2.3 菜单选项45
2.2.4 快捷键46
2.2.5 返回到已浏览的Web页47
2.2.6 保存Web页中的信息47
2.2.7 查看以不同语言编写的Web页49
2.2.8 将网站加入到收藏夹中49
2.3 电子邮件50
2.3.1 电子邮件简介50
2.3.2 Outlook Express的使用51
2.3.3 免费电子信箱的使用53
2.4 搜索引擎56
2.4.1 搜索引擎的分类56
2.4.2 如何使用搜索引擎58
2.4.3 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58
2.5 文件传输66
2.5.1 文件下载66
2.5.2 文件上传68
2.6 BBS电子公告板系统的注册、访问与信息发布70
2.6.1 电子公告板70
2.6.2 电子公告板的使用71
2.7 即时通信73
2.7.1 即时通信的概念73
2.7.2 腾讯QQ73
2.7.3 飞信74
2.7.4 微软MSN75
2.7.5 其他即时通信软件75
2.8 可视电话、视频点播和远程会议系统76
2.8.1 可视电话76
2.8.2 视频点播76
2.8.3 远程会议系统77
习题277
第3章 信息检索与利用79
3.1 信息检索系统79
3.1.1 信息检索原理79
3.1.2 文献分类法85
3.1.3 信息检索的对象和手段87
3.1.4 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和步骤88
3.1.5 文献检索工具系统94
3.1.6 数字图书馆96
3.2 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97
3.2.1 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的基本知识97
3.2.2 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99
3.2.3 光盘库的检索100
3.2.4 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及其使用115
3.3 常用的信息检索资源116
3.3.1 常用网络信息资源117
3.3.2 专利信息检索117
3.3.3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知识创新网120
3.3.4 特种文献检索125
3.3.5 网络搜索引擎125
3.4 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130
3.4.1 搜集、整理和分析信息资源130
3.4.2 如何撰写科技论文131
3.4.3 如何撰写学位论文132
习题3133
第4章 电子政务135
4.1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135
4.1.1 电子政务的概念135
4.1.2 电子政务的特点138
4.1.3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138
4.2 办公自动化系统141
4.2.1 办公自动化的功能、目标与层次 141
4.2.2 信息收集142
4.2.3 信息交换142
4.3 政府上网与电子政府143
4.3.1 政府上网143
4.3.2 电子政府143
4.3.3 电子政府职能144
4.3.4 政府门户网站144
4.4 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146
4.4.1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146
4.4.2 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148
习题4150
第5章 电子商务152
5.1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152
5.1.1 电子商务的定义152
5.1.2 电子商务的特点153
5.1.3 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153
5.2 电子商务的主要功能及工作模式156
5.2.1 电子商务的主要功能156
5.2.2 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157
5.2.3 电子商务的基本工作流程159
5.3 电子商务的运行平台162
5.3.1 门户网站平台162
5.3.2 仓储管理及配送系统163
5.3.3 金融工具167
5.4 电子商务的支撑环境167
5.4.1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平台167
5.4.2 电子支付体系168
5.5 电子商务的标准、法规、法律172
5.5.1 电子数据交换标准172
5.5.2 安全交易标准173
5.5.3 电子商务法律174
5.6 电子商务使用实例176
5.6.1 网络银行176
5.6.2 网上购物180
5.6.3 网络拍卖185
习题5186
第6章 网页设计与制作189
6.1 网页制作基础知识189
6.1.1 网站、网页、主页、网络服务器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189
6.1.2 网页制作方法193
6.1.3 网站制作步骤196
6.1.4 制作网页的素材类型200
6.2 网页素材的采集与处理202
6.2.1 在网页设计中使用的多媒体素材202
6.2.2 多媒体素材的处理203
6.3 使用HTML标记制作网页205
6.3.1 HTML的基本知识205
6.3.2 页面结构206
6.3.3 结构标记208
6.3.4 文本格式编排215
6.3.5 本地机图像217
6.3.6 有序表、无序表和定义表218
6.3.7 定位链接标记223
6.4 使用FrontPage软件制作网页225
6.4.1 FrontPage的功能225
6.4.2 FrontPage 2003的组成226
6.4.3 FrontPage的启动与窗口结构227
6.4.4 FrontPage编辑器231
6.4.5 制作网页233
6.4.6 文本编辑234
6.4.7 图片编辑236
6.4.8 插入声音238
6.4.9 插入横线238
6.4.10 插入背景图案239
6.4.11 插入视频239
6.4.12 插入超链接240
6.4.13 插入表格241
6.4.14 插入JavaScript脚本文件242
6.5 网站建设与维护242
6.5.1 使用可视化工具建立网站242
6.5.2 申请域名和网页空间252
6.5.3 网站测试254
6.5.4 网站发布256
6.5.5 网站维护256
习题6257
第7章 信息安全基础259
7.1 信息与信息安全的概念259
7.1.1 信息概念259
7.1.2 信息安全262
7.1.3 信息安全威胁265
7.2 信息安全技术269
7.2.1 信息保密技术269
7.2.2 信息安全认证273
7.2.3 访问控制276
7.2.4 网络安全277
7.3 信息安全管理285
7.3.1 风险分析285
7.3.2 安全策略286
7.3.3 系统防护286
7.3.4 实时检测286
7.3.5 灾难恢复287
7.4 信息安全的道德与法规287
7.4.1 信息安全道德287
7.4.2 我国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288
习题7290
附录A 习题参考答案293
参考文献295

⑶ 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

随着时代的进步,Internet、Intranet、WWW以及 其它 一些网络相关技术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工作,对人类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计算机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专业论文 范文 一:信息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

摘要: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极大的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是未来信息发展的总体趋势,其与信息管理的结合将更加紧密。为了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了解和学习,特对其相关知识进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信息管理;应用

0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用户或者单位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工作繁杂且容易出错,这种现状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新型的信息管理 方法 来改善我们的工作方法和环境。新型的数据库管理技术要求我们在进行数据处理的时候要注重引用网络数据库的资源和信息管理模式,更好地提高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

1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的特点

计算机数据库是一个包含文件、记录等的数据集合体。数据库的作用就是用来存储数据的,它通过客户端和服务端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它实现了数据存储结构的结构化和独立化。其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里面的数据是可以共享的。再者,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这里的独立性包括逻辑意义上的独立性和物理意义上的独立性。计算机数据库的独立性极大的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并且不会因为改变了相应的数据而导致相应数据及程序发生质变,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程序遭到破坏。最后,数据库由DBMS进行控制和管理。只有通过DBMS,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才可以实现数据的控制与资源共享,并且能够使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多个地点共同使用数据库的资源。数据库技术主要具有的特点是:数据的组织性、数据的共享性、数据的独立性、可控冗余度和数据的灵活性等。组织性讲的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并不是散乱无序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数据共享性是其主要特点,也是建立数据库的重要目的;数据库的独立性体现在其自身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其中,逻辑独立性指的是数据库总体逻辑结构发生改变时,其内部的应用程序不会发生改变,更改数据时也不需要对相应程序进行修改。如冗余度的可控性指的是设计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设计者的意愿采取必要的数据处理方式对数据进行有效控制;灵活性指的是数据库不仅仅是管理数据的“仓库”,还同时拥有众多的管理功能。

2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并且与单纯的计算机技术结合的更加密切。首先,它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主要体现在:一是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的结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非常广阔的现存和潜在市场;二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目前已经涉及到了我国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使得信息管理的效率得到不断提高;三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很多行业提供了信息管理的技术保障,大大地促进了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四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安全性较高,并且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广泛,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第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好与不好,在实际的应用中提现的一清二楚,研究表明,它的应用与发展对其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其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是密不可分的。第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正在不断加强。正是由于安全性的增强,才使得其在信息管理应用中的优势得到凸显,有力的保障了其在信息管理中的应有功效。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在未信息管理解决了传统信息管理模式的问题之后,还未信息管理提供了快速、高效、安全的保障,适应了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

3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应用中的改进 措施

(1)加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监管。

安全是信息管理最重要的环节,能够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是其自身发展和信息管理现代化的总体需求。当前,网络数据库技术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网络风险因素,存在着对信息管理造成重大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在接下来的信息管理工作中,要着重关注网络数据库技术的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解决,避免损失。

(2)加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的系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必须将新型的科研成果引用到具体的信息管理工作中,立足于实践,及时作出反馈,彻底增强其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3)降低用户管理成本。

降低用户管理成本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为信息管理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服务,用户可以在数据库中享受到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服务。

4小结

现如今, 网络技术 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要与信息管理技术充分的结合、共通,才能实现我国信息管理的和谐、有序发展,极大的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

参考文献:

[1]隽军利,李天燕,王小龙.浅析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

[2]范青,马树才.浅谈网络数据库 系统安全 [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

[3]李旭军.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27(10):62-64.

[4]肖辉强.探析计算机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与安全

[5]陈予雯.信用体系下的个人信息采集与共享新探[J].内江科技,2009.

[6]李慧杰.采用计算机管理考试成绩的初探[J].科技信息,2010.

[7]史春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

[8]黄娜娜.浅谈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10

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二: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策略

摘要:信息时代的发展为计算机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而此时计算机基础 教育 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然而,我国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笔者分析了目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并根据自己的工作 经验 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信息时代;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要响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应顾及到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知识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我国的小学及初中教育中,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学校缺乏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所以学生实际操作的次数很少,导致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其次,虽然城市地区的学校有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但由于很多学生将注意力和精力放在休闲娱乐等方面,所以其计算机知识水平也比较差;另外,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死板,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中习惯于讲授理论知识,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受以上几种因素的影响,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其知识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各不一致。

(二)教师的 教学方法 单一,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PPT课件加实例演示进行教学,教师在上面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缺乏互动,长此以往,学生将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内容而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并且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渐减弱,最终形成厌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心理。

二、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教师应改革教学模式

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包括理论教学,同时也包括上机操作教学。显然,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上机操作,因此教师应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将能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校应选择合适的教材,加强校本研究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的教材均为中专统编教材,这些教材使用多年却没有较大的变化,而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又非常快,所以中专统编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学校应选择其他合适的教材。对此,学校可以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组建研究小组,为各专业学生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应体现出学生易懂易学、实用性强的特点,而在校本教材投入使用一定时间之后,教研组应根据教材的使用效果对教材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提高校本教材的质量。

(三)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我国的教育一向强调“因材施教”,而对于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热情不高的中职学生来说,要想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师就要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做出调整,从教材中选取适合的知识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其中比较适合教学的知识模块有Internet知识模块、文字图表处理Word、电子表格处理 Excel 、演示文稿PowerPoint等。教学内容除了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之外,还应考虑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侧重点,力求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应用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计算机基础知识服务于专业学科的学习目的。

(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社会不断在创新,信息技术也在日新月异,所以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当然,学校也应做出努力,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职业培训的方式,使教师接触并掌握新知识、新软件、新技术;同时学校还应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以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师业务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教学质量自然能得到提高。

三、结语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或相关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广大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应继续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解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问题,从而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荣艳.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1).

[2]王进颖.浅谈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1).

[3]翟慧.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2).

[4]冯小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吉林教育,2014(14).

⑷ 计算机网络工程学有哪些文献可以参考

《计算机网络工程基础》
本书是"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姊妹篇。在《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中作者提出并回答了一个问题:远在异国他乡的服务器上的网页是怎样下载到你的计算机上的呢?在本书中,作者提出并回答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你应该做哪些工作呢?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建设计算机网络应该开展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指南,包括网络工程规划、网络基础结构设计、硬件系统选型、软件系统选型、局域网组网、广域网组网、网络工程验收测试和优化等。本书内容系统全面、实用新颖、指导性强。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和信息类本(专)科专业、高职高专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教材,也适用于社会培训使用
本书是"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姊妹篇。在《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中作者提出并回答了一个问题:远在异国他乡的服务器上的网页是怎样下载到你的计算机上的呢?在本书中,作者提出并回答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你应该做哪些工作呢?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建设计算机网络应该开展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指南,包括网络工程规划、网络基础结构设计、硬件系统选型、软件系统选型、局域网组网、广域网组网、网络工程验收测试和优化等。本书内容系统全面、实用新颖、指导性强。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和信息类本(专)科专业、高职高专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教材,也适用于社会培训使用

⑸ 关于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呵呵,你的要求有点多的,我只知道一点,不够15本,不好意思
1、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
2、TCP/IP协议族第三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3、CCNA学院第一学期
邮电出版社
4、局域网组网大全
邮电出版社
这些都是我看过的,没看过的我就不说了。
如果你是自己看的话,我觉得这些足够你看一段时间了,只要你不是走马观花。如果你是采购教材的话,希望你继续寻找,我所知道的就帮不了你了。
祝你好运。

⑹ 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论文 5000字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进发展,电子商务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电子商务中的交易行为大多数都是在网上完成的, 因此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是影响趸易双方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电子商务系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商务交易安全性出发,介绍利用网络安全枝术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一. 引言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十分迅速 电子商务可以降低成本.增加贸易机会,简化贸易流通过程,提高生产力,改善物流和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环境与系统 虽然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很强,但其贸易额所占整个贸易额的比例仍然很低。影响其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安全问题.网上的交易是一种非面对面交易,因此“交易安全“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十分重要。可以说.没有安全就没有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安全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商务交易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其特征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网络安全增强方案.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为目标。商务安全则紧紧围绕传统商务在Interne'(上应用时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保障电子商务过程的顺利进行。即实现电子商务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依赖性。

二、电子商务网络的安全隐患
1窃取信息:由于未采用加密措施.数据信息在网络上以明文形式传送.入侵者在数据包经过的网关或路由器上可以截获传送的信息。通过多次窃取和分析,可以找到信息的规律和格式,进而得到传输信息的内容.造成网上传输信息泄密
2.篡改信息:当入侵者掌握了信息的格式和规律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将网络上传送的信息数据在中途修改 然后再发向目的地。这种方法并不新鲜.在路由器或者网关上都可以做此类工作。
3假冒由于掌握了数据的格式,并可以篡改通过的信息,攻击者可以冒充合法用户发送假冒的信息或者主动获取信息,而远端用户通常很难分辨。
4恶意破坏:由于攻击者可以接入网络.则可能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修改.掌握网上的机要信息.甚至可以潜入网络内部.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三、电子商务交易中应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为了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多种网络安全技术和协议.这些技术和协议各自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可以给电子商务交易活动提供不同程度的安全保障。
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目前主要的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通常使用的安全控制手段主要有包过滤、状态检测、代理服务 由于它假设了网络的边界和服务,对内部的非法访问难以有效地控制。因此.最适合于相对独立的与外部网络互连途径有限、网络服务种类相对集中的单一网络(如常见的企业专用网) 防火墙的隔离技术决定了它在电子商务安全交易中的重要作用。目前.防火墙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代理服务方式的和基于状态检测方式的。例如Check Poim Fi rewalI-1 4 0是基于Unix、WinNT平台上的软件防火墙.属状态检测型 Cisco PIX是硬件防火墙.也属状态检测型。由于它采用了专用的操作系统.因此减少了黑客利用操作系统G)H攻击的可能性:Raptor完全是基于代理技术的软件防火墙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复杂性.防火墙也有其固有的缺点(1)防火墙不能防范不经由防火墙的攻击。例如.如果允许从受保护网内部不受限制地向外拨号.一些用户可以形成与Interne'(的直接连接.从而绕过防火墙:造成一个潜在的后门攻击渠道,所以应该保证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通道的唯一性。(2)防火墙不能防止感染了病毒的软件或文件的传输.这只能在每台主机上装反病毒的实时监控软件。(3)防火墙不能防止数据驱动式攻击。当有些表面看来无害的数据被邮寄或复制到Interne'(主机上并被执行而发起攻击时.就会发生数据驱动攻击.所以对于来历不明的数据要先进行杀毒或者程序编码辨证,以防止带有后门程序。
2.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是一种被动的防卫技术.它难以对电子商务活动中不安全的因素进行有效的防卫。因此.要保障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就应当用当代密码技术来助阵。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中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 贸易方可根据需要在信息交换的阶段使用。目前.加密技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对称密钥加密/专用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现在许多机构运用PKI(punickey nfrastructur)的缩写.即 公开密钥体系”)技术实施构建完整的加密/签名体系.更有效地解决上述难题.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下从真正意义上确保了网上交易与信息传递的安全。在PKI中.密钥被分解为一对(即一把公开密钥或加密密钥和一把专用密钥或解密密钥)。这对密钥中的任何一把都可作为公开密钥(加密密钥)通过非保密方式向他人公开.而另一把则作为专用密钥{解密密钥)加以保存。公开密钥用于对机密�6�11生息的加密.专用密钥则用于对加信息的解密。专用密钥只能由生成密钥对的贸易方掌握.公开密钥可广泛发布.但它只对应用于生成该密钥的贸易方。贸易方利用该方案实现机密信息交换的基本过程是 贸易方甲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开密钥向其他贸易方公开:得到该公开密钥的贸易方乙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贸易方甲 贸易方甲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贸易方甲只能用其专用密钥解密由其公开密钥加密后的任何信息。
3.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又称为鉴别或确认,它通过验证被认证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来证实被认证对象是否符合或是否有效的一种过程,用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防止攻击者假冒 篡改等。一般来说。用人的生理特征参数f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进行认证的安全性很高。但目前这种技术存在实现困难、成本很高的缺点。目前,计算机通信中采用的参数有口令、标识符 密钥、随机数等。而且一般使用基于证书的公钥密码体制(PK I)身份认证技术。要实现基于公钥密码算法的身份认证需求。就必须建立一种信任及信任验证机制。即每个网络上的实体必须有一个可以被验证的数字标识 这就是 数字证书(Certifi2cate)”。数字证书是各实体在网上信息交流及商务交易活动中的身份证明。具有唯一性。证书基于公钥密码体制.它将用户的公开密钥同用户本身的属性(例如姓名,单位等)联系在一起。这就意味着应有一个网上各方都信任的机构 专门负责对各个实体的身份进行审核,并签发和管理数字证书,这个机构就是证书中心(certificate authorities.简称CA}。CA用自己的私钥对所有的用户属性、证书属性和用户的公钥进行数字签名,产生用户的数字证书。在基于证书的安全通信中.证书是证明用户合法身份和提供用户合法公钥的凭证.是建立保密通信的基础。因此,作为网络可信机构的证书管理设施 CA主要职能就是管理和维护它所签发的证书 提供各种证书服务,包括:证书的签发、更新 回收、归档等。
4.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也称电子签名 在信息安全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性以及匿名性等方面有重要应用。数字签名是非对称加密和数字摘要技术的联合应用。其主要方式为:报文发送方从报文文本中生成一个1 28b it的散列值(或报文摘要),并用自己的专用密钥对这个散列值进行加密 形成发送方的数字签名:然后 这个数字签名将作为报文的附件和报文一起发送给报文的接收方 报文接收方首先从接收到的原始报文中计算出1 28bit位的散列值(或报文摘要).接着再用发送方的公开密钥来对报文附加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 如果两个散列值相同 那么接收方就能确认该数字签名是发送方的.通过数字签名能够实现对原始报文的鉴别和不可抵赖性。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安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商务安全提出了双重要求.其复杂程度比大多数计算机网络都高。在电子商务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安全技术问题 制定安全技术规则和实施安全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推动安全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安全的电子商务体系的形成。当然,任何一个安全技术都不会提供永远和绝对的安全,因为网络在变化.应用在变化,入侵和破坏的手段也在变化,只有技术的不断进步才是真正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肖满梅 罗兰娥:电子商务及其安全技术问题.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
[2]丰洪才 管华 陈珂: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及其安全性分析.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4,2
[3]阎慧 王伟:宁宇鹏等编着.防火墙原理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杜 2004

⑺ 计算机毕业论文文献--关于网络基础

1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2010/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 智能发育与退化的神经网络基础 Mind and Computation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 高职《网络基础》课程实施过程考核的研究 Vocational Ecation Research 2010/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 浅谈网络基础教学与实践 Business China 2009/1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改革初探 Intelligence 2010/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6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初探 Journal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2008/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7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实践与心得 新疆职业技术教育 2006/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Journal of Qing Hotel Management College 2009/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9 电子商务中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方案 商场现代化 2009/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0 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这是题目 要哪个 pm我

⑻ 学习计算机网络得原理,应用等各种知识得比较好得书籍

强烈推荐计算机网络第四版Andrew STanenbaum 着 潘爱民 译 徐明伟 审学习计算机网络得原理,应用等各种知识得比较好得书籍

⑼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1.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1.1.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3.1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
1.3.2 计算机网络软件
1.3.3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1.4 网络的传输介质
1.4.1 双绞线
1.4.2 同轴电缆
1.4.3 光缆
1.5 广域网基础
1.6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1.6.1 IP地址
1.6.2 子网掩码
1.7 局域网的组建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和TCP/IP协议
2.1 网络协议模型
2.1.1 协议分层
2.1.2 OSI参考模型
2.1.3 TCP/IP协议模型
2.1.4 TCP/IP与OSI的对应关系
2.2 以太网技术
2.2.1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2.2.2 以太网地址和帧格式
2.2.3 嗅探器的相关知识
2.2.4 Sniffer的使用
2.3 TCP/IP 协议
2.3.1 TCP/IP协议基础
2.3.2 ARP协议
2.3.3 IP协议
2.3.4 ICMP协议
2.3.5 UDP协议
2.3.6 TCP协议
2.4 常用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
2.4.1 设置和查看网络接口工具:Ipconfig
2.4.2 测试网络连通状态工具:Ping
2.4.3 显示网络状态工具:Netstat
2.4.4 显示经过的网关工具:Tracert
第3章 Windows操作系统和常用服务器配置
3.1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
3.1.1 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简介
3.1.2 管理计算机名、用户账户、用户组
3.1.3 本地安全设置
3.1.4 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3.2 DNS服务
3.2.1 DNS概述
3.2.2 DNS客户端
3.2.3 架设DNS服务器
3.2.4 DNS协议和实例分析
3.3 Web服务
3.3.1 Web概述
3.3.2 Web客户端
3.3.3 架设Web服务器
3.3.4 HTTP协议和实例分析
3.4 FTP服务
3.4.1 FTP概述
3.4.2 FTP客户端
3.4.3 架设FTP服务器
3.4.4 FTP协议和实例分析
3.5 MAIL服务
3.5.1 MAIL概述
3.5.2 MAIL客户端
3.5.3 架设MAIL服务器
3.5.4 SMTP协议、POP3协议和实例分析
第4章 Linux操作系统和常用服务器配置
4.1 Linux操作系统基础
4.1.1 Linux简介
4.1.2 使用Linux命令行
4.1.3 常用命令
4.1.4 文件和目录基础
4.1.5 vi编辑器
4.1.6 管理用户和组
4.1.7 文件和目录的属性
4.1.8 文件打包和压缩
4.1.9 使用grep进行文本搜索
4.1.10 使用RPM软件包
4.1.11 网络配置
4.2 配置DNS服务器
4.2.1 安装DNS服务器
4.2.2 安装缓存域名服务器(caching-nameserver)
4.2.3 配置主DNS服务器
4.2.4 重新启动DNS服务器
4.2.5 配置DNS客户端
4.2.6 使用nslookup命令测试DNS服务
4.3 配置FTP服务器
4.3.1 安装vsftpd服务器
4.3.2 测试vsftpd服务器的默认配置
4.3.3 配置vsftpd服务器,允许匿名用户上传文件
4.3.4 配置vsftpd服务器的虚拟用户
4.4 配置Web服务器
4.4.1 安装Apache服务器
4.4.2 测试Apache服务器
4.4.3 配置Apache服务器
4.5 配置E-mail服务器
4.5.1 配置DNS服务器
4.5.2 安装Postfix服务器
4.5.3 切换邮件服务器
4.5.4 修改配置文件/etc/postfix/main cf,配置Postfix服务器
4.5.5 配置dovecot服务器,实现POP和IMAP邮件服务
4.5.6 配置电子邮件客户端
第5章 网页制作
5.1 Dreamweaver CS4的安装
5.2 Dreamweaver CS4界面及常用面板
5.3 站点管理
5.3.1 创建本地站点
5.3.2 管理站点
5.4 网页基本操作
5.4.1 新建一个空白页面
5.4.2 插入文本
5.4.3 插入图片
5.4.4 插入超级链接
5.4.5 插入音频、视频以及动画
5.4.6 使用表格
5.5 网页中的高级应用
5.5.1 利用框架构建网页
5.5.2 加入行为
5.5.3 创建翻转图
5.5.4 使用模板
5.5.5 使用库
第6章 路由器及选路协议基础
6.1 路由器的基础知识
6.1.1 路由器的基本概念
6.1.2 路由器的功能
6.1.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6.1.4 初次访问路由器
6.2 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CLI)
6.2.1 路由器用户界面概述
6.2.2 命令行界面命令列表
6.2.3 路由器的帮助功能和编辑命令
6.3 路由器的文件维护
6.3.1 路由器的基本存储组件
6.3.2 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6.3.3 路由器IOS的升级与备份
6.4 路由表的建立和静态路由配置
6.4.1 路由表的建立
6.4.2 静态路由的实例
6.5 距离矢量选路协议
6.5.1 路由更新的概念
6.5.2距离矢量协议中路由选择表的交换
6.5.3 路由环路问题
6.5.4 RIP协议基础
6.5.5 RIP协议的配置
6.6 链路状态选路协议
6.6.1 链路状态协议基础
6.6.2 OSPF选路协议
6.6.3 单区域中配置OSPF
6.7 网络地址转换
6.7.1 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基本概念
6.7.2 NAT的原理
6.7.3 NAT配置实例
第7章 交换机配置基础
7.1 交换机的基本概念
7.1.1 交换机的三种交换方式
7.1.2 VLAN的基本概念
7.2 生成树协议
7.2.1 生成树协议的帧格式及选举过程
7.2.2 快速生成树协议简介
7.3 VLAN中继
7.3.1 VLAN中继数据帧的格式
7.3.2 VLAN数据帧跨交换机的传输
7.4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7.4.1 在交换机上配置VLAN和配置中继链路
7.4.2 三层交换机上VLAN间路由的配置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
8.1 网络安全概述
8.1.1 网络安全概念
8.1.2 网络安全机制
8.2 加密与认证
8.2.1 网络加密技术
8.2.2 网络认证技术
8.2.3 利用PGP加密技术文件
8.3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
8.3.1 防火墙基础
8.3.2 入侵检测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