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领域重要人物
扩展阅读
手机软件恢复运行 2025-06-28 23:00:14

计算机网络领域重要人物

发布时间: 2022-09-06 07:10:43

1. 计算机行业有哪些杰出的人物

姓名:丁磊
民族:汉族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1.10.10
星座:天秤座
籍贯:浙江宁波
毕业院校:电子科技大学
供职机构:网易公司
职务:首席架构设计师
1971年10月生于宁波,奉化
1993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
1993~1995年在宁波市电信局工作
1995年-1996年就职于Sybase广州公司
1996年-1997年就职于广州飞捷公司
1997年5月创办网易
网易公司首席架构设计师,丁磊1997年6月创立网易公司,将网易从一个十几个人的私企发展到今天拥有近300员工在美国公开上市的知名互联网技术企业。2000年3月,丁磊辞去首席执行官,出任网易公司联合首席技术执行官,2001年3月,担任首席架构设计师,专注于公司远景战略的设计与规划。在创立网易公司之前,丁磊曾是中国电信的一名技术工程师,后担任一家美国数据库软件公--美国赛贝斯(中国)公司(Sybase)的技术支持工程师。丁磊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新华网浙江频道8月6日电上周,网易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其股价猛涨,最高蹿至52.21美元。以每股50美元计算,网易市值已达15.7亿美元,创始人丁磊持有58%的股份,账面价值约合人民币75亿元。在去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上,中信泰富的荣智健和世茂集团的许荣茂分别以70.35亿元和64.56亿元的个人资产排名前两位。
网易成立后的最初两年,丁磊把资金和精力主要放在开发互联网应用软件上,其中1997年11月推出了中国第一个双语电子邮件系统。2000年3月,丁磊辞去首席执行官,出任网易公司联合首席技术执行官,2001年3月,担任首席架构师,专注于公司远景战略的设计与规划 张朝阳1.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64年10月31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祖籍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陕西西安人。
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以全国第39名成绩,考取CUSPEA项目奖学金赴美留学。
1993年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
1994年任MIT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
1995年底回国任美国ISI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
1996年在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学院爱德华·罗伯特教授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
1998年2月25日,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在张朝阳的领导下搜狐历经四次融资,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NASDAQ:SOHU)。
搜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领先的新媒体、电子商务、通信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是中文世界最强劲的互联网品牌,对互联网在中国的传播及商业实践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张朝阳现任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获得荣誉
1998年10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1999—2001年被《中国青年报》连续三年评为“年度IT十大风云人物”之一,1999年7月被《亚洲周刊》选为封面人物,2001年5月7日,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二十五位企业新星之一,同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明日领袖”之一。
2005年1月5日,搜狐公司举办的“2005·中国新视角”高峰论坛在京隆重召开。论坛探讨了2005年中国社会和经济在国际化、未来发展和转型期间的诸多问题。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0张朝阳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张朝阳讲道:“互联网可以说是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在第一次浪潮1996年萌动到1997年开始形成商业模式的探索到1998年、1999年高潮,这是第一个浪潮,产生了相当多的企业,当然有很多很多企业失败了。比较幸运能够捷足先登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只有三大门户,稍微晚一些可能机会少一些,但是也能够产生一些企业。经过多少年以后或者七年以后,六年以后,最初的三大门户形成相当的规模,有了足够的资金在品牌上获得发展。第二次资产浪潮到来以后,1998年、1999年产生的企业大批企业死亡了,但是剩下的几个顽强的,除了三大门户以外还有一些顽强的企业一直活下来,终于迎来资本市场第二次浪潮,第二次浪潮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第二次浪潮。但是互联网的应用和实践网民数量越来越多,每个人上网的各种行为从简单的读新闻到发邮件到年轻人上网有多种多样跟互联网的亲密接触,这是市场上的进展。活下来渡过资本严冬的企业现在逐渐融得大量风险资金获得上市,表现出来的就是资本的第二次浪潮,中国互联网企业突然有了很多钱,商业模式比较清晰,但很多方面还需要探索。”
这样重要的场合里,张朝阳这样一番讲话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至少在最清楚公司运营情况的张朝阳自己看来,他已经坐到了成功者的交椅上,有资格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平静地讲几句业界的宏观话题。张朝阳真的为渴望创造奇迹的年轻一辈树立了一个榜样?张朝阳真的堪称英雄?近日专访了张朝阳,期望从他的言谈话语中判断他的现状,解读这个经常作秀的新锐财富代表人物。

2. 现今中国排名前十的计算机科学家是哪十位啊

姚期智、潘云鹤、李未、王安、夏培肃、杨立铭、袁亚湘、陈仕元、徐家福

3. 国内,计算机网络专业名人有谁 详细情况

谢希仁老师
谢希仁,1931年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先后在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张家口),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兵工程学院(重庆)和通信工程学院(南京)任教。现任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教授,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总参通信部科技创新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和中国通信学会会士,IEEE高级会员,《电子学报》编委,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曾被评为全国和全军优秀教师,获国家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多次以 谢教授在北京市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室讲学
及全军通信系统有突出贡献优秀科技人员奖和总参谋部人梯奖。研究领域是网管系统和卫星通信网控系统,领导和参加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商用和军用的VSAT卫星通信网控中心。近年来负责主持翻译出版了多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世界名着,如Comer的《TCP/IP》(三卷),Stevens的《TCP/IP》(三卷),Forouzan的《TCP/IP》,Stallings的《数据与计算机通信》、《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及《高速网络》等。 主编的《计算机网络》是中国国内影响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入门教材之一,被很多大学采用,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
编辑本段经历
1931年2月27日 出生于北京市。 1947-1952年 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 1952-1958年 任解放军张家口通信工程学院助教。 1958-1963年 任解放军西安军事工程学院助教、讲师。 谢希仁
1963-1977年 任解放军重庆通信兵工程学院讲师。 1977-1999年 任解放军南京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 任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4. 中国IT界的风云人物都有谁

盘点中国IT界十大风云人物

1、马云,1964年10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绍兴嵊州(原嵊县)谷来镇,中国着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2013年5月10日,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但兼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菜鸟网络李彦宏,男,汉族,1968年11月生,山西阳泉人,无党派,研究生学历。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美国的8年间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子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人员,并在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做过资深工程师。1999年,李彦宏回国和合伙人创建了网络公司,任网络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2001年,李彦宏被评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2002年获首届“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董事长等职务,是中国IT企业的代表性人物。

5. 网络工程师的成功代表人物

宋展,1989年5月出生于中国·河北,拥有近乎于神话般的经历。从8岁起跟随祖辈、父辈系统地学习计算机;16岁获得VUE国际考试中心与美国·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联合授予的“CCIE—电信运营商类”互联网络高级专家资格。
思科认证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
Cisco Certified Design Associate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Professional
Cisco Certified Design Professional
Cisco Certified Internetworking Expert
CCIE—Service Provider(电信运营商类)
-

微软认证

Microsoft Certified Professional
Microsoft Certified Systems Administrator
Microsoft Certified Systems Engineer
Microsoft Certified database administrator
(Windows 平台 Sever 2003系统)
-

红帽linux认证

系统开发专家、系统维护专家、网络集成环境开发专家、软件检测专家、软件开发专家、Linux系统高级工程师

CIW网络安全认证

互连网络安全策略工程师、策略专家;互连网络安全技术工程师、网络安全应急维护专家;互连网络安全高级工程师、高级网络安全专家

6. 计算机网络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关键人物列举10个人.急!!在线等~

1、Larry Page and Sergey Brin (Google联合创始人)
2、Tim Berners-Lee (互联网创始人—)
3 Mark Zuckerberg (Facebook创始人)
4、Shawn Fanning (Napster,Rupture,P2P的创始人)
5、Kevin Rose (Digg,新闻业)
6、Matt Mullenweg (WordPress)WEBLOG
7、Bram Cohen (BitTorrent)
8、Pierre Omidyar (eBay)
9、Mike Morhaime (Blizzard Entertainment - World of
Warcraft)暴雪公司:魔兽争霸
10、Jimmy Wales (Wikipedia维基网络)
11、Craig Newmark (社区网站Craigslist)
12、Chad Hurley and Steve Chen (Youtube联合创始人)
13、David Filo and Jerry Yang (Yahoo三巨头:杨致远、大卫·菲罗、塞梅尔)
14、Jack Ma (Alibaba)马云
15、Jeff Preston Bezos (Amazon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7. 计算机发展史上都有哪些重要的科学家

1、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通用计算机之父(发明了机械式计算机),他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他于1823年设计出来的世界上第1台计算机小型差数机,虽然没有制成,但其基本原理于92年后被应用于巴勒式会计计算机。

他还利用计数机来计算工人的工作数量、原材料的利用程度等。他把这叫做“管理的机械原则”。

2、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

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着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图灵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诸多贡献,提出了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即图灵试验,至今,每年都有试验的比赛。此外,图灵提出的着名的图灵机模型为现代计算机的逻辑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础。

3、约翰·阿塔那索夫

约翰·阿塔那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是保加利亚移民的后裔,1903年10月4日生于美国纽约州哈密尔顿,是保加利亚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得计算机先驱奖、1990年IEEE授予的“电气工程里程碑奖”、布什授予的全国技术奖章。

1970年,保加利亚政府授予的Bulgarian Order of Cyril and Methodius,First Class。1978年,入选依阿华州发明家名人堂。1983年,依阿华州立大学校友会授予他杰出成就奖。1995年6月15日,在马里兰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

4、冯·诺依曼

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原籍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作出了贡献。为研制电子数字计算机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案。晚年,研究自动机理论,着有对人脑和计算机系统进行精确分析的着作《计算机与人脑》。

主要着作有《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1926)、《计算机与人脑》(1958)、《经典力学的算子方法》、《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944)、《连续几何》(1960)等。

5、姚期智

姚期智,1946年出生于中国上海,计算机学家,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004年起在清华大学任全职教授,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2011年担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2017年2月姚期智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归属于信息技术科学部 。

姚期智的研究方向包括计算理论及其在密码学和量子计算中的应用,最先提出量子通信复杂性,提出分布式量子计算模式,后来成为分布式量子算法和量子通讯协议安全性的基础 。

8. 中国IT界最牛的十个人

我国20世纪最有影响的IT人物
按:《计算机世界》报于2000年初组织了一次“世纪评选”,根据专家和群众的意见评出对我国20世纪IT事业最有影响的10个人,谭浩强教授名列第二,他的功绩是把千百万非专业的人引入计算机的大门。1.张效祥——中国IT见证人作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创始人之一,40年来,张效祥从我国第一台仿苏电子计算机制造的主持人,到我国自行设计的电子管、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研制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开拓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中期,在他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率先在我国开展多处理器并行计算机系统国家项目的探索与研制工作,并于1985年完成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并行机系统,为我国巨型机的研制开拓了新的技术途径。由于其对计算机的突出贡献,张效祥被聘请或当选为国务院电子计算机及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计算机顾问,国家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组长,国家计委中国国际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国家高技术计划评估监督小组成员等,并长期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2.谭浩强——计算机科普作家如果告诉一个外国专家,一本计算机方面的科技书籍卖出了400万册,他肯定会不相信,然而就是这本叫作《BASIC语言》的书发行量现在已经超过1200万册,而它的作者就是谭浩强。在80年代,谭浩强在中央电视台主讲BASIC,观众达到100万人,而以后的几种计算机语言的电视讲座使谭浩强的学生最多。许多人买书就是冲着“谭浩强”这个名字去的,有人说这个名字就是一个知名品牌。1984年,谭浩强等人创办了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可以说,谭浩强的功绩在于使更多非计算机专业的人了解了计算机,把他们引入计算机的大门,为中国计算机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王选——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是IT业内业外家喻户晓的人物。70年代参与着名的“748”工程,以其独特的“轮廓加参数描述”技术思路实现排版技术跨越,并成为研制汉字激光照排主导人物之一。同样令人敬佩的不仅是王选的个人奋斗经历和在专业学科中表现出的优异才能,在致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方面,他也堪称开风气之先。4.柳传志——中国IT产业乐队首席指挥柳传志的价值、贡献、意义不仅局限在计算机界,他提出的“贸、工、技”企业动作方式,为弱势的中国高科技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趟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他总结“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为长期困顿于计划体制下疏于管理的中国企业指明了管理的要义;他对联想“国有民营”模式的产权改造,为中国企业解决在转型时期积累下的大量产权问题提供了一个范例。柳传志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是中国计算机产业的领袖级人物。5.倪光南——站柜台的研究员和被解聘的院士倪光南是中国计算机界最优秀的科学家之一,他主持开发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是中国科技人员走出象牙塔的象征,被誉为“站柜台的研究员”。他的联想式汉卡让联想从中关村普通一个做贸易的公司一跃成为一家高科技公司;1988年,联想打到海外去,倪光南带领一支精锐的研发队伍在香港研发出了后来为联想带来巨额利润的联想板卡和联想微机。由于与联想高层主管在发展道路上存在分歧,1999年,已经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倪光南被联想集团解聘,留下许多遗憾和困惑。6.王志东——中国互联网运动的先锋成功地将自己从程序员改造为经理人、国内“互联网运动”的先锋人物。从一文不名到今天最火爆的互联网公司的CEO,从被迫从“新天地”出走到辗转创立新浪网,王志东当是1999年最受瞩目的国内IT明星之一。除了广东人与生俱来的商业意识之外,王志东的年轻、厚道和越来越成熟的职业人作风、个人品牌以及对互联网业的敏锐感情,同样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据说为了更充分的国际化,王志东现在正苦练英语口语。7.杨芙清——中国软件“青鸟”在中国计算机产业,杨芙清以大力倡导、积极实践软件工程研究着称,并以解决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的研制闻名软件业。她取得的成就令人眩目:在国内首先研究解决了共享资源和多道程序协调运行的概念和方法,并研究成功集成电路计算机DJS11机(150机)操作系统。用PCM方法,层次管理结构设计实现了DJS200/XT2操作系统,且全部用于系统程序设计语言SCY书写。倡导研究软件工程支撑环境,以解决软件的开发手段,为软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环境。进行了软件工程核心支撑环境BETA-85、集成化软件工程支撑环境青鸟系统的研究开发。承担了软件生产智能化技术研究,领导研制了多语言混合编程环境KM系统。主持了南京市汽车制造厂转向器厂和北京电视机厂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研制成功了管理信息系统生成系统MISGS。作为北大教授、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时期以来,杨芙清不仅致力于科研开发工作,还在北京大学这个着名的教学阵地上孜孜以求、诲人不倦地为我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IT人材。杨芙清现正在软件工程开发环境的标准化与实用化和软件生产智能化技术研究领域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8.李国杰——“产学研”探索者作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的带头人,人们对李国杰最感兴趣的是他的双重身份:中国工程院院士兼曙光公司总裁。李国杰和曙光公司紧密结合所取得的成绩,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如何将“知识--科技成果--市场”三者运作成良好性互动的时代风彩。高性能计算机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这方面的研究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曙光机走出了自己的路子,被认为是中国计算机研究水平和应用水平的一面旗帜。美国留学期间的李国杰在智能计算机、有效搜索算法和VLSI处理器阵列这三个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开创性贡献,而他在日常也不忘对年轻科研工作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看到中国的缺陷又不失振兴中华的信心,既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又不迷迹西方生活”。9.施振荣——微笑创时势1989年被《FORTUNE》评选为“与亚洲做生意不可不认识的二十五位人物”之一,1995年被《世界经理人文摘》推选为“全球15位最能创造时势的企业家”之一,1996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全球25位最杰出的企业管理者”之一--这就是施振荣,台湾宏集团董事长。 像他的企业一样,出生在台湾省彰化县的施振宽松拥有全球性的荣誉。他总能带来新鲜的思想,他的微笑曲线、XC理论无不是对IT行业深刻理解后的点睛之解;而他奋斗、创造的经历对年轻人来说,更具有借鉴意义。他打破了华人企业难以长大的谶语,这中间的经验产在是每一个想要做大、作“百年老店”、进500强的国内企业需学习的。10.刘积仁——促进软件产业化的排头兵刘积仁是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他不仅作为学术带头人,在跟踪国际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最新潮流、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把眼光投向中国巨大的应用软件市场,于1991年创办软件企业--东大阿尔派及东软。从3万元科研经费、3台普通微机、3名年轻教师和一间半教室起家,创造性地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东北大学网络工程研究室发展成为拥有上市公司东大阿尔派在内的大型软件企业。公司现有工程师1900多名,总资产9亿元。刘积仁在探索发展民族软件产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跨世纪优秀人才”等多项荣誉。 原作者:《计算机世界》编辑部 来 源:《计算机世界》

9. 计算机网络领域的领军人物有哪些

路易斯·普赞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路易斯·普赞在分别位于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地点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创新性的连接数据网络。尽管这个网络只能连接几十台电脑,但其简单高效性为日后建立一个可以连接数百万台电脑的网络指明了方向。普赞对于当今互联网的建立功不可没。如今他依然在为互联网的进一步演变与提高振臂高呼。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嘉奖了五位计算机网络先驱者。他们将分享刚设立的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Queen Elizabeth Prize for Engineering)共计100万英镑(合160万美元)的奖金。其中四位获奖者都闻名于世,他们是:互联网协议的创始人温特•瑟夫(Vint Cerf)和鲍勃•康恩(Bob Kahn),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成功发明首款网页浏览器的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然而,获奖的第五人就相对少为人知。他就是路易斯•普赞(Louis Pouzin),一个喋喋不休的法国人,他对这个领域做出的贡献完全称得上举足轻重。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普赞在分别位于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地点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创新性的连接数据网络。尽管这个网络只能连接几十台电脑,但其简单高效性为日后建立一个可以连接数百万台电脑的网络指明了方向。普赞的发明激发了瑟夫和康恩的想象力,他们两位将普赞设计的许多方面都融入了他们的互联网协议设计,而互联网协议如今正驱动着整个互联网的运行。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法国政府撤走了对普赞项目的资金支持。他眼看着互联网席卷全球,最终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证明。“对于路易斯来说,这份认可实在来得太迟,太迟了,”瑟夫说道,“这不公平。”

1931年出生在法国中部一个小村庄的普赞是在父亲开的锯木厂长大的。他被厂里那些危险的机器——除了电锯,还有发动电锯的蒸汽机——深深地吸引了,但父亲不许他碰,只给了他一个麦卡诺(Meccano,商标名,主要是钢铁组合的模型玩具)的建筑工具箱用以修木。普赞的父母鼓励他去法国最知名的理工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大学(École Polytechnique)求学。毕业后,他为法国国营的邮政、电报和电信供应商(PTT)设计出了一套机械工具。

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普赞在《世界报》(Le Monde,法国第二大全国性日报,是法国在海外销售量最大的日报。)上读到了从办公用品供应商的年度展览会上发来的一篇报道,在其中美国技术公司IBM承诺不久后就会推出能够处理各种官僚文书苦差的电脑产品。沉醉于电脑化的潜力,普赞跳槽去了IBM在法国的竞争对手布尔集团(Bull)。在那儿他手下有十几位工程师,齐力为那台“在双层两室的空间中才能摆得下”而且时而抽风的计算机Gamma 60(译者注:布尔公司于1960年开发的超级计算机,技术水平与欧美不相上下)打造应用软件。然而这项工作的严密与苛刻——以及布尔与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的合作——暴露了普赞能力的局限。“我意识到,如果我不能学会编程或英语,就无法在计算机行业立足,”他回忆说。

随后普赞利用两年公休假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进修,成功地完成了给自己定下的这两大任务。20世纪60年代早期,普赞举家移民美国,并加入了一个致力于分时系统研发的先锋小组,分时系统旨在通过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多个程序,以期使昂贵的大型主机达到更高的利用率。普赞设计出了一款叫作RUNCOM的程序,可以帮助用户自动设定一些单调重复的指令。他本人将那款程序描述为包裹在电脑呼吸内脏外的一个“壳”,这既为一整类软件工具“命令行接口”(command-line shells)的产生贡献了灵感,也是其名称的来源。如今,命令行接口仍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发挥作用。

这个法国人的异议

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法国政客就启动了一项意在振兴国家计算机产业的宏伟计划。1971年,政府叫板国资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法国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RIA:Institut de Recherche d'Informatique et d'Automatique),开始了建立一个全国性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普赞被聘为项目负责人,这个项目也就是着名的CYCLADES。

在这期间,普赞访问了美国多所大学去学习更多有关阿帕网(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的知识。阿帕网由法国军方注资,于两年前接通,依靠一项前景广阔的新技术“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在电脑间传输数据。将所有的通信切分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包并且允许电脑间可以相互传递数据包,这就意味着没有必要在网络上的一对电脑间建立一个直接的连接。即使两台电脑关联甚少,也能够完成连接,这就减少了成本,并且加强了网络的弹性。即使一个网络的连接失败了,数据包也可以通过其它网络传输。

但在普赞看来,阿帕网的设计仍很保守低效。每台计算机都要依赖复杂的硬件才能连接上网络,因为阿帕网的设计包含了一个连接建立阶段,在这段时间一对电脑间可以建立起一条通信网络连接路径。连接建立后,数据包就会在这条路径中有序地进行传输。

普赞的团队想出了一个更高效的办法。他们提出每个数据包都该被标记并作为一个单独信息“数据报”(datagram)进行传输,而不是为一串数据包预设好一条传输的路径。在阿帕网中,成串的数据包都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传输,就像火车的车厢一样。而在CYCLADES网络中,每个数据包就像一辆单独的汽车,可以依据目的地独立地进行传输。就像抛接杂耍一样将数据包还原排序的应该是接收数据的电脑而并非网络,如果某个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了,接收电脑还可以发出重新传输的指令。

这种包交换的“无连接”传输模式降低了网络中对那种复杂昂贵的为数据包预设路径的设备

需求。同时,这种简易的传输系统也使不同网络间的衔接更为容易。第一条CYCLADES网络连接在1973年首次面世,架构于巴黎和格勒诺布尔(法国东南部城市)之间,得到了瑟夫和康恩的密切关注,这两位科学家那时正在为如何赶超阿帕网绞尽脑汁。基于普赞CYCLADES系统中的无连接式数据报传输模式,瑟夫和康恩设计的TCP/IP协议栈如今仍在现代互联网中运行着。

连接中断

尽管CYCLADES系统的创新性折服了瑟夫和康恩,但这一发明却激起了法国PTT公司及纵贯欧洲的其它国营电信供应商的敌意。这些公司的工程师们认为普赞的设计根本不值得信赖,也不满CYCLADES解决网络智能这一问题的方式。普赞心知他的网络设计威胁到了PTT等国营公司的传统商业模式,却无意平息对方的愤怒。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约翰•迪(John Day)回忆起1976年普赞做了一场尤其热血沸腾的讲座。“路易斯展示了一幅城堡的画像,上面标着‘PTT’,”他说,“从城堡的壁垒上垂下一条绳子,上面挂着PTT的用户;其他人则一直在对城堡的高墙发动猛攻。”

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的国营电信运营商都在纷纷打造自己的数据网络,这些网络基于过去用在电话上的电路交换技术。“构造复杂,造价高昂,”普赞说道,“而这正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因素。”当时的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是支持IRIA的,但在蓬皮杜1974年去世后,法国政府转而开始反对这一项目。1978年,政府将CYCLADES项目的预算大幅精简。“他们说,‘你此前的工作非常出色,现在是时候休息一下了,有空可以去逛逛公园放放风筝什么的’,”普赞如是说道。

同年,PTT公司接通了TRANSPAC网络(法国远程分组交换公用数据通信网),这是该公司自己设计的连接导向数据传输网络。“这简直是大错特错,”普赞评价说,“就是一条死胡同。”但起初看来并非如此——TRANSPAC系统巩固了Minitel的应用,Minitel是法国一家电话公司于1982年启用的消费者-信息服务,其应用非常广泛及成功。早在万维网面世10年前,Minitel就能够为法国市民提供网上银行、旅游预订及色情聊天室服务。在20世纪90年代晚期,它的用户就达到了2500万。然而,事实却证明,Minitel无法与互联网媲美,最终被停用。

即使是在法国政府丢弃了CYCLADES项目20年后,普赞的原上级以及盟友莫里斯•阿列格雷(Maurice Allègre)依然对此痛惜不已。“我们本可以成为互联网的先驱,”他在1999年写道,“如今我们却也只是用户之一而已,远远比不上那些可以决定互联网未来的大人物。”在这一打击后,普赞开始转向其它项目研究,最终步入了学术界。“我们浪费了这个伟人的众多心血,”约翰•迪说,“法国走向互联网技术的步伐比较滞缓,而这部分正是因为这一段历史。但如今,网络既成事实,普赞就成了法国人的英雄。”

最终,在2003年,法国政府授予了普赞“荣誉军团骑士级勋章”(Chevalier de la Légion d’Honneur),这是法国最高的奖励之一。普赞现年82岁,名义上已经退休了。但是,随着设计高雅的互联网遭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商业和政治的压力,如同许多互联网的先驱人物一样,普赞仍在利用自己的名望推动着互联网向更开放和更透明的程度发展。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互联网管理的随意性,在这个管理体系中一些关键性决定居然是由公司、慈善机构和出身名门的笨蛋拼起来的一群杂烩来敲定。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扎根于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用户不用担负任何责任。普赞尤其担心某五、六个互联网大公司的声势逐渐壮大,而这会造成用户会止步于“围起来的花园”这种封闭的体验,固定使用与这几个公司相关的站点和应用程序。在普赞看来,这已经触犯了互联网开放的传统。“在某种形式上,他们又在重造Minitel,”他这样评价道。

“在过去的30年,互联网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在100年后,它理应有所不同。”

普赞提到,近年来有80%被采用的新技术标准是美国工程师或美国企业设计的。他尝试过游说议员对互联网体制做一些改变,以使其更易被非英语用户所理解。这场互联网改革运动在2009年获得了重要的一次胜利,当时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这个管理着互联网地址系统的慈善机构,破例地批准了一项发给用中文、阿拉伯语及其它非西方语言脚本编写的域名(包括网址)。

尽管有了这项决议,ICANN却是普赞最大的顾虑之一。ICANN驻于加利福利亚,对美国商务部也不怎么负责,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高其在国际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然而,某些政府却觊觎ICANN手中的管理权——以及由网络专家组成的一个松散联盟IETF(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的权利——政府希望把这些管理权转给一个更传统的国际组织如ITU(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一个落满灰尘的联合国组织,长期以来主要负责管理电话事务。一旦移权给ITU这样的官僚机构,就可能阻碍新标准的发展与采用。因此,许多国家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引领的互联网现状才是最好的选择。普赞在考虑,将现有的国际机构分解重组生成一个新的组织是否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虽然普赞本是一个工程师而并非活动者,他关注的焦点却是互联网的运作支撑体系不该食古不化,而应继续演变与提高。“互联网只是作为一个实验性网络被创建了出来,”他说,“现在也仍然是。”他对美国、爱尔兰、西班牙以及世界各地在努力让互联网变得更加高效安全的研究者们给予了很大支持。“在过去的30年,互联网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他评价说,“在100年后,它理应有所不同。”普赞对于当今互联网的建立功不可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想互联网的发展止步不前。

10. 国内有哪些对计算机做出贡献的人

互联网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

1、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互联网浏览器之父,Netscape创始人之一

2、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Google公司董事长兼CEO

3、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全球最大电子商务网站Amazon创始人

4、斯蒂夫·凯斯(Steve Case):最大互联网公司AOL创始人、AOL时代华纳共同主席

5、吉姆·克拉克(Jim Clark):最成功的互联网创业家,SGI、Netscape创始人、主席

6、罗鲍·盖斯勒(Rob Glaser):全球最大网络视频技术公司RealNetworks创始人、主席兼CEO

7、哈尔西·米纳(Halsey Minor):全球最大IT网站Cnet创始人、名誉主席

8、皮埃尔·奥米迪亚尔(Pierre Omidyar)、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

全球最大拍卖网站eBay创始人、主席和CEO

9、孙正义(Masayoshi Son):全球最成功的互联网投资家,Softbank公司创始人

10、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WWW(万维网)之父

十大电脑英雄:电脑业(PC、硬件产品)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

1、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全球PC新霸主Dell公司主席兼CEO

2、卡莉·菲奥莉纳(Carly Fiorina):全球第二大IT公司HP主席兼CEO

3、路易·郭士纳(Lou Gerstner):全球第一大IT公司IBM主席兼CEO

4、杰夫·霍金斯(Jeff Hawkins)、唐娜·杜宾斯基(Donna Dubinsky):Palm、Handspring公司的创始人

5、斯蒂芬·乔布斯(Steven Jobs):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主席兼CEO

6、罗德·肯尼恩(Rod Canion)和本·罗森(Ben Rosen):Compaq创始人、投资家

7、萨姆·帕米桑诺(Sam Palmisano):最大IT公司IBM新任CEO兼总裁

8、埃克·菲弗尔(Eckhard Pfeiffer):最大PC公司Compaq原CEO兼总裁

9、路·普拉特(Lewis Platt):全球第二大IT公司HP前CEO兼主席

10、特德·威特(Ted Waitt):全球最大PC邮购公司Gateway创始人、主席兼CEO

十大软件英雄:软件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商业成功)

1、斯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全球最大软件公司微软CEO兼总裁

2、比尔·盖茨(Bill Gates):全球最大软件公司微软创始人之一,主席

3、保罗·艾伦(Paul Allen):微软创始人之一、高科技第二大富翁

4、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Oracle创始人

5、司各特·库克(Scott Cook):全球最大的财务软件公司Intuit创始人

6、查尔斯·格什克(Charles Geschke)约翰·沃诺克(John Warnock):

桌面印刷之父,全球最大图形软件公司Adobe共同创始人

7、米切尔·卡普尔(Mitch Kapor):曾经最大PC软件公司Lotus创始人、EFF创始人

8、哈索·普拉特纳(Hasso Plattner):全球最大ERP软件公司SAP共同创始人、主席、CEO

9、加里·基尔代尔(Gary Kildall(1942-1994)):PC操作系统DOS之父

10、PC软件三剑客:保罗·布莱内德(Paul Brainerd):桌面出版之父,Als创始人;

菲利普·卡恩(Philippe Kahn),Borland国际创始人;莱·诺达(Ray Noorda),Novell公司创始人

十大半导体英雄:半导体业(半导体、微处理器等)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

1、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1910-1989)):晶体管之父、“硅谷第一公民”

2、罗伯特·诺宜斯(Robert Noyce(1927-1990)):集成电路共同发明人、英特尔创始人

3、戈登·摩尔(Gordon Moore):英特尔共同创始人、IT第一定律“摩尔定律”创造者

4、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英特尔共同创始人、前董事长兼CEO

5、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全球第二大CPU公司AMD创始人、主席兼CEO

6、特德·霍夫(Ted Hoff):微处理器之父

7、查尔斯·E·斯波克(Charles Sporck):国民半导体公司创始人、前董事长

8、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人(德州仪器)

9、汤姆·安吉伯(Thomas J. Engibous):德州仪器公司(TI)主席、CEO兼总裁

10、克雷格·贝瑞特(Craig Barrett):英特尔总裁兼CEO

十大通讯网络英雄:通讯产业(通讯业、网络产品等)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

1、威廉·麦高文(William McGowan):MCI通讯公司总裁,打破AT&T垄断,改写电信历史

2、克雷格·麦考(Craig McCaw):移动通讯先驱,与比尔·盖茨创办Teledesic卫星系统

3、文顿·塞夫(Vint Cerf):TCP/IP发明人之一、WorldCom公司副总裁

4、柏纳德·埃贝斯(Bernard Ebbers):MCI WorldCom公司总裁兼CEO

5、约尔马·奥利拉(Jorma Ollila):全球最大移动电话生产商诺基亚主席兼CEO

6、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约翰·杜尔(John Doerr)等:网络风险投资大师

7、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全球最大网络公司Cisco主席、CEO兼总裁

8、埃里克·本哈默(Eric Benhamou):全球着名网络产品公司3Com主席兼CEO

9、斯考特·麦克里尼(Scott McNealy):着名网络产品公司Sun创始人、主席兼CEO

10、鲍伯·麦特卡夫(Bob Metcalfe):以太网之父,3Com创始人

十大创业先驱:IT产业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主要是历史人物)

1、威廉·休利特(William Hewlett)和戴维·帕卡德(Dave Packard):HP共同创始人

2、托马斯·沃森父子(Thomas . Watson):全球最大IT公司IBM创造者

3、肯·奥尔森(Ken Olsen):DEC创始人,小型机之父

4、阿兰·舒加特(Alan Shugart):全球最大硬盘厂商Seagate创始人

5、唐·埃斯特利奇(Don Estridge):IBM PC之父

6、诺兰·布什内尔(Nolan Bushnell(1943-)):Atari创始人、电子游戏机之父

7、爱德华·罗伯茨(Ed Roberts):全球第一家PC公司MITS创始人、个人电脑之父

8、罗斯·佩罗(Ross Perot):最大计算机服务公司EDS创始人

9、亚当·奥斯本(Adam Osborne):便携式计算机之父、奥斯本公司创始人

10、计算机渠道三剑客:威廉·米拉德(William H. Millard):计算机零售之父,ComputerLand创始人;

Bronson Ingram:计算机分销帝国Ingram创始人;Edward Raymund:第二大分销商Tech Data创始人

十大技术天才:IT业发展中技术创新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偏重技术的商业价值)

1、斯蒂芬·沃兹尼克(Steven Wozniak):苹果创始人之一

2、阿伦·凯(Alan Kay):现代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GUI)之父

3、纳森·梅尔沃德(Nathan Myhrvold):微软公司前首席技术官

4、西摩·克雷(Seymour Cray(1925-1996)):超级计算机之父,Cray公司创始人

5、戈登·贝尔(Gordon Bell):DEC技术灵魂、最成功的小型机VAX开发者

6、比尔·乔伊(Bill Joy)、James Gosling:Java之父。Sun创始人、首席技术官

7、旦·布莱克林(Dan Bricklin):PC电子表格之父、PC商用软件开拓者

8、吉恩·阿姆达尔(Gene Amdahl):IBM大型机之父、最杰出的计算机设计师

9、李纳斯·托沃兹(Linus Torvalds):着名操作系统Linux之父

10、丹尼斯·利奇和肯·汤普生(Dennis M. Ritchie、Ken Thompson):Unix之父、C语言的发明人

十大科学精英: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偏重技术的学术价值和对基础科学的推动)

1、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计算机之父

2、阿兰·图灵(Alan Turing 1912-1954):人工智能之父

3、计算机语言三剑客:约翰·巴库斯(John Backus):FORTRAN之父等

4、伊凡·苏泽兰(Ivan Sutherland):虚拟现实之父

5、格蕾丝·赫柏(Grace Murray Hopper):计算机程序之母

6、鲍伯·泰勒(Bob Taylor):ARPA IPTO主任,PC技术摇篮——施乐PARC创始人

7、约翰·阿塔纳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1903-1995)):法定的数字计算机之父

8、艾克特和莫齐利(J. Presper Eckert (1919-1995)、John Mauchly (1907-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