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网络第27讲
扩展阅读
手机安装软件大全 2024-05-20 05:26:47
西瓜视频官方网站怎么找 2024-05-20 05:09:21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网络第27讲

发布时间: 2022-09-23 23:22:00

‘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无线网。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将大量独立的、但相互连接起来的计算机来共同完成计算机任务。

(1)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网络第27讲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有:

1、速率

计算机发送出的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比特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英文字bit来源于binary digit,意思是一个“二进制数字”,因此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1或0。

2、带宽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这里一般说到的“带宽”就是指这个意思。这种意义的带宽的单位是“比特每秒”,记为bit/s。

3、吞吐量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吞吐量更经常地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计算机网络

‘贰’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建立ARPANet。ARPANet最初只包括四个站点,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犹他大学Utah和斯坦福研究所SRI。
1970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的诺曼.阿勃拉姆逊研制成ALOHANet,这是早期着名互联网之一。ARPANet开始采用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斯蒂夫.克洛克设计的网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1971年ARPANet发展到15个站点,23台主机。新接入的站点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林肯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航空航天局的Ames研究中心等。1972年互联网工作组(INWG)宣告成立。其目的在于建立互联网通讯协议,主席是斯坦福的温登.泽夫。BBN公司(由Bolt、Beranek和Newman合伙建立的位于波士顿的一家咨询公司)的雷.汤姆林森(Rey Tomlinson)发明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很快就流行起来。
1973 年ARPANet扩展成国际互联网。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国和挪威的计算机。
1974年ARPA的鲍勃.凯恩和斯坦福的温登.泽夫合作,提出TCP/IP协议。
1975年由于ARPANet已由试验性互联发展为实用型网络,其运行管理由ARPA移交给国防通信局DCA。世界上第一台微机Altair8008诞生于新墨西哥州的MITS公司。微机时代来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借Altair起家,建立了如今声名显赫的微软公司。
1976年AT&T的贝尔实验室推出UUCP(Unix-to-Unix Copy),一年后开始随UNIX捆绑销售。
1977年威斯康辛大学建成THEORYNet。这个互联网用UUCP向100多用户提供E-mail服务。
1978年美国国防部决定以TCP/IP协议的第4版作为其数据通信网络的标准。互联网通讯协议标准化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1982年TCP/IP加入UNIX内核中,商业电子邮件服务在美国25个城市开始启动。
1983年ARPA Net分离出MILNet,DCA把ARPANet各站点的通讯协议全部转为TCP/IP,这是全球Internet正式诞生的标志。
欧洲建成科学和研究网EARN(European Academic and Research Network)。
托姆.詹宁斯(Tom Jennings)开发成功Fidonet,主要连接MS-DOS的个人电脑(Fido是美国人对心爱的哈巴狗的通称,其名称来源于此)。
1984年日本建成JUNet(Japan Unix Network)。
作家吉布森(Gibson)在他的一篇小说《精神漫游者》中首次提出Cyberspace这个术语。
1985年美国科学家基金会(NSF)建立NSFNet。
1986年NSFNet成为Internet主干网(56Kbps)。
Internet完成取代了ARPA Net。
1987年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数突破10,000台。
NSF与IBM、Merit网络公司、MCI等公司签约,把NSFNet主干网的传输速率从56kbps提高到1.54Mbps。
1989年Internet主干网升为T1速率(1.54Mbps)。
最早的也是最着名的Internet服务提供商之一——Compuserve成立。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蒂姆·贝纳斯一李(Tim Berners-Lee)研制成World Wide Web,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所见即所得的超文本浏览器/编辑器。

‘叁’ TCP/IP体系结构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作用

tcp/ip网络层协议 属于可靠传输协议~具有检错功能还有流量控制,使用TCP/IP协议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但速度会比UDP协议慢~TCP/IP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用三次握手过程建立连接~

我只能说这么多~TCP/IP在网络中的作用就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流量控制

‘肆’ 美国斯坦福大学怎么

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世界着名大学。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全名小利兰·斯坦福大学,或译作史丹佛大学,通常直接称作斯坦福大学,坐落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市,是一所享誉世界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

该校校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罗奥图(Palo Alto),与旧金山相邻,占地35平方公里,是美国面积第二大的大学,与哈佛大学并列为美国东西两岸的学术重镇。

斯坦福大学也获得多个杂志调查评为最着名的学府之一。泰晤士《世界声誉排名》(2013-14年)将其评为第三。《普林斯顿评论》于2010及2013年所做的调查显示,斯坦福是最多美国家长及学生的"梦想学府"。一份于2003年发表的盖洛普投票显示,它也是美国普罗大众眼中第二最久负盛名的学府。美国商业杂志《福布斯》亦于2012年,赞赏斯坦福大学"因成就了硅谷及领导着世界经济与科技产品的发展,而为首屈一指的名校"。《纽约时报》及《石板杂志》甚至提到斯坦福作为"象征着美国大学"的地位及名誉。

‘伍’ 计算机网络是如何跨越山川,海洋,陆地,构成全球internet网络呢

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 ResearchInstitute(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of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1968年
1968年,参议员TedKennedy(特德.肯尼迪)听说BBN赢得了ARPA协定作为内部消息处理器(IMP),特德.肯尼迪向BBN发送贺电祝贺他们在赢得“内部消息处理器”协议中表现出的精神。
1978年
1978年,UUCP(UNIX和UNIX拷贝协议)在贝尔实验室被提出来,1979年,在

互联网时代
UUCP的基础上新闻组网络系统发展起来。新闻组(集中某一主题的讨论组)紧跟着发展起来,它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交换信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然而,新闻组并不认为是互联网的一部分,因为它并不共享TCP/IP协议,它连接着遍布世界的UNIX系统,并且很多互联网站点都充分地利用新闻组。新闻组是网络世界发展中的非常重大的一部分。
第一个检索互联网的成就是在1989年发明出来,是由PeterDeutsch和他

title
的全体成员在Montreal的McFillUniversity创造的,他们为FTP站点建立了一个档案,后来命名为Archie。这个软件能周期性地到达所有开放的文件下载站点,列出他们的文件并且建立一个可以检索的软件索引。检索Archie命令是UNIX命令,所以只有利用UNIX知识才能充分利用他的性能。
McFill大学,拥有第一个Archie的大学,发现每天从美国到加拿大的通讯中有一半的通信量访问Archie。学校关心的是管理程序能否支持这么大的通讯流量,因此只好关闭外部的访问。幸运的是当时有很多很多的Archie可以利用。
BrewsterKahle,当时是在ThinkingMachines(智能计算机)发明了WAIS(广域网信息服务),能够检索一个数据库下所有文件和允许文件检索。根据复杂程度和性能情况不同有很多版本,但最简单的可以让网上的任何人可以利用。在它的高峰期,智能计算机公司维护着在全世界范围内能被WAIS检索的超过600个数据库的线索。包括所有的在新闻组里的常见问题文件和所有的正在开发中的用于网络标准的论文文档等等。和Archie一样,它的接口并不是很直观,所以要想很好的利用它也得花费很大的工夫。
1989年
1989年,在普及互联网应用的历史上又一个重大的事件发生了。TimBe

互联网的标志
rners和其他在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人----这些人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非常出名,提出了一个分类互联网信息的协议。这个协议,1991年后称为WorldWideWeb,基于超文本协议――在一个文字中嵌入另一段文字的-连接的系统,当你阅读这些页面的时候,你可以随时用他们选择一段文字链接。尽管它出现在gopher之前,但发展十分缓慢。
由于最开始互联网是由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所以它最初只是限于研究部门、学校和政府部门使用。除了以直接服务于研究部门和学校的商业应用之外,其它的商业行为是不允许的。90年代初,当独立的商业网络开始发展起来,这种局面才被打破。这使得从一个商业站点发送信息到另一个商业站点而不经过政府资助的网络中枢成为可能。
1991年
1991年,第一个连接互联网的友好接口在Minnesota大学被开发出来。当时学校只是想开发一个简单的菜单系统可以通过局域网访问学校校园网上的文件和信息。紧跟着大型主机的信徒和支持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拥护

因特网(8张)
者们的争论开始了。开始时大型主机系统的追随者占据了上风,但自从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倡导者宣称他们可以很快建立起一个原型系统之后,他们不得不承认失败。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倡导者们很快作了一个先进的示范系统,这个示范系统叫做Gopher。这个Gopher被证明是非常好用的,之后的几年里全世界范围内出现10000多个Gopher。它不需要UNIX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知识。在一个Gopher里,你只需要敲入一个数字选择你想要的菜单选项即可。今天你可以用theUofMinnesotagopher选择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Gopher系统。
当University of Nevada(内华达州立大学)的Reno创造了VERONICA(通过

互联网应用示例
Gopher使用的一种自动检索服务),Gopher的可用性大大加强了。它被称为VeryEasyRodent-的首字母简称。遍布世界的gopher象网一样搜集网络连接和索引。它如此的受欢迎,以致很难连接上他们,但尽管如此,为了减轻负荷大量的VERONICA被开发出来。类似的单用户的索引软件也被开发出来,称做JUGHEAD().
Archie的发明人PeterDeutsch,一直坚持Archie是Archier的简称。当VERONICA和JUGHEAD出现的时候,表示出非常的厌恶。[3-4]

‘陆’ 求 计算机三级 的上机模拟系统 下载

三级网络技术专家密押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6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是从中科院高能所到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中心,它建成于
A)1989年6月
B)1991年6月
C)1993年6月
D)1995年6月
(2)基于网络安全需要,网络操作系统一般提供了四级安全保密机制:注册安全性、用户信任者权限与
I.最大信任者权限屏蔽Ⅱ.物理安全性
Ⅲ.目录与文件属性,Ⅳ.协议安全性
A)I
B)I,Ⅱ
C)I,Ⅲ
D)Ⅳ
(3)计算机网络拓扑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网络拓扑影响着网络的性能以及
I.安全性Ⅱ.系统可靠性
Ⅲ.层次结构Ⅳ.通信费用
A)Ⅱ和Ⅳ
B)Ⅱ和Ⅲ
C)Ⅲ和Ⅳ
D)I和Ⅱ
(4)组成超媒体系统的是编辑器、超媒体语言和
A)结点
B)链
C)导航工具
D)指针
(5)以下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现在高档微机与工作部几乎没有区别
B)现在家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计算机几乎一样
C)现在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性能差不多
D)现在的手持设备还都不能上网
(6)光纤通信采用的亮度调制方法属于
A)振幅键控ASK调制
B)频移键控FSK调制
C)相移键控PSK调制
D)波分复用WDM
(7)按照计算机网络覆盖地域范围的大小对网络进行分类,可分为
A)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
B)局域网和Internet网
C)星型网、环型网和总线型网
D)局域网和广域网
(8)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讨论中,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A)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局域网的互联
B)联入网络的所有计算机都必须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
C)网络必须采用一个具有全局资源高度能力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D)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9)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屏蔽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差异性,为用户提供各种基本网络服务功能,完成共享系统资源的管理,并提供网络系统的
A)多媒体服务
B)wWw服务
C)E_mail服务
D)安全性服务
(10)在计算机网络中,用户访问网络的界面是
A)主机
B)终端
C)通信控制处理机
D)网卡
(11)下列关于时间片轮转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时间片轮转法中,系统将CPU时间划分成一个个时间段
B)就绪队列中的各个进程轮流在CPU上运行,每次运行一个时间片
C)当时间片结束时,运行进程自动让出CPU,该进程进入等待队列
D)如果时间片长度很长,则调度程序剥夺CPU的次数频繁,加重系统开销
(12)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
B)层次结构的各层之间相对独立
C)网络体系结构对实现所规定功能的硬件和软件有明确的定义
D)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接口保持不变.其他各层均不受影响
(13)在理解误码率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I.应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
Ⅱ.对于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可以笼统地说误码率越低越好
Ⅲ.对于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如果传输的不是二进制码元,要折合成二进制码元来计算
A)I、Ⅱ和Ⅲ
B)仅I和Ⅱ
C)仅I和Ⅲ
D)仅Ⅱ和Ⅲ
(14)下列文件存储设备不支持文件的随机存取的是
A)磁盘
B)光盘
C)软盘
D)磁带
(15)长期以来,网络操作系统的三大阵营是Novell的Netware和
I.MicroSoft的WindowsNTⅡ.MicroSoft的Windows2000
Ⅲ.UNIXⅣ.Linux
A)Ⅱ和Ⅲ
B)I和Ⅳ
C)I和Ⅲ
D)Ⅱ和Ⅳ
(16)IEEE802参考模型中不包含
A)逻辑链路控制于层
B)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C)网络层
D)物理层
(17)在数据通信中使用曼彻斯特编码的主要原因是
A)实现对通信过程中传输错误的恢复
B)实现对通信过程中收发双方的数据同步
C)提高对数据的有效传输速率
D)提高传输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18)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如图所示。在没有选项和填充的情况下,报头长度域的值为04816、1931

版本
报头长度
服务类型
总长度
标识
标志
片偏移
生存周期
协议
头部校验和
源lP地址
目的lP地址
选项+填充
数据
A)3
B)5
C)10
D)20
19)计算机网络领域中B-ISDN的含义是指
A)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
B)窄带综合业务数据网
C)基础综合业务数据网
D)综合业务数据网
20)无线局域网所使用的扩频的两种方法是:跳频扩频和
A)直接序列扩频
B)移频键控
C)时分多路复用
D)码分多路复用
21)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拨号上网的用户动态地获得一个IP地址
B)用户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时,用户计算机需要增加局域网网卡
C)ISDN可分为宽带(B—ISDN)和窄带(N—ISDN)
D)拨号上网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Mbps
22)目前局域网能提供的数据传输率为
A)1Mbps~lOMbps
B)10Mbps~100Mbps
C)10Mbps~1000Mbps
D)10Mbps~10000Mbps
23)Netware第二级容错主要是
A)针对文件服务器失效而设计的
B)针对硬盘表面介质损坏而设计的
C)针对硬盘和硬盘通道故障而设计的
D)用来防止在写数据记录的过程中因系统故障而造成的数据丢失
24)下列哪个不是单机操作系统管理的主要操作?
A)进程
B)内存分配
C)系统安全
D)文件输入/输出
(25)下列关于网络操作系统基本任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屏蔽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差异性
B)为用户提供各种基本网络服务功能
C)完成网络共享系统资源的管理
D)提供网络通信的可靠性服务
(26)在网络安全中,截取是指未授权的实体得到了资源的访问权。这是对
A)可用性的攻击
B)完整性的攻击
C)保密性的攻击
D)真实性的攻击
(27)下面选项为一种可应用于ERP、电子商务和数据仓库的大型Unix系统的是
A)Solaris
B)AIX
C)HP—UX
D)EnterpriseServer
(28)下列关于局域网的描述中,正确的一条是
A)局域网的数据传输率高,数据传输可靠性高
B)局域网的数据传输率低,数据传输可靠性高
C)局域网的数据传输率高,数据传输可靠性低
D)局域网的数据传输率低,数据传输可靠性低
(29)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支付网关系统、业务应用系统、用户及终端系统和
A)CA系统
B)KDC系统
C)加密系统
D)代理系统
(30)浏览器中,与安全、隐私无关的是
A)C00kie
B)JavaApplet
C)背景音乐
D)ActiVeX(31)在计算机网络中,表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指标是
A)传输率
B)误码率
C)信息容量
D)频带利用率
(32)为了防止局域网外部用户对内部网络的非法访问,可采用的技术是
A)防火墙
B)网卡
C)网关
D)网桥
(33)IP地址格式分为几部分?
A)2
B)4
C)5
D)6
(34)正在运行的进程在信号量S上作P操作之后,当S
A)等待队列
B)提交队列
C)后备队列
D)就绪队列
(3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局域网的传输线路中,粗缆和细缆混合使用时,长度不能超过300m
B)在局域网的传输线路中,粗缆和细缆混合使用的缺点是造价高
C)在局域网的传输线路中,粗缆和细缆混合使用时,一般室内用细缆,室外用粗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6)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202.113.224.68,子网屏蔽码为255.255.255.240,那么这台主机的主机号为
A)4
B)6
C)8
D)68
(37)以下属于“先消费后付款”的方式是
A)信用卡支付
B)电子现金支付
C)电子转账支付
D)电子支票支付
(38)Internet上有许多应用,其中主要用来浏览网页信息的是
A)E-mail
B)FTP
C)Telnet
D)WWW
(39)超文本(Hypertext)是一种信息管理技术,也是一种电子文献形式,下面关于超文本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超文本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来组织信息
②超文本就是超大规格(通常大于64K
B)的文本文件
③超文本以结点作为基本单位,比传统的以字符为基本单位高一个层次
④超文本的每个结点就是一个文本文件
A)①
B)③
C)②、④
D)①、③
(40)为了检验数字证书的合法性,需要使用
A)颁发者的公用密钥来验
B)颁发者的私有密钥来验证
C)使用者的公用密钥来验证
D)使用者的私有密钥来验证
(41)利用什么协议可以在邮件体中包含音乐?
A)MMX
B)MIME
C)SSE
D)lMAP
(42)URL由主机名和下列哪一部分构成?
A)协议类型和路径及文件名
B)通信方式和路径及文件名
C)协议类型和IP地
D)通信方式和端口号
(43)搜索引擎向用户提供两种信息查询服务方式:目录服务和
A)路由器选择服务
B)IP地址搜索服务
C)关键字检索服务
D)索引查询服务
(44)关于EDI,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EDI是两个或多个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
B)EDI要求计算机之间传输的信息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与国际标准
C)EDI强调数据自动投递和处理而不需要人工介入
D)EDI建立在开放的因特网平台之上
(45)Internet的邮件传输协议标准为
A)SNMP
B)SMTP
C)FTP
D)TELNET
(46)社区宽带网目前使用的主要技术包括
A)基于电信网络的数字用户线路XDSL方式
B)基于有线电视网CATV的宽带传输
C)基于IP方式的计算机局域网络
D)以上都是
(47)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指
A)网络中设备设置环境的安全
B)网络使用者的安全
C)网络可共享资源的安全
D)网络的财产安全
(4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流和商流是流通的两个方面
B)物流意味着所有权的转移
C)商流意味着所有权的转移
D)物流和商流可以分离
(49)发送方的加密数据在到达最终节点之间不被解密的是
A)链路加密方式
B)节点到节点方式
C)节点到端方式
D)端到端方式
(50)对手下列说法,错误的一种足
A)TCP协议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B)TCP协议可以提供面向连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C)TCP协议可以提供全双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D)TCP协议可以提供面向非连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51)PGP是一种电子邮件安全方案,它一般采用的散列函数是
A)DSS
B)RSA
C)DES
D)SHA
(52)在因特网中.路由器连接两个或多个物理网络,完成
A)同一物理网络中网关和网关之间的问接寻径
B)同一物理网络中网关和网关之间的直接寻径
C)对目的主机所在的物理网络的间接寻径
D)对目的主机所在的物理网络的直接寻径
(53)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主要包括3种.它们是
A)GtoG、GtoB和GloC
B)GtoG、GtoB和BtoB
C)GtoC、GtoB和BtoB
D)GtoG、GtoC和BtoB
(54)防火墙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分组过滤路由器,另一部分是
A)应用网关
B)网桥
C)杀毒软件
D)防病毒卡
(55)111ternet远程翳录使刷的协议是
A)SMTP
B)POP3
C)Telnet
D)IMAP
(56)某路由器收到了一个IP数据报,在对其首部进行校验后发现该数据报存在错误,路由器最有可能采取的动作是
A)纠正该IP数据报的错误
B)将该IP数据报返给源主机
C)抛弃该IP数据报
D)通知目的主机数据报出错
(57)在数字信封技术中,发送方首先选择一个对称密钥并利用对称密钥加密技术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然后再
A)使用发送方自身的公钥对生成的对称密钥加密
B)使用发送方自身的私钥对生成的对称密钥加密,
C)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对生成的对称密钥加密
D)使用接收方的私钥对生成的对称密钥加密
(5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电子商务系统中社会保障子系统的内容的是
A)税收政策
B)法律法规
C)企业的规章制度
D)个人的消费习惯
(59)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是利用现有的什么介质来实现高带宽双向传输?
A)电话双绞线
B)电视电缆
C)光缆
D)无线电
(60)在下列关于ATM技术的说明中,错误的是
A)是面向连接的
B)提供单一的服务类型
C)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D)具有固定信元长度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40分)请将每空的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l】~【20】序号后的横线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奔腾芯片有双Cache结构,一个用于数据缓存,另一个用于【l】缓存。
(2)奔腾芯片有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和一条【2】流水线。
(3)网络数据库工作遵循Client/Server模型,客户端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采用【3】语言。
(4)基于文件服务的网络操作系统分为【4】与工作站软件两部分。
(5)无线接入网是指部分或全部采用【5】传输介质连接交换机和用户终端。
(6)OSI参考模型的七层中,最复杂、协议最多的是【6】。
(7)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的网络是【7】。
(8)虚拟局域网用软件方式来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其成员可以用交换机端口号、【8】或网络层地址进行定义。
(9)按照局域网所采用的技术、应用范围和协议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与【9】。
(10)网络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增加网络的可用时间,提高网络设备的利用率,改善网络性能、服务质量和【10】。
(11)一个计算机网络协议主要由【l1】、语义和时序3个基本要素组成。
(12)接入Internet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通过【l2】直接与ISP连接。二是连接已接人Internet的局域网。
(13)运行IP协议的互联层可以为其高层用户提供【l3】服务和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以及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
(14)电子邮件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的是SMTP协议和POP3协议,它们的中文名称分别是【l4】和邮局协议。
(15)因特网中采用IP地址来标识一个主机,IP地址由【l5】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
(16)目前宽带网络中采用“光纤同步数字传输体系”的英文缩写是【l6】。
(17)网络的配置管理主要目的在于【l7】网络和系统的配置信息以及网络内各设备的状态和连接关系。
(18)因特网(Internet)上连接的计算机称之为主机,其中,因特网服务与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被称为【18】,因特网服务和信息资源的使用者被称为【l9】。
(19)电子商务是基于【20】的应用方式。

‘柒’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如何发明的

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网络。解释一下就是阿帕网,这是最早的。

1969年12月, Internet 的前身——美国的ARPA网投入运行,它标志着我们常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这个计
算机互联的网络系统是一种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技术使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结构和网络设计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
的变化,它为后来的计算机网络打下了基础。

八十年代初,随着PC个人微机应用的推广,PC联网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各种基于PC互联的微机局域网纷纷出台。

这个时期微机局域网系统的典型结构是在共享介质通信网平台上的共享文件服务器结构,即为所有联网PC设置
一台专用的可共享的网络文件服务器。PC是一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计算机,每个PC机用户的主要任务仍
在自己的PC机上运行,仅在需要访问共享磁盘文件时才通过网络访问文件服务器,体现了计算机网络中各计算机之
间的协同工作。由于使用了较PSTN速率高得多的同轴电缆、光纤等高速传输介质,使PC网上访问共享资源的速率和
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基于文件服务器的微机网络对网内计算机进行了分工:PC机面向用户,微机服务器专用于提供
共享文件资源。所以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客户机/ 服务器模式。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计算机网络通信,
计算机网络采用的是分层解决网络技术问题的方法。但是,由于存在不同的分层网络系统体系结构,它们的产品之
间很难实现互联。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 国际标准,
使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实现了标准化。

进入九十年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
展。特别是1993年美国宣布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 后,全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和建立本国的NII ,从而极大
地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网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全球以美国为核心的高速计算机互
联网络即Internet已经形成,Internet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最大的知识宝库。而美国政府又分别于1996年和1997
年开始研究发展更加快速可靠的互联网2 (Internet 2)和下一代互联网(Next Generation Internet)。可以说,
网络互联和高速计算机网络正成为最新一代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

望采纳

‘捌’ 计算机网络发展

Internet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通过它,人类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社会。人们用各种名称来称呼Internet,如国际因特网络、因持网,互联网、交互网络、网际网等等,它正在向全世界各大洲延伸和扩散,不断增添吸收新的网络成员,已经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从某种意义上说,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这一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60年代初。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在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矾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这个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 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由此可看到E-mail、FTP和Telnet是Internet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E-mail和FTP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

1972年,全世界电脑业和通讯业的专家学者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就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达成协议。会议决定成立Internet工作组,负责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

至1974年,IP(Internet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问世,合称TCP/IP协议。这两个协议定义了一种在电脑网络间传送报文(文件或命令)的方法。随后,美国国防部决定向全世界无条件地免费提供TCP/IP,即向全世界公布解决电脑网络之间通信的核心技术。TCP/IP协议的核心技术的公开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大发展。

到1980年,世界上既有使用TCP/IP协议的美国军方的ARPA网,也有很多使用其它通信协议的各种网络。为了将这些网络连接起来,美国人温顿·瑟夫(Vinton Cerf)提出一个想法:在每个网络内部各自使用自己的通讯协议,在和其它网络通信时使用TCP/IP协议。这个设想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诞生,并确立了TCP/IP协议在网络互联方面的地位。

80年代初,ARPANet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没有获得美国联邦机构合同的学校仍不能使用。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始着手建立提供给各大学计算机系使用的计算机科学网(CSNet)。CSNet是在其他基础网络之上加统一的协议层,形成逻辑上的网络,它使用其他网络提供的通信能力,在用户观点下也是一个独立的网络。CSNet采用集中控制方式,所有信息交换都经过CSNet-Relay(一台中继计算机)进行。

以上这些网络都相继并入Internet而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Internet成为全世界各种网络的大集合。

Internet的又一次快速发展源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的介入,即建立NSFNET。80年代初,美国一大批科学家呼吁实现全美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共享,以改进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抵御欧洲和日本先进教育和科技进步的挑战和竞争。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4台巨型计算机,希望各大学、研究所的计算机与这4台巨型计算机联接起来。最初NSF曾试图使用ARPANet作NSFNET的通信干线,但由于ARPANet的军用性质,并且受控于政府机构,这个决策没有成功;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出资,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通讯协议,建立名为NSFNET的广域网。

1986年NSF投资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依利诺斯大学和康纳尔大学建立5个超级计算中心,并通过56Kbps的通信线路连接形成NSFNET的雏形。1987年NSF公开招标对NSFNxT进行升级、营运和管理,结果IBM、MCI和由多家大学组成的非盈利性机构Merit获得NSr的合同。1989年7月,NSFNET的通信线路速度升级到了T1(1.5MbpS),并且连接13个骨干结点,采用MCI提供的通信线路和IBM提供的路由设备,Merit则负责NSFNET的营运和管理。由于NSF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人N5FNET中,从1986年至1991年,NSFNET的子网从100个迅速增加到3000多个。NSFNET的正式营运以及实现与其他已有和新建网络的连接开始真正成为Internet的基础。

Internet在80年代的扩张不单带来量的改变,同时带来了某些质的变化。由于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Internet的使用者不再限于纯计算机专业人员。新的使用者发觉计算机相互间的通讯对他们来讲更有吸引力。于是,他们逐步把Internet当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而不仅仅只是共享NSF巨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进入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际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互联起来。NSFNET连接全美上千万台计算机,拥有几千万用户,是Internet最主要的成员网。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全球的拓展和扩散,美洲以外的网络也逐渐接入NSFNET主干或其子网。
1993年是因特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因特网完成了到目前为止所有最重要的技术创新,WWW(万维网)和浏览器的应用使因特网上有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平台:人们在因特网上所看到的内容不仅只是文字,而且有了图片、声音和动画,、甚至还有了电影。因特网演变成了一个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片等多种媒体交相辉映的新世界,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了全世界。

到2000年底,世界上网人数已突破4亿,预计在2004年将达到7亿。

Internet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我国也非常重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与Internet的连接。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信息网络,对我国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的信息交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Internet在中国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

1987年至1993年是Internet在中国的起步阶段,国内的科技工作者开始接触Internet资源。在此期间,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为首的一批科研院所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展一些与Internet联网的科研课题,通过拨号方式使用Internet的E-mail电子邮件系统,并为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国际Internet电子邮件服务。

1986年,由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即当时的国家机械委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合作,启动了名为CANET(Chinese Academic Network)的国际因特网项目。
1987年9月,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Internet电子邮件节点,连通了Internet的电子邮件系统。随后,在国家科委的支持下,CANET开始向我国的科研、学术、教育界提供Internet电子邮件服务。

1989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通过其国际合作伙伴-美国斯坦福加速器中心主机的转换,实现了国际电子邮件的转发。由于有了专线,通信能力大大提高,费用降低,促进了因特网在国内的应用和传播。
1990年,由电子部十五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和德国GMD合作,连通了Internet电子邮件系统;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也和加拿大UBC合作,实现了MHS系统。因而,国内科技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公用电话网或公用分组交换网,使用Internet的电子邮件服务。

1990年10月,中国正式向国际因特网信息中心(InterNIC)登记注册了最高域名"CN",从而开通了使用自己域名的Internet电子邮件。继CANET之后,国内其他一些大学和研究所也相继开通了Internet电子邮件连结。

1994年1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接受我国正式接入Internet的要求。1994年3月,我国开通并测试了64Kbps专线,中国获准加入Internet。4月初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院士在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正式提出要求连入Internet,并得到认可。至此,中国终于打通了最后的关节,在4月20日,以NCFC工程连入Internet国际专线为标志,中国与Internet全面接触。同年5月,中国联网工作全部完成。中国政府对Internet进入中国表示认可。中国网络的域名也最终确定为cn。此事被我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从1994年开始至今,中国实现了和因特网的TCP/IP连接,从而逐步开通了因特网的全功能服务;大型电脑网络项目正式启动,因特网在我国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1995年1月,中国电信分别在北京、上海设立的64K专线开通,并且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X.25网等方式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3月,中国科学院完成上海、合肥、武汉、南京四个分院的远程连接,开始了将Internet向全国扩展的第一步。4月,中国科学院启动京外单位联网工程(俗称"百所联网"工程),取名"中国科技网"(CSTNet)。其目标是把网络扩展到全国24个城市,实现国内各学术机构的计算机互联并和Internet相连。该网络逐步成为一个面向科技用户、科技管理部门及与科技有关的政府部门服务的全国性网络。1995年 5月,ChinaNET全国骨干网开始筹建。7月,CERNET连入美国的128K国际专线开通。 12月,中科院百所联网工程完成。就在这个月,CERNET一期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并通过了国家计委组织的验收。

1996年1月,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 9月6日,中国金桥信息网宣布开始提供Internet服务。1996年11月,CERNET开通2M国际信道,加上12月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开始全面启动,广东视聆通、天府热线、上海热线作为首批站点正式开通。

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授权中国科学院组建和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授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与CNNIC签约并管理二级域名.e.cn。1997年6月3日,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组建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同日,宣布成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工作委员会。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指出:截止到1997年10月31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62万人,CN下注册的域名4066个,WWW站点1500个,国际出口带宽18.64M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