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网络专用虚拟连接器 怎么搞
右键--属性--连接--设置--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后面全步是下一步就可以啦..
⑵ 想问电脑网线插头怎么连接器
首先准备好若干水晶头,水晶头即是RJ-45,准备一把网线钳和网线,将网线胶皮剪掉长约2cm的长度,露出8条不同颜色的小线。将它们按照这样顺序进行排列: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再用网线钳剪齐,把8根小线整齐地插进水晶头里,注意要用力,使八根小线能够紧紧的顶在顶端,把带网线的水晶头放入网线钳的压线槽内,紧紧用力握住,以保证金属针脚能够和网线良好接触。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另一端水晶头,完成整根网线两端水晶头的制作,这样就可以连接了。
更多关于电脑网线插头怎么连接器,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a653301615756542.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⑶ 台式机怎样创建一个无线网络连接器
买个无线网卡就有了
USB或内置PCI插槽的
有无线连接,关键你也有无线路由信号才行
⑷ 怎样制作无线网卡
最远30公里!-制作超强的无线网卡天线
无线路由器越来越普及,引出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信号强度,接收性的问题相当值得注意。而大家最经常想到、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采用增益天线。因此,编者特收集整理相关制作天线的例子,从国内外、从低端到终极,以一种比较客观的角度,展示天线制作的技巧方法、天线的作用有多大、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初学者型 奶粉罐天线
一、选型
先上网收集天线资料,看到很多国外的天线DIYER做出来的WIFI天线真是五花八门!有螺旋天线、有八木天线、有菱形天线、有栅网天线、还有罐头天线......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经过再三筛选,最终把制作目标锁定在罐头天线上。选择它为DIY对象主要是因为这种天线取材方便、效率高!十分适合初学者制作。
二、制作
圆筒天线之所以取材方便,是由于人人家里必定有铁罐、金属筒之类的东西。笔者就是随便拿了一个奶粉罐制作的。
下面是参照外国WIFI网站的图片而画的制作图。
各数据如下:
中心频点=2.445G
圆筒直径=127mm
圆筒长度=111mm
振子长度=31mm
振子距圆筒底部边距=37mm
馈线的屏蔽网连接金属圆筒,信号通过圆筒反射到振子上,当然振子就是馈线的芯线了,芯线与金属筒是绝缘的,这点必须注意! 1001下载乐园 www.Sz1001.Net
在参照外国爱好者制作WIFI天线的同时,笔者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很多爱好者都喜欢在圆筒加装N座或BNC座,然后在馈线的连接处做对应的N头或BNC头,用于连接。但笔者觉得虽然该方法对使用十分方便,但同时也对信号造成了损耗(估计1-2DBI),尤其在2.4G的频段更加明显!因此,mr7决定把屏蔽网直接焊在圆筒上(焊接前先把外壳打磨光滑),而作为振子的芯线则保留其原来的泡沫绝缘。这样一来把损耗减到最低。有点专线专用的味道了!
建议大家最好在焊接前找根直径稍比馈线粗一点的小铜管和热缩套管,先把铜管套在馈线上,然后跟屏蔽网一起焊牢在金属圆筒的外壳上,然后用热风筒把热缩套管来回吹多次,把馈线固定在铜管上,这样一来可以很好的减低由于调节天线时给馈线和振子带来的影响!
馈线笔者是选用双屏蔽的RG-58电缆,接头是SMA母头,用于接在WIFI的AP上面。一般来说馈线直径越粗越好,而且长度要尽量短,不然馈线过长所造成的损耗比天线增益还大,失去DIY的意义!笔者使用的馈线直径由于比较小,所以长度取在1米这个数值。良好的馈线是制作天线的关键,2.4G频段的信号在线材中的损耗和泄漏比400Mhz的大很多,所以馈线必须用屏蔽网加铝薄双屏蔽,而且芯线要尽量粗。
三、测试
开始的时候,mr7浏览外国爱好者们讨论WIFI 天线增益如何如何的高,改善情况如何如何的好,总觉得有点吹嘘的感觉。但当mr7在实际测试时发现使用效果真的发生了天大的变化!
在这次测试中,mr7使用的设备是D-LINK的DWL-G810(800AP)五合一AP,该AP可以通过软件刷机同时拥有AP、网桥、中继等功能,发射功率是32mW。
测试地点时家里阳台,在防盗网内(没办法,金属圆筒直径粗了点,伸不出防盗网外)。按照经验,一般WIFI设备放在防盗网内使用的效果时十分差的,因此mr7也没抱多大希望。在使用原配天线时,mr7用AP搜索到3-4个外界信号(正常现象),当换上自制的WIFI圆筒天线后惊奇地发现居然可以收到7-8个外界信号,接收数目是更换天线前多出100%左右,真是出乎意料之外!不禁暗暗为自己制作的天线叫好。
小结:
1、该天线的确适合初学者业余制作,大家不要被未尝试过的制作而难倒,要相信自己相信科学。笔者也是新手,之前也没抱多少希望制作天线的,当果断迈出第一步之后,你会尝试到实践带来的无穷乐趣和知识!
2、多与身旁的同好们交流心得,听取各方意见,边做边学,这样会少走弯路。
3、制作天线时的尺寸和用料是成功的关键,要把握好尺寸的精确度,材料要选质量过关的。在这次制作中我每次裁剪时都要反复量度尺寸,精确度起码是mm级。材料方面,我用的是厚底的铁罐,而馈线则是进口的双屏蔽电缆。
4、由于附近比较多写字楼,自然用无线网络的公司也比较多,同时楼宇之间距离比较宽,所以在家中的阳台可以收到这么多网络的信号,这一点再次验证了“好机不如好天线,好天线不如好传播!”这个经验。
5、根据玩家提供的数据,该WIFI圆筒天线的增益在12DBI左右。假如改进一下,在天线外口加一个喇叭状的金属圆环,该天线还可以增加3DBI的增益,大家不妨试试!
同时说明一下该天线不适合担当无线中继功能的AP用,建议做无线中继时最好使用高增益的同轴全向天线。
加强改进型 漏勺天线
如果无线路由器或无线AP不适合加装增益天线,那么我们该如何增加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和效率呢?显然,只有给无线网卡增加增益天线了。下面笔者以USB无线网卡为基础元件,介绍一下如何制作无线网卡增益天线。
一、寻找材料
首先寻找有规则抛物面的金属器具,那么你会想到什么呢?很快你就会想到家里的铁锅,但是铁锅质量较重且不适合固定和安装,也不美观。好在,我们的祖先在千年以前就为我们发明了制作增益天线的好物件“漏勺”(图3),是不是有点疑问?马上你就知道它除了可以用来捞饺子和面条,还能用来制作增益天线。
二、准备工具
制作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工具有手锯、尖头钳子、橡胶管以及USB连接线等。手锯是用于将漏勺把锯掉或让它长短合适。尖头钳子则用于在漏勺中心为橡胶管剪一个合适的缺口(图4)。橡胶管的作用就是根据焦点的距离将USB接头固定在漏勺上;而USB连接线就是为了将无线网卡与电脑连接起来。
当然,你还是要准备好一把尺子,如果必要也需要纸、笔和计算器,以测量和计算焦点位置。
三、计算焦点位置
确定了焦点位置才可以确定胶皮管的长度,才能固定胶皮管和无线网卡。
采用上面所介绍的焦点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焦点距离漏勺底部中心(胶皮管安放处)的长度,要注意的是要考虑USB网卡的长度,因为USB无线网卡的天线是内置的。
打开USB无线网卡,内置天线就位于左侧白色位置。这样只要保证USB无线网卡的底部位于焦点位置即可,如果USB无线网卡本身长度不够,则需要用胶皮管来支撑USB无线网卡。
四、固定USB无线网卡
在确定焦点位置之后,就可以对USB无线网卡进行固定了。一定要注意测量好USB网卡的长度和胶皮管的长度,二者连接后的长度之和应等于计算好的焦点距离。
五、为天线制作支架
可以使用漏勺原来的竹板作为支撑,不过每次使用都需要找合适的位置固定,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给天线制作一个支架,做一个三脚支架就很牢固。材料可以任意选择,只要支架材料与漏勺天线绝缘即可。例如,可以使用三只竹筷子做成一个支架,当然你也可以奢侈一点,用废旧的照相机的三脚架来做支架。
经过以上五个步骤,一个超酷的USB无线网卡增益天线就制作成功了,使用USB连接线与你的电脑相连,你就可以体验自制增益天线给你带来的“快感”了。
楼主提示:以上是转贴,我觉得漏勺的反射面并不大,你可以买微波炉用的铝箔,贴在漏勺表面,反射性能会更好。
另一张漏勺天线图:
这是国外同行使用中国油漏来制作的,他使用的是一个价格便宜的USB接口的无线网卡,便于连接,因为高频信号对馈线质量和工艺要求极高,使用USB口便于摆位。通过简单的焦点计算公式得出焦点位置,固定,一个提升十多点信号值的高增益定向天线就做好了,如果发射端也做一个,估计室外无阻碍通讯可达2公里左右。
小结:
这种方法也是根据我们所介绍的制作增益天线的基本原理,将USB无线网卡的原有天线改装为效果更好的增益天线,关键也在于要选择合适的金属抛物面材料,计算好抛物面焦点,其特点是效果显着、简单、零成本,是从末端增强无线信号收发效果的最佳解决方案。
终极变态型 卫星接收器天线
奶粉罐天线、漏勺天线都看过了,觉得还不够强劲?国外狂热的无线网络爱好者成功的DIY了一台无线信号发射器,并且通过旧的10英尺卫星天线建立了一个125英里范围的无线网络区域。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一下这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工具准备好了,我们就来开始制作吧。首先将一根比较粗的铜丝通过工具折成下图的样子。
整个天线的主题部分是一个银制的连接器,铜质天线将通过这个连接器与底板相连。
天线通过连接器固定
天线安装的位置
天线通过银质连接器固定在底板上,需要注意的是,天线不能和底板接触,因此在安装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些支撑工具,保持天线和底板的距离。1001下载乐园 www.Sz1001.Net
接下来就是天线的组装工作了,利用旧的卫星接受天线我们很容易的就装好了这台无线网络信号发射器。
卫星天线的高频头
连接天线的底座
天线和底座的连接
最终成品
从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当摆放在水平面上的时候,接收器的盆与水平成了大概45度的角度,而与接收器的盆平行的天线也和地面成了45度。
对于DIY的成果,我们也做了简单的测试,请看下图。
从测试软件中看,CH6的信号发涞阍赥own B,距离测试点英里;CH5的信号发射点在Town A,距离测试点2.4英里;而在CH1的两个AP桥接自Town A和距离发射点2.6英里的Town C。可以看到,自制的无线信号发射器覆盖范围还是很广的。
更多AP测试
安装在车上,便于移动
小结:
虽然现在DIY之风流行,不过这个变态型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制作对于一般用户稍显难了一些,并且对制作者网络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而最后部分的的测试,更是普通用户无法完成的,同时如此大面积的无线网络覆盖在安全性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过这种DIY的精神还是只等推崇的,试想一下,今后在广袤的田野上使用笔记本通过无线网络聊天的情景是多么的惬意。 1001下载乐园 www.Sz1001.Net
还有其它的天线:
2.4G无线网卡天线馈源
易拉罐天线:
铁锅天线:
烤盘做的抛物面天线,增益8db
全文总结:
科技是不断不发展的,而我们DIY的精神更是永无止境。多么强大的天线,都有它鞕长莫及的距离,而人的思想却是无边界的。看了以上这三个由浅到深的天线DIY案例,您觉得如何呢?欢迎大家展开热烈的讨论。
⑸ 教我做局域网
家庭或小型办公室,如果有两台或更多的计算机,很自然地希望将他们组成一个网络。为方便叙述,以下约定将其称为局域网。在家庭环境下,可用这个网络来共享资源、玩那些需要多人参与的游戏、共用一个调制解调器享用Internet连接等等。办公室中,利用这样的网络,主要解决共享外设如打印机等,此外,办公室局域网也是多人协作工作的基础设施。
别看这样小的网络工程,在过去也是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组网配置的。那时,大部分操作的都是手工的,一般的用户都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正好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自然限制了它的发展。Windows XP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这依赖它内建有强大的网络支持功能和方便的向导。用户完成物理连接后,运行连接向导,可以自己探测出网络硬件、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或协议,并指导用户,完成所有的配置步骤。
本文介绍两种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的组网方案,并介绍Windows XP用于局域网中的各种很有特色的功能。
一. 目标:
组成家庭局域网:对外,可以连接Internet,允许局域网内的各个计算机共享连接。对内,可以共享网络资源和设备。
二. 采用什么网络形式?
家庭网中的计算机可能有桌面机或便携机,例如掌上电脑或笔记本机等,也可能出现各种传输介质的接口,所以网络形式上,不宜都采用有线网络,无线接口是必须考虑的。但如果可以明确定位在纯粹的有线网上,也可不设无线接口。所以,这里提供两种方案:
1. 有线与无线混合。
2. 有线。
三. 网络硬件选择
网络适配器(网卡)可采用PCI、PC或PCMCIA接口的卡(后两者多用在便携式机或笔记本机上),Windows XP也支持用USB接口的网络适配器。究竟采用那种适配器,取决于接入网络中的计算机。无论那种适配器,都需要注意与现有计算机的接口以及HUB的协调一致,USB接口的适配器可能适应性更强一些,但对于较旧的计算机,又需要注意它是否支持USB接口。
网络连接线,常用的有同轴电缆和双绞线,这都是大家熟悉的东西,不多解释。究竟采用哪一种,就看你怎么想了。
四. 可采用的网络结构和介质
以太结构:这种结构在办公室或商业用户中最为流行,熟悉的人也很多,技术资料和维护人员也容易找到,所以不多赘述。
电话线连接:这种形式主要的特色是成本很低,物理连接也很简单,适用于大部分的家庭用户。
无线电波:利用电磁波信号来传输信号,可以不用任何连线来进行通讯,并可以在移动中使用。但需要在每台计算机上加装无线适配器,成本高是肯定了。在我国,无线形式用在计算机网络通讯的还较少。在美国,用于无线网络的是一个称为IEEE 802.11b的标准协议,用于计算机近距离网络通讯。在该协议支持下,可达到的网速是11 Mbps。
五. 方案之一
这是一个有线、无线混合方案,具体结构可以参看图1。这个例子中,用4台计算机组成了一个混合网络,PC1是主机,它与外部连接有3个通路:
1. 与Internet接连的调制解调器:用于整个网络的各个计算机共享上网之用。
2. 无线适配器:用于和本网络内的无线设备之间的通讯。
3. HUB:用于"带动"本网络内的下游计算机。
该方案中的PC1、PC2机,必须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有线部分采用的是以太网结构连接。图中的HPNA是home phoneline network adaptor的缩写,表示家庭电话线网络适配器。图中的PC3和移动计算机,并不要求非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不可,别的windows版本也行。移动计算机和主机之间的网络连接利用的是无线形式。
如果希望建立混合网络,这种方案已经具备典型的功能,并且不需要花费很大就可以扩充网络规模。
关于连通操作:
图1显示的结构只能表示物理连接关系,物理连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连通操作,网络才可真正投入使用。连通操作包括局域网内部各个计算机之间的连通,和局域网与Internet之间的连通。前者连通建立的步骤如下:
1. 鼠标点击 开始,进入控制面板,点击"Network and Internet Connections网络和Internet连接",选择网络连接( Network Connections),进行下一步。
2. 选择进行"两个或多个LAN的连接"
3. 右键点击一个连接.
4. 确定完成连接任务.
局域网之内的连通操作就完成了。
再说局域网与Internet之间的连通,这种情况主要考虑速度与成本两方面的兼顾。多机上网,最省事的办法是每个机器占据一条独立的电话线,但这不是一般用户能承受起的,资源的浪费也太大。另一个办法,可以使用住宅网关,但这样成本需要增加,不是最佳途径。比较好的方法是使用一个计算机作为主机服务器。这不仅技术上可行,还有很多别的优点,如:
①:由于Windows XP有内建的防火墙,主机介于Internet和终端机之间,可以利用主机的防火墙保护局域网中的分机免受来自Internet的攻击。
②:主机是"隐匿在" Internet和局域网之间的,充当了网关的脚色,在分机上,用户感觉好像自己是直接连在Interne上一样,察觉不到中间还有主机存在。特别是可以使局域网中的每台计算机同时上网。大大减少了设备投资。
③:除主机必须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之外,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可使用早期的windows版本。
④:如果局域网中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例如有线和无线混合),可以利用Windows XP作为过渡的网桥。
⑤:虽然有网络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功能,但也可以限制别人对私有文件和数据的访问,特别是将文件存放在主机上的时候,更具有这种优势可用。
⑥:利用"万能即插即用"功能,可以随时扩充局域网的规模。
六. 方案之二
下面是这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该方案适用于小型办公室。与上一个方案比较,主要是去掉了无线部分,主机与分机之间不采用电话线连接,而是采用了电缆或双绞线连接。所有分机都通过一个HUB与主机连接到Internet上,并可以支持打印机共享。这其实就是最常见的那种局域网的结构。
该方案完成物理连接之后,还需要进行下列操作:
1. 打开网络连接文件夹或找到网络连接的图标.
2. 右键点击"connection to the Internet you want to share(共享Internet连接)"然后再右键点击"Properties(属性)"
3. 选择"Advanced(高级)"任务条。
4. 选择"Allow other network users to connect through this computer′s Internet connection(允许另外用户通过这个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检查框,并选定。
5. 点击 OK.结束操作。
启用Windows XP的防火墙,必须进行设置,不设置是不起作用的。设置过程:
1.打开网络连接文件夹或找到网络连接的图标.
2.右键点击"connection to the Internet you want to share(共享Internet连接)"然后再右键点击"Properties(属性)"
3.选择"Advanced(高级)"任务条。
4. 选择"Protect my computer and network by limiting or preventing access to this computer from the Internet(利用这个计算机限制从Internet进入的访问并保护我的计算机和网络" ,在其下面有一个Internet连接防火墙的检查框,鼠标点击选定。
5. 点击 OK.结束操作。
七. 几点说明
A.主机必须采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可以使用早一些的windows版本,如:windows98、windows ME、windows2000等等。
B.这里提供的是典型的情况,想扩充网络规模基本上可以照此叠加。
C.本文是依据英文测试版本进行的试验,不能保证将来的正式版本。特别是中文正式版本的性能与此完全一致。
参考资料:http://www.yesky.com/339/218839.shtml
创建局域网及配置管理
一.概念:
(一).局域网的概念:
局域网做为网络的组成部分,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可以用Windows 9X把众多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局域网,在这个局域网中,我们可以在它们之间共享程序、文档等各种资源,而不必再来回传递软盘;还可以通过网络使多台计算机共享同一硬件,如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等;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使用计算机发送和接收传真,方便快捷而且经济。
局域网是一个范围可大可小、简单的只有2台运行着Windows95的计算机连网(以工作组方式工作),也可以是幅员辽阔的高速ATM网和以太网混合使用、运行多种平台的大型企业。
(二).网络的类型:
1、按网络的地理位置分类
a.局域网(LAN):一般限定在较小的区域内,小于10km的范围,通常采用有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b.城域网(MAN):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10~100km的区域。
c.广域网(WAN):网络跨越国界、洲界,甚至全球范围。
目前局域网和广域网是网络的热点。局域网是组成其他两种类型网络的基础,城域网一般都加入了广域网。广域网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网。
(二).硬件指南:网络硬件设备
组成小型局域网的主要硬件设备有网卡、集线器等网络传输介质和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等网络互连设备。以下主要介绍网卡、集线器等网络传输介质和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等局域网互连设备。
1.网卡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也叫网络适配器,是连接计算机与网络的硬件设备。网卡插在计算机或服务器扩展槽中,通过网络线(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与网络交换数据、共享资源。
Realtek 10/100M,这是我们实例中所使用的网卡
二.组网: 返回顶部
(一).硬件配置:服务器:普通PC机,主板:intel 815,硬盘:迈拓40G,CPU:PIII933,内存:512M ,显示器:ACER。
其他:双绞线一箱(300m),16口HUB一个,RJ45头32个,网卡:Realtek 10/100M 16块。。
由于服务器需要安装两块网卡来用SyGate维护管理,两个网卡的设置请参阅如下的动画。
三.网络维护: 返回顶部
SyGate 4.0是一种支持多用户访问因特网的软件,并且是只通过一台计算机,共享因特网帐号,达到上网的目的。使用SyGate 4.0,若干个用户能同时通过一个小型网络(包括您的笔记本电脑),迅速、快捷、经济地访问因特网。SyGate 4.0能在目前诸多流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譬如: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 NT, Windows2000等操作系统;同时,SyGate 4.0还支持多数的因特网连接方式,这包括:调制解调器(模拟线路)拨入、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线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ADSL以及DirectPC等方式。
SyGate 4.0具有以下优势:
易于安装 SyGate在数分钟之内便可以安装完成,并且通常不需要其他外加的设置。和其他代理服务器软件(proxy server)不同的是,SyGate仅安装Server便可以了。
易于使用 SyGate拥有直观的图形化界面,懂得操作Windows的人员均会操作。SyGate启动后便在后台运行,不需要人工的干预。当SyGate检测到局域网内有上网 要求时,它能自动地连接到因特网上,免去了每次需要手工拨号的烦恼。用户可以不间断地、透明地浏览因特网、收发电子邮件、聊天、使用FTP以及操作其他的小程序等等。局域网内非Windows用户,如Macintosh、Solaris和Linux,均能通过TCP/IP协议上网。
四.Windows 对等网创建与维护 返回顶部
(一).建网软件要求
在一个局域网中,Windows 95、98、NT和2000等操作系统可以并存。当然,即使你的电脑是在DOS下面跑的,也可以实现联网。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才是广泛应用的系统,本文不准备讨论DOS联网。
建网硬件要求
要组建电脑网络,无疑需要能将电脑连在一起的硬件设备。最简单的办法是,使用特制的电缆,将两台电脑的并口或者串口联接起来,通过Windows的“直接电缆连接”实现联网。这种联接电缆可以自制,也可以到电脑城购买。其缺点是,只能联接两台电脑,联网距离较短、方式古板,实际应用很不方便,通常要求将一台电脑用作服务器,另外一台用作客户端来实现联网。
但更为普遍采用的是网卡加网线的联网方式。从插槽上分,网卡有ISA和PCI两种;从速度上分,网卡又有10MB和100MB甚至传输速度更高的网卡。要求不高的话,一块PCI 10MB网卡就够用了。
五.疑难解答 返回顶部
(一).网卡安装故障检查方法
如果无法安装网卡驱动程序或安装网卡后无法登录网络,请按下述步骤检查处理:
1.选择“控制面板”/“系统”图标,打开“系统属性”窗口;
2.在“系统属性”窗口的“设备管理”标签的“按类型查看设备列表”中,双击“网络适配器”条目前的“+”号将其展开,其下应当列出当前网卡;
3.如果“设备管理”标签中没有“网络适配器”条目或当前网卡前有一“X”号,说明系统没能识别网卡,可能产生的原因有网卡驱动程序安装不当、网卡硬件安装不当、网卡硬件故障等等;
参考
http://flasha.51.net/
LAN(局域网)一词指位于同一区域甚至同一建筑物内的中小型计算机网络,字典上的解释是:将计算机和字处理机等电子办公设备连接在一起构成的办公室或建筑物内的网络系统。相信大多数人都在学校里、当地图书馆或朋友家里。接触过局域网。
随着宽带互联网日益流行,许多人家里都有几台计算机,家庭局域网正在形成规范。通过局域网共享宽带互联网访问可降低成本,不需要每台计算机都连接调制解调器和单独的IP地址。但如何构建一个家庭局域网共享宽带互联网访问呢?
网络带宽表示
网络带宽以兆位秒Mbps测量,通常不用兆字节秒MBps表示。一个字节有八个二进制位组成,多数人都熟悉MBps。当前局域网多为10base-T(10Mbps或1.25MBps)和100base-TX(100Mbps或12.5MBps)的以太网,使用类似标准电话线的RJ-45接口,通过网络电缆把集线器(或路由器、交换器)和计算机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以太网。
网络布线
开始组建家庭局域网之前,应多少了解一些可用网络电缆的区别。这取决你家中PC机需要安排的位置,因为可能需要在墙上打眼,以穿过五类网络电缆。对家里地方不宽敞的人,这可能是令人畏缩的任务,甚至不太可能。如果你想避免穿墙打眼的麻烦,无线局域网也很方便,但应注意,无线局域网通常速度不够快,花费也高的多。另一种选择可考虑10Mbps电话线套件,利用你现成的电话线在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可购买D-Link,Linksys,3Com和Netgear等公司的产品。不想采用无线局域网的人,可选择五类双绞线网络电缆。如果对电缆不熟悉,下面列出了电子工业协会EIA关于电缆分类的解释。根据电缆的速度和质量,可将电缆分为六类:
一、二类电缆:数据传输速度低于10Mbps(普通电话线)
三类电缆:数据传输速度达16 Mbps
四类电缆:数据传输速度达20 Mbps
五类电缆:数据传输速度达100 Mbps
五类电缆增强:数据传输速度达200 Mbps
六类电缆:数据传输速度达600 Mbps
五类电缆十分普通,连接以太网费用也较低。如果你计划穿墙打眼或使用超过50英尺五类电缆,应购买细电缆,自己动手将RJ-45插头接在电缆两端。注意,别忘了电缆穿过墙之后再接RI-45插头。
连接RJ-45插头
五类电缆连接RJ-45插头并不困难,但需要专用连接工具,可从当地五金商店买一把或从朋友处借用。操作时小心剪掉约1/4英寸电缆外塑料皮,露出电缆里面8根彩色线,注意放入RJ-45连接器里面电缆线的次序:
1、白绿
2、绿
3、白橙
4、兰
5、白兰
6、橙
7、白橙
8、棕
应仔细展开8条彩色编码线,放入RJ-45插孔中,用专用工具压紧。有条件时可用RJ-45测试器验证一下是否连接可靠,以免将来麻烦。
需要的硬件
首先确保每台计算机里都安装了网卡,100base-TX或10base-T网卡,型号、尺寸任意。注意,一般选PCI网卡,各网卡速率应一致。100base-TX网卡数据传输率较高,适合于大量数据传输,如数字电影或其它大的多媒体文件。
组建局域网需要使用集线器,交换器或内置集线器的路由器,集线器只不过用于将你所有的计算机连到局域网上。如果你只有2台计算机并且不打算增加数量,可以用一段电缆直接将2台计算机连起来,缺点是你试图共享宽带互联网访问仍然有麻烦。如果你想多台计算机访问宽带互联网,使用路由器是个好主意,可以选购Netgaer,D-Link和Linksys等着名网络公司的产品。
典型的以太网使用集线器或交换器,两种设备都有单独的连接器,用于将每台计算机连接到局域网上。集线器与交换器的主要差别在于吞吐量,集线器在所有在用的端口间分配吞吐量,因此4端口100base-TX集线器每个在用的端口只有25Mbps吞吐量。交换器更贵些,但允许每个端口全速运行。
假如你准备设置一个只有单个宽带互联网连接的局域网,应确保你的DSL或有线电缆供应商给你提供的是外置调制解调器。多数外置调制解调器通过网卡连接到你的计算机,你可把具有调制解调器的那台计算机设置为路由器,虽然这并不推荐。作为一个例子,你将电话插头接入宽带调制解调器,然后经RJ-45(双绞线)电缆连至集线器/交换器/路由器,从此,你的任一台计算机都可连接到互联网上。
设置Windows网络
确保你准备在局域网上使用的每台计算机,都有足够的五类电缆已连到了集线器或路由器。现在你可能已安装了适当的网卡以及相应的驱动程序,右击“网络邻居”,选择“属性”,可以看到当前已经安装的协议和网卡。要设置网络,应确保所用的网卡已安装了TCP/IP协议。如果你使用的微软操作系统是Windows98或更高版本,网络设置相当简单,Windows网络作为操作系统的基本选项之一应该已经安装了。如果你至少在一台计算机上使用的是Windows Me,你可运行家庭网络向导,将一步步引导你完成设置。记住,你需要使用相同的组名设置你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在Windows95/98中,需要进入网络属性,并确保所有设置为缺省。你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可能已经告诉你,如何设置TCP/IP,怎样连接到互联网。你可能是静态IP地址,或是动态IP地址,取决于你的ISP。静态IP地址设置需要的时间稍长一点,如果你想给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如FTP,Web服务器或任何其它服务,静态IP地址是不错的。如果你分配的是IP地址,你的TCP/IP协议属性获得的应是自动选择的IP地址。要检查你的计算机是否已被集线器/路由器分配了一个IP地址,可使用Windows TP配置(进入开始<运行>键入winipcfg)或通过命令行pcconfig(仅Windows98/me)。此时你的计算机应该已经分配了IP地址,例如192.168.0.x,这里x对你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都是独一无二的。取决于路由器,你的IP地址数可能与此不同,但一般来说,最后的数字是计算机可定义的数字,例中的192.168.0.1是路由器的IP地址(在winipcfg中列出作为缺省网关)。
宽带连接共享
有两种不同的但易于使用的方法共享宽带网络:NAT(网址翻译)和Proxy(代理服务器)。两种方法都需要TCP/IP协议支持,它允许你的计算机与互联网/内部网上的其它计算机通信。TCP/IP协议在Windows98或更高版本是自动安装的,在Windows95中安装也很容易,具体可参考Windows帮助功能。
代理服务器是你和互联网之间的另一台计算机(由你的ISP控制),所有进出你计算机的信息必须首先通过代理服务器。虽然听起来不太好,但对每个订户其实相当不错,代理服务器可作为天然防火墙,阻止不怀好意的黑客闯入你的计算机。代理服务器还具有高速缓存经常访问的网页的能力,可以过滤掉某些你不喜欢的内容,如广告,不想浏览的网页等。
网址翻译我们一般称做NAT,比代理服务器更容易使用(或设置)。与代理服务器相仿,由实际连接网络到互联网的计算机运行NAT,不同之处在于,NAT是基于路由器/计算机的,通常没有过滤或高速缓存网页的能力。NAT或代理服务器都可以是硬件或基于软件的,在我们的例子中使用的是基于硬件的NAT路由器。微软在Windows98中提供了一种NAT软件解决方案的例子,叫做互联网连接共享。
在开始做任何事情之前,确保你知道你当前ISP的DNS服务器地址,你当前的Host名,路由器需要知道这些才能通过ISP连到互联网。在本例中所选择使用的路由器是Netgear公司的RT314(NAT),所以如果你的局域网已经正常,要使互联网正常工作在你的网络上,通常就象插入你的线缆/xDSL调制解调器那样简单。
设置路由器
根据你的ISP提供的信息,多数路由器设置和基本功能都可通过指导性的HTML接口找到,完成设置后,路由器应能正常工作。通过telnet提示符登录(用开始>运行>键入telnet),可以改变更多高级设置,不象Netgear公司的路由器,D-Link和Linksys公司提供的路由器,通过Web的配置可提供更高级的选项,但以个人而言,笔者更喜欢使用telnet。
设置软件
此时你唯一需要设置的软件是你的浏览器,只要将浏览器设置为通过局域网连接即可(不管是IE,Netscape还是其它浏览器)。另外,不要忘记清除掉拨号连接信息,如果你的那台计算机不准备使用拨号连接访问的话。
设置共享驱动器、打印机和文件是有益的,使网络上的用户可访问其它用户的驱动器或打印机。在设置共享资源之前,验证你的你的网络控制面板applet是否安装了文件和打印机共享,要设置共享驱动器,只要右击你想共享的文件、文件夹和驱动器,点击“共享”即可。为你准备通过网络共享的资源设置口令是个好主意,否则网络会有风险。想想网络的本质(如果它是连接到宽带互联网),黑客有可能闯入你的计算机,破坏你的文件,防火墙并不是100%有效的。
⑹ 怎么让两根网线连接成一根呢
用网线对接头。
(6)怎么制作简单网络连接器扩展阅读:
光纤对接头又叫光纤适配器(又名法兰盘),也叫光纤连接器,是光纤活动连接器对中连接部件。系列产品包括:FC. SC. ST. LC.MTRJ.广泛应用于光纤配线架(ODF). 光纤通信设备. 仪器等。 性能超群,稳定可靠。
网线转接头两端都是金属屏蔽层,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内部结构,防止电磁干扰,降低数据损耗。这样一来,网线的最大功效也能发挥出来了。
内置8根TVS防雷管,对于雷雨多发地区而言,雷电就再也不会通过网络途径伤害电脑了。如此一来,上网就更加安心了。
常用的对接头类型有:
1、FC型对接头
这种光纤对接头最早是由日本NTT研制。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此类连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容易,但光纤端面对微尘较为敏感,且容易产生菲涅尔反射,提高回波损耗性能较为困难。后来,对该类型连接器做了改进,采用对接端面呈球面的插针(PC),而外部结构没有改变,使得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SC型对接头
这是一种由日本NTT公司开发的光纤对接头。其外壳呈矩形,所采用的插针与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型完全相同,。其中插针的端面多采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此类光纤对接头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
3、MU型对接头
MU(MINIATURE UNIT COUPLING)对接头是以目前使用最多的SC型对接头为基础,由NTT研制开发出来的世界上最小的单芯光纤对接头,。该连接器采用1.25MM直径的套管和自保持机构,其优势在于能实现高密度安装。随着光纤网络向更大带宽更大容量方向的迅速发展和DWDM技术的广泛应用,对MU型连接器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
⑺ 如何在电脑上设置无线网络连接
1、首先确定电脑上有无线网卡,如果没有需要购买安装。
2、然后确定电脑上安装好了无线网卡驱动程序,没有安装的需要先安装好无线网卡驱动程序。
*如果笔记本上有无线网络开关的,请看笔记本的说明书或咨询官方客服,打开无线开关。
3、然后搜索无线信号,点击搜索到的无线信号名称,输入正确的连接密码,点击确定,如果密码正确,连接成功就能连接上WIFI了。
⑻ 怎么做ADSL上网连接器
点击开始--设置---网络连接,在左侧网络任务里创建一个新的连接点下一步,选择第一项,下一步,选第二项,下一步,选第二项,下一步,随便输入一个名称,下一步,输入你的ADSL用户名和密码.下一步,提示是否创建一个桌面图标,点完成.这样你的连接器就创建成功了.祝你成功
⑼ 制作网线的步骤是什么
首先的准备好网线,水晶头,压线钳第1步:用双绞线网线钳(当然也可以用其它剪线工具)把五类双绞线的一端剪齐(最好先剪一段符合布线长度要求的网线),然后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注意网线不能弯,直插进去,直到顶住网线钳后面的挡位,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一圈(无需担心会损坏网线里面芯线的包皮,因为剥线的两刀片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这距离通常就是里面4对芯线的直径),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当然也可使用专门的剥线工具来剥皮线。【小提示】网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水晶头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剥线过长一则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剥线过短,因有包皮存在,太厚,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当然也不能制作成功了。第2步:剥除外包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四条全色芯线的颜色为:棕色、橙色、绿色、蓝色。先把4对芯线一字并排排列,然后再把每对芯线分开(此时注意不跨线排列,也就是说每对芯线都相邻排列),并按统一的排列顺序(如左边统一为主颜色芯线,右边统一为相应颜色的花白芯线)排列。注意每条芯线都要拉直,并且要相互分开并列排列,不能重叠。然后用网线钳垂直于芯线排列方向剪齐(不要剪太长,只需剪齐即可)。自左至右编号的顺序我们定为“1.2.3.4.5.6.7.8”。第3步:左手水平握住水晶头(塑料扣的一面朝下,开口朝右),然后把剪齐、并列排列的8条芯线对准水晶头开口并排插入水晶头中,注意一定要使各条芯线都插到水晶头的底部,不能弯曲(因为水晶头是透明的,所以可以从水晶头有卡位的一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条芯线所插入的位置)。第4步:确认所有芯线都插到水晶头底部后,即可将插入网线的水晶头直接放入网线钳压线缺口中。因缺口结构与水晶头结构一样,一定要正确放入才能使后面压下网线钳手柄时所压位置正确。水晶头放好后即可压下网线钳手柄,一定要使劲,使水晶头的插针都能插入到网线芯线之中,与之接触良好。然后再用手轻轻拉一下网线与水晶头,看是否压紧,最好多压一次,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所压位置一定要正确。至此,这个RJ-45头就压接好了。按照相同的方法制作双绞线的另一端水晶头,要注意的是芯线排列顺序一定要与另一端的顺序完全一样,这样整条网线的制作就算完成了。两端都做好水晶头后即可用网线测试仪进行测试,如果测试仪上8个指示灯都依次为绿色闪过,证明网线制作成功。如果出现任何一个灯为红灯或黄灯,都证明存在断路或者接触不良现象,此时最好先对两端水晶头再用网线钳压一次,再测,如果故障依旧,再检查一下两端芯线的排列顺序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随剪掉一端重新按另一端芯线排列顺序制做水晶头。如果芯线顺序一样,但测试仪在重夺后仍显示红色灯或黄色灯,则表明其中肯定存在对应芯线接触不好。此时没办法了,只好先剪掉一端按另一端芯线顺序重做一个水晶头了,再测,如果故障消失,则不必重做另一端水晶头,否则还得把原来的另一端水晶头也剪掉重做。直到测试全为绿色指示灯闪过为止。二、网线的跳线规则以上我们所介绍的是最简单的直通网线制作方法,这类网线通常只用于从集线器(交换机)、墙上信息模块到工作站的连接,并且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制作方法。主要原因是这种网线制作没有考虑到相互芯线之间串扰,在高速网络(如100Mbps以上网络)中影响更大。为此IEEE标准委员会制定了几种特定用途的跳线方法,下面分别介绍。双绞线在网络中的接线标准有以下几种:(1)一一对应接法。即双绞线的两端芯线要一一对应,即如果一端的第1脚为绿色,另一端的第1脚也必须为绿色的芯线,这样做出来的双绞线通常称之为“直连线”。但要注意的是4个芯线对通常不分开,即芯线对的两条芯线通常为相邻排列。这种网线一般是用在集线器或交换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2)1-3、2-6交*接法。虽然双绞线有4对8条芯线,但实际上在网络中只用到了其中的4条,即水晶头的第1、第2和第3、第6脚,它们分别起着收、发信号的作用。这种交*网线的芯线排列规则是:网线一端的第1脚连另一端的第3脚,网线一端的第2脚连另一头的第6脚,其他脚一一对应即可,这种排列做出来的通常称之为“交*线”。例如,当线的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时,另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则应当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当线的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时,另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则应当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这种网线一般用在集线器(交换机)的级连、服务器与集线器(交换机)的连接、对等网计算机的直接连接等情况下。(3)100M接法。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网线制作规则。所谓100M接法,是指它能满足100M带宽的通讯速率。它的接法虽然也是一一对应,但每一脚的颜色是固定的,具体是:第1脚——橙白、第2脚——橙色、第3脚——绿白、第4脚——蓝色、第5脚——蓝白、第6脚——绿色、第7脚——棕白、第8脚——棕色,从中可以看出,网线的4对芯线并不全都是相邻排列,第3脚、第4脚、第5脚和第6脚包括2对芯线,但是顺序已错乱。其实这种跳线规则与下面将要介绍的信息模块端接方式B是完全一样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按信息模块端接方式A来重新排列芯线顺序,那就是:第1脚——绿白、第2脚——绿色、第3脚——橙白、第4脚——蓝色、第5脚——蓝白、第6脚——橙色、第7脚——棕白、第8脚——棕色。只不过所选方式要与下面所介绍的信息模块端接方式一致,否则所做的网线很可能就不通了。这种接线方法也是应用于集线器(交换机)与工作站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也就是“直连线”所应用的范围。三、信息模块的跳线规则上面介绍了双绞线网线的跳线规则,因为在企业网络中通常不是直接拿网线的水晶头插到集线器或交换机上,而是先把来自集线器或交换机的网线与信息模块连在一起埋在墙上,所以这就涉及到信息模块芯线排列顺序问题,也即跳线规则。交换机或集线器到网络模块之间的网线接线方法是按市线EIA/TIA 568标准进行,但因其有A、B两种端接方式(IBM公司的产品通常用端接方式A,AAT&T公司的产品通常用端接方式B,端接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下述的T568A模块和T568B模块的内部固定联线方式)。虽然从集线器或交换机到工作站的网线可以是不经任何跳线的直连线,但为了保证网络的高性能,最好同一网络采取同一种端接方式,包括信息模块和网线水晶头。因为在信息模块各线槽中都有相应的颜色标注,只需要选择相应的端接方式,然后按模块上的颜色标注把相应的芯线卡入相应的线槽中即可,不必去记表1所示的颜色顺序。【说明】1、2、3、4、5、6、7、8顺序不是随便定的,它是在把水晶头有金属弹片的一面向上,塑料扣片向下,插入RJ-45座的一头向外,从左到右依次为1、2、3、4、5、6、7、8脚。四、信息模块的制作了解了以上信息模块的跳线规则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在上一篇所介绍的材料和打线工具制作信息模块了。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第1步:用剥线工具在离双绞线一端130mm长度左右把双绞线的外包皮剥去。第2步:如果有信息模块打线保护装置,则可将信息模块嵌入在保护装置上。第3步:把剥开的4对双绞线芯线分开,但为了便于区分,此时最好不要拆开各芯线线对,只是在卡相应芯线时才拆开。按照信息模块上所指示的芯线颜色线序,两手平拉上一小段对应的芯线,稍稍用力将导线一一置入相应的线槽内。第4步:全部芯线都嵌入好后即可用打线钳再一根根把芯线进一步压入线槽中(也可在第3步操作中完成一根即用打线钳压入一根,但效率低些),确保接触良好。然后剪掉模块外多余的线。【小提示】通常情况下,信息模块上会同时标记有TIA 568-A和TIA 568-B两种芯线颜色线序,应当根据布线设计时的规定,与其他连接和设备采用相同的线序。第5步:将信息模块的塑料防尘片沿缺口穿入双绞线,并固定于信息模块上,压紧后即可完成模块的制作全过程。然后再把制作好的信息模块放入信息插座中。信息模块制作好后当然也可以测试一下连接是否良好,此时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把万用表的档位打在x10的电阻档,把万用珠的一个表针与网线的另一端相应芯线接触,另一万用表笔接触信息模块上卡入相应颜色芯线的卡线槽边缘(注意不是接触芯线),如果阻值很小,则证明信息模块连接良好,否则再用打线钳压一下相应芯线,直到通畅为止。五、细同轴电缆网线的制作在20台以内的小型局域网中,目前还有一部分企业网络仍采用细同轴电缆连接,所以在此有必要对这种网线的制作进行详细介绍。具体步骤如下:第1步:用同轴电缆专用剥线钳将细缆外皮剥除,露出芯线长约3mm,白色保护层约4mm,屏蔽层约8mm。第2步,将探针套入网线的芯线上,一直要插到底,然后再把套上探针的芯线插入到同轴电缆专用压线钳中间的探针小圆孔中,压紧,使探针与网线芯线紧连。第3步:将BNC连接器金属套环套入压好镀金探针的细同轴电缆,然后再将网线连接探针的一端从BNC接头小的一端插入(也要插到底)。第4步:把套在网线的金属套环推到网线与BNC连接器连接处,再把网线钳的六角缺口卡在确定好的套环位置上,紧握网线钳手柄,紧压,使网线与BNC连接器通过BNC金属套环紧紧连接起来。压好后的金属套环呈六角形。至此,细缆的一端制作完成,然后,接照上面的步骤制作另一端的BNC接头。细缆制作完毕以后,应当使用上述的网线测试仪进行连通性测试。如果没有网线测试仪,也可以普通的万用电表进行测试,测量时需将万用表挡位打在x10电阻档,只要用表笔的两端分别接触探针或者连接器内壁,如果电阻很小,证明网线的制作是成功的。如果任一方测试阻值较大(表针不摆动或者摆动非常小),证明网线制作不成功,连接阻抗过高,需重新制作。
⑽ 台式机怎样创建一个无线网络连接器
台式机需要安装无线网卡,进行接收。然后才能创造无线网络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