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计算机网络一般由通信介质、网络软件和计算机三部分组成,请分别举例说明。
通信介质:光纤、网线及相关接口设备等。
网络软件:操作系统、以及一些网络设备的系统软件。
计算机:普通的PC、服务器等。
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1)有关计算机网络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作用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它用来快速传送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包括文字信件、新闻消息、咨询信息、图片资料、报纸版面等。
利用这一特点,可实现将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单位或部门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的调配、控制和管理。
资源共享包括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硬件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计算机硬件资源的利用率,由于受经济和其他因素的制约,这些硬件资派不可能所有用户都有,所以使用计算机网络不仅可以使用自身的硬件资源,也可共享网络上的资源。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单机使用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系统都可能发生故障,这样就会为用户带来不便,而当计算机联网后,各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为后备,一旦某台计算机发生故障,则由别处的计算机代为处理,还可以在网络的一些结点上设置一定的备用设备。
㈡ 【急求!】计算机网络!!某某中专学校交换网络如下图,有两台三层交换机SW1,SW2,
【问题1】若两台交换机都不启用STP功能,则网络在应用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会出现环路
【问题2】若两台交换机均为出厂状态,则其cost1=cost2,则被阻塞的端口是哪个?
被阻塞的端口是SW2 E1/0/24
【问题3】在问题2的基础上,若将SW2的优先级都改为0,则被阻塞的端口是哪个?
被阻塞的端口是SW1 E1/0/24
【问题4】在问题3的基础上,若将链路开销cost1=300,cost2=200,则被阻塞的端口是哪个?
被阻塞的端口是SW1 E1/0/23
【问题5】若不使用STP的技术来优化如图的交换网络,应在此网络中应用哪些技术或网络协议?
链路聚合技术、LACP协议、PAgP协议(思科私有协议)
㈢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它用来快速传送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包括文字信件、新闻消息、咨询信息、图片资料、报纸版面等。利用这一特点,可实现将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单位或部门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的调配、控制和管理。
资源共享
“资源”指的是网络中所有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共享”指的是网络中的用户都能够部分或全部地享受这些资源。例如,某些地区或单位的数据库(如飞机机票、饭店客房等)可供全网使用;某些单位设计的软件可供需要的地方有偿调用或办理一定手续后调用;一些外部设备如打印机,可面向用户,使不具有这些设备的地方也能使用这些硬件设备。如果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各地区都需要有完整的一套软、硬件及数据资源,则将大大地增加全系统的投资费用。
分布处理
当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或该计算机正在处理某项工作时,网络可将新任务转交给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处理能均衡各计算机的负载,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时性;对大型综合性问题,可将问题各部分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分头处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即增强实用性。对解决复杂问题来讲,多台计算机联合使用并构成高性能的计算机体系,这种协同工作、并行处理要比单独购置高性能的大型计算机便宜得多。
计算机的应用:
1.简述Link-State路由算法的工作过程及其特点。
答:工作过程:
(1)发现邻居结点
(2)测量线路开销
(3)构造L-S报文
(4)广播L-S报文
(5)重新计算路由
特点:
(1) 考虑了线路的带宽
(2) 算法的收敛性得到保证
(3) 算法的对路由器的要求比较高
2.为什么要使用IP地址?
一个IP地址是用来标识网络中的一个通信实体,比如一台主机,或者是路由器的某一个端口。而在基于IP协议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也都必须使用IP地址来进行标识,如同我们写一封信,要标明收信人的通信地址和发信人的地址,而邮政工作人员则通过该地址来决定邮件的去向。
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计算机网络里,每个被传输的数据包也要包括的一个源IP地址和一个目的IP地址,当该数据包在网络中进行传输时,这两个地址要保持不变,以确保网络设备总是能根据确定的IP地址,将数据包从源通信实体送往指定的目的通信实体。
3.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它们各实现什么功能?
通讯子网和资源子网
通讯子网负责信息的传递,资源子网提供信息资源
4.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阶段: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初级的计算机网络模型。此阶段网络应用主要目的是提供网络通信、保障网络连通。这个阶段的网络严格说来仍然是多用户系统的变种。美国在1963年投入使用的飞机定票系统SABBRE-1就是这类系统的代表。
第二阶段:在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实现了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完整的计算机网络。此阶段网络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网络通信、保障网络连通,网络数据共享和网络硬件设备共享。这个阶段的里程碑是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网络。目前,人们通常认为它就是网络的起源,同时也是Internet的起源
第三阶段:计算机解决了计算机联网与互连标准化的问题,提出了符合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RM)”,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此阶
段网络应用已经发展到为企业提供信息共享服务的信息服务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系统是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NSFnet。
第四阶段:计算机网络向互连、高速、智能化和全球化发展,并且迅速得到普及,实现了全球化的广泛应用。代表作是Internet。
5.试简述IEEE802.3标准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的工作原理(包括发送端、接受端及冲突处理的原理)
(1)工作站要发送数据时,先侦听信道是否有载波,如果有,表示信道忙,则继续侦听,直至检测到空闲,立即发送数据;
(2)在发送数据过程中进行冲突检测,如果在冲突窗口内没有发生冲突,则表示数据发送成功,否则立即停止发送,并采用二进制指数回退算法,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在重复发送过程;
(3)对于接收方,则根据数据包的校验和正确与否和物理地址是否为自己来决定是否将数据交给上层协议。
6.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时,服务器的实现方式有几种?简要描述其实现过程。
答:
(1)实现方式有两种:并发服务器、重复服务器;
(2)采用并发服务器方式的实现过程为:当没有请求到达时,并发服务器处于等待状态;一旦客户进程有请求,服务器立即派生出一个子进程,并由该子进程响应客户请求,而服务器立即回到等待状态,准备接受新的客户请求
(3)采用重复服务器方式的实现过程为:在重复服务器中设置一个请求队列,当客户请求到达服务器时,首先进入请求队列,然后重复服务器按FIFO原则对请求队列中的请求进行相应处理
7.
什么叫流量控制,试简述TCP的流量控制机制。
(1)为了防止快速的发送设备发出的数据过多,导致慢速的接收设备处理不过来而发生大量数据丢失(淹没慢速的接收设备)所采取的限制措施称为流量控制。
(2)在面向连接的TCP协议中,TCP包中有一个Window size 字段,接收方可以通过该字段告诉发送方,自己还有多少个接收缓冲区,极端情况下,当接收方不能再接收数据时,把该字段设置为0,从而发送方可以根据该字段的值来调整发送数据的大小或速率。
笔记本电脑都有无线网络连接在桌面右下角。首先查看键盘上无线网络有没有打开(有的电脑键盘上无线网络开关关闭,电脑上是不会显示无线网络连接的)如果已经打开还是没有,可以考虑是否C盘里的无线网络软件坏掉或者中毒。如果是这样情况你最好从装XP系统。最后还是没有的话,在考虑是否是硬件问题?
㈤ 计算机网络由哪几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气)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分类: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根据其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拓展资料: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若按此定义,则早期的面向终端的网络都不能算是计算机网络,而只能称为联机系统(因为那时的许多终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计算机)。
但随着硬件价格的下降,许多终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终端”和“自治的计算机”逐渐失去了严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计算机作为终端使用,按上述定义,则早期的那种面向终端的网络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㈥ 电脑的网卡 是什么样子的 谁有网卡 求发点网卡 的图片来
网卡不就是背后长个风扇屁股有个水晶头插口脚下有一个缺个口的木板吧
㈦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地理上分散、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软、硬件设备互连,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计算机网络为文字信件、新闻消息、咨询信息、图片资料、报纸版面等信息提供快速在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传递的渠道。
分布处理与均衡负载。当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或该计算机正在处理某项工作时,网络可将新任务转交给空闲的其他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处理能均衡各计算机的负载,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时性。
(7)有关计算机网络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是它的几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但除了这些重要的性能指标外,还有一些非性能特征,它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网络的质量取决于网络中所有构件的质量,以及这些构件是怎样组成网络的。网络的质量影响到很多方面,如网络的可靠性、网络管理的简易性,以及网络的一些性能。
但网络的性能与网络的质量并不是一回事,例如,有些性能也还可以的网络,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了故障,变得无法再继续工作,说明其质量不好。高质量的网络往往价格也较高。
无线局域网提供了移动接入的功能,这就给许多需要发送数据但又不能坐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方便。当大量持有便携式电脑的用户都在同一个地方同时要求上网时,若用电缆连网,那么布线就是个很大的问题。这时若采用无线局域网则比较容易。
㈧ 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的计算模式
发展史
一: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
计算机网络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因为计算机主机相当昂贵。
而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相对便宜,为了共享计算机主机资源和进行信息的综合处理,形成了第一代的以单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
在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中,因为所有的终端共享主机资源,因此终端到主机都单独占一条线路,所以使得线路利用率低,而且因为主机既要负责通信又要负责数据处理,因此主机的效率低。
而且这种网络组织形式是集中控制形式,所以可靠性较低,如果主机出问题,所有终端都被迫停止工作。
面对这样的情况,当时人们提出这样的改进方法,就是在远程终端聚集的地方设置一个终端集中器,把所有的终端聚集到终端集中器,而且终端到集中器之间是低速线路。
而终端到主机是高速线路,这样使得主机只要负责数据处理而不要负责通信工作,大大提高了主机的利用率。
二: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联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不再极限于单计算机网络,许多单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了有多个单主机系统相连接的计算机网络,形如下图:
这样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体系有两个特点:
①多个终端联机系统互联,形成了多主机互联网络
②网络结构体系由主机到终端变为主机到主机
后来这样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在慢慢演变,向两种形式演变,第一种就是把主机的通信任务从主机中分离出来,由专门的CCP(通信控制处理机)来完成。
CCP组成了一个单独的网络体系,我们称它为通信子网,而在通信子网连基础上接起来的计算机主机和终端则形成了资源子网,导致两层结构体现出现。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7—1993年,也是研究试验阶段。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Internet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但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1996年,同样是起步阶段。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Internet,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
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Internet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
Internet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至1996年底,中国Internet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Internet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Internet在我国快速最为快速的阶段。
国内Internet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1000万。
据中国Internet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6800万人。这一数字比年初增长了890万人。
与2002年同期相比则增加了2220万人。
(8)有关计算机网络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主要作用
计算 网络的主要作用是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其次是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易于分布处理。
数据传输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信息的传输,这一功能为分布在各地的计算机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数据传输的最常见形式就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和普通邮件相比具有快捷、低价的优点,很受人们的欢迎。只要是能够数字化的信息,如程序、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都能作为电子邮件的内容在网上进行传输。
资源共享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作用,它包括软件共享、硬件共享及数据共享。
软件共享是指计算机网络内的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资源,包括各种语言处理程序、应用程序和服务程序。
㈨ 计算机网络,第七题,在第二张图中关于广播域和冲突域的划分是依据什么规则的呢
表1-4总结得挺好,需要记住
冲突域对应第一层物理层,在第一层工作且互连的设备属于同一个冲突域
因此工作在第一层的集线器和中继器不能起到隔离冲突域的作用
但工作在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交换机和网桥可以起到隔离低层冲突域的作用
广播域对应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因此工作在第二层的交换机和网桥不能起到隔离广播域的作用
但工作在第三层网络层的路由器可以起到隔离低层广播域和冲突域的作用
因此图中的路由器将整个网络隔离成2个广播域
计算机R、计算机Q和集线器属于冲突域1,它们被上面的网桥隔开;
计算机P属于冲突域2,被左边的网桥和右边的路由器隔开;
计算机S属于冲突域3(虚线应该是囊括计算机S的,但不能囊括交换机和路由器,因为冲突域对应第一层,而交换机工作在第二层,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被交换机和路由器隔开;
计算机T属于冲突域4,被上面的交换机隔开
㈩ 计算机网络的三大功能有哪些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1、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它用来快速传送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包括文字信件、新闻消息、咨询信息、图片资料、报纸版面等。
2、资源共享 :“资源”指的是网络中所有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共享”指的是网络中的用户都能够部分或全部地享受这些资源。
3、分布处理 :当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或该计算机正在处理某项工作时,网络可将新任务转交给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处理能均衡各计算机的负载,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时性。
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10)有关计算机网络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线路互连起来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确切的说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配置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系统。
虽然网络类型的划分标准各种各样,但是从地理范围划分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通用网络划分标准。按这种标准可以把各种网络类型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
局域网一般来说只能是一个较小区域内,城域网是不同地区的网络互联,不过在此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这里的网络划分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地理范围的区分,只能是一个定性的概念。下面简要介绍这几种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