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释疑与解答第六版pdf
扩展阅读
相机软件制作手机视频 2025-09-26 20:17:35

计算机网络释疑与解答第六版pdf

发布时间: 2022-10-11 18:40:32

Ⅰ 求谢希仁编着的《计算机网络》(第6版)的PDF

以下链接可以下载:网页链接

1、谢希仁编着的《计算机网络(第6版)》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曾于1994年、1999年、2003年和2008年分别出了修订版。在2006年本书通过了教育部的评审,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计算机网络》第6版,在原有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作了必要的增补、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

3、全书分为10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局域网)、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移动网络,以及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各章均附有习题。

4、《计算机网络(第6版)》的特点是概念准确、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同时力图反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最新发展。本书可供电气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Ⅱ 求《计算机网络释疑与习题解答》第七版 谢希仁着PDF

分四个等级 级别 科目/类别 考试形式 一级 MS Office 上机 一级 B 上机 一级 WPS Office 上机 二级 C语言程序设计 笔试+上机 二级 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 笔试+上机 二级 Visual 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 笔试+上机 二级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

Ⅲ 求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 原书第六版pdf

是不是这本:《计算机网络教程 自顶向下方法》
作者:(美)佛罗赞,(美)莫沙拉夫着 页数:610 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
私信你了,you——pdf版

Ⅳ 求谢希仁编着的《计算机网络》(第6版)的PDF谢谢

http://download.csdn.net/download/zhbssn/2375446
自己下载就行了。

Ⅳ 谁有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 第六版 中文版的电子书 麻烦给个链接

你好,需此书的话,加i俺i吧!!(⊙o⊙)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
英文版》作者:(美)jamesf.kurose,(美)keithw.ross着
页数:712
出版日期:2001

Ⅵ 同求求《计算机网络释疑与习题解答》电子版PDF,看到之后,有的话,发我一下先谢了。

此书电子档,可以弄到,如要,加ii俺~

《《计算机网络》释疑与习题解答》 作者:谢希仁编着 页数:288 出版日期:2011.05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辅导书
简介:本书是《计算机网络》第5版的配套参考书。全书共10章,每一章都与《计算机网络》第5版的内容相对应。每一章都有全部的习题和补充习题的详细解答,以及常见问题和解答。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加深对...

Ⅶ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答案第二章2-16

是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第6版吗?

供你参考:
2-02 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答: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
2-03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答: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为源站。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终点又称为目的站
传输系统:信号物理通道
2-04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2-05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
答:(1)机械特性
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2)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4)规程特性
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06数据在信道重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
答:码元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限制,信息传输速率受香农公式的限制
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传信率,就可实现无差传输。
比特/s是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
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一个码元不一定对应于一个比特。
2-07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
答:C=R*Log2(16)=20000b/s*4=80000b/s
2-08假定要用3KHz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64kb/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答:C=Wlog2(1+S/N)(b/s)
W=3khz,C=64khz----àS/N=64.2dB 是个信噪比要求很高的信源
2-09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答:C = Wlog2(1+S/N) b/s-àSN1=2*(C1/W)-1=2*(35000/3100)-1
SN2=2*(C2/W)-1=2*(1.6*C1/w)-1=2*(1.6*35000/3100)-1
SN2/SN1=100信噪比应增大到约100倍。
C3=Wlong2(1+SN3)=Wlog2(1+10*SN2)
C3/C2=18.5%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18.5%左右
2-11假定有一种双绞线的衰减是0.7dB/km(在 1 kHz时),若容许有20dB的衰减,试问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有多长?如果要双绞线的工作距离增大到100公里,试应当使衰减降低到多少?
解: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为=20/0.7=28.6km
衰减应降低到20/100=0.2db
2-12 试计算工作在1200nm到1400nm之间以及工作在1400nm到1600nm之间的光波的频带宽度。假定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为2*10e8m/s.
解:
V=L*F-àF=V/L--àB=F2-F1=V/L1-V/L2
1200nm到1400nm:带宽=23.8THZ
1400nm到1600nm:带宽=17.86THZ
2-13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答: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频分、时分、码分、波分。
2-15 码分多址CDMA为什么可以使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而不会互相干扰?这种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
答: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相互正交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占用较大的带宽。
2-16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1-1+1+1-1+1+1) B:(-1-1+1-1+1+1+1-1)
C:(-1+1-1+1+1+1-1-1) D:(-1+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
解:S·A=(+1-1+3+1-1+3+1+1)/8=1, A发送1
S·B=(+1-1-3-1-1-3+1-1)/8=-1, B发送0
S·C=(+1+1+3+1-1-3-1-1)/8=0, C无发送
S·D=(+1+1+3-1+1+3+1-1)/8=1, D发送1

Ⅷ 计算机考研需要的课本和资料有哪些

比较经典的教材给你罗列一下。不过各个学校的专业课都是学校自主命题的,参考书,考试大纲这些多少会有些区别的。所以还是要查下学校的官网看看。
数据结构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习题:《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 》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第2版)》陈守孔 机械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 高等教育出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唐朔飞 高等教育出版
操作系统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3版)》汤子瀛 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
操作系统习题:《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与题解(第2版)》汤子瀛 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
《操作系统学习指导和考试指导》李善平 浙江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 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习题:《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王慧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或者你也可以咨询天道考研的盼盼老师

Ⅸ 急求: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中文第六版 pdf,感谢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中文第6版.pdf (选择普通下载即可)

PC电脑端登陆,即可下载、查看,(文件有点大,需耐心下载)

资料有时效性,请及时下载,失效请私信。

资料收集于互联网,仅供个人试读,有能力多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