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解两道计算机网络技术题,可追加悬赏,谢谢!
我有点紧张啊,答错了怕要挨网友的骂,另外哥们儿,你在读大学吗?这是老师留的作业吗?
第一题:(1)、允许配置的最小IP是192.168.4.2(注意,不能是192.168.4.1,别跟路由器R2下面那个接口的IP重了,那个IP待会儿要设成网关的,网关和主机IP不能重复);
最大IP是192.168.4.254(主机号不能全0全1这点应该知道吧,第二问也给提示了);
子网掩码明显是255.255.255.0,要接入的网络是192.168.4.0/24嘛,后面这个24就是24位网络前缀,也就是子网掩码中前24位全是1;
默认网关就是192.168.4.1。
(2)、分析:原来H2所在网络是192.168.5.0/24,说明后8位是主机号,要分成两个一样大的子网,要求子网规模尽可能大,所谓“子网规模尽可能大”,意思就是子网号所占位数尽可能少,剩下更多位数给主机号,所以按理说从主机号中拿出前1位来做子网号就可以了,一个0一个1正好俩子网,但人家又说不允许全0全1的子网号,所以拿1位不够,要拿前2位出来,那就四种子网号,00,01,10,11,而00和11不能用,所以两个子网号分别是01和10。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前三个255对应24位网络前缀,后面的192对应2位子网号)
那么子网A的子网地址就是192.168.5.64/26,它的广播地址(也就是主机号全1)是192.168.5.127;
子网B的子网地址就是192.168.5.128/26,它的广播地址是192.168.5.191;
它俩允许接入的主机数目都是2^6-2=62(减的这个2是主机号全0和全1的那俩)
第二题:数据报总长980B,首部说固定长度,那就按20B来算,所以数据报的组成是960B的数据+20B的首部。
(1)、显然要分成两个数据分片,第一个数据字段长度是640B(最大长度660B-20B的首部),它的片偏移是0,MF=1(MF=1代表后面还有分片,MF=0代表后面没有分片了),第二个数据字段长度是320B(总共960B减去第一个分片的640B),它的片偏移是80(片偏移以8B为单位,这点一定要牢记,640B/8B=80),MF=0。
(2)、不会报错,ICMP对第一个分片后续的所有分片都不发送差错报告报文,ICMP发送的差错报告只有这五种类型:1、终点不可达;2、源点抑制,也就是拥塞;3、时间超过,也就是TTL减到0了;4、参数问题,比如DF=1并且分组长度还超过了MTU;5、改变路由,也就是找到更短路径了;ICMP记住一句话:只要出这五类错就丢弃并返回报告报文。
2. 计算机网络题: 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长度为3752字节。若使用以太网来传送(注:IP数据
应该是820字节(byte).
UDP数据报总长度为3752+8=3760字节
数据链路层不会区分UDP报头,故一个报片的最大传输容量为1500-20(IP头部)=1480字节
3760÷1480=2......800(字节)
故最后一个报片的大小为800+20=820(字节)
3. 计算机网络中IP数据报的片偏移计算
答案是A,偏移量的意思就是这个数据包是从源数据包哪个地方开始的,因为IP报文有40个字节的IP报文头,所以1300个字节的数据会被分成以下三个包: A数据包:包含40个字节的IP报文头,0-460字节的数据,偏移量为0; B数据包:包含40个字节的IP报文头,460-920字节的数据,偏移量为460; C数据包:包含40个字节的IP报文头,920-1300字节的数据,偏移量为920
4. 计算机网络:无选项IP数据报(头部长度20B)携带5000B数据,它下一步经由MTU为1500B的
以太网的MTU为1518B吧,数据部分最多为1500B
5. 计算机网络题,ip数据报首部的首部长度字段值为12时,首部的可选部分有多少字节急求,谢谢,
首部长度,这个字段所表示数的单位是32位字长(1个32位字长是4字节)
目前广泛使用的IP协议版本号为4(即IPv4),IPv4的数据报长度为20,首部长度为12*4=48字节,则可选部分就是 48-20=28字节
6. 计算机网络题,若通过数据包捕获软件采集到的一个IP数据报首部(用16进制表示)为:45 00 00
根据IP报文头部格式可知第九个16进制数是TTL字段,也就是3B=59,TTL每过一个路由器就减少一,初始值为68,所以68-59=9跳
7. 计算机网络中的问题:当运行127.0.0.1时,这个IP数据报将发送给谁
发给自己的主机
希望采纳
8. 可以帮忙算一下计算机网络的这道题吗ip数据报的。大概懂什么意思,但是想看一下解题过程怎么写
这是一种特殊的解法,因为数据较大,按一般解法去括号右边化为0比较麻烦,就对特殊题用特殊方法。
在(x-1994)×(x-1995)=1996×1997左边两个因式相乘等于右边两个数相乘,显然x-1994>x-1995,所以得出x-1994=1997
x-1995=1996
这是同把左边两个因式都看为正
当左边两个因式同为负时,-(x-1994)=1997,即x-1994= -1996
下一个相同
9. 计算机网络试题 请高手来做 给出详细解答 高分!
源IP地址:202.113.78.38(上面段里面的:ca 71 4e 26)
TCP目的端口号:80(上面段里面的:00 50)
TCP的确认号:0(上面段里面的:00 00 00 00)
TCP接收窗口:8192 (上面段里面的:20 00)
10.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IPv6数据报格式
IPv6:解决IP地址耗尽的根本措施就是采用具有更大地址空间的新版本的IP,即IPv6。
IPv6仍支持无连接的传送,但将协议数据单元PDU称为分组,而不是Pv4的数据报。IPv6所引进的主要变化如下:
(1)更大的地址空间,Pv6把地址从Pv4的32位增大到4倍,即增大到128位,使地址空间增大了2^96倍,这样大的地址空间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会用完的。
(2)扩展的地址层次结构。IPv6由于地址空间很大,因此可以划分为更多的层次。
(3)灵活的首部格式。IPv6数据报的首部和Pv4的并不兼容。IPv6定义了许多可选的扩展首部,不仅可提供比Pv4更多的功能,而且还可提高路由器的处理效率,这是因为路由器对扩展首部不进行处理(除逐跳扩展首部外)。
(4)改进的选顶。Pv6允许数据报包含有选项的控制信县,因而可以包含一些新的选项。但IPv6的首部长度是固定的,其选项放在有效载荷中。IPv4所规定的选项放在首部的可变部分。
(5)允许协议继续扩充。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技术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如网络硬件的更新)而新的应用也还会出现。但我们知道,IP4的功能是固定不变的。
(6)支持即插即用(即自动配置),因此IPv6不需要使用DHCP。
(7)支持资源的预分配。Pv6支持实时视像等要求保证一定的带宽和时延的应用。
(8)IPv6首部改为8字节对齐(即首部长度必须是8字节的整数倍)。原来的IPv4首部是4字节对齐。
IPv6数据报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基本首部(base header)和后而的有效载荷(payload) ,有效载荷也称为净负荷。有效我荷允许有零个或多个扩展首部(extension header),再后面是数据部分(图4-46)。
IPv6各个字段:
(1)版本(version)占4位。它指明了协议的版本,对IPv6该字段是6。
(2)通信量类(traffic class)占8位。这是为了区分不同的IPv6数据报的类别或优先级。目前正在进行不同的通信量类性能的实验。
(3)流标号(flow labe)占20位。IPv6的一个新的机制是支持资源预分配,并且允许路由器把每一个数据报与一个给定的资源分配相联系。IPv6提出流(flow)的抽象概念。所谓“流”就是互联网络上从特定源点到特定终点(单播或多播)的一系列数据报(如实时音频或视频传输),而在这个“流”所经过的路径上的路由器都保证指明的服务质量。所有属于同一个流的数据报都具有同样的流标号小因此,流标号对实时音烦/视频数据的传送特别有用。对于传统的电子郎件或非实时数据,标号则没有用处,把它置为0即可。
(4)有效载荷长度(payload length)占16位。它指明IPv6数据报除基本首部以外的字节数(所有扩展首部都算在有效载荷之内)。这个字段的最大值是64KB(65535字节).
(5)下一个首部(next header)占8位。它相当于IPv4的协议字段或可选字段。
① 当Pv6数据报没有扩展首部时,下一个首部字段的作用和Pv4的协议字段一样,它的值指出了基本首部后面的数据应交付P层上面的哪一个高层协议(例如:6或17分别表示应交付运输层TCP或UDP)。
② 当出现扩展首部时, 下一个首部字段的值就标识后面第一个扩展首部的类型 。
(6)跳数限制(hop limit)占8位。用来防止数据报在网络中无限期地存在。源点在每
个数据报发出时即设定某个跳数限制(最大为255跳)。每个路由器在转发数据报时,要先
把跳数限制字段中的值减1。当跳数限制的值为零时,就要把这个数据报丢弃。
(7)源地址占128位。是数据报的发送端的IP地址。
(8)目的地址占128位。是数据报的接收端的IP地址。
扩展首部
IP4的数据报如果在其首部中使用了选项,那么沿着数据报传送的路径上的每一个路由器都必须对这些选项一一进行检查,这就降低了路由器处理数据报的速度。然而实际上很多的选项在途中的路由器上是不需要检查的(因为不需要使用这些选项的信息)。IPv6把原来IPv4首部中选项的功能都放在扩展首部中,并把扩展首部留给路径两端的源点和终点的主机来处理,而数据报途中经过的路由器都不处理这些扩展首部(只有一个首部例外,即逐跳选项扩展首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路由器的处理效率。
在RFC2460中定义了以下六种扩展首部:(1)逐跳选项:(2)路由选择:(3)分片:(4)鉴别:(5)封装安全有效载荷:(6)目的站选项。
每一个扩展首部都由若干个字段组成,它们的长度也各不同。但所有扩展首部的第一个字段都是8位的“下一个首部”字段,此字段的值指出了在该扩展首部后面的字段是什么。当使用多个扩展首部时,应按以上的先后顺序出现。高层首部总是放在最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