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等教育(计算机)
一.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合我省及周边少数民族省区教育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教书育人的良好素养,富有创新精神,能胜任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可在其它教育、科研、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及网络管理工作,并适当兼顾为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输送合格的基础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专业训练,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教师素养和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体需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民教师,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
具有开发计算机软件,进行软、硬件维护的基本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有关计算机专业书籍、资料和文献的能力。
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独立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校园教学网站的建设维护。
会讲普通话,具有较强的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研究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二. 就业面向
面向我省及周边少数民族省区或其它地区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及其它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师;各级各类学校、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商业机构等行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人才,自动化办公公务人员。
三. 学 制
本专业为理工类大专,学制三年。
四. 课程设置
(一) 公共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政策、大学体育、大学英语
(二) 教育类课程
心理学、教育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课件制作、硬笔字、教师口语与普通话、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
(三) 专业课程
计算机数学(高数、概率、计算方法)、离散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线路与数字逻辑、VisualBasic、数据库原理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含实验)、数据结构(含实验)、操作系统(含实验)、计算机网络基础(含实验)、计算机工具软件、多媒体技术。
(四) 综合素质课程
大学语文、应用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新课程教学设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五) 专业选修课程
局域网组网技术、Web编程、音视频制作技术、图像处理与动画制作、数据库系统概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六) 公选课程
艺术欣赏、大学生就业指导。
五. 核心课程简介
(一) 计算机数学
学 时:4学时/周,开设两学期,总计132学时
内容提要:本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计算方法四大部分。微积分包括一元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多元微积分初步、无穷级数、数值计算初步等内容;线性代数包括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概率论部分包括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等内容;计算方法包括误差,数据拟合法,代数插值与数值微分,数值积分,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非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等内容。
教 材:《计算机数学基础》,高教京版,刘树利、孙云龙等编着,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参考书目:《高等数学》(理工类)、《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
(二) 电子线路与数字逻辑
学 时:6学时/周,开设一学期,总计108学时,其中实验30学时。
内容提要:模拟电路和数宇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常用半导体的特性及主要参数,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它们的应用,功率放大器、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使用,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与分析、设计方法。
教 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西安电子科学技术出版社,汪晓安编着。
参 考 书: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室编(童诗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四版。
(2)《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编(郑家龙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三) 计算机组成原理
学 时:6学时/周,总计108学时
内容简介:计算机数值运算原理;运算器基础;控制器原理;存储器原理;计算机主要外设原理及总线的基本概念。
教 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马玉良编着。
预修课程:模拟电路、数字逻辑
(四)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1、C 语言程序设计
学 时:6学时/周,总计90学时,其中上机实习30学时。
内容简介: C 语言的发展和特点, C 程序的基本格式和要求;基本的数据类型和运算;流程控制;数组;函数和标准函数;指针;结构体和联合体;文件。
教 材:《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谭浩强编着。
2、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学 时:6学时/周,总计108学时,其中上机实习36学时。
内容简介: VB 的基础概况, VB窗体,对象的属性和参数设置,数据类型,基本的输入输出程序设计,程序控制结构,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教 材:《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龚沛曾编着。
(五) 数据结构
学 时:4学时/周,总计72学时,自主实习10学时。
内容简介: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线性表;串;数组和广义表;树和图,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以及相应的算法;查找和排序;文件。
教 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谭浩强编着。
预修课程:C 语言程序设计
(六) 计算机网络技术
学 时:4学时/周,总计72学时,其中实验18学时。
内容简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局域网基本原理和技术;互联网基本知识;网络集成基础。
教 材:《计算机网络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吴宜功编着。
预修课程:计算机数学,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
(七)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学 时:6学时/周,总计108学时,其中上机实习36学时。
内容简介:关系数据库基础;VF语法基础;VF基本概念;常用命令与函数用法;各种可视化设计工具(菜单、报表、表单、数据库、SQL查询、表);VF面向对象程序设计;VF数据共享;VF项目管理器。
教 材:《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龚沛曾编着。
(八) 操作系统
学 时:4学时/周,总计72学时,自主上机实习8学时。
内容简介: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进程管理( CPU 调度)、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外部存储设备管理)和简单的作业管理以及在 DOS 和 Windows9X 上的应用。
教 材:《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张尧学,史美林编着。
预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
六. 考核
公共课程、教育课程一律按学校统一安排参加统考,考试形式一般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成绩为百分制。学科课程中,计算机数学(高数、概率、计算方法)、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C语言版)、操作系统原理等课程采用闭卷百分制笔试方式,总评成绩为百分制,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其它学科课程一般应笔试和机试(各占50%)结合考核,总评成绩仍为百分制,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实训课程和公选课程以实际技能考核为主,百分制记载。关于考试或考查的划分,一般按课程安排进度表执行,部分课程的考核形式可根据学科发展及实际情况而定。
七. 教学要求
各门课程应大力提倡使用多媒体授课方式,实训课程应采用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辅导协助学习的机房上课方式,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善于自已学习接受新软件的能力。
八. 初等教育(计算机方向)专业课程安排进度表
分类 序号 课 程 总学时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考核形式
1 2 3 4 5 6 考 试 考 查
15 18 18 18 18 12
公共课程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5 3 √
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72 2 2 √ √
3 形势政策 40 每月一次 √
4 大学体育 138 2 2 2 2 √
5 大学英语 207 3 3 3 3 √
教育课 6 心理学 72 4 √
7 教育学 54 3 √
8 信息技术教育与课件制作 72 4 √
9 硬笔字 36 2 √
10 教师口语与普通话 36 2 √
1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 108 6 √
专业课 12 计算机数学(高数概率计算方法) 132 4 4 √(2) √(1)
13 离散数学 36 2 √
14 计算机应用基础 60 4 √
15 C语言程序设计 90 6 √
16 电子线路与数字逻辑 108 6 √
17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108 6 √
18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108 6 √
19 计算机组成原理(含实验) 108 6 √
20 数据结构(含实验) 72 4 √
21 操作系统(含实验) 72 4 √
22 计算机网络基础(含实验) 72 4 √
23 计算机工具软件 24 2 √
24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36 2 √
续表:
综合素质课 25 大学语文 30 2 √
26 应用文写作 36 2 √
27 中国文化概论 36 2 √
28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4 2 √
专
业
选
修
课 29 局域网组网技术 48 4 √
30 Web编程 72 4 √
31 音视频制作技术 48 4 √
32 图像处理与动画制作 72 4 √
33 数据库系统概论 48 4 √
3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72 4 √
公选课 35 艺术欣赏 36 2 √
36 大学生就业指导 12 1 √
试讲实习 第6学期1-10周,指导20学时/组
毕业设计 第6学期1-10周,指导20学时/组
合 计 2200 24 25 25 26 20 9
说明
课 类 公共 教育 专业 综素 专选 公选
所占学时 502 378 1026 126 120 48
比 例 23% 17% 47% 6% 5% 2%
九. 说明
学生必须修完30门必修课和2门公共选修课,完成毕业设计和教育实习,各项成绩达到及格以上,通过其它由国家或学校规定的技能考核,方可取得毕业资格,获得毕业证书。选修课程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修,每人必须至少选修一门课程。毕业前须完成一套毕业设计,选题可自定,系上可组织指导教师推荐参考选题,一般为程序设计或教学课件设计类型。第6学期前9周须进行试讲实习,4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教育实习,时间不少于45天。
Ⅱ 我想自学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不知道哪种书好
我是计算机系的学生,学习计算机要从基础开始,
《组装与维修》是自己看的基础方面的,如果学习还是这几本书比较有用
第一本书《计算机基础》讲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方面的,WORD,EXCEL等,简单易学的操作,几乎是看着书就能学会的,
第二本书《图形图像》制作处理一些图片,比较有意思
第三本书《数据库》我不太喜欢这个方面,但是数据库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
第四本书《网页》教你制作一些简单的网站,网页等
第五本书《C语言》比较高级的语言,很深奥,很细腻!
Ⅲ 要一篇8000到10000字,关于计算机的论文
计算机网络故障的解决路径和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利用各种通信手段,将分步在各个地方的计算机进行数据连接,使其能够达到共享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导致网络之间各种形式的连接。采用统一协议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连,使互联网络很容易得到扩展。但是一旦网络发生故障时,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不便,如在工作中不能和客户之间传输文件,不能进行网上购物,也不能查询一些资料和新闻等。
当网络出现故障时,最艰难的不是如何修复网络,而是如何快速的判断出故障点。因此,对网络故障的类型和原因进行总结是十分重要的,这会便于我们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目前,我们可以将网络故障的类型大致分为硬件故障和逻辑故障。所谓的硬件也就是线路或者是设备出现了问题,如主机故障、端口故障。路由器故障等。而逻辑故障通常是配置错误导致的问题,比如主机网络协议没有安装正确、一些重要的程序进程被关闭了或者是对主机的安全性设置不当等。
二、网络故障中的硬件故障
(一)线路故障
线路故障的比例是大约占发生故障的70%。通常的原因是线路受到损坏或者是附近有设备对线路产生了严重的电磁干扰,导致其不能正常的工作。
解决方法:如果是线路的长度不是比较短,可以将线路放在别人可以正常上网的计算机上试一试。如果网线不方便调试,可以利用网线测试器测量网线的好坏。如果线路很长,可以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线路维修。假如可能是由于电磁干扰引起的,那么我们可以使用屏蔽较强的屏蔽线在该段网路上进行通信测试。
(二)端口故障
端口故障常见原因是插头松动导致的连接不稳定或者是端口本身的故障。
解决方法:这类故障一般会在信号灯上可以判断出来,因此观察相关信号灯的状态就可以了,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端口看是否可以正常连接。可以拔下端口清理下灰尘,然后插上后再看看情况。
(三)路由器和网卡故障
对于路由器的故障判断通常是替换法,将路由器换在正常工作的系统里可其是否能工作。通常路由器的指示灯也能提示其是否有故障,正常情况下对应端口的灯应为绿灯。
网卡故障的常见现象是卡槽松动了,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更换网卡插槽。对于网卡物理故障的情况,如若上述更换插槽始终不能解决问题的话,就拿到其他正常工作的主机上测试网卡,如若仍无法工作,可以认定是网卡物理损坏,更换网卡即可。
三、网络故障中的逻辑类故障
(一)一些重要进程被关闭
一些和网络连接有关的程序进程可能误操作被关闭或者是病毒影响导致其不能正常运行。例如,路由器的SNMP进程意外关闭,这时网络管理系统将不能从路由器中采集到任何数据,因此网络管理系统失去了对该路由器的控制。
解决方法:首先是启动杀毒软件进行杀毒,确保电脑的安全。然后用Ping线路近端的端口看是否能Ping通,Ping不通时检查该端口是否处于down的状态,若是说明该端口已经给关闭了,因而导致故障。这时只需重新启动该端口,就可以恢复线路的连通。
(二)网卡的驱动程序安装不当
没有安装网卡的驱动程序或者是安装的驱动和系统不兼容,都会导致网卡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打开设备管理器窗口,然后找到网卡选项。若网卡型号前显示“!”或“X”,则表明网卡程序出现了问题。只要去网上找到合适的驱动程序重新安装就可以了。
(三)主机安全性故障
主机安全性问题是近几年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这类故障主要有主机资源被盗、主机被黑客控制等。
排查方法:主机资源被盗,是由于攻击者利用某些进程的正常服务或系统漏洞对主机进行攻击,破坏其防火墙,有的甚至可以获得管理员权限,从而对磁盘所有内容进行任意操作。因此,不要轻易的共享主机硬盘,这样会留下安全隐患。
主机被黑客控制,是由于主机被安置了后门程序导致主机受到他人的控制。针对此类故障一般很难发现,但是可以通过监视主机的流量、扫描主机端口和服务、安装防火墙和加补系统补丁来防止可能的漏洞。
四、总结
网络故障的发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是尽量的降低故障率和提高维修速度。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网络技术理论,积累维修经验。开始动手排除故障之前,准备好记录故障现象;清楚网络的结构设计,包括网络拓朴、设备连接、系统参数设置及软件使用;了解网络正常运行状况、注意收集网络正常运行时的各种状态和报告输出参数;熟悉常用的诊断工具,准确的描述故障现象。
参考文献:
[1]汪新民.网络工程使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武新华,段玲华.计算机网络维护与故障排除案例精选[M].北京:中国铁路出版社,2006.
[3]曹庆华.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试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雷震甲.计算机网络(第三版)[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5]刘晓辉.网络故障现场处理实践(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程出版社,2009.
[6]吴功宜,吴英,谭浩强.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Ⅳ 大家有什么好书介绍吗网络的
1、计算机网络(第4版)(附光盘)
作 者: 谢希仁 编着
出 版 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89年出版的、获第二届全国优秀教材奖的《计算机网络》的第4版,在内容和结构上都有很大修改。分为10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因特网的演进等内容。各章均附有练习题。随书附带的光盘中,收录了作者教学中经常遇到的150多个问题,并予以解答,还收录了2003年1月前发表的全部RFC文档。
特点是概念准确、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同时力图反映出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最新发展。第四版更加突出以TCP/IP协议族为核心的一些常用网络协议以及一些网络新技术。本书可供通信和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学习参考价值。
2、《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作者:[美] Andrew S. Tanenbaum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是国外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教材。本书按照网络模型,分层次地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子层、网络层、传输层及应用层。本书在介绍网络各层基本原理实现方法时,结合进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如因特网、ATM、ISDN、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2、计算机网络教程(第4版国外计算机科学经典教材)
作者:(美)托木休 等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对于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来说,牢固地掌握联网的基本概念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内容全面,涵盖了最新的联网技术,包括基于web的网络、无线联网、网络体系结构、病毒防护、宽带/dsl、解决问题的工具、布线和交换技术等。是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优秀教材,特别适合于大专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为参加各级网络技术认证考虑(包括net+、mcsa、mcse、can、lniux+和ccna)的学生提供最具权威性的参考资料。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操作系统,如microsft windows(98、2000、xp和server 2003)、linuxnovell netware 6.5;由浅入深,以循序渐进了大量的网络知识,逐步引导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3、计算机网络(国外经典教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作者:(美)罗(Rowe.S.H);舒赫(Schuh)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全面综述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主题涉及计算机网络的方方面面,从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到具本的设计和实现方式,再到具体的管理和运营,作为入门教材,具备鲜明的教学特证,提供丰富的实例和大量习题,以便于读者深入消化和理解所学知识,进而做到学以致用。此书适用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同时也适合对计算机网络感兴趣的爱好者,打算进一步学习网络知识的从业人员自学和参考。
4、TCPIP网络互联技术(卷3)
作者:(美)科默 (美)斯蒂文斯 张卫 王能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介绍了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上如何使用Windows套接字应用程序接口(Windows Socket API)编写TCP/IP通信程序。重点放在客户-服务器机制上,介绍了客户-服务器机制和应用程序用于网络通信的套接字接口,分析了分布式程序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两部分的算法,讨论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设计及遵循的模式。本书在并发处理上也花费了相当大的篇幅,描述了并发线程以及相关的创建线程的操作系统函数。给出了能说明每个设计思想的实现方法,讨论了包括应用层网关和管道在内的各种技术,回顾了几个标准应用协议,并使用它们说明一些算法和实现技术。包含的一些例子程序显示了每个设计实际上如何操作,大多数的例子实现了标准因特网应用协议。
此书适合于大学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的网络编程入门课程,也可作为程序员的参考书。
Ⅳ 急求: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中文第六版 pdf,感谢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中文第6版.pdf
(选择普通下载即可)
PC电脑端登陆,即可下载、查看,(文件有点大,需耐心下载)
资料有时效性,请及时下载,失效请私信。
资料收集于互联网,仅供个人试读,有能力多支持正版!
Ⅵ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和第七版有差别吗
肯定有啊。大的内容没差别,主要是重新修订,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
不懂继续问,满意请采纳。
Ⅶ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第六版)的PPT哪里可以下载
连动数码部落,专门解决这些问题,你可以去试试。(方法:打开手机qq->动态->兴趣部落->搜索:连动数码->关注->发帖)爱就是当你掉了一颗大门牙,却仍可以坦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