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标识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扩展阅读
苹果电脑屏幕有两个圆圈 2025-09-24 12:09:41
计算机网络ping实验小结 2025-09-24 11:31:57

标识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发布时间: 2022-11-14 19:09:16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的四个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为了增加系统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共享,把小型计算机连成实验性的网络。第一个远程分组交换网叫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建成的,第一次实现了由通信网络和资源网络复合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

标志计算机网络的真正产生,ARPANET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

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局域网络(LAN)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特征为:局域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开始进入产业部门。局域网技术是从远程分组交换通信网络和I/O总线结构计算机系统派生出来的。

美国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推出以太网(Ethernet),它成功地采用了夏威夷大学ALOHA无线电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使之发展成为第一个总线竞争式局域网络。

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开发了着名的剑桥环局域网(Cambridge Ring)。这些网络的成功实现,一方面标志着局域网络的产生,另一方面,它们形成的以太网及环网对以后局域网络的发展起到导航的作用。

第三阶段: 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计算机局域网络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局域网络完全从硬件上实现了ISO的开放系统互连通信模式协议的能力。

计算机局域网及其互连产品的集成,使得局域网与局域互连、局域网与各类主机互连,以及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连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综合业务数据通信网络(ISDN)和智能化网络(IN)的发展,标志着局域网络的飞速发展。

第四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至现在是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计算机网络化,协同计算能力发展以及全球互连网络(Internet)的盛行。

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完全与网络融为一体,体现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口号。

目前,计算机网络已经真正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采用。另外,虚拟网络FDDI及ATM技术的应用,使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并迅速走向市场,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

(1)标识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也称计算机通信网。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若按此定义,则早期的面向终端的网络都不能算是计算机网络,而只能称为联机系统(因为那时的许多终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计算机)。

但随着硬件价格的下降,许多终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终端”和“自治的计算机”逐渐失去了严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计算机作为终端使用,按上述定义,则早期的那种面向终端的网络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另外,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一般的事物分类方法一样,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特点(即事物的属性)分类。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间)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❷ 1969年计算机网络诞生,取名为

1969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网投入运行,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该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种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技术使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结构和设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为后来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❸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建立ARPANet。ARPANet最初只包括四个站点,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犹他大学Utah和斯坦福研究所SRI。
1970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的诺曼.阿勃拉姆逊研制成ALOHANet,这是早期着名互联网之一。ARPANet开始采用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斯蒂夫.克洛克设计的网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1971年ARPANet发展到15个站点,23台主机。新接入的站点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林肯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航空航天局的Ames研究中心等。1972年互联网工作组(INWG)宣告成立。其目的在于建立互联网通讯协议,主席是斯坦福的温登.泽夫。BBN公司(由Bolt、Beranek和Newman合伙建立的位于波士顿的一家咨询公司)的雷.汤姆林森(Rey Tomlinson)发明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很快就流行起来。
1973 年ARPANet扩展成国际互联网。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国和挪威的计算机。
1974年ARPA的鲍勃.凯恩和斯坦福的温登.泽夫合作,提出TCP/IP协议。
1975年由于ARPANet已由试验性互联发展为实用型网络,其运行管理由ARPA移交给国防通信局DCA。世界上第一台微机Altair8008诞生于新墨西哥州的MITS公司。微机时代来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借Altair起家,建立了如今声名显赫的微软公司。
1976年AT&T的贝尔实验室推出UUCP(Unix-to-Unix Copy),一年后开始随UNIX捆绑销售。
1977年威斯康辛大学建成THEORYNet。这个互联网用UUCP向100多用户提供E-mail服务。
1978年美国国防部决定以TCP/IP协议的第4版作为其数据通信网络的标准。互联网通讯协议标准化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1982年TCP/IP加入UNIX内核中,商业电子邮件服务在美国25个城市开始启动。
1983年ARPA Net分离出MILNet,DCA把ARPANet各站点的通讯协议全部转为TCP/IP,这是全球Internet正式诞生的标志。
欧洲建成科学和研究网EARN(European Academic and Research Network)。
托姆.詹宁斯(Tom Jennings)开发成功Fidonet,主要连接MS-DOS的个人电脑(Fido是美国人对心爱的哈巴狗的通称,其名称来源于此)。
1984年日本建成JUNet(Japan Unix Network)。
作家吉布森(Gibson)在他的一篇小说《精神漫游者》中首次提出Cyberspace这个术语。
1985年美国科学家基金会(NSF)建立NSFNet。
1986年NSFNet成为Internet主干网(56Kbps)。
Internet完成取代了ARPA Net。
1987年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数突破10,000台。
NSF与IBM、Merit网络公司、MCI等公司签约,把NSFNet主干网的传输速率从56kbps提高到1.54Mbps。
1989年Internet主干网升为T1速率(1.54Mbps)。
最早的也是最着名的Internet服务提供商之一——Compuserve成立。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蒂姆·贝纳斯一李(Tim Berners-Lee)研制成World Wide Web,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所见即所得的超文本浏览器/编辑器。

❹ 计算机网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Internet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从60年代开始,ARPA就开始向美国国内大学的计算机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经费,以促进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的研究。1968年,ARPA为ARPAnet网络项目立项,这个项目基于这样一种主导思想:网络必须能够经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它部分应当能够维持正常通信。最初,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

1972年,ARPAnet在首届计算机后台通信国际会议上首次与公众见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1980年,ARPA投资把TCP/IP加进UNIX(BSD4.1版本)的内核中,在BSD4.2版本以后,TCP/IP协议即成为UNIX操作系统的标准通信模块。

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几个计算机网络合并而成,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该年1月,ARPA把TCP/IP协议作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其后,人们称呼这个以ARPAnet为主干网的网际互联网为Internet,TCP/IP协议簇便在Internet中进行研究,试验,并改进成为使用方便,效率极好的协议簇。

1986年,NSF建立起了六大超级计算机中心,为了使全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能够共享这些超级计算机设施,NSF建立了自己的基于TCP/IP协议簇的计算机网络NSFnet。NSF在全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中心相联,最后将各超级计算中心互联起来。这一成功使得NSF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1994年,所有的Internet软件几乎全是TCP/IP协议保,那时人们需要的是能兼容TCP/IP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如今Internet重心已转向具体的应用,象利用WWW来做广告或进行联机贸易。Web是Internet上增长最快的应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Internet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其应用将涵盖从办公室共享信息到市场营销、服务等广泛领域。另外,Internet带来的电子贸易正改变着现今商业活动的传统模式,其提供的方便而广泛的互连必将对未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影响。

❺ 1968年()的研制成功,在计算机网络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标志

1968年,arpa的arpanet网络研制成功,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❻ 计算机的网络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现代计算机就是从古老的计算工具一步步发展过来的,中间经历过的难易程度已经很少找到相关记载,但是可以想象如今计算机的智能化大概就能猜测出当时的一步步艰辛!

到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出现的时候已经到了20世纪中期。

1946年,冯 · 诺依曼提出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1. 由二进制代替十进制思想

2. 采用存储程序思想

3. 从逻辑分为CPU(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同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 (埃尼阿克(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现世并正式投入运行,参与研制工作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机工程学院的莫克莱和埃克特为首的研制小组。

冯诺依曼并没有参加 ENIAC 的研制,而是在了解到 ENIAC 项目后,在其基础上带领 ENIAC 的原班人马研制了 EDVAC,重新设计了整个架构,从而奠定了当今所有计算机的结构,从而开始采用二进制进行运算。

ENIAC重30吨,使用了约18800个真空电子管,功率达174千瓦,占地约140平方米,使用十进制运算,每秒能运算5000次加法,但是它不像现在这样的电脑有输入控制设备,只能通过人工来扳动庞大面板上的各种开关来进行数据信息输入,虽然现在看来它真的很落后,但是在当时它代表着人类计算技术的最高成就,它奠定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开辟了信息时代。

第一台计算机操作图片:

后来的日子里面,根据计算机电子器件分为了四个阶段

1946~1957年 电子管 外存:磁鼓,磁带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1958~1964年 晶体管 内存:磁芯体 出现程序员
1965~1972年 半导体,小规模集成电路 半导体存储器
1972年至今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整个计算机起始与发展的历程,是十分的曲折的,发展到如今还在感叹它鬼斧天工的艺术性。

❼ 计算机网络是哪年由谁发明的

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网络。解释一下就是阿帕网,这是最早的。

❽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兴起的标志

1968年,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协助开发的ARPAnet网络研制成功,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❾ 计算机网络诞生在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建立ARPANet。ARPANet最初只包括四个站点,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犹他大学Utah和斯坦福研究所SRI。
1970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的诺曼.阿勃拉姆逊研制成ALOHANet,这是早期着名互联网之一。ARPANet开始采用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斯蒂夫.克洛克设计的网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1971年ARPANet发展到15个站点,23台主机。新接入的站点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林肯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航空航天局的Ames研究中心等。1972年互联网工作组(INWG)宣告成立。其目的在于建立互联网通讯协议,主席是斯坦福的温登.泽夫。BBN公司(由Bolt、Beranek和Newman合伙建立的位于波士顿的一家咨询公司)的雷.汤姆林森(Rey Tomlinson)发明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很快就流行起来。
1973 年ARPANet扩展成国际互联网。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国和挪威的计算机。
1974年ARPA的鲍勃.凯恩和斯坦福的温登.泽夫合作,提出TCP/IP协议。
1975年由于ARPANet已由试验性互联发展为实用型网络,其运行管理由ARPA移交给国防通信局DCA。世界上第一台微机Altair8008诞生于新墨西哥州的MITS公司。微机时代来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借Altair起家,建立了如今声名显赫的微软公司。
1976年AT&T的贝尔实验室推出UUCP(Unix-to-Unix Copy),一年后开始随UNIX捆绑销售。
1977年威斯康辛大学建成THEORYNet。这个互联网用UUCP向100多用户提供E-mail服务。
1978年美国国防部决定以TCP/IP协议的第4版作为其数据通信网络的标准。互联网通讯协议标准化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1982年TCP/IP加入UNIX内核中,商业电子邮件服务在美国25个城市开始启动。
1983年ARPA Net分离出MILNet,DCA把ARPANet各站点的通讯协议全部转为TCP/IP,这是全球Internet正式诞生的标志。
欧洲建成科学和研究网EARN(European Academic and Research Network)。
托姆.詹宁斯(Tom Jennings)开发成功Fidonet,主要连接MS-DOS的个人电脑(Fido是美国人对心爱的哈巴狗的通称,其名称来源于此)。
1984年日本建成JUNet(Japan Unix Network)。
作家吉布森(Gibson)在他的一篇小说《精神漫游者》中首次提出Cyberspace这个术语。
1985年美国科学家基金会(NSF)建立NSFNet。
1986年NSFNet成为Internet主干网(56Kbps)。
Internet完成取代了ARPA Net。
1987年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数突破10,000台。
NSF与IBM、Merit网络公司、MCI等公司签约,把NSFNet主干网的传输速率从56kbps提高到1.54Mbps。
1989年Internet主干网升为T1速率(1.54Mbps)。
最早的也是最着名的Internet服务提供商之一——Compuserve成立。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蒂姆·贝纳斯一李(Tim Berners-Lee)研制成World Wide Web,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所见即所得的超文本浏览器/编辑器。

❿ 计算机网络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1968年,ARPA的ARPAnet网络研制成功,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