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雏形是阿帕网
扩展阅读
怎么自建网络信号 2025-09-21 18:39:52
中国当前网络安全现状 2025-09-21 18:34:40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雏形是阿帕网

发布时间: 2022-12-14 05:03:36

① 1969年计算机网络诞生,取名为

1969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网投入运行,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该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种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技术使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结构和设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为后来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 网络诞生了多久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
1994年,中国正式接人互联网。

③ 因特网的前身——计算机阿帕网何时问世

阿帕网于1968年开始组建 ,1969 年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开始时只有4个节点。1970年的ARPANET(阿帕网)已初具雏形,并且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许多大学和商业部门开始接入,同时阿帕网在美国东海岸地区建立了首个网络节点。

当时阿帕网只有四台主机联网运行,甚至连局域网(LAN)的技术也还没有出现。也许,当时的那种联网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太初级了。当时用作接口机的HoneywellDDP516型小型机的内存只有12K。

(3)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雏形是阿帕网扩展阅读:

ARPA网采用两类通信处理机:交换处理机(IMP)和终端交换处理机(TIP)。主机通过IMP入网,每台IMP又可通过宽带通信电缆与若干台IMP连接,位速率为 50~1000千位/秒。终端或小型机通过TIP连网。IMP和TIP采用多处理机模块式结构,称为PLURIBUS技术。

它允许把20台主机和数百台终端接到一个节点上,可利用高速的地面和卫星通信线路。ARPA网选用分布式网络拓扑结构,采用多重连接方式,任何一对节点都有一条以上通路,使网络响应时间快,可靠性高,便于扩展,而造价最低。ARPA网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主机或终端都按一定格式发送报文,一个报文的长度不得超过8095位。由IMP将报文按一定格式拆成1024位的信息包或分组(标题中应包括地址、分组长度和序号)作为一个整体传输。一个分组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的时间小于0. 5秒,平均为0. 2秒。

④ 世界上最初的计算机网络是什么

ARPANet也称阿帕网,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计算机互联网的雏形
ARPANET在不断地壮大。1970年的ARPANET已初具雏形,并且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许多大学和商业部门开始接入。但是它只有四台主机联网运行,甚至连局域网(LAN)的技术也还没有出现。也许,当时的那种联网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太初级了。当时用作接口机的Honeywell DDP516型小型机的内存只有12K。

⑤ 真正成为计算机网络里程碑的是建于( ) 年代的APRPA网

1969年,还有楼主是ARPANET,你拼写错误~~呵呵,小小纠正下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
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62年。

翻开美国人写的关于互联网发展历史的书,或者从互联网上查找这方面的资
料,都少不了提起1957年10月4 日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
I ”。这颗卫星重约80公斤,差不多每天都要在美国人的头顶上飞过一次。喜欢
“恶作剧”的苏联人似乎觉得这一颗卫星还不过瘾,仅仅在一个月之内,1957年
11月3 日,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 II”又上天了。这颗重达500 公斤的
卫星,甚至还带了一只活狗进入太空做实验。

在此期间,同样处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毛泽东主席率中国代表团访问了苏联。

他在一次会上曾经不无讥讽地说:美国人有什么了不起?苏联老大哥把人造
地球卫星抛上了天,美国人哪怕抛个山药蛋上去给我看看。

敏感的美国人把苏联的卫星看作是对自己技术落后的严重警告,当然要急起
直追。1958年1 月31日,他们终于把“山药蛋”给抛了上去。然而,与美国普通
百姓听到的卫星上天的“喜讯”不同,技术专家们都非常清楚,这颗象征意义远
远大于实际意义的人造地球卫星“Explorer I”,的的确确只是一个“山药蛋”!

比起苏联此前发射的卫星,美国的“Explorer I”实在是小得可怜。这颗卫
星只有8 公斤,其重量也许还不如苏联第二颗卫星中携带的狗!

美国军队的通信网络也令人担忧。尽管这些网络按照当时的标准是高水平的,
但是,这种由中央控制的网络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想到,只
要摧毁这种网络的中心控制,就可以摧毁整个网络。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军队
通信联络的网络化程度越高,受到破坏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更何况这种网络在原
子弹面前是如此脆弱,很可能用一颗原子弹就可以切断整个美国军队的联系。

美国军队的威信和权威,甚至自信心,一下子降到了最低点。

1962年,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苏联
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
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
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

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

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 (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
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
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IMP )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
这个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到1972年时,ARPANET 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
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mail)和
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中的FTP ),
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
上的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 由此可看到,E-mail,FTP 和Telnet
是Internet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E-mail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
的应用。

⑥ 世界上最初的计算机网络是什么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网(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网)
ARPANet也称阿帕网,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计算机互联网的雏形。

⑦ internet的前身是什么

是ARPANET。

1969年11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 ARPA 全称: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

但是只有4个结点,分布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

ARPANET采用了包交换机制。当初,ARPAnet只联结4台主机,从军事要求上是置于美国国防部高级机密的保护之下,从技术上它还不具备向外推广的条件。

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7)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雏形是阿帕网扩展阅读:

背景: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国和原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

在美国对古巴封锁的同时,越南战争爆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生政治危机。由于美国联邦经费的刺激和公众恐惧心理的影响,"实验室冷战"也开始了。人们认为,能否保持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将决定战争的胜负。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电脑领域的发展。

到了60年代末,每一个主要的联邦基金研究中心,包括纯商业性组织、大学,都有了由美国新兴电脑工业提供的最新技术装备的电脑设备。电脑中心互联以共享数据的思想得到了迅速发展。

⑧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什么

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想连接在它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只有4个结点,分布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

(8)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雏形是阿帕网扩展阅读:

多级结构因特网的形成:1993年开始,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就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替代,这种主干网也叫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考虑到因特网商用化后可能出现很多的ISP,为了使不同ISP经营的网络能够互通。

在1994创建了4个网络接入点NAP分别由4个电信公司经营,本世纪初,美国的NAP达到了十几个。

NAP是最高级的接入点,它主要是向不同的ISP提供交换设备,使它们相互通信。因特网已经很难对其网络结构给出很精细的描述,但大致可分为五个接入级:网络接入点NAP,多个公司经营的国家主干网,地区ISP,本地ISP,校园网、企业或家庭PC机上网用户。

⑨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RPA网,即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网。

⑩ 阿帕网的发展

阿帕网于1968年开始组建 ,1969 年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开始时只有4个节点。1970年的ARPANET(阿帕网)已初具雏形,并且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许多大学和商业部门开始接入,同时阿帕网在美国东海岸地区建立了首个网络节点。 当时阿帕网只有四台主机联网运行,甚至连局域网(LAN)的技术也还没有出现。也许,当时的那种联网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太初级了。当时用作接口机的HoneywellDDP516型小型机的内存只有12K。
1971年扩充到15个节点。经过几年成功的运行后,已发展成为连接许多大学、研究所和公司的遍及美国领土的计算机网,并能通过卫星通信与相距较远的夏威夷州、英国的伦敦和北欧的挪威连接,使欧洲用户也能通过英国和挪威的节点入网 。1975 年7月阿帕网移交给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管理。到1981年已有94个节点,分布在88个不同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