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计算机连接到网络的基本过程是
1、确定使用的网络硬件设备。
2、用RJ-45插头的双绞线和网络集成器把计算机连接起来
3、安装网络通信协议
4、设置网络参数
(1)计算机网络同传步骤扩展阅读:
网络链接技术的作用
从计算机技术诞生那天开始,网络链接就开始发挥了作用。网络链接技术的作用量大、面广,有时平行,有时交叉,有时重叠,难以全面总结。我在这里写几条具有现实意义的。
1、辐射
以点带面。互联网—-互连网—-互链网。如上网以后,不管在“地址栏”里键入那个网站的网址,就能进入该网站。又如在“收藏夹”里收藏有许多网址,想进那个网站,就进那个网站。这是小局域网与大网站的互联。
2、包容
两个网站之间的链接,新浪网首页给谷歌网留有查询窗口,搜狐网给搜狗网留有查询窗口。
3、以小控(制)大
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一个16k大小的、后缀为“.VSP”的会声会影项目文件能启动605M大的“会声会影视频编辑软件”。
4、万能
想要宣传某一思想而发的博文,可以有意设计成通过具有链接功能的博文标题,让别人关注到博文。
5、索引
简单快捷。根据一定需要,把书刊中的主要内容或各种题名摘录下来,标明出处、页码,按一定次序分条排列,以供人查阅的资料。
6、桥
连接知识点的桥。
7、词典
网上通用。将各种具有“链接”功能的素材编制一个word文件。日积月累下来,就是一本自编自用的“词典”了!
8、网
点—-线—-网。通过互联网的网络链接,将各门各类知识网罗到我们和下一代的心中,让智慧和经验代代传承。
2. 联想电脑的网络同传正确的操作
开机自检后按f4
出现“联想网络同传”
——“接收端”“发送端”,可以选择同传某几个分区,只要是一个局域网即可,同传后所有接收端都和发送端系统完全一样,包括ip地址,所以需要挨个更改,切记接收端
发送端硬件配置相同,不然会蓝屏。
至于同传自身带的ip配置只要是发送端逐步连接到接收端即可。
3. 两台电脑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经过那些步骤
我暂且按我的理解说说吧。
先看一下计算机网络OSI模型的七个层次:
┌—————┐
│ 应用层 │←第七层
├—————┤
│ 表示层 │
├—————┤
│ 会话层 │
├—————┤
│ 传输层 │
├—————┤
│ 网络层 │
├—————┤
│数据链路层│
├—————┤
│ 物理层 │←第一层
└—————┘
而我们现在用的网络通信协议TCP/IP协议者只划分了四成:
┌—————┐
│ 应用层 │ ←包括OSI的上三层
├—————┤
│ 传输层 │
├—————┤
│ 网络层 │
├—————┤
│网络接口层 │←包括OSI模型的下两层,也就是各种不同局域网。
└—————┘
两台计算机通信所必须需要的东西:IP地址(网络层)+端口号(传送层)。
两台计算机通信(TCP/IP协议)的最精简模型大致如下:
主机A---->路由器(零个或多个)---->主机B
举个例子:主机A上的应用程序a想要和主机B上面的应用程序b通信,大致如下
程序a将要通信的数据发到传送层,在传送层上加上与该应用程序对应的通信端口号(主机A上不同的应用程序有不同的端口号),如果是用的TCP的话就加上TCP头部,UDP就加上UDP头部。
在传送成加上头部之后继续向往下传到网络层,然后加上IP头部(标识主机地址以及一些其他的数据,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然后传给下层到数据链路层封装成帧,最后到物理层变成二进制数据经过编码之后向外传输。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经过许多各种各样的局域网,举个例子:
主机A--->(局域网1--->路由器--->局域网2)--->主机B
这个模型比上面一个稍微详细点,其中括号里面的可以没有也可能有一个或多个,这个取决于你和谁通信,也就是主机B的位置。
主机A的数据已经到了具体的物理介质了,然后经过局域网1到了路由器,路由器接受主机A来的数据先经过解码,还原成数据帧,然后变成网络层数据,这个过程也就是主机A的数据经过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在路由器上面的一个反过程。
然后路由器分析主机A来的数据的IP头部(也就是在主机A的网络层加上的数据),并且修改头部中的一些内容之后继续把数据传送出去。
一直到主机B收到数据为止,主机B就按照主机A处理数据的反过程处理数据,直到把数据交付给主机B的应用程序b。完成主机A到主机B的单方向通信。
这里的主机A、B只是为了书写方便而已,可能通信的双方不一定就是个人PC,服务器与主机,主机与主机,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大致都是这样的。
再举个例子,我们开网页上网络:
就是我们的主机浏览器的这个应用程序和网络的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应用成所用的协议就是HTTP,而服务器的端口号就是熟知端口号80.
大致过程就是上面所说,其中的细节很复杂,任何一个细节都可以写成一本书,对于非专业人员也没有必要深究。
4. 网络同传的操作方法
先做好一台联想样机,测试没有任何问题后,以此机作为样机(发射端),其他机器作为接受端,传送时有全盘数据传送、单个分区数据传送、CMOS数据传送等选项。
1.联想电脑开机按F4,进入网络同传功能,以样机作为发送端。
2.打开其他的联想电脑,以打开的可重启,会自动进入网络同传功能,其他电脑会自动选择为接收端。
3.当全部电脑以开机并进入网络同传功能的界面时,发送端结束登陆,然后选择右边的“硬盘数据同传”或者其他需要的功能,下一步,选择盘符(即你需要同传到其他电脑的分区),例如在C盘前打钩,下一步,约等待11分钟完成同传功能,完成后重启电脑便可。
4.此功能仅使用于联想电脑。
5. 两台电脑在同一个局域网怎么传输文件
两台电脑在同一个局域网传输文件的操作方法和详细步骤如下:
1、第一步,按“
Windows” +“ R”打开“运行”窗口,输入“ control”命令,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如下图所示,然后进入下一步。
6. 请正确操作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同传,请详细说明怎么操作
您将一台电脑设置为发送端,其他电脑选择接收端,如果在一个网段中,会自动连接到发送端,都链接好后,按照提示同传即可。但是由于EDU版本不同,操作也不太相同。
为您提供常见硬盘保护系统(EDU)使用手册及硬盘保护驱动程序:http://support1.lenovo.com.cn/lenovo/wsi/htmls/detail_12828639123754711.html
7. 什么是网络同传
网络同传简单可以理解为电脑系统之间克隆(复制)。使用此功能可以大大简化机房管理者安装操作系统的工作时间,提高效率。
网络同传针对局域网的搭建,提供一体化快速安装调试方案,通过网络同传功能,可以将在一台机器上安装好的系统迅速 复制到网络中的其它机器上
网络管理员不再需要对每台机器进行重复的网络配置及系统安装,大大提高了局域网搭建的整体工作效率。
(7)计算机网络同传步骤扩展阅读
网络同传的作用
1、网络同传功能允许管理员同时对机房中的所有计算机进行计算机名称以及IP地址的分配。
2、网络同传功能能够为机房中的所有计算机进行操作系统以及相关软件的快速部署,并且部署使用时间较少。
3、能够保护机房中的所有计算机免受病毒以及恶意破坏的困扰,能够极大地降低计算机管理人员日常维护计算机的工作难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网络同传
8. 华硕电脑系统同传怎么操作同传
1打开计算机母机,进入系统引导菜单
2 到引导菜单时按F10,输入密码后选择发送端
3 系统管理——网络拷贝下
4 点击网络拷贝——网络拷贝界面——远程唤醒(手动开启)要克隆的计算机
5远程唤醒(手动开启)都开启的计算机起开是时——点击等待登录,母机就会接受到计算机,开启后点击完成登录
6 客户端连接情况
7 完成登录后——传送数据选择——先传底层驱动和系统参数
8底层传好了后在就是传播全部操作系统或者单个操作系统(选择要传的操作系统),传好后点击确认重新启动客户端的计算机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