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工具,具备熟练上网操作的能力等。课程以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为线索,具有概念多、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具有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等特点。教学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探索适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优化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效率与效果相统一的原则,确保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知识的精炼讲解和准确完整的描述,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做出具体的分析,通过思考、研究和分析,确定符合实际的课程内容,把教学工作置于切实有效的基础上来。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来说,我们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整体教学任务和详细的教学内容,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然后在此框架内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学生的活动形式。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从讲课的语言到授课的方法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从而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还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多让学生去动手,多说多练,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师生的互动和生与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双向的互动环节,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强烈兴趣。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设计问题后,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小组的合作探究进行生生互动,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师生互动,促进师生有效的交流,对重难点进行突破。这样所讲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做到当堂消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升华。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1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得以展现。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使用任务驱动法的,首先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出需要掌握的程度和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通过认真的听讲,之后进行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完成所要求达到的目标。这样的任务驱动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共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操作中和小组合作中实现创新。
2.2 案例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抽象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如课程中的组建与维护、网站开发与设计、互联网应用、网络产品,需要结合实物和一定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照真实的实物和具体的实例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学会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际网络工作过程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将同轴电缆、光纤、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搬到课堂上,对照实物现场进行讲解,同时在课堂上现场给学生演示如何制作网线,如何制作简单的网页,如何配置家用路由器和交换机,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和实用技术。学生对实际网络工作过程加强了解,开阔了视野;同时让学生了解如何做网络研究和开发工作,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3 图例教学法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可以采用具体的图例,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讲解,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比如,在讲解“星型拓扑结构”时,笔者首先画出“星型拓扑结构”的示意图。通过示意图来讲解它的优点是易于维护、安全可靠。一个用户产生故障不会影响其他用户;同时,也指出它的缺点是中心节点会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一旦出现故障.与它相连的网络就会瘫痪。学生在宿舍上网时会使用交换机进行互连,这样互连的网络具有星型结构的优点和缺点。如果交换机出现故障,那么与之相连的所有计算机就都不能上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抽象概念实例化,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3.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每一种教学手段都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比较抽象,有时很难用语言把它描述清楚。如果把这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动画表现出来,学生们就能更加直观的接受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的教案、参考文献目录、授课PPT、网络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在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讨论等等。
4.总结
教学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所以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写出自己学到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范文如下:
通过为期一学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学习,作为一个涉及计算机网络不久的我来说收益匪浅。那么以下就是在此次学习过程中我所总结出来的关于计算机网络学习中所体会到的一些值得记录的心得。
首先在学习课件制作时始终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要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各个命令孤立地学习上;要把学以致用的原则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以使自己对各项计算机命令有深刻和形象的理解,有利于培养自己应用各种计算机语言制作网页的能力。
其次WORD作为文字操作专家,它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熟练文字操作的命令。要强迫自己做几个综合实例,分别详细地进行文字编辑,使自己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掌握整个编辑过程,力争使自己学习完WORD之后就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编辑工作。
最后,在学习期间学会了很多东西,网络常用的操作命令:ipconfig/all、nslookup、ping、pathping、tracert、netstat。现在能了解并运用这些命令。
在学习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网络的神奇,是网络能够使远隔万里之遥的人面对面的聊天,是网络能够使人们可足不出户就掌握所有信息从而运筹帷幄,是网络使人们能够更快的掌握更多的信息,本次学习让使我对计算机有了更新的认识,更是学到了很多实用技术。
(2)高二初识计算机网络课件扩展阅读:
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要性:
1、社会与生活的需要
在信息化社会里计算机网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社会与生活都会被需要。
2、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教育部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中,把《计算机网络》是作为计算机的核心课程来定位的。
3、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轻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巩固了理论知识。
3. 这些通道方式中输入输出的数据传送过程可以完全有什么完成
9-2020, CSD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第八章
打开APP
司徒夜
关注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第八章,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八章 第5讲 通道方式.ppt 转载
2021-07-15 07:19:39
司徒夜
码龄5年
关注
.gif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八章 第5讲 通道方式.ppt
(20页)
7ef84d8be3c3e73b99b031bbbfa7.gif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
19.90 积分
通道方式8.5通道方式通道的种类 选择通道 选择通道每次只能从所连接的设备中选择一台I/O设备的通道程序,此刻该通道程序独占了整个通道。连接在选择通道上的若干设备,只能依次使用通道与主存传送数据数据传送以成组(数据块)方式进行,每次传送一个数据块,因此,传送速率很高。选择通道多适合于快速设备(磁盘),这些设备相邻字之间的传送空闲时间极短。8.5通道方式多路通道是一种简单的共享通道,在时间分割的基础上,服务于多台低速和中速面向字符的外围设备。8.5通道方式数组多路通道当某设备进行数据传送时,通道只为该设备服务;当设备在执行寻址等控制性动作时,通道暂时断开与这个设备的连接,挂起该设备的通道程序,去为其他设备服务,即执行其他设备的通道程序。所以数组多路通道很像一个多道程序的处理器。 类似于处理器并发执行数组多路通道特性:既保留了选择通道高速传送数据的优点,又充分利用了控制性操作的时间间隔为其他设备服务,使通道效率充分得到发挥 字节多路通道字节多路通道主要用于连接大量的低速设备,如键盘、打印机等等。例如数据传输率是1000B/s,即传送1个字节的间隔是1ms,而通道从设备接收或 发送一个字节只需要几百纳秒,因此通道在传送两个字节之间有很多空闲时间,字节多路通道正是利用这个空闲时间为其他设备服务。 数组多路通道和字节多路通道的比较共同之处: 都是多路通道,在一段时间内能交替执行多个设备的通道程序,使这些设备同时工作。数组多路通道和字节多路通道的比较不同之处: (1)数组多路通道允许多个设备同时工作,但只允许一个设备进行传输型操作,其他设备进行控制型操作。而字节多路通道不仅允许多个设备同时操作,而且也允许它们同时进行传输型操作。 (2)数组多路通道与设备之间数据传送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块,通道必须为一个设备传送完一个数据块以后,才能为别的设备传送数据块。而字节多路通道与设备之间数据传送的基本单位是字节,通道为一个设备传送一个字节后,又可以为另一个设备传送一个字节,因此各设备与通道之间的数据传送是以字节为单位交替进行。8.5通道方式发展1.输入输出处理器(IOP) 是通道结构的I/O处理器。IOP可以和CPU并行工作,提供高速的DMA处理能力,实现数据的高速传送。但是它不是独立于CPU工作的,而是主机的一个部件。有些IOP例如Intel 8089 IOP,还提供数据的变换、搜索以及字装配/拆卸能力。这类IOP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及微型计算机中。 8.5通道方式2.外围处理机(PPU) PPU 基本上是独立于主机工作的,它有自己的指令系统,完成算术/逻辑运算,读/写主存储器,与外设交换信息等。外围机基本上是独立于主处理机工作的,应用于大型高效率的计算机系统中。8.6通用I/O接口标准并行I/O接口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简称,它是一个高速智能接口,可以混接各种磁盘、光盘、磁带机、打印机、扫描仪、条码阅读器以及通信设备 8.6通用I/O接口标准串行SATA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线的个数减少,在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时极大减少了数据线之间的干扰。目前主流使用。8.6通用I/O接口标准8.6通用I/O接口标准串行接口标准IEEE1394IEEE 1394是一种高速串行I/O标准接口。各被连接装置的关系是平等的,不用PC介入也能自成系统。这意味着1394在家电等消费类设备的连接应用方面有很好的前景。(1)数据传送的高速性 (2)数据传送的实时性 (3)体积小易安装,连接方便本 章 小 结各种外围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差很大。如何保证主机与外围设备在时间上同步,则涉及外围设备的定时问题。在计算机系统中,CPU对外围设备的管理方式有:①程序查询方式;②程序中断方式;③DMA方式;④通道方式。每种方式都需要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进行。程序查询方式是CPU管理I/O设备的最简单方式,CPU定期执行设备服务程序,主动来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这种方式浪费CPU的宝贵资源。本 章 小 结程序中断方式是各类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数据交换方式。当某一外设的数据准备就绪后,它“主动”向CPU发出请求信号。CPU响应中断请求后,暂停运行主程序,自动转移到该设备的中断服务子程序,为该设备进行服务,结束时返回主程序。中断处理过程可以嵌套进行,优先级高的设备可以中断优先级低的中断服务程序。本 章 小 结DMA技术的出现,使得外围设备可以通过DMA控制器直接访问内存,与此同时,CPU可以继续程序。DMA方式采用以下三种方法:①停止CPU访内;②周期挪用;③DMA与CPU交替访内。DMA控制器按其组成结构,分为选择型和多路型两类。通道是一个特殊功能的处理器。它有自己的指令和程序专门负责数据输入输出的传输控制,从而使CPU将“传输控制”的功能下放给通道,CPU只负责“数据处理”功能。这样,通道与CPU分时使用内存,实现了CPU内部的数据处理与I/O设备的平行工作。通道有两种类型:①选择通道;②多路通道。本 章 小 结标准化是建立开放式系统的基础。CPU、系统总线、I/O总线及标准接口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步。主要包括并行I/O接口SCSI、串行接口SATA、串行I/O接口IEEE 1394等。本 章 小 结作业1 2 4 5 6 8 9 12 16 关 键 词: 第八 组成 方式 通道 原理 计算机
.gif 天天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打开CSDN,阅读体验更佳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五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五版)完整版课件,从第一章到第八章,进行了细化分解
I/O通道
1、I/O通道设备的引入(I/O Channel) ---- 在CPU与I/O设备之间增加了设备控制器后,已能大大减少CPU对I/O的干预,但当主机所配置的外设很多时,CPU的负担仍然很重。 为此,在CPU和设备控制器之间又增设了通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独立的I/O操作,不仅使数据的传送能独立于CPU,而且也希望有关 对I/O操作的组织、管理及其结束处理尽量独立,以保证CPU有更多的时间去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周期挪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八章 第5讲 通道方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八章 第5讲 通道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八章 第5讲 通道方式(20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1、通道方式,8.5通道方式,通道的种类 选择通道 选择通道每次只能从所连接的设备中选择一台IO设备的通道程序,此刻该通道程序独占了整个通道。连接在选择通道上的若干设备,只能依次使用通道与主存传送数据 数据传送以成组(数据块)方式进行,每次传送一...
继续访问
操作系统知识(第五章 设备管理)1
第五章 设备与输入输出管理。设备的分类,设备的物理特性,I/O控制方式(程序控制查询方式、中断驱动方式、DMA方式、通道方式),设备的调度(磁盘引臂调度算法、磁盘输入输出参数、减少读写延迟)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通道
经常用于大型计算机的控制方式是通道方式。通道方式,即能够根据程序控制多个外部设备并提供了DMA共享的功能,而DMA只能进行固定的数据传输操作。根据数据传送方式,通道可分成字节多路通道、选择通道和数组多路通道三种类型 DMA专用通道 处理器与设备(大型计算机),是通过通道通讯的,处理器与设备、处理器与通道通讯,是相同的意思。设备与设备通讯,可以不通过处理器核心、直接通过DMA控制器等进行通讯。因...
继续访问
热门推荐 计算机系统结构习题集1
6.1在CRAY1机上,V为向量寄存器,设向量长度均为32,s为标量寄存器,所用浮点功能执行部件的执行时间分别为:加法需6拍,相乘需7拍,从存储器读数需6拍,求倒数近似值需14拍,打入寄存器及启动功能部件(包括寄存器)各需1拍。问下列各指令组中的哪些指令可以链接?哪些指令可以并行执行?试说明其原因并分别计算出各指令组全部完成所需的拍数。 (1) V0←存储器 V1←V2+V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课,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课件(白中英版).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课件(白中英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课件(白中英版).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1、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二章计算方法和运算符第三章存储系统第四章命令系统第五章中央处理器第六章总线系统第七章外围设备第八章输入输出系统第九章并行组织、目录、计算机配置原理、第五章中央处理器、 5.1 CPU配置和功能5.8流CPU...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白,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答案.ppt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答案第5章 中央处理机 2、参见图5.15的数据通路,画出存数指令STO R1,(R2)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寄存器R1的内容传送至(R2)为地址的数存单元中。 存数指令STO R1,(R2) 3、参见图5.15的数据通路,画出取数指令LAD (R3),R0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R3)为地址数存单元的内容取至寄存器R0中。 取数指令LAD (R3),R...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七章,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课件(白中英版).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课件(白中英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课件(白中英版).ppt(32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1、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第二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第三章 存储系统 第四章 指令系统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 第六章 总线系统 第七章 外围设备 第八章 输入输出系统 第九章 并行组织,目录,教材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
继续访问
最新发布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笔记第5章指令系统 5.3——操作数寻址方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笔记第5章指令系统 5.3——操作数寻址方式
继续访问
大连理工18秋计算机原理在线作业,大工11秋《计算机原理》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下列部件中不属于控制器的部件是()。 A. 指令寄存器 B. 操作控制器 C. 程序计数器 D. 状态条件寄存器满分:5 分2. 在一般的数据类型中,()数据创造了对某个具体位进行布尔运算的机会。 A. 地址 B. 数值 C. 字符 D. 逻辑满分:5 分3. 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方式。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 ...
继续访问
外围处理机与外部处理器
#OS预习课程看到外围处理机。 1、外围处理机是由若干台处理机辅助中央处理机工作的外围控制系统。 2、外围处理机由微处理器芯片、存储器(包括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组成,有时还包括相应的接口电路。 3、外围处理机是中央处理机以外的外围处理设备,受中央处理机的控制,辅助中央处理机完成一些特定功能。 #外部处理器 1、I/O通道(I/O Channel)设备的引入实际上,I/O通道是一种特...
继续访问
第 15 篇 IO系统之 通道 处理机的工作原理和流量设计
通道处理机是 IBM 公司首先提出来的一种 IO 处理机方式, 曾被广泛用于 IBM 360 / 370 等系列机上. 通道在通道 数据传送期里,如果所连接的多台设备同时要求 交换信息, 或者是通道的数据宽度与要 传送的信息宽度不等时,还要多次选择当前要传送信息的是哪台设备, 即每传送一个数据宽度就要重新选择设备. 1. 根据通道 数据传送期中信息传送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字
继续访问
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知识点总结1
2001年 【1】若表R在排序前已经按关键字值递增排列,则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比较次数是最少的。 【2】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 【3】在有n个叶结点的哈夫曼树中,其结点总数为2n-1 【4】若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第i个元素及其前趋的值,则采取顺序表存取方式节省时间。 【5】若某链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结点和删除最后一个结点,则采用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存储方式节...
继续访问
字节多路通道、选择通道、数组多路通道
1. 字节多路通道 字节多路通道是一种简单的共享通道,主要用于连接控制多台低速外设,以字节交叉方式传送数据。例如,某个外设的数据传输率只有1000B/s,即传送1个字节的时间间隔是1ms,而通道从设备接收或发送一个字节只需要几百ns,因此,通道在传送两个字节之间有很多空闲时间,字节多路通道正是利用这个空闲时间为其他设备提供服务。每个设备分时占用一个很短的时间片,不同的设备在各自分得的时间片内与通...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第九章,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九章.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九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九章.ppt(31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1、第九章 控制单元的功能,9.1 操作命令的分析,完成一条指令分 4 个工作周期,取指周期,间址周期,执行周期,中断周期,一、取指周期,9.1 操作命令的分析,二、间址周期,9.1,三、执行周期,1. 非访存指令,(1) CLA 清A,(2) COM 取反,(4)...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课件,计算机组成原理ppt 第一章课件.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ppt 第一章课件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版,科学出版社,2002参考书石磊,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钱晓捷,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白中英 邝坚,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网络版,科学出版社,2003;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二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第三章 存...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第五章课件,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课件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课件 (64页)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14.90 积分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 第五章指令系统 第5章 指令系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2019年9月14日
4.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 课件答题
1、调制解调器2、双工3、所使用的频率宽度4、信息参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连续5、星形结构6、termination 7、自动反馈纠错8、p2p9、自动纠错10、频分多路复用11、半双工12、多个站13、带宽14、发送端15、同步传输16、字节17、数据18、两个19、字节20、自动纠错21、时分多路复用22、路由技术23、差错冗余24、同步平衡方式25、可靠的链路26、异步传输27、二进制同步通信协议28、传输介质29、单工30、纠错控制31、路由技术32、调制器33、自动纠错34、调制35、确定的
5. 我是高二学生 学的是计算机网络方面 学习不能说太好 (为人要谦虚) 至少老师讲的都能听懂
出去实习不见得一定是好事,乖乖学好基础知识会进步很快。高中学计算机网络?。。 劝你好好掌握七层模型以及相关的传输方法,报文协议什么的,大学时学过计算机网络,当时觉得挺难理解的,还是不要好高骛远吧。
6. 《计算机网络第5版》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计算机网络
作者:谢希仁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1
页数:402
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络(第5版)》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于1994年、1999年和2003年分别出了修订版。2006年8月本教材通过了教育部的评审,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的第5版,在内容和结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修改。
全书分为10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各章均附有练习题。此外,附录A给出了部分习题的答案和提示。随书配套的光盘中,有全书课件和作者教学中经常遇到的150多个问题及解答,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的演示(PowerPoint文件),以及《计算机网络(第5版)》引用的全部RFC文档等,供读者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