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大学计算机导论前几年的试题及答案 在线等 [email protected]
一、简答题
1、 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向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2、 操作系统及其功能——是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程序,时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处理器管理功能、存储器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网络和通信管理功能、用户接口。
3、 存储器功能及分成若干层次的原因——处方数据和程序;将存储器分成若干层次是为了扩大存储容量和提高访存速度,主存时存储器和CPU匹配,辅存是为了扩大存储容量。
4、 三种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星形: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扩充,某个工作站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他站点和全网的工作; 缺点是需要的连接线较多,连接成本高,需要中心站点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一旦中心站点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树形:优点是可靠性高,易于扩充网咯站点和分支,某一分支站点或线路故障很容易将其从整个网络中隔离出来; 缺点是使用的连接线较多,整个网络对根站点的依赖较大,一旦根站点出现故障,将导致全网不能正常工作; 网状: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数据传输是通过选择可以绕过出现故障或繁忙的站点; 缺点是连接成本高,结构复杂,不易于管理和维护。
5、 数据库的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应用程序和用户。
6、 局域网及其特点——覆盖范围较小,一般在几千米内的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小,传输速率高,传输延迟小,误码率低等。
7、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8、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OSI/RM的构成——计算机之间互相通信的层次,各层次中的协议和层次间接口的集合;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9、 计算机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运算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存储器:存放数据和程序;控制器:协调与控制程序和数据的输入、程序的执行以及运算结果的处理;输入设备:将数据和程序输入计算机;输出设备:将程序执行结果输出。
二、名词解释
1. 数据通信:通过通信信道在各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与信息的收集、传输、交换或重新分布的一个过程。
2. 域名:用字符串表示的符号化的ID地址
3. 数据结构:互相之间存在这一种或多种关系的数据元素集合
4. 宽带:一个信道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的能力
5. 计算机病毒:对正常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具有破坏或干扰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6. Internet:目前全球最大的、开放式的、有众多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7. 硬件:组成一台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的总称,包括计算机的主机和外部设备
8. 网络协议:网络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
9. 软件生存周期: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开发、使用和维护,直至退役的全过程
10. 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用于常用字符的转换
11. 软件工程: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证明正确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12. 软件危机:计算机领域把大型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称为“软件危机”
13. 数据库(DB):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14. 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特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助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计算机系统
三、填空题
1. 信息系统可分为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三类
2. IP地址包括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个重要的标识符
3. 广域网的英文缩写为:WAN,局域网的英文缩写为:LAN
4.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
5. Internet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是TCP/IP, MODEM的中文意思是:调制解调器
6. 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系统硬件资源、系统软件资源、管理信息资源应用软件和系统管理四部分
7. 计算机系统中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功能部件
8.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语言翻译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9. 程序设计语言大体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大阶段
10.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协同工作
2. 大学计算机期末考试考什么
计算机类大一期末考试的科目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windows系统操作等。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
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3.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
解答:
p20的总时延定义,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从主机A开始发送数据到主机A把数据全部发送到链路上所需要的时间叫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发送速率(b/s)
依题意,主机A要发送的数据帧长度为10000bit,速率是10Mbit/s即10*10^6bit/s,那么发送时延就是:
10000bit÷10000000bit/s=0.001s=1000μs
从主机A到交换机的传播时延是20μs
交换机接收完分组这个分组同样需要时间,按照题意是35μs
然后交换机开始发送这个分组,又需要计算发送时延,由于分组长度和速率不变,仍然是1000μs
接着这个分组在交换机到主机B之间的链路传递,传播时延是20μs。
关于主机B要多少时间才能接收完这个分组,依题意,“从A开始发送至B接收到该分组所需的总时间”,接收到就是主机B开始接收这个分组那一个时刻,也就是分组的第一个字节到达链路末端的那个时刻,后面的时间就不管它了。
总时延就是上面所有时延的和:
1000+20+35+1000+20=2075μs
4. 08大一期末计算机考试复习内容
1.说出几种多媒体技术在PC中的应用,如何看待现实中的多媒体信息系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在多媒体技术被应用于计算机之前,传统的微机或个人计算机处理的信息住校仅限于文字和数字,只能算是计算机应用的初级阶段,同时,由于人机之间的交互只能通过键盘和显示器,故交流信息的途径缺乏多样性。为了改换人机交互的接口,媒体技术被应用于计算机,特别是个人计算机(PC机)中,这包括音频、视频等媒体技术的应用。当然,多种媒体技术的简单叠加并不能称为多媒体,多媒体是相互间建立逻辑连接,并具有交互性的多种媒体集成系统。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多媒体信息系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1)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它集电视、录像、电话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人类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2)改变了教育培训的模式。教学、学习内容得到丁多种形式的拓展.通过声音、影像等生动逼真的形式.教学、学习活动变得更生动有趣。
(3)使得电视会议、家庭办公、电视购物成为可能。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媒体信息系统的广泛普及,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在享受到它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审慎得看待它所带来的其他负面效应,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2.试分析一下,描述一个矩形图形需要一些什么参数?
在计算机中表示图,主要有两种方式;位图和矢量图。在这里,描述一个矩形图形即表明描述的是一个矢量图。相比于位图,对矢量图的描述数据量要少很多。例如,对于矩形的描述只需给出长、宽、轮廓颜色和填充色等参数即可。
3.请列出你所知道的图形与图像处理软件的名称,并说明它们有哪些主要区别?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
图形软件主要有F1ash、freehand以及I11ustrator等,它们主要用于绘制矢量图,而Animator Studio、Photoshop以及3DS MAX等软件主要采用位图方式。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软件已经既能处理矢量图也能处理位图,并把它们加以集成,如Photoshop中的钢笔工具绘制的就是位图。各种软件所生成的图形、图像具有各自的特点,如FIash生成的多为具有动画效果的图,3DS MAX生成的图像具有二维立体效果,因此,根据需要制作的图形、图像的不同,选用的软件也有差异。
4,计算机在处理动画时都有哪些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手段和方法很多,现举一例:在网络带宽还很有限的情况下,动画采用流媒体技术.就可实现流式传输,动画由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进行连续、不间断的传送,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只需经过几秒或十几秒的启动延时即可进行观看。
5.目前,用于创作不同素材的三维动画创作软件都有哪些?通用的三维动画创作软件又有哪些?它们分别运行于何种软硬件环境?
用于制作三维动画的软件很多,例如专门用于制作文字动画的coo1 3D,用于制作三维场景的Bryce 3D,用于制作人体动画的Proser,用于制作建筑模型动画的3D VIZ,等等。较有影响的通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有softImage、Lightwave 3D、Renderman、Maya、3D Studio MAX等,其中在PC机Windows环境下使用最多的是Autodesk公司的3D Studio MAX。
6.说出制作三维动画的一般步骤和需要考虑的要素。
制作三维动画首先要创建物体和背景的三维模型,然后让这些物体在三维空间里动起来,可移动、旋转、变形、变色等。再通过三维软件内的“摄影机”去拍摄物体的运动过程.当然,也要打上“灯光”,最后生成初期如生的画面。作为较专业的作品至少要经过三步:造型、动画和绘图(渲染)。
7.要采集录像机、摄像机等视频源内容并通过电脑做数字化编辑合成.常用的软件有哪些?
常用的软件有Adobe Premiere、Ulead MediaStudio Pro以及MGI的Video Wave等。
8. MPEG-1、MPEG-2、MPEG-4和MPEG-7各自的目标是什么?
MPEG是活动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Coding Experts Group)的简称。MPEG成立于1988年1月,是致力于研究、开发数字压缩标准,以保证活动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压缩传输码率的组织。MPEG所开发的标推被国际标推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1EC)批准为国际标准.形成MPEG系列。
MPEG-1,1992年被ISO/IEC批准为正式标准,目的是把221Mb/s的NTSC图像压缩到1.2Mb/s,压缩率为200:1.这是图像压缩的工业认可标推。应用MPEG-1技术最成功的是VCD,VCD作为价格低廉的影像播放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MPEG-1被用于数字电话网络上的视频传输,如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视频点播(VOD)以及教育网络等。
MPEG-2于1994年制定,设计目标是高级工业标准的图像质量以及更高的传的率。MPEG-2技术就是实现DVD的标准技术,用于为广播、有线电视网、电缆网络以及卫星直播提供广播级的数字视频o
MPEG-4于1998年公布,它不仅是针对一定比特率下的视频、音频编码,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这个标准主要应用于视像电话、视像电子邮件等,另外.在家庭摄影录像、网络实时影像播放等方面也有所使用。
MPEG-7(它的由来是l+2+4=7,因为没有MPEG-3、MPEG-5、MPEG-6)于1996年10月开始研究。确切地讲,MPEG-7并不是一种压缩编码方法,其正规的名字叫做“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其目的是生成一种用来描述多媒体内容的标准.这个标淮将对信息含义的解释提供一定的自由度,可以被传送给设备和电脑程序,或者被设备或电脑程序查取。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例如图像编目、音乐词典等;多媒体查询服务,如电话号码薄等;广播媒体选择,如广播与电视频道选取;多媒体编辑,如个性化的电子新闻服务、媒体创作等。
9.30分钟的640 x 480大小,16位真彩色的视频图像如果未经压缩,其数据量有多大?
如果按照25fps计算,30分钟就需要640 x 480x16x 25x 60x30/8≈25.75GB。
10.数字电影中常见的格式有哪些7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1)Video for Windows和ActiveMovie。Windows使用的标推视频软件是Video for Windows。所使用的文件称为“音频—视频交错文件(Audio-Video Interleaved)”,其扩展名为AVI。顾名思义,AVI格式文件是将视频和音频信号混合交错地储存在一起。Video for Windows作为Windows操作系统标淮组成部分,是一种可扩展的视频体系,共采用的主要压缩方式有Cinepak、Indeo和RLE等。ActiveMovie是扩展VFW(Video for Windows)文件格式的一种ActiveX模块,对于使用Windows 95以上视窗操作系统的用户,由于系统内置了ActiveMovie,因此可方便地高质量地播放包括MPG、DAT、QT和MOV等格式的视频文件。
(2)QuickTime。QuickTime是Apple计算机公司于1991年发布的数字视频格式标准,其使用的数字视频文件的扩展名为MOV。QuickTime原是Macintosh系列计算机使用的一种视频软件,随着大量原本运行在Macintosh上的多媒体软件向PC/Windows环境的移植,导致了QuickTime视频文件的流行。
(3)MPEG。将MPEG格式用于压缩全运动视频图像,即可生成为目前多媒体电脑上全屏幕活动视频标准文件:MPG文件。MPG格式文件在1024x 786的分辨率下可以用每秒25帧(PAL制式)或30帧(NTSC制式)的速率同步播放128 000种颜色的全运动视频图像和CD音乐伴音、并且其文件大小仅为AVI文件的1/6。
11.简述将摄像机摄录的节目如生日晚会、出外郊游等刻录成VCD光盘的过程及所需的软硬件环境。
标准的VCD电影制作系统主要由计算机、MPEG-1视频图像采集压缩卡、CD—R刻录机、信号源设备(如录像机、摄像机等)、监视器、VCD插放机等硬件设备组成,再配以相应的刻录软件和视频编辑软件。
12.什么是多媒体着作工具?常见的多媒体着作软件有哪些?
媒体着作工具是指能够将各类现有素材进行有机组合,用于设计和开发多媒体作品的软件工具。常见的多媒体着作工具有以幻灯片为基础的PowerPoint、以流程图为基础的Authorware、以时间轴为基础的Director以及以书页为基础的ToolBook。
13.互联网的发展给多媒体应用带来了哪些要求?多媒体技术又是如何满足这些要求的?
互联网对于多媒体所对应的庞大的信息量提出挑战,如何在现有的网络传输条件下实现多媒体技术成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对应于网络的需求,多媒体技术从两方面做了改进:减小多媒体文件的容量和信息“流”的传榆。
14.通过本章的学习,你是否认为引起信息革命的直接动力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是的。信息革命首先是信息技术的革命,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是引起这场革命的直接动力。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对于杜会生活的渗透是多方面的,以教育为例.它们在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的同时,丰富了教育信息资源,促使教育逐步走向资源全球化、教学自主化、个性化。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也带来冲击:视额电话、语音聊天、可视会议、远程医疗等不仅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对于人们生活、工作的理念和习惯也将带来深远影响。可以说,现代化社会各环节的发展都离不开两者的结合.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基础平台”。
15.阐述PhotoShop中的“层”和“通道”的含义与作用。
在PhotoShop中,图像由多个图层组合而成,图层通过上下叠加的方式来组成图像,在每个图层中都可以进行独立编辑。图层像是一块块大小相同的透明“玻璃”,图层内容就画在这些“玻璃”上,如果“玻璃”什么都没有,就是个完全透明的空图层,当各“玻璃”中都有内容时,自上而下俯视所有图层,就形成图像的最终显示效果。
通道是存储不同类型信息的灰度图像,如果打开一张RGB模式的图像,在通道里分别选择不同的R、G、B通道,看到的将是几张灰度图,它们就是通道。通道的作用很多,主要体现在保存和处理选择区域上。如果说工具箱为我们提供了规则的区域选择工具(如椭圆、矩形等)的话,不规则区域的选取和操作就需要通道来完成。另外.通道还用于同图像层进行计算合成,从而生成丰富的文字特效。
16.在F1ash中可以创建哪几种形式的动画?
动作动画和形状动画。
17.在制作渐变动画之前,首先要记住哪些准则?
创建关键帧、层和需要的元件,并设置渐变方式。
18.在Flash中使用元件的优点是什么?
可重复使用。
19 使用Flash制作交互动画的过程中,事件、目标和动作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事件可以用来触发动作,是Flash动画中创建交互的关键。友Flash中,事件分为两种:帧事件(Frame Events)和鼠标事件(Mouse Events)。每当事件触发时会去执行动作代码,动作代码中可以指定要完成的任务,比如在新窗口中打开网页、播放音乐等,这就是目标(Target)。
20 什么叫“版式”?它和“设计模板”有何区别?
“版式”用于设计幻灯片的布局,“设计模板”用于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21.简述创建一个演示文稿的主要步骤(见教材)。建立好的幻灯片能否改变它的版式?
已建好的幻灯片可以改变它的版式。
22.试列举出至少3种打开已有演示文稿的方法。
(1)双击演示文稿文件。
(2)启动PowerPoint,单击“文件 | 打开”,浏览到文件。
(3)利用“查找”命令,查找Powerpnt .exe文件,找到后双击之。
23.在PowerPoint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方便地实现对一张演示文稿的幻灯片进行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
幻灯片浏览视图。
24.PowerPoint演示文稿与幻灯片是什么关系?
PowerPoint演示文稿是由PowerPoint应用程序创建的文件,一个演示文稿中可包含若干张幻灯片。
25.简述幻灯片母版的用途。
幻灯片母版用于设置在所有幻灯片上均显示的内容,用于实现全局设置,如作者的版权信息、微标等。
26. PowerPoint有哪几种视图?各有什么特点?
PowerPoint有6类12种常用视图,分别是:普通、幻灯片浏览、幻灯片放映、备注页以及母版、颜色/灰度视图。其中母版视图又包含幻灯片母版、讲义母版、备注页母版视图,颜色/灰度视图又包含颜色、灰度、黑白视图。
(1)普通视图。“普通视图”为PowerPoint启动后的默认视图,在“普通视图”中,用户可对文稿中各张幻灯片逐一进行插入、编辑、修饰、设置,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视图。
(2)幻灯片浏览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是以缩略图形式显示文稿中所有幻灯片的一种视图,通过该视图,可方便地浏览文稿中幻灯片的整体布局,快速排列文稿中各幻灯片的顺序,快速添加或删除指定幻灯片。
(3)幻灯片放映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是一种以实际放映方式显示文稿幻灯片的视图形式,通过该视图,用户可查看所有幻灯片的实际放映效果,可看到插入对象的 实际视觉或声音效果。
(4)备注页视图。“备注页视图”用来显示幻灯片的备注页,用户可通过该视图,输入及显示制定幻灯片的备注页信息。
(5)母版视图。“母版”是用来记录和保存当前文稿幻灯片统一信息的特殊幻灯片,这些统一信息有幻灯片使用的占位符格式、大小和位置、背景和配色方案,以及在所有幻灯片中要显示的文字、图片等。使用“母版”的目的是使幻灯片可以实现全局修改,并使修改的效果能快速应用到当前文稿的所有幻灯片上。
(6)颜色/灰度视图。通过该菜单中命令,用户可选择以灰度、黑白或彩色视图方式查看幻灯片显示效果。
27.在PowerPoint中输入和编排文本与Word有什么类似的地方?
在PowerPoint中输入和编排文本是在文本框和占位符中进行的,而word应用程序窗口中提供了光标插入点,从光标插入点处可直接输入文本。
28.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这个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
29.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略。
30. 什么是网络执扑结构?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些?
把网络中的计算机以及各种设备都看作为一个“点”,而连接各设备的电缆看作为“线”,由点和线就构成了网络形状,这种网络形状称为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31.举例说明什么是客户机/服务器网络。
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中计算机分为服务器和客户机。服务器是为网络中其他设备提供服务的计算机,一般用户使用的计算机都是客户机,它专门接受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中至少要有一台专用的服务器,所有的客户机都可以直接访问服务器,但客户机与客户机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服务器。全球最大的广域网Internet,使用的就是这种工作模式。Internet上有很多种服务器,为网上的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32.什么是账户?什么是组?
账户是为操作计算机而开设的用户组是为了方便管理用户的权限而设计的,通常把权限相似的用户放入同一个组。
33. 什么是网络协议?
略。
34 局域网中常用的协议有哪些?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NWLink IPX/SPX/NetBIOS:局域网通信协议。
35. 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哪些?(略)
36.集线器和交换机有什么区别?
集线器是一种共享设备。与集线器相连的每一个设备都要竞争可用的带宽,某一时刻只能有一对设备占用线路,因此所连设备越多,竞争越激烈,网络的性能越低。一个用户传送数据时,其他所有用户都必须等待,因而用户的实际使用速率比较低。例如,在一个有5个用户的10Base—T网络中,当负载较重时,每个用户的平均可用网络带宽仅约是网络总带宽的1/5,即2Mb/s。
交换机(switch Hub),也叫做交换式Hub,它采用交换技术,为所连接的设备可同时建立多条专用线路,当两个端口工作时并不影响其他端口的工作,使网络的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上例5个用户的10Base—T网络中,如果将普通的集线器改为交换式集线器,则相当于每个用户都可以独立使用l0Mb/s带宽,因而大幅度提高网络性能。
37 什么是路出器?它与集线器有什么区别?
路由器用于网络互联,包括局域网和局域网互联、局域网和广域网互联及广域网间的互联。
集线器仅用于同一局域网中的设备互联。
5. 谁有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期末试题的给我来一份 快要考试了,跪求!!!!
计算机网络 第五版 期末考试 (1)2011-07-04 11:13
第一章
1.三网:电线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为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两个功能:连通性,共享性
3.网络是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4.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
5.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因特网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6.因特网发展的三阶段:
(1)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ARPANET:因特网之父,第一个投入运行的分组交换网)
(2)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internet 互联网或因特网)
(3)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ISP结构的因特网。(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7.因特网体系结构委员会(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设有两个工程部:
因特网工程部IETF(engineering task force),因特网研究部IRTF
8.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
9.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10.在网络边缘部分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分为:
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对等方式(P2P方式)。
11.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程序,服务器程序)
本来是指计算机进程(软件)。
12.客户是服务请求者,服务器是服务提供者。
13.客户程序:①被客户调用后,在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②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14.服务器程序:①是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②系统启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的运行着,被动的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15.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部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16.分组交换的特点: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①在发送报文前,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一个个更小的等长的数据报。②在每一个数据报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就构成一个分组。③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先暂时存储起来,在检查首部,查找路由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把分组交给下一个路由器。④这样一步步的以存储转发方式,把分组交付给最终的目的主机。
17.计算机网络,根据不同的作用范围分为:
①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 几十到几千公里
②城域网(MAN metropolition) 5~50km
③局域网(LAN local) 1km左右
④个人区域网(PAN) 10m左右
18.不同使用者的网络:公用网,专用网
19.法律上的国际标准:OSI/RM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reference model)
事实上的国际标准:TCP/IP
20.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以下三要素构成:
①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 结构或格式
②语义:需要发送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 以及 做出何种响应
③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21.分层可以带来的好处:各灵结易能
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②灵活性好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
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22.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23. OSI 7层: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运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TCP/IP 4层:网络接口层 网际层 运输层 应用层
五层协议: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运输层 应用层
24.应用层:直接为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运输层: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
传输控制协议TCP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通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封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链路上“透明”的传送帧中的数据。
物理层: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25.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协议和服务的关系:在协议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区别:①首先,使用本层服务的实体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 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实体是透明的。
②其次,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26. everything over IP: TCP/IP协议可以为各式各样的应用提供服务。
27. IP over everything: TCP/IP协议允许IP协议在各式各样的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上运行。
第二章
1.根据信号中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方式的不同,信号可分为:
模拟信号(连续信号),数字信号(离散信号)
2.从通信双方消息交互的方式来看:单向通信(单工通信),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
3.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4.基带调制:交换后的信号仍然是基带信号
5.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
6.最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调幅(AM),调频(FM),调相(PM)
7.奈氏准则: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速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或识别)成为不可能。
8.信噪比:信号的平均功率/噪声的平均功率 即S/N
9.香农公式:C = W log2(1+S/N) b/s
表明: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噪声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10.导向传输媒体:①双绞线(屏蔽双绞线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非屏蔽双绞线UTP)②同轴电缆 ③光缆(多模光纤,单模光纤)
11.最基本的复用: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复用TDM
12.脉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lation)体制:由于历史上的原因,PCM有两个互不兼容的国际标准,即北美的24路PCM(简称T1,V=1.544Mb/s)和欧洲的30路PCM(简称E1,V=2.048Mb/s,我国采用的)
13.宽带接入技术:
①x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
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
②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hybrid fiber coax)
③FTTx技术: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家),FTTB(光纤到大楼),
FTTC(curb光纤到路边)
第六章
1.域名系统 DNS:基于的运输层协议:TCP或UDP 端口:53
com(公司企业) gov 政府部门 e 教育机构 mil 军事部门
采用划分区的方法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域名是按照自右到左逐渐减小的多层排列方式。
2.文件传送协议 FTP协议:基于的运输层协议:TCP 端口:21
3.简单文件传送协议 TFTP:基于的运输层协议:UDP 端口:69
4.远程终端协议 TELNET: 基于的运输层协议: TCP 端口:23
5.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是对可以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 法的一种简洁的表示。
HTTP协议: 基于的运输层协议:TCP 端口:80
6.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MTP
发送邮件使用SMTP
读取邮件使用POP3和IMAP
6. 大学计算机期末考试怎么考
您好。大学计算机网络是笔试形式,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上机考试的形式,C语言程序设计是笔试考试的形式。
7. 计算机网络原理的计算题(CRC校验和数据传输问题)
第一题:进行模2除法时被除数错了,应该是M*2^4,不是M*2^5,因为多项式是4阶的,在M后面添4个0
8.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请教(关于IP计算的)
172.20.8.0~172.20.9.255 就算不划VLSM都有500多个IP地址。 8个公司一共才316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