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abcde类地址
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abcde类地址

发布时间: 2023-03-14 01:41:47

❶ IP地址的ABC类划分

简单的说:

A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0.0.1-126.255.255.254;

B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28.1.0.1-191.255.255.254;

C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92.0.1.1-223.255.255.254

具体解释:

1.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每个字节是8位)的网络地址和3个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126。每个A类地址可连接16387064台主机,Internet有126个A类地址。

2.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28~191。每个B类地址可连接64516台主机,Internet有16256个B类地址。

3.C类IP地址

一个C类地址是由3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92~223。每个C类地址可连接254台主机,Internet有2054512个C类地址。

❷ IP地址中A类、B类、C类地址的区别

区别如下:

1、IP地址表示方法不同:

一个A类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8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

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6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

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

2、IP地址范围不同:

A类IP地址 地址范围从1.0.0.1到127.255.255.254 (二进制表示为: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0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B类IP地址地址范围从128.0.0.1-191.255.255.254 (二进制表示为: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10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C类IP地址范围从192.0.0.1-223.255.255.254 (二进制表示为: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3、子网掩码不同:

A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0.0.0

B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

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4、适用范围不同:

A类适用的类型为大型网络,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3次方-2=16777214台;

B类适用的类型为中型网络,B类网络地址数量适中,有16384个网络,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2次方-2=65534台;

C类适用的类型为小型网络,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有209万余个网络,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1次方-2=254台。

计算机网络。A,B,C网段的网络范围和主机数,和计算方法

关于A类,B类,C类IP地址的网段和主机数的计算方法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由四个八位字段组成。每个IP地址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网络标识(网络号),一部分为主机标识(主机号)。

A类地址前8位为网络标识,后24位为主机标识,网段与主机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A类网段计算:
根据规定,A类地址的网络标识必须以“0”开头。那么其网段数应该为0XXXXXXX.YYYYYYYY.YYYYYYYY.YYYYYYYY即后面有七位数字,因为是二进制数,所以网段数应该为:
27,即2的7次幂个网段,等于128,即网段应该是0—127之间。而网络空间计算都必须“减2”,这是因为要扣除两个保留地址:二进制数里全是“0”和全是“1”的要保留。“0”做为网络号,“1”做为广播号。所以A类地址的网段为1—126.
所以网段数为27-2=126.
A类主机数计算:
因为后面24位是主机标识,所以主机数应该是224,即2的24次幂
224=412=166=2563=16777216,扣除两个保留地址后,主机最大数应该是16777214个。
综上所述,A类IP地址范围应该是:1.0.0.1~126.255.255.254
其中红色的为网络标识,绿色为主机标识
B类地址前16位为网络标识,后16位为主机标识,网段与主机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B类网段计算:
根据规定,B类地址的网络标识必须以“10”开头。那么其网段数应该为10XXXXXX.XXXXXXXX.YYYYYYYY.YYYYYYYY即后面有14位数字,因为是二进制数,所以网段数应该为:
214,即2的14次幂个网段,等于16384,扣除两个全“0”,全“1”的保留地址,所以B类网络可以有16382个网段。
而转换成十进制后, IP地址的第一个小数点前的数字应该是多少呢?因为第一段是10XXXXXX,所以应该是26个,即2的6次幂,等于64个。127是被保留网段暂不使用,所以网段应该是从128开始,到128+64-1=191,其中192是保留网段。即十进制IP的第一段数字是在128—191之间。
B类主机数计算:
因为后面16位是主机标识,所以主机数应该是216,即2的16次幂
216=48=164=2562=65536,扣除两个保留地址后,主机最大数应该是65534个。
综上所述,B类IP地址范围应该是:128.0.0.1~191.255.255.254

其中红色的为网络标识,绿色为主机标识
C类地址前24位为网络标识,后8位为主机标识,网段与主机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C类网段计算:
根据规定,C类地址的网络标识必须以“110”开头。那么其网段数应该为110XXXXX.XXXXXXXX.XXXXXXXX.YYYYYYYY即后面有21位数字,因为是二进制数,所以网段数应该为:
221,即2的21次幂个网段,等于2097152,扣除两个全“0”,全“1”的保留地址,所以B类网络可以有2097150个网段。
而转换成十进制后,IP地址的第一个小数点前的数字应该是多少呢?因为第一段是110XXXXX,所以应该是25个,即2的5次幂,等于32个。所以网段应该是从192开始,到192+32-1=223,224作为保留字段。即十进制IP的第一段数字是在192—223之间。
C类主机数计算:
因为后面8位是主机标识,所以主机数应该是28,即2的8次幂
28=44=162=2562,扣除两个保留地址后,主机最大数应该是254个。
综上所述,C类IP地址范围应该是:192.0.0.1~223.255.255.254

❹ 计算机的IP地址是怎么分A B C D等级的

A类地址,地址范围0.0.0.0到127.255.255.255。

B类地址,地址范围128.0.0.0-191.255.255.255。

C类地址,地址范围192.0.0.0-223.255.255.255。

D类地址,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

计算机要实现网络通信,就必须要有一个用于快速定位的网络地址。IP地址就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身份ID,与现实世界中快递的配送需要有具体的住宅地址是一个道理。

ip地址以圆点分隔号的四个十进制数字表示,每个数字从0到255,如某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128.20.4.1

(4)计算机网络abcde类地址扩展阅读:

IP协议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给因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和其它设备都规定了一个唯一的地址,叫做“IP地址”。由于有这种唯一的地址,才保证了用户在连网的计算机上操作时,能够高效而且方便地从千千万万台计算机中选出自己所需的对象来。

IP地址就像是我们的家庭住址一样,如果你要写信给一个人,你就要知道他(她)的地址,这样邮递员才能把信送到。计算机发送信息就好比是邮递员,它必须知道唯一的“家庭地址”才能不至于把信送错人家。只不过我们的地址是用文字来表示的,计算机的地址用二进制数字表示。

IP地址被用来给Internet上的电脑一个编号。大家日常见到的情况是每台联网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我们可以把“个人电脑”比作“一台电话”,那么“IP地址”就相当于“电话号码”,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当于电信局的“程控式交换机”。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例:点分十进IP地址(100.4.5.6),实际上是32位二进制

❺ 计算机网络ip地址划分的方法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是ip address的缩写,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ip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

ip地址被用来给因特网上的电脑一个编号,大家日常见到的情况是,每台联网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四个八位二进制数,ip地址,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ip地址是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编址的方式,也称为网络协议地址,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

ip地址编址方案,ip地址编制方案,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A,B,C,D,E 5类,其中A,B,C是基本类,D,E类是作为多播和保留使用。

ip v4就是有四段数字,每一段最大不超过255,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ip位址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ip位址的发放愈趋严格。

ip地址的分类。

1.a类地址:

a类地址,第一字节为网络地址,其他三个字节为主机地址,它的第一个字节的第一位,固定为零,a类地范围,1.0.0.1-126.255.255.254。

2. B类地址:第一字节和第二字节为网络地址,其它两个字节为主机地址。他的第一个字节的前两位固定为10。

B类地址的范围:128.0.0.1----191.255.255.254。

3. C类地址:第一字节,第二字节和第三个字节为网络地址,第四个字节为主机地址,另外第一个字节的前三位固定为110。

c类地址范围:192.0.0.1-223.255.255.254。

D类地址和E类地址,不分主机地址和网络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