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第二章物理层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第三节引导性传输介质,第四节非引导性传输介质,第五节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第六节信道复用技术,。
❷ 谁有计算机网络基础的知识
第一章 网络概述
一、 填空题
1、写出你知道的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总线、环型。
2、根据网络的地理覆盖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型:LAN、MAN 和 WAN。
3、现代通信正向着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二、单选题
1、城域网被列为单独一类的主要原因是( D )。
A. 网络规模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
B. 与局域网相同的技术
C. 覆盖技术从几十公里到数百公里
D. 有独立的可实施标准
2、下列网络拓扑建立之后,增加新站点较难的是( D )。
A. 星型网络 B. 总线型网络
C. 树型网络 D. 环型网络
3、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列不属于三网之一的是( D )。
A. 传统电信网 B. 计算机网(主要指互联网)
C. 有线电视网 D. 卫星通信网
4、最近许多提供免费电子邮件的公司纷纷推出一项新的服务:E-mail to Page ,这项服务能带来的便利是( B )。 A. 利用寻呼机发电子邮件
B. 有电子邮件时通过寻呼机提醒用户
C. 通过电话发邮件
D. 通过Internet打电话
5、对于网上购物,目前国外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是( C )。
A. 现金 B. 邮局支付
C. 信用卡 D. 银行电汇
三、判断题
1、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相比,内部管理都需要网络地址。(√)
2、广播式网络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技术。(Ⅹ)
3、判断:如果多台计算机之间存在明确的主/从关系,其中一台中心控制计算机可以控制其它连接计算机的开
启与关闭,那么这样的多台计算机系统就构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Ⅹ)
四、多选题
1、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一般为(B),广域网的覆盖范围一般为(D)。
A、几公里 B、不超过10公里
C、10--100公里 D、数百公里以上
2、网络按服务方式分类,可分为(A、B、C)。
A、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C、对等式网络 D、数据传输网络
3、网络按使用目的分类,可分为(A、B、C)。
A、共享资源网 B、数据处理网
C、数据传输网 D、对等式网络
4、网络按通信方式分类,可分为(A、B)。
A、点对点传输网络 B、广播式网络
C、数据传输网 C、对等式网络
5、下列(A、B、C、D)属于网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A、收发电子邮件 B、电子商务
C、远程教育 D、电子政务
五、简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由什么组成?
参考答案:
答:为了方便用户,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资源相连,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的共享。计算
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包括网络通信、
资源管理、网络服务、网络管理和互动操作的能力。最基本功能是在传输的源计算机和目标计
算机之间,实现无差错的数据传输。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子网+通信子网。
2、计算机多用户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在共享资源方面有什么异同点?
参考答案:
答:集中的单机多用户系统与网络计算机系统的比较说明
单机多用户 网络系统
CPU 共用一个或几个 多个处理机
共享资源 共享主存 共享服务器
终端工作 分时 网址通信链接
客户端工作 不能独立工作 客户机能独立工作
操作系统 集中管理 有自已的操作系统
3、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分别由那些主要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通信子网由两个不同的部件组成,即传输线和交换单元。传输介质也称为电路、信
道,信道(channel)是通信中传递信息的通道,包含发送信息、接收信息和转发信息的
设备。传输介质是指用于连接2个或多个网络结点的物理传输电路,例如,电话线、同轴
电缆、光缆等。通信信道应包括传输介质与通信设备,它是建立在传输介质之上的。采
用多路复用技术时,一条物理传输介质上可以建立多条通信信道。
通信子网负责整个网络的纯粹通信部分,资源子网即是各种网络资源(主机上的打
印机、软件资源等)的集合,提供信息与能力的共享。
第二章 网络体系结构
一、填空题
1、在Internet上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被划分为16个网段,写出它的子网掩码:255.255.240.0。
2、防止高速的发送方的数据“淹没”低速的接收方,属于ISO/OSI RM 中 数据链路层 的功能。
3、解决数据格式的转换,属于ISO/OSI RM 中 表示 层的功能。
4、按照IPv4标准,IP地址 202.3.208.13 属于 C 类地址。
5、UDP提供的是无连接、不可靠、无流控、不排序的服务。
二、判断题
1、面向连接服务是一种类似电话通信系统的模式,无连接服务是一种类似邮政系统的模式。(√)
2、面向连接服务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 (Ⅹ)
3、ISO划分网络层次的基本原则是:不同节点具有相同的层次,不同节点的相同层次有相同的功能。(√)
4、网络域名地址一般通俗易懂,大多采用英文名称的缩写来命名。(√)
5、域名地址 www.CEI.GOV.CN 中的GOV表示非赢利组织。(Ⅹ)
三、单选题
1、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A )。
A. 协议 B. 介质
C. 服务 D. 网络操作系统
2、以下哪一个选项按顺序包括了OSI模型的各个层次( B )。
A.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系统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B.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C.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转换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D. 表示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系统层,物理层和应用层
3、IEEE 802.3 与以下哪些网络体系结构相关(B )。
A. Token Ring B. Ethernet
C. Internet D. 以上都不对
4、IEEE 802.5 与以下哪些网络体系结构相关( A )。
A. Token Ring B. Ethernet
C. Internet D. 以上都不对
5、下列IP地址种属于组播地址的是( C )。
A. 10000001,01010000,11001100,10100000
B. 00101111,00100000,10000000,11110000
C. 11100000,10100000,01100000,00010000
D. 11000000,00010001,10001000,10001110
6、主机 A 的IP地址为202.101.22.3,主机 B 的IP地址为203.10.21.4,两机通过路由器 R 互连。
R 的两个端口的IP地址分别为202.101.22.5和203.10.21.5.掩码均为255.255.255.0。请指出
错误的说法( B )。
A. 主机A将数据发往R,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为202.101.22.3,目标IP地址为203.10.21.4
B. 主机A首先发出ARPP广播询问IP地址为203.10.21.4的MAC地址是多少,路由器R对此广
播包进行响应,并给出B的MAC地址
C. 路由器在网络203.10.21.0发出ARP广播,以获得IP地址203.10.21.4对应的MAC地址,
主机B对此广播包进行响应,并给出B的MAC地址
D. 路由器R将数据发往B,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为202.101.22.3,目标IP地址为203.10.21.4
7、一个路由器有两个端口,分别接到两个网络,两个网络各有一个主机,IP地址分别为110.25.
53.1和110.24.53.6,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请从中选出两个IP地址分别分配给路由器
的两个端口( B )
A. 110.25.52.1和110.24.52.6 B. 110.24.53.1和110.25.53.6
C. 110.25.53.1和111.24.53.6 D. 110.25.53.1和110.24.53.6
8、当网络段不超过185米时,使用10BASE-2的优点是( C )。
A. 连接相对简单 B. 下载使用,容易进行故障诊断
C. 每个节点可直接连到电缆上 D. 最便宜的电缆选择
9、IPv6将32位地址空间扩展到( B )。
A. 64位 B. 128位 C. 256位 D. 1024位
10、IPX地址的组成是( B )
A. 网络号,主机号 B. 网段号,网络节点号,套接字号
C. 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D. 网段号,网络节点号,主机号
四、多选题
1、下面哪三种协议运行在网络层( A、B、D)。
A、NWLink B、IPX C、TCP D、IP
2、虚电路服务包括如下阶段(A、B、D)。
A、建立连接B、 数据传送 C、回答服务 D、 释放连接
3、下列说法中属于OSI七层协议中运输层功能的是(A、B、C、D)。
A、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并分割成较小的单元传输。
B. 使会话层不受硬件技术变化的影响。
C. 跨网络连接的建立和拆除。
D. 拥塞控制
4、下列以太网拓扑结构要求总线的每一端都必须终结的是(A、B)。
A、10BASE-2B、10BASE-5 C、10BASE-T C、10BASE-FX
5、按照网络的IP地址分类,属于C类网的是( A、C )。
A、11000001,01000000,00000101,00000110
B、01111110,00000000,00000111,00001000
C、11001010,11001101,00010000,00100010
D、10111111,00101101,00001100,01011000
五、简答题
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为什么要定义网络体系结构?
参考答案:
答:网络的体系结构定义:指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architecture)。或精确定义为这个
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综合了OSI和TCP/IP的优点,本身
由5层组成: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
规定交换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称为网络协议。
3、试说明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参考答案:
答: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用于确定因特网上的每台主机,它是每台主机唯一性的
标识。联网设备用物理地址标识自己,例如网卡地址。TCP/IP用IP地址来标识源地址和目标地址,
但源和目标主机却位于某个网络中,故源地址和目标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组成,但这种标号
只是一种逻辑编号,而不是路由器和计算机网卡的物理地址。对于一台计算机而言,IP地址是可
变的,而物理地址是固定的。
4、单位分配到一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在地点。
请分析:①如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是否合适;②如果合适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号码,
并算出每个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参考答案:
答:B类地址前2个比特规定为10,网络号占14比特,后16比特用于确定主机号,即最多允许16384台主机。
B类地址范围为128.0.0.0至 191.255.255.255。因此,129.250.0.0是B类IP地址中的一个。题中选用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说明在后16比特中用前8比特划分子网,最后8比特确定主机,则每个子网
最多有28-2=254台主机。题中说明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但没有说明这16个不
同的地点各拥有多少台机器。如果是“平均”分配在16个子网中,即16个子网中任何一个地点不超过254
台主机数,则选用这个子网掩码是可以的,如果某个子网中的机器数超过了254台,则选择这样的子网
掩码是不合适的。如果机器总数超过4064台,选择这样的子网掩码也是不合适的。
从以上所选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可知16个子网的主机共16×254=4064台主机。设计在主机号前网络
地址域和子网中“借用”4个比特作为16个子网地址。这16个地点分配子网号码可以选用129.250.nnn.0
至129.250.nnn .255,其中nnn可以是0~15,16~31,32~47,48~63,64~79,80~95,96~111,
112~127,128~143,144~159,160~175,176~191,192~207,208~223,224~239,240~255。
可以按这些成组设计子网中的一组或分别选用其中的16个。而每个子网中主机号码为1至254。
5、简述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参考答案:
答:IP:IP分组传送,数据报路由选择和差错控制;
ARP:将IP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也称正向地址解释;
RARP:将物理地址映射为IP地址,也称反向地址解释;
ICMP:IP传输中的差错控制。
6、IP地址为 192.72.20.1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4,求该网段的广播地址。
参考答案:
答:子网掩码的第四字节为 244,写成二进制为 11100000。即高位3个1是子网掩码,23=8 说明共划分
出八个子网;低位5个0是每个子网的IP地址数,25=32 说明每个子网共有32个IP(可分配给主机的
为 32-2=30)。
各子网的IP范围是:子网1:0---31;子网2:32--63;子网3:64--95;子网4:96--127;
子网5:128--159;子网6:160--191;子网7:192--223;子网8:224--255。
给定IP 192.72.20.111 的主机地址是 111,在子网4 的范围内,因此该网段的网络地址是 192.72.20.96,
广播地址是 192.72.20.127。
第三章 通信子网
一、 填空题
1、目前,双绞线分为两类:STP 和 UTP 。
2、10Base-2传输距离限制为 185米 。
3、脉冲编码调制的工作原理包括 采样、量化、编码 。
4、衡量数据通信的主要参数有 通信速率、误码率 。
5、基带传输中数字数据信号的编码方式主要有 非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
6、交换机具有智能性和快速性的性能特点。
7、水晶头包括 线芯和水晶头塑料壳
二、 判断题
1、对于异步通信方式,在每传送一个字符时,都要增加起始位和停止位,表示字符的开始和结束。(√)
2、Switch技术工作在第二层上,当网络站点很多时,容易形成网络上的广播风暴,导致网络性能下降
以至瘫痪。 (√)
3、路由器是属于网络层的互连设备。(√)
4、电路交换需要在通信的双方之间建立一条临时的专用通道,报文交换不需要建立通道。(√)
5、NRZ编码在收发的双方不需要同步。(Ⅹ)
6、
三、单选题
1、网桥是( A )设备。
A. 数据链路层 B. 物理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2、路由器是( C )设备。
A. 数据链路层 B. 物理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3、下列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大的是(C )。
A. 双较线 B. 同轴电缆 C. 光缆 D. 无线
4、调制解调器的参数为波特率,英文表示为( B )。
A. bbs B. bps C. pbs D. pps
5、在数据包转发过程中,当TTL值减少到0时,这个数据包必须( B )。
A. 要求重发 B. 丢弃 C. 不考虑 D. 接受
四、多选题
1、计算机网络完成的基本功能是( A、B)。
A、数据处理 B、数据传输 C、报文发送 D、报文存储
2、电路交换的3个阶段是(A、B、C)。
A、电路建立 B、数据传输 C、电路拆除 D、报文存储
3、信道复用技术包含如下(A、B、C)方式。
A、频分复用 B、码分复用 C、时分复用 D、空分复用
五、简答题
1、试比较模拟通信方式域数字通信方式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
答:信道按传输信号的类型分类,可以分为模拟信道与数字信道:
(1)模拟信道
能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称为模拟信道。模拟信号的电平随时间连续变化,语音信号是典型的
模拟信号。如果利用模拟信道传送数字信号,必须经过数字与模拟信号之间的变换(A/D变换器),
例如,调制解调过程。
(2)数字信道
能传输离散的数字信号的信道称为数字信道。离散的数字信号在计算机中指由“0”、 “1”
二进制代码组成的数字序列。当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字信号时不需要进行变换。数字信道适宜于
数字信号的传输,只需解决数字信道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问题。
2、简述网桥如何被用于减少网络交通问题?
参考答案:
答:网桥是一种连接多个网段的网络设备。网桥可以将一个大的网络冲突域划分为多个小的冲突域
(网段),达到分隔网段之间的通信量,减少网络的传输冲突的机会,从而减少网络因冲突造成
的网络拥塞交通问题。
3、简述在何种情况下用路由器替代已有网桥。
参考答案:
答:(1)当互连同种网络时,随网络规模的扩大,需避免网络广播风暴,改善网络性能时;
(2)实现局域网与广域网得互连;
4、简述路由表中存储什么信息。
参考答案:
答:路由表数据库包含其他路由器地址及每个端节点的地址和网络状态信息。
5、
这是我千辛万苦找到的,呵呵,希望采纳!!!
❸ 计算机网络和传统电话网的数据交换方式相同吗
传统电话网的数据交换方式
就是程控电话交换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用户间通话的接续。基本划分为两大部分:话路设备和控制设备。话路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接口电路(如用户线接口和中继线接口电路等)和交换(或接续)网络;控制设备在纵横制交换机中主要包括标志器与记发器,而在程控交换机中,控制设备则为电子计算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程控交换机实质上是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程序控制”的交换机,它将各种控制功能与方法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交换系统的工作。
1、 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根据用户的呼叫要求,通过控制部分的接续命令,建立主叫与被叫用户间的连接通路。在纵横制交换机中它采用各种机电式接线器(如纵横接线器,编码接线器,笛簧接线器等),在程控交换机中目前主要采用由电子开关阵列构成的空分交换网络,和由存储器等电路构成的时分接续网络。
2、 用户电路
用户电路的作用是实现各种用户线与交换之间的连接,通常又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LIC,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根据交换机制式和应用环境的不同,用户电路也有多种类型,对于程控数字交换机来说,目前主要有与模拟话机连接的模拟用户线电路(ALC)及与数字话机,数据终端(或终端适配器)连接的数字用户线电路(DLC)。
模拟用户线电路是适应模拟用户环境而配置的接口,其基本功能有;
馈电(Battery feed):交换机通过用户线向共电式话机直流馈电;
过压保护(Overvoltage Protection):防止用户线上的电压冲击或过压而损坏交换机。
振铃(Ringing):向被叫用户话机馈送铃流。
监视(Supervision): 借助扫描点监视用户线通断状态,以检测话机的摘机,挂机,拨号脉冲等用户线信号,转送给控制设备,以表示用户的忙闲状态和接续要求。
编解码(CODEC):利用编码器和解码器(CODEC),滤波器,完成话音信号的模数与数模交换,以与数字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接口 。
混合(Hybrid):进行用户线的2/4线转换,以满足编解码与数字交换对四线传输的要求。
测试(Test):提供测试端口,进行用户电路的测试。
这7种功能常用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词(BORSCHT)代表。对于模拟程控交换机,不需要编解码功能;而在数字程控交换机中,除某些特定应用的小型交换机利用增量调制方式外,其它大部分均采用PCM编解码方式。数字用户线电路是为适应数字用户环境而设置的接口,它主要用来通过线路适配器(LAM)或数字话机(SOPHO-SET)与各种数据终端设备(DTE)如计算机,打印机,VDU,电传相连。
3、 出入中继器
出入中继器是中继线与交换网络间的接口电路,用于交换机中继线的连接。它的功能和电路与所用的交换系统的制式及局间中继线信号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模拟中继接口单元(ATU),其作用是实现模拟中继线与交换网络的接口,基本功能一般有:
发送与接收表示中继线状态(如示闲,占用,应答,释放等)的线路信号。
转发与接收代表被叫号码的记发器信号。
供给通话电源和信号音。
向控制设备提供所接收的线路信号。
对于最简单的情况,某一交换机的中继器通过实线中继线与另一交换机连接,并采用用户环路信令,则该模拟中继器的功能与作用等效为一部“话机”。若采用其它更为复杂的信号方式,则中继器应实现相应的话音,信令的传输与控制功能。
数字中继线接口单元(DTU)的作用是实现数字中继线与数字交换网络之间的接口,它通过PCM有关时隙传送中继线信令,完成类似于模拟中继器所应承担的基本功能。但由于数字中继线传送的是PCM群路数字信号,因而它具有数字通信的一些特殊问题,如帧同步,时钟恢复,码型交换,信令插入与提取等,即要解决信号传送,同步与信令配合三方面的连接问题。
数字中继接口单位的基本功能包括帧与复帧同步码产生,帧调整,连零抑制,码型变换,告警处理,时钟恢复,帧同步搜索及局间信令插入与提取等,如同模拟用户电路的BORSCHT,也可将数字中继单元的上述8种功能概括为GAZPACHO。
4、 控制设备
控制部分是程控交换机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外部用户与内部维护管理的要求,执行存储程序和各种命令,以控制相应硬件实现交换及管理功能。
程控交换机控制设备的主体是微处理器,通常按其配置与控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两类。为了更好的适应软硬件模块化的要求,提高处理能力及增强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目前程控交换系统的分散控制程度日趋提高,已广泛采用部分或完全分布式控制方式。
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主机HOST(提供资源)和终端T(请求资源))以及通信子网(网络结点和通信链路)组成,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的内层。
三、计算机网络的演变概括为: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50年代初、SAGE)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60年代后期、ARPANET)3、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四、计算机网络的实例:因特网、公用数据网和以太网。
五、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用户信息交换
六、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地理: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2、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3、拓扑结构:星型网、总线网、环形网、树形网;4、用途:科研、教育、商业、企业;按传输介质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无线网;按信道带宽分窄带网、宽带网。
七、计算机网络应用于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电子银行、证券期货交易、校园网、企业网(集散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两种典型的企业网络系统)、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八、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制定机构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INTERNET工程任务组和INTERNET工程指导小组。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一、数据可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分为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数字数据是离散的值,模拟数据是在某个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
二、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分模拟信号、数据信号。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和电磁波,数据信号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以利用其某一瞬间状态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三、信息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四、信源是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五、信宿是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六、信道是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
七、数据通信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和其它数据装置与通信线路完成数据编码信号的传输、转接、存储和处理的通信技术。它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连接分布在异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以实施数据传输的一种系统。
八、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都可以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来表示。
模拟数据是时间的函数,并占有一定的频率范围(频带),它可以用占有相同频带的模拟信号来传输。
模拟数据用数字信号表示时,完成模拟数据和数字信号转换功能的设施是编码解码器,数字数据用模拟信号表示,转换设备是调制解调器modem。
数据通信长距离传输信号衰减克服的方法:模拟信号:放大器;数字信号:中继器。
通信方式分为并行方式和串行方式,并行方式用于近距离通信(计算机内部),串行方式用于远距离通信。
九、串行通信的方向性结构: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数字信号变换成音频信号的过程称调制,音频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解调。把调制和解调功能做成一个设备称调制解调器。
十、数据传输速率法: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位/秒)。S=1/T*log2N
信号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单位为波特(baud)。波特率、码元速率、调制速率。
二者的区别:信号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码元个数,数据传输速率通过的是码元的二进制信息位数。
它们的关系是:S=B*log2NB=S/log2N
信道容量:表示一个信道传输数据的能力,它是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而数据传输速率是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
1、离散的信道容量:C=2*H*log2N(H:带宽(Hz),N:可能取的离散值个数)
2、连续信道容量:C=H*log2N*(1+S/N)(S:信号功率,N:噪声功率,S/N:信噪比)
误码率是关于传输可靠性的指标(Pe=Ne/N),计算机网络中一般要求误码率地狱10-9
十一、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模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载波,载波具有三大要素:幅度、频率和相位。
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移幅键控法(ASK)、移频键控法(FSK)、移相键控法(PSK)。
移幅键控法(ASK):效率低、能达到了速率为1200bps(数据传输速率)。
移频键控法(FSK):可实现全双工操作,也可达到1200bps.
移相键控法(PSK):利用二相或多于二相的相移,可以对传输速率起到加倍作用。
相位幅度调制PAM解决了相位数已达到上限的问题,实际上是PSK和ASK的结合。
模拟信道的频带范围为300-3400Hz,所以,要用它来传输数字信号,就要把数字信号变为电话网所允许的30-3400Hz.
十二、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基带传输就是在线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要解决问题是: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表示以及收发两端之间的信号同步两方面、双极性归零脉冲负电流正电流。不归零码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位的开始和结束,需要用其他方法使其同步,归零码的脉冲窄,所以他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较宽(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
单极性码服一积累直流分量,双极性码就不会。(导致结果:不能提供交流耦合,另外,它还会损坏连接点的电镀层)
同步方法位同步法(同步传输)外同步法(接收端的同步信号事先由发送端送来)
自同步法(从数字信号中提取同步信号)(曼彻斯特编码)
群同步法(异步传输)字符音的异步定时和字符中的比特之间的同步定时,一般用于低速数据传输的场合。
曼彻斯特编码从高到低表示“1”,从低到高表示“0”,其数据传输速率只有调制速率的1/2.
群同步的传输中每个字符由下列四部分组成:1、1位起始位;2、5-8位数据位;3、1位奇偶校验位;4、1-2位停止位,以“1”来表示。
十三、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常用的方法是脉码调制PCM.脉码调制是以采样定理为基础,
十四、信号数字化的转化过程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数字传输的优点是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
十五、多路复用技术就是把多个信号放在一个信道上同时传输的技术,最常用的两种多路复用技术是:频分多路复用FDM和时分多路复用TDM.
频分多路复用的原理是将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相同(或略宽)的子信道时分多路复用的原理是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转的分配多个信号使用,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的交叉,传输多个数字信号。时分多路复用不仅局限于传输数字信号,也可同时交叉传输模拟信号。
对于光纤信道,频分多路服用的一个变种大波分多路复用。
十六、T1载波利用脉码调制PCM和时分多路复用此用户发言已违反社区规定此用户发言已违反社区规定此用户发言已违反社区规定技术,数据传输速率为1.544Mbps.E1载波是一种PCM载波标准,其数据传输速率为2.048Mbps.
十七、异步传输(群同步传输)一次只传输一个字符(由5-8位数据组成),每个字符用一位起始位(0)和一位停止位(1)来表示开始和停止;
同步传输时,在每个数据块的开始处和结尾处各加一个帧头和一个帧尾,加上帧头、帧尾的数据称为一帧。
十八、交换网络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
1、电路交换: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有一条利用中间节点构成的专用物理连接线路,直到数据传输结束;它要经历电路建立、数据传输、电路拆除三个过程;电路交换的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迅速,缺点是电路空闲时会浪费;其特点是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必须先设置一条专用的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电话交换网及技术应用是电路交换的典型例子。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方式的传输单位是报文(一次性需发送的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报文交换方式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发送报文时,他先将一个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网络结点根据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的传送到目的节点,因此,这种交换方式无需事先通过呼叫建立连接,由于它需要缓冲存储,故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
报文交换与电路交换相比较,有以下特点:1、电路利用率高,可分时共享二节点的通道,对电路的传输能力要求低;2、通信量大时仍然可接受报文,同时传输延时会增加;3、报文交换可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电路交换却很难;4、报文交换网络可以进行速度和代码的转换(不同速率的站也可相连接。报文交换的缺点主要表现为不能满足实时和交互式的通信要求。
3、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一个分组长度有一个上限(为了提高交换速度而设上限),分组存储在内存中,提高交换速度,它适用于交互式通信,如终端与主机通信。
分组交换又可分为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式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
虚电路方式: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在传输首先建立一条逻辑通路,分组中除数据外还要包含一个虚电路标识符,由于这条电路不是专用的,所以称他为虚电路。虚电路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在数据传输之前必须通过虚呼叫设置一条虚电路。它适用于两端之间长时间的数据交换。优点:可靠、保持顺序;缺点:如有故障,则经过故障点的数据全部丢失
数据报方式中的每个分组是被单独处理的,每个分组称为一个数据报,每个数据报都携带地址信息。因为他们被单独处理,所以每个分组走的路径不一定相同,因此不能保证各个数据报按顺序到达,有的甚至会丢失。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虚电路的建立,但要为每个数据报做路由选择,适用于少量数据。数据到特点是:在目的地需要重新组装报文。优点:如有故障可绕过故障点、:不能保证按顺序到达,丢失不能立即知晓。
十九、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比较:电路交换要设置一条完全的通路,并在传输过程中独占,效率不高;报文从源到目的地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它不适合于实时通信;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相似,但规定了长度。局域网不仅使用电路交换,也使用分组交换,但不使用报文交换。因为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
二十、网络拓扑是指网络形状,或是它在物理上的连通性。网络拓扑的主要结构有:星型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树形拓扑、混合型拓扑、网型拓扑六种形式。
选择网络拓朴结构时要考虑的因素:可靠性、费用、灵活性、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二十一、星型拓朴是由中央结点和通过点到通信链路接到中央结点的各个站点组成。星型网常采用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尤其以电路交换更为普遍。优点: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缺点:电缆长度和工作量大、中央结点负担过重、各站点分布处理能力低。
二十二、总线拓扑采用一个信道作为传输媒体,站点通过接口连接到传输媒体上,发送信号到传输媒体上,而且能对所有其他站点接收。中线突出采用分布式控制策略来确定哪个站点可以发送,它主要采用分组交换方式。优点:所需电缆数量少、结构简单,无源工作,可靠性高、易于扩充和减少用户。缺点:传输距离有限、故障不易诊断和隔离、不具有实时功能。
二十三、环形拓扑网络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一个闭合环。环形拓扑采用分布式控制策略来进行控制。优点:电缆长度短、增减工作站简单、可使用光纤。缺点:节点故障会引发全网故障、故障检测困难、负载轻时,利用率较低。
二十四、树形拓扑象一个倒着的大树,由总线拓扑演变而来。树形拓扑的优点是:易扩展、故障隔离较容易。缺点是对根的依赖性太大。
混合型拓扑是将单一拓扑结构混和起来。
二十五、传输媒体的特性包括:物理特性、传输特性、地理范围、抗干扰性、相对价格。
二十六、传输媒体的选择:拓扑结构、实际需要的通信容量、可靠性要求、能承受的价格。
二十七、基带同轴电缆用于传输数字信号,阻抗50Ω,最大距离几公里。宽带同轴电缆即可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传输模拟信号,阻抗为75Ω,宽带电缆的最大距离可达几十公里。
二十八、差错控制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发现和纠正差错,把差错尽可能小的限制在允许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
二十九、信道固有的、持续存在随机噪声为热噪声。热噪声引起的差错称为随机错,它所引起的某位码元的差错是孤立的,与前后码元无关,它导致随机错通常较少。由外界特定的短暂原因所造成的噪声称为冲击噪声,它是传输中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他不会影响到一串码元。
三十、利用差错控制编码进行差错控制的方法有两个:自动请求重发ARQ、前向纠错FEC.FEC中,接收端不仅能发现差错,而且能确定二进制码元发生的位置从而纠正他。ARQ方式只使用检错码,FEC方式必须使用纠错码。
三十一、编码效率:R=h/n=k/(k+r)。k:码字中的信息位数、r:外加的冗余位数、n:编码后的码字长度。编码效率R越大,信道中用来传送信息码元的有效利用率就越高。
三十二、奇偶校验码是一种通过增加冗余位使得码字中“1”的个数后为奇数或偶数的方法,它是一种检错码。
垂直奇偶检验又称纵向奇偶检验,它能检测出每列中所有奇数位错,但检测不到偶数位错,它的编码效率是:R=P/(P+1),漏检率接近二分之一。
水平奇偶校验又称横向奇偶校验,它不但可以检测出各段同一位上的奇数位错,而且还能检测出突发长度水平垂直奇偶校验又称纵横奇偶校验,它能检测出:A、所有三位或三位以下的错误;B、奇数位错;C、突发长度。
三十三、循环冗余校验码又叫多项式码。K位要发送的加上R位冗余位形成一个整体来发送,K位要发送的信息位对应一个(K+1)位的多项式,R位冗余位对应一个(R-1)的多项式。循环冗余校验码的特点:可检测出所有的奇数位错、可检测出所有双比特错、可检测出所有小于等于检验位长度的突发错。(简单应用)
三十四、海明码是一种可以纠正一位差错的编码。(简单应用)
三十五、1、双绞线早就用于电话通信中的模拟信号传输,也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对于模拟数据来说,大约每5-6公里需要一个放大器,对于数字信号来说,每2-3公里使用一个中继器。双绞线的带宽可达268KHz,因而可使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在100Kbps速率下传输距离可达1公里,但10M和100M的传输速率下距离不超过100米。
2、同轴电缆中的基带同轴电缆用于直接传输数字信号。宽带同轴电缆用于频分多路复用的模拟信号传输,也可用于不使用频分多路复用的高速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传输。
3、在计算机网络中均采用二根光纤(一来一去)组成的传输系统。光纤的传输速率可达Gbps级,传输距离达数十公里。目前,一条光纤线路上只能传输一个载波,随着技术的发展,会出现使用的多路复用光纤。光纤传输6-8公里的距离内不用中继器。波分复用技术WDM。
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学哪些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课程有:
数据库原理与SQLSERVER,Oracle数据库管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技术,HTML与JavaScript,网络后期维护与运营。
网络规划、设计方向:Linux系统及网络管理、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路由器交换机配置与管理、构建企业网络、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网络入侵的检测与防范。
网站设计方向:ASP动态网站建设、JAVA网络程序开发,php服务器端脚本语言。Dreamwearver firework Flash网页设计,div+css网页布局。
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个人、人际交往能力, 具备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实施、运维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❺ 怎么学计算机网络啊
课程内容
第一章、基本知识
1、计算机系统组成
2、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应用领域
第二章、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 念,主要功能和分类
2、进程、线程、进程 间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的主要技术
4、典型操作系统的使 用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数据通讯技术的定 义与分类
2、数据通讯技术基础
3、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基本概念
4、广域网、局域网与 城域网的分类、特点与典型系统
5、网络互连技术与互连设备
第四章、局域应用技术
1、局域网分类与基本 工作原理
2、高速局域网
3、局域网组网方法
4、网络操作系统
5、结构化布线技术
第五章、Internet基础
1、Internet的基本结 构与主要服务
2、Internet通讯协议 ——TCP/IP
3、Internet接入方法
4、超文书、超媒体与Web浏览器
第六章、网络安全技术
1、信息安全的基本概 念
2、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3、网络安全策略
4、加密与认证技术
5、防火墙技术的基本 概念
第七章、网络应用: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基本概念与系统结构
2、电子商务应用中的 关键技术
3、浏览器、电子邮件及Web服务器的 安全特性
4、Web站点内容的策划和推广
5、使用Internet进行 网上购物
第八章、网络技术发展
1、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
2、宽带网络技术
学这个不错,努力点!
❻ 《计算机网络》课程讲什么内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地位越来越重要。本课程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是从事计算机研究和应用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常用网络设备的组成、特点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网络互连和因特网的有关概念、协议及其应用,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在工作中应用和维护网络打下良好的基础。
❼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计算机专业课知识
可以看下大纲。我看的就是以前学校上课用的课本,几乎没什么特定的材料的,网上卖的都不是很好,还有预测卷子也不要相信,那跟考试相差很远的。
一、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
二、信息编码与数据表示;数制及其转换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四、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五、软件基础知识;程度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
二、多媒体计算机及关键设备
三、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第三章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一、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与技术
二、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结构及分类
三、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第四章 Internet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结构、分类和使用方式
二、Internet的基础知识、网址与域名系统、TCP/IP协议
三、Internet的连接与服务功能
四、WWW与浏览器的应用
五、Internet和Extranet
计算机软件及使用
第一章 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
一、Windows2000/xp的特点,Windows2000/xp的运行环境及安装方法
二、Windows2000/xp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与操作
四、控制面板的相关知识及使用方法
五、Windows2000/xp多媒体的管理及使用
第二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xp
一、Word2000/xp的功能;Word2000/xp的启动方法和工作窗口
二、Word2000/xp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文档排版的基本知识与操作;表格的基本操作;图形及图文混排的基本知识与操作
四、页面设置与文档打印
第三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0/xp
一、Excel2000/xp的基本功能;Excel2000/xp的启动方法和工作窗口
二、Excel2000/xp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工作表、数据图表的建立、编辑、管理及格式化操作
四、单元格的计算以及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
五、数据管理与分析的一般功能和使用方法
六、页面设置与报表打印
第四章 C语言程序设计
一、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二、C语言的历史和特点,常见C语言程序开发环境的使用
三、C语言的基本语法与简单程序设计,包括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程序流程控制语句;函数、编译预处理与存储属性
四、指针及其应用
五、高级数据结构及其应用,包括数组、字符串、结构、联合、位域、枚举和文件,位运算
计算机理论
第一章 关系数据库理论
一、数据库、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二、数据模型与数据视图
三、 关系代数、关系演算及关系模型
四、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五、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六、数据库的设计,数据依赖的概念及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
七、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常见数据库系统产品的名称、特点,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的使用
第二章 网络技术基础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应用、拓扑结构及分类;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网络标准化
二、物理层,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物理传输媒体、编码与传输技术及传输系统
三、数据链路层,差错检测与校正,数据链路层协议
四、局域网,多路访问协议及IEEE802局域网标准族
五、网络层,数据交换方式,路由选择与拥塞控制算法,常见高速网络技术,网络层协议
六、网络互联的概念,网桥、路由器与路由协议
七、传输层与应用层的功能、服务与协议
八、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常见网络管理协议
九、Internet原理与接入技术,TCP/IP协议族 ,DNS域名系统,WWW技术;电子商务的概念、体系结构与技术
第三章 数据结构
一、数据结构及算法的基本概念与术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二、线性表及其存储结构和运算
三、串及其存储结构和运算,串的模式匹配
四、栈、队列及其存储结构,递归算法
五、数组及多维数组的定义、运算和存储结构,数组的压缩存储
六、二叉树的基本性质、存储结构、遍历算法和几种特殊类型的二叉树
七、树与森林的定义、性质,树与森林的存储结构与遍历算法
八、图的定义和术语,图的存储结构及相关算法
九、排序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排序算法
十、查找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查找算法
第四章 软件工程基础
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软件生命周期
二、软件开发模型
三、软件度量,软件质量
四、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
五、软件需求分析
六、软件测试与软件维护
❽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大纲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2学时)
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基本概念
5、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2学时)
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数据交换技术
3、差错控制方法
第三章:局域网与城域网(2学时)
1、局域网概述
2、局域网标准和工作原理
3、常见局域网技术
4、局域网组网基础(传输介质、设备、布线)
第四章:网络操作系统基础(4学时)
1、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2、典型网络操作系统
3、Windows 2000 Server的基本应用
第五章:网络互连技术(2学时)
1、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2、网络互连的类型与层次
3、网络互连设备
第六章:Internet技术基础(4学时)
1、Internet的概述
2、TCP/IP协议基础
3、Internet的域名机制
4、Internet的基本服务
5、Internet的接入方法
第七章: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6学时)
1、WWW浏览器的使用
2、使用Outlook Express/Foxmail收发电子邮件
3、从Internet中下载文件
4、在Internet中搜索信息
第八章:网站建设与网页制作基础(4学时)
1、网站建设的一般步骤
2、网页编程技术简介
3、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HTML基础和FRONTPAGE应用)
第九章:网络系统集成技术基础(2学时)
1、 网络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
2、 网络系统集成的体系框架
3、 网络系统集成的三大环节
4、 网络系统集成的内容
5、 网络系统集成的主要阶段
第十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技术基础(2学时)
1、网络管理技术基础
2、网络安全技术基础
3、网络安全策略和网络防火墙
❾ 计算机网络技术里面学的包括哪些
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个专业并不难。注重实践上手操作。太深入的理论知识有限。主要学习网络环境的搭建维护管理,优化安全等相关知识。学成之后可以掌握公司企业医院,学校政府部门等大型网络环境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