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自顶向下
扩展阅读
电脑装系统黑屏不能进入 2025-10-01 00:57:35
压缩软件苹果手机版下载 2025-10-01 00:45:56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自顶向下

发布时间: 2023-03-21 08:58:47

‘壹’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四章-网络层 要点

网络层的作用:实现主机到主机的通信服务,将分组从一台发送主机移动到一台接收主机。

1、转发涉及分组在单一的路由器中从一条入链路到一条出链路的传送。
2、路由选择涉及一个网络的所有路由器,它们经路由选择协议共同交互,以决定分组从源到目的地结点所采用的路径。计算这些路径的算法称为路由选择算法。

每台路由器都有一张转发表,路由器通过检查到达分组首部字段的值来转发分组,然后使用该值在该路由器的转发表中索引查找。路由选择算法决定了插入路由器转发表中的值。

路由选择算法可能是集中式的,或者是分布式的。但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路由器接收路由选择协议报文,该信息被用于配置其转发表。

网络层也能在两台主机之间提供无连接服务或连接服务。同在运输层的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类似,连接服务需要握手步骤,无连接服务不需要握手。但它们之间也有差异:
1、 在网络层中,这些服务是由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主机到主机的服务。在运输层中,这些服务则是运输层向应用层提供的进程到进程的服务。
2、 在网络层提供无连接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称为数据报网络;在网络层提供连接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称为虚电路网络。
3、 在运输层实现面向连接的服务与在网络层实现连接服务是根本不同的。运输层面向连接服务是在位于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实现的;网络层连接服务除了在端系统中,也在位于网络核心的路由器中实现。(原因很简单:端系统和路由器都有网络层)

虚电路网络和数据报网络是计算机网络的两种基本类型。在作出转发决定时,它们使用了非常不同的信息。

IP地址有32比特,如果路由器转发表采用“蛮力实现”将对每个可能的目的地址有一个表项。因为有超过40亿个可能的地址,这种选择完全不可能(即使用二分查找也十分慢)。
我们转发表的表项可以设计为几个表项,每个表项匹配一定范围的目的地址,比如有四个表项

(你可能也会考虑到,IP地址有32比特,如果每个路由器设计为只有2个表项,那么也只需要有32个路由器就可以唯一确定这40亿个地址中的一个。)

最长前缀匹配规则,是在转发表中寻找最长的匹配项,并向与最长前缀匹配相关联的链路接口转发分组。这种规则是为了与因特网的编址规则相适应。

1、输入端口
“使用转发表查找输出端口”是输入端口最重要的操作(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操作)。输入端口执行完这些所需的操作后,就把该分组发送进入交换结构。如果来自其他输入端口的分组当前正在使用交换结构,一个分组可能会在进入交换结构时被暂时阻塞,在输入端口处排队,并等待稍后被及时调度以通过交换结构。
2、交换结构
交换结构的三种实现方式

3、输出端口
分组调度程序 处理在输出端口中排队的分组
4、路由选择处理器

</br>

</br>

IP协议版本4,简称为IPv4;IP协议版本6,简称为IPv6。

如上图所示,网络层有三个主要的组件
1、IP协议
2、路由选择协议
3、ICMP协议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br>

不是所有链路层协议都能承载相同长度的网络层分组。有的协议能承载大数据报,而有的协议只能承载小分组。例如,以太网帧能够承载不超过1500字节的数据,而某些广域网链路的帧可承载不超过576字节的数据。

一个链路层帧能承载的最大数据量叫做最大传送单元(Maximun Transmission Unit, MTU)

所以链路层协议的MTU严格限制着IP数据报的长度。这也还不是主要的问题,问题在于发送方与目的地路径上的每段链路可能使用不同的链路层协议,且每种协议可能具有不同的MTU。

举个例子:假定从某条链路收到一个IP数据报,通过检查转发表确定出链路,并且该出链路的MTU比该IP数据报的长度要小。那么如何将这个过大的IP分组压缩进链路层帧的有效载荷字段呢?

解决办法是,将IP数据报中的数据分片成两个或更多个较小的IP数据报,用单独的链路层帧封装这些较小的IP数据报;然后向输出链路上发送这些帧。每个这些较小的数据报都被称为片(fragment)。

路由器完成分片任务。同时,为了使得网络内核保持简单,IPv4设计者把数据报的重组工作放到端系统中,而非放到网络路由器中。

前提:一个4000字节的数据报(20字节IP首部加上3980字节IP有效载荷)到达一台路由器,且必须被转发到一条MTU为1500字节的链路上。假定初始数据报贴上的标识号为777。

这意味着初始数据报中3980字节数据必须被分配到3个独立的片(其中的每个片也是一个IP数据报)

IP分片:

IP地址有32比特,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
IP地址的网络部分(即网络号)被限制为长度为8、16或24比特,这是一种称为分类编址的编址方案。具有8、16和24比特子网地址的子网分别被称为A、B和C类网络。

但是它在支持数量迅速增加的具有小规模或中等规模子网的组织方面出现了问题。一个C类(/24)子网仅能容纳多大2^8 - 2 = 254台主机(2^8 = 256, 其中的两个地址预留用于特殊用途),这对许多组织来说太小了。然而一个B类(/16)子网可支持多达65534台主机,又太大了。这导致B类地址空间的迅速损耗以及所分配的地址空间的利用率低。

广播地址255.255.255.255。当一台主机发出一个目的地址为255.255.255.255的数据报时,该报文会交付给同一个网络中的所有主机。

某组织一旦获得了一块地址,它就可以为本组织内的主机与路由器接口逐个分配IP地址。既可手工配置IP地址,也可以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自动配置。DHCP还允许一台主机得知其他信息,如它的子网掩码、它的第一跳路由器地址(常称为默认网关)与它的本地DNS服务器的地址。

由于DHCP具有能将主机连接进一个网络相关方面的自动能力,它又被称为即插即用协议。

DHCP是客户-服务器协议。客户通常是新达到的主机,它要活的包括自身使用的IP地址在内的网络配置信息。在最简单的场合下,每个子网将具有一台DHCP服务器。如果在某子网中没有服务器,则需要一个DHCP中继代理(通常是一台路由器),这个代理知道用于该网络的DHCP服务器的地址。

DHCP协议工作的4个步骤:

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ICMP通常被认为是IP的一部分,但从体系结构上将它是位于IP之上的,因为ICMP报文是承载在IP分组中的。即ICMP报文是作为IP有效载荷承载的,就像TCP与UDP报文段作为IP有效载荷被承载那样。

众所周知的ping程序发送一个ICMP类型8编码0的报文到指定主机。看到该回显请求,目的主机发回一个类型0编码0的ICMP回显回答。大多数TCP/IP实现直接在操作系统中支持ping服务器,即该服务器不是一个进程。

新型IPv6系统可做成向后兼容,即能发送、路由和接收IPv4数据报,要使得已部署的IPv4系统能够处理IPv6数据报,最直接的方式是采用一种双栈方法。

1、链路状态(Link State, LS)算法:属于全局式路由选择算法,这种算法必须知道网络中每条链路的费用。费用可理解为链路的物理长度、链路速度,或与该链路相关的金融上的费用。链路状态算法采用的是Dijkstra算法。

2、距离向量(Distance-Vector, DV)算法:属于迭代的、异步的和分布式的路由选择算法。
“迭代的”,是因为此过程一直要持续到邻居之间无更多信息要交换为止。
“异步的”,是因为它不要求所有结点相互之间步伐一致地操作。
“分布式的”,是因为每个结点都要从一个或多个直接相连邻居接收某些信息,执行计算,然后将其计算结果分发给邻居。
DV算法的方程:

其中,dx(y)表示从结点x到结点y的最低费用路径的费用,c(x, v)是结点x到结点v的费用,结点v指的是所有x的相连结点,所以x的所有相连结点都会用minv方程计算。

(N是结点(路由器)的集合,E是边(链路)的集合)

为了减少公共因特网的路由选择计算的复杂性以及方便企业管理网络,我们将路由器组织进自治系统。

在相同AS中的路由器全都运行同样的路由选择算法,且拥有彼此的信息。在一个自治系统内运行的路由选择算法叫做自治系统内部路由选择协议。

当然,将AS彼此互联是必需的,因此在一个AS内的一台或多台路由器将有另外的任务,即负责向在本AS之外的目的地转发分组。这些路由器被称为网关路由器。

分为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和自治系统间的路由选择

1、因特网中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RIP)
2、因特网中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开放最短路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OSPF)
3、自治系统间的路由选择:边界网关协议(Broder Gateway Protocol, BGP)

什么要使用不同的AS间和AS内部路由选择协议?

实现广播的方法
1、无控制洪泛。该方法要求源结点向它的所有邻居发送分组的副本。当某结点接收了一个广播分组时,它复制该分组并向它的所有邻居(除了从其接收该分组的那个邻居)转发之。
致命缺点: 广播风暴 ,如果图具有圈,那么每个广播分组的一个或多个分组副本将无休止地循环。
2、受控洪泛。用于避免广播风暴,关键在于正确选择何时洪泛分组,何时不洪泛分组。受控洪泛有两种方法:序号控制洪泛、反向路径转发(Reverse Path Forwarding, RPF)
3、生成树广播。虽然序号控制洪泛和RPF能避免广播风暴,但是它们不能完全避免冗余广播分组的传输。

多播:将分组从一个或多个发送方交付到一组接收方

每台主机有一个唯一的IP单播地址,该单播地址完全独立于它所参与的多播组的地址。

因特网网络层多播由两个互补组件组成: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IGMP)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IGMP只有三种报文类型:membership_query报文,membership_report报文,leave_group报文。

与ICMP类似,IGMP报文也是承载在一个IP数据报中。

因特网中使用的多播路由选择
1、距离向量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2、协议无关的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贰’ 求《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6版(陈鸣译)课后习题答案

提取码:2dj1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不用谢

‘叁’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读书笔记

link

Client发送一个特殊的 SYN报文段 (标志位SYN置为1)。随机产生一个初始序号值seq=x,发送给Server,Client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Server确认。

Server收到数据包后由标志位SYN=1知道Client请求建立连接,会为该TCP连接分配TCP缓存和变量。并向client发送允许连接报文段的ACK报文段(ACK标志位设置为1),报文段中SYN=1, ack=x+1,并随机产生一个服务端的初始序号seq=y。发送后,Server进入SYN_RCVD状态。

Client收到确认后,也要给该连接分配缓存和变量。将发送一个ACK报文段对服务器的允许连接的报文段进行确认。设置ack=y+1。因为连接已被建立了SYN被置为0。Client和Server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随后Client与Server之间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以后每个阶段中SYN都将被置为0.

Client(也可以是server,后面流程相反)设置seq=u, 发送一个FIN报文段(FIN标志位设置为1),Client进入FIN_WAIT_1状态。表示client没有数据要发送给server了。

Server收到FIN后,发送一个ACK报文段给Client,ack=u+1,并随机产生一个服务端的初始序号seq=v, Server进入CLOSE_WAIT状态。表示“同意”client关闭请求

Server发送一个FIN报文段,用来请求关闭Server到Client的数据传送,同时包含ack=u+1,并随机产生一个服务端的初始序号seq=w,server进入LAST_ACK状态。

Client收到FIN后,Client进入TIME_WAIT状态,接着发送一个ACK报文段ack=w+1给Server, Server收到后进入CLOSED状态。client在等待了某个固定时间(两个最大段生命周期,2MSL)之后,没有收到服务器端的 ACK ,认为服务器端已经正常关闭连接,于是自己也关闭连接,进入 CLOSED 状态。(目的是如果server由于网络原因没有收到最后的ACK,server将会再发送一个FIN,但若此时client已经CLOSED,则无法回复。因此引入了等待2MSL的流程)。自此就完成了四次挥手,主机中的连接资源也被释放。

其中 生存时间(TTL) 字段用来确保数据不会永远在网络中循环。每当一台路由器处理数据报时,该字段的值减1。若TTL字段减为0,则该数据报必须丢弃。

跨网络通信需要经过路由器,同一网络间的通信不需要。127只有127.0.0.1一个地址可用,代表当前计算机自己。255.255.255.255是 广播地址 。当一台主机向广播地址发出数据报时,该报文会交付给网络中的所有主机。

‘肆’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设计方法第一章

1.3 网络核心
网络核心,即互联了因特网端系统的分组交换机和链路的网状网络。
电路交换
定义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每个主机都直接与一个交换机直接相连,各个交换机之间有物理线缆,如果两台主机要传送信息,其对应的交换机之间必须有一条预留电路。假定每个交换机都有n条电路,那么连接期间该连接获得链路带宽的1/n。
电路交换网络中的多路复用
1、频分多路复用(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FDM)
2、时分多路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TDM)
例子
从主机A到主机B经一个电路交换网络发送一个640,000 比特的文件需要多长时间?
所有链路是1.536 Mbps
每条链路使用具有24个时隙的TDM
创建端到端电路需500 msec
计算结果:Time=640000/(1.536Mbps/24)+0.5s=10.5s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packet swiitching):各种应用在完成任务时要交换报文,报文包含协议要求的内容。主机会把较大的报文分组并发送到分组交换机。交换机使用存储转发传输机制,简单地说就是接受一个报文的全部分组后才输出,这样就会产生存储转发时延。同时,对于每个输出链路,分组交换机还为之生成一个输出缓存或输出队列,因为同一时刻只能向一条链路输出一组信息,其他信息只能在队列中等待,这样会产生排队时延。如果队列已满,新到达的报文分组无法入队,就会产生丢包。
端到端时延
假定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有N-1台路由器(那么实际有N条小路径),并且该网络是无拥塞的(因此排队时延是微不足道的),处理时延为dproc,每台路由器和源主机的输出速率是 R bps,每条链路的传播时延是dprop,节点时延累加起来得到端到端时延:
dend-end = N(dproc + dtrans + dprop)
dtrans = 分组长度L / R
计算机网络中的吞吐量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是瓶颈链路(bottleneck link,即找速度最短的那一条链路)的传输速率。
吞吐量分为瞬时吞吐量(instancous throughput)和平均吞吐量(average throughput),我们可以把他们类比为以前物理学过的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伍’ 2019-07-07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 第六章1

在链路层中,由两种信道,第一种是广播信道,用于连接有线局域网,卫星网和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第二种类型的链路层信道是点对点通信链路,着在注入长距离链路连接的两台路由器之间。

差错纠正类似于差错检测,区别在于接收方不仅能监测珍重出现的比特差错,而且能够准确地确定帧中的差错出现的位置(并因此纠正这些差错)。

在典型的计算机结构,链路层的主体部分位于网络适配器。网络适配器有时也成为网络接口卡,位于网络适配器核心的是链路层控制器,该控制器通常是一个实现了许多链路层服务。链路层控制器的许多功能是用硬件实现的,越来越多的网络适配器被综合进主机的主板,即所谓的局域网在主板配置。

尽管大部分链路层是在硬件中实现的,但部分链路层是在运行于主机CPU中的软件中实现的。

广播链路能够让多个发送和接收节点都连接到相同的,单一的,共享的广播信道上。当任何一个节点传输一个帧时,信道广播该帧,每个其它节点都收到一个副本。

多路访问协议用于规范节点在共享的广播信道上的传输行为。

当所有节点同时接到多个帧,传输的帧在所有的接收方处碰撞,所有帧都丢失。

多路访问协议可以分为三类——信道划分协议,随机接入协议和轮流协议。

TDM和FDM都是信道划分协议,而CDMA则是码分多址,如果配置恰当,可以同时接收节点而不被干扰。

随机接入协议在每一次碰撞后等待随机时间再发。

时隙ALOHA是一个很简单的随机接入协议,而AHOHA效率是时隙ALOHA的一半。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会在开始之前监测是否有人说话,而如果其他人同时开始说话,则停下。

轮流协议

轮询协议的问题有很多,比如效率低下,比如若调配节点出问题则崩盘。

轮流协议中还有令牌协议。

并不是主机或路由器具有链路层地址,而是它们的适配器(即网络接口)具有链路层地址。因此,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主机或路由器将具有与之相关联的多个链路层地址。因此,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主机或路由器将具有与之相关联的多个链路层地址,就像他也具有多个与之相关联的IP地址一样。重要的是链路层交换机并不具有于它们的接口相关联的链路层地址。

MAC地址长度为6资金额,有2的48次方可能的地址。

通过软件改变一块适配器 的MAC地址现在是可能的。

适配器的MAC地址具有扁平结构,而且不论适配器到哪里用都不会变化。带有以太网接口的便携机其总具有相同的MAC地址。

当适配器收到一个帧时,将检查该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和自己的MAC地址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取出数据,否则丢弃该帧。

因为存在网络层地址(如IP地址)和链路层地址(MAC地址),所以需要在它们之间进行转换,这就是地址解析协议。

在发送主机中的ABP模块将去在相同局域网上的任何IP地址作为输入,然后返回相应的MAC地址。

DNS和ABP有些类似,DNS为在因特网中个任何地方的主机解析主机名,而ABP只为在同i一个自网上的主机和路由器接口解析IP地址。

每台主机或路由器在其内存中都有一个ABP表。该表包含了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关系。该ABP表也包含一个寿命值(TTL)

当ABP表中补办和对应IP地址,则发送一个ABP分组,所有同一子网内的适配器都可以收到,然后每个ABP模块检查自己的IP地址是否匹配,若匹配,返回一个响应ABP分组。

ABP可以说是跨越网络层和链路层的协议。

若向别的子网发送,则链路层地址为路由器接口的地址,然后由路由器转到网络层进行处理。

使用总线拓扑的以太网是一种广播局域网,即所有传输的帧传送到于该总线连接的所有适配器并被其处理。

尽管以太网帧的负载是一个IP数据报,但是以太网也能承载其他网络层分组。

以太网的MTU是1500字节,目的地址源地址是MAC地址。

所有以太网技术都向网络层提供无连接,不可靠服务。

转发器是一种物理层设备,它能在输入端接收信号并在输出端再生该信号。

基于交换机的以太局域网中,不会有碰撞,因此没有必要使用MAC协议。

交换机对于对于子网中的主机和路由器是透明的,这就是说,某主机,路由器向另一个主机路由器寻址一个帧,顺利的将该镇发送进局域网,并不知道该交换机会接收该帧并将它转发到另一个节点。

交换机的过滤和转发借助于交换机表,交换机表中一个表项应包括——一个MAC地址,通向该MAC地址的交换机接口,表项存储的时间。

交换机转发分组是通过MAC地址而不是IP地址。

若表中不存在相应MAC地址,则广播该帧的副本。

交换机是自学习的。对于每个进入交换机的入帧,交换机在表中存储——该帧的源地址字段中MAC地址,该帧到达的接口,当前时间。

交换机是即插即用的,但是对于广播风暴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虚拟局域网跨越通过一个单一的物理局域网基础设施定义多个虚拟局域网。

‘陆’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网络层

R1. 我们回顾一下本书中使用的某些术语。前面讲过,运输层的分组名称是报文段,数据链路层的分组名字是帧。网络层的分组名字是什么?前面讲过,路由器和链路层交换机都称为分组交换机。路由器和链路层交换机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回想我们对数据报网络和虚电路网络都使用术语路由器。

R2. 在数据报网络中,网络层最重要的两个功能是什么?在虚电路网络中,网络层的3个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

R3. 路由选择和转发的区别是什么?

R4. 在数据报网络和虚电路网络中,路由器都使用转发表吗?如果是,描述用于这两类网络的转发表。

R5. 描述某些网络层能为单个分组提供的某些假想的服务。对于分组流进行相同的描述。因特网的网络层为你提供了这些假想服务吗?ATM的CBR服务模型提供了该假想服务吗?ATM的ABR服务模型提供类该假想服务吗?

R6. 列出某些得益于ATM的CBR服务模型的应用。

R7. 讨论为什么在高速路由器的每个输入端口都存储转发表的影子副本。

R8. 4.3节中讨论了3类交换结构。列出并简要讨论每一类交换结构。哪一种(如果有的话)能够跨越交换结构并行发送多个分组?

R9. 描述在输入端口会出现分组丢失的原因。描述在输入端口如何消除分组丢失(不使用无限大缓存区)。

R10. 描述在输出端口出现分组丢失的原因。通过增加交换结构速率,能够防止这种丢失吗?

R11. 什么是HOL阻塞?它出现在输入端口还是输出端口?

R12. 路由器有IP地址吗?如果有,有多少个?

R13. IP地址223.1.3.27的32比特二进制等价形式是什么?

R14. 考察使用DHCP获得它的IP地址,网络掩码,默认路由器和其本地DNS服务器的IP地址的主机。列出这些值。

R15. 假设在一个源主机和一个目的主机之间有3台路由器。不考虑分片,一个从源主机发送给目的主机的IP报文将通过多少个端口?为了将数据报从源移动到目的地需要检索多少个转发表?

R16. 假设某应用每20ms生成一个40字节的数据块,每块封装在一个TCP报文中,TCP报文再封装在一个IP数据报中。每个数据报的开销有多大?应用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R17. 假设主机A向主机B发送封装在一个IP数据报中的TCP报文段。当主机B接收到该数据报时,主机B中的网络层应该如何知道它应当将该报文段(即数据报的有效载荷)交给TCP而不是UDP或某个其他东西呢?

R18. 假定你购买了一个无线路由器并将其与电缆调制解调器相连,并且你的ISP动态地为你连接的设备(即你的无线路由器)分配一个IP地址。还假定你家有5台PC,均使用802.11以无线方式与该无线路由器相连。怎样为这5台PC分配IP地址?该无线路由器使用NAT吗?为什么?

R19. 比较IPv4和IPv6首部字段。它们有某些字段是相同的吗?

R20. 有人说当IPv6通过IPv4路由器建隧道时。IPv6将IPv4隧道作为链路层协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R21. 比较和对照链路状态和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

R22. 讨论因特网的等级制组织是怎样使得其能够扩展为数以百万计用户的。

R23. 每个自治系统使用相同的AS内部路由选路算法是必要的吗?为什么?

R24. 考虑图4-37。从D中的初始表开始,假设D收到来自A的下面的通告:

D中的表会改变吗?如果是,怎样变化?

R25. 比较RIP和OSPF使用的通告。

R26. 填空:RIP通告通常宣称到各目的地的跳数。另一方面,BGP则是通告到各目的地的_____?

R27. 为什么在因特网中用到了不同类型的AS间与AS内部选路协议?

R28. 为什么策略考虑对于AS内部协议(如OSPF和RIP)与对于AS间路由选择协议(如BGP)一样重要呢?

R29. 定义和对比下列术语:子网,前缀和BGP路由。

R30. BGP是怎样使用NEXT-HOP属性的?它是怎样使用AS-PATH属性的?

R31. 描述一个较高层ISP的网络管理员在配置BGP时是如何实现策略的。

TODO----HERE
4.6.32 通过多个单播实现广播抽象与通过支持广播的单个网络(路由器)实现广播抽象之间有什么重要区别吗?
答:N次单播效率低,需要知道接收者的地址,消耗大。但是使用广播的话可以通过洪泛方法发送消息。
4.6.33 对于我们学习的3种一般的广播通信方法(无控制洪泛,受控洪泛和生成树广播),下列说法正确吗?可以假定分组不会因缓存溢出而丢失,所有分组以它们发送的顺序交付给链路。
a.一个节点可能接收到同一个分组的多个拷贝。
b.一个节点可能跨越相同的出链路转发多个分组的拷贝。
答:无控制洪泛:a对,b对。受控洪泛:a对,b错。生成树广播:a错,b错。
4.6.34 当一台主机加入一个多播组时,它必须将其IP地址改变为它所加入的多播组的地址吗?
答:对错误。
4.6.35 IGMP和广域多播选路协议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IGMP运行在一台主机与其直接相连的路由器之间。IGMP允许主机指定路由器要加入的组播网。然后由组播路由器与运行组播路由协议的其他组播路由器一起工作。
4.6.36 在多播选路场合中,一棵组共享的树与一颗基于源的树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一个组共享的树来为组中所有发送方分发流量,一个是为每个独立的发送方构建一颗特定源的选路树。

‘柒’ 谁有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 第六版 中文版的电子书 麻烦给个链接

你好,需此书的话,加i俺i吧!!(⊙o⊙)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
英文版》作者:(美)jamesf.kurose,(美)keithw.ross着
页数:712
出版日期:2001

‘捌’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怎么

很好的一本书

‘玖’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该要看什么书

买清华版教材.非入门及实用,相信看懂!
我帮收集资料:
(1)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C语言版),版期:2005-5-1,严蔚民,清华.---推荐
《数据结构习题与解析(C语言版)》,李春葆.---比严简单点通俗易懂
《数据结构》(用面向象与C++描述)》,版期:19997月,殷昆 王京,清华版社.
(2)算:
《算设计与析(高等校计算机教材)》,郑宗汉,清华版社.
《算导论(影印版)》(Introction to Algorithms, Second Edition
Thomas H. Cormen, Charles E. Leiserson, Ronald L. Rivest and Clifford Stein MIT)高等教育版社.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The Art of Programming Language), 清华版社
《算设计与析基础》(Intr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US)Anany Levitin)潘彦 译清华版社.
3)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概论》,1983,萨师煊 王珊,高等教育版社版.
《数据库原理与》,1983,郑若忠 王鸿武,湖南科技术版社版.
《数据库系统原理》,1988,俞盘祥 沈金发,清华版社.
(4)操作系统原理
《现代操作系统》,孙钟秀等,高等教育版社.
《操作系统原理》,谢青松,民邮电版社.
《操作系统原理教程》,张尧主编,清华版社版.
(5)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张晨曦等,高等教育版社.
《计算机系统结构》,郑纬民 汤志忠,清华版社版.
《计算机组与结构》,王英,清华版社.
(6)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冯博琴,高等教育版社.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教程>》,张尧,清华版社.
《计算机网络》,蔡裕等,机械工业版社.
(7)离散数
《离散数》,孙吉贵 杨凤杰,高等教育版社.
《离散数教程》,耿素云 屈婉玲 王捍贫,北京版社.

‘拾’ 急求: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中文第六版 pdf,感谢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中文第6版.pdf (选择普通下载即可)

PC电脑端登陆,即可下载、查看,(文件有点大,需耐心下载)

资料有时效性,请及时下载,失效请私信。

资料收集于互联网,仅供个人试读,有能力多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