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版
扩展阅读
储存平板电脑推荐 2025-09-30 17:43:02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版

发布时间: 2023-03-26 04:54:13

⑴ 成都电子科大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的研究生师兄请进

招生简章上的那个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你通过了初试后 复试笔试的考试科目 是罗克露的陵帆

计算机初试的话考四门 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和组成原理 你现在大三 如果对这几门课还没接触过的话那么现在就要加油了 计算机统考的难度可真的是非常非常BT的

计算机学院已经全部搬到清水河了 你到清水河后到主楼来问一下吧..学生是根据导师所在实验室分布的 不是根据专业...

最后给你说下 考成电计算机的好处是英语单科分很低 对于一些英语悲剧的学生而言是很好的选择(去年40我觉得都很低了 结果今年35)总分今年280去年290 我觉得这个分会常年保持稳定 - -!因此考成电计算机的话 最重要的就是数亩袭学一和专业课...尤其是对迅汪兄你这样跨专业的学弟 专业一定要花大力气!

⑵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必须要提到的是TCP/IP参考模型分为4层:最底层-网络接口层;上一层-网际层;接着是传输层;最高层-应用层。
FTP,SNMP,IGMP,RARP协议位于TCP/IP协议分层结构的不同层次。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网络层 为数据包选择路由 IP,ICMP,RIP,OSPF,BGP,IGMP
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网络层中的协议主要有IP,ICMP,IGMP等,由于它包含了IP协议模块,所以它是所有基于TCP/IP协议网络的核心。在网络层中,IP模块完成大部分功能。ICMP和IGMP以及其他支持IP的协议帮助IP完成特定的任务,如传输差错控制信息以及主机/路由器之间的控制电文等。网络层掌管着网络中主机间的信息传输。

ICP/IP协议族在这一层面有着很多协议来支持不同的应用,许多大家所熟悉的基于Internet的应用的实现就离不开这些协议。如我们进行万维网(WWW)访问用到了HTTP协议、文件传输用FTP协议、电子邮件发送用SMTP、域名的解析用DNS协议、 远程登录用Telnet协议等等,都是属于TCP/IP应用层的.

个人认为只要回答,他们各自的用途就可以了,要和IE牵扯上,要翻阅那本几千页的书深入研究。。

⑶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作品目录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
1.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
1.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4
1.1.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4
1.1.4计算机网络的特点5
1.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6
1.2.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逻辑组成6
1.2.2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8
1.2.3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组成8
1.2.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8
1.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9
1.4标准化组织11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16
2.1数据通信系统16
2.1.1概念与模型16
2.1.2数据通信方式18
2.1.3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19
2.2数据编码与数据传输21
2.2.1数字数据的数字传输22
2.2.2模拟数据的数字传输24
2.2.3数字数据的模拟传输27
2.2.4数据同步与异步传输30
2.3传输介质及特性31
2.3.1有线传输介质31
2.3.2无线传输介质34
2.4数据交换技术36
2.4.1电路交换36
2.4.2报文交换37
2.4.3分组交换38
2.4.4其他数据交换技术40
2.5多路复用技术41
2.5.1频分多路复用41
2.5.2时分多路复用42
2.5.3码分多路复用42
2.5.4波分多路复用43
2.6数据压缩技术43
2.6.1音频压缩技术44
2.6.2视频压缩技术45
2.7差错控制技术45
2.7.1差错产生原因46
2.7.2差错控制方法46
2.7.3差错控制编码47
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53
3.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53
3.1.1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和发展53
3.1.2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模型54
3.1.3网络协议58
3.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59
3.2.1物理层60
3.2.2数据链路层62
3.2.3网络层65
3.2.4传输层68
3.2.5会话层70
3.2.6表示层70
3.2.7应用层72
3.3TCP/IP参考模型74
3.3.1网络接口层75
3.3.2网络互连层75
3.3.3传输层75
3.3.4应用层76
3.3.5OSI/RM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76
第4章计算机网络接口及其通信设备81
4.1网络接口81
4.1.1局域网接口类型81
4.1.2广域网接口类型82
4.1.3逻辑接口84
4.2网络接口卡84
4.3中继器和集线器86
4.3.1中继器86
4.3.2集线器87
4.4网桥87
4.5交换机88
4.5.1交换机的工作原理89
4.5.2交换机的工作方式91
4.5.3路由交换机91
4.5.4四层交换机93
4.6路由器94
4.6.1路由的概念94
4.6.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95
4.6.3路由过程示例97
4.6.4路由协议简介99
4.7网关101
4.8常用设备比较102
第5章局域网107
5.1局域网概述107
5.1.1局域网的特点107
5.1.2局域网的分类108
5.2局域网体系结构109
5.2.1IEEE 802参考模型109
5.2.2IEEE 802标准111
5.3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12
5.3.1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点访问方法112
5.3.2令牌环访问控制方法113
5.3.3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法115
5.4以太网115
5.4.1以太网概述116
5.4.2传统以太网组网技术118
5.4.3高速以太网120
5.4.4其他高速局域网123
5.4.5交换式以太网127
5.5虚拟局域网130
5.5.1虚拟局域网的概念130
5.5.2虚拟局域网的组网方法132
5.5.3虚拟局域网的优点和应用133
第6章通信网与广域网137
6.1通信网概述137
6.1.1通信网的构成与分类137
6.1.2公共交换电话网138
6.1.3光纤通信和SDH/PDH139
6.1.4MSTP、MSAP与PTN142
6.1.5移动通信网与3G145
6.1.6卫星通信网148
6.2广域网149
6.2.1广域网的构成149
6.2.2广域网的特点150
6.2.3广域网提供的服务151
6.3分组交换广域网153
6.3.1X.25分组交换网153
6.3.2帧中继网FR155
6.4综合业务数字网160
6.4.1窄带ISDN160
6.4.2宽带ISDN与ATM网络163
6.5数字数据网168
6.5.1DDN概述168
6.5.2DDN的应用170
第7章Internet173
7.1Internet概述173
7.1.1Internet的发展历程173
7.1.2Internet的组成176
7.1.3Internet的管理组织177
7.2Internet网络层协议178
7.2.1IP协议178
7.2.2IP地址180
7.2.3子网和子网掩码183
7.2.4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187
7.2.5网际主机组管理协议189
7.2.6地址解析协议189
7.2.7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190
7.3Internet传输层协议190
7.3.1传输控制协议190
7.3.2用户数据报协议193
7.4Internet的服务和应用194
7.4.1WWW194
7.4.2DNS196
7.4.3E-mail200
7.4.4FTP202
7.4.5Telnet203
7.4.6DHCP204
7.4.7其他Internet服务和应用206
7.5IPv6208
7.5.1IPv6概述208
7.5.2IPv6基本协议209
7.5.3IPv6的编址方案213
7.5.4IPv6的路由协议215
7.5.5IPv4向IPv6过渡216
7.6物联网218
第8章无线网络技术225
8.1无线网络概述225
8.1.1无线网络发展和应用225
8.1.2无线信道接入方法和多址技术226
8.1.3无线网络拓扑227
8.2无线局域网228
8.2.1WLAN概述228
8.2.2WLAN基本技术229
8.3无线城域网与广域网233
8.3.1无线城域网标准IEEE 802.16233
8.3.2无线广域网标准IEEE 802.20235
8.4其他无线网络技术236
8.4.1无线ATM236
8.4.2HiperLAN236
8.4.3蓝牙237
8.4.4HomeRF238
8.4.5ZigBee238
8.4.6Ad hoc238
第9章网络互连与Internet接入技术242
9.1网络互连技术242
9.1.1网络互连的概念242
9.1.2网络互连的目的和要求243
9.1.3网络互连的形式244
9.2接入网246
9.2.1接入网的概念246
9.2.2接入网的接口技术247
9.2.3接入网的特点与分类249
9.3Internet接入技术251
9.3.1拨号接入251
9.3.2专线接入254
9.3.3无线接入256
9.3.4几种接入方式的比较257
第10章网络操作系统261
10.1网络操作系统概述261
10.1.1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261
10.1.2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263
10.1.3网络操作系统的组成264
10.2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265
10.2.1Windows操作系统265
10.2.2NetWare操作系统270
10.2.3UNIX网络操作系统274
10.2.4Linux操作系统275
第11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278
11.1网络管理技术278
11.1.1网络管理概述278
11.1.2OSI网络管理功能域279
11.1.3简单网络管理协议281
11.2网络安全概述284
11.2.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284
11.2.2网络安全的需求特性286
11.2.3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287
11.2.4网络安全系统的功能288
11.2.5网络安全的等级标准289
11.3密码与信息加密290
11.3.1密码学的基本概念291
11.3.2对称加密算法294
11.3.3非对称加密算法296
11.3.4报文鉴别298
11.4防火墙技术300
11.4.1防火墙概述300
11.4.2防火墙的主要类型303
11.4.3防火墙的体系结构305
11.5网络防病毒技术306
11.5.1计算机病毒概述306
11.5.2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防治309
11.5.3反病毒软件的组成和特点310
11.6VPN技术311
11.6.1VPN概述311
11.6.2VPN协议312
第12章实验实训316
12.1常用网络命令316
11.2网线的制作与测试318
12.3组建对等局域网及资源共享320
12.4交换机的本地配置322
12.5路由器的基本配置325
12.6Internet搜索引擎应用327
12.7DHCP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330
12.8DNS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333
12.9Web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337
12.10FTP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340
12.11Windows Server 2003 VPN配置342
12.12局域网管理综合实训348
附录英文缩写350
参考文献353

⑷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答案

http://wenku..com/link?url=mBw_
你看看这个。

⑸ 学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哪个教材好,最好有教学视频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
电子工业出版社(目前更新至第五版)特点是讲解通俗易懂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陈鸣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目前第四版)特点是讲解非常详细
从应用层到物理层,当然英语好也推荐原版
这两本书都很基础,也是很多学校考研指定经典教材,推荐!!!

⑹ 求吴功宜版《计算机网络》答案电子版

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概论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
1.1.1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的划分1
1.1.2计算机网络的形成2
1.1.3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3
1.1.4Internet的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4
1.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5
1.2.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5
1.2.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5
1.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构型7
1.3.1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7
1.3.2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分类8
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8
1.4.1根据网络传输技术进行分类8
1.4.2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行分类9
1.5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10
1.5.1网络体系结构与通信协议的概念10
1.5.2ISO/OSI参考模型13
1.5.3TCP/IP参考模型17
1.5.4一种建议的参考模型20
1.6本章总结20
习题21
数据通信与广域网技术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3
2.1.1数据传输类型与通信方式25
2.1.2传输介质及主要特性29
2.1.3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32
2.1.4数据编码技术37
2.2基带传输的基本概念42
2.2.1通信信道带宽对传输的影响42
2.2.2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43
2.3频带传输的基本概念44
2.3.1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44
2.3.2调制解调器的类型46
2.4广域网中的数据交换技术47
2.4.1线路交换方式47
2.4.2存储转发交换方式48
2.4.3数据报方式49
2.4.4虚电路方式50
2.5ATM技术52
2.5.1ATM的基本概念52
2.5.2ATM的工作原理53
2.6差错控制方法56
2.6.1差错产生的原因与差错类型56
2.6.2误码率的定义57
2.6.3循环冗余编码工作原理57
2.6.4差错控制机制58
2�7本章总结60
习题61
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3.1局域网的技术特点63
3.2局域网的拓扑结构63
3.2.1总线型拓扑结构64
3.2.2环型拓扑结构64
3.2.3星型拓扑结构65
3.3IEEE 802参考模型与协议66
3.4共享介质局域网的工作原理67
3.4.1以太网的工作原理67
3.4.2令牌环与令牌总线的工作原理69
3.5高速局域网技术70
3.5.1高速局域网的研究方法70
3.5.2快速以太网72
3.5.3千兆以太网73
3.6交换式局域网技术74
3.6.1交换式局域网的基本结构74
3.6.2局域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75
3.7虚拟局域网技术76
3.7.1虚拟网络的概念76
3.7.2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技术77
3.8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79
3.8.1无线局域网的应用79
3.8.2无线局域网的主要类型81
3.8.3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83
3.9主要的城域网技术83
3.9.1城域网的基本概念83
3.9.2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84
3.9.3接入网技术的发展85
3.10本章总结89
习题90
网络互连技术4.1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92
4.1.1网络互连的定义92
4.1.2网络互连的要求93
4.2网络互连的类型与层次94
4.2.1网络互连的类型94
4.2.2网络互连的层次95
4.3典型网络互连设备的工作原理96
4.3.1网桥的工作原理96
4.3.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99
4.3.3网关的工作原理101
4�4本章总结103
习题103
局域网操作系统5.1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105
5.1.1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定义105
5.1.2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发展106
5.1.3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108
5.2Windows NT操作系统110
5.2.1Windows NT的发展110
5.2.2Windows NT的特点110
5.2.3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112
5.3NetWare操作系统113
5.3.1NetWare操作系统的发展113
5.3.2NetWare操作系统的特点114
5.3.3IntranetWare操作系统116
5.4UNIX操作系统117
5.4.1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117
5.4.2UNIX操作系统的特点117
5.5Linux操作系统118
5.5.1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118
5.5.2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118
5�6本章总结119
习题119
Internet技术6.1Internet的基本概念121
6.1.1Internet的定义121
6.1.2Internet的基本结构121
6.1.3Internet的发展状况123
6.2Internet的管理组织124
6.2.1Internet的管理者124
6.2.2我国Internet的管理者124
6.3Internet的通信协议125
6.3.1TCP/IP协议125
6.3.2IP地址的概念125
6.3.3IP数据包传输127
6.4Internet的域名机制128
6.4.1域名的概念128
6.4.2我国的域名结构129
6.5Internet的基本服务功能130
6.5.1WWW服务130
6.5.2电子邮件服务133
6.5.3文件传输服务136
6.5.4远程登录服务138
6.5.5新闻与公告类服务139
6.6电子商务应用141
6.6.1电子商务的概念141
6.6.2电子商务的起源与发展143
6.6.3电子商务中的网络技术144
6.6.4电子商务系统结构145
6.7电子政务应用146
6.7.1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146
6.7.2电子政务的作用和意义147
6.8本章总结148
习题149
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
局域网组网技术7.1局域网使用的传输介质151
7.2局域网组网需要的设备152
7.2.1网卡152
7.2.2集线器154
7.2.3局域网交换机155
7.3局域网的组网方法157
7.3.1同轴电缆组网方法157
7.3.2双绞线组网方法158
7.3.3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159
7.3.4千兆以太网组网方法161
7.4局域网结构化布线技术162
7.4.1结构化布线的基本概念162
7.4.2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应用环境164
7.4.3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与安装166
7.5本章总结170
习题171
局域网操作系统的使用8.1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172
8.1.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72
8.1.2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172
8.2用户账号的创建与管理176
8.2.1用户账号的概念176
8.2.2创建用户账号176
8.2.3管理用户账号179
8.3组的创建与管理184
8.3.1组的概念与内置的组184
8.3.2创建组186
8.3.3管理组188
8.4文件与目录服务190
8.4.1设置共享目录190
8.4.2设置本地使用权限194
8.4.3连接共享目录196
8.5设置网络打印服务197
8.5.1网络打印的概念197
8.5.2安装本地打印机198
8.5.3安装网络打印机201
8.5.4设置打印服务器属性204
8.5.5设置共享打印机属性204
8�6本章总结208
习题208
Internet的接入方法9.1Internet的基本接入方式210
9.1.1ISP的概念210
9.1.2通过电话网接入Internet212
9.1.3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213
9.2拨号上网的具体接入方法214
9.2.1安装调制解调器驱动程序214
9.2.2设置调制解调器属性215
9.2.3安装TCP/IP协议216
9.2.4创建拨号连接217
9.2.5设置拨号连接属性218
9.2.6使用拨号连接219
9.3局域网接入的具体方法220
9.3.1安装网卡驱动程序220
9.3.2设置TCP/IP属性221
9�4本章总结223
习题223
Internet基本使用方法10.1使用Internet Explorer上网浏览225
10.1.1Internet Explorer简介225
10.1.2浏览Internet的基本方法226
10.1.3保存与打印主页229
10.1.4对浏览器进行配置231
10.1.5使用与管理收藏夹234
10.2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237
10.2.1Outlook Express简介237
10.2.2创建电子邮件账号238
10.2.3接收与阅读电子邮件241
10.2.4创建与发送电子邮件245
10.2.5使用与管理通讯簿246
10.3从Internet中下载文件248
10.3.1使用IE浏览器下载文件248
10.3.2Internet中的文件格式250
10.4在Internet中搜索信息250
10.4.1搜索引擎的概念250
10.4.2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251
10.5本章总结253
习题253
第三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11.1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技术255
11.1.1网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255
11.1.2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255
11.2网络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257
11.2.1网络系统集成的发展257
11.2.2网络系统集成的重要性257
11.2.3网络系统集成的内容258
11.3如何构建企业内部网260
11.3.1传统的企业网结构260
11.3.2企业内部网的起源261
11.3.3企业内部网的基本结构262
11�4本章总结264
习题264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技术12.1网络管理技术266
12.1.1网络管理的重要性266
12.1.2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66
12.1.3网络管理功能域268
12.1.4典型的网络管理软件272
12.2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273
12.2.1网络安全的重要性273
12.2.2网络安全的基本问题274
12.2.3网络安全服务的主要内容278
12.2.4网络安全标准279
12.3网络安全策略的设计280
12.3.1网络安全策略与网络用户的关系280
12.3.2制定网络安全策略的思想281
12.3.3网络资源的定义281
12.3.4网络使用与责任的定义282
12.3.5网络安全受到威胁时的行动方案283
12.4网络防火墙技术284
12.4.1防火墙的基本概念284
12.4.2防火墙的主要类型285
12.4.3典型的防火墙产品287
12.5本章总结288
习题288
附录A习题参考答案290
参考文献292

⑺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内容提要

本书是从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角度,结合高职高专教学的实际需要和特点,组织编写的通信技术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是2004年出版的原书的第二版。修订版在保持原书基本框架和特色的基础上,对第5章和第8章做了较大的增删和修改,对其他章节也都做了必要的修改。增加了组网设备和网络互连一章,用于加强学生的动手组网能力。
全书共分为9章。第1、2、3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为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数据通信方面的内容,以及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这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部分;第4、5、6章主要介绍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以及网络互连问题;第7、8章主要介绍因特网的协议和应用;第9章介绍网络的一些相关技术和应用,如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管理技术、安全技术、代理技术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保持了原书的新颖性、实用性、技能性,突出了“重在应用、突出技能”的编写思路,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并附有大量的插图和实例,使读者能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的前提下,熟练掌握当今计算机网络的组网、使用和维护方法。
本书特别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成人高校及民办高校的通信专业学生,非计算机专业和通信专业的学生亦可使用,也可供其他专业的学生、教师、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⑻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反映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进展 。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通信网与广域网、网络互联技术、Internet、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及安全技术、网络综合实验等内容。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注重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技术和实践。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⑼ 2006年4月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题目如下
http://www.hbzkw.com/exam/20091013085826.html

答案是禅芹型找不到的,必须买自贺猜考辅首知导书

⑽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文章摘要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源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近50年来得到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改变了人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本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分类和应用等基本内容。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并在二者日益结合紧密、相互渗透促进的前提下产生的。通信技术为多台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了必要的传输通道和通信手段;计算机技术反过来又应用于通信领域,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性能。这宗“联姻”使得新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很快在IT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并对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946年诞生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树立了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开始走进信息时代。但在那时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如今,纵观计算机网络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从早期的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网络、标准化网络到现代的互联网4个阶段。另外,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中,局域网技术也随之产生并发挥它特有的重要作用。
1.1.1 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
早期的计算机由于制造成本高,主机昂贵且数量很少,一台计算机只能供一个人使用,而且使用计算机时用户必须进入特定的计算机机房,在计算机的控制台上进行操作。这种方式不但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而且用户使用起来也极为不便。后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出现了高速大容量存储器系统,开发了多道程序和分时操作系统,使计算机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应用程序,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终端同时访问一台主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