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践陈鸣
扩展阅读
微信班级小管家网络异常 2025-09-30 09:46:34
oppoa33设置4g网络 2025-09-30 09:44:50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践陈鸣

发布时间: 2023-03-30 04:16:14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下面是我整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欢迎大家参考!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篇1

1.1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专门技术。它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和其他信息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强大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究等为基础,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

1.资源共享:包括程序共享、数据共享、文件共享及设备共享等;

2.数据通信;

3.分布式计算;

4.广泛应用。

1.1.1计算机网络原理

1.拓扑结构

(1)拓扑结构:网络中计算机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关系。网络拓扑是指网络形状,或者是它在物理上的连通结构。

(2)总线型结构:网络上的各节点连接在同一条总线上。连接在同一公共传输介质土的总线型方法的主要特点:易扩充、介质冲突较频繁;结构简单,便于扩充;网络响应速度快,便于广播式工作;设备量少,价格低廉;节点多时网络性能有所下降。

(3)星型结构:网络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各个节点通过中央节点构成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其主要特点:中心节点易于集中管理、控制;传输率高,各节点可同时传输;可靠性高,某个飞节点(非中央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

(4)环型结构:网络中各个节点通过环路接口连接在闭合环型线路中。其主要特点:封闭环、不适于大流量;信息在环路中沿固定方向流动,两节点问只有唯一的通路;传输速度可以预期,适用于实时控制的场合;任意节点的故障都可能导致全网络的失效。

其他类型的拓扑结构还包括:树形拓扑、混合拓扑

及网形拓扑等。

2.网络分类

计算机网络可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分布范围分类: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按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网、星形网、环形网、树形网、网状网;

按传输媒体分类: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光纤网络、无线网络

按信道带宽分类:窄带网、宽带网;

按信息交换范围分类:内部网、外部网:

按社会职能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按用途分类:教育网、校园网、科研网、商业网、企业网4军事网等。

目前,网络主要以分布范围为参考进行分类。

(1)局域网

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在有限的几百米至几公里的局部地域范围内,将计算机、外设和网络设备互联构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涉及到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无线网(802.11)、蓝牙等技术。

区别于其他网络,局域网具有以下特点:

1)地理分布范围较小,一般为几百米至几公里。可覆盖一幢大楼、一所校园或一个企业。

2)数据传输速率较高,一般为10~1000Mbps,可交换各类数字和非数字(如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

3)误码率低,一般在10一ll~104以下。这是因为局域网通常采用短距离基带传输,可以使用高质量的传输媒体,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

4)以计算机为主体,包括终端及各种外设,一般不包含大型网络设备。

5)结构灵活、建网成本低、周期短、便于管理和扩充。

(2)城域网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覆盖城市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范围介于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

(3)广域网

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分布距离远,包含复杂的网络互联设备。无明确拓扑结构,多采用点对点传输。主要涉及到ISDN,FrameRelay,ATM,DDN,SDH,MPLS 技术。

(4)因特网

因特网(Internet)也称互联网或万维网,是采用TCP/IP通信协议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由全球数以千万计的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计算机网络组成,是全世界所有公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的互联总和。互联网通过普通电话、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通信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机构以及军事和政治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1.1.2计算机网络组成

1.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协议软件(TCP/IP,NETBEULIPX/SPX等)。

其中,操作系统提供系统操作基本环境、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设备驱动和设备设置软件,服务器端还具有网络用户管理、网络运行状况统计、网络安全性建立、网络信息通信等管理功能。

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运行状态信息进行统计、报告、监控;设置网络设备状态、模式、配置、功能等指标。

网络协议软件:网络中计算机、网络设备、各类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规则。

2.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是由传输介质(连接线缆、连接端子等)、接入端口设备(网卡、调制解调器、中继器、收发器和各类接口卡等)、网络设备(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等)、安全设备(防火墙、保密系统等)和资源设备(服务器、工作站、外部设备等)构成。

传输介质提供连接网络设备,提供数据传输的线路,主要包括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TwistedPaited)、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TwistedPaired)、光缆、电话线、细同轴电缆(简称细缆)、粗同轴电缆(简称粗缆)、无线通信等。

目前,在用户端和局域网环境中双绞线使用得非常广泛,因为双绞线具有低成本、使用方便等优点。双绞线有两种基本类型: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它们都由多对两根绞在一起的导线来形成传输电路,每对导线绞在一起主要是为了防止干扰。在一条双绞线电缆中,有四对或多对双绞线。目前常用的是四对八芯的。还有更多对的,用于智能大楼结构化布线系统中的'垂直布线子系统中。双绞线通过RJ45接头(俗称水晶头)与网络设备等相连接cRJ45头有八个铜片,将双绞线的四对八芯线插入RJ45头中,用专用的RJ45压线器将铜片压入线中,使之连接牢固。RJ45头的线序排列为:铜片方朝上、头朝前,左边第一脚为"1罚,从左到右顺序排列l~8,其每脚的定义见表1-1和表1-2。双绞线四对的颜色按标准分为:绿白/绿、橙白/橙、蓝白/蓝、棕臼/棕(棕白为白色和棕色相间,其他类似)。四对八芯线与RJ45头连接的方法:按照EIA/TIA568A或568B标准,同一根双绞线两端分别按这两个标准做RJ45头,这根双绞线就是信号交叉连接线;两端用同一个标准做RJ45头,则是信号直通连接线。

接入端口设备主要指网卡、Modem(调制解调器)、桥接器。网卡:网络主机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接口卡。Modem:拨号上网用的连接计算机和电话线路的设备。网卡是最常用的接入端口设备。网卡插在每台工作站和服务器主机板的扩展槽里。工作站通过网卡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当服务器向工作站传送数据时,工作站也通过网卡完成有关操作。

网络设备主要包括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集线器可以说是一种共享设备,是计算机在网络中常用的直接互联设备。交换机在计算机之间提供专用的交换式通信信道,使单台计算机占有更大带宽,不受其他设备影响。

集线器可分为独立式、堆叠式;常见有8端口、16端口、24端口等多种规格:传输速率主要分为:10Mbps,10OMbps和1000Mbps等。

1)独立式(Standalorm)集线器主要是为了克服总线结构的网络布线困难和易出故障的问题而引入,一般不带管理功能,没有容错能力,不能支持多个网段,不能同时支持多协议。这类集线器适用于小型网络,一般支持8~24个节点,可以利用串接方式连接多个集线器来扩充端口。

2)堆叠式(Stackable)集线器叠加连接,各集线器用高速链路连接起来,一般可以堆叠4~8个,适用于网络节点密集的工作组网络和大楼水平子系统的布线。

交换机采用模块化结构,由机柜、电源、面板、插卡和管理模块等组成。支持多种局域网标准和多种类型的连接,根据需要可以插入各类局域网模块,另外还有网管模块、路由模块等。它与Hub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端口都可以获得同样的带宽。如lOOMbps交换机,每个端口都可以获得100Mbps的带宽,而10OMbps的Hub则是多个端口共享100Mbps带宽。很多交换机还有若干个比一般端口更高速的端口,用于连接高速主干网或直接连到高性能服务器上,这样可以有效地克服网络瓶颈。

路由器是实现在网络层的一种网络互联设备。它能实现很多复杂的功能,如路由选择、多路重发以及错误检测等。路由器是网络之间进行互联的关键设备。通常的路由器都具有负载平衡、阻止广播风暴、控制网络流量以及提高系统容错能力等功能。一般来说,路由器可支持多种协议,提供多种不同的接口,从而使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网络产品之间,以及不同协议的网络之间可以进行非常有效的网络互联。

安全设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认证系统、加密解密系统、防病毒工具、漏洞扫描系统、审计系统、访问控制系统等。

资源设备:包括连在网络上的所有存储数据、提供信息、使用数据和输入输出数据的设备。常用的有服务器、工作站、数据存储设备、网络打印设备等。

服务器是指提供信息服务的高档计算机系统。按服务器所提供的功能不同又分为:文件服务器(FileServer)、域名服务器(DomainServer)和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Server)。文件服务器通常提供文件和打印服务;应用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专用服务器等。根据硬件配置不同,服务器又可分为工作组服务器和部门级服务器。

工作站(WorkStatio丑)是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是网络中的节点,称为网络工作站,简称为工作站。工作站仅仅为它们的操作者服务,而服务器则为网络上的其他服务器和工作站共同服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篇2

一、专业发展前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成立于2001年,2003年该专业被确定为院级改革试点专业。到目前为止,共招收10届学生,8届毕业生。我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各型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实施与维护、网站的设计开发与维护工作,具有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有网络操作系统相关知识,掌握各型网络设备的选型与使用及网络系统规划技能,能完成对中小型网络的规划、建设与实施;有网络安全相关知识,掌握windows、linux等系统平台下各种应用系统及服务的配置技能,能完成对中小型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具有从事网站开发、数据库建立与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的工作创新精神,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2000)、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路由器/交换机技术、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安全技术、Linux操作系统、网络方案规划与实施、Web技术及网页设计、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组网实训、路由器/交换机技术实训、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网络工程师职业素养训练、网站开发工程师职业素养训练等。

三、专业特色

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① 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培养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需要的能胜任该职业岗位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坚持产学结合的培养途径,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以职场环境为背景,全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的机制,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开发、设计产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

② 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和职业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职业道德和正确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专业培养方案。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把握能力领域、能力单元两个层次,并依此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和一般专业能力,重点突出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形成系列核心课程,形成以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或面向工作过程能力为支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③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要,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技术实践要求:选题要按照所学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确定,围绕本领域选择有实用价值的具有所学课程知识、能力训练的题目。选题应与社会、生产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实践与学生就业做到无缝连接。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求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动手能力,在入校时大部分学生都有过使用计算机的经历,对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如果开始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势必会感觉枯燥无味,或认为内容浅显。这样就必须在开始就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情趣,将实践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课内实验、校内集中实训、顶岗实习三个环节。

1、上课的过程就是动手实践的过程。在授课环节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能力培养。

我们从校企合作中,学习、总结并应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摒弃先理论后上机,老师主学生辅的学科式的教学模式,全面贯彻推行符合高职特色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式教学模式。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去分析、研究、实施,遇到困难和问题再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完全贯穿在实际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做中学、学中做”。这样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实训教学课程采用模块化且与职业资格等级鉴定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技术实际技能

我们以IT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依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合理地确定实训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切实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按照实验与检测、实习与实训、工程设计和施工来构建多媒体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纵向上与理论教学交叉进行,横向上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将“双证书”教育纳入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取得行业认可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如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为取证课程。在教学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以国家劳动部相关技能证书的要求为参照,制定相关的实训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之后就能取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为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采用“2+1”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学生早融入社会。

;

② 求可以考过计算机三级的网络技术的一本好书

书都差不多~ 关键还在学!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 中文版 第三版》点评
解放军理工大学 陈鸣(博导)
当我在1986年第一次研读Andrew S. Tanenbaum教授着的《计算机网络》时,计算机网络在我国尚未出现.1988年,我国引进国外设备构建了第一个全国性的X.25数据网络,使我第一次对网络和协议有了直观深入的认识.由于应用不多,虽然该网的国家主干速率仅有4.8kb/s,但网络仍然很空闲;在随后的几年中,个人计算机的性价比大幅度提高,采用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的10Mb/s以太网迅速升温并普及,证券,金融等部门和国家大型企业率先推行计算机化,从而引发了学习,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热潮,高校普遍感到有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必要性了,尽管那时因特网好像离我国还非常遥远.现在,因特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逐步走向研究生的课堂,走向计算机和通信大学生的课堂,直至走向许多专业大学生的课堂.国内外网络教材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质量良莠不齐;讲解着名的ISO OSI的七层体系结构逐步被讲解因特网体系结构所替代;网络新技术不断出现,知识点不断增多,网络书不断加厚,随之而来出现了教学重点被冲淡的问题……无论如何,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两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内容极为复杂,涉及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彼此交织的许多概念,协议和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是一门公认的较难教授和学好的课程.因此,很多教授和学者都致力于改进计算机网络的教材和教学法.
20年多来,我一直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几乎每年都担任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任务,包括了从短训班学员,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各个教学层次.为此,我非常关心国内外计算机网络教材的最新发展,每当看到有价值的网络书,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阅读,每每都会有很大收获和体会.如果你一定要我用一句话来评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网络教科书的话,我会说(这可能会导致片面):知识全面,学术严谨是Andrew S. Tanenbaum教授的的风格(代表作《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原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Douglas E. Comer教授对TCP/IP联网基本思想和实现技术有深刻的诠释;Larry L. Peterson教授 (代表作《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 第三版》中文版,影印版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则强调网络整体的系统性和普遍原则,有大家风范;谢希仁教授撰写的网络教科书注重网络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与中文读者有天然沟通;James F. Kurose和Keith W. Rose教授撰写的网络教科书(代表作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第三版即本书)最大亮点的则在于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独具匠心的教学法,是高质量的入门级经典之作.正如许多专家所指出的那样,该书不仅用作大学本科生和短训班的教材极为适合,而且对网络专业人员也是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网络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必然要导致网络教科书的变化:首先,因特网已经接掌了计算机网络,因此,今天有关计算机网络的问题都必然与因特网联系起来.第二,网络中的"高增长领域"目前是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因此必须强调网络应用程序开发.Kurose和Ross博士长期参与并见证了这种变化,在教学实践中以独创的自顶向下教学法解决现有网络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自从该书的第1版于2001年问世以来,已经被数以百计的大学和学院采用,被译为10多种语言提供给世界上数以万计的学生和专业人士使用.在国内,已有许多着名高校选其为计算机,通信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例如,解放军理工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自2002年起陆续使用该书第一版,第二版教材,2005年使用该书第三版前5章内容作为本科"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教材,而后4章内容及前5章要点则作为硕士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基本教材,配合相关实验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James F. Kurose和Keith W. Rose教授的《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一书的显着特点是:
1. 独创的"自顶向下"教学法.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复杂性,长期以来按分层体系结构自下而上讲授网络课程内容似乎已成一种定式.该书特别强调应用层,及早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及早强调DIY(Do-It-Youself) 开发网络应用程序.
2. 以因特网为研究对象.由于因特网的成功,因特网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代名词.该书以因特网体系结构的5层模型来组织材料,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供原动力.
3. 着眼原理.计算机网络领域的许多基础性的重要问题已经研究得较为清楚,重点研究这些原则,将使学生获得长"保质期"的知识,在飞速发展的网络研究开发中保持判断力和启发创造力.
4. 注重教学法.为帮助学生们理解关键的技术概念和激发学习积极性,本书包括了许多类比,幽默和实际的例子,引人入胜的历史事件和实践原则,对网络领域声名卓着的创新家们的专访,以及网站上翔实的教学资料和实验内容等.
5.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2001年第一版到2003年的第二版,至2004年的第三版,本书及时引入重要的最新知识和放弃了许多过时的内容.本书第三版反映了网络领域的最新进展,如增加了包括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一章,扩充了对等网络,BGP,MPLS,网络安全,广播选路和因特网编址及转发方面的新材料,并修订了习题.
6. 强调实验教学.新版教材增加了一套实用的Ethereal实验,讲解学生们如何亲眼观察网络协议的运行过程和产生的结果的方法;对多个难以理解的网络问题给出了原理性示教;给出编制网络应用程序的具体建议和部分源程序,鼓励大家用多实践的观点来解决网络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
在本书的教学中,由于学时有限和专业词汇的艰涩,学生们普遍感到使用原版教材经过老师讲解,虽然能够理解课程内容但却难以在短期内记住其中的内容,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该书的中译本能够为缓解在有限时间内有效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而不是英文本身)的矛盾能起到重要作用.
在该书第三版的翻译中,译者改正了书中存在的多处错误与排版错误并得到了原书作者的认可;译者和编辑们经常就某些网络术语的中文标准译法或更准确的译法展开讨论,力图使该教科书的网络专业词汇更加规范.机械工业出版社还就与该书配套的实验问题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该书的教学资料,实验设计等方面有一系列考虑,这将有助于我国高校教师教好这门课程,也有助于学子们学好这门重要的课,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其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色以及评论:

“本书是书中珍品——Kurose和Ross采用一种新颖的自顶向下方法,使得复杂的网络问题变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专业人士该书的价值将是无法估量的。
——leonardKleinrock,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我认为Kurose和Ross与学生们沟通得很好,同时将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原则上,而基本概念和原则从长远来看才是真正要紧的。”
——ShivkumarKalyanaraman,Rensselaer理工学院
“对于希望理解因特网实际运行原理的网络专业人士而言,这本书是一个无价的资源。作者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解释了当今通信服务的底层技术,既引人入胜,又易于理解。这是一本必备书籍。”
——JenniferRexford,AT

本书目录:

出版者的话
专家指导委员会
译者序
作者简介
前言
第1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1什么是因特网
1.2网络边缘
1.3网络核心
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
1.5ISP和因特网主干
1.6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
1.7协议层次和它们的服务模型
1.8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历史
1.9小结
本书的路线图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Ethereal实验1
人物专访
第2章应用层
2.1应用层协议原理
2.2Web应用和HTTP协议
2.3文件传送协议:FTP
2.4因特网中的电子邮件
2.5DNS:因特网的目录服务
2.6P2P文件共享
2.7TCP套接字编程
2.8UDP套接字编程
2.9构造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
2.10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套接字编程作业
Ethereal实验
人物专访
第3章运输层
3.1概述和运输层服务
3.2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
3.3无连接运输:UDP
3.4可靠数据传输的原理
3.5面向连接的运输:TCP
3.6拥塞控制原理
3.7TCP拥塞控制
3.8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编程作业
Ethereal实验室:探究TCP
人物专访
第4章网络层
4.1概述
4.2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
4.3路由器工作原理
4.4网际协议:因特网中的转发和编址
4.5选路算法
4.6因特网中的选路
4.7广播和多播选路
4.8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编程作业
Ethereal实验
人物专访
第5章链路层和局域网
5.1数据链路层:概述和服务
5.2差错检测和纠错技术
5.3多址访问协议
5.4链路层编址
5.5以太网
5.6互联:集线器和交换机
5.7PPP:点对点协议
5.8链路虚拟化:网络作为链路层
5.9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Ethereal实验
人物专访
第6章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
6.1概述
6.2无线链路和网络特征
6.3Wi-Fi:802.11无线LAN
6.4蜂窝因特网接入
6.5移动管理:原理
6.6移动IP
6.7蜂窝网中的移动性管理
6.8无线和移动性:对高层协议的影响
6.9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Ethereal实验
人物专访
第7章多媒体网络
7.1多媒体网络应用
7.2流式存储音频和视频
7.3充分利用尽力而为服务:一个因特网电话的例子
7.4实时交互应用的协议
7.5多媒体分发:内容分发网络
7.6超越尽力而为服务
7.7调度和监管机制
7.8综合服务和区分服务
7.9RSVP
7.10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编程作业
人物专访
第8章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
8.1什么是网络安全
8.2密码学的原则
8.3鉴别
8.4完整性
8.5密钥分发和认证
8.6访问控制:防火墙
8.7攻击和对策
8.8多个层次中的安全性:案例研究
8.9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人物专访
第9章网络管理
9.1什么是网络管理
9.2网络管理的基础设施
9.3因特网标准的管理框架
9.4ASN.1
9.5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复习题
习题
讨论题
人物专访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美)库罗斯(Kurose/J.F.)等/陈鸣等:JamesF.Kurose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他曾多次荣获杰出教师奖,并获得IEEETaylorBooth教育奖章,还获得通气电气公司提供的研究基金、IBM教职员发展奖和Lilly教学奖。

译者简介
陈鸣,江苏无锡人,分别于1982,1988和1991年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和理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00年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科学家,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委员和IEEE会员;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设计,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等课程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管理,网络测量和网络应用等;承担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军队,省部级研究及工程任务,撰写多本着作,发表多篇科技论文,拥有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③ 求《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6版(陈鸣译)课后习题答案

提取码:2dj1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不用谢

④ 《计算机网络》课程讲什么内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地位越来越重要。本课程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是从事计算机研究和应用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常用网络设备的组成、特点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网络互连和因特网的有关概念、协议及其应用,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在工作中应用和维护网络打下良好的基础。

⑤ 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初学者来说需要看什么书

初学者的话原理就看谢希仁老师的《计算机网络》比较合适(第五版、第六版都可以)。内容方面对于初学者肯定是够丰富的,难度也不是太大,讲得比较详细,比较好理解。

后续的实验(命令)方面的话,看你是学的思科体系还是华为体系了。这两个体系的命令有一些区别,但大致意思差别不大。这两种体系的书籍在网上都可以找到很多。

作为初学者看了上面那本《计算机网络》基本对网络就有个初步的认识了,如果想继续研究得更细致可以花时间研究研究《TCP/IP协议》。

拓展资料:

1、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第5版)》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于1994年、1999年和2003年分别出了修订版。2006年8月本教材通过了教育部的评审,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的第5版,在内容和结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修改。

全书分为10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各章均附有练习题。此外,附录A给出了部分习题的答案和提示。随书配套的光盘中,有全书课件和作者教学中经常遇到的150多个问题及解答,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的演示(PowerPoint文件),以及《计算机网络(第5版)》引用的全部RFC文档等,供读者参阅。

计算机网络-网络

⑥ 关于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书籍

1. 计算机网络常识书籍
计算机网络常识书籍 1.计算机网络入门需要看那些书籍
1)编码:隐匿在计算机软硬件背后的语言,此书从信息的编码,数字的不同进制表示,到计算机采用的二进制机器级表示开始,到用电路构建一个简单的加法器,触发器,计数器,存储器,甚至一个具有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的简易CPU,娓娓道来,真是醍醐灌顶。最后还谈到了图形界面的原理。此书作者更是被传为圣经的《Windows程序设计》的作者Charles Petzold。读完此书可对计算机硬件的原理与设计有一全面深入之认识,犹如身处群山之巅,一览无余。

2)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上一本《编码》通俗易懂,即使没有计算机相关知识也能懂,但缺乏一些计算机机制的介绍。此书是国外着名的介绍计算机系统方面的书,从程序员的角度带你畅游计算机系统架构。涉及程序的机器级表示(机器码,汇编),处理器体系结构,存储器结构,系统IO,网络编程,并发编程,以及程序性能的优化。读完此书可对计算机系统,程序设计有一深层次了解。

3)就C语言而言,K&R的 C程序设计语言 的无疑是最好的参考书,不过对初学者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辅以诸如 C和指针 ,C陷阱与缺陷 会有更好的效果。当然多写程序才是王道,多写才能发现问题,加深认识。

4)Debug Hacks 此书介绍GDB调试工具及调试技巧,本人现在主要就是使用gcc gdb啦。此书助你更好的找出臭虫。

6)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介绍算法和数据结构的书籍很多,但本人就是用这本书学习的,所以推荐。此书的前3章和第7章就介绍了题主要求的一些数据结构和算法,后面几张介绍树,排序,图论算法,及一些高级数据结构。读完此书将助你设计更优美的程序。
2.计算机网络经典书籍
《tcpip详解》分三卷,国外经典计算机教材,有中文译版,不过不适合你的。

《计算机网络》也分很多种,如果你要考网工的话或者你想学习网络推荐你看以下的书籍:

网络工程教程(第二版) 雷震甲 主遍 清华大学出版 (这本太深了,不过内容全)网工指定教材

网络工程必读系列 王达 这套书我看了两遍,实在不错。。。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 谢希仁 主遍 谢希仁同时还出了很多书都关于TCP/IP的书籍,具体书名我忘记,我觉得他讲解得思路清晰,易理解,适合基础差的。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这是国外经典计算机网络经典教程,作者都是英文名字(具体我忘记了) ,我以前我学时很喜欢看这本。
3.计算机网络方面有哪些书籍值得推荐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的,个人感觉是国内最好的初级书籍。

如果想对网络有个清晰、全面的认识,可以阅读下面三本书籍: 第一本就是潘爱民翻译的Andrew S.Tanenbaum的《计算机网络》,此书讲明白了网络之道,即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主要原理; 第二本是W.Richard Stevens的《TCP/IP详解卷一:协议》,此书讲明白了网络之术,即TCP/IP协议簇的工作过程; 第三本是Douglas E.er的《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此书尝试在更广泛意义上解答“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是如何工作的”这一基本问题,解释了协议是如何使用硬件和应用是如何使用协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4.有关计算机编程,网络基础知识的书籍
建议你从C语言开始学,学好了它以后学其他语言会很容易上手

推荐你先看谭浩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先,这是一部非常好的C语言书籍,慢慢来学习程序设计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不要着急,一本书多看两遍三遍,学会交叉学习法,在学习C的过程中,可以看看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等书籍,对编成都是很有帮助的。最开始学习的时候,先不要编一些比较大的程序,多编一些小程序,比如数组运算,字符组合等等,指针是C语言的精华,是比较复杂的部分。如果指针这部分都可以熟练的应用,那么C语言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学习好C语言的。

可以按照C——C++——JAVA的顺序学习,C++的学习是很有难度的,类,标准库,多态,继承等等比较抽象难道懂的概念,虽然他秉承了C语言的风格,但是有很多很多是C语言不具备的,要多看书,上机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C++编程思想》,《C++标准库》,这些书都非常好,内容也很全面,例程书籍也是必不可少的,多看源代码对编程是很有帮助的,也会少走很多弯路。总之,C++的学习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大概需要两年的时间,这只是底限,如果想学通,学精,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我向你推荐一些C++经典书籍:

c++程序设计教程

c++编程思想

c++大学教程

c++程序设计语言

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c++语言描述

c++标准模板库------自修教程与参考手册

泛型编程与STL

深度探索c++对象模型

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Essential c++

Effective c++

More Effctive c++

C++ primer

前五本应该属于入门书籍,后面的属于学习难度比较大的,想提高C++的编程能力,看看这些书籍有好处。建议你把编程思想这本书多看看。多做练习题,对提高编程水平的帮助是很大的。

其实语言是相通的,一门语言学会了,学习其他语言就比较容易了。

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因为JAVA这门语言包含了C++的一些特性,掌握了C++,就等于掌握了JAVA的80%,

在掌握了C++之后(我说的掌握指的是,可以熟练用C++编程序了,并没有要求你完全掌握C++的所有部分,没有人能达到这一点,因为C++太庞大了,如果能坚持不懈的学习C++两年到三年的时间了,你就可以学习其他的语言了)可以试着学习一些其他的语言,如JAVA,VC++等等比较复杂的语言.

这时候可以说你已经对程序设计语言有个大体的认识了,可以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而定,是学习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语言啊(从兴趣出发),还是为了找工作啊,开始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比如学习windows下的框架编程和编程等等比较复杂的语言.

如果是为了找工作的话你一定学好C,C++,JAVA三门语言.

在我国目前的软件开发行业中,C,C++,JAVA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好了,说了这么多,可以参考一下,为自己做个学习计划,要对自己有信心,最后祝你在学习编程的道路上走的更好更远,祝你学有所成!!
5.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荐书籍
如果想对网络有个清晰、全面的认识,可以阅读三本书籍:

第一本就是潘爱民翻译的Andrew S.Tanenbaum的《计算机网络》,此书讲明白了网络之道,即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主要原理;

第二本是W.Richard Stevens的《TCP/IP详解卷一:协议》,此书讲明白了网络之术,即TCP/IP协议簇的工作过程;

第三本是Douglas E.er的《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此书尝试在更广泛意义上解答“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是如何工作的”这一基本问题,解释了协议是如何使用硬件和应用是如何使用协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6.推荐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书籍
1、《计算机基础(第二版)》——姜岩、王秀玲

本书介绍了信息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基本使用知识、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知识、Excel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知识和PowerPoint 2003文档

演示软件等知识做了简单的介绍。

2、《计算机应用基础》 ——刘锡轩、丁恒、侯晓音

本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类学生提供计算机一般应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课程。本书满

足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宗旨,内容丰富,与时俱进,实用性强。

3、《计算机应用基础》——杨飞宇,孙海波

本书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文档制作、电子报表制作和演示文稿制

作。

4、《计算机应用基础》——张 明、王 翠、张和伟

本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编写,内容强调操作性和实用性。全书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

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Excel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和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等内容。

5、《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布赖恩特

本书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最底层的内存中的数据表示、流水线指令的构成、虚

拟存储器、编译系统、动态加载库,以及用户应用等。书中提供了大量实际操作,可以帮助读者更

好地理解程序执行的方式,改进程序的执行效率。

6、《计算机应用基础》——武马群

本书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 XP、因特网(Inter)应用、文字处理软件

Word 2003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演示文稿软PowerPoint

2003应用等内容。

⑦ 中专计算机网络工程难吗

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

因为中专计算机网络工程是一门涉及到硬件和软悉毁铅件的综合性学科,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基础原理、网络原理和实践操作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难度相对来说较大。
此外,这门专业的就业形势也比较严峻,需要拥有较为扎实的技术基础。

延伸内容:针对计算机网络工程这门专业,学生应该注重课程余运学习的基础,如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算法等,同时还要关注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变化,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和实践活睁好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⑧ 兰州大学考研计算机往年复试科目是什么

兰州大学考研计算机往年复试科目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

1、笔试按专业设置考试科目(见2019年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专业目录,网址:http://yz.lzu.e.cn/lzupage/B20160906113140.html),闭卷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为100分。

2、计算机类专业考生(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在复试中增加了实践技能考核环节,具体安排及成绩计算办法见下面的明确规定。

3、面试包括英语口语能力面试、专业综合能力面试,满分100分。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实施细则》

为保证我院硕士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兰州大学《关于做好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相关政策,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复试对象

2019年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志愿报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考生,初试成绩符合“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且同时满足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划线;申请第二志愿调剂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考生,初试成绩同时满足2019年“全国B类复试分数线”、“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划线对其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拟调入专业对应门类的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二、复试方式

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

笔试按专业设置考试科目(见2019年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专业目录,网址:http://yz.lzu.e.cn/lzupage/B20160906113140.html),闭卷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为100分。

注:计算机类专业考生(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在复试中增加了实践技能考核环节,具体安排及成绩计算办法见本细则相关规定。

面试包括英语口语能力面试、专业综合能力面试,满分100分。

三、复试安排

(一)报到

时间:3月15日下午14:00—17:30

地点:飞云楼(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室

注:考生往返路费、复试期间食宿自理。

(二)复试考试费

交费地点:飞云楼(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室

复试考试费标准: 50元/人复试报名费(笔试30元/人,外国语口语及听力20元/人,同等学力考生还需缴纳60元/人复试加试费)。

(三)复试考生报到时须提交以下证件

1.《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调剂生同时提供初试成绩单网页截图纸质件(A4幅面复印);

2.《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A4幅面复印);

3.《毕业证》(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学生证》,毕业证入学时查验)原件及复印件;有学位证书的还需提供《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A4幅面复印);

☆网上报名未完成学历(或学籍)审核,须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4.大学阶段成绩单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由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提供并加公盖章;非应届本科生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5.有正式工作单位的上线在职考生,在复试报到时必须提供其在职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并注明是否在职培养;

6.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复试报到时还须递交户籍证明、民族成份证明和定向地区或原单位同意定向培养的书面证明。

☆定向培养书面证明:对少数民族应届本科毕业考生,由同意定向培养考生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县级以上人事部门出具;对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由考生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出具。

7.被列为“国防生”计划的考生在复试报到时提供以上证件外,还须出具驻推荐学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同意报考的证明;

8.享受“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国家加分政策的考生,须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原件。

9.已经在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兰州“四区”)工作的在职人员,以及志愿去兰州“四区”工作的应届本科生,在复试时提供兰州“四区”管委会和具体工作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工作身份证明。

(四)体检

时间:3月18日上午 8:30

地点:兰州大学校医院(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

备注:空腹,带有效证件,一寸照片1张,体检费40元。体检费由学院收取,考生缴费后在学院领取体检表,填写基本信息、粘贴照片后携带体检表到校医院进行体检。

(五)复试考试安排

1.英语听力测试

涉及专业:学术型和专业学位所有专业(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时间:3月16日上午8:30-9:00

地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飞云楼,届时详见具体安排表。

2.专业课测试笔试

涉及专业:学术型和专业学位所有专业(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时间:3月16日上午9:10-12:10

地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飞云楼,届时详见具体安排表。

3.实践技能测试考核

考核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专业复试考生。

时间:3月16日下午13:30-16:30

地点:飞云楼010机房

4.专业综合能力面试、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考核

时间: 3月17日全天,上午8:00开始

地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飞云楼,届时详见具体安排表。

☆参加以上考试的考生须提前十分钟携准考证、身份证入场,对号入座。迟到十五分钟不得入场。

(六)复试成绩公布

时间:3月18日

方式:学院在信息栏及学院网页对复试成绩进行公布。

(七)实验室开放日:3月16日、17日、18日全天

学院在实验室开放日将安排导师及相关实验室对复试考生进行接待,便于考生对学院导师及相关实验室进行了解。

(八)复试总成绩及拟录取名单确定

1.复试总成绩

复试总成绩=初试总分/5*0.5+复试笔试成绩*0.1+复试面试成绩*0.4;

复试笔试成绩(非计算机类专业)=专业笔试成绩;

复试笔试成绩(计算机类专业)=专业笔试成绩*0.5+实践技能测试成绩*0.5;

复试面试成绩=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成绩*0.8+英语听力成绩*0.1+口语成绩*0.1;

2.拟录取名单确定

拟录取名单以复试总成绩排名为依据,排名按考试类型(统考、少数骨干)分类进行。根据复试总成绩名次和分专业招生计划确定拟录取名单。

不参加复试或复试成绩不合格者(笔试成绩+面试成绩<120)不予录取;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调剂生存在毕业院校虚假信息的不予录取。

☆拟录取的定向培养的考生,在拟录取前均须签订相关协议书。

(九)导师及录取专业确定

所有拟录取的考生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导师,并确定录取专业。所有拟录取考生需填写《信息学院拟录取研究生导师申请表》,需学生及导师双方签字生效。

(十)调剂优秀生源激励政策

调剂录取为我校非在职全日制学习方式的“一流大学”建设院校毕业的优秀考生,第一学年至少享受二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和全额国家助学金。调剂录取为我校非在职全日制学习方式的“一流学科”院校毕业的优秀考生,第一学年至少享受三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和全额国家助学金。

(十一)申诉渠道

学院申诉电话:0931-8912432

联系人:朱老师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学校申诉电话:0931-8912440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四、本细则解释权归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招生工作小组,未尽事宜按照兰州大学有关文件执行。

⑨ 我想知道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计划
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类别 学
分 学
时 其 中 考试/考查 备注

课 实
验 上

第一学期 08120003 C++语言程序设计
C++ Language Programming 必修 3.0 60 40 20 考试
04010001 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Learning Guide for College Students 必修 0.5 10 10 考查 讲座
07010022 高等数学A(一)
Advanced Mathematics A (1) 必修 5.0 86 86 考试
08120046 计算机科学导论
Intro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必修 2.0 40 30 10 考查
11050001 军事理论Military Theories 必修 1.0 18 18 考查 讲座
11052001 军训Military Training 必修 3.0 3周 考查
04030001 体育(一)Physical Ecation (1) 必修 1.5 26 26 考查
04020002 大学生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for College Students 必修 1.0 18 18 考查
05020003 大学英语(一)College English (1) 必修 4.0 68 68 考试
小计 必修:21学分
第二学期 03020002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
Moral Cultivation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必修 3.0 51 34 考查 课碧租外17学时,1学分
08120021 VC++可视化程序设计
VC++ visual program design 必修 3.0 60 40 20 考查
07020004 大学物基慧搭理(上)
College Physics (1) 必修 2.5 42 42 考查 原5学分
07010021 高等数学A(二)
Advanced Mathematics A(2) 必修 6.0 102 102 考试
07010063 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 必修 2.0 34 34 考查
05020004 大学英语(二) College English (2) 必修 4.0 68 68 考试
04030002 体育(二)Physical Ecation (2) 必修 1.5 30 30 考查
06010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Outline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 for nearly 必修 2.0 34 26 考查 课外8学时,1学分
08122004 VC++课程设计
VC++ course project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末
人文科学类选修课
Optional courses for Students of humanism and Science 选修 8.0 136 136 考查 建议在2-7学期修搏拿完
小计 必修:26学分

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类别 学
分 学
时 其 中 考试/考查 备注

课 实
验 上

第三学期 01010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必修 4.0 68 52 考试 课外16学时,1学分
07020005 大学物理(下)
College Physics (2) 必修 3.5 60 60 考试
07021001 大学物理实验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ation 必修 1.0 34 34 考查
0701001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B 必修 2.5 42 42 考查
08120039 汇编语言A
Assembly language A 必修 3.0 60 40 20 考查
08090026 计算机电路
Computer circuit 必修 4.5 90 64 26 考试
07010031 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 必修 2.5 42 42 考查
04030003 体育(三)Physical Ecation (3) 必修 1.5 30 30 考查
08081003 电子测试技术(上)
Electronic Testing Technology (1) 必修 0.5 16 16 考查
05020005 大学英语(三)College English (3) 必修 4.0 68 68 考试
小计 必修:27学分
第四学期 0101000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General Intro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s、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 Three-representative 's Theories 必修 5.0 84 54 考试 课外30学时,2学分
08081004 电子测试技术(下)
Electronic Testing Technology (2) 必修 0.5 16 16 考查
08120079 数据结构A Data Structure A 必修 3.0 60 44 16 考试
08122020 数据库系统应用课程设计
database system application course project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末
08120087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Database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ies 必修 3.0 60 40 20 考试
05020006 大学英语(四)College English (4) 必修 4.0 68 68 考试
04030004 体育(四)Physical Ecation (4) 必修 1.5 30 30 考查
0810021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
Digital logic and digital system 选修 3.0 60 50 10 考查
小计 必修:19学分

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类别 学
分 学
时 其 中 考试/考查 备注

课 实
验 上

第五学期 08120026 编译原理与技术A Compiler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A 必修 3.0 60 44 16 考试
08120028 操作系统 B Operating systems B 必修 2.0 34 34 考试
08120055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B
Computer networks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B 必修 3.0 60 48 12 考试
08120066 计算机组成原理
Computer composition principles 必修 3.0 60 50 10 考试
08122018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
data structure course project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初
08120099 专业英语(计算机)
Specialty English 必修 2.0 34 34 考查
08122015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computer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course project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末
08120011 JAVA程序设计
JAVA Programming Practice 选修 3.0 60 40 20 考查
小计 必修:17学分
第六学期 08120024 XML与Web应用技术
XML and Web applications 必修 3.0 60 40 20 考查
08120106 高级操作系统
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s 必修 2.0 40 24 16 考查
08120068 接口技术
Interface technology 必修 3.0 64 34 30 考查
08100073 嵌入式系统B
Embedded System Principles B 必修 2.0 40 24 16 考查
08120074 软件工程A
Software engineering A 必修 3.0 60 42 18 考试
08102018 网络系统课程设计
network systems course project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初
12020026 电子商务软件及其开发技术
E-commerce software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选修 2.0 40 30 10 考查
08120033 多媒体技术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选修 2.0 40 26 14 考查
07010053 算法分析与设计
Algorithm analysis and design 选修 2.5 48 34 14 考查
08120048 计算机体系结构
Computer architecture 选修 2.0 34 34 考查
小计 必修:15学分

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类别 学
分 学
时 其 中 考试/考查 备注

课 实
验 上

第七学期 08122010 方向课程综合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方向、信息系统开发与集成技术方向任选其一)
special direction courses project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末
08122017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software engineering course project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初
08122021 微机生产实习
micro pc practical internship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末
08120051 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
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 design 选修 3.0 60 44 16 考查
08120017 ORACLE数据库设计与优化
ORACLE databas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选修 2.0 40 26 14 考查 信息系统开发与集成技术方向课程
0810003 分布式信息系统原理与安全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system principle and security 选修 2.0 40 26 14 考查
0810013 嵌入式操作系统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s 选修 2.0 40 26 14 考查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方向课程
08120102 嵌入式系统设计
Embedded System design 选修 2.0 40 24 16 考查
0810042 网络管理及安全
Network management and safety 选修 3.0 60 40 20 考查
08120098 中间件技术
Middleware technology 选修 2.0 40 26 14 考查
小计 必修:6学分
第八学期 04012001 毕业教育
Graate Ecation 必修 1周 考查
08122005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
Graation Project(Thesis) 必修 13.0 13周 考查
08122007 毕业实习(计算机)
Graation Internship 必修 4.0 4周 考查
小计 必修:17学分
合计:毕业总学分180学分,其中必修148学分,选修32学分。

附件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上机时数 学期 地点 备注
1 11052001 军训 3 3周 1 校内
2 04012001 毕业教育 1周 8 校内
3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5 课外实践
4 08122004 VC++课程设计 2 2周 2 安排在期末
5 08122020 数据库系统应用课程设计 2 2周 4 安排在期末
6 08122018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2 2周 5 安排在期初
7 08122015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2 2周 5 安排在期末
8 08102018 网络系统课程设计 2 2周 6 安排在期初
9 08122021 微机生产实习 2 2周 7 安排在期末
10 08122017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2 2周 7 安排在期初
11 08122010 方向课程综合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方向、信息系统开发与集成技术方向任选其一) 2 2周 7 安排在期末
12 08122007 毕业实习 4 4周 8
13 08122005 毕业设计(论文) 13 13周 8
合计 41 36

附件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辅修教学计划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类别 学
分 学
时 其中 考试/考查 备注

课 实
验 上

1 08120003 C++程序设计 必修 3 60 40 20 考试
2 08120021 VC++可视化程序设计 必修 3 60 40 20 考查
3 08120039 汇编语言A 选修 3 56 36 20 考查
4 08090026 计算机电路 选修 5 90 64 26 考查
5 08120079 数据结构A 必修 3 56 40 16 考试
6 08120087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必修 3 56 36 20 考试
7 08120026 编译原理与技术A 选修 3 56 40 16 考查
8 08120055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B 必修 3 56 44 12 考试
9 08120011 Java程序设计 选修 3 56 36 20 考查
10 08120028 操作系统B 必修 2 36 36 考试
11 08120066 计算机组成原理 选修 3 56 46 10 考试
12 08120074 软件工程A 选修 3 56 40 16 考查

说明:辅修本专业学生必须完成30学分,其中必修17学分,选修13学分。
附件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教学计划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类别 学
分 学
时 其中 考试/考查 备注

课 实
验 上

1 08120003 C++程序设计 必修 3 60 40 20 考试
2 08120021 VC++可视化程序设计 必修 3 60 40 20 考试
3 07010031 离散数学 必修 3 52 52 考查
4 08120039 汇编语言A 必修 3 60 40 20 考查
5 08100021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 选修 3 56 46 10 考查
6 08090026 计算机电路 必修 4.5 90 64 26 考查
7 08120079 数据结构A 必修 3 60 44 16 考试
8 08120087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必修 3 60 40 20 考试
9 08120026 编译原理与技术A 选修 3 60 44 16 考试
10 08120055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B 必修 3 60 48 12 考试
11 08120011 Java程序设计 选修 3 60 40 20 考查
12 08120028 操作系统B 必修 2 34 34 考试
13 08120066 计算机组成原理 必修 3 60 50 10 考试
14 08120074 软件工程 必修 3 60 42 18 考试
15 07010053 算法分析与设计 选修 2 40 30 10 考查
16 08120048 计算机体系结构 选修 2 34 34 考查
17 08120068 接口技术 选修 3 64 34 30 考查
18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技术 选修 3 60 44 16 考查
19 08120024 XML与Web应用技术 选修 3 60 40 20 考查
20 08122007 毕业实习 必修 4 4周
21 08122005 毕业设计 必修 13 13周
合 计

说明:修读本专业双学士学位学生必须完成60学分,其中必修50.5学分,选修9.5学分。

附件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课程
(必修) 军事理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卫生与健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计算机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英语、体育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机科学导论、C++程序设计、VC++可视化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汇编语言、计算机电路、电子测试技术(实验)、数据结构A、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编译原理与技术A、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A、操作系统、专业英语、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高级操作系统、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XML与Web应用技术
专业课程
(必修)
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人文与科学类素质教育选修课程
集中实践
教学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课外实践、军训、社会调查、毕业教育、VC++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应用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网络系统课程设计、微机生产实习、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方向课程综合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方向、信息系统开发与集成技术方向任选其一)、毕业实习H、毕业设计(论文)B

⑩ 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参考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论文的质量。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一)
[1]赵启飞.基于WCDMA 无线网络 的优化研究与实践[D].云南:云南大学图书馆,2010:3.

[2]中兴公司.2G/3G互操作优化指导书[M/CD.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09:16-21

[3]中国联通.中国联通2/3G互操作分场景参数设置指导书[M/CD].北京: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2009

[4]刘业辉.WCDMA网络测试与优化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8-9

[5]姜波.WCDMA关键技术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20-324.

[6]中兴学院.WCDMARNS培训教材第三册[M/CD].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09

[7]窦中兆、雷湘.WCDMA系统原理与无线网络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5-120

[8]王晓龙.WCDMA网络专题优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06

[9]张长刚.WCDMAHSDPA无线网络优化原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16-119

[10]邬鹏.呼和浩特联通异系统互操作优化[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2011:7-12.

[11]黄伟,李腊元,孙强,MANET路由协议DSR的OPNET实现及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5

[12]李国强,武穆清,基于OPNET多径路由协议的建模与仿真[J],数字通信世界,2008.04

[13]王振中,关媛,陆建德,陆佰林,基于NSZ仿真平台的Adhoc新路由协议的模拟[J],计算机仿真,2007.04

[14]策力木格,胡其吐,基于NS的AODV路由协议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

[15]刘小利,使用OPNET仿真MANET路由协议的实现 方法 [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4

[16]王瑜,焦永革,孟涛,林家薇,基于免费软件ns的无线网络仿真[J],无线电工程,第34卷,第一期

[17]张天明,王培康,自助学习路由协议(SL一AoDV)及GloMosim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8.07

[18]吴晗星,付宇卓,无线自组网AODV路由协议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10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二)
[1]孙义明,杨丽萍.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 范文 庆,周彬彬,安靖.WindowsAPI开发详解--函数、接口、编程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陈敏.OPNET网络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于全.战术通信理论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FrederickKuhl,RichardWeatherly,JudithDahmann.计算机仿真中的HLA技术[M].付正军,王永红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6]陈敏.OPNET网络仿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JohnN.Abrams'J.E.Rhodes.,23-27,2000

[8]刘徐德.战术通信、导航定位和识别综合系统文集(第一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

[9]罗桂兰,赵志峰,赵海.排队论对嵌入式系统网络性能的测试评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54-56

[10]张铎.物联网大趋势-Internetofthing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1]苏仕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访问控制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7.

[12]张凯,张雯捧.物联网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3]郭萍,张宏,周未,曹雪.基于轻量级CA无线传感器网络双向认证方案[D].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3):903-907.

[14]李大伟,杨庚.一种基于重复博弈的物联网密钥共享方案[J].通信学报,2010,31(9A):97-103.

[15]马巧梅.基于IKEv2的物联网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4):45-48.

[16]郭萍.无线网络认证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

[17]张晓辉.基于Diameter的物联网认证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18]刘宴兵,胡文平,杜江.基于物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J].中兴通讯技术.2011(01):96-100.

[19]刘姝.基于PKI的CA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2005.

[20]任伟,雷敏,杨榆.ID保护的物联网T2ToI中能量高效的健壮密钥管理方案[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32(9):1903-1907.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三)
[1]安德森ASP NET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美)Chris Goode,Chris Ullman等康博译ASP NET入门经典——c#编程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秦鑫,朱绍文NET框架数据访问结构[J]计算机系统应用[M]2002,12

[4]张辉鹏基于NET的电子商务系统的研究和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6

[5]廖新彦ASP NET交互式Web数据库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6]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Daniel Cazzulino等C#Web应用程序入门经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蒋秀英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龚小勇关系数据库与SQL Server 2000[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0]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0

[11]李中华基于NET的模式实现与应用[D]四川:四川大学,2006

[12]任开银,黄东在NET上架构公司级应用程序[J]微型机与应用2003,1

[13]叶春阳基于Web服务的流程协作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14]李琳NET开发平台核心服务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3

[15]张莉,王强,赵文防,董莉,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06

猜你喜欢:

1. 计算机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2. 网络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3. 最全电子商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