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也叫什么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面向中端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20世纪60年代后期,ARPANET
网的出现,代表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人们称之为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叫什么
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远程联机系统),那个时候比较low,但也是计算机发展的基础和雏形,即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啊?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
通信网,严格地讲,不能算作现在意义上的计
算机网络。这些系统的建立没有资源共享的目
的,只是为了能进行远程通信。
关于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以主机为中心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现在云终端的区别是什么?
规划局可快了不能卖,他与户籍科了卡路里
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中,终端是什么
土点说,终端一般就是指连接在网络结构末端的电脑。不是MODLE,是Super Terminal或者Terminal 终端,即计算机显示终端,是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显示终端伴随主机时代的集中处理模式而产生,并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迄今为止,计算技术经历了主机时代、PC时代和网络计算时代这三个发展时期,终端与计算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相适应,应用也经历了字符哑终端、图形终端和网络终端这三个形态。 终端的分类:目前常见的客户端设备分为两类:一类是胖客户端,一类是瘦客户端。那么,把以PC为代表的基于开放性工业标准架构、功能比较强大的设备叫做“胖客户端”,其他归入“瘦客户端”。瘦客户机产业的空间和规模也很大,不会亚于PC现在的规模。 1.从技术层面讲,数据处理模式将从分散走向集中,用户界面将更加人性化,可管理性和安全性也将大大提升;同时,通信和信息处理方式也将全面实现网络化,并可实现前所未有的系统扩展能力和跨平台能力。 2.从应用形态讲,网络终端设备将不局限在传统的桌面应用环境,随着连接方式的多样化,它既可以作为桌面设备使用,也能够以移动和便携方式使用,终端设备会有多样化的产品形态;此外,随着跨平台能力的扩展,为了满足不同系统应用的需要,网络终端设备也将以众多的面孔出现:Unix终端、Windows终端、Linux终端、Web终端、Java终端等等。
1、下列关于分组交换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A. 产生于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B、B. 是现代计算机网络
答案:B
先看看第一代计算机网络:在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中,因为所有的终端共享主机资源,因此终端到主机都单独占一条线路。属于电路交换;
再看分组交换:它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的,它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即将到达交换机的分组先送到存储器暂时存储和处理,等到相应的输出电路有空闲时再送出。它是网络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采用统计复用的技术,让多个进程共用一条通信信道,提高了传输效率,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它是现代计算机网络广泛采用的通信手段之一。
第一代计算机叫什么名字?
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解决计算大量军用数据的难题,成立了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奇利和埃克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经过三年紧张的工作,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终于在1946年2 月14日问世了。它由17468个电子管、6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和6千个开关组成,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耗电174千 瓦,耗资45万美元。这台计算机每秒只能运行5千次加法运算,仅相当于一个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即"埃尼阿克")。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已过去50多年了,在这期间,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首先是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继而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处理器和存贮器上的元件越做越小,数量越来越多,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存贮容量迅速增加。1994年12月,美国Intel公司宣布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它每秒可进行3280亿次加法运算(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6600万倍)。如果让人完成它一秒钟进行的运算量的话,需要一个人昼夜不停地计算一万多年。
当年的"埃尼阿克"和现在的计算机相比,还不如一些高级袖珍计算器,但它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 代,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6年2月14日,在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50周年之际,美国副总统戈尔再次启动了这台计算机,以纪念信息时代的到来。
㈡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联网设备是什么
第一代是ARPAnet 是美国军事用的网络,只能简单地端对端连接,功能自然是通信和资源共享。
第一代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 。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埃尼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ENIAC犹如一个庞然大物,它重达30吨,占地170m2,内装18000个电子管,但其运算速度比当时最好的机电式计算机快1000倍。
1949年,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在剑桥大学投入运行,ENIAC和EDSAC均属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采用磁鼓作存储器。磁鼓是一种磁记录设备,它是一种高速运转的鼓形圆筒,表面涂有磁性材料,根据每一点的磁化方向来确定该点的信息。
第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是由于采用电子管,因而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较低、故障率较高而且价格极贵。本阶段,计算机软件尚处于初始发展期,符号语言已经出现并被使用,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方面。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远程联机系统)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讯网络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广域网、局域网、计算机互联网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㈢ 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是什么
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严格地讲,不能算作现在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这些系统的建立没有资源共享的目的,只是为了能进行远程通信。它是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优点:终端设备简单;缺点:主机负荷较重;通信线路的利用率低;网络结构属集中控制方式,可靠性低。
㈣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称为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称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为美国空军设计称为SAGE的半自动化地面防空系统,它用通信线路将远程雷达与测量控制设备连接到同一台IBM中央计算机上,实现分布的防空信息能够集中处理与控制,这就是当今世界首次尝试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到一起。
后来,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订票系统叫做SABRE又一次尝试通过一台中央计算机连接了遍布美国全境的两千多台终端设备,从而实现了分时多用户和集中控制处理,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也就这样产生了。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特点:以单个主机为中心,面向终端设备的星型网络结构。系统中除了中央计算机具有独立的数据处理功能外,系统中所连接的终端设备均无独立处理数据的功能。存在问题:主机负荷重,线路利用率低。
㈤ 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经历三个阶段,具体详情如下:
1、第一阶段(6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计算机通信网络,特征是计算机与终端互联,实现远程访问。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有主机—通信线路─终端组成,只可算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解决了多个用户共享主机资源的问题。终端为哑终端,没有自己的CPU、内存和硬盘,没有处能力。存在问题: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高。还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解决了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昂贵的问题。存在问题:多个用户只能共享一台主机资源。
2、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实现计算机―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使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概念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网络结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阶段;美国的ARPA网就是第二代网络的代表,主要问题:网络对用户不是透明的。
3、第三阶段(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现代计算机网络互连阶段,特征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网络协议的标准化。
在计算机通信系统的基础之上,重视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建立全网统一的通信规则,用通信协议软件来实现网络内部及网络与网络之间的通信,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极大的简化了用户的使用,使计算机网络对用户提供透明服务。
㈥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啊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远程终端联机阶段,时间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键盘和显示器)分布在各处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只提供终端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子网之间无法通信。
(6)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中的终端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从整体上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最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就只有两台计算机和连接它们的一条链路,即两个节点和一条链路。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阶段(局域网),时间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
多个主机互联,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包括:通信子网、用户资源子网。终端用户可以访问本地主机和通信子网上所有主机的软硬件资源。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广域网、Internet)。
198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开放体系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RM),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实现互连。TCP/IP协议的诞生。
第四代: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多业务,大数据量)。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信息高速公路,ATM技术、ISDN、千兆以太网。
交互性:网上电视点播、电视会议、可视电话、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络图书馆等高速、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