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计算机网络实验的实验报告 包括实验2Mac帧、IP包格式分析试验 3交换机 VLAN 划分实验4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交换机VLAN的划分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交换机VLAN的配置方法,理解VLAN的作用。(以D-LINK交换机DES-3526为例)
二. 实验环境
1.软硬件要求
·DES-3526一台
·PC机两台
·RS-232 线一条
·双绞线若干
2. 环境示意图,如图9-16所示:
图9-15
三.实验步骤
(1).把交换机的控制口和PC的串口相连,通过超级终端进入交换机的配置界面,如图9-16所示:
图9-16
这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果没有用户名和密码,则按两下回车,进入可配置模式,如图9-17所示:
图9-17
在此模式下,我们可以对交换机进行各种配置,由于是命令行模式,需要掌握一些常用命令,输入“?”,敲回车键,能看到交换机所有的命令, 如图9-18所示
图9-18
2)通过以下命令创建VLAN10和VLAN20,如图9-19所示
图9-19
3)配置完成后,可以用show vlan命令查看配置情况,如图9-20所示:
图9-20
4)把两台PC分别连到VLAN10和VLAN20,用Ping命令进行连通性测试,两台PC不能通讯。
5)把两台PC连到同一VLAN中,用Ping命令进行连通性测试,两台PC能通讯。
六、实验完毕
㈡ 计算机网络实验题
具体实验哥们你自己做吧,就稍微讲点。
实验1,安装自己弄,ICMP的话ping命令就是ICMP的。wirashark上面有过滤条目的,可以选择要过滤的协议,因为网络信息非常多。注意将wireshak的网卡模式设置成混杂模式的。选择某个分组就可以查看更具体的信息,雷冕的内容自己分析。
实验2,WIN+R组合键,输入cmd打开CLI,输入ipconfig /all查看网卡网络信息。
实验3,继续输入arp可以查看相关命令参数,再不懂网上查具体的命令例子。
实验4,自己分析吧。不然没意义
㈢ 计算机网络问题 :说明Ip地址的分类以及各类Ip地址的范围
P地址分为A、B、C、D、E5类。常用的是B和C两类。
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Internet委员会定义了5种IP地址类型以适合不同容量的网络,即A类~E类。
一、A类IP地址
1、一个A类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可以用于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络。
2、A类IP地址 地址范围1.0.0.1-126.255.255.254(二进制表示为: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01111110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3、A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0.0.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3次方-2=16777214台。
二、B类IP地址
1、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
2、B类IP地址地址范围128.1.0.1-191.254.255.254(二进制表示为:10000000 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1 - 10111111 11111110 11111111 11111110)。
3、B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2次方-2=65534台
三、C类IP地址
1、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1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2、C类IP地址范围192.0.1.1-223.255.254.254(二进制表示为: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01 -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0 11111110)。
3、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2=254台 四、除了以上三种类型的IP地址外,还有几种特殊类型的IP地址。
1、TCP/IP协议规定,凡IP地址中的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的地址都叫多点广播地址。因此,任何第一个字节大于223小于240的IP地址是多点广播地址;
2、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0的地址(“0.0.0.0”)对应于当前主机;
3、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4、IP地址中凡是以“llll0”的地址都留着将来作为特殊用途使用;
5、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该类地址中数字127.0.0.1到127.1.1.1用于回路测试,如:127.0.0.1可以代表本机IP地址,用“http://127.0.0.1”就可以测试本机中配置的Web服务器。网络ID的第一个6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0”表示本地网络。
6、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111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地址范围224.0.0.1-239.255.255.254 。
7、E类IP地址以“11110”开始,保留用于将来和实验使用。
望采纳
㈣ 熟悉计算机网络网络层IP地址方面知识的高手请进哈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00000000
使用标准IP地址分析:
该网属于A类地址
使用CIDR分析,对于该网络而言::
网络地址是123.45.66.0/23,主机范围为123.45.66.1~123.45.66.254
广播地址为123.45.67.255
由于子网掩码就决定该局域哗缺网络网关为123.45.67.0
你的问法有问题,在这个网络地址(这个就叫一答颂级子网吧)下,我们可以根据CIDR划分不同的子网(即二级子网),所以说子网根据你的情况可以划分不同大小,而二级子网的网络乱举辩地址当然就又不同
㈤ 计算机网络 对地址块进行IP划分 右图为答案 求问192.168.0.后面这些怎么得来的在线等ing
具体原理请看书,这里不解释,只解释题目怎么干
192.168.0.0/25,25是字码掩码1的位数
换言之字码掩码就是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注意最后的10000000,这里的0是重点
0前面的所有的1不能动也不能变,最后的0可以变,这里有7个0,代表可以分配128个IP出来,扣除全0(代表全网地址)全1(代表广播地址),那么剩下126个给你玩
不过这道题出题人写的有点不清楚,从答案推敲吧
假设NET110台主机,就分10个地址给他
10个地址也就是留4个0就好
答案写的也很直接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
4个0代表4个二进制位,也就是可以划16个IP地址,同样扣除全0和全1,还有14个给你,对于10台主机足够了
那么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这个就是子网掩码,写出来就是255.255.255.240
而网络地址
也就是从192.168.0.0演化过来,由于总的网络的子网掩码有25个1,那么就得从192.168.0.0最后一个0开始划分子网出来了
这里比较简单粗暴,
192.168.0.00000000(理论上如果要讲的话,前面的192.168都要写成二进制,但是这里暗示用不到,所以暂时不转,只是转最后用到的8位)
注意了由于子网掩码最后8位是10000000,而网络地址最后的八位是00000000
这里需要将最后的八位对齐一下
网络地址最后八位:00000000
子网掩码最后八位:10000000
前面说过,子网掩码是1的,都不能改,所以前面192.168.0与字码掩码对齐之后,对的都是1,所以不能改,所以保留,能改的只有与子网掩码对齐0的部分
因此网络地址的第一个0不能改,后面的随便你分配
答案比较粗鲁,直接从0后面第一位开始分配地址,也就从01000000开始分配
01000000转成十进制就是64,而前面说过全0代表网络地址,因此,NET1的网络地址就是192.168.0.64
而路由器接口,这里说A,由于路由器要联两端,分别是路由器本身和网络本身
因此A网络的01000000后面的6个0(除了全0与全1不能用以外,随便给出两个地址作为端口两边的地址,这里比较粗暴,给了65和78.。。其实写出来,65就是01000001,78就是01001110(注意,前面的01不能改,只能改后面的6个0,随便分两个出来就OK了)实际上端口另一边连的还是路由器,说白了是从大网的路由器接去小网的路由器。
NET2的分配与NET1类似
这里要结合已经分配出去的,NET1的网络地址后八位是01000000 ,而网络地址分配原则就是前缀不能相同。
NET2要求30台机器,因此你懂的,后面保留5个0给其日后变化,考虑到还有其他的网络,这里答案也分的很利落
NET2的网络地址后8位是0000 0000,也就是192.168.0.0
子网掩码地址后八位就是1100 0000 也就是255.255.255.192
那么NET2的地址,扣除全0和全1,NET2的地址变化就是00XX XXXX
原理上只要5个X就够30台主机用,但是这里多一个X是考虑到后面有其他网络还没配,因此保留多1位
因此分配给路由C的地址就是(后八位) 0000 0001到 0011 1110
注意这里容易犯错,这里只有路由C是连接NET2的
在对比一下NET1的后八位与NET2的后八位
0100 0000
0000 0000
01与00都用了,再加上之前分析的,总网的子网掩码是后八位是10000000
后面分网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01 与00的第一个0不能动是因为总网的子网掩码最高位是1,第二位1与0分别给NET1与NET2了,后面就得从第三位以后开始着手
后面NET3只需要5台主机,那么保留3个0即可,因此后八位就是1111 1000 也就是248
而网络地址,注意,01与11开头都用了,这里答案是从01开始着手,其实说白了就是保证后面01?? ?XXX,后面有三位是X以供变化即可。而?代表多少,这要看之前分配的网络,而答案是从01打头的NET1开始抽,因此后面就能求的D端口了
先求?
这里只要求后面保留3个X,也就是说从NET1中抽一部分地址出来,NET1的变化范围是(结合子网掩码)
0100 0000到 0100 1111
而这里01打头是不能改的,因此后面剩下来的0随便改一位就可以作为NET3的网络地址了
因此这里NET3的网络地址后八位是0101 0000
其实这里选后面的0变1是方便NET4分配网络用的.。。。
然后后面的也是雷同的,根据不同的主机数去划分就好了。。。这里可能题目没给全,不知道NET4与NET5要分配多少,不过这种题大概就是这样的做法
说的有点复杂,请尽量理解吧。
如果觉得说得好,请采纳。。。
㈥ 计算机网络ip地址划分问题
题目中192.168.0.0是RFC1918定义的私有地址段 192.168.0.0/24吗?掩码是24位的吗?如果是,就无法满足 60,30,60,120这4个罩空分配条件晌此
192.168.0.0/24
网络号 第一个可用地址 最后一个可用物谨瞎地址 广播地址 掩码
第一个给D的:
192.168.0.0 , 192.168.0.1 到 192.168.0.126 , 192.168.0.127 255.255.255.128
第二个网段继续拆分:
192.168.0.128 , 192.168.0.129 到 192.168.0.254 , 192.168.0.255 255.255.255.128
分配给A:
192.168.0.128 , 192.168.0.129 到 192.168.0.190 , 192.168.0.191 255.255.255.192
分配给C:
192.168.0.192 , 192.168.0.193 到 192.168.0.254 , 192.168.0.255 255.255.255.192
至此,没有分配给B的网段了,全部用完了。
㈦ 网络菜鸟的ip划分问题
前三个实验很正常、但实验4的结果应该与实验3相同,实验5中pc1 应该可以和pc2和pc3都通、pc2和pc3不通,我感觉你枣祥拍的实验结果有问题,建议再次进行实验。
假设IP为:宴冲X.Y.W.Z
如果掩码是16位,那么所有以X.Y开头的可用凳羡IP都可以连通。
如果掩码是24位,所有以X.Y.W开头的可用IP都可以相互ping通。
㈧ 计算机网络关于IP地址的问题,会几个都行,答得好加分
第九题:192.168.200.87是广播地址,194.10.10.104是网络地址春仔,223.168.210.100是有效IP地址,220.100.100.154是有效IP地址,200.152.2.160是网络地址,196.123.142.190是有效IP地址;
第十题:75.32.75.15是广播地址,205.16.35.11是有效IP地址,199.254.129.111是广播地址,129.130.17.143是广播地址,135.22.55.93是有效IP地址,105.33.62.213是有效IP地址;
第11题:封装,是指将协议数据单元(PDU)封装在一组协议头和尾中的过程。数据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要从高层一层一层的向下传送,如果一个主机要传送贺卜数据到别的主机,先把数据装到一个特殊协议报头中,这个过程叫-封装 解封装你可以看作是逆向过程,具体网络一搜就很多了、、
第12题:一个C类地址有256个地址,每个机房不超过30台主机,就是说最多只要30个可用IP,2的n次方-2》=30,也就是要5个主机位,可以划分8个子网,所以除去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每个子网可用地址为30个。。所以得出27位网络位 5位主机位,每个机房对应的地址为:
机房 子网地址 可用IP地址范围 广播地址 子网掩码
1 202.196.8.0 202.196.8.1~30 202.196.8.31 255.255.255.224
2 202.196.8.32 202.196.8.33~62 202.196.8.63 255.255.255.224
3 202.196.8.64 202.196.8.65~94 202.196.8.95 255.255.255.224
4 202.196.8.96 202.196.8.97~126 202.196.8.127 255.255.255.224
5 202.196.8.128 202.196.8.129~158 202.196.8.159 255.255.255.224
6 202.196.8.160 202.196.8.161~190 202.196.8.191 255.255.255.224
后面两个子网用不上了:202.196.8.192/27 202.196.8.224/27
第13题:抱歉这个我也不太清楚详细的过程:只知道用到了http协议和DNS服务
第14题:
(1)IPV6地址长度为128bit,地址空间增大了2的96次方倍;
(2)灵活的IP报文头部格式。使用一系列固定格式的扒拍汪扩展头部取代了IPV4中可变长度的选项字段。IPV6中选项部分的出现方式也有所变化,使路由器可以简单路过选项而不做任何处理,加快了报文处理速度。
(3)IPV6简化了报文头部格式,字段只有7个,加快报文转发,提高了吞吐量;
(4)提高安全性。身份认证和隐私权是IPV6的关键特性。
(5)支持更多的服务类型;加入了对自动配置的支持。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
(6)允许协议继续演变,增加新的功能,使之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
这些特点也可以说是ipv6相对ipv4的优势
第15题:
每台主机都会在自己的ARP缓冲区中建立一个 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当源主机需要将一个数据包要发送到目的主机时,会首先检查自己 ARP列表中是否存在该 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有,就直接将数据包发送到这个MAC地址;如果没有,就向本地网段发起一个ARP请求的广播包,查询此目的主机对应的MAC地址。此ARP请求数据包里包括源主机的IP地址、硬件地址、以及目的主机的IP地址。网络中所有的主机收到这个ARP请求后,会检查数据包中的目的IP是否和自己的IP地址一致。如果不相同就忽略此数据包;如果相同,该主机首先将发送端的MAC地址和IP地址添加到自己的ARP列表中,如果ARP表中已经存在该IP的信息,则将其覆盖,然后给源主机发送一个 ARP响应数据包,告诉对方自己是它需要查找的MAC地址;源主机收到这个ARP响应数据包后,将得到的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添加到自己的ARP列表中,并利用此信息开始数据的传输。如果源主机一直没有收到ARP响应数据包,表示ARP查询失败。
第16题:(1)202.196.5.88 (2)C类地址 网络号202.196.5.0 主机号202.196.5.88 掩码255.255.255.0 (3)网络号202.196.5.64 主机号202.196.5.88 掩码255.255.255.192
浪费我好一段宝贵的时间~~~
㈨ 试分析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和特点
1、TCP/IP体系结构
TCP/IP协议实际上就是在物理网上的一组完整的网络协议。其中TCP是提供传输层服务,而IP则是提供网络层服务。TCP/IP包括以下协议:
IP: 网间协议(Internet Protocol) 负责主机间数据的路由和网络上数据的存储。同时为ICMP,TCP,UDP提供分组发送服务。用户进程通常不需哗高州要涉及这一层。
ARP: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此协议将网络地址映射到硬件地址。
RARP: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此协议将硬件地址映射到网络地址。
ICMP: 网间报文控制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此协议处理信关和主机的差错和传送控制。
TCP: 传送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这是一种提供给用户进程的可靠的全双工字节流面向连接的协议。它要为用户进程提供虚电路服务,并为数据可靠传输建立检查。(注:大多数网络用户程序使用TCP)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念早(User Datagram Protocol),这是提供给用户进程的无连接协议,用于传送数据而不执行正确性检查。
FTP: 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允许用户以文件操作的方式(文件的增、删、改、查、传送等)与另一主机相互通信。
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协议为系统之间传送电子邮件。
TELNET:终端协议(Telnet Terminal Procotol),允许用户以虚终端方式访问远程主机。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cotol)。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
2、TCP/IP特点:
TCP/IP协议的核心部分是传输层协议(TCP、UDP),网络层协议(IP)和物理接口层,这三层通常是在操作系统内核中实现。因此用户一般不涉及。编程时,编程界面有两种形式:
(1)是由内核心直接提供的系统调用;
(2)使用以库函数方式提供的各种函数。前者为核内实现,后者为核外实现乱蔽。用户服务要通过核外的应用程序才能实现,所以要使用套接字(socket)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