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①
以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由一台主机(host)多台终端(terminal)组成。
②
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联分组交换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多主机多终端。
③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阶段,制定了标准的网络体系模型OSI/RM。
④
高速、智能的计算机网络阶段,计算机网络从体系结构到实用技术已逐步走向系统化、科学化和工程化。
❷ 第2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代计算机的特点:采用晶体管,出现高级语言
中央处理单元CPU结构:算术单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
硬盘的物理结构,由磁道,扇区,柱面和磁头组成。每个磁道被分成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通常是512字节。硬盘的磁道数一般介于300至3000之间,每磁道的扇区数通常是63。
分区的三种fat16常见于dos,win97中,fat32用于win9x的后期版本中,例如win98
Ntfs只存在于win2000和xp中。
第一台计算机主要元器件电子管
Cpu构件:主频,内存总线速度 ,工作电压,扩展指令集,整数与浮点,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制造工艺
挑选cpu最重要的选择的标准是性价比
切断主机电源之后数据就会消失的存储器是RAM
ROM只读式内存 EPROM存储在ROM中的数据需要被抺去或进行重新写入时,可擦写编程rom
挑选内存不需要注意的选项是本身重量
英文缩写fat的意思文件分配表
出厂硬盘必须的3个步骤低极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
光盘中可以重复刻录的是CD-RW
总线,连接对象分类: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外部总线
功能分类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中断的含义:是cpu处理外部突发事件的重要技术,它能使cpu在运行过程中对外部事件发出的中断请求及时地进行处理,完成后又立即返回断点,继续处理cpu原来的工作。
在异步通讯中,若一个字符占用8位数据,起始位和终止位至少各占1位,那么,实际传送信息的效率最多是80%,采用一个数据用一个同步字作为起始位的格式,这便是同步通讯方式。
打印机的种类,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显卡的刷新率应该大于75HZ
Pci是常见的声卡接口
程序的特点:目的性,有序性,有限性
操作系统功能:用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软件。通过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来实现对计算机的控制
驱动程序的作用是驱动某一个硬件,使其正常工作
主流的计算机主板结构是ATX
计算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英文缩写为BIOS
计算机机箱不含的硬件容器7寸托架
计算机光驱的接口与硬盘的设备一样,ide
硬盘分区的步骤不包括删除磁道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以主机为中心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通信子网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分散又统一,从而使整个系统性能大大提高
网络中同等层之间的通信规则是该层使用的协方,同一计算机不能功能层之间的通信规则称为接口
服务元素:请求,指示,响应,确认
Osi: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比特 帧 报文 tp spud pp ap
表示层涉及数据压缩和解压,数据加密和解密等工作,功能提供了数据表达方式和编码的格式
Tcp/ip网络接口层,互连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等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互联网层等同网络层,传输层等传输层,应用层等同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分组交换的概念是英国戴维斯于1966年提出
面向终端的网络以主机为中心
提高系统通用性不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是80-90年代
Osi七层的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与错误检测及介质访问有关
Udp出现在tcp/ip协议模型中的传输层
物理层介质特性:吞吐量和带宽,成本,尺寸和可扩展性,连接器以及抗噪性
10base5定义:10代表10M的吞吐量,base代表是基带传输,5代表电缆的最大段长度为500米,每段最多站点数100,两站点间最小距离2.5米,最大网络长度2500米
10base2每段最大长度185米,每段最多站点数30,两站点间最短距离0.5米,最大长度925,最多5个段
❸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特点
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功能等。它主要包括网络中所有的主计算机、I/O设备和终端,各种网络协议、网络软件和数据库等。而“通信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通信,为网络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转换等通信处理工作。它悔唯汪主要包括通信线路(即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如网络接口设备、通信控制处理机、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网关、调制解调器和卫星地面接收站等)、网络通信协议和通信控制软件等。
在局域网中,资源子网主要由网络的服务器、工作站、共享的打印机和其他碧仔设备及相关软件所组成。通信子网由网卡、线缆、集线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和相关软件组成。
在广域网中,通信子网由一些专用的通信处理机(即节点交换机)及其运行的软件、集中器等设备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通信链路组成。资源子网由上网的所有主机及其外部设备组成。
另外,通信子网又可分为“点—点通信线路通信子网”与“广播信道通信子网”两类。广域网主要采用点到点通信山亏线路,局域网与城域网一般采用广播信道。由于技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上出现了两个分支:一类基于点—点通信线路,另一类基于广播信道。基于点—点通信线路的广域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技术与协议的研究开展比较早,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协议与标准。而基于广播信道的局域网、城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研究相对比较晚一些。
❹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征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征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也称计算机通信网。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若岁禅按此定义,则早期的面向终端的网络都不能算是计算机网络,而只能称为联机系统(因为那时的许多终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计算机)。
但随着硬件价格的下降,许多终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终端”和“自治的计算机”逐渐失去了严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计算机作为终端使用,按上述定义,则早期的那种面向终端的网络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4)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的发展过程,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20世纪50~60年代,计算机网络进入到面向终端的阶段,以主机为中心,通过计算机实现与远程终端的数据通信。
第二阶段:多台计算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网络阶段(又称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由若干台计算机相互连接成一个系统,即利用通信线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第三阶段:面向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微型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了适应办公自动化的需要,迫切要求将自己拥有的为数众多的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小型计算机等连接乎败尘起来,以达到资源共享和相互传递信息的目的,而且迫切要求降低联网费用,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第四阶段:面向全球互连的计算机网络。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数字通信的出现,计算机网络进入到第4个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综合化、高速化、智能化和全球化。1993年美国政府发布了名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 的文件,其核心是构建国家信息高速公路。
这一时期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方面以 高速率、高服务质量、高可靠性等为指标, 出现了高速以太网、VPN、无线网络、P2P网络、NGN等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渗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进入一个多层次的发展阶段。枯此
❺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网络通信的双方都是计算机,即以通信子网为中心。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兴起于60年代后期,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以分组交换为主,可以使负载均衡,单机的响应速度提高。
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闭如发的ARPANET。
(5)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扩展阅读
组成
计算轿誉启机网络的分类与一般的事物分类方法一样,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特点(即事物的属性)分类。
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间)以及虚凯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❻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资源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是继第一代网络后新出现的网络资源交换模式。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资源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是继第一代网络后新出现的网络资源交换模式。以分组交换为主。
分组交换网 ARPANET 就是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可以使负载均衡,单机的响应速度提高
为什么会出现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1964 年美国兰提出了存储转发概念;1966 年英国戴维斯提出了分组的概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① 以通信子网为中心 ② 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功能分开 ③ 使用分组交换技术
❼ 计算机通信系统四个阶段的特点
展开全部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按计算机联网的地理位置划分,网络一般有两大类:广域网和局域网。
Internet网(因特网,许多人也称其为"互联网")是最典型的广域网,它们通常连接着范围非常巨大的区域。我国比较着名的中国科技信息网(NCFC)、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中国公用经济信息网(CHINAGBN)都属于广域网。
局域网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例如:你所在的机关电大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个局域网,我们通常也把它称之为校园网。局域网通常也提供接口与广域网相连。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计算机-终端
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终端通信线路连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用户可以在自己办公室内的终端键入程序,通过通信线路传送到中心计算机,分时访问和使用资源进行信息处理,处理结果再通过通信线路回送到用户终端显示或打印。这种以单个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
在主机之前增加了一台功能简单的计算机,专门用于处理终端的通信信息和控制通信线路,并能对用户的作业进行预处理,这台计算机称为"通信控制处理机"(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也叫前置处理机;在终端设备较集中的地方设置一台集中器(Concentrator),终端通过低速线路先汇集到集中器上,再用高速线路将集中器连到主机上。
2、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
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成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连网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使用本地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也可以使用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
ISO 制订了OSI RM成为研究和制订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标准的基础。各种符合OSI RM与协议标准的远程计算机网络、局部计算机网络与城市地区计算机网络开始广泛应用。
4、网络互连阶段
各种网络进行互连,形成更大规模的互联网络。Internet为典型代表,特点是互连、高速、智能与更为广泛的应用。
❽ 计算机网络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一般的事物分类方法一样,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特点(即事物的属性)分类。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间)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8)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可按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涉辖范围和互联距离、网络数据传输和网络系统的拥有者、不同的服务对象等不同标准进行种类划分。一般按网络范围划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局域网的地理范围一般在10千米以内,属于一个部门或一组群体组建的小范围网,例如一个学校、一个单位或一个系统等。广域网涉辖范围大,一般从几十千米至几万千米。
例如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者洲际网络,此时用于通信的传输装置和介质一般由电信部门提供,能实现较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城域网介于LAN和WAN之间,其范围通常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距离从几十千米到上百千米。
局部区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通常简称为"局域网",缩写为LAN。局域网是结构复杂程度最低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仅是在同一地点上经网络连在一起的一组计算机。局域网通常挨得很近,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网络。通常将具有如下特征的网称为局域网。
1、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通常不超过几十公里,甚至只在一幢建筑或一个房间内。
2、信息的传输速率比较高,其范围自1Mbps 到10Mbps ,已达到100Mbps 。而广域网运行时的传输率一般为2400bps 、9600bps 或者38.4kbps 、56.64kbps 。专用线路也只能达到1.544Mbps 。
3、网络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属于某个单位。
❾ 计算机网络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1.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s(7|4
�0�8温农校友之家 -- 温农人自己的网上家园 mH8R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PV'v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u,n,
�0�8温农校友之家 -- 温农人自己的网上家园 KOkhD
2.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R%
�0�8温农校友之家 -- 温农人自己的网上家园 +*{KbP
20 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F?
�0�8温农校友之家 -- 温农人自己的网上家园 F6A
20 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开放性的标准化实用网络环境,这样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体系结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rMUJ
4. 第四阶段: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0�8温农校友之家 -- 温农人自己的网上家园 _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❿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网络通信的双方都是计算机,即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以分组交换为主,可以使负载均衡,单机的响应速度提高。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资源子网。
(10)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扩展阅读: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用晶体管制造的计算机。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计算机都采用电子管作元件。电子管元件有许多明显的缺点。例如,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太多,可靠性较差,运算速度不快,价格昂贵,体积庞大,这些都使计算机发展受到限制。
于是,晶体管开始被用来作计算机的元件。使用了晶体管以后,电子线路的结构大大改观,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也就更容易实现了。第二代基本技术是机器稳定性提高。磁芯存贮器和各种辅助存贮器使用更为发展。采用中断观念,主要矛盾逐步转向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