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计算机网络及网页制作(简答题)
1.简述什么事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常见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几何排列形式。常见的网络
拓扑结构有星形网络、总线型网络、树形网络、环形网络和网状网络。
2.TCP/IP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什么
TCP/IP的核心思想就是网络互联,将使用不同低层协议的异构网络,在传输层、网络层建立一个统一
的虚拟逻辑网络,以此来屏蔽所有物理网络的硬件差异,从而实现网络的互联
3.举例说明TCP/IP协议应用层涉及的重要协议的中文名称与英文缩写
(1)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用来传递制作的网页文件。
(2)文件传输协议FTP,用于实现互联网中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
(3)电子邮件协议SMTP,用于实现互联网中电子邮件传送功能。
(4)远程登陆协议TELNET,用于实现互联网中远程登录功能。
(5)域名服务系统DNS,用于实现网络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服务。
4.简述对等网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特点
在对等网中没有专用的服务器、每台计算机地位平等、每台计算机既可充当服务器又可充当客户机的网络工作模式,在C/S和B/S模式中,计算机被分为服务器和客户机两种,服务器负责为全体客户机提供有关服务,而客户机负责向服务器发送服务请求并处理相关事务。
在C/S模式中,用户请求的任务有服务器端程序与客户端应用程序共同完成,不同的任务要安装不同的客户端软件。
在B/S模式中,客户端只需要安装浏览器,用户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服务器接收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将结果返回给浏览器显示,不必为客户端开发特定的软件
5.子网掩码的用途是什么
子网掩码是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的根据,将两台计算机各自的P地址
与子网掩码进行AND运算后,如果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说明两台计算机是处于同一个子网的,可以进行
直接通信,对应于网络号部分,掩码中的值为1,而对应于主机号部分,掩码中的值为0
6.简述设计Web站点的一般步骤
(1)对Web站点作出具体的规划;
(2)准备Web站点的素材;
(3)创建 FrontPage Web站点和制作网页;
(4)测试Web站点(5)发布Web站点;
(6)宣传自己的Web站点:
(7)对Web站点进行维护和更新
7.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协议起什么作用
网络协议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规则,它包括一套完整的语
句和语法规则。一般来说,网络协议可以理解为不同的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语言”,即两台计算机要进行信
息交换,必须事先约定好一个共同遵守的规则。
8.网页设计中,什么是超链接
超链接是网页和网页之间的联系纽带,就是通过在一个页面中的指定超链接载体上设置链接到目标
的地址,在用户测览这个页面时单击超链接的载体将链接到目标页面,这就是超链接技术
9.什么是局域网?有什么特点?
局域网是一种计算机化的通信网络,支持各种数据通信设备间的设备互连、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主要特点是:(1)覆盖地理范围小,所有的站点共享较高的总带宽,即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一般大于
10Mbps,可达1Gbps);(2)具有较小的时延和较低的误码率;(3)局域网组网方便灵活,是目前计算机网络中
最活跃的一个分支。
10.计算机网络中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网络硬件和网络件两大类。常见的网络硬件有:计算机、网络接口设备、通
信介质以及各种网络互联设备等。常用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等。
.
㈡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1、运算器和控制器属于计算机的(C ) A、外部设备B、内存C、CPUD、系统软件2、数据传输速率是Modem的重要技术指标,单位为( A )A、b/sB、Bytes/SC、KB/SD、MB/S3、计算机的核心部分是( C )A、操作系统B、硬盘XC、CPUD、内存4、Intranet采用的协议为( A)A、TCP/IPB、PX/SPXC、SET/SSLD、X.255、显示器和打印机属于计算机系统中的( C )A、辅助存储器B、输入设备C、输出设备D、软件系统6、( D)是随机存取存储器。A、CPUB、内存C、ROMD、RAM7、按照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SQL2000属于(D )A、通用软件B、操作系统C、语言处理系统D、数据库管理系统8、( B)的实际名称叫非易失随机访问存储器(NVRAM),特点是断电后数据不消失,因此可以作为外部存储器使用。A、闪存B、内存C、ROMD、硬盘9、大多数局域网采用以中央结点为中心与各结点连接的方式,按拓扑结构分,这属于( B )结构。A、环型B、星型C、总线型D、多边型10、一条实际的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可包含( D )信道。A、1个B、2个C、3个D、多个1 (多选) (B )和(C )统称为外部设备。P1
A.存储器 B.外存储器 C.输入输出设备 D.外围设备
2 (多选)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ABC)和其它外围设备等。P1
A.存储器 B.输入输出设备 C.CPU D.扫描仪
3 (单选) (C)是指组成计算机的任何机械的、磁性的、电子的装置或部件。 P1
A.计算机软件 B.计算机软件系统 C.计算机硬件 D.计算机硬件系统
5 (多选) 不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还是微型计算机,都是由( A)和(B )两大部分组成。 P1
A.计算机硬件系统 B.计算机软件系统 C.计算机系统 D.计算机辅助工具
6 (多选) 微型计算机的内存根据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A )和( D) P3
A.RAM B.DVD C.CD-ROM D.ROM
7 (单选) CPU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是主频,主频越(B ),表明CPU的运算速度越快,当然性能也越好。 P2
A.低 B.高 C.中等 D.一般
8 (单选) (B )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等操作。 P2
A.控制器 B.运算器 C.计算器 D.存储器
9 (多选) 中央处理器称为CPU,它主要由( C)和( A)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P1
A.控制器 B.计算器 C.运算器 D.调制解调器
10 (多选) 文字处理软件按功能分,大致有以下几大类( BAC)。 P8
A.具有较完备功能的文字处理软件 B.简单的文本编辑程序
C.专业印刷排版系统 D.表格处理软件
11 (多选) 根据开发方式和适用范围,应用软件又可分为(B )和(C)。 P8
A.文字处理软件 B.通用应用软件 C.定制应用软件 D.管理系统软件
12 (单选) 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 C)具有特殊的地位,它能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P7
A.语言处理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操作系统 D.常用服务程序
13 (单选) ( B)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常用服务程序等。 P7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定制软件 D.辅助开发软件
14 (单选) 在Internet上所有主机都有一个”名字-地址”及”地址-名字”的映射,完成这一映射的系统叫做域名系统。那么,完成”名字-地址”映射的过程叫( D)。 P16
A.反向解析 B.逆向解析 C.顺向解析 D.正向解析
15 (单选) 每个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 ( B)两部分组成。 P15
A.服务器地址 B.主机地址 C.客户机地址 D.域名地址
16 (单选) 局域网作用范围小,分布在一个房间、一个建筑物或一个企事业单位。地理范围在10m~1km。传输速率在( C)以上。P10
A.1.5Mbps B.2Mbps C.1Mbps D.10Mbps
17 (多选) 决定局域网 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有:(ABC )。 P12
A.网络拓扑 B.传输介质 C.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D.局域网传输协议
18 (多选) 计算机网络按分布距离可分为(ACD )。P10
A.局域网 B.互联网 C.广域网 D.城域网
19 (多选) 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有:(ABD )。P20
A.线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端到端交换 D.分组交换
20 (单选) 数据通信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与数据终端设备连接起来,执行( A)的系统。P16
A.数据通信 B.线路通信 C.单工通信 D.双工通信
21 (单选) (C )是将组成字符的各个比特按顺序逐位地在信道上传输。 P18
A.并行传输 B.基带传输 C.串行传输 D.频带传输
22 (多选) 通信的目的是信息传输。那么,通信的三要素是( ABC)。 P16
A.信源 B.载体 C.信宿 D. 信道
㈢ 4174计算机网络原理答案
21 分布式系统
22 通信节点 数据节点(不确定,记不清楚了)
23 移相键控法
24 数字
25 信道
26 码元(不确定)
27
28 会话层
29 协议 传输协议
30 可靠的
31 通信链路
32 地址
33 智能 管理
34 管理
35 开放系统?或 网状
不好意思,我没耐心了
㈣ 求2014年四月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既可作为点—点线路通信子网又可作为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是
A.星形拓扑 B.网状形拓扑
C.树形拓扑 D.总线形拓扑
2.下列机构中,负责因特网RFC技术文件管理的是
A.ITU B.IETF
C.ANSI D.ISO
3.按照网络的交换方式划分的网络类型中不包括
A.电路交换网 B.报文交换网
C.分组交换网 D.虚拟交换网
4.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
A.互联参考模型 B.网络概念框架
C.网络体系结构 D.网络结构描述
5.下列关于“面向连接服务”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传输数据前建立连接 B.每个分组要带目的节点地址
C.收发数据的顺序不变 D.通信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6.下列网络协议中提供不可靠的用户数据报传送服务的是
A.ARP B.TCP
C.DNS D.UDP
7.TCP/IP参考模型中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端—端通信的层次是
A.应用层 B.传输层
C.互连层 D.主机—网络层
8.规定DTE与DCE接口线的信号电平、发送器输出—阻抗的物理层特性属于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9.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接入方法不包括
A.波分多址接入 B.频分多址接入
C.时分多址接入 D.码分多址接入
10.设码元速率为3600Baud,调制电平数为8,则数据传输速率为
A.1200bps B.7200bps
C.10800bps D.14400bps
11.TCP端口号的范围是
A.0~256 B.0~1023
C.0~65535 D.1024~65535
12.对模拟数据进行数字信号编码的最常用方法是
A.相位调制 B.频率调制
C.脉码调制 D.振幅调制
13.ADSL服务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属于
A.频分多路复用 B.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C.波分多路复用 D.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14.下列关于数据交换技术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要求 B.对于猝发式的通信电路交换最为合适
C.数据报方式中目的地要重组报文 D.虚电路方式数据传送前要设置虚电路
15.在广域网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是
A.环形拓扑 B.星形拓扑
C.网形拓扑 D.总线拓扑
16.HDLC的帧类型中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帧是
A.命令帧 B.信息帧
C.无编号帧 D.监控帧
17.既考虑拓扑结构又兼顾网络负载的静态路由算法是
A.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B.基于流量路由算法
C.泛射路由选择算法 D.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18.在数据通信过程中发现或纠正差错,把差错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称为
A.差错控制 B.流量控制
C.链路控制 D.拥塞控制
19.下列关于IP协议基本任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IP不保证服务的可靠性 B.IP提供面向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机制
C.IP不检查被丢弃的报文 D.在主机资源不足时可能丢弃数据报
20.在TCP/IP网络中,站点发送ARP请求所用的方式是
A.单播 B.组播
C.转播 D.广播
21.下列网络协议中,使用端口号为25的是
A.HTTP B.TELNET
C.SMTP D.GOPHER
22.IEEE802.3MAC帧的前导码中每个字节的比特模式为
A.01111110 B.10101010
C.10000001 D.10101011
23.无线局域网中为实现传输介质共享而采用的协议是
A.CSMA/CA B.F'TP
C.CSMA/CD D.SDP
24.应对网络被动攻击通常采取的手段是
A.检测恢复 B.预防
C.数据加密 D.认证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5.在广播式网络中,发送报文分组的目的地址有单播地址、多播地址和________地址。
26.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的网络协议要素是________。
27.令牌环网上最严重的两种错误是________和数据帧无法撤销。
28.因特网支持的永久组地址224.0.0.1代表________中所有的系统。
29.传输层地址是主机上的某个________使用的端口地址。
30.CSMA协议与ALOHA协议的主要区别是多了一个________机制。
31.若使采用4B/5B编码的FDDI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0Mbps,则信道的信号速率应达到________。
32.千兆以太网为了确保最小帧长为64字节,同时维持网络直径为200m,采用了数据包分组和________两种技术。
33.TCP协议用于控制数据段是否需要重传的依据是设立________。
34.蓝牙(Blue Tooth)是一种短距离的________技术标准的代称。
35.ATM信元长度为53个字节,其中信元头的长度为________个字节。
36.WAP是一种用在无线通信设备的移动通信技术,其功能类似于因特网上的________协议。
37.TagSwitching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增强广域网________的路由/转发能力。
38.保护数据不受主动攻击(数据的伪造和变动)的措施称为________技术。
39.交换机可以用来分割LAN、连接不同的LAN或扩展LAN的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星形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缺点。
41.简述Go-back-N策略的基本原理。
42.简述IP协议(包括主机和网关)对输入数据报的处理过程。
43.简述目前数字签名的基本过程。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4.已知一个IP数据报中携带了TCP报文,计算该TCP报文中数据段的最大理论长度。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5.已知信道带宽为6KHz、采用四相调制技术,分别计算在不考虑噪声情况下和信噪比为30dB情况下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6.若采用同步时分复用TDM技术,一条带宽1.92Mbps的线路可以复用多少条64Kbps的信道?该线路上1秒钟最多可以传输多少个以太网的数据帧?(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7.在令牌环网中,设传输速率为1Mbps,传播速率为2×108m/s,则该环网接口中的1位延迟相当于多少米电缆?若该令牌环网的电缆长度为10Km、有40个站点,每个站点的接口引入1位延迟,则环网的等效位长度是多少比特?(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48.说明IPv4地址的组成结构并画出A、B、C三类IP地址的格式,给出它们的表示范围。
49.题49图为拨号用户访问Internet的示意图。请从以下A~K的备选答案中为图中(1)至(6)选择具体的协议。
A. PPP B. SDLC C. HDLC
D. DNS E. IP F. TCP
G. HTTP H.RS-232C I. SMTP
J. OSPF K. POP3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㈤ 求"计算机网络原理与使用技术"试题
一、单项或多项选择题(红色标记的为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哪种交换方法实时性最好?C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线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
2.下列传输介质中,哪种传输介质的抗干扰性最好? B
(A)双绞线
(B)光缆
(C)同轴电缆
(D)无线介质
3.下列说法哪些正确:B
(1) 虚电路与电路交换没有实质不同
(2) 在通信的两站间只能建立一条虚电路
(3) 虚电路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拆除三个阶段
(4) 虚电路的各结点不需要为每个分组作路由选择判定
4.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三个主要技术是: ABC
(A)拓扑结构
(B)传输介质
(C)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D)链路距离
5.按照路径选择算法,连接LAN的网桥通常分为A 。
(A)透明网桥
(B)协议转换网桥
(C)源路径选择透明网桥
(D)源路径选择网桥
6.在Web的Client/Server工作环境中, 起着控制的作用。 B
(A)Web服务器
(B)Web浏览器
(C)HTTP协议
(D)HTML语言
7.帧中继技术本质上是分组交换技术,它与X .25建议的主要关系是 。 B
(A)对X.25协议进行了扩充
(B)对X.25协议进行了简化
(C)与X.25协议进无关
(D)都不是
8.在OSI/RM中,一个层N与它之上的N+1层的关系是什么? A
(A)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第N+1层把从第N接收的信息添一个报头
(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D)第N层与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
9.两个不同计算机类型能通信,如果: ABC
(A)它们符合OSI/RM
(B)它们都使用TCP/IP
(C)它们都使用兼容的协议组
(D)它们一个是WINDOWS,一个是UNIX工作站
10.域名与下面哪个一一对应? B
(A)物理地址
(B)IP地址
(C)网络
(D)以上都不是
11.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A
(A)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B)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
(C)将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
(D)将解析IP地址为主机名
12.以下哪个IP地址属于C类地址?BC
(A)10.2.3.4
(B)202.38.214.2
(C)192.38.214.2
(D)224.38.214.2
13.下列哪些分段可能是数据长度为336字节的IP数据报的分段? AD
(A)数据长度=320,偏移=0,M标志=1
(B)数据长度=320,偏移=0,M标志=0
(C)数据长度=16,偏移=320,M标志=0
(D)数据长度=16,偏移=40,M标志=0
14.WWW服务器把信息组织成 。 B
(A)集中网页
(B)分布式超文本/超媒体
(C)关系数据库
(D)主页
15.网络的配置主要是安装和配置 。 D
(A)用户
(B)IP地址
(C)网卡
(D)协议
16.无论是SLIP还是PPP协议都是 协议。 D
(A)物理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数据链路层
17.在计算机网络中 只隔离冲突,但不隔离广播。 C
(A)中继器
(B)路由器
(C)网桥
(D)网关
18.当相邻高层的实体把 传到低层实体后,被低层实体视为 。 D
(A)IDU,PDU
(B)PDU,IDU
(C)IDU,SDU
(D)PDU,SDU
19.物理层协议主要规定了 等四大特性。 ABCD
(A)机械(B)功能 (C)电气(D)过程
20.任何一层的报文由 组成。 AD
(A)报头
(B)协议
(C)数据报
(D)上一个相邻高层的实体的数据
21.描述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 。 D
(A)报文
(B)分组
(C)数据报
(D)帧
22.下述哪个选择正确地描述了OSI/RM的分层次序。C
(A)PH、DL、T、N、P、S、A
(B)PH、DL、N、T、P、S、A
(C)PH、DL、N、T、S、P、A
(D)DL、PH、T、N、P、S、A
23.在载波侦听与总线访问方法上,CSMA/CD类似------CSMA协议。 A
(A)1-坚持式
(B)P-坚持式
(C)非坚持式
(D)都不是
24.路由器通过 层进行网络互连。 D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运输层
(D)网络层
25.下面 网络技术最适合多媒体通信的需求。 C
(A)X.25
(B)ISDN
(C)ATM
(D)帧中继
26.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有____。 ABC
(A)总线型
(B)星型
(C)环型
(D)不规则型
27.下列哪种交换方法最有效地使用网络带宽? A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线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
28.数据通信中,利用编码来进行差错控制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 AB
(A)自动重发请求ARQ
(B)前向纠错FEC
(C)混合纠错HEC
(D)纠错编码
29.OSI/RM的三个主要概念是: C
(A)architecture、model、switch
(B)subnet、layer、primitives
(C)services、interface、protocol
(D)WAN、MAN、LAN
30.决定HDLC帧类型的字段是: C
(A)A字段
(B)B字段
(C)C字段
(D)F字段
二、(本题12分)三个网络经网桥B和路由器RT互连在一起,如图1所示。若主机S向主机T发送数据。主机S发送数据帧F1,经路由器RT后变成F2,再经过网桥B达到主机T后变成F3。在每个数据帧中,包含有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那么请根据这四个地址在帧中的实际位置,用图中所给定的地址将它们标识在数据帧F1 、F2、和F3中。
F1
F2
F3
三、(本题12分)如图2所示的是TCP连接管理有限状态机。图中客户端的状态变换用实线,服务器端的状态变换用虚线。请以 事件/动作 的形式,直接在图中的粗实线和虚线上标出其状态变换的条件(本题答案做在试题卷上)。
四、(本题16分)请根据图3所示的网络,描述使用RIP协议时路由表的建立过程(注:只要给出各路由器在建立路由表的过程中使用的路由表)。
路由表样板:
㈥ 计算机网络基础题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交换的方式有三种。
一,线路交换,适用于交互式通信以及远距离成批处理,建立一次连接就可以传送大量数据。
二,报文交换。接点间存储转发。间歇式较轻负载。在每个接点中,接收整个报文,暂存这个报文,然后发送到下一个节点。报文交换节点通常是一台通用的小型计算机。
三,分组交换。适用于数据报,虚电路。
㈦ 求助 计算机网络试题
一、是非题(请在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个2分,共20分)
1.所有以太网交换机端口既支持10BASE-T标准,又支持100BASE-T标准。( )
2.Ethernet、Token Ring与FDDI是构成虚拟局域网的基础。( )
3.ATM既可以用于广域网,又可以用于局域网,这是因为它的工作原理与Ethernet基本上是相同的。( )
4.Windows操作系统各种版本均适合作网络服务器的基本平台。( )
5.局域网的安全措施首选防火墙技术。( )
6.帧中继的设计主要是以广域网互连为目标。( )
7.应用网关是在应用层实现网络互连的设备。( )
8.双绞线是目前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 )
9.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是一种在同步或异步线路上对数据包进行封装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早期的家庭拨号上网主要采用SLIP协议,而现在更多的是用PPP协议。( )
10.如果多台计算机之间存在着明确的主/从关系,其中一台中心控制计算机可以控制其它连接计算机的开启与关闭,那么这样的多台计算机就构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选题和多选题(除题目特殊说明是多选题外,其他均为单选题。每空2分,共40分)
1.(4选2)网络按通信方式分类,可分为( )和( )。
A. 点对点传输网络 B. 广播式传输网络
C. 数据传输网络 D. 对等式网络
2.能实现不同的网络层协议转换功能的互联设备是( )。
A. 集线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网桥
3.路由器(Router)是用于联接逻辑上分开的( )网络。
A. 1个 B. 2个 C. 多个 D. 无数个
4.(4选2)计算机网络完成的基本功能是( )和( )。
A. 数据处理 B. 数据传输 C. 报文发送 D. 报文存储
5. (4选2)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目标要求网络保证其信息系统资源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限的传播范围,还必须保障网络信息的( )、( ),以及网络服务的保密性。
A. 保密性 B. 可选择性 C. 可用性 D. 审查性
6. (12选5)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同层对等实体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 ),相邻层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 ),相邻层间进行信息交换是使用的一组操作原语称为( )。( )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信息传送,它利用( )层提供的服务来完成此功能。
可供选择的答案:
A. 1、接口; 2、协议 3、服务 4、关系 5、调用 6、连接
B. 1、表示; 2、数据链路 3、网络 4、会话 5、运输 6、应用
7.(4选3)下列关于ATM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 固定信元长度为53字节 B. 提供QoS的参数
C. 一次群接入支持48条用用户信道和一条信令信道 D. ATM物理传输媒体可以是光纤
8.(4选2)FDDI的特点是( )、( )。
A. 利用单模光纤进行传输 B. 使用有容错能力的双环拓扑
C. 支持500个物理连接 D. 光信号码元传输速率为125Mbaud
9.快速以太网集线器按结构分为( )。
A. 总线型和星型 B. 共享型和交换型
C. 10M和100M网 D. 全双工和半双工
10.UDP提供面向( )的传输服务。
A. 端口 B. 地址 C. 连接 D. 无连接
参考答案: 1、AB 2、C 3、C 4、AB 5、BC
6、A2 A1 A3 B5 B3 7、ADB 8、BD 9、B 10、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选择”,属于ISO/OSI RM中____________ 层的功能。
2.收发电子邮件,属于ISO/OSI RM中 ____________层的功能。
3.IP地址205.3.127.13用2进制表示可写为____________ 。
4. 某B类网段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该子网段最大可容纳____________ 台主机。
5.脉冲编码调制的工作原理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6.分布式路由选择方法三要素分别是对网络某种特性的测量过程、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7.充分利用现有接入条件的宽带接入技术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___。
8.100Mb/s快速以太网系统内的集线器按结构分为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9.基于交换结构的两个正在研究的高速局域网络标准分别是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10.常见的实用网络协议有____________ 、IPX/SPX和____________ 。
11.网络运行中心对网络及其设备管理的三种方式是:基于SNMP的代理服务器方式、____________ 方式和 ____________方式。
参考答案:
1. 网络
2. 应用
3.11001101 00000011 01111111 00001101
4.254
5.采样、 量化 、编码
6.如何传播测量结果的协议、 如何计算出确定的路由
7.全光网、XDSL X表示A/H/S/C/I/V/RA等不同数据调制实现方式、HFC 光纤同轴混合
8.共享型 、交换型
9.ATM 、光纤通道
10.TCP/IP、 NetBEUI
11.本地终端 、远程telnet命令
四、简答题(20分)
1、简述什么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常见的拓扑结构。
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几何排列形式。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树型网络、环型网络和网状型网络。
2、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在同步通信传送时,发送方和接收发将整个字符组作为一个单位传送,数据传输的效率高。一般用在高速传输数据的系统中。异步通信方式实现比较容易,因为每个字符都加上了同步信息,计时时钏的漂移不会产生大的积累,但每个字符需要多占2-3位的开销,适用于低速终端设备。由于这种方式的字符发送是独立的,所以也称为面向安符的异步传输方式。
3、试比较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参考答案:
模拟信号的电平随时间连续变化,语音信号是典型的模拟信号。能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称为模拟信道。强果利用模拟信道传送数字信号,必须经过数字与模拟信号之间的变换(A/D变换器),例如,调制解调过程。
离散的数字信号在计算机中指由“0”、“1”二进制代码组成的数字序列。能传输离散的数字信号的信道称为数字信道。当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字信号是不需要进行变换。数字信道适宜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史需解决数字信道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问题。
4、计算机网络需要哪几方面的安全性?
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需要以下3个方面的安全性:
(1)保密性:计算机中的信息只能授予访问权限的用户读取(包括显示、打印等,也包含暴露信息存在的事实)。
(2)数据完整性: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只能被授予权限的用户修改。
(3)可利用性:具有访问要限的用户在需要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得到密文。
5、配置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其包括哪几部分功能?
参考答案:
配置管理的作用包括确定设备的地理位置、名称和有关细节,记录并维护设备参数表;用适当的软件设置参数值和配置设备功能;初始化、启动、关闭网络或网络设备;维护、增加、更新网络设备以及调整网络设备之间的关系等。
配置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4部分功能:
(1)视图管理。
(2)拓扑管理。
(3)软件管理。
(4)网络规划和资源管理。
㈧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知识点简答题整理
基带传输:比特流直接向电缆发送,无需调制到不同频段;
基带信号:信源发出的没有经过调制的原始电信号;
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标识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全网范围唯一;
传输时延:将分组的所有比特推向链路所需要的时间;
协议:协议是通信设备通信前约定好的必须遵守的规则与约定,包括语法、语义、定时等。
网络协议:对等层中对等实体间制定的规则和约定的集合;
MODEM :调制解调器;
起始(原始)服务器:对象最初存放并始终保持其拷贝的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并通过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集合;
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多路复用:在一条传输链路上同时建立多条连接,分别传输数据;
默认路由器:与主机直接相连的一台路由器;
LAN :局域网,是一个地理范围小的计算机网络;
DNS :域名系统,完成主机名与 IP 地址的转换;
ATM :异步传输模式,是建立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基础上的一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
Torrent :洪流,参与一个特定文件分发的所有对等方的集合;
Cookie :为了辨别用户、用于 session 跟踪等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的数据;
SAP :服务访问点;
n PDU : PDU 为协议数据单元,指对等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单位;第 n 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PPP :点对点传输协议;
Web caching :网页缓存技术;
Web 缓存:代替起始服务器来满足 HTTP 请求的网络实体。
Proxy server :代理服务器;
Go-back-n :回退 n 流水线协议;允许发送方连续发送分组,无需等待确认,若出错,从出错的分组开始重发;接收方接收数据分组,若正确,发 ACK ,若出错,丢弃出错分组及其后面的分组,不发任何应答;
Packet switching :分组交换技术;
CDMA :码分多路复用技术;各站点使用不同的编码,然后可以混合发送,接收方可正确提取所需信息;
TDM :时分多路复用,将链路的传输时间划分为若干时隙,每个连接轮流使用不同时隙进行传输;
FDM :频分多路复用,将链路传输频段分成多个小的频段,分别用于不同连接信息的传送;
OSI :开放系统互连模型,是计算机广域网体系结构的国际标准,把网络分为 7 层;
CRC :循环冗余检测法,事先双方约定好生成多项式,发送节点在发送数据后附上冗余码,使得整个数据可以整除生成多项式,接收节点收到后,若能整除,则认为数据正确,否则,认为数据错误;
RIP :路由信息协议;
Socket (套接字):同一台主机内应用层和运输层的接口;
转发表:交换设备内,从入端口到出端口建立起来的对应表,主要用来转发数据帧或 IP 分组;
路由表:路由设备内,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建立起来的最佳路径表,主要用来转发 IP 分组;
存储转发:分组先接收存储后,再转发出去;
虚电路网络:能支持实现虚电路通信的网络;
数据报网络:能支持实现数据报通信的网络;
虚电路:源和目的主机之间建立的一条逻辑连接,创建这条逻辑连接时,将指派一个虚电路标识符 VC.ID ,相关设备为它运行中的连接维护状态信息;
毒性逆转技术: DV 算法中,解决计数到无穷的技术,即告知从相邻路由器获得最短路径信息的相邻路由器到目的网络的距离为无穷大;
加权公平排队 WFQ :排队策略为根据权值大小不同,将超出队列的数据包丢弃;
服务原语:服务的实现形式,在相邻层通过服务原语建立交互关系,完服务与被服务的过程;
透明传输:在无需用户干涉的情况下,可以传输任何数据的技术;
自治系统 AS :由一组通常在相同管理者控制下的路由器组成,在相同的 AS 中,路由器可全部选用同样的选路算法,且拥有相互之间的信息;
分组丢失: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到达接收方的现象;
隧道技术:在链路层或网络层通过对等协议建立起来的逻辑通信信道;
移动接入:也称无线接入,是指那些常常是移动的端系统与网络的连接;
面向连接服务:客户机程序和服务器程序发送实际数据的分组前,要彼此发送控制分组建立连接;
无连接服务:客户机程序和服务器程序发送实际数据的分组前,无需彼此发送控制分组建立连接;
MAC 地址:网卡或网络设备端口的物理地址;
拥塞控制:当网络发生拥塞时,用响应的算法使网络恢复到正常工作的状态;
流量控制:控制发送方发送数据的速率,使收发双方协调一致;
Ad Hoc 网络:自主网络,无基站;
往返时延:发送方发送数据分组到收到接收方应答所需要的时间;
电路交换:通信节点之间采用面向连接方式,使用专用电路进行传输;
ADSL :异步数字用户专线,采用不对称的上行与下行传输速率,常用于用户宽带接入。
多播:组播,一对多通信;
路由器的组成包括: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交换结构、选路处理器;
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客户机 / 服务器结构、对等共享、混合;
集线器是物理层设备,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设备,网卡是数据链路层设备,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
双绞线连接设备的两种方法:直连线和交叉线,同种设备相连和计算机与路由器相连都使用交叉线;不同设备相连用直连线;
MAC 地址 6 字节, IPv4 地址 4 字节, IPv6 地址 16 字节;
有多种方法对载波波形进行调制,调频,调幅,调相;
IEEE802.3 以太网采用的多路访问协议是 CSMA/CD ;
自治系统 AS 内部的选路协议是 RIP 、 OSPF ;自治系统间的选路协议是 BGP ;
多路访问协议:分三大类:信道划分协议、随机访问协议、轮流协议;
信道划分协议包括:频分 FDM 、时分 TDM 、码分 CDMA ;
随机访问协议包括: ALOHA 、 CSMA 、 CSMA/CD(802.3) 、 CSMA/CA(802.11) ;
轮流协议包括:轮询协议、令牌传递协议
ISO 和 OSI 分别是什么单词的缩写,中文意思是什么?用自己的理解写出 OSI 分成哪七层?每层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开放系统互连模型;
OSI分为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层名称解决的问题主要功能
应用层实现特定应用选择特定协议;针对特定应用规定协议、时序、表示等,进行封装。在端系统中用软件来实现,如HTTP;
表示层压缩、加密等表示问题;规定数据的格式化表示,数据格式的转换等;
会话层会话关系建立,会话时序控制等问题;规定通信的时序;数据交换的定界、同步、建立检查点等;
传输层源端口到目的端口的传输问题;所有传输遗留问题:复用、流量、可靠;
网络层路由、拥塞控制等网络问题;IP寻址,拥塞控制;
数据链路层相邻节点无差错传输问题;实现检错与纠错,多路访问,寻址;
物理层物理上可达;定义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等;
因特网协议栈分层模型及每层的功能。
分层的优点:使复杂系统简化,易于维护和更新;
分层的缺点:有些功能可能在不同层重复出现;
假设一个用户 ( 邮箱为: [email protected]) 使用 outlook 软件发送邮件到另一个用户 ( 邮箱为: [email protected]) ,且接收用户使用 IMAP 协议收取邮件,请给出此邮件的三个传输阶段,并给出每个阶段可能使用的应用层协议。
用户 [email protected] 使用outlook软件发送邮件到 163 邮件服务器
163邮件服务器将邮件发送给用户 [email protected] 的yahoo邮件服务器
用户 [email protected] 使用IMAP协议从yahoo邮件服务器上拉取邮件
第1、2阶段可以使用SMTP协议或者扩展的SMTP协议:MIME协议,第3阶段可以使用IMAP、POP3、HTTP协议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三次(二次为什么不行)?
为了实现可靠数据传输,TCP协议的通信双方,都必须维护一个序列号,以标识发送出去的数据包中,哪些是已经被对方收到的。三次握手的过程即是通信双方相互告知序列号起始值,并确认对方已经收到了序列号起始值的必经步骤。
如果只是两次握手,至多只有连接发起方的起始序列号能被确认,另一方选择的序列号则得不到确认。
选择性重传 (SR) 协议中发送方窗口和接收方窗口何时移动?分别如何移动?
发送方:当收到ACK确认分组后,若该分组的序号等于发送基序号时窗口发生移动;向前移动到未确认的最小序号的分组处;
接收方:当收到分组的序号等于接收基序号时窗口移动;窗口按交付的分组数量向前移动;
简述可靠传输协议 rdt1.0, rdt2.0, rdt2.1, rdt2.2 和 rdt3.0 在功能上的区别。
rdt1.0:经可靠信道上的可靠数据传输,数据传送不出错不丢失,不需要反馈。
rdt2.0(停等协议):比特差错信道上的可靠数据传输,认为信道传输的数据可能有比特差错,但不会丢包。接收方能进行差错检验,若数据出错,发送方接收到NAK之后进行重传。
rdt2.1:在rdt2.0的基础上增加了处理重复分组的功能,收到重复分组后,再次发送ACK;
rdt2.2:实现无NAK的可靠数据传输,接收方回发带确认号的ACK0/1,
收到出错分组时,不发NAK,发送接收到的上一个分组的ACK;
rdt3.0:实现了超时重发功能,由发送方检测丢包和恢复;
电路交换和虚电路交换的区别?哪些网络使用电路交换、报文交换、虚电路交换和数据报交换?请各举一个例子。
电路交换时整个物理线路由通讯双方独占;
虚电路交换是在电路交换的基础上增加了分组机制,在一条物理线路上虚拟出多条通讯线路。
电路交换:电话通信网
报文交换:公用电报网
虚电路交换:ATM
数据报交换:Internet
电路交换:面向连接,线路由通信双方独占;
虚电路交换:面向连接,分组交换,各分组走统一路径,非独占链路;
数据报交换:无连接,分组交换,各分组走不同路径;
交换机逆向扩散式路径学习法的基本原理:
交换表初始为空;
当收到一个帧的目的地址不在交换表中时,将该帧发送到所有其他接口(除接收接口),并在表中记录下发送节点的信息,包括源MAC地址、发送到的接口,当前时间;
如果每个节点都发送了一帧,每个节点的地址都会记录在表中;
收到一个目的地址在表中的帧,将该帧发送到对应的接口;
表自动更新:一段时间后,没有收到以表中某个地址为源地址的帧,从表中删除该地址;
非持久 HTTP 连接和持久 HTTP 连接的不同:
非持久HTTP连接:每个TCP连接只传输一个web对象,只传送一个请求/响应对,HTTP1.0使用;
持久HTTP连接:每个TCP连接可以传送多个web对象,传送多个请求/响应对,HTTP1.1使用;
Web 缓存的作用是什么?简述其工作过程:
作用:代理原始服务器满足HTTP请求的网络实体;
工作过程:
浏览器:与web缓存建立一个TCP连接,向缓存发送一个该对象的HTTP请求;
Web缓存:检查本地是否有该对象的拷贝;
若有,就用HTTP响应报文向浏览器转发该对象;
若没有,缓存与原始服务器建立TCP连接,向原始服务器发送一个该对象的HTTP请求,原始服务器收到请求后,用HTTP响应报文向web缓存发送该对象,web缓存收到响应,在本地存储一份,并通过HTTP响应报文向浏览器发送该对象;
简要说明无线网络为什么要用 CSMA/CA 而不用 CSMA/CD ?
无线网络用无线信号实施传输,现在的技术还无法检测冲突,因此无法使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而使用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A;
简述各种交换结构优缺点,并解释线头 HOL 阻塞现象。
内存交换结构:以内存为交换中心;
优点:实现简单,成本低;
缺点:不能并行,速度慢;
总线交换结构:以共享总线为交换中心;
优点:实现相对简单,成本低;
缺点:不能并行,速度慢,不过比memory快;
纵横制:以交叉阵列为交换中心;
优点:能并行,速度快,比memory和总线都快;
缺点:实现复杂,成本高;
线头HOL阻塞:输入队列中后面的分组被位于线头的一个分组阻塞(即使输出端口是空闲的),等待交换结构发送;
CSMA/CD 协议的中文全称,简述其工作原理。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在共享信道网络中,发送节点发送数据之前,先侦听链路是否空闲,若空闲,立即发送,否则随机推迟一段时间再侦听,在传输过程中,边传输边侦听,若发生冲突,以最快速度结束发送,并随机推迟一段时间再侦听;
奇偶校验、二维奇偶校验、 CRC 校验三者比较:
奇偶校验能检测出奇数个差错;
二维奇偶校验能够检测出两个比特的错误,能够纠正一个比特的差错;
CRC校验能检测小于等于r位的差错和任何奇数个差错;
GBN 方法和 SR 方法的差异:
GBN:一个定时器,超时,重发所有已发送未确认接收的分组,发送窗口不超过2的k次方-1,接收窗口大小为1,采用累计确认,接收方返回最后一个正确接受的分组的ACK;
SR:多个定时器,超时,只重发超时定时器对应的分组,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大小都不超过2的k-1次方,非累计确认,接收方收到当前窗口或前一窗口内正确分组时返回对应的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