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中val是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新倩女幽魂显示网络异常 2025-09-29 06:03:47
苹果一键网络设置 2025-09-29 06:02:22

计算机网络中val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4-28 20:24:39

1. 各位大虾能帮小弟一把吗有几个关于电脑术语的名词解释

你的问题好多啊,先回答一个:
1)。光纤接入
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可以分为有源光接入和无源光接入。光纤接入网(OAN Optical Access Network)主要的传输媒质是光纤,实现接入网的信息传送功能。
光纤接入主要应用于对服务质量要求严格,网络反应速度快的大型企业如电信、门户网站等,我们强力推荐光纤接入网--最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解决方案,特别是ATM无源光网络(ATM-PON)。以满足未激隐做来宽带多媒体需求。随着人们对网络的应用,光纤必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
接入特点:以太网方式接入。
接入速率:提供裸光纤,并支持2M,10M,100M等不同速率的流量。
2).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3).NTFS:
1、什么是NTFS-新(N)技术(T)文件(F)系统(S)?

想要了解NTFS,我们首先应该认识一下FAT。FAT(File Allocation Table)是“文件分配表”的意思。对我们来说,它的意义在于对硬盘分区的管理。FAT16、FAT32、NTFS是目前最常见的三种文件系统。
FAT16:我们以前用的DOS、Windows 95都使用FAT16文件系统,现在常用的Windows 98/2000/XP等系统均支持FAT16文件系统。它最大可以管理大到2GB的分区,但每个分区最多只能有65525个簇(簇是磁盘空间的配置单位)。随着硬盘或分区容量的增大,每个簇所占的空间将越来越大,从而导致硬盘空间的浪费。
FAT32:随着大容量硬盘的出现,从Windows 98开始,FAT32开始流行。它是FAT16的增强版本,可以支持大到2TB(2048G的分区。FAT32使用的簇比FAT16小,从而有效地节约了硬盘空间。
NTFS:微软Windows NT内核的系列操作系统支持的、一个特别为网络和磁盘配额、文件加密等管理安全特性设计的磁盘格式。随着以NT为内核的Windows 2000/XP的普及,很多个人用户开始用到了NTFS。NTFS也是以簇为单位来存储数据文件,但NTFS中簇的大小并不依赖于磁盘或分区的大小。簇尺寸的缩小不但降低了磁盘空间的浪费,还减少了产生磁盘碎片的可能。NTFS支持文件加密管理功能,可为用户提供更高层次的安全保证。

2、什么系统可以支持NTFS文件系统?

只有Windows NT/2000/XP才能识别NTFS系统,Windows 9x/Me以及DOS等操作系统都不能支持、识别NTFS格式的磁盘。由于DOS系统不支持NTFS系统,所以最好不要将C:盘制作为NTFS系统,这样在系统崩溃后便于在DOS系统下修复。
NTFS与明衡操作系统支持情况如下:
FAT16 windows 95/98/me/nt/2000/xp unix,linux,dos
FAT32 windows 95/98/me/2000/xp
NTFS windows nt/2000/xp

3、我们需要NTFS吗?

Windows 2000/XP在文件系统上是向下兼容的,它可以很好地支持FAT16/FAT32和NTFS,其中NTFS是Windows NT/2000/XP专用格式,它能更充分有效地利用磁盘空间、支持文件级压缩、具备更好的文件安全性。如果你只安装Windows 2000/XP,建议选择NTFS文件系统。如果多重引导系统,则系统盘(C盘)必须为FAT16或FAT32,否则不支持多重引导。当然,其他分携岁区的文件系统可以为NTFS。

4、如何将FAT分区转换为NTFS?

Windows 2000/XP提供了分区格式转换工具“Convert.exe”。Convert.exe是Windows 2000附带的一个DOS命令行程序,通过这个工具可以直接在不破坏FAT文件系统的前提下,将FAT转换为NTFS。它的用法很简单,先在Windows 2000环境下切换到DOS命令行窗口,在提示符下键入:D:\>convert 需要转换的盘符 /FS:NTFS。如系统E盘原来为FAT16/32,现在 需要转换为NTFS,可使用如下格式:D:\>convert e: /FS:NTFS。所有的转换将在系统重新启动后完成。本人推荐使用此法进行转换!

此外,你还可以使用专门的转换工具,如着名的硬盘无损分区工具Powerquest Partition Magic 7.0,软件下载页面http://soft.km169.net/soft/html/1964.htm,使用它完成磁盘文件格式的转换也是非常容易的。首先在界面中的磁盘分区列表中选择需要转换的分区。从界面按钮条中选择“Convert Partition”按钮,或者是从界面菜单条“Operations”项下拉菜单中选择“Convert”命令。激活该项功能界面。在界面中选择转换输出为“NTFS”,之后单击“OK”按钮返回程序主界面。单击界面右下角的“Apply”添加设置。此后系统会重新引导启动,并完成分区格式的转换操作。

5、如何在NTFS格式分区下找回意外删除丢失的文件?

你可以使用专门的软件,如Final Data for NTFS,或者是Get Data Back for NTFS 1.04。这两个软件的文件恢复效果都不错。本人推荐使用数据恢复功能强大、速度快的Get Data Back for FAT 1.05/NTFS 1.04(是2个软件),下载地址http://download-tipp.de/cgi-bin/[email protected]&type=phrase&bool=and。如果在文件删除后没有任何文件操作,恢复率接近100%。所以不要等到文件删除后才安装这个软件,最好是与Windows系统一起安装,并在出现文件误删除后立刻执行恢复操作,一般可以将删除的文件恢复回来。

6、如果Windows 2000/XP安装在C盘(NTFS格式),当Windows崩溃时在DOS状态下不能进入C盘,怎么办?

你可以使用Windows 2000/XP的安装光盘启动来修复Windows,或者是制作Windows 2000/XP的安装启动应急盘。注意:Windows 2000的安装盘制作程序在程序的安装光盘中,而Windows XP的应急盘制作是独立提供的,需要从微软的网站下载。

7、Final Data for NTFS或Get Data Back for NTFS可以修复被意外格式化的硬盘吗?

这两个软件都可以恢复格式化删除的数据(低级格式化除外)。常规格式化删除的只是数据信息,低级格式化则删除全部数据区,当硬盘技术还不像现在这样发达的时候,磁盘表面很容易磨损。硬盘使用者对经常出现的读错误,往往采用低级格式化。修复被格式化的硬盘,只能将这个硬盘拆下来,安装到其他的计算机中,之后执行文件修复操作。Final Data甚至可以修复由CIH病毒破坏的硬盘。

8、Windows 98(FAT系统)下如何直接读写NTFS文件系统?

当电脑安装有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XP两个操作系统,如何在FAT系统下直接读写NTFS文件系统?虽然FAT系统可以转换为NTFS系统,但是有时我们需要在机器中同时安装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XP。此时的麻烦就来了,由于Windows 98不能读取Windows 2000的NTFS,那么如何进行数据交换呢?实际上我们只需要使用一个小小的软件NTFS for Windows 98就可以让Windows 98轻松读取、甚至写入NTFS分区。首先,到该工具的下载网址http://down.hothost.com/list.asp?id=514下载NTFS for Windows 98 1.07版(能读、写!)。解压缩后,请把CR整个目录(里边有7个读取NTFS文件系统必须使用到Windows 2000/XP的系统文件,其它3个是注释文件)COPY到C盘(也可改名为NTFS_FILES,我是这样改的),安装结束后会出现一个配置界面,在该界面中的“NTFS System Files”项中需要设置的是程序可以借用的Windows 2000/XP系统的相关文件保存路径,你就选择刚才COPY到盘的CR目录即可,然后其它什么都不必去操作,到此设置完成,单击OK按钮保存设置并退出。重启后就可以在Windows 98下访问NTFS分区了!经过实际使用,证明安装此软件后,在NTFS分区上能读、写!
以上内容本人在WIN98SE+WINXP_PROCN+WINXP_PROEN及WINME+WINXP_PROCN+WINXP_PROEN上验证通过!(2台机)

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建议你不要实施,至少我是这样做的。
[Drive Letter Assignments”项中提供的设置是设置允许可以识别的NTFS分区盘符,设置的依据可以参考在Windows 2000/XP下的盘符顺序。如果单击界面中的“Advanced”按钮,在关联界面中提供了针对设置的NTFS分区高级设置,其中包括设置为只读属性“Read-Only”、允许写入“Write-Through”。对于检查点间隔“Checkpoint Interval”和写回间隔“Writeback nterval”,使用程序提供的默认设置即可。]

9、如何在DOS系统下直接读写NTFS文件系统?

Winternals Software LP 公司提供了工具软件解决了这个问题。用一张MS-DOS启动盘就可以作到以前不可能作到的事,修改,删除,更新 NTFS上的文件,实际 NTFSDOS pro 是在 Windows NT 出问题时的一个修复工具。下载页面http://soft.winzheng.com/searchengine.asp,键入“NTFS”查找该站软件,就可以找出NTFSDOS PRO 4.0,最好选择服务器2下载。具体安装过程并不复杂,按照提示做好启动盘即可。

10、在NTFS系统下,如何保护自己的文件、文件夹?

由于NTFS文件分区格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如果你不希望自己在硬盘中的文件被其他人调用或查看,使用权限控制方式加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设置方法非常简单: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使用鼠标右键单击需要加密的文件夹,选择“Properties”,切换到“Security”选项卡。在“Group of user names”项中设置允许访问的用户只有Administrator和自己。删除其他的所有用户。保存设置退出即可。此后,其他用户将不能访问该文件夹。使用这项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证只有你一个人知道Administrator密码,并且设置其他用户不能属于Administrator。此外,你还可以详细的给每个用户设置权限,包括设置读取权限、写入权限、删除权限等,这样使用起来就更加灵活。你还可以设置权限,控制一个磁盘,或者磁盘分区只为自己使用,这样其他人就不能看到你的任何东西了。

4).DDN即数字数据网,是利用光纤,数字微波或卫星等数字信道永久或半永久性电路,以传输数据信号为主的数字传输网络。
DDN可以为用户提供点对点,点对多点的全数字、全透明的高质量数字专用传输通道,传输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以满足用户多媒体通信和组建中高速计算机通信网的需要。
DDN提供的通信速率:2.4kbps-2Mbps
--数字数据网的特点
(1)全数字透明传输,传输质量高,能提供2Mbit/s或n×64Kbit/s(≤2M)速率的数字传输信道。
(2) DDN的主干传输为光纤传输,高速安全,误码率极小,网络可靠性高
(3)通信时延小,网络处理速度快
(4)协议简单,不受任何规程的约束,面向各类数据用户。
(5)灵活的连接方式
(6)网络运行管理简便
由于DDN网是一个全透明网络,能提供多种业务来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为分组交换网、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提供中继电路。
提供帧中继业务。
提供语音、G3传真、图像、智能用户电报等通信。
提供虚拟专用网业务。

--数字数据网服务功能
点对点通信:
提供透明的数字传输通道,适用于信息量大,实时性强的数据通信
适用于LAN/WAN的互联,不同类型网络的互联等
点对多点通信:
主机同时向多个远端终端发送信息。适用于证券行情发布,电子公告牌等。
轮询通信:多个远程终端通过征用或轮询方式与主机通信,适用于各种会话式,查询式的远程终端与中心主机互联,如民航售票,银行储蓄的联网。
语音传输:同时支持电话和传真,支持标准的语音压缩,另外,DDN也适用于用户交换机(PBX)的连接。

2. 如何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网络状态

netstat命令是一个监控TCP/IP网络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显示路由表、实际的网络连接以及每一个网络接口设备的状态信息,在计算机上执行netstat后,其输出结果为: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w/o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2 210.34.6.89:telnet 210.34.6.96:2873 ESTABLISHED
tcp 296 0 210.34.6.89:1165 210.34.6.84:netbios-ssn ESTABLISHED
tcp 0 0 localhost.localdom:9001 localhost.localdom:1162 ESTABLISHED
tcp 0 0 localhost.localdom:1162 localhost.localdom:9001 ESTABLISHED
tcp 0 80 210.34.6.89:1161 210.34.6.10:netbios-ssn CLOSE

Active UNIX domain sockets (w/o servers)
Proto RefCnt Flags Type State I-Node Path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16178 @000000dd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16176 @000000dc
unix 9 [ ] DGRAM 5292 /dev/log
unix 1 [ ] STREAM CONNECTED 16182 @000000df

从整体上看,netstat的输出结果游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称为有源TCP连接,另一个是Active UNIX domain sockets,称为有源Unix域套接口。在上面的输出结果中,第一部分有5个输出结果,显示有源TCP连接的情况,而第二部分的输出结果显示的是Unix域套接口的连接情况。Proto显示连接使用的协议;RefCnt表示连接到本套接口上的进程号;Types显示套接口的类型;State显示套接口当前的状态;Path表示连接到套接口的其它进程使用的路径名。
事实上,netstat是若干个工具的汇总。

◆ 显示路由表
在随- r标记一起调用n e t s t a t时,将显示内核路由表,就像我们利用r o u t e命令一样。产生的输出如下:

[root@machine1 /]$ netstat -nr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SS Window irtt Iface
210.34.6.0 0.0.0.0 255.255.255.128 U 0 0 0 eth0
192.168.1.0 0.0.0.0 255.255.255.0 U 0 0 0 eth1
127.0.0.0 0.0.0.0 255.0.0.0 U 0 0 0 lo
0.0.0.0 210.34.6.2 0.0.0.0 UG 0 0 0 eth0

- n 选项令netstat以点分四段式的形式输出IP地址,而不是象征性的主机名和网络名。如果想避免通过网络查找地址(比如拍磨困避开DNS或NIS服务器),这一点是特别有用的。
netstat输出结果中,第二列展示的是路由条目所指的网关,如果没有使用网关,就会出现一个星号(*)或者0.0.0.0;第三列展示路由的概述,在为具体的I P地址找出最恰当的路由时,内核袭念将查看路由表内的所有条目,在对找到的路由与目标路由比较之前,将对I P地址和genmask进行按位“与”计算;第四列显示了不同的标记,这些标记的说明如下:

■ G 路由将采用网关。
■ U 准备使用的接口处于“活动”状态。
■ H 通过该路由,只能抵达一台主机。
■ D 如果路由表的条目是由ICMP重定向消息生成的,就会设置这个标记。
■ M 如果路由表条目已被ICMP重定向消息修改,就会设置这个标记。

netstat输出结果的Iface显示该连接所用的物理网卡,如eth0表示用第一张,eth1表示用第二张。

◆ 显示接口特性

在随- i标记一起调用时, netstat将显示网络接口的当前配置特性。除此以外,如果调用时还带上-a选项,它还将输出内核中所有接口,并不只是当前配置的接口。netstat-i的输出结果是这样的:

[root@machine1 /]$ netstat -i
Kernel Interface table
Iface MTU Met RX-OK RX-ERR RX-DRP RX-OVR TX-OK TX-ERR TX-DRP TX-OVR Flg
eth0 1500 0 787165 0 0 1 51655 0 0 0 BRU
eth1 1500 0 520811 0 0 0 1986 0 0 0 BRU
lo 3924 0 1943 0 0 0 43 0 0 0 LRU

MTU和Met字段表示的是接口的MTU和度量值值;RX和TX这两列表示的是已经准确无误地收发了多少数据包( RX - OK / TX - OK)、产生了多少错误( RX-ERR/TX-ERR)、丢弃了多少包(RX-DRP/TX-DRP),由于误差而遗失了多少包(RX-OVR/TX-OVR);最后一列展示的是为这个接口设置的标记,在利用ifconfig显示接口配置时,这些标记都采用一个字母。它们的说明如下:

■ B 已经设置了一个广播地址。
■ L 该接口是一个回送设备。
■ M 接收所有数据包(混乱模式)。
■ N 避免跟踪。
■ O 在该接口上,禁用A R P。
■ P 这是一个点到点链接。
■ R 接口正在运行。
■ U 接口处于“活动”状态。

◆ 显示链接
netstat支持用于显示活动或被动套接字的选项集。选项- t、- u、- w和- x分别表示TCP、UDP、RAW和UNIX套接字连接。如果你另外还提供了一个- a标记,还会显示出等待连接(也就是说处于监听模式)的套接字。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份服务器清单,当前所有运行于系统中的所有服务器都会列入其中。

调用netstat -ta时,输出结果如下:

[root@machine1 /]$ netstat -ta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servers and established)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2 210.34.6.89:telnet 210.34.6.96:2873 ESTABLISHED
tcp 0 0 210.34.6.89:1165 210.34.6.84:netbios-ssn ESTABLISHED
tcp 0 0 localhost.localdom:9001 localhost.localdom:1162 ESTABLISHED
tcp 0 0 localhost.localdom:1162 localhost.localdom:9001 ESTABLISHED
tcp 0 0 *:9001 *:* LISTEN
tcp 0 0 *:6000 *:* LISTEN
tcp 0 0 *:socks *:* LISTEN
tcp 0 80 210.34.6.89:1161 210.34.6.10:netbios-ssn CLOSE

上面的输出表明部分服务器处于等待接入连接状态。利用- a选项的话,netstat还会显示出所有的套接字。注意根据端口号,可以判断出一条连接是否是外出连接。对呼叫方主机来说,列出的端口号应该一直是一个整数,而对众所周知服务(well known service)端口正在使用中的被呼叫方来说,netstat采用的则是取自/etc/services文件的象征性服务名。

3. 什么是VAL 云端

所谓云端是泛指网络。
云端服务宽镇用白话文讲就是网络服务网络,举凡运用网络沟通多台计算机的运算慎散粗工作,或是透过网络联机取得由远程主机提供的服务等,都可以算是一种云掘知端服务。

4. 跪求!关于计算机的文章

注:文章分两部分,计算机的现状和未来

计算机发展及现状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涉及到通信与计算机两个领域。它的诞生使计算机体系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当今社会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水平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水平,而且已经成为衡量其国力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自50年代开始,人们及各种组织机构使用计算机来管理他们的信息的速度迅速增长。早期,限于技术条件使得当时的计算机都非常庞大和非常昂贵,任何机构都不可能为雇员个人提供使用整个计算机,主机一定是共享的,它被用来存储和组织数据、集中控制和管理整个系统。所有用户都有连接系统的终端设备,将数据库录入到主机中处理,或者是将主机中的处理结果,通过集中控制的输出设备取出来。它最典型的特征是:通过主机系统形成大部分的通信流程,构成系统的所有通信协议都是系统专有的,大型主机在系统中占据着绝对的支配作用,所有控制和管理功能都是由主机来完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大量功能先进的个人计算机的问世,使得每一个人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计算机,进行他所希望的作业处理,以个人计算机(PC)方式呈现的计算能力发展成为独立的平台,导致了一种新的计算结构---分布式计算模式的诞生。
一般来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第二阶段:在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完成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研究,形成了计算机网络;
第三阶段:在解决计算机连网与网络互连标准化问题的背景下,提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与协议,促进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第四阶段:计算机网络向互连、高速、智能化方向发展,并获得广泛的应用。
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强烈的社会需求与先期技术的成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也证实了这条规律。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时,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并没有直接的联系。50年代初,由于美国军方的需要,美国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进行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要实现这样的目的,首先要完成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研究。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完全可以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终端通信线路连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的终端键入程序,通过通信线路传送到中心计算机,人们把这种以单个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它是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一种。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建成的由一台计算机与分布在全美国的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航空订票系统SABRE-1就是这种计算机通信网络。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出现了多台计算机互连的需求。这种需求主要来自军事、科学研究、地区与国家经济信息分析决策、大型企业经营管理。他们希望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成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使用本地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也可以使用连网的其它地方计算机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以达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目的。这一阶段研究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ARPAnet(通常称为ARPA网)。1969年ARPA网只有4个结点,1973年发展到40个结点,1983年已经达到100多个结点。ARPA网通过有线、无线与卫星通信线路,使网络覆盖了从美国本土到欧洲与夏威夷的广阔地域。ARPR网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对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与子课题研究内容的描述;
2、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两级网络结构的概念;
3、研究了报文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法;
4、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与协议体系。

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的要害技术继续发展
未来的计算机技术将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尽管受到物理极限的约束,采用硅芯片的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的性能还会持续增长。作为Moore定律驱动下成功企业的典范Inter预计2001年推出1亿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并预计在2010年推出集成10亿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其性能为10万MIPS(1000亿条指令/秒)。而每秒10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将出现在本世纪初出现。超高速计算机将采用平行处理技术,使计算机系统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或同时对多个数据进行处理,这是改进计算机结构、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的要害技术。
同时计算机将具备更多的智能成分,它将具有多种感知能力、一定的思考与判定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除了提供自然的输入手段(如语音输入、手写输入)外,让人能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各种交互设备已经出现,虚拟现实技术是这一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
传统的磁存储、光盘存储容量继续攀升,新的海量存储技术趋于成熟,新型的存储器每立方厘米存储容量可达10TB(以一本书30万字计,它可存储约1500万本书)。信息的永久存储也将成为现实,千年存储器正在研制中,这样的存储器可以抗干扰、抗高温、防震、防水、防腐蚀。如是,今日的大量文献可以原汁原味保存、并流芳百世。
新型计算机系统不断涌现
硅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也意味着硅技术越来越近其物理极限,为此,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正在加紧研究开发新型计算机,计算机从体系结构的变革到器件与技术革命都要产生一次量的乃至质的飞跃。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等将会在21世纪走进我们的生活,遍布各个领域。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基于量子效应基础上开发的,它利用一种链状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表示开与关的状态,利用激光脉冲来改变分子的状态,使信息沿着聚合物移动,从而进行运算。
量子计算机中数据用量子位存储。由于量子叠加效应,一个量子位可以是0或1,也可以既存储0又存储1。因此一个量子位可以存储2个数据,同样数量的存储位,量子计算机的存储量比通常计算机大许多。同时量子计算机能够实行量子并行计算,其运算速度可能比目前个人计算机的PentiumⅢ晶片快10亿倍。目前正在开发中的量子计算机有3种类型:核磁共振(NMR)量子计算机、硅基半导体量子计算机、离子阱量子计算机。预计2030年将普及量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即全光数字计算机,以光子代替电子,光互连代替导线互连,光硬件代替计算机中的电子硬件,光运算代替电运算。
与电子计算机相比,光计算机的“无导线计算机”信息传递平行通道密度极大。一枚直径5分硬币大小的棱镜,它的通过能力超过全世界现有电话电缆的许多倍。光的并行、高速,天然地决定了光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很强,具有超高速运算速度。超高速电子计算机只能在低温下工作,而光计算机在室温下即可开展工作。光计算机还具有与人脑相似的容错性。系统中某一元件损坏或出错时,并不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
目前,世界上第一台光计算机已由欧共体的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的70多名科学家研制成功,其运算速度比电子计算机快1000倍。科学家们预计,光计算机的进一步研制将成为21世纪高科技课题之一。
生物计算机(分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就是蛋白质分子与四周物理化学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计算机的转换开关由酶来充当,而程序则在酶合成系统本身和蛋白质的结构中极其明显地表示出来。
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处于不同状态时可以代表信息的有或无。DNA分子中的遗传密码相当于存储的数据,DNA分子间通过生化反应,从一种基因代玛转变为另一种基因代码。反应前的基因代码相当于输入数据,反应后的基因代码相当于输出数据。假如能控制这一反应过程,那么就可以制作成功DNA计算机。
蛋白质分子比硅晶片上电子元件要小得多,彼此相距甚近,生物计算机完成一项运算,所需的时间仅为10微微秒,比人的思维速度快100万倍。DNA分子计算机具有惊人的存贮容量,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储1万亿亿的二进制数据。DNA计算机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只有电子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由于生物芯片的原材料是蛋白质分子,所以生物计算机既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又可直接与生物活体相联。预计10~20年后,DNA计算机将进入实用阶段。
纳米计算机
“纳米”是一个计量单位,一个纳米等于10[-9]米,大约是氢原子直径的10倍。纳米技术是从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前沿科研领域,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现在纳米技术正从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起步,把传感器、电动机和各种处理器都放在一个硅芯片上而构成一个系统。应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计算机内存芯片,其体积不过数百个原子大小,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纳米计算机不仅几乎不需要耗费任何能源,而且其性能要比今天的计算机强大许多倍。
目前,纳米计算机的成功研制已有一些鼓舞人心的消息,惠普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已开始应用纳米技术研制芯片,一旦他们的研究获得成功,将为其他缩微计算机元件的研制和生产铺平道路。 互联网络继续蔓延与提升
今天人们谈到计算机必然地和网络联系起来,一方面孤立的未加入网络的计算机越来越难以见到,另一方面计算机的概念也被网络所扩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Internet在过去如火如荼地发展,其影响之广、普及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从没有一种技术能像Internet一样,剧烈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习惯方式。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计算机网络直接或间接地与Internet相连,使之成为一个全球范围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人们可以通过Internet与世界各地的其它用户自由地进行通信,可从Internet中获得各种信息。
回顾一下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就可以感受到互联网普及之快。近三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我国互联网络状况的调查表明我国的Internet发展呈现爆炸式增长,2000年1月我国上网计算机数为350万台,2001年的统计数为892万台,翻一番多;2000年1月我国上网用户人数890万;2001年1月的统计数为2250万人,接近于3倍;2000年1月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48575,2001年1月的统计数为122099个,接近于3倍;国际线路的总容量目前达2799M,8倍于2000年1月的351M。
人们已充分领略到网络的魅力,Internet大大缩小了时空界限,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共享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概念被事实一再证实,被世人逐步接受。
在未来10年内,建立透明的全光网络势在必行,互联网的传输速率将提高100倍。在Internet上进行医疗诊断、远程教学、电子商务、视频会议、视频图书馆等将得以普及。同时,无线网络的构建将成为众多公司竞争的主战场,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无线接入随时随地连接到Internet上,进行交流、获取信息、观看电视节目。
移动计算技术与系统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以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新的业务和应用不断涌现。移动计算正是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随时能够交换和处理信息所提出,业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移动计算包括三个要素:通信、计算和移动。这三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移动计算概念提出之前,人们对它们的研究已经很长时间了,移动计算是第一次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通信系统的容量可以通过计算处理(信源压缩,信道编码,缓存,预取)得到提高。
移动性可以给计算和通信带来新的应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无线移动环境带来的挑战。在无线移动环境中,信号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和衰落的影响,会有多径和移动,给信号带来时域和频域弥散、频带资源受限、较大的传输时延等等问题。这样一个环境下,引出了很多在移动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中未碰到的问题。第一,信道可靠性问题和系统配置问题。有限的无线带宽、恶劣的通信环境使各种应用必须建立在一个不可靠的、可能断开的物理连接上。在移动计算网络环境下,移动终端位置的移动要求系统能够实时进行配置和更新。第二,为了真正实现在移动中进行各种计算,必须要对宽带数据业务进行支持。第三,如何将现有的主要针对话音业务的移动治理技术拓展到宽带数据业务。第四,如何把一些在固定计算网络中的成熟技术移植到移动计算网络中。
面向全球网络化应用的各类新型微机和信息终端产品将成为主要产品。便携计算机、数字基因计算机、移动手机和终端产品,以及各种手持式个人信息终端产品,将把移动计算与数字通信融合为一体,手机将被嵌入高性能芯片和软件,依据标准的无限通信协议(如蓝牙)上网,观看电视、收听广播。在Internet上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自然不会把汽车仅作为代步工具,汽车将向用户提供上网、办公、家庭娱乐等功能,成为车轮上的信息平台。
跨入新世纪的门槛,畅想未来之时,我们不妨回顾本世纪人们对计算机的熟悉。1943年IBM总裁Thomas Wason说“我认为全世界市场的计算机需求量约为五台”。1957年美国PrenticeHall的编辑撰文“我走遍了这个国家并和许多最优秀的人们交谈过,我可以确信数据处理热不会热过今年”。1968年IBM的高级计算机系统工程师的微晶片上注解“但是……它究竟有什么用呢?”。1977年数字设备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Ken Olson说“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在家里放一台计算机”。愿我们的所言也将被证实是肤浅的、保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