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生考试试题
扩展阅读
程序会导致电脑黑屏吗 2025-09-28 23:57:42

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生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 2023-05-04 22:39:43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求助

10.B 11.D12.B 13.A 14.B 15.A 16.D 17.A 18.C 19.A 20.D
有些答案不是很肯定,紧供参考

❷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请高手进来!

1.B
2.B
3.C
4.A
5.A
6.A
7.B
8.B
9.D
10.A
11.A
12.B
13.D
14.A
15.B
16.B
17.B
18.A
19.A
20.A

❸ 关于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的疑问

还是做做真题集,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历年真题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提取码:w2wt

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历年真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做真题,做历年真题集,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方向;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❹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请高手帮忙!!

很长时间没有看过了,就说几个我知道的吧
21.资源子网
2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23.协议规格说明
25.文件服务
26.异步传输模式
27.虚电路
28.直接存储转发死锁
29.分组丢弃法
31.面向字节计数
33.128Kbps
34.异步的
http://lizisk.blog.163.com/edit/#
呵呵,顺便有空踩踩我博客,刚申请的。

❺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试题,求解!!

1计算机网络:
2、网卡
3、活动目录
4、网络协议:
5、VLAN(Visual local area network)——称为虚拟局域网
二、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DNS主要作用是域名解析 ARP协议:IP地址转化为MAC地址。 ( )
4、错?
5、错
6、错
7、错 CSMA/CD适用于以太网。
8、错 光纤
9、错
10、NTFS文件系统利用convert命令可以转化为FAT文件系统。( )
三、填空题
1、WAN MAN LAN
2、星型 树型
3、光纤 电缆 双绞线
4、STP<可屏蔽双绞线> UTP<不可屏蔽双绞线> ,单膜光纤 多膜光纤。
5、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 表示层 应用层
6、A类 B类 C类 D类
四、单选题
1、D
2、C
3、A 主机是资源子网
4、D
5、 C
6、B
7、D
8、D
9、C
10、B MAC地址 48位

❻ 计算机网络考研试题

计算机考研统考编号为408,指在每年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考试试题由教育司统一命题,而不再是招生学校自主命题。计算机考研统考考试科目固定四门: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分值共计150分。计算机考研统考在2009年首次实行,全国所有高校必须执行。但在2013年,教育部发布公告,各高校可申请不再参与统考,当年包括东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计算机专业较强的985高校退出统考,之后众高校陆续回到自主命题阵营。但计算机统考仍然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考试主流。 2016年不参与统考的学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科院沈阳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等33所高校。

❼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考试选择题..求助...!!

1:B 2:D 3:D 4:B 5:B 6:A 7:B 8:BA 9:B 10:A

❽ 计算机网络专业考研题目~请高手解答!谢谢!

如果我能答上,我也去考研了,唉!!!

❾ 求解两道计算机网络技术题目

第二题:

(1)每个分组大小1000b,头100b,显然每个分组的数据部分是1000-100=900b,而总数据大小是9000b,故需要9000/900=10个分组

(2)总的发送时延=总分组大小/数据传输速度=1000b*10个/10Mbps=1000微秒

(3)如图所示,题目说了各个线路的传输速率都一样是10Mbps,所以不用什么迪杰斯特拉算法求最短路径,直接数路由器的个数就行了,最少的路由数当然是三个,就是最下面这条嘛

(4)分组在各个路由器内部的排队处理时延是100微秒,那么每个分组的时延就是100/10=10微秒

(5)这种分组交换的时延计算问题其实可以这样看,先将总数据按电路交换算发送时延,再加上最后一个分组按报文交换计算的转发时延,最后再加上一些传播、排队、处理等的时延即可。

总的发送时延就是(2)的1000微秒,最后一个分组第一次的发送时延已经包括在总发送时延里面了,故只需计算它的转发时延即可,转发时延=(1000b/10Mbps)*3=300微秒,故总的发送加转发时延是1000+300=1300微秒,然后总排队处理时延=4*100=400微秒,总传播时延=4*10=40微秒,故从H1发送到H2接收,总时延是1300+400+40=1740微秒

如果答案不对,那有可能是排队处理时延指的是每个分组,也就是总排队处理时延要再乘10,最后结果是1300+4000+40=5340微秒,相应的(4)就改为100微秒

大体的过程就是如此,其实出题人很仁慈了,一个一个问号带你做,真正的考试应该没有(1)(2)(3)(4)问,直接就是(5)求从发送到接收的总时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