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
扩展阅读
有哪些母婴购物网站 2025-09-28 15:27:19
免费手机版图片编辑软件 2025-09-28 15:21:05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

发布时间: 2023-05-11 09:04:09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TELNET是一个简单的远程终端协议,用户用TELNET就可在其所在地通过TCP连接注册(即登录)到远地的另一台主机上(使用主机名或P地址)。TELNET能将用户的击键传到远地主机,同时也能将远地主机的输出通过TCP连接返回到用户屏幕。这种服务是透明的,因为用户感觉到好像键盘和显示器是直接连在远地主机上。因此, TELNET又称为终端仿真协议 。

TELNET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在本地系统运行TELNET客户进程,而在远地主机则运行TELNET服务器进程。和FTP的情况相似, 服务器中的主进程等待新的请求,并产生从属进程来处理每一个连接。

TELNET能够适应许多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差异。例如,对洞明于文本中一行的结束,有的系统使用ASCI码的回车(CR),有的系统使用换行LF),还有的系统使用两个字符,回车-换行(CR-LF)。又如,在中断一个程序时,许多系统使用Control--C,但也有系统使用ESC按键。为了适应这种差异,TELNET定义了数据和命令应怎样通过互联网。这些定义就是所谓的 网络虚拟终端NVT (Network Virtual Terminal)。

NVT的意义: 客户软件把用户的击键和命令转换成NVT格式,并送交服务器。服务器软件把收到的数据和命令从NVT格式颂早转换成远地系统所需的格式。向用户返回数据时,服务器把远地系统的格式转换为NVT格式,本地客户再从NVT格式转换到本地系统所需的格式。

NVT的格式定义很简单。所有的通信都使用8位一个字节。在运转时,NVT使用7位ASCI码传送数据,而当高位置1时用作控制命令。ASCⅡ码共有95个可打印字符(如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和33个控制字符。所有可纳樱告打印字符在NVT中的意义和在ASCI码中一样。但NVT只使用了ASCII码的控制字符中的几个。此外,NVT还定义了两字符的CRLF为标准的行结束控刷符。当用户键入回车按键时,TELNET的客户就把它转换为CR-LF再进行传输,而TELNET服务器要把CR-LF转换为远地机器的行结束字符。

TELNET的选项协商(Option Negotiation)使TELNET客户和TELNET服务器可商定使用更多的终端功能,协商的双方是平等的。

Ⅱ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层有什么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层的功能有:

1、运输访问和管理

文件运输与远程文件访问是任何计算机网络最常用的两种应用。文件运输与远程访问所使用的技术是类似的

2、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与通用文件运输的另一个差别是,邮件文电是最高度结构化的文本。在许多系统中,每个文电除了它的内容外,还有大量的附加信息域,这些信息域包括发送方名和地址、接收方名和地址、投寄的日期和时刻、接收复写副本的人员表、失效日期、重要性等级、安全许可性以及其它许多附加信息。

3、虚拟终端

它实际上只是代有实际终端的抽象状态的一种抽象数据结构。这种抽象数据结构可由键盘和计算机两者操作,并把数据结构的当前状态反映在显示器上。

4、其它功能

(1)目录服务:它类似于电子电话本,提供了在网络上找人或查到可用服务地址的方法。

(2)远程作业录入:允许在一台计算机上工作的用户把作业提交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去执行。

(3)图形:具有发送如工程图在远地显示和标绘的功能。

(4)信息通信:用于家庭或办公室的公用信息服务。例如智能用户电报、电视图文等。

(2)计算机网络应用层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各层的作用:

1、实体层(物理层)

物理层说白了就是那些连线,光纤、双绞线之类的。

2、链接层(数据链路层)

也是计算机网络的低层,他的作用就是将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封装成帧交给物理层,以及将从物理层接收的帧解析出数据交给网络层。(ps:数据在物理层一般叫帧,在网络层交IP数据报或者包)。像适配器、转发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都被归在链接层。

3、网络层

网络层的作用是向上层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它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它是为主机间提供逻辑通信。这里涉及到地址解析,路由等内容。常见的路由器可以归为网络层。

4、运输层

运输层是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传说中的TCP三次握手、四次握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需要重点关注。

5、应用层

域名解析、HTTP、电子邮件等等都是应用层的范畴。应用层的协议比较多。

Ⅲ 计算机网络体系分为哪四层

1.、应用层

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高层,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例如:FTP、Telnet、DNS、SMTP等.

2.、传输层

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为应用灶拍游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证了数据包的顺序传送及数据的完整性。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协议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通过“三次握手”来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而UDP协议提供的则是不保证可靠的(并不是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3.、网际互联层

网际互联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它所包含的协议设计数据包在整个网络上的逻辑传输。注重重新赋予主机一个IP地址来完成对主机的寻址,它还负责数据包在多种网络中的路由。

该层有三个主要协议:网际协议(I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和互联网控制报文贺哗协议(ICMP)。

IP协议是网际互联层最重要的协议,它提供的是一个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递服务。

4.、网络接入层(即主机-网络层)

网络接入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它负责监视数据在主机和网络之间的交换。事实上,TCP/IP本身并未定义该层的协议,而由参与互连的各网络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然后与TCP/IP的网络接入层进行连接。地址解析协议(ARP)工作在此层,即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3)计算机网络应用层扩展阅读:

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划分为以下七层:

物理层: 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

数据链路层: 决定访问网络介质的方式。

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相当于邮局中的装拆箱工人。

网络层: 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 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传输层: 提供终端到终端的可靠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会话层: 允许用户使用简单易记的名称建立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

表示层: 协商数据交换格式 相当公司中简报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

应用层: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老板。

Ⅳ 计算机网络分为几层

第一层:物理层解决两个硬件之间怎么通信的问题,常见的物理媒介有光纤、电缆、中继器等。它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从网络层接收数据包,数据包 包含发送方和接收方的IP地址。数据链路层执行两个基本功能。它允许上层使用成帧之类的各种技术来访问介质,控制如何放置和接收来自介质的数据。第三层:网络层传输层将数据段传递到网络层。网络层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段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位于不同网络中的另一台计算机。网络层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网络层的功能是逻辑寻址、路由和路径确定。第四层:传输层OSI下3层的主要任务是数据通信,上3层的任务是数据处理,传输层是第四层,因此该层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和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五层:会话层是用户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协调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指从应用层接收数据,这些数据是以字符和数字的形式出现的,表示层将这些数据转换成为机器可以理解的二进制格式,也就是封装数据和格式化数据,例如将ASCII码转化为别的编码,这个功能称为“翻译”。第七层: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使计算机用户以及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是网络应用程序所使用的,例如HTTPS协议、HTTP协议,应用层是通过协议为网络提供服务,执行用户的活动。

Ⅳ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层协议主要有哪些

应用层协议包含以下内容:

1、DNS:域名系统DNS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为IP地址。

2、FTP:文件传输协议FTP是因特网上使用得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FTP提供交互式的访问,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类型与格式镇桥,并允许文件具有存取权限。FTP其于TCP。

3、telnet远程终端协议御乱猛:telnet是一个简单的远程终端协议,它也是因特网的正式标准。又称为终端仿真协议。

4、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是面向事务的应用层协议,它是万维网上能够可靠地交换文件的重要基础。http使用面向连接的TCP作为运输层协议,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

5、电子邮件协议SMTP:即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规定了在两个相互通信的SMTP进程之间应如何交换信息。SMTP通信的三个陪旁阶段:建立连接、邮件传送、连接释放。

6、POP3:邮件读取协议,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协议通常被用来接收电子邮件。

7、远程登录协议(Telnet):用于实现远程登录功能。

8、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由三部分组成:SNMP本身、管理信息结构SMI和管理信息MIB。SNMP定义了管理站和代理之间所交换的分组格式。SMI定义了命名对象类型的通用规则,以及把对象和对象的值进行编码。MIB在被管理的实体中创建了命名对象,并规定类型。

Ⅵ 计算机网络各层次有哪些

1、应用层

与其它计算机进行通讯的一个应用,它是对应应用程序的通信服务的。例如,一个没有通信功能的字处理程序就不能执行通信的代码,从事字处理工作的程序员也不关心OSI的第7层。但是,如果添加了一个传输文件的选项,那么字处理器的程序就需要实现OSI的第7层。示例:TELNET,HTTP,FTP,NFS,SMTP等。

2、表示层

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格式及加密。例如,FTP允许你选择以二进制或ASCII格式传输。如果选择二进制,那么发送方和接收方不改变文件的内容。如果选择ASCII格式,发送方将把文本从发送方的字符集转换成标准的ASCII后发送数据。在接收方将标准的ASCII转换成接收方计算机的字符集。示例:加密,ASCII等。

3、会话层

它定义了如何开始、控制和结束一个会话,包括对多个双向消息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连续消息的一部分时可以通知应用,从而使表示层看到的数据是连续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表示层收到了所有的数据,则用数据代表表示层。示例:RPC,SQL等。

4、传输层

这层的功能包括是否选择差错恢复协议还是无差错恢复协议,及在同一主机上对不同应用的数据流的输入进行复用,还包括对收到的顺序不对的数据包的重新排序功能。示例:TCP,UDP,SPX。

5、网络层

这层对端到端的包传输进行定义,它定义了能够标识所有结点的逻辑地址,还定义了路由实现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为了适应最大传输单元长度小于包长度的传输介质,网络层还定义了如何将一个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示例:IP,IPX等。

6、数据链路层

它定义了在单个链路上如何传输数据。这些协议与被讨论的各种介质有关。示例:ATM,FDDI等。

7、物理层

OSI的物理层规范是有关传输介质的特性,这些规范通常也参考了其他组织制定的标准。连接头、帧、帧的使用、电流、编码及光调制等都属于各种物理层规范中的内容。物理层常用多个规范完成对所有细节的定义。示例:Rj45,802.3等。

Ⅶ 网络中的7层是哪些呢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
第三层是网络层(Network layer)
第四层是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第五层是会话层(Session layer)
第六层是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OSI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由ISO发起的国际组织,其任务是生成国际计算机通讯标准,例如OSI模型,特别是促进不兼容系统间的互联。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各种网络产品的不断涌现,亟需解决不同系统互联的问题。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专门设立了一个委员会,提出了一种机系统互联的标准框架,即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 /RM)该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各层间不能把各自的工作内容绝对分别开来,又要密切合作,这是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即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开放,是指非垄断的。系统是指现实的系统中与互联有关的各部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由IBM公司提出(74年,SNA),以后其他公司也相继提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如:Digital公司的DNA,美国国防部的TCP/IP等,多种网络体系结构并存,其结果是若采用IBM的结构,只能选用IBM的产品,只能与同种结构的网络互联。为了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基于具体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称为开放系统互联模型。

分层优点
(1)人们可以很容易的讨论和学习协议的规范细节。
(2)层间的标准接口方便了工程模块化。
(3)创建了一个更好的互连环境。
(4)降低了复杂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产品开发的速度更快。
(5)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更容易记住个层的功能。
OSI是一个定义良好的协议规范集,并有许多可选部分完成类似的任务。它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务。是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所提供的服务。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即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

Ⅷ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和传输层及网络层协议有哪些

计算机网络中应用层、传输层和网络层涉及到的一些协议如下:

  • 应用层协议:应用层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高层的协议,用于处理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常用的应用层协议包括HTTP、FTP、SMTP、POP3、DNS等。

  • 传输层协议:传输层协议主要弊祥负责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通常包括TCP和UDP两种协议。其中,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而UDP协议则提供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 网络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主要负责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路由和转发,以及网络地址的管桐卜局理。常用的网络层协议包括IP、ICMP、ARP、RARP、OSPF等。其中,IP协议是局让互联网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负责实现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这些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组成了网络通信的基础框架。应用层协议直接面向用户应用程序,为其提供数据传输和交互的功能;传输层协议则通过TCP或UDP协议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网络层协议则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路由和转发,保证数据能够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可靠传输。

-------FunNet超有趣学网络

Ⅸ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Web&HTTP

计算机网络系列博文——目录

20世纪90年代初
因特网应用

Web应用的组成

由对象组成。对象是一个文件,如HTML文件,JPEG图像,Java程序,视频片段等。
对象可通过一个URL地址寻址。
Web页面常由一个HTML基本文件和多个引用对象构成。

URL(Uniform Resour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 RFC1738

用以寻址Web对象
由一个存放对象的服务器主机名和对象路径名构成。

HTTP 由客户端程序和服务端程序实现,二者通过交换HTTP报文会话。
HTTP规范定义了HTTP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通信协议。

Web浏览器实现HTTP客户端,请求、接收、展示Web对象
Web服务器实现HTTP服务端,响应客户的请求,发送对象

HTTP使用TCP作为支撑运输层协议。

端口:80

无状态协议 服务器不保存关于客户的任何信息
服务器向客户发送被请求的文件,而不存储任何关于客户的状态信息。

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RTT)
一个短分组从客户到服务器然后再返回客户所花费的时间。

某客户和服务器的一次会话中,每个请求/响应对通过一个单独的TCP连接传输

HTTP 1.0版本使用非持续性连接

对多个待获得的web对象,客户端一次只请求一个对象,待前一个对象接收完毕后再发送对下一个对象的请求。

时间分析

浏览器通常支持并行的TCP连接。并行TCP连接数通常为5~10个。
对多个待获得的web对象,客户端一次可同时建立多个TCP连接,以同时请求多个web对象。
时间分析

某客户和服务器的一次会话中,所有请求/响应对经同一TCP连接传输

HTTP 1.1版本在默认方式下采用持续连接,但也可由客户端/服务器配置为非持续连接。

客户端只有收到前一个响应后才发送新的请求
可理解为同个TCP内的串行

时间分析

客户端只要遇到一个引用对象就尽快发出请求
可理解为同个TCP内的并行
HTTP 1.1的默认选项

时间分析

TCP 三次握手
1.客户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小TCP报文段;
2.服务器用一个小TCP报文段做出确认和响应;
3.客户向服务器返回确认和一个HTTP请求报文;
4.服务器返回相应HTML文件;

HTTP规范
RFC 1945 , RFC 2616

用ASCII文本书写
HTTP协议有两类消息,请求消息(request)和响应消息(response)

请求行 HTTP请求报文的第一行

方法

首部行 请求行后继的其它行,包含一些会话信息

空行 回车换行,分隔首部行和实体体

实体体(entity body)
GET方法下实体体为空
POST方法下实体体包含表单信息

状态行

常见状态码

首部行

空行

实体体
包含了所请求的对象

HTTP是无状态协议,但cookie技术允许服务器识别用户
cookie在无状态的HTTP之上建立一个用户会话层

参见 [RFC 6265]

cookie组件

cookie技术的争议在于它可能泄露用户的隐私

代表原Web服务器来响应HTTP请求的网络实体

Web缓冲器通常由ISP购买并安装

允许缓存器证实其缓存的副本是新的。
如果缓存器有web对象最新的版本,则初始服务器不需要向缓存器发送该web对象

在HTTP请求消息中声明所持有版本的日期
If-modified-since: <date>

如果缓存的版本是最新的,则响应消息中不包含对象
HTTP/1.0 304 Not Modified

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CDN)
基于缓存器技术,CDN公司在因特网上安装许多地理上分散的缓存器,使得大流量本地化。
有共享CDN(Akamai,Limelight),专用CDN(谷歌,微软)

Ⅹ 计算机网络上逻辑上划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功能是什么

七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物理层功能 : O S I 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2、数据链路层: O S I 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递;

3、网络层: O S I 模型的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4、传输层: 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传输协议同时进行流量控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发送速率;

5、会话层: 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 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6、表示层: 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7、应用层: 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术语“应用层”并不是指运行在网络上的某个特别应用程序 ,应用层提供的服务包括文件传输、文件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信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