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及
扩展阅读
档口苹果电脑收款系统 2025-09-28 04:58:07

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及

发布时间: 2023-05-15 03:35:52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指什么安全

一.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编辑
互联网是对全世界都开放的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方便地传输和获取各种信息,互联网这种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国际性的特点就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互联网的不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几项:
1)网络的开放性
网络的技术是全开放的,使得网络所面临的攻击来自多方面。或是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或是来自对网络通信协议的攻击,以及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漏洞实施攻击。
2)网络的国际性
意味着对网络的攻击不仅是来自于本地网络的用户,还可以是互联网上其他国家的黑客,所以,网络的安全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3)网络的自由性
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自由的上网,发布和获取各类信息。
二网络系统的脆弱性
计算机网络本身存在一些固有的弱点(脆弱性),非授权用户利用这些脆弱性可对网络系统进行非法访问,这种非法访问会使系统内数据的完整性受到威胁,也可能使信息遭到破坏而不能继续使用,更为严重的是有价值的信息被窃取而不留任何痕迹。

网络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操作系统的脆弱性

网络操作系统体系结构本身就是不安全的,具体表现为:

·动态联接。为了系统集成和系统扩充的需要,操作系统采用动态联接结构,系统的服务和I/O操作都可以补丁方式进行升级和动态联接。这种方式虽然为厂商和用户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为黑客提供了入侵的方便(漏洞),这种动态联接也是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温床。

·创建进程。操作系统可以创建进程,而且这些进程可在远程节点上被创建与激活,更加严重的是被创建的进程又可以继续创建其他进程。这样,若黑客在远程将“间谍”程序以补丁方式附在合法用户,特别是超级用户上,就能摆脱系统进程与作业监视程序的检测。

·空口令和RPC。操作系统为维护方便而预留的无口令入口和提供的远程过程调用(RPC)服务都是黑客进入系统的通道。

·超级用户。操作系统的另一个安全漏洞就是存在超级用户,如果入侵者得到了超级用户口令,整个系统将完全受控于入侵者。

2.计算机系统本身的脆弱性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故障可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系统会停止工作。系统的硬件故障通常有硬件故障、电源故障、芯片主板故障、驱动器故障等;系统的软件故障通常有操作系统故障、应用软件故障和驱动程序故障等。

3.电磁泄漏

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端口、传输线路和各种处理机都有可能因屏蔽不严或未屏蔽而造成电磁信息辐射,从而造成有用信息甚至机密信息泄漏。

4.数据的可访问性

进入系统的用户可方便地复制系统数据而不留任何痕迹;网络用户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访问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并可将其复制、删除或破坏掉。

5.通信系统和通信协议的弱点

网络系统的通信线路面对各种威胁显得非常脆弱,非法用户可对线路进行物理破坏、搭线窃听、通过未保护的外部线路访问系统内部信息等。通信协议TCP/IP及FTP、E-mail、NFS、WWW等应用协议都存在安全漏洞,如FTP的匿名服务浪费系
统资源;E-mail中潜伏着电子炸弹、病毒等威胁互联网安全;WWW中使用的通用网关接口(CGI)程序、Java
Applet程序和SSI等都可能成为黑客的工具;黑客可采用Sock、TCP预测或远程访问直接扫描等攻击防火墙。

6.数据库系统的脆弱性

由于数据集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的管理是建立在分级管理的概念上,因此,DBMS的安全必须与操作系统的安全配套,这无疑是一个先天的不足之处。黑客通过探访工具可强行登录或越权使用数据库数据,可能会带来巨大损失;数据加密往往与DBMS的功能发生冲突或影响数据库的运行效率。由于服务器/浏览器(B/S)结构中的应用程序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所以,使用B/S结构的网络应用程序的某些缺陷可能威胁数据库的安全。

国际通用的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mysql、db2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以Oracle为例,仅CVE公布的数据库漏洞就有2000多个,同时我们在使用数据库的时候,存在补丁未升级、权限提升、缓冲区溢出等问题,数据库安全也由于这些存在的漏洞让安全部门越来越重视。

7.网络存储介质的脆弱

各种存储器中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存储介质很容易被盗窃或损坏,造成信息的丢失;存储器中的信息也很容易被复制而不留痕迹。

此外,网络系统的脆弱性还表现为保密的困难性、介质的剩磁效应和信息的聚生性等。

Ⅱ 计算机安全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什么安全和逻辑安全

物理安敏庆燃全和逻辑安全:

物理安全就是安装物理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之类的具有防火墙这样的硬件。

逻辑安装就是杀毒软件、安装系统补丁、关闭服务、端口,设置密码,等等等等。

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差顷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2)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及扩展阅读:

计算机安全中最重要的是存储数据的安全,其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计算机病毒、非法访桥虚问、计算机电磁辐射、硬件损坏等。计算机安全的另外一项技术就是加固技术,经过加固技术生产的计算机防震、防水、防化学腐蚀,可以使计算机在野外全天候运行。

Ⅲ 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包括哪两方面每个方面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硬件安全 计算机软件安全 数据安全
2网络安全:保密性 完整性 可靠性 实用性 可用性 占有性

Ⅳ 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应对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有系统安全、网络的安全、信息传播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具体如下:
1、系统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演和损坏而对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消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翻,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或受他人干扰。
2、网络的安全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踩。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信息传播安全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大云自由传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内容安全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其本质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Ⅳ 网络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网络安全相关内容有:1、网络攻击;2、信息安全;3、防抵赖问题;4、网络内部安全防范;5、网络防病毒;6、网络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等。

一、网络攻击

1、对网络的攻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服务供给和非服务攻击。从攻击的手段可以分为8类:系统入侵类攻击、缓冲区溢出类攻击、欺骗类攻击、拒绝服务类攻击、防火墙攻击、病毒类攻击、木马类攻击与后门攻击。

2、服务类攻击(Application Dependent Attrack)是指对为网络提供某种服务的服务器发起攻击,造成该服务器的“拒绝服务”,使网络工作不正常。拒绝服务类攻击(Denial-of-Service Attrack)产生的效果表现在消耗带宽、消耗计算资源、使系统和应用崩溃等方面,导致某种服务的合法使用者不能访问他有权限访问的服务。

3、非服务类攻击(Application Independent Attrack)不针对某项具体的应用设备,而是针对网络层等低级协议进行的攻击。此种攻击往往利用协议和操作系统实现协议时的漏洞来达到攻击的目的,是一种更为隐蔽而且危险的攻击手段。

二、信息安全

1、网络中的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储存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

2、信息储存安全是指如何保证静态存储在联网计算机中的信息不竖薯会被非授权的网络用户非法使用。

3、信息传输安全是指如何保证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和不被攻击。

信息传输安全的主要威胁有:截获信息、窃听信息、篡改信息与伪造信息。

保证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是数据加密与解密。

三、防抵赖问题

防抵赖是指如何防止信息源用户对其自身发送的信息事后不承罩悔认,或者是用户接受信息后不认账。需要通过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字信封、第三方确认等方法,来确保网络信息传输的合法性问题,防止抵赖现象的出现。

四、网络内部安全防物纤正范

网络内部的安全防范是指如何防止具有合法身份的用户有意或者无意的泄露对网络与信息安全有害的行为。

解决网络内部的不安全因素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网络管理软件随时监控网络运行状态和用户工作状态,对极其重要的网络资源(主机、数据库、磁盘等)的使用状态进行记录和审计;另一方面是指定和完善网络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强用户培训并管理。

五、网络防病毒

目前的病毒可以大致分为6类:引导型病毒、可执行文件病毒、宏病毒、混合病毒、木马病毒和Internet语言病毒。网络防病毒需要从防病毒技术和用户管理两个方面来解决。

六、网络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再厉害的企业也无法避免发生网络灾难,有些是认为可避免的灾难(如管理员操作失误误删数据),有些是无法避免的灾难,如意外停电,线路损坏。支付宝和微信去年也出现过几次宕机。因此网络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在实际的网络运行环境中,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可以从预防角度去避免,但是完全保证系统不出错是不太可能的。

Ⅵ 网络安全包括哪几个方面

网络安全由于不同的环境和应用而产生了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系统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损坏而对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消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露,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或受他人干扰。

2、网络的安全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信息传播安全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大云自由传输的信息失控。

4、信息内容安全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其本质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6)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及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性问题关系到未来网络应用的深入发展,它涉及安全策略、移动代码、指令保护、密码学、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网络安全管理等内容。一般专用的内部网与公用的互联网的隔离主要使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实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使互联网与内部网之间建立起 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

能够完成“防火墙”工作的可以是简单的隐蔽路由器,这种“防火墙”如果是一台普通的路由器则仅能起到一种隔离作用。

隐蔽路由器也可以在互联网协议端口级上阻止网间或主机间通信,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 由于隐蔽路由器仅仅是对路由器的参数做些修改,因而也有人不把它归入“防火墙”一级的措施。

Ⅶ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有哪些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及其上面的数据、系统和设备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破坏。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数据安全问题:包括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数据丢失等。

  • 网络安全问题:包括网络拒绝服务攻击、网络漏洞利用、网络欺骗等。

  • 设备安全问题:包括设备被未经授权的人员控制、设备被拦截数据等。

  • 用户行为安全问题:包括用户使用不安全的密码、用户点击不安全的链接等。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防止病毒、木马和恶意程序的侵入。

  • 使用强壮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防止密码被猜测或暴力破解。

  • 不要在公共网络上进行敏感操作,如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等,以防止数据被窃取。

  • 不要点击未知的链接,避免访问不安全的网站,防止计算机中毒。

Ⅷ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什么

相关推荐:《编程视频课程》铅歼
计算机网络安全不仅包括组网的硬件、管理控制网络的软件,也包括共享的资源,快捷的网络服务,所以定义网络安全应考虑涵盖计算机网络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参照ISO给出的计算机安全定义,认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不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使网络系统连续可靠性地正常运行,网络服务正常有序。”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逻辑安全肆悉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潜在威胁
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因素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裂激乎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Ⅸ 网络安全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网络安全相关内容有:1、网络攻击;2、信息安全;3、防抵赖问题;4、网络内部安全防范;5、网络防病毒;6、网络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等。

一、网络攻击

1、对网络的攻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服务供给和非服务攻击。从攻击的手段可以分为8类:系统入侵类攻击、缓冲区溢出类攻击、欺骗类攻击、拒绝服务类攻击、防火墙攻击、病毒类攻击、木马类攻击与后门攻击。

2、服务类攻击(Application Dependent Attrack)是指对为网络提供某种服务的服务器发起攻击,造成该服务器的“拒绝服务”,使网络工作不正常。拒绝服务类攻击(Denial-of-Service Attrack)产生的效果表现在消耗带宽、消耗计算资源、使系统和应用崩溃等方面,导致某种服务的合法使用者不能访问他有权限访问的服务。

3、非服务类攻击(Application Independent Attrack)不针对某项具体的应用设备,而是针对网络层等低级协议进行的攻击。此种攻击往往利用协议和操作系统实现协议时的漏洞来达到攻击的目的,是一种更为隐蔽而且危险的攻击手段。

二、信息安全

1、网络中的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储存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

2、信息储存安全是指如何保证静态存储在联网计算机中的信息不会被非授权的网络用户非法使用。

3、信息传输安全是指如何保证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和不被攻击。

信息传输安全的主要威胁有:截获信息、窃听信息、篡改信息与伪造信息。

保证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是数据加密与解密。

三、防抵赖问题

防抵赖是指如何防止信息源厅派用户对其自身发送的信息事后不承认,或者是用户接受信息后不认账。需要通过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字信封、第三方确认等方法,来确保网络信息传输的合法性问题,防止抵赖现象的出现。

四、网络内部安全防范

网络内部的安全防范是指如何防止具有合法身份的用户有意或者无意的泄露对网络与信息安全有害的行为。

解决网络内部的不安全因素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敬伏旁通过网络管理软件随时监控网络运行状态和用户工作状态,对极其重要的网络资源(主机、数据库、磁盘等)的使用状态进行记录和审计;另一方面是指定和完善网络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强用户培训并管理。

五、网络亮橡防病毒

目前的病毒可以大致分为6类:引导型病毒、可执行文件病毒、宏病毒、混合病毒、木马病毒和Internet语言病毒。网络防病毒需要从防病毒技术和用户管理两个方面来解决。

六、网络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再厉害的企业也无法避免发生网络灾难,有些是认为可避免的灾难(如管理员操作失误误删数据),有些是无法避免的灾难,如意外停电,线路损坏。支付宝和微信去年也出现过几次宕机。因此网络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在实际的网络运行环境中,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可以从预防角度去避免,但是完全保证系统不出错是不太可能的。

Ⅹ 计算机中的网络安全是指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
保证在一个网络运行环境里,
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实用性受到保护。
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
物理安全是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等。
而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