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求吞吐量
扩展阅读
无线网络最低消费多少钱 2025-09-27 14:21:33

计算机网络求吞吐量

发布时间: 2023-05-19 15:50:54

❶ 〖计算机网络〗请简述“速率”,“带宽”和“吞吐量”的含义和联系。

网速就是理想情况下,数据上传下载的速度
带宽可看作网速,只是带宽的单位是b,是网速的1/8,例如带宽8M,网速就是1M
吞吐量一般是判断设备的处理能力,比如防火墙路由器,保证不丢包工作正常,最大的可接入网速。

❷ 吞吐率和吞吐量如何计算

吞吐率是一种关于计算机或数据通信系统(如网桥、路由器、网关或广域网连接等)数据传输率的测度。吞吐率通常是对一个系统和它的部件处理传输数据请求能力的总体评价。例如,一个服务器的吞吐率依赖于它的处理器类型、网络接口卡的类型、数据传输总线的大小、磁盘速度、内存缓冲器的体积,以及软件对这些部件进行管理的有效程度。在通信系统中,这个测度通常基于每秒能处理的数据位数或分组的数目,它依赖于网络的带宽和交换部件(如路由器或集线器)的速度。网络上两个端点设备间的吞吐率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接口卡和连接它们的网络。

吞吐率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最主要应用在并行处理上,属于系统结构中最重要的一个变量,它的定义是:单位时间的吞吐量。所以它的详细定义参见吞吐量。
http://ke..com/view/1517421.html?wtp=tt

吞吐量 (throughput)
定义:
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

❸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计算机网络常用性能指标有:
1、速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
2、带宽:网络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
3、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的数据量。
4、时延:数据从网络一端传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5、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6、往返时间RTT:数据开始到结束所用时间。
7、利用率信道:数据通过信道时间。


(3)计算机网络求吞吐量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中的时延是由一下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
(1)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纳模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因此发送时延也叫做传输时延。发送时延的计算公式是: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it)/发送速率(bit/s)
(2)传播时延
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传播时延的计算公式是: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洞扰缓信道上大的传播速率(m/s)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速率是光速。即3.0*10^5km/s。
发送时延发生在机器内部的发送器中,与传输信道的长度没有任何关系。传播时延发生在机器外部的传输信道媒体上,而与信道的发送速率无关。信号传送的距离越远,传播时延就越大
(3)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处理,例如分析分组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或查找合适的路由等,这就产生了处理时延。
(4)排队时延
分组在进行网络传输时,要经过许多路由器。但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在路由器确定了转发接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产生了排队时延。排队时延的长短取决于网络当时的通信量。当网络的通信量很大时会发生队列溢出,使分组丢失,这相当于排队时延无穷大。
这样数据在网络中经历的总时延就是以上四种时延之和: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李亩延+排队时延。
一般来说,小时延的网络要优于大时延的网络。

❹ 《计算机网络》习题求分析,计算最大吞吐量和信道利用率

考虑TCP、IP首部和帧的构成,数据包总长度 L=65536×8(包体长度)+40×8(包头长度)=524600

C代表信道带宽也就是1*10^9 b/s = 1G/s

L/C是信号传播的空中延时 = 数据包长度 / 传播速度

Td是端到端的时延,那么往返时延 = 2 * Td

所以 总时延 = 空中时延 + 往返时延 = L/C + Td*2

吞吐量 = 数据包长度/总时延

❺ 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中关于“吞吐量”计算的问题

就是把20毫秒变成0.02秒啊,10-3代表十的负三次方,就是除以1000

❻ 是计算机网络中吞吐量是什么意思

吞吐量是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

简介:吞吐量的大小主要由网络设备的内外网口宴氏硬件,及程序算法的效率决定,尤其是程序算法衫祥乎,对于像防火墙系统这样需要进行大量运算的设备来说,算法的低效率会使通信量大打折扣。因此,大多数防火墙虽号称100M防或悉火墙,由于其算法依靠软件实现,通信量远远没有达到100M,实际只有10M到20M。纯硬件防火墙,由于采用硬件进行运算,因此吞吐量可以接近线速,达到90到95M,是真正的100M防火墙。吞吐量和报文转发率是关系网络设备应用的主要指标,一般采用FDT来衡量,指64字节数据包的全双工吞吐量,该指标既包括吞吐量指标也涵盖了报文转发率指标。

❼ 什么是吞吐量、带宽、包转发率

1.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对网络、设备、端口或其他设施在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等测量单位),也就是说吞吐量是指在没有帧丢失的情况下,设备能够接收并转发的最大数据速率。
吞吐量的大小主要由网络设备的内外网口硬件,及程序算法的效率决定,尤其是程序算法,对于像需要进行大量运算的设备来说,算法的低效率会使通信量大打折扣。
2.带宽
吞吐量和带宽是很容易搞混的一个词。当讨论通信链路的带宽时,一般是指链路上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它取决于链路时钟速率和信道编码在计算机网络中又称为线速,也就是可以说百兆以太网的带宽是100Mbps。
但是需要区分链路上的可用带宽(带宽)与实际链路中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吞吐量)。通常更倾向于用“吞吐量”一词来表示一个网络的性能表现。因为现实受各种低效率因素的影响(比如通信双发的网卡设备、链路状态等),所以由一段带宽为100Mbps的链路连接的一对节点可能只达到50Mbps的吞吐量。这样就意味着,一个主机上的应用只能够以50Mbps的速度向另外的一个主机发送数据。
3.包转发率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除了吞吐量这个重要指标外,还有一个主要指标是报文转发率,也就是常说的包转发率,包转发率一般是指以64字节数据包的全双工吞吐量,该指标既包括吞吐量指标也涵盖了报文转发率指标。
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衡量标准是以IEEE802.3中最短以太网64byte的数据包 (第二层或第三层包) 作为计算基准,其公式如下:包转发率(pps) = 吞吐量 / ( 84byte × 8bit )
所以:
对于百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 = 100,000,000bps / 672bit = 0.148Mpps
对于千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 = 1,000,000,000bps / 672bit = 1.488Mpps
对于万兆SFP口(以太网口没有万兆的),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 = 10,000,000,000bps / 672bit = 14.88M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