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网络工程师专业的大神进来帮帮忙吧,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的配置
1,你用R2做单臂,那DHCP pool应该在R2上,这个先确认
2,PC1可以通,PC0不通,只有一种可能,就是2台交换机中间的互联有问题。这里你用2根网线互联,没配置的情况下,这是个环路,需要确认。还有trunk中是否允许vlan 10通过,也要确认。
3,保持PC到R2的DHCP POOL一路上都是二层畅通,就可以拿到IP。你2台PC都拿不到地址,而你又用了2台三层交换机。可以确认一下你的3560和R2的互联线是怎么配的,这个也要配成trunk,并允许2个vlan通过。
② 【网络工程师配置篇】——OSPF汇总配置!
1、通过ospf的路由汇总,能够减小路由器的路由表。ospf路由汇总只能在ABR(区域边界路由器)及ASBR(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BR汇总的是ospf域内的路由,ASBR汇总的是ospf的域外路由,OSPF对于区域内哗野的路由不能做汇总。
2、OSPF域内采用的是SPF算法,他依赖于LSA的database,所以OSPF域内无法直接控制路由条目,只能通过控制LSA条目的学习来达到路由学习的目的饥芦态。路由条目的汇总其实就是对LSA条目的汇总,而ABR,ASBR这两类路由器是LSA3,LSA5/7的产生点,只能在这两种路由器上面做路由汇总,其他路由器配置汇总命令不生效,需要特别注意。
1、当OSPF域内某台ASBR(自治域边界路由器)设备重分布了大量的路由进入OSPF域内,而这些路由条目又是连续的,可以汇总成几条子网掩码更大的路由条目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在ASBR设备上做路由汇总,以便向OSPF域内传递的时候只通告这些汇总的路由,减少OSPF域内的路由数量,节约设备资源。
2、当OSPF域内某台ABR(区域边界路由器)设备学习到了普通区域传递过来的大量的路由,而这些路由条目又是连续的,可以汇总成几条子网掩码更大的路由条目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在这台ABR设备上做路由汇总,以便这些路由条目经过骨干区域(area 0)传递到其他普通区域的时候只通告这些汇总的路由,减少OSPF域内的路由数量,节约设备资源。
1、拓扑图
2、实验目的: 全网路由器运行ospf协议,并在路由器AR1上配置域内汇总路由
3、配置思路:
1)搭建好拓扑图环境,标出规划好的IP地址
2)修改网络设备默认名称、配置好IP地址
3)配置基础OSPF路由,使各网段之间实现互访
4)对路由器AR1上的两太主机进行汇总,路由器AR3上不做汇总处理
4、配置过程:
步骤一:修改网络设备默认名称、配置好IP地址
1)配置各PC信息 (略)
2)配置路由器AR1默认名称及接口IP
<Huawei>sys //进入系统视图模式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sysname AR1 //给设备修改名称
[AR1]int g0/0/0 //进入烂源接口模式
[A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192.168.1.2 24
[AR1-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A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92.168.2.2 24
[AR1-GigabitEthernet0/0/1]int g0/0/2
[AR1-GigabitEthernet0/0/2]ip add 192.168.12.1 24
3)配置路由器AR2默认名称及接口IP
<Huawei>sys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sysname AR2
[AR2]int g0/0/0
[AR2-GigabitEthernet0/0/0]i add 192.168.12.2 24
[AR2-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AR2-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92.168.23.1 24
[AR2-GigabitEthernet0/0/1]quit
4)配置路由器AR3默认名称及接口IP
<Huawei>sys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sysname AR3
[AR3]int g0/0/0
[AR3-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192.168.10.2 24
[AR3-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AR3-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92.168.20.2 24
[AR3-GigabitEthernet0/0/1]int g0/0/2
[AR3-GigabitEthernet0/0/2]ip add 192.168.23.2 24
[AR3-GigabitEthernet0/0/2]quit
步骤二、配置RIP路由,使各网段之间通过该链路实现互访
1)配置路由器AR1的OSPF路由
[AR1]ospf router-id 1.1.1.1 //启用OSPF,并配router id 为1.1.1.1
[AR1-ospf-1]area 0 //区域为0
[AR1-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1.0 0.0.0.255 //发布直连网段与通配符
[AR1-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1-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12.0 0.0.0.255
注:通配符0.0.0表示这一部分要与192.168.1完全一致,最后为255表示可在1-255内取值,也即192.168.1.0/24这一网段
2)配置路由器AR2的OSPF路由
[AR2]ospf router-id 2.2.2.2
[AR2-ospf-1]area 0
[AR2-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12.0 0.0.0.255
[AR2-ospf-1-area-0.0.0.0]area 1
[AR2-ospf-1-area-0.0.0.1]network 192.168.23.0 0.0.0.255
3)配置路由器AR3的OSPF路由
[AR3]ospf router-id 3.3.3.3
[AR3-ospf-1]area 1
[AR3-ospf-1-area-0.0.0.1]network 192.168.23.0 0.0.0.255
[AR3-ospf-1-area-0.0.0.1]network 192.168.10.0 0.0.0.255
[AR3-ospf-1-area-0.0.0.1]network 192.168.20.0 0.0.0.255
4)在路由器AR1上配置路由汇总:
[AR2]ospf router-id 2.2.2.2
[AR2-ospf-1]area 0
[AR2-ospf-1-area-0.0.0.0]abr-summary 192.168.0.0 255.255.0.0
四、配置验证:
1、查看各路由器路由表,输入命令dis ip routing-table
1)路由器AR1:[AR1]dis ip routing-table
观察AR1的路由表,发现路由表的信息是明细路由,因为没有对AR3的直连网段进行汇总,所以每一个网段对应一条明细路由,再来看其他路由器的路由表
2)路由器AR2:[AR2]dis ip routing-table
我们发现AR2路由表中的路由条目也是明细路由,再看AR3的路由表:
3)路由器AR3:[AR3]dis ip routing-table
这时候我们发现,在路由器AR3上,只能查看到一条将192.168.1.0/24和192.168.2.0/24两个网段汇总后的路由192.168.0.0/16
4)测试各主机连通性:
至此,OSPF路由汇总实验完成,通过ospf的路由汇总,我们实现了减小路由器的路由表的目的
1、OSPF汇总分为汇总域内路由和汇总域外路由两种
2、在该实验中我们完成了配置域内路由汇总,将AR1上的192.168.1.0/24和192.168.2.0/24路由,在AR2上汇总成192.168.0.0/16,
3、配置的时候,我们进入了area 0 这个域,使用的命令是
abr-summary 192.168.0.0 255.255.0.0
4、大家在做实验时,可以尝试汇总域外路由,可以使用命令
asbr-summary x.x.x.x w.w.w.w x和w分别是网段和掩码
需要注意:ospf对外部路由做汇总,只能在外部路由重分发进来的ASBR路由器上,对外部路由做汇总
③ 【网络工程师配置篇】华为RIP路由基础配置续篇——重分发
搭或察 企业的网络里面启用了多种的路由协议,为了实现整个网络可以互相通信,共享资料,那么需要把其它知茄路由协议的路由引入到RIP协议里面
1.拓扑图
2.实验目的:
全网除了运行rip协议外,还有其他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需要把其它路由协议学习的路由,重分发进rip。
3.配置思路:
1)搭建好拓扑图环境,标出规划好的IP地址
2)修改网络设备默认名称、配置好IP地址
3)配置RIP路由重分发,使各网段之间实现互访
4.配置过程:
步骤一:修改网络设备默认名称、配置好IP地址
1)配置各PC信息
2)配置路由器R1默认名称及接口IP
Router>en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团首/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1 //给设备改名称
R1(config)#int fa0/1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配置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
R1(config-if)#no shut //激活接口,拓扑图上接口由红变绿
R1(config-if)#
%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R1(config-if)#int fa0/0
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0.1 255.255.0.0
R1(config-if)#no shut
R1(config-if)#
%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3)配置路由器R2默认名称及接口IP
Router>en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2
R2(config)#int fa0/0
R2(config-if)#ip add 172.16.0.2 255.255.0.0
R2(config-if)#no shut
R2(config-if)#
%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R2(config-if)#int fa0/1
R2(config-if)#ip add 172.17.0.1 255.255.0.0
R2(config-if)#no shut
4)配置路由器R3默认名称及接口IP
Router>en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3
R3(config)#int fa0/1
R3(config-if)#ip add 172.17.0.2 255.255.0.0
R3(config-if)#no shut
R3(config-if)#
%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R3(config-if)#int fa0/0
R3(config-if)#ip add 192.168.2.2 255.255.0.0
R3(config-if)#no shut
步骤二:配置RIP路由重分发,使各网段之间实现互访
1)配置RIP路由部分:
R1(config)#router rip
R1(config-router)#version 2
R1(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2) 配置引入静态路由部分:
R2(config)#router rip
R2(config-router)#version 2
R2(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R2(config-router)#exit
R2(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72.17.0.2
R2(config)#router rip
R2(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static metric 3
3)配置静态路由:
R3(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72.17.0.1 //因为R3为边界路由器,所以可以直接配一条缺省路由,
1)查看各路由器路由表,命令为show ip route
注意:1、在查看路由表的时候,需要在特权模式下进行,也即在“R1#”这样的提示信息后输入查看路由表的命令
2、在路由表信息中,C:代表是直连的
R:代表是RIP路由信息
S:代表是静态路由信息
S*:代表是缺省路由信息
2)查看两台主机通过RIP重分发后的通信情况:
3)通过将思科模拟器实时模式切换为模拟模式,可以查看到如下信息:
通过上述路径,最终实现了PC0和PC1的通信
4)在特权模式下,输入“write”可以保存配置
至此,RIP路由引入静态路由实验完成,后面会更新rip引入OSPF以及rip+OSPF+静态路由的综合实验
④ 给你10个路由器或交换机,你如何配置(第1篇)
前几周有人问我,如果有一个环境中给你10多个交换机和路由器,应该如何配置。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关键不在端口安全、Port Channel、STP、和路由的配置,而是在于针对终端应用服务特点选择相应适合的网络架构。
近十年来,虽然云服务的扩展性需求促进了相关解决方案快速发展,然而数桐竖据中心常见的网络拓扑仍然可以归纳为两种:传统的三层网络架构,和Leaf-Spine二层网络架构。
传统的三层网络架构由三层交换机组成:即访问层,聚合层(有时称为分发层)和核心层。服务器连接到其中一个边缘层访问交换机(常称Top of Rack Switch,或 TOR Switch),聚合层交换机则将多个接入层交换机互连在一起,所有聚合层交换机通过核心层交换机相互连接。核心层交换机还负责将数据中心连接到Internet。传统的数据中心过去采用的就是这种三层架构。
下图是我参与优化设计的有数万台服务器的传统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示意图。
在这个拓扑中,除了经典的三层(分发路由器,网络分区汇聚路由器,服务器接入交换机)外,核心层还包括了: WAN核心骨干路由器,WAN发路由器,WAN优化加速器,LAN核心路由器,外部Choke路由器,Internet边界路由器,Transit,防火墙,用于联接数据包分析器的Network TAP。网络负载均衡器放在了聚合层。另外还有一个专用的OOB接入层,用于设备维护管理。
三层架构虽然容易部署、易于诊断,但是其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云计算需求。三层架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低可扩展性、低容错性、内部服务器之间横截面带宽低、较高层超额使用散明(Oversubscription)、高层次的拓扑中使用的大型模块化交换机成本非常高。
我过去常采用以下这几个方法缓解三层架构中网络分离问题:
(1)、PVLAN: 专用VLAN,也称为端口隔离,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技术,其中VLAN包含受限制的交换机端口,使得它们只能与给定的端口通信。这个常用冲轮告于后端的NFS网络。
(2)、VRF虚拟化路由表,用于路径隔离。
(3)、GRE Tunnel。
(4)、使用一些Overlay network封装协议并结合一操作系统虚似化实现网络分离。
Leaf-Spine网络架构解决了传统三层网络架构所面临的Oversubscription和内部服务器之间横截面带宽问题。Leaf-Spine网络架构在过去几年里已开始接管主要的云服务数据中心。Leaf-Spine结构也称为Clos结构,其中每个Leaf交换机(ToR交换机)以全网状拓扑连接到每个Spine交换机。这是一种两层的Fat-tree网络。这种架构中Leaf之间只有一个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任何延迟和瓶颈。Spine网络的扩展非常简单,只要在需增长的情况下逐步添加Spine交换机。
Leaf-Spine架构使用定制的寻址方案和路由算法,而非传统的STP。根据网络交换机中可用的功能,可以使用第2层或第3层技术实现Leaf-Spine网格。第3层的Leaf-Spine要求每个链路都被路由,并且通常使用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或等价多路径路由( ECMP )来实现的边界网关协议(BGP)动态路由。第2层采用loop-free的以太网fabric技术,例如多链接透明互联(TRILL)或最短路径桥接(SPB, IEEE 802.1aq)。其中,思科的FabricPath 和Brocade的Virtual Cluster Switching是基于TRILL发展而来的私有data plane。核心网络还可使用带有ECMP的动态路由协议通过第3层连接到主干网。华为、联想、Brocade、HP、 Extreme Networks等公司都有基于TRILL的产品或其它Leaf-Spine架构的解决方案。
Leaf-Spine结构的优点是:
(1)、使用所有链路互连,而不像传统网络中冗余链路被STP阻塞。
(2)、所有内部Leaf之间横向通信都是等距的,因此数据流延时时间是确定的。
(3)、Underlay的交换机配置和核心网络配置是固定的,因此变更Overlay Network的路由不需要更改核心网络。
(4)、产品安全区域能虚拟分离,扩展了VLAN和多租户安全性。
(5)、基础设施的物理网络可以和逻辑网络(Overlay network)分离。
Leaf-Spine结构也有些缺点,比如:
(1)、网络交换机的数量远远大于三层网络架构。
(2)、扩展新的Leaf时需要大量的线缆、并占用大量Spine交换机端口。
(3)、Spine交换机端口数量决定了最大可联接的Leaf交换机数量,也就决定了最大主机总数量。
下图是我参与过的一个公有云Leaf-Spine方案示意草图。
现代的数据中心部署中,我们一般将网络设备、服务器和机架在出厂时应模块化。对于使用Leaf-Spine 网络的数据中心,出厂时预装配成四种类型的标准工程系统:Transit 机柜, Spine 机柜, Fabric 机柜, 和 Server 机柜。Leaf 交换机和服务器一样被预装配于 Server 机柜,基本上做到开柜上电即可上线使用。
当下全球主流公有云基本上采用的都是Leaf-Spine 网络架构。然而,各家公有云服务商Leaf-Spine网络中的Underlay Network和Overlay Network使用的协议和方案有很大区别。比如,你可以基于Leaf-Spine架构使用VXLAN来设计你的SDN解决方案,也可以基于ECMP的BGP-labeled-unicast的underlay 网络,使用MPLS L3VPNs构建另一种多租户的数据中心SDN解决方案。
聊完了两种层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相信大家如有机会搭建新的网络时,应该知道如何选择您的网络架构方案了。
欢迎大家发表留言,谈谈你所熟悉的Leaf-Spine网络架构方案中,Underlay Network和Overlay Network使用的协议分别是什么。
参考资料:
(1)、 Building Multi tenant Data Centers with MPLS L3VPNs
(2)、 Cisco Data Center Spine-and-Leaf Architecture: Design Overview White Paper
⑤ H3C MSR900路由器怎样命令配置宽带上网。
方法:
首先创建一个拨号连接接口、封装一下协议、然后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如下:
拨号连接接口为dialer1,拨号的用户名为:uesr1,密码为:abc123、
interface Dialer1
link-protocol ppp
ppp chap user user1
ppp chap password cipher abc123
ppp pap local-user user1 password cipher abc123
ip address ppp-negotiate
dialer user user1
dialer-group 1
dialer bundle 1
然后把拨号连接口应用在路由器的外网端口上面: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
pppoe-client dial-bundle-number 1
然后写一条默认路由指向拨号连接口出去: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Dialer1
⑥ cisco无线路由器如何设置 思科作为家用路由器怎么样
cisco无线路由器是工程师进行网络实验模拟的拆让消软件,而且可以模拟网络中的多种设备,像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为他们搭建各种网络环境,模拟网络拓扑结构等。那么 cisco无线路由器 如何设置以及思科作为家用路由器怎么样呢,接下来就随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一、cisco无线路由滑携器如何设置:
1、首先我们需要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点击【无线设备】,选择最后一种类型的路由器,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工作区。
2、打开笔记本属性对话框,关闭笔记本电源,为笔记本安装无线网卡,同理,为另外一台笔记本安装无线网卡,安装完毕之后,打开笔记本电源,此时笔记本就会自动搜索无线信号。
3、打开无线路由器属性对话框,开启并设置无线路由器地址范围和用户数。
4、设置路由器的管理地址为:192.168.0.1。
5、设置路由器的登录的密码,保存关闭该窗口。
6、打开笔记本,将IP配置设置为DHCP,自动获取IP地址。
7、用笔记本(192.168.0.101)ping第一台电脑:ping 192.168.0.100,可以返回数据包,说明网络已经连通了。
二、思科作为家用路由器怎么样:
上文中我为大家介绍了 cisco无线路由器 如何设置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思科作为家用路由器怎么样的知识吧:
1、思科作为家用路由器的信号还是很强大的,这也主要体现旅知在两个方面,一是功能,而是性能,使用思科作为家用路由器其主要的作用还是要将NAT转换、默认网关、交换机进行转换。在电信给你一个账号的情况下,通过思科路由器可以使多台电脑通过小路由器组成了一个小型的局域网,小路由器通过NAT地址转换,把你私有IP的上网请求转换为电信的公有IP的上网请求。
2、cisco无线路由器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也是因为它的系统方法相结合的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智能服务,能够将安全、路由以及服务相结合起来,运行的程序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家用思科路由器还是比较不错的,值得选择。
我小结:文中我为大家介绍了 cisco无线路由器 如何设置以及思科作为家用路由器怎么样的相关知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cisco无线路由器在安全性方面和网络的调试检测方面是最让人值得称赞的。
⑦ 【网络工程师路由篇】——华为静态路由基础
一、浮动静态路由功能介绍:
当网络中存在多条相同路由前缀时,会优先选取AD值(旅卜路由可信度,值越小,路由越优先)小的路由为主用路由,AD值大的路由为备份路由。当主用路由的下一跳不可达时,主用路由消失,备用路由生效切换为主用。当网络中有多条路径到达目的网络时,可以通过顷孝配置多条静态路由,修改静态路由的AD值,来实现主备链路的备份,该功能即为浮动静态路由。
二、浮动静态路由应用场景:
1.当网络中有多条路径到达目的网络时,可以通过配置静态浮动路由,来实现主备链路的备份。
2.浮动静态路由主要应用在设备与设备之间有多条物理链路互联时,比如常见的两条,客户希望一条作为主链路承载一些关键业务,另外一条作为备份链路(平时不用),当主链路故障不通的时候(比如接口down掉),数据流能够切换到备份链路而不中断,此时就可以考虑采用浮动静态路由;在金融行业中常见的网点与支行,或者是支行与总行的出口网络中,通常会租用运营商的多条链路,比如电信的10M,联通的2M这样两种链路,客户希望正常的时候生产、办公的流量能够走电信的10M,当故障的时候切换到联通的2M,同时视频监控流量能够主走联通的2M,当该链路故障的时候,能够切换到电信的10M,实现数据业务的分流,同时故障的时候其他链路还可以作为备份链路,避免单点故障,这样的场景也可以考虑采用浮动静态路由(当然静态路由通常需要与BFD功能联动,以便检查到中间运营商设备或者链路存在故障,而交换机上面端口没有down无法感知到静态路由失效,结果路由无法切换的故障);另外一些网吧,或者高校环境,采用电信,联通,教育网等多家运行商出口链路的时候,雀镇稿针对教育网或者联通的资源采用地址库的方式(也就是静态路由的方式)进行精确匹配,让数据流访问联通的优先走联通出口,故障的时候切换到教育网做备份,访问教育网的资源优先走教育出口,故障的时候切换到联通做备份,而其他的走电信,并且电信的链路同时作为两者的再备份,以实现数据分流与冗余备份,此时也可以考虑采用浮动静态路由实现。
三、浮动静态路由实验配置:
这里在静态路由拓扑图两个路由器之间上增加一条链路即可
1.拓扑图
2.实验目的:
1、路由器有两条路径可以到达目的网络
2、当主线路(示例主用线路为F0/0)失效时(接口down或线路断开),备用线路切换为主用
3.配置思路:
1)搭建好拓扑图环境,标出规划好的IP地址
2)修改网络设备默认名称、配置好IP地址
3)配置静态路由,使各网段之间实现互访
4.配置过程: 若用前面的静态路由基础配置的拓扑图,可直接从步骤三开始
步骤一:修改网络设备默认名称、配置好IP地址
1)配置各PC信息 (略)
2)配置路由器AR1默认名称及接口IP
<Huawei>sys //进入系统视图模式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sysname AR1 //给设备修改名称
[AR1]int g0/0/0 //进入接口模式
[A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192.168.12.1 24 //为接口配置IP,即网关IP
[AR1-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A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92.168.1.2 24
[AR1-GigabitEthernet0/0/1]int g0/0/2
[AR1-GigabitEthernet0/0/2]ip add 192.168.2.2 24
[AR1-GigabitEthernet0/0/2]quit //退出当前模式
3)配置路由器AR2默认名称及接口IP
<Huawei>sys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sysname AR2
[AR2]int g0/0/0
[AR2-GigabitEthernet0/0/0]i add 192.168.12.2 24
[AR2-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AR2-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92.168.3.2 24
[AR2-GigabitEthernet0/0/1]quit
步骤二、配置静态路由,使各网段之间通过该链路实现互访
1)配置路由器AR1静态路由
[AR1]ip route-static 192.168.3.0 24 192.168.12.2 // 目的地址是192.168.3.0/24的数据包,转发给192.168.12.2
2)配置路由器AR2静态路由
[AR2]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4 192.168.12.1
[AR2]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4 192.168.12.1
步骤三、配置另一条链路的静态路由,并设置优先级,查看优先级变化
1)配置新增链路接口IP
[AR1]int g4/0/0
[AR1-GigabitEthernet4/0/0]ip add 192.168.22.1 24
[AR2]int g0/0/2
[AR2-GigabitEthernet0/0/2]ip add 192.168.22.2 24
2)查看第一条链路的优先级
3)配置路由器AR1静态路由
[AR1]ip route-static 192.168.3.0 24 192.168.22.2 preference 10 // 目的地址是192.168.3.0/24的数据包,转发给192.168.12.2 ,优先级是10(越小越优先)
注:优先级值越小越优先,所以查看路由表时会显示优先级更高的路由
4)配置路由器AR2静态路由
[AR2]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4 192.168.22.1 preference 10
[AR2]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4 192.168.22.1 preference 100
5.配置验证:
1. [AR1]dis ip routing-table //查看AR1路由表
查看路由表,发现相同路由前缀时,只显示优先级更高的那一条,如上图中的优先级为10和优先级为60 路由
2.假设两个路由器之间g/0/0口链路故障,那么192.168.2.0网段会启用备链路,优先级改变为100
1)先断开g/0/0接口,如下:
2)查看路由表,发现优先级已改变,如下
发现优先级已改变
至此,浮动静态路由实验完成,主备线路实现了正常切换
总结: 1.浮动静态路由用于在一条链路故障后,可自动切换为备份路由链路
2.配置时直接在静态路由后加上优先级即可,优先级值越小越优先,路由器会以优先级高的链路为主路由线路
⑧ 路由器、交换机的安装等网络设备的安装、连接、配置和操作配置和操作
线路实物连接:电话线接猫---网线连---路由器WAP口---路由器其它口连接交换机任意口---最后连接电脑网卡.
设置:仅需要设置路由器和电脑,其它不用设置.
路由器设置:打开IE,在地址栏输入路由器的IP,一般为192.168.1.1(也有192.168.0.1或是192.168.16.1的,具体看说明书.)初始用户名和密码一般都为admin,按提示一步一步操作即可.
电脑方面设置为自动IP地址就好,如果不能自动得到IP的话,就把IP设为和路由器一个网段,就是把IP最后一位数改为2--254之间的不同的数就好.掩码一般为255.255.255.0,网关设置为路由器的IP,DNS设置为当地电信的DNS或不设置.
然后就可以了,不再需要其它设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