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路由器能隔离冲突域吗
路由器可以隔离冲突域,在实际应用中都是采用二层交换机来隔离冲突域。
冲突域
在以太网中,如果某个CSMA/CD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在同时通信时会发生冲突,那么这个CSMA/CD网络就是一个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如果以太网中的各个网段以集线器连接,因为不宽旦型能避免冲突,所以它们仍然是一个冲突迟陵域。
预防措施
集线器是一个标准的共享式设备,也就是同一时刻只有一慎猜个端口下联的设备可以发送数据。正常工作时,集线器随机选出某一端口设备并让它独占全部带宽与集线器上联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进行通信。因此,集线器设备的所有端口即形成了一个冲突域。
为了有效避免冲突,局域网中使用交换机(Switch)来分割冲突域。对网络进行分割的原因是为了分离流量并创建更小的冲突域来使用户获得更高的带宽,否则同一时刻数据太多容易导致网络拥挤形成阻塞。
广播域可以跨网段,而冲突域只是发生的同一个网段的。 以太网中,冲突域是由hub组织的。一个hub就是一个冲突域。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是一个冲突域。 网段,又叫潜在冲突域。(不是俗称子网的网段) 冲突域:在同棚让巧一个冲突域中的每一个节点都能收到所有被发送的帧 广播域:网络中能接收任一设备发出的广播帧的所有设备的集合 冲突域是基于第一层(物理层) 而广播域是机于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广播域就是说链键如果站点发出一个广播信号后能接收到这个信号的范围。通常来说一个局域网就是一个广播域。(用路由器连接的除外) 冲突域:一个站点向另一个站点发出信号。除目的站点外,有多少站点能收到这个信号。这些站点就构成一个冲突域。(因为不是自己的东西来了。当然大家要生气起点冲突嘛)。 HUB 所有端口都在同一个广播域,冲突域内。 Swith所有端口都在同一个广播域内,而每一个端口就是一滑芹个冲突域。
采纳哦
③ 计算机网络----广播域和冲突域
在以太网中,如果某个CSMA/CD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在同时通信时会发生冲突,那么这个CSMA/CD网络就是一个 冲突域 (collision domain)。如果以太网中的各个网段以集线器连接,因为不能避免冲突,所以它们仍然是一个冲突域。
冲突域是在同一个网络上两个比特同时进行传输则会产生冲突;在网路内部数据分组所产生与发生冲突的这样一个区域称为冲突域,所有的共享介质环境都是一个冲突域,在共享介质环境中一定类型的冲突域是正常行为。租薯
集线器是一种物理层设备,本身不能识别MAC地址和IP地址,当集线器下连接的主机设备间传输数据时, 数据包是以广播的方式进行传输 ,由每一台主机自己眼中MAC地址来确定是否接收。
这种情况下,同一时刻由集线器连接的网络中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如果发生冲突则需要重传。 集线器下连接的所有端口共享整个带宽,即所有端口为一个冲突域 ,如图桐培所示。
交换机则是工弊轮者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查找自身系统MAC地址表中的MAC地址与端口对应关系,将数据传送到目的端口。
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是独立的物理网段,连接在端口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因此, 交换机起到了分割冲突域的作用, 每一个端口为一个冲突域 ,如图所示。
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是基于MAC地址的基础上对数据包的转发。内部的ASIC的芯片来实现硬件转发。
二层交换机的端口发送和接受数据独立,从而可以将各端口归属于不同的冲突域,从而有效的隔离了冲突。
广播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方式, 指网络中的某一设备同时向网络中所有的其它设备发送数据,这个数据所能广播到的范围即为广播域 (Broadcast Domain)。
在传输中当不知道目的MAC地址时,需要在网段内广播当前子网下所有的节点,相应的广播报文以及目的MAC查找失败报文会向所有端口转发,因此会消耗大量的网络带宽。而 二层交换机只能隔离冲突域,不能隔离广播域。
冲突域是基于第一层(物理层)
广播域是基于第二层(链路层)
两个交换机相连,广播域变大,数量不变,减少了可用带宽。冲突域数量增加。
路由器不传播任何广播流量,路由器能同时分割冲突域和广播域。
基本概念:
广播域:是基于第二层(链路层)的,是指网络中能接收任一设备发出的广播帧的所有设备的集合。 广播域就是说如果站点发出一个广播信号后能接收到这个信号的范围 。通常来说一个局域网就是一个广播域。广播域内所有的设备都必须监听所有的广播包,如果广播域太大了,用户的带宽就小了,并且需要处理更多的广播,网络响应时间将会长到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冲突域:是基于第一层(物理层)的,在同一个冲突域中的每一个节点都能收听到所有被发送的帧。 一个站点向另一个站点发出信号,除目的站点外,有多少站点能收到这个信息,这些站点就构成一个冲突域 。
广播域和冲突域的计算:
集线器(HUB)所有端口都在同一个广播域、冲突域内,所以 HUB不能分割冲突域和广播域。
交换机(Switch)所有端口都在同一个广播域内,而 每一个端口就是一个冲突域 ,所以 交换机能分割冲突域,但分割不了广播域 。但是,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的交换机可以隔离广播域。
路由器(Router)的每个端口属于不同的广播域、冲突域。
也可以这样理解:
HUB属于第一层设备所以分隔不了冲突域;
交换机和网桥属于第二层设备所以能分割冲突域;
路由器属于第三层设备,所以既能分割冲突域又能分割广播域。
例1:
由于交换机和集线器都不能隔离广播域,所以图中只有1个广播域。
集线器不隔离冲突域,交换机隔离冲突域,共有5个冲突域。(交换机的一个端口就算一个冲突域,左边的交换机有四个,中间的交换机除去左边共享的一个,还有一个,共有5个。)
例2:
只有路由器能隔离广播域,因为路由器有2个接口,所以有2个广播域。
交换机和路由器能隔离冲突域,路由器有2个端口,划分了两个冲突域,右边的交换机划分了4个冲突域,所以一共有2+4=6个,因此有6个冲突域。交换机连接路由器的那个端口也是属于一个冲突域。路由器下两个冲突域,交换机下4个冲突域,换句话说,左面1个,右边5个,一共6个。交换机有4个端口连接主机,一个端口连接路由器,因为交换机每个端口就是一个冲突域,所以路由器右边有5个冲突域。
见 https://bbs.51cto.com/viewthread.php?tid=679885&extra=&page=1 思科认证。这道题软考也出过,但是软考答案是错的。关键就在于交换机连接路由器的那个端口也是属于一个冲突域。
④ 计算机网络,第七题,在第二张图中关于广播域和冲突域的划分是依据什么规则的呢
表1-4总结得挺好,需要记住
冲突域对应第一层物理层,在第一层工作且互连的设备属于同一个冲突域
因此工作在第一层的集线器和中继器不能起到隔离冲突域的作用
但工作在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交换机和网桥可以起到隔离低层冲突域的作用
广播域对应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因此工作在第二层的交换机和网桥不能起到隔离广播域的作用
但工作在第三层网络层的路由器可以起到隔离低层广播域和冲突域的作用
因此图中的路由器将整个网络隔离成2个广播域
计算机R、计算机Q和集线器属于冲突域1,它们被上面的网桥隔开;
计算机P属于冲突域2,被左边的网桥和右边的路由器隔开;
计算机S属于冲突域3(虚线应该是囊括计算机S的,但不能囊括交换机和路由器,因为冲突域对应第一层,而交换机工作在第二层,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被交换机和路由器隔开;
计算机T属于冲突域4,被上面的交换机隔开
⑤ 求"计算机网络原理与使用技术"试题
一、单项或多项选择题(红色标记的为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哪种交换方法实时性最好?C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线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
2.下列传输介质中,哪种传输介质的抗干扰性最好? B
(A)双绞线
(B)光缆
(C)同轴电缆
(D)无线介质
3.下列说法哪些正确:B
(1) 虚电路与电路交换没有实质不同
(2) 在通信的两站间只能建立一条虚电路
(3) 虚电路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拆除三个阶段
(4) 虚电路的各结点不需要为每个分组作路由选择判定
4.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三个主要技术是: ABC
(A)拓扑结构
(B)传输介质
(C)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D)链路距离
5.按照路径选择算法,连接LAN的网桥通常分为A 。
(A)透明网桥
(B)协议转换网桥
(C)源路径选择透明网桥
(D)源路径选择网桥
6.在Web的Client/Server工作环境中, 起着控制的作用。 B
(A)Web服务器
(B)Web浏览器
(C)HTTP协议
(D)HTML语言
7.帧中继技术本质上是分组交换技术,它与X .25建议的主要关系是 。 B
(A)对X.25协议进行了扩充
(B)对X.25协议进行了简化
(C)与X.25协议进无关
(D)都不是
8.在OSI/RM中,一个层N与它之上的N+1层的关系是什么? A
(A)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第N+1层把从第N接收的信息添一个报头
(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D)第N层与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
9.两个不同计算机类型能通信,如果: ABC
(A)它们符合OSI/RM
(B)它们都使用TCP/IP
(C)它们都使用兼容的协议组
(D)它们一个是WINDOWS,一个是UNIX工作站
10.域名与下面哪个一一对应? B
(A)物理地址
(B)IP地址
(C)网络
(D)以上都不是
11.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A
(A)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B)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
(C)将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
(D)将解析IP地址为主机名
12.以下哪个IP地址属于C类地址?BC
(A)10.2.3.4
(B)202.38.214.2
(C)192.38.214.2
(D)224.38.214.2
13.下列哪些分段可能是数据长度为336字节的IP数据报的分段? AD
(A)数据长度=320,偏移=0,M标志=1
(B)数据长度=320,偏移=0,M标志=0
(C)数据长度=16,偏移=320,M标志=0
(D)数据长度=16,偏移=40,M标志=0
14.WWW服务器把信息组织成 。 B
(A)集中网页
(B)分布式超文本/超媒体
(C)关系数据库
(D)主页
15.网络的配置主要是安装和配置 。 D
(A)用户
(B)IP地址
(C)网卡
(D)协议
16.无论是SLIP还是PPP协议都是 协议。 D
(A)物理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数据链路层
17.在计算机网络中 只隔离冲突,但不隔离广播。 C
(A)中继器
(B)路由器
(C)网桥
(D)网关
18.当相邻高层的实体把 传到低层实体后,被低层实体视为 。 D
(A)IDU,PDU
(B)PDU,IDU
(C)IDU,SDU
(D)PDU,SDU
19.物理层协议主要规定了 等四大特性。 ABCD
(A)机械(B)功能 (C)电气(D)过程
20.任何一层的报文由 组成。 AD
(A)报头
(B)协议
(C)数据报
(D)上一个相邻高层的实体的数据
21.描述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 。 D
(A)报文
(B)分组
(C)数据报
(D)帧
22.下述哪个选择正确地描述了OSI/RM的分层次序。C
(A)PH、DL、T、N、P、S、A
(B)PH、DL、N、T、P、S、A
(C)PH、DL、N、T、S、P、A
(D)DL、PH、T、N、P、S、A
23.在载波侦听与总线访问方法上,CSMA/CD类似------CSMA协议。 A
(A)1-坚持式
(B)P-坚持式
(C)非坚持式
(D)都不是
24.路由器通过 层进行网络互连。 D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运输层
(D)网络层
25.下面 网络技术最适合多媒体通信的需求。 C
(A)X.25
(B)ISDN
(C)ATM
(D)帧中继
26.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有____。 ABC
(A)总线型
(B)星型
(C)环型
(D)不规则型
27.下列哪种交换方法最有效地使用网络带宽? A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线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
28.数据通信中,利用编码来进行差错控制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 AB
(A)自动重发请求ARQ
(B)前向纠错FEC
(C)混合纠错HEC
(D)纠错编码
29.OSI/RM的三个主要概念是: C
(A)architecture、model、switch
(B)subnet、layer、primitives
(C)services、interface、protocol
(D)WAN、MAN、LAN
30.决定HDLC帧类型的字段是: C
(A)A字段
(B)B字段
(C)C字段
(D)F字段
二、(本题12分)三个网络经网桥B和路由器RT互连在一起,如图1所示。若主机S向主机T发送数据。主机S发送数据帧F1,经路由器RT后变成F2,再经过网桥B达到主机T后变成F3。在每个数据帧中,包含有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那么请根据这四个地址在帧中的实际位置,用图中所给定的地址将它们标识在数据帧F1 、F2、和F3中。
F1
F2
F3
三、(本题12分)如图2所示的是TCP连接管理有限状态机。图中客户端的状态变换用实线,服务器端的状态变换用虚线。请以 事件/动作 的形式,直接在图中的粗实线和虚线上标出其状态变换的条件(本题答案做在试题卷上)。
四、(本题16分)请根据图3所示的网络,描述使用RIP协议时路由表的建立过程(注:只要给出各路由器在建立路由表的过程中使用的路由表)。
路由表样板:
⑥ 在常用的网络互连设备中,()可以用来隔离冲突域,()可以用来隔离广播域。
【答案】:交换机;路由器。
解析:冲突域指的是会产生冲突的最小范围,在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过设备互联时,会建立一条通道,如果这前启条通道只允许瞬间一个数据报文通过,那么在同时如果有两个或更多的数据报文想从这里通过时就会出现冲突了。冲突域的大小可以衡量设备的性能,多口hub的冲突域也只有一个,即所有的端口上的数据报文都要排队等待通过。而交换机就明显的缩小了冲突域的大小,使到每一个端口都是一个冲突域,即一个或多个端口的高速传输不会影响其它端口的传输,因为慧铅如所有的数据报文不同都按次序排队通过,而只是到同一端口的数据才要排队。
如果一个数据报文的目标地址是这个网段的广播地址或者目标计算机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那么这个数据报文就会被这个网段的所有计算机接收并响应,这就叫做广播。通常广播用来进行ARP寻址等用途激族,但是广播域无法控制也会对网络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主要是带宽和网络延迟。这种广播所能覆盖的范围就叫做广播域了,二层的交换机是转发广播的,所以不能分割广播域,而路由器一般不转发广播,所以可以分割或定义广播域。
⑦ 局域网如何防止IP地址冲突
当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出现“计算机探测到IP地址与您的网卡物理地址发生冲突”的错误时,您就无法使用网络。如果在网络用户连网的同时,建立IP地址和MAC地址的信息档案,自始至终地对局域网客户执行严格的管、登记制度,将每个用户的IP地址、MAC地址、上联端口、物理位置和用户身份等信息记录在网络管理员的数据库中。
如果知道了非法用户的MAC地址后,我们可以从管理员数据库中进行查寻,如果我们对MAC地址记录全面,我们便可以立即找到具体的使用人的信息,这会节省我们大量宝贵时间,避免大海捞针的烦恼。同时对于某些应用,应避免使用IP地址来进行权限限制,如果我们从MAC地址上进行限制相对来说要安全的多,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有人窃取IP地址的侥幸行为。
个人IP地址冲突解决方案
1.如果您使用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98
点击左下角“开始”→“运行”,键入:winipcfg,点击“确定”,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全部释放”,然后点击“全部更新”,即可解决问题。
如果系统提示无法更新,则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
2.如果您使用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2000 或Windows XP
点击左下角“开始”→“运行”,键入:ipconfig /release,点击“确定”,在此点击“开始”→“运行”,键入:ipconfig /renew,点击“确定”,即可解决问题。
局域网IP地址冲突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对于在Internet和Intranet网络上,使用TCP/IP协议时每台主机必须具有独立的IP地址,有了IP地址的主机才能与网络上的其它主机进行通讯。随着网络应用大力推广,网络客户急剧膨胀,由于静态IP地址分配,IP地址冲突的麻烦相继而来。IP地址冲突造成了很坏的影响,首先,网络客户不能正常工作,只要网络上存在冲突的机器,只要电源打开,在客户机上都会频繁出现地址冲突的提示:“如果网络上某项应用的安全策略(诸如访问权限,存取控制等)是基于IP地址进行的,这种非法的IP用户会对应用系统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分析原因
出现问题有时并不能及时发现,只有在相互冲突的网络客户同时都在开机状态时才能显露出问题,所以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分析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可以造成IP地址冲突。
1.很多用户对TCP/IP并不了解,不知道“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参数如何设置,有时用户不是从管理员处得到的上述参数的信息,或者是用户无意修改了这些信息盯槐启;2、管理员或用户根据管理员提供的上述参数进行设置时,由于失误造成参数输错;3、在客户机维修调试时,维修人员使用临时 IP地址应用造成;4、有人窃用他人的IP地址。
解决方法
接到冲突报告后,我们首先确定冲突发生的VLAN。通过IP规划的vlan定义,和冲突的IP地址,找到冲突地址所在的网段。这对成功地找到网卡MAC地址很关键,因为有些网络命令不能跨网段存取。
首先将客户机与网络隔离,让非法的IP地址的微机在网上运行,网管员便可以设法找到它了。应用网络测试命令有ping命令和arp命令。使用ping命令,假设冲突的IP地址为10.119.40.40,在msdos窗口,命令格式明拿如下,其中斜体部分是命令结果。
C:WIDOWS〉
ping 10.119.40.40
Request timed out Reply from 10.119.40.40 : bytes=32 time <1ms TTL=128 略
之所以要ping这台机器,是出于两个目的,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凯如要找的机器确实在网络上,其次,我们要知道这台机器的网卡的MAC地址,那么我们如何知道它的MAC地址哪?这就需要使用第二个命令arp:arp命令只能在某一个VLAN中使用有效,它是低层协议,并不能跨路由。
C:WIDOWS〉
arp -a
Interface: ...... on Inerface ......
Internet Address/Physical Address/Type
10.119.40.40/00-00-21-34-63-56/ dynamic 以下略
以上列表表示出冲突IP地址10.119.40.40 处网卡的MAC地址为00-00-21-34-63-56。接下来我们要找的是MAC地址为00-00-21-34-63-56的网卡的具体物理位置。
网络简介中已经说明,每台客户机的网卡直接连接到第二级交换机上,接下来面对大量的以太网交换机,我们要查找是冲突MAC所对应交换机端口。本网络中与客户连接的设备是Bay的303/304,本文以303为例,描述如何查找某一个MAC地址所在的端口位置。Bay303的网管有多种方式,下面仅以 Web浏览器方式描述查找非法MAC的方法。
查找之前,首先要确定VLAN内的交换机位置,查出这些交换机的IP地址,使用交换机地址可以访问该交换机的网管信息。
在网管员的机器上启动浏览器
键入交换机的IP地址
提示登陆信息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进入“MAC Address Table”选项
显示表格如下:
Index/MAC address/Learned on Port/Learning Method/
Filter Packets to this Address 1 00:00:21:34:63:56
13
Dynamic
No
2 00:00:81:65:c3:a0
N/A
Static
No
3 00:00:a2:f7:c3:e4 25
Dynamic
No
4 00:00:21:34:63:56 2
Dynamic
No ……
此时你可以看到索引的第4项,它正是我们要查找的MAC地址,它的端口号为2。根据综合布线资料,可以查找出相应的信息点的物理位置,从而定位到所连接的微机位置。当然,在此是针对特有的交换机所举的例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查找很多台交换机,才能找到我们要找的MAC地址,当VLAN中存在大量的交换机时,我们需要在这些交换机中逐个去查找,直到找到为止,这是一个相当烦琐的事情。
对于某一交换机的端口中存在下联交换机的情况,因为交换机支持多个MAC地址,会在上级的MAC表中有下级MAC的记载,所以首先查找上级交换机MAC表,确定较具体位置后再去查找下一级交换机,这样会大幅度地缩减查找范围。
使用有效彻底的管理策略
管理策略
对于局域网来讲此类IP地址冲突的问题会经常出现,用户规模越大,查找工作就越困难,所以网络管理员必须深思加以解决。目前有两种方案,一是使用动态IP地址分配(DHCP),另一种方案是使用静态地址分配,但必须加强MAC地址的管理。
用动态IP地址分配(DHCP)的最大优点是客户端网络的配置非常简单,在没有管理员的帮助和干预的情况下,用户自己便可以对网络进行连接设置。但是,因为IP地址是动态分配的,网管员不能从IP地址上鉴定客户的身份,相应的IP层管理将失去作用。而且使用动态IP地址分配需要设置额外DHCP服务器。
使用静态IP地址分配可以对各部门进行合理的IP地址规划,能够在第三层上方便地跟踪管理,如果我们通过加强对MAC地址的管理,同样也会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⑧ 为了隔离冲突域,用网桥可以吗,那么广播域呢VLAN呢还有交换机能抑制广播风暴吗
在以太网中,如果某个CSMA/CD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在同时通信时会发生冲突,那么这个CSMA/CD网络就是一个冲突域。如果以太网中的各个网段以中继器连接,因为不能避免冲突,所以它们仍然是一个冲突域。使用交换核者备机可有效避免冲突。而集线器则不行!因为交换机可以利用物理地址进行选路,它的每一个端口为一个冲突域。而集线器不具有选路改毁功能,只是将接受到的数据以广播的形式发出,极其容易产生广播风暴。它的所有端口为一个冲突域。用 网桥 划分多个缆段,多个缆段之间没有冲突,但一个缆段中有冲突(各个缆段中用HUB连接),一个缆段中的一个冲突是一个冲突域,一个冲突域(即同一缆段中的)都能收到所有被发送的帧,因为HUB是完全复制的因为交换设备可以分隔冲突信号,我们可以利用交换设备将几个分离的网络组合为一个大的互联的以太网。冲突域是在同一个网络上两个比特同时进行传输则会产生冲突;在网路内部数据分组所产生与发生冲突的这样一个区域称为冲突域,所有的共享介质环境都是一个冲突域,在共享介质环境中一定类型的冲突域是正常行为。对网络进行分段的原因是:分离嫌友流量并创建更小的冲突域来使用户获得更高的带宽则网络很快会被流量所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