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中物理和逻辑
扩展阅读
网络信号前有个hd 2025-09-23 08:20:54

计算机网络中物理和逻辑

发布时间: 2023-07-05 12:30:05

1. 网络接口与物理接口,逻辑接口,求高手分析,谢谢,计算机网络知识,电脑,计算机网络,逻辑接口

物理网络,即实际搭建的网络,比如你用路由器/交换机等连接若干台电脑构成的网络;
物理接口,即你可以在设备上找到的接口,如五口路由器,你有四个口是接电脑的,另外个是入口;
逻辑网络,是指传输控制协议TCP/IP中,对应OSI七层模型的传输层IP对应网络层这两层,有点绕口,你只要记得是协议里规定的东东即可;
逻辑接口,则是运行逻辑网络的“虚拟”“模拟”出来的“接口”而已。

2. 计算机网络分别从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角度来看是如何构成的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可能你没弄清楚,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意思。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机构指的是网络分层:也就是计算机的层结构,当然这里有实际应用时候的分层——四层,以及ISO提出的七层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指的是网络拓扑:也就是计算机的组网,包括星星结构,网状结构,环形,总线型,树型等等。

3. 计算机网络上逻辑上划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功能是什么

七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物理层功能 : O S I 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2、数据链路层: O S I 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递;

3、网络层: O S I 模型的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4、传输层: 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传输协议同时进行流量控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发送速率;

5、会话层: 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 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6、表示层: 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7、应用层: 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术语“应用层”并不是指运行在网络上的某个特别应用程序 ,应用层提供的服务包括文件传输、文件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信息处理。

4. 什么是物理网络,物理网络与逻辑网络的区别是什么啊,谢谢高手啊,跪求,急急急急急急

把计算机硬件介质“联接”成的网络称为物理网络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即TCP对应OSI七层模型的传输层IP对应网络层这两层称为逻辑网络.而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称为物理层保持与OSI的规定一致

比如你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网络设备诸如网线,路由器,交换机等联系起来的pc网络就是物理网络。
而这个网络中所使用的协议,或者网络结构,比如这个网络分多个子网或者多重层级关系,这些都是靠逻辑网络来划分的。
不知道这样说你能不能理解。

5. 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常用的两种访问控制方式是什么

访问控制分为物理访问控制和逻辑访问控制;物理访问控制,如符合标准规定的用户、设备、门、锁和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而逻辑访问控制则是在数据、应用、系统、网络和权限等层面进行实现的。

本文操作环境:windows7系统,DELL G3电脑

访问控制分为什么?

访问控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物理访问控制和逻辑访问控制。 物理访问控制如符合标准规定的用户、设备、门、锁和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而逻辑访问控制则是在数据、应用、系统、网络和权限等层面进行实现的。

访问控制技术,指防止对任何资源进行未授权的访问,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的范围内使用。意指用户身份及其所归属的某项定义组来限制用户对某些信息项的访问,或限制对某些控制功能的使用的一种技术,如UniNAC网络准入控制系统的原理就是基于此技术之上。

访问控制通常用于系统管理员控制用户对服务器、目录、文件等网络资源的访问。

访问控制的概念及要素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指系统对用户身份及其所属的预先定义的策略组限制其使用数据资源能力的手段。通常用于系统管理员控制用户对服务器、目录、文件等网络资源的访问。访问控制是系统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合法使用性的重要基础,是网络安全防范和资源保护的关键策略之一,也是主体依据某些控制策略或权限对客体本身或其资源进行的不同授权访问。

访问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访问主体对客体的访问,从而保障数据资源在合法范围内得以有效使用和管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访问控制需要完成两个任务:识别和确认访问系统的用户、决定该用户可以对某一系统资源进行何种类型的访问。

访问控制包括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控制策略。

(1)主体S(Subject)。是指提出访问资源具体请求。是某一操作动作的发起者,但不一定是动作的执行者,可能是某一用户,也可以是用户启动的进程、服务和设备等。

(2)客体O(Object)。是指被访问资源的实体。所有可以被操作的信息、资源、对象都可以是客体。客体可以是信息、文件、记录等集合体,也可以是网络上硬件设施、无限通信中的终端,甚至可以包含另外一个客体。

(3)控制策略A(Attribution)。是主体对客体的相关访问规则集合,即属性集合。访问策略体现了一种授权行为,也是客体对主体某些操作行为的默认。

访问控制的功能及原理

访问控制的主要功能包括:保证合法用户访问受权保护的网络资源,防止非法的主体进入受保护的网络资源,或防止合法用户对受保护的网络资源进行非授权的访问。访问控制首先需要对用户身份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同时利用控制策略进行选用和管理工作。当用户身份和访问权限验证之后,还需要对越权操作进行监控。因此,访问控制的内容包括认证、控制策略实现和安全审计。

(1)认证。包括主体对客体的识别及客体对主体的检验确认。

(2)控制策略。通过合理地设定控制规则集合,确保用户对信息资源在授权范围内的合法使用。既要确保授权用户的合理使用,又要防止非法用户侵权进入系统,使重要信息资源泄露。同时对合法用户,也不能越权行使权限以外的功能及访问范围。

(3)安全审计。系统可以自动根据用户的访问权限,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有关活动或行为进行系统的、独立的检查验证,并做出相应评价与审计。

6. 计算机网络 逻辑连接和物理连接有什么本质区别

简单的讲,物理链接是指设备之间存不存在通过介质的实际连接。比如用电线、网线、无线电之类,使设备在物理上存在连接。
逻辑链接可以看做设备之间可不可能实现信号或数据的传递。比如传数据包、数据帧之类的。
物理链接是保障逻辑链接的基础,而逻辑链接的连通情况并不一定影响物理链接的连通情况。
举个例子,断开逻辑链接并不一定要断开物理链接。比如你可以通过设置网口shutdown,或者设置账户规则等等方式来限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而不需要实际去拔掉网线去断开物理链接。
但是如果没有物理链接,逻辑链接是不成立的。比如两台电脑之间不连网线,不连红外线,不连蓝牙,也不上同一个wifi……反正就是没有介质相连,你让他俩怎么传输据呢?所以没有物理链接,逻辑链接也不成立。
这个是我自己粗浅的理解,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7. 计算机网络按拓扑结构分为哪几类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树形拓扑、网状拓扑结构等。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树形拓扑、网状拓扑结构等
。星型拓扑具有延迟小、可靠性高的特点;
环形拓扑具有简化路径的特点,但是维护难,可靠性也比较低;
总线拓扑具有费用低的特点
;树形拓扑具有成本低、易于扩充的特点;
网状拓扑结构的可靠性较高,但是维护难,并且费用高。
计算机网络拓扑是指由计算机组成的网络之间设备的分布情况以及连接状态,画在图上就成了拓朴图。一般在图上要标明设备所处的位置,设备的名称类型,以及设备间的连接介质类型,分为物理拓朴和逻辑拓朴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