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基础期末计算题
扩展阅读
怎么找到网站后台 2025-09-21 13:27:05
电脑密码哦你妹 2025-09-21 13:25:27

计算机网络基础期末计算题

发布时间: 2023-07-31 05:00:46

计算机网络基础题 980000字节文件 分组长度1000B 其中20B为头文件 速率100Mbps 求所需最少时间

原题及解答是这样的,注意80ms只是H1发送,H2还没接收完
=============
在下图所示的“存储转发”过程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为20B,如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大H2接受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 B.80.08 C.80.16ms D.80.24ms
注意:发送延迟、传播延迟、处理延迟、存储转发延迟的概念
解答: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文件长度为980000B,需要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之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1MB。由于所有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同,因此文件传输经过最短路径时所需时间最少,最短路劲经过分组交换机。
当t=1M*8/100Mbps = 80ms时,H1发送完最后一个比特;
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2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

t0 = 1K×8/100Mbps = 0.08ms,

所以,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时的情况下,当t = 80ms + 2t0
= 80.16ms时,H2接受完文件,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80.16ms。
==========================
参考资料中有图有解答

㈡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题。

传输速率为5Mbps,也就是说每秒传输5M,那么传输1bit所用的时间=1s/(5*1000*1000bit)=0.2vs,传播速率为200m/vs,那么1bit的延迟的电缆长度=0.2vs内的传播距离=200m/vs*0.2vs=40m

注:1s=1000ms=1000 000vs

㈢ 计算机网络基础题

二、填空题

1. 数据传输模式中,串行传输的特点主要有_____每次只发送一个比特___、造价比较便宜。

2. 和串行传输相比,以下属于并行传输特点的是___速度较快___、造价较高、适用于短距离连接。

3. 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中,属于按照覆盖范围分类的是___局域网络____、城域网、广域网。

4.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____计算机技术____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5.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作用地理范围大小分类,可分为LAN、____ MAN _____、WAN。

6.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可靠性、传输速率、____差错率____。

7. 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___总线型_____、网状型、环型、星型。

8. 数据通信的系统模型由数据源、数据通信网、_____数据宿___等部分组成

9. 在一间房间里有若干台计算机,若组建以太网,则除了计算机外、网卡、双绞线 ,还需要准备_____集线器______。

10.于Internet中的IP地址和域名, ___主机的域名是主机的IP地址的字符形式__。

11.Internet上最基本的__通信___协议是TCP/IP。

12. 计算机网络中的用户必须共同遵从的多项__约定___,称为协议。

13._____路由器_____是在多个网络和介质之间实现网络互联的一种设备。

14. 用户可以在上面发表文章或阅读文章,可以聊天交友的___电子公告板___简称BBS。

15. _微波_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可以传输大容量信号,但只能直线传输,受环境影响较大。

16. 按传输信号的.类型来区分,信道可分为____模拟____信道和数字信道两类

17. 集线器所有端口都是共享一条__带宽__。

18.____域名管理系统____的英文缩写是DNS。

19. FTP的工作模式是客户/___服务器__模式。

20. 使用一条线路,逐个地传送所有的比特的传输方式称为____串行____传输

21.Internet上的网络地址有两种表示形式:__ IP __地址和域名。

22. 数据传输时,在发送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___调制_____。

23. 数据传输时,在接收端把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之为___解调_____。

24.Internet网址中的http是指__超文本协议______。

25. 网络操作系统主要安装在___网络服务器____上。

26. 计算机网络系统由资源子网和____通信_____子网组成。

27. 万维网服务器的地址均以___HTTP _____开头。

28. 局域网一般由网络系统软件、工作站、网络服务器、____网卡______、网间连接器和传输媒体组成。

29.Internet中,IP地址是一个___32_______位的二进制整数。

30. 设有某Internet用户,其POP主机域名是mail.hz.zj.cn,帐户名为zhangsan,则相应的E-mail 地址是___ [email protected] ___。

31.ISO/OSI参考模型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___网络体系结构__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2. 在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三种有线传输介质是__双绞线__、同轴电缆和光纤。

33.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传输速率、差错率、可靠性和___带宽______。

34. FTP的中文名称是____文件传输协议____。

35.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____通信____相结合的产物。

36. 统一资源定位器的英文缩写是___URL ____,其功能是用来定位资源所在位置。

37. OSI将网络体系结构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____应用____层。

38. 超文本标记语言的英文简称是__HTML ______。

39. 互联网上WWW的英文全称是____ World Wide Web ____。

40.____计算机网络______是指在网络协议的控制下,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来实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并通过网络操作系统等网络软件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41. 数据信号需要通过某种通信线路来传输,这个传输信号的通路叫____信道_____。

42. 对网页进行布局,一般在添加内容前使用___框架__或表格来对页面进行布局。

43.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英文简称_____ ADSL ____,是运行在原有普通电话线上的一种新的高速宽带技术。

44. WWW服务是以_____超文本传输_____协议为基础。

45. 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的大小,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__广域网___。

46. 在HTML文档中插入图像其实只是写入一个图像的___地址____,而不是真的把图像插入到文档中。

47. 总线网一般采用_____CSMA/CD _____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8. 在设置图像超链接时,可以在“替代文本框”中填入注释的文字,当浏览器不支持图像时,使用该___文字__替换图像。

49. IP地址202.13.112.14是____C____类IP地址。

50. OSI将网络体系结构分为物理层、__链路层_、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1. 在Internet网上有许多FTP文件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其中的一些软件,将文件服务器上的软件复制到本地计算机上的方法称为________下载________。

52. 网络中的所有站点共享一条数据通道,且首尾不相连的网络拓扑结构是_____总线_____型网络。

53. WWW上的每一个网页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这些地址称为___统一资源定位器____。

㈣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试题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IP地址190.233.27.13是( )类地址

A. A B. B C. C D. D

2.交换机和路由器相比,主要的区别有( )

A.交换机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

B.路由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

C.交换机的一个端口划分一个广播域的边界

D.路由器的一个端口划分一个冲突域的边界

3. 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集线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一、二两层

B. 集线器能够起到放大信号,增大网络传输距离的作用

C. 集线器上连接的所有设备同属于一个冲突域

D. 集线器支持CSMA/CD技术

4.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DNS是用来解析IP地址和域名地址(互联网地址)的

B. 默认网关是互连内网和外网的通道

C. 每个Windows用户都可以创建域,并使用域中的一个帐号

D. 每个Windows用户都可以创建工作组,创建了一个工作组,计算机重启后就会自

动加入到该工作组

5. C类地址段193.11.22.0/24进行可变长子网划分,则下列地址能够成为其子网地址的

有( )

A. 193.11.22.174 B. 193.11.22.192

C. 193.11.22.172 D. 193.11.22.122

6. 地址为:192.168.100.138,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所在的网络地址是什么,和IP地址192.168.100.153是否在同一个网段?

A. 192.168.100.128,是 B. 192.168.100.0,是

C. 192.168.100.138,是 D. 192.168.100.128,不是

7、一个B类网络,有5位掩码加入缺省掩码用来划分子网,每个子网最多( )台主机。

A. 510 B. 512 C. 1022 D. 2046

8. 有关集线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集线器不需要遵循CSMA/CD规则

B. 使用集线器的局域网在物理上是一个星形网,但在逻辑上仍然是一个总线网

C. 网络中的多个终端设备必须竞争对传输媒质的控制,一个特定时间内至多只有一

台终端能够发送数据

D. 集线器的端口数越多,传输的效率越高

9. 下列地址表示私有地址的有( )

A. 192.168.255.200 B. 11.10.1.1

C. 172.172.5.5 D. 172.30.2.2

10. 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集线器不能延伸网络的可操作的距离 B.集线器不能在网络上发送变弱的信号

C. 集线器不能过滤网络流量 D. 集线器不能放大变弱的信号

11. 教育城域网的建设一般划分成三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其中学校主要处

于( )

A. 核心层 B. 汇聚层 C. 接入层

12. 下列对VLAN技术的理解正确的( )

A. 同一VLAN中的用户设备必须在物理位置上很接近,否则在交换机上没有办法实现

B. VLAN是一个逻辑上属于同一个广播域的设备组

C. VLAN之间需要通讯时,必须通过网络层的功能(寻址路由)才可以实现

D. 理论上可以基于端口、流量和IP地址等信息划分

13. 在以太网中最常用的是交换机,是根据( )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IP地址 B.IPX地址 C.LLC地址 D.MAC地址

14. RARP的作用是( )

A. 将自己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

B. 将对方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

C. 将对方的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

D. 知道自己的MAC地址,通过RARP协议得到自己的IP地址

15. 下列应用使用TCP连接的有( )

A. Telnet B. E-mail

C. FTP D. DNS

16. 第一个八位组以二进1110开头的IP地址是( )地址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17. ( )协议是一种基于广播的协议,主机通过它可以动态的发现对应于一个IP地址的MAC地址

A. ARP B. DNS C. ICMP D. RARP

18. 当交换机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携带的目的地址与源地址属于同一个端口时,交换机会怎样处理?( )

A. 把数据转发到网络上的其他端口 B. 不再把数据转发到其他端口

C. 在两个端口间传送数据 D. 在工作在不同协议的'网络间传送数据

19. 关于交换机交换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交换机只检查进入交换机端口的数据帧头部的目的MAC地

址部分,即把数据转发出去

B. 存储转发式交换方式:交换机要完整地接收一个数据帧,并根据校验的结果以确定是否转发数据

C. 直接交换方式:交换机只转发长度大于64字节的数据帧,而隔离掉小于64字节的数据

D. 这些说法全部正确

20. 集线器的缺点主要有( )

A. 不能增加网络可达范围 B. 一个集线器就是一个冲突域

C. 集线器必须遵循CSMA/CD才可以正常工作D. 不能进行网络管理

21. 能正确描述了数据封装的过程的是( )

A. 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流->数据

B. 数据流->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

C. 数据->数据包->数据段->数据帧->数据流

D. 数据->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流

22. 交换机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两个:数据帧的过滤和转发,下面的理解正确的有( )

A. 这是以交换机中的MAC地址表为基础的

B. 过滤功能是:自动学习并更新MAC地址表,用以将发往在本端口连接的设备的数据帧保留在本地,不进行转发

C. 转发功能是:自动学习并更新MAC地址表,用以将发往某特定设备的数据帧直接

发送到指定的端口,而不是进行广播的发送给所有的端口

D. 当交换机处于初始状态时,它的MAC地址表为空,如果收到一个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是不可知的,此时交换机会广播然后拒绝转发此数据帧,并回送给源设备一个出错信息

23. 一台IP地址为10.110.9.113/21 主机在启动时发出的广播IP是( )

A. 10.110.9.255 B. 10.110.15.255

C. 10.110.255.255 D. 10.255.255.255

24. 关于交换机的交换机制描述正确的( )

A. 直通式(Cut-Through):交换机一旦确定目的MAC和正确的端口号后即开始转发收到的数据

B. 存储转发式(Sore&Forward):交换机在转发一个数据帧之前,除要确认目的MAC和端口号外,还要接收并处理完整的帧

C. 在改进型的直通式(碎片隔离式):交换机在接收到数据帧的64个字节后,才开

始转发该帧

D. 直通式转发数据帧的效率低,存储转发式转发数据帧的效率高

25.在以太网交换机中哪种转发方法延迟最小( )

A. 全双工 B. 直接交换方式

C. 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D. 半双工

26. 采用CSMA/CD技术的以太网上的两台主机同时发送数据,产生碰撞时,主机应该做

何处理( )

A. 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停止传输,在一个随机时间后再重新发送

B. 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发送重定向信息,各自寻找一条空闲路径传输帧报文

C. 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停止传输,同时启动计时器,15秒后重传数据

D. 主机发送错误信息,继续传输数据

27. 网卡的主要功能包括( )

A. 接收来自总线的数据,并进行分段

B. 为数据附加自己的包含校验和及网卡地址的报头

C. 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网络介质发送的信号

D. 缓存需要发送以及接收到的数据,根据网络和总线的繁忙与否完成流控的功能

28. 本地网络上的主机通过下列所述的哪种方式查找其它的网络设备?( )

A. 端口号 B. 硬件地址 C. 默认网关 D. 逻辑网络地址

29. 下列叙述中有误的选项为( )

A. 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的缺点是初始化时,所有的用户都必须进行配置

B. 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的优点是当用户物理位置移动时,VLAN不用重新配置

C. 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的缺点是如果VLAN A的用户离开了原来的端口,到了一

个新的交换机的某个端口,那么就必须重新定义

D. 基于子网划分VLAN的方法可以提高报文转发的速度

30. 传统的B类网络中可以包含多少台主机?( )

A. 256 B. 65536 C. 65534 D. 254

31. IP协议的特征是( )

A. 可靠,无连接 B. 不可靠,无连接

C. 可靠,面向连接 D. 不可靠,面向连接

32. D类地址的缺省子网掩码有( )位

A. 8 B. 16 C. 24 D. 其他三项都不对

33. 数据链路层可提供的功能有( )

A. 对数据分段 B. 提供逻辑地址

C. 提供流控功能及差错控制 D. 多路复用

34. 以太网交换机端口的工作模式可以被设置为( )

A. 全双工 B. Trunk模式 C. 半双工 D. 自动协商方式

35. 以下关于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式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 Store and Forward方式不能检测出超短帧(<64字节 最为严格的)

B. Cut-through方式交换时,交换机不对以太网帧进行过滤

C. 使用Cut-through方式,以太网帧将不会在交换机中作任何存储

;

㈤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

解答:
p20的总时延定义,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从主机A开始发送数据到主机A把数据全部发送到链路上所需要的时间叫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发送速率(b/s)
依题意,主机A要发送的数据帧长度为10000bit,速率是10Mbit/s即10*10^6bit/s,那么发送时延就是:
10000bit÷10000000bit/s=0.001s=1000μs
从主机A到交换机的传播时延是20μs
交换机接收完分组这个分组同样需要时间,按照题意是35μs
然后交换机开始发送这个分组,又需要计算发送时延,由于分组长度和速率不变,仍然是1000μs
接着这个分组在交换机到主机B之间的链路传递,传播时延是20μs。
关于主机B要多少时间才能接收完这个分组,依题意,“从A开始发送至B接收到该分组所需的总时间”,接收到就是主机B开始接收这个分组那一个时刻,也就是分组的第一个字节到达链路末端的那个时刻,后面的时间就不管它了。
总时延就是上面所有时延的和:
1000+20+35+1000+20=2075μs

㈥ 计算机网络的计算题求解

网络传播延迟 = 距离/传播速度 = 1km/(2C/3) = 3km/(2×3×10^5km/s) = 5μs
冲突窗口(往返的物理时间) = 2×网络传播延迟 = 10μs
最小帧长 = 数据传输速率×冲突窗口 = 10Mbps × 10μs = 100bit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㈦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题目

15ms×2=30msL=65535×8+30×8=524520 ; C=109b/s ; L/C=0.0005245s ; Td=10×10-3s ; 2×Td =0.02其中:L 为发送的总位数,C为信道的带宽,L/C为发送数据时的传输时延,Td为传播时延 Throughput=L/(L/C+2×Td)=524520/0.0205246=25.5Mb/s Efficiency=(L/C)/(L/C+2×D)=0.0255最大吞吐量为25.5Mb/s。信道利用率为25.5/1000=2.55%

㈧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题

对于 1km 电缆,单程传播时间为1÷200000=5×,即5us,来回路程传播时间为10us。为了能够按照CSMA/CD工作,最小帧的发射时间不能小于10us。以1Gb/s速率工作,10us可以发送的比特数等于:

10x10的-6次方/1x10的-9次方 = 10000,因此,最短帧是10000 位或 1250 字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