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计算机OSI各层以什么为单位
计算机OSI各层的数据传输单位如下:
物理层:
单位:比特(bit)
说明: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底层,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它涉及物理媒介的电气、机械、功能以及过程特性,确保比特能够在通信双方之间正确传输。
数据链路层:
单位:帧(frame)
说明: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织成帧,并添加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帧头、帧尾、校验序列等),以便在物理层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帧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传输单元。
网络层:
单位:数据包(packet)
说明:网络层将来自数据链路层的帧进一步封装成数据包,以实现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传输。数据包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上层协议数据等关键信息。
运输层:
单位:报文(message)
说明:运输层负责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通信服务。报文是运输层的基本传输单元,它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具体取决于运输层的协议(如TCP或UDP)以及数据的长度和分段策略。
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
单位:统称为报文(message)
说明:从会话层开始,一直到应用层,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这些层次主要负责数据的会话控制、表示以及应用层面的通信,报文在这些层次中可能经过进一步的封装和处理,以适应特定的应用需求。
㈡ 在计算机网络中 码元、比特、字节、帧 分别表示什么分别用在哪里
码元是数据的载体,一般表示通信中承载数字比特位的信号。打个比方,如果一个灯泡有二个状态,代表1和0,那这个灯泡就是一个码元,携带1个BIT的信息。但如果你一个灯泡可以发红光绿光,那红光开,红光关,绿光开,绿光关,可以表示4个状态,就说这个码元(灯泡)带有2BIT的信息。
比特:二进制中的1位。
字节:8个比特=1字节。
帧:网络传输中,链路层(这个请自己查)传递的基本数据单元,每次链路层发数据的时候,是以帧为单位发出去的,接收方接收的时候,也是以帧为单位收的,这个类似于包裹,若干个比特用一定的规则组成这个包裹(帧),以这个为基本单位发给对方(不能切成更小的)。
㈢ 请问数据单位是位、帧、包是什么意思位、帧、分别是什么意思
位,又称为比特(bit, b),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只能表示0和1。随着位数的增加,所能表示的数值也相应增大,每增加一位,表示的数就翻倍。
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数据链路层处理的基本单位被称为“帧”。帧可以将8位的0或1进行分组,并附加控制信息,如0或1,形成一个独立的数据单位。帧在数据链路层中作为处理的基本单位,包含了数据和控制信息。
当数据从链路层传输到网络层时,数据会被进一步组织和包装。在网络层,数据被处理成“包”。包是TCP/IP协议通信传输中的数据单位,通常也被称为“数据包”。TCP/IP协议主要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和第四层(传输层),而帧则工作在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包不仅包含了数据,还附加了更多的控制信息,如源地址、目标地址等,以确保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输到目的地。
通过这种分层的数据处理方式,网络能够高效、准确地传输数据,每层都负责特定的任务,从低层的物理传输到高层的应用服务,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体系。
㈣ 比特流和帧是什么意思
比特流和帧是网络通信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在数据传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比特流,源自bps(bits per second),是衡量网络传输速率的基本单位。在拨号上网的时代,网速通常以kbps(比如几十kbps)为单位,这实质上是指在网络中流动的数据流。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的高速网络如Mbps(兆比特每秒)已经取代了比特流的称呼,我们将它比喻为“信息高速公路”,反映出传输速度的显着提升。
帧则是网络数据传输的最小单元。在计算机通信中,二进制数据(由“0”和“1”组成)以帧的形式传输。无论是铜缆网络中的脉冲电流,还是光纤和无线网络中的光或电磁波,它们都是以帧的形式承载着信息的传递。
具体来说,对于高速的脉冲电流,我们将其电平差异转换为代表“0”和“1”的虚拟位,8位组成一个字节。许多人容易混淆“位”(Bit)和“字节”(Byte),例如,一个100Mbps的以太网,虽然名字中包含“Mbps”,但它实际的传输速率是每秒25MB(理论值),并非每秒100MB。
总结起来,比特流和帧是数据在网络中分块和传输的基本单位,理解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网络通信的原理和速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