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窗口壅塞

计算机网络窗口壅塞

发布时间: 2025-10-02 02:16:44

A. 区块链是什么怎么用区块链赚钱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区块链的赚钱方法:

1、推广赚佣金。

区块链的做法是,首先注册交易所账号,生成自己的邀请链接,然后推广,有人通过你的链接注册了交易所并产生交易的话,你就有佣金。

2、炒币。

炒币就像炒股。炒币是区块链赚钱门槛最低的一种方式。

3、挖矿。

比特币中的“挖矿”就是记账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抢,抢到记账权机会就有奖励,奖励的东西是比特币。这个行为就是“挖矿”。

4、开发钱包。

钱包是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就像区块链的“支付宝”或“微信支付”。

拓展资料:

1、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2、区块链诞生自中本聪的比特币,自2009年以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类比特币的数字货币,都是基于公有区块链的。

3、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宣布对数字货币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会议肯定了数字货币在降低传统货币发行等方面的价值,并表示央行在探索发行数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的表达大大增强了数字货币行业信心。这是继2013年12月5日央行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之后,第一次对数字货币表示明确的态度。

区块链——网络

B. 什么是VLAN,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用在哪些方面

一、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或简写VLAN,V-LAN)。

是一种建构于局域网交换技术的网络管理的技术,网管人员可以借此透过控制交换机有效分派出入局域网的分组到正确的出入端口,达到对不同实体局域网中的设备进行逻辑分群管理,并降低局域网内大量数据流通时,因无用分组过多导致壅塞的问题,以及提升局域网的信息安全保障。

二、VLAN可以为网络提供以下作用,广播控制、带宽利用、降低延迟、安全性(非设计作用,本身功能所附加出的)。

三、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直接以交换机上的端口做为划分VLAN的基础。

这个方式的优点是简单与直观,因此,运用这种设置VLAN的情况十分普遍。但因为是物理层的设置,所以比较适合在规模不大的组织。

2、数据链接层(data link layer)

以每台主机的MAC地址做为划分VLAN的基础。方法是先创建一个比较复杂的数据库,通常为某网络设备的MAC地址与VLAN的映射关系数据库。当该网络设备连接到端口后,交换机会向VMPS(VLAN管理策略服务器)来请求这个数据库。找到相应映射关系,完成端口到VLAN的分配。

这个方式的优点是即使计算机在实体上的位置不同,也不影响VLAN的运作。但缺点是网管人员必须在交换机中设置组织内每一台设备MAC地址与VLAN间的映射关系数据库。因此,这种设置策略的管理复杂度会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与实体位置的群落、和不同工作任务需要而增加。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以每台设备的IP地址做为划分VLAN的基础,以子网视为VLAN设置的依据。

这个方式的优点是当网管人员已经将内部网段做好规划与分配的情况下,将可大辐降低网管人员规划并设置VLANs架构的复杂度。

但缺点是原本传统交换机不需要对讯框作任何处理,但在这个机制下,交换机不但必须剖析讯框(Frame),还必须进一步取出Source IP与Destination IP进行比对,连带降低交换机接收与分派分组的效率。

(2)计算机网络窗口壅塞扩展阅读:

为实现交换机以太网络的广播隔离,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虚拟局域网技术。这种对连接到第2层交换机端口的网络用户的逻辑分段技术实现非常灵活,它可以不受用户物理位置限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VLAN划分;可在一个交换机上实现,也可跨交换机实现;可以根据网络用户的位置、作用、部门或根据使用的应用程序、上层协议或者以太网通信端口硬件地址来进行划分。

一个VLAN相当于OSI模型第2层的广播域,它能将广播控制在一个VLAN内部。而不同VLAN之间或VLAN与LAN / WAN的数据通信必须通过第3层(网络层)完成。

否则,即便是同一交换机上的通信端口,假如它们不处于同一个VLAN,正常情况下也无法进行数据通信,特例是由于某着名厂商生产的交换机带有VLAN穿越漏洞,外来分组以广播进到该交换机时,它仍然会流入所有连至交换机上的计算机,而导致信息可能外泄的潜藏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信息安全议题,1995年IEEE802委员会发表了802.1QVLAN技术的实现标准与讯框结构,希望能透过设置逻辑地址(TPID、TCI),对实体局域网区隔成独立虚拟网段,以规范分组广播时的最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