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 绪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网络安全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问题,其中也会涉及到是否构成犯罪行为的问题。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它主要关心的是确保无关人员不能读取,更不能修改传送给其他接收者的信息。此时,它关心的对象是那些无权使用,但却试图获得远程服务的人。安全性也处理合法消息被截获和重播的问题,以及发送者是否曾发送过该条消息的问题。故此,在网络广泛使用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了解网络安全,做好防范措施,做好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二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阐释互联网的基本信息及其维护,参考文献对本文起了巨大作用,网络安全问题无处不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表现的格外突出,陕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李安国教授的报导,分析了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并指出了一些常用的解决方法,解释了网络安全的定义,防护层次,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张涛,吴冲阐释信息安全系统的漏洞的研究,网络攻击检测与防范技术的定义,形式。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网络攻击的防护与检测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漏洞与计算机病毒的解释,讲解维护与防范技巧。
三 总结
整篇文章感触良多,并非所有的参考文献中的都是完美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所以我们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这个可研究的趋势。吸取前人的优点,一步步完善自己。
四 参考文献
[1] 高吉祥.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M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2] 吴冲. 计算机网络[M].清华大学出版2005.
[3] 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李安国. 陕西大学自然科学自然报[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张涛. 信息系统安全与漏洞[M]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6]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 吴微,文军. 单片机原理及制作[M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8] 赵保经. 中国集成电路大全[M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
[9] 何国伟 软件可靠性[M].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给个例子你看一下
Ⅱ 企业网络安全体系的建立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1 周学广等.信息安全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2 (美)Mandy Andress着.杨涛等译.计算机安全原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
3 曹天杰等编着.计算机系统安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4 刘衍衍等编着.计算机安全技术.吉林:吉林科技技术出版社.1997.8
5(美)Bruce Schneier 着,吴世忠等译.应用密码学-协议、算法与C语言源程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
6 赖溪松等着.计算机密码学及其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7
7 陈鲁生.现代密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7
8 王衍波等.应用密码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
9 (加)Douglas R.Stinson着,冯登国译.密码学原理与实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
10 王炳锡等. 数字水印技术.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1
11 步山岳.NTRU公开密钥体制分析与实现.上海:计算机工程,2002.6
12 柴晓光等. 民用指纹识别技术.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
13 冯元等.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
14 高永强等.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
15 张千里,陈光英 .网络安全新技术.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
16 董玉格等.网络攻击与防护-网络安全与实用防护技术.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8
17 顾巧论等编着.计算机网络安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
18 张友生,米安然编着.计算机病毒与木马程序剖析. 北京: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2003.3
19 (美)Heith E. Strassberg等着.李昂等译.防火墙技术大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20 潘志祥,岑进锋编着.黑客攻防编程解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
21 (美)Jerry Lee Ford Z着.个人防火墙.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8
22 楚狂等编着.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4
23 朱雁辉编着. Windows 防火墙与网络封包截获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7
24.石志国等编着.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
25 周海刚,肖军模. 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第32卷 第6期 2003年12月
26 刘洪斐, 王灏, 王换招. 一个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设计, 微机发展. 第13卷, 第1期, 2003年1月.
27 张然等.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第24卷 第7期 2003年7月
28 吕志军,黄皓. 高速网络下的分布式实时入侵检测系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第41卷 第4期 2004年 4月
29 熊焰, 苗付友, 张泽明. 一个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第25卷 第2期 2004年2月
30 韩海东,王超,李群. 入侵检测系统实例剖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
31 熊华, 郭世泽. 网络安全——取证与蜜罐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年7月
32 赵小敏,陈庆章.打击计算机犯罪新课题——计算机取证技术. 网络信息安全.2002.9
33 熊华,郭世泽.网络安全——取证与蜜罐.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7
34 贺也平. 恶意代码在计算机取证中的应用. 首届全国计算机取证技术研讨会[R]. 北京,2004-11
35 戴士剑等 .数据恢复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8
36 段钢.加密与解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6
37 郭栋等.加密与解密实战攻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
38 张曜. 加密解密与网络安全技术.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7
39 徐茂智.信息安全概论.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 2007.8 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安全系列规划教材
39 Digital Forensic Research Workshop. “A Road Map for Digital Forensic Research”,2001.
40 Jun-Sun Kim, Minsoo Kim and Bong-Nam Noth .A Fuzzy Expert System for Network Forensics.
41 Srinivas Mukkamala and Andrew H.Sung .Identifying Significant Features for Network Forensic Analysi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t Techniq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vidence. Winter 2003,Volume 1,Issue 4
42 Vicka Corey et..Network Forensics Analysis. IEEE Internet Computing. November. December 200
Ⅲ 计算机网络的论文5000字范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日益庞大,功能完善且独立。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论文5000字范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计算机网络的论文5000字范文篇1
浅析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工作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已经广泛实行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进行信息共享,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在计算机网络面临安全问题时,可能会导致信息的泄露,对单位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对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安全维护措施,对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事业单位;管理
1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1.1网络资源的共享性
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运行的主要特征,它能够加深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然而,资源共享性也为攻击者提供了破坏安全的机会,攻击者可以利用单位内部信息资源准许外部服务请求的漏洞进行网络攻击,从而获取单位内部信息。
1.2网络的开放性
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任何国家的任何用户都可以参与其中。随着网络功能的逐步扩大,获取单位及个人信息将更加容易。这种开放性使得网络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1.3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
网络操作系统是进行网络信息运行的主要形式,通过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操作,实现各种网络行为。然而,由于网络协议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操作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缺陷和漏洞,成为目前无法彻底解决的安全问题。
1.4网络系统设计的缺陷
网络设计包括拓扑结构的设计和网络设备的选择等。不合理的网络设计会成为网络的安全威胁。
1.5恶意攻击
恶意攻击是计算机网络面临的最重要安全问题之一。黑客通过高超的技术手段,利用木马病毒等手段入侵单位内部的计算机网络,篡改或窃取单位内部信息,为单位造成一定的损失。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2.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墙可以极大地提高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降低风险。
2.2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应用于对动态信息的保护,在面对外部攻击时,能够及时检测出攻击行为,并给予相应的保护。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是根据单位内部的信息机密程度对访问者进行控制的一种方式。
2.3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从多种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中收集信息,通过信息分析入侵特征的网络安全系统。
3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功能异常强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确保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需要加强全体人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并使用先进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做好全面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提高计算机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为单位的高效运行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黄翔.加强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水平的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5,1.
[2]谭人玮.浅谈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4,8.
计算机网络的论文5000字范文篇2
试论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方法
摘要:本文分析了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问题及解决方法,重点关注涉密系统的安全保密工程建设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密建议。
关键词:涉密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策略
一、安全保密方案设计
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系统包括计算机终端、服务器、无线移动平台三个部分。安全保密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到涉密系统的保密方案,满足涉密计算机的实际需求。
1.服务器安全
服务器安全问题涉及服务器与通信端口的链接和加密操作,并对操作人员进行身份认证。服务器安全保密方案设计还应包括管理权限的控制,并利用USB令牌密码实现控制目的。
2.客户端安全
客户端安全问题主要涉及文件传输保护,包括传输进程、注册表、远程接入监控等相关内容。客户端安全需要避免客户端代理被破坏,并采取双向保护措施,从USB接口、I/O端口、本地硬盘等进行加密操作,保证客户端安全。
3.管理安全
管理安全主要是对管理人员身份信息进行认证,通过USB令牌使管理人员获得管理权限,进行计算机系统管理。
二、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的解决方法
1.划分涉密系统与非涉密系统
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方案的应用需要对涉密系统和非涉密系统进行区分,明确二者之间的界限,对涉密系统进行针对性管理。
2.加强安全域的划分
涉密系统内部设置安全域,包括安全策略域和保护主客体两个部分。系统内部在进行安全域划分时,需要考虑局域网、逻辑子网等网络结构,对涉密系统内部安全域划分问题进行有效考虑。
3.注重加强管理
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保密过程中,由于技术手段存在一定不足,可以通过管理对问题进行弥补。加强管理工作,实现管理手段与技术手段的紧密结合,提升保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俞迪.基于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的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4,03:35.
[2]刘勇.基于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的分析[J].信息通信,2014,02:92.
以上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论文5000字范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请注意,这些内容仅为示例,实际论文撰写时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拓展。
Ⅳ 求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论文,最好是网络安全方面的,(参考文献10篇以上,还要有摘要、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 谢希仁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2
Cisco Networking Academy Program《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网络安全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年4月
Cisco Networking Academy Program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P1高级路由(第二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年3月
Cisco Networking Academy Program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P 2远程接入(第二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年2月
圆网—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
学书期刊 信息化建设 3001年
随着网络的普及,校园网络的建设是学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校园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了基本的平台,而且能够提供多种应用服务,是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传输到各个系统。而校园网工程建设中主要运用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组建管理的,因此本设计课题主要围绕校园局域网中的宿舍局域网组建过程中可能运用到的技术及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校园建设、安全提出理论性的依据。
关键字:校园网 网关 网络协议
这是我做的好的话给个分
Ⅳ 计算机论文常用参考文献
计算机论文常用参考文献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计算机论文常用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论文常用参考文献1
[1]刘韬,楼兴华.SQL Server2000 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丁宝康,董健全. 数据库实验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25-170.
[3]孙强. 基于ASP.NET 的专题网站的研究与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2006.
[4]Michele Leroux Bustamants.Secure your ASP.NET Apps and WCF services with Windows CardSpace. MSDN Magazine,April 2007.
[5]肖建编. ASP.NET 编程实例与技巧集粹.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
[6]巴兹拉等. ASP.NET 安全性高级编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Jesse Libert.Programming C#中文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米切尔的等编着. ASP.NET 权威指南.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9]曾登高编着..NET 系统架构与开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周佩德.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2]刘炳文等.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数据库篇〔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13]李光明.Visual Basic 6.0 编程实例大制作〔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14]王兴晶,赵万军等.Visual Basic 软件项目开发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5]陈艳峰,高文姬等.Visual basic 数据库项目案例导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6]李红等.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7]周之英.现代软件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8]张红军,王红.Visual Basic 6.0 中文版高级应用与开发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计算机论文常用参考文献2
[1]孙卫琴,李洪成.《Tomcat 与 JSP Web 开发技术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1-205
[2]BruceEckel.《JSP编程思想》.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1-378
[3]FLANAGAN.《JSP技术手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6月:1-465
[4]孙一林,彭波.《JSP数据库编程实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30-210
[5]LEE ANNE PHILLIPS.《巧学活用HTML4》.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1-319
[6]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JSP应用开发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32-300
[7]耿祥义,张跃平.《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1日:1-354
[8]孙涌.《现代软件工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年8月:1-246
[9]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3-460
[10]Brown等.《JSP编程指南(第二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3月:1-268
[11]清宏计算机工作室.《JSP编程技巧》.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5月:1-410
[12]朱红,司光亚.《JSP Web编程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年9月:34-307
[13]赛奎春.《JSP工程应用与项目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8月:23-
[14]刁仁宏.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1).
[15]张莉,王强.SQL Server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清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
[16]郭瑞军,李杰,初晓璐. ASP.NET 数据库开发实例精粹[M].西安:电子工业出 版社出版,2003.
[17]宋昕.ASP.NET 网络开发技术实用教程入门与提高[J].情报杂志,2005,(7).
[18]顼宇峰.ASP.NET+SQL Server 典型网站建设案例[M].清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计算机论文常用参考文献3
[1]米琦.基于多维变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2]汤文亮,曾祥元,曹义亲.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6)
[3]宋保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8
[4]熊俊俏,冯进维,罗帆.基于JN5139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与实现[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05)
[5]祝勇.基于LS-SVC的传感网络链路质量评估机制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
[6]程春蕊,刘万军.高内聚低耦合软件架构的构建[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07)
[7]孙利民等编着.无线传感器网络[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甄甫,刘民,董明宇.基于面向服务架构消息中间件的业务流程系统集成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05)
[9]陆莹.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
[10]潘虎.煤矿安全监控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11]张杉.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机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12]魏宝玲.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施道路维护与监控[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13]吴中博,樊小泊,陈红.基于能量水平的多Sink节点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01)
[14]陈伟,吴健,胡正国.分布式监控组态系统实时数据传输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6(22)
[15]原羿,苏鸿根.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网络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06)
[16]任丰原,黄海宁,林闯.无线传感器网络[J].软件学报.2003(07)
[17]张雪平.使用SecureCRT实现网络管理自动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02)
计算机论文常用参考文献4
[1]江群斌.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银行安全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翟凤航.组织系统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及实现[D].天津大学2012
[3]张兴起.基于VPX标准和多核DSP阵列的信息处理平台设计[D].天津大学2012
[4]王璐.基于1553B总线的综合航电数据加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
[5]孙树和.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12
[6]郎桐.无源自组网络输电线路实时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4
[7]郭毅.部门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
[8]李灏.软件无线电平台上空时编码的实现和测量[D].天津大学2014
[9]谢国聪.基于.NET技术和多层架构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
[10]高宜文.基于Wi-Fi的智能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视频采集与处理平台的设计[D].天津大学2012
[11]毛延超.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簇多信道传输协议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2]夏梓峻.LED-AODV:基于链路预测的车辆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3]尹超.无线网络视频传输性能评测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9
[14]童曦.基于.NET技术和多层架构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D].天津大学2014
[15]王广彧.基于历史轨迹预测的车辆自组织网络混合路由算法[D].天津大学2014
[16]王伟海.龙口矿业集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
[17]贺明.基于NC-OFDM的IEEE802.11n与ZigBee共存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8]叶君骄.基于SAT的长距离无线mesh网络管理平台[D].天津大学2012
[19]张松.基于IEEE802.11n的长距离无线链路性能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0]钟武汨.基于压缩感知的空间无线频谱感知与重构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1]高明飞.北皂煤矿海域下开采水情在线监测应用系统[D].天津大学2012
[22]邹宇.基于卫星授时的长距离无线Mesh网络MAC协议ST-TDMA[D].天津大学2014
[23]王为睿.山东省龙口矿业集团6000m~3/h制氧工程DCS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3
[24]莫志德.基于Web应用的停车管理系统开发和设计[D].天津大学2013
计算机论文常用参考文献5
[1](美)BruceMolay着,杨宗源,黄海涛译.Unix/Linux编程实践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姜毅,王兆青,曹丽.基于HTTP的实时信息传输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10)
[3]崔文婧.数字娱乐产业中流行文化对于电子游戏的'影响[D].北京服装学院2010
[4]刘晓晖.SAP系统中不同物料分类的创建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1
[5]封炜.基于GPS/GIS/GSM的物流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
[6]赵胤.基于SAP的离散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
[7]李长斌.驼峰空压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8]闵国石.铁路工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9]龚俊.基于Javamail技术的企业Email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0]朱骁勇.基于SCCM的软件分发管理与软件封装模板助手[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1]彭诚.基于GPS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2]苏政华.离散制造型企业的SAP系统FICO模块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3]周昕毅.Linux集群运维平台用户权限管理及日志审计系统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4]徐朱平.SDP-21框架下项目管理在对日软件外包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5]刘进学.DeltaVDCS系统在丙烯均相聚合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6]李立平.基于数据挖掘的勘探随钻分析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7]王平.半自动闭塞控制信息数字化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8]潘忠锐.铁路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9]黄怡君.银行业的存储虚拟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20]孙英.浅谈Flash与XML之间的通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5)
计算机论文常用参考文献6
[1]刘韬,楼兴华.SQL Server2000 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丁宝康,董健全. 数据库实验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25-170.
[3]孙强. 基于ASP.NET 的专题网站的研究与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2006.
[4]Michele Leroux Bustamants.Secure your ASP.NET Apps and WCF services with Windows CardSpace. MSDN Magazine,April 2007.
[5]肖建编. ASP.NET 编程实例与技巧集粹.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
[6]巴兹拉等. ASP.NET 安全性高级编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Jesse Libert.Programming C#中文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米切尔的等编着. ASP.NET 权威指南.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9]曾登高编着..NET 系统架构与开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Ⅵ 电脑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在处理速度、存储容量、网络化,以及软件的精巧化方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以难以想象的方式渗入科学、商业和文化领域中,而智能工程又将令其从量变转向质的飞跃。 计算功能日益变成模拟和执行。在科学领域,计算可以模拟气候变化,破解人类基因;在商业领域,低成本的计算、因特网和数字通信正在改变全球经济;在文化领域,计算类产品,如iPod、YouTube和计算机动画等无所不在。 2006年9月,美国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委员会在华盛顿举办了名为“2016”的研讨会,主题是计算机未来如何发展。 会议代表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论题有:社会网络、数字图像、网络媒体、计算机对工作及就业的影响等。讨论主要集中在两方面:计算的影响在深度上将渗入自然科学中,在广度上将进入社会科学中;政策问题突出,计算技术的功能将更加强大、无所不及。 计算机对科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主要是高速运算的巨型计算机。虽然通过网格的群体式计算,可以将许多计算机的功能通过软件联结,实现可与巨型计算机媲美的高速运算,但要解决最复杂的动态问题,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还必须依靠单个巨型计算机。能广泛影响社会大众的计算则从台式机向集计算、娱乐、通信于一体的手持多功能产品转变。 一、巨型计算机的发展目标 速度对于科学计算中的巨型计算机就像它对于战场上的战斗机一样重要。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制定的高生产力计算系统(HPCS)计划,要求每秒1000万亿次浮点运算的巨型计算机在2010年前进入市场,装备美国的武器实验室及科学研究中心。 DARPA将此类巨型计算机看作是开发先进的空中飞行器、武器、军事作战的谋划和执行、美国核储备的维护、安全系统研究,以及图像处理及密码破译等的关键技术。DARPA负责该计划的主管哈罗德说,这是“满足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需要的关键技术”。 2006年11月,克雷公司推出了新型XT4巨型计算机,它是由3万个opteton处理器组成的系统。克雷公司声称其新系统在试验期间稳定的运算速度为每秒10万亿次浮点运算,当前可达54万亿次/秒,预计2005年底达到250万亿次/秒。XT4的新型体系结构很容易升级到1000万亿次浮点运算/秒的最高速度。 XT4的关键技术是克雷公司的SeaStar2连接芯片。系统中每个处理器有一个这样的连接芯片,而不是像其他巨型计算机那样所有处理器共用一个通信接口。这一技术使大量并行处理系统在运行中不会因其间的数据传输而减慢。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国家能源科学计算中心和芬兰IT科学中心都订购了XT4。公司负责政府计划的副总裁说,这种类型的计算机特别适用于空气动力学问题,也适用于其他航空航天的设计。例如,美国空军的研究人员一直用其上一代的XT3来模拟新型天线的设计与评价。 2006年11月,DARPA与克雷公司签订了2.5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开发其最新的混合式体系结构的巨型计算机;这是高生产力计算系统计划第三阶段的项目之一,克雷公司称之为自适应巨型计算机。迄今,巨型计算机只用一种处理器,克雷公司的巨型计算机的混合结构是将标量、矢量不同类型的处理器集成在一起,还要加上另外两个其他处理器,将处理器和任务编制得最适合缓存,从而达到最高效率和最大利用。 IBM公司也签订了2.44亿美元的HPCS计划第三阶段的巨型计算机合同。目标是开发实时应用的1000万亿次/秒巨型;计算机心在2006年11月公布的第28次全球最高速的500巨型计算机名单上,IBM的Gene/L系统位居榜首,是该公司为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利弗莫亦国家实验室研制的,运算速度为280.6万亿次/秒,大约是DARPA要求克雷公司和IBM于2010年前交货的原型计算机速度的1/3。克雷公司在桑迪亚国家实验室中运行的红色风暴巨型计算机为101.4万亿次/秒,仅次于IBM的Gene/L。 二、台式计算机逐渐变成网络多媒体娱乐工具 台式计算机最终走向了移动通信领域,从光纤通信中数据量的激增可看到这一趋势。计算机用户通过接到MySpaee和ESPN的网址,正在越来越多地利用手机处理文件、短信。 先进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商、Symbian公司的副总裁帕纳格罗斯西说:“我们看到了屏幕的逐渐演变,从电影、电视、计算机屏幕发展到今天第四代的智能手机屏幕。” 最新屏幕是将台式计算机的许多功能展示出来,下一代屏幕将包含音像通信、电子邮件、短信等功能在内的多种形式的融合。为此,苹果计算机公司已更名为苹果公司,即将推出的iPhone代表公司的最新战略,即进入因特网数据处理手持装置的新领域。这种接近台式计算机的手持装置可以通过光纤及其他无线网络,简易地处理音乐、图像、娱乐、生产任务和通信。苹果公司的举动好像引发了一场核战争,诺基亚和摩托罗拉都将作出反应。不过,在此领域,苹果公司还只是后来者,其对手有: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埃得克森、微软等商业巨头,他们都进入了娱乐电子领域。即将进入这一领域的还有Google等强大的因特网公司。他们都经不起台式计算机用户兴趣转移的诱惑。 在移动电话与台式计算机之间伪竞争还产生了新型的复合装置。诺基亚和索尼最近都推出了集创新的物理设计和各种通信功能为一体的新产品,其共同特征是比掌上机更小巧,其屏幕更便于读取。无线数据通信的软件开发也是重要的商业领域。苹果公司的优势是在无线数据通信市场中可同时开发硬件和软件,这就是其新近推出的iPhone,其新颖设计引人注目。 三、计算对科学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计算为何对科学、社会网络及人们的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在计算机对科学的影响方面,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卡普经长期探索,提出了科学理论的算法性质的概念。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就是算法。算法,简而言之就是对计算的分步求解。它擅长描述动态过程,而科学公式或方程式适于静态现象。科学研究越来越多地探索动态过程,计算机科学就是算法的系统研究。 计算机应用在当前发展最快的生物学领域尤其突出。卡普近年的研究已经超出计算机科学领域,进入到微生物领域。他认为,现在生物学已经被当作信息科学看待。科学家设法将生物过程,如蛋白质的生成用算法来描述,这“自然就是算法。” 在社会网络方面,社会科学家早在技术网络出现之前就对其分析了数十年。随着因特网的出现,社会网络和技术网络不可避免地连接起来,社会网络也就可能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新的社会—技术网络包括电子邮件方式、商业网站(如Amazon)的购物推荐、通信网站(如MySpace和Facebook)的短信或小帖子,还有新闻、见解、时尚、都市神话、网络商品和服务等。 当前,人们在探索,能否用算法分析为何某些网络社区兴旺而另一些则萎缩或消失?利用计算技术研究社会网络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而言是丰富的宝藏,对营销人员和政客也同样有用。康乃尔大学教授克莱因伯格说:“这是将计算及算法用于社会科学和实践中的最主要的方式,当前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计算机图像和存储的未来趋势可能用于个人,将微波传输的数字装置和微型电话和摄像机组装到一起,可将人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录入其中。这对于通信、媒体和个人生活意义重大。微软研究实验室主任、计算机科学家拉斯希德说,他愿意看到他的儿子如何迈出第一步,倾听几年前与他去世的父亲的对话。“我愿看到往事,在未来这是可能的。” 不过,任何技术的广泛应用都有正反两面作用。拥有跟踪群体和个人的网络行为的新工具,也会引起严重的隐私问题。2006年夏天,美国在线无意中透露了65万个用户的网络搜索日志,显然将这一问题暴露出来了。它有可能成为监视社会的工具。拉斯希德说:“我们有这种能力,但要由社会来决定如何使用它,而不是由科学家来决定。”
Ⅶ 毕业论文 局域网组建的参考文献
[1] 胡存生等 《局域网—组网技术与维护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
[2] 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 第五版
[3] 黄燕 《计算机网络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4
[4] 刘小伟 《电脑局域网全面上手》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3.1
[5] 黄传河等 《计算机网络应用设计》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8
[6] 杜朝晖 《局域网与组网实训教程》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4.10
Ⅷ 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论文5000字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电子商务中的交易行为大多数都是在网上完成的,因此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是影响交易双方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电子商务系统对网络安全的要求和商务交易安全性出发,介绍利用网络安全技术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一. 引言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十分迅速。电子商务可以降低成本,增加贸易机会,简化贸易流通过程,提高生产力,改善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流的环境与系统。尽管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很强,但其贸易额所占整个贸易额的比例仍然很低。影响其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安全问题,网上的交易是一种非面对面交易,因此“交易安全“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十分重要。可以说,没有安全就没有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安全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商务交易安全。
二、电子商务网络的安全隐患
1. 窃取信息:由于未采用加密措施,数据信息在网络上以明文形式传送,入侵者在数据包经过的网关或路由器上可以截获传送的信息。通过多次窃取和分析,可以找到信息的规律和格式,进而得到传输信息的内容,造成网上传输信息泄密。
2. 篡改信息:当入侵者掌握了信息的格式和规律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将网络上传送的信息数据在中途修改,然后再发向目的地。
3. 假冒:由于掌握了数据的格式,并可以篡改通过的信息,攻击者可以冒充合法用户发送假冒的信息或者主动获取信息,而远端用户通常很难分辨。
4. 恶意破坏:由于攻击者可以接入网络,则可能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修改,掌握网上的机要信息,甚至可以潜入网络内部,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三、电子商务交易中应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为了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多种网络安全技术和协议,这些技术和协议各自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可以给电子商务交易活动提供不同程度的安全保障。
1.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目前主要的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通常使用的安全控制手段主要有包过滤、状态检测、代理服务。
2.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中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贸易方可根据需要在信息交换的阶段使用。
3. 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技术通过验证被认证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来证实被认证对象是否符合或是否有效的一种过程,用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防止攻击者假冒、篡改等。
4. 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是非对称加密和数字摘要技术的联合应用,主要方式为报文发送方从报文文本中生成一个128bit的散列值(或报文摘要),并用自己的专用密钥对这个散列值进行加密,形成发送方的数字签名。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安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商务安全提出了双重要求,其复杂程度比大多数计算机网络都高。在电子商务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安全技术问题,制定安全技术规则和实施安全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推动安全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安全的电子商务体系的形成。当然,任何一个安全技术都不会提供永远和绝对的安全,因为网络在变化,应用在变化,入侵和破坏的手段也在变化,只有技术的不断进步才是真正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肖满梅,罗兰娥:电子商务及其安全技术问题.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
[2]丰洪才,管华,陈珂: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及其安全性分析.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4,2
[3]阎慧,王伟:宁宇鹏等编着.防火墙原理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