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内容框架
扩展阅读
川西山里有网络信号吗 2025-10-13 20:22:34
共享网络需要打开的服务 2025-10-13 19:49:39

计算机网络内容框架

发布时间: 2025-10-13 18:56:20

计算机网络的七层模型是什么

从第一层至第七层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拓展资料: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型。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即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在这一框架下进一步详细规定了每一层的功能,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操作性和应用的可移植性。

第7层应用层:

OSI中的最高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虚拟终端VT、事务处理TP、远程数据库访问RDA、制造报文规范MMS、目录服务DS等协议;应用层能与应用程序界面沟通,以达到展示给用户的目的。 在此常见的协议有: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

第6层表示层:

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终端类型的转换。

第5层会话层:

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会话层管理登入和注销过程。它具体管理两个用户和进程之间的对话。如果在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用户执行一项特定的操作,会话层协议就会管理这些操作,如阻止两个用户同时更新数据库中的同一组数据。

第4层传输层:

—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传输层把消息分成若干个分组,并在接收端对它们进行重组。不同的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传送到主机。这样既能获得较高的带宽,又不影响会话层。在建立连接时传输层可以请求服务质量,该服务质量指定可接受的误码率、延迟量、安全性等参数,还可以实现基于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功能。

第3层网络层:

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除了选择路由之外,网络层还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控制网络上的拥塞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生成计费信息。

第2层数据链路层:

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差错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常用设备有网桥、交换机;

第1层物理层:

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常用设备有(各种物理设备)网卡、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

Ⅱ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大纲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2学时)

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基本概念

5、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2学时)

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数据交换技术

3、差错控制方法

第三章:局域网与城域网(2学时)

1、局域网概述

2、局域网标准和工作原理

3、常见局域网技术

4、局域网组网基础(传输介质、设备、布线)

第四章:网络操作系统基础(4学时)

1、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2、典型网络操作系统

3、Windows 2000 Server的基本应用

第五章:网络互连技术(2学时)

1、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2、网络互连的类型与层次

3、网络互连设备

第六章:Internet技术基础(4学时)

1、Internet的概述

2、TCP/IP协议基础

3、Internet的域名机制

4、Internet的基本服务

5、Internet的接入方法

第七章: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6学时)

1、WWW浏览器的使用

2、使用Outlook Express/Foxmail收发电子邮件

3、从Internet中下载文件

4、在Internet中搜索信息

第八章:网站建设与网页制作基础(4学时)

1、网站建设的一般步骤

2、网页编程技术简介

3、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HTML基础和FRONTPAGE应用)

第九章:网络系统集成技术基础(2学时)

1、 网络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

2、 网络系统集成的体系框架

3、 网络系统集成的三大环节

4、 网络系统集成的内容

5、 网络系统集成的主要阶段

第十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技术基础(2学时)

1、网络管理技术基础

2、网络安全技术基础

3、网络安全策略和网络防火墙

Ⅲ 计算机网络工程需要学什么

计算机网络工程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 公共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提供数学基础。- 大学物理:了解基本的物理原理,对理解电子技术有帮助。- 英语:提升英语水平,便于阅读国际前沿的技术文献。- 体育: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政治理论: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计算机文化基础: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C语言:学习编程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 专业基础课程:- 线性代数概率论: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数学工具。- 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电子线路CAD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课题设计:提升电子电路设计和实验能力。- 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单片机原理接口技术操作系统原理:掌握嵌入式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学习编程和数据处理的高级技巧。- 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技术:了解网络的基本原理和通信技术。- 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图形学编译原理:掌握数据库管理、图形处理和编译技术。

3. 专业课程:- 网络设备:学习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综合布线技术:掌握网络布线的设计和施工。- 网络的组建与设计:学习如何组建和设计网络。- 计算机安全技术: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防护技术。

4. 专业限选课:- Lotus:学习Lotus办公软件的使用。- Java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技术VB程序设计:提升编程和网页制作能力。

以上内容构成了计算机网络工程学习的主体框架,旨在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Ⅳ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如下:

  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

    • 特点: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分布在每个地方,通过通信线路与中心计算机相连。
    • 结构:呈现出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 分组交换网

    • 组成: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 中心: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可以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以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3. 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目的:为了让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能够互联。
    • 标准框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为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提供了标准。
  4. 高速计算机网络

    • 特点:采用了高速网络技术,实现了综合业务数字网,并伴随着多种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 技术:综合应用了多种高速网络技术,提升了网络传输的速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