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讲了五层体系结构
扩展阅读
电脑在操作时黑屏了 2025-10-16 05:13:08

计算机网络讲了五层体系结构

发布时间: 2025-10-16 03:45:44

A. 简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中各层的主要功能。

物理层:以太网·调制解调器· 电力线通信(PLC) ·SONET/SDH· G.709 ·光导纤维· 同轴电缆 · 双绞线等

物理层(或称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局域网与广域网皆属第1、2层。

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如果您想要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这个第一层,那就是“信号和介质”。

OSI采纳了各种现成的协议,其中有RS-232、RS-449、X.21、V.35、ISDN、以及FDDI、IEEE802.3、IEEE802.4、和IEEE802.5的物理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Wi-Fi(IEEE 802.11) · WiMAX(IEEE 802.16) ·ATM · DTM ·令牌环·以太网·FDDI ·帧中继· GPRS · EVDO ·HSPA · HDLC ·PPP· L2TP ·PPTP · ISDN·STP 等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为达到这一目的,数据链路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称这种数据块为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与接收方相匹配;以及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管理。

移动通信系统中Uu口协议的第二层,也叫层二或L2。

网络层协议:IP (IPv4 · IPv6) · ICMP· ICMPv6·IGMP ·IS-IS · IPsec · ARP · RARP等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介于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它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上,进一步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将数据设法从源端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运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主要内容有: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路由选择算法、阻塞控制方法、X.25协议、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异步传输模式(ATM)及网际互连原理与实现。

传输层协议:TCP · UDP · TLS ·DCCP· SCTP · RSVP · OSPF 等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ISO OSI协议的第四层协议,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传输。该层是两台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具有缓冲作用。当网络层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它将服务加以提高,以满足高层的要求;当网络层服务质量较好时,它只用很少的工作。传输层还可进行复用,即在一个网络连接上创建多个逻辑连接。

传输层在终端用户之间提供透明的数据传输,向上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传输层在给定的链路上通过流量控、分段/重组和差错控制。一些协议是面向链接的。这就意味着传输层能保持对分段的跟踪,并且重传那些失败的分段。

应用层协议:DHCP ·DNS· FTP · Gopher · HTTP· IMAP4 · IRC · NNTP · XMPP ·POP3 · SIP · SMTP ·SNMP · SSH ·TELNET · RPC · RTCP · RTP ·RTSP· SDP · SOAP · GTP · STUN · NTP· SSDP · BGP · RIP 等

应用层位于物联网三层结构中的最顶层,其功能为“处理”,即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信息处理。应用层与最低端的感知层一起,是物联网的显着特征和核心所在,应用层可以对感知层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从而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

物联网应用层的核心功能围绕两个方面:

一是“数据”,应用层需要完成数据的管理和数据的处理;

二是“应用”,仅仅管理和处理数据还远远不够,必须将这些数据与各行业应用相结合。例如在智能电网中的远程电力抄表应用:安置于用户家中的读表器就是感知层中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在收集到用户用电的信息后,通过网络发送并汇总到发电厂的处理器上。该处理器及其对应工作就属于应用层,它将完成对用户用电信息的分析,并自动采取相关措施。

(1)计算机网络讲了五层体系结构扩展阅读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这三大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过TCP/IP协议也是这三大协议中配置起来最麻烦的一个,单机上网还好,而通过局域网访问互联网的话,就要详细设置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DNS服务器等参数。

TCP/IP尽管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络协议,但TCP/IP协议在局域网中的通信效率并不高,使用它在浏览“网上邻居”中的计算机时,经常会出现不能正常浏览的现象。此时安装NetBEUI协议就会解决这个问题。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统的缺省协议。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所以建议除了TCP/IP协议之外,小型局域网的计算机也可以安上NetBEUI协议。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装了TCP/IP协议的WINDOWS98机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须安装NetBEUI协议。

IPX/SPX协议本来就是Novell开发的专用于NetWare网络中的协议,但是也非常常用--大部分可以联机的游戏都支持IPX/SPX协议,比如星际争霸,反恐精英等等。虽然这些游戏通过TCP/IP协议也能联机,但显然还是通过IPX/SPX协议更省事,因为根本不需要任何设置。除此之外,IPX/SPX协议在非局域网络中的用途似乎并不是很大.如果确定不在局域网中联机玩游戏,那么这个协议可有可无。

参考资料:网络-网络七层协议

B. 网络的五层模型是什么

网络的五层模型是指OSI(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为七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
1.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如HTTP、FTP、SMTP等。
2.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确保传输的信息在不同系统之间可以理解,负责数据的加密、压缩和格式转换等。
3. 会话层(Session Layer):管理和控制两个通信系统之间的对话,负责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如TCP和UDP。
5.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数据包从源到目的地的路由选择和传输,确保数据正确传送至下一个网络节点,如IP协议。
6.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在相邻节点之间的可靠链接和全帧的传输,如以太网(Ethernet)和Wi-Fi。
7. 物理层(Physical Layer):处理数据在介质上的传输,包括电缆、光纤和无线电频率等。
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层与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而用户则通过应用层与网络交互。这个模型有助于理解复杂的网络通信过程,并为网络设计和故障排除提供了参考框架。

C. 计算机网络的七层结构、五层结构和四层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为三种主要模型:OSI(七层)、TCP/IP(四层)和五层结构。其中,TCP/IP体系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常见,而OSI模型则是一个理论上的网络通信模型。

五层网络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和网络接口层。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职责,它们共同协作以实现数据传输。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的交互,表示层处理数据的编码和解码,会话层管理连接和会话,传输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网络接口层负责物理层的数据传输。

TCP/IP体系结构则包括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层和网络接口层。这种结构比五层结构更简洁,且在现代网络中广泛使用。TCP/IP协议数据交换的示意图显示了数据如何在各层之间流动。

总结来说,OSI模型提供了一个详尽的网络通信框架,但实际应用中,TCP/IP四层模型因其简洁性和高效性成为了主流选择。五层结构在功能上介于两者之间,提供了一种平衡的体系结构。

D.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详解(7层、5层、4层的区别)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的时候,相信大家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到底是多少层模型?其实,无论是说7层、5层还是4层都是可以的。下面让我带着大家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什么是OSI?其中文名叫做国际标准化组织,那么这个组织是干嘛的呢?这个组织属实厉害,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专门为全球制定一些标准。制定了标准后,那么世界各地的国家就不会动什么歪心思,想着自己制定一个标准来让其他国家遵循。(例如美国典型的霸权主义思想hh)好的,废话少说,下面我们先看表再解释: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5层模型是OSI和TCP/IP的综合,是市场生产出来的模型。(主要是因为官方的7层模型太过麻烦复杂)因此主要差别是去掉了会话层和表示层,而传输层改为了运输层,因为他们觉得运输名字更贴切。

可以看到,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只有4层,变得更加简洁、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