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书籍

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书籍

发布时间: 2022-04-17 15:56:59

1. 谁能推荐几本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权威书籍~

《网络安全》
http://book.fanshu.com/apabib77779
,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安全》
http://book.fanshu.com/apabib1300144
,电子工业出版社《网络安全概论》
http://book.fanshu.com/apabib1301315
,电子工业出版社《网络安全评估》
http://book.fanshu.com/apabib78940
,Steve
Manzuik,目前在Juniper网络公司任高级安全研究主管。他在信息技术和安全行业有超过14年的经验,尤其侧重于操作系统和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评估》
http://book.fanshu.com/apabib78950
,Sandy
Carter是IBM负责SOA和WebSphere战略、渠道和市场营销的副总裁,负责整个IBM公司的全球SOA的先导工作。Sandy
Carter协管包括软件、服务和硬件在内的整个IBM公司的SOA战略,以及确立整个IBM公司的SOA的方向。

2.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和防火墙技术的书什么比较权威啊

计算机网络安全目录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书 名:计算机网络安全
作者:顾巧论 贾春福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ISBN: 9787302091394 开本: 16 定价: 24.00 元

3. 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书籍

呵呵,,你须要先学习最基本的知识,然后一步一步的学习一下
如果你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先看看TCP/IP这个然后就会相对简单多了~

4. 求: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方案的应用与研究”方面的书籍

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

1 绪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网络安全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问题,其中也会涉及到是否构成犯罪行为的问题。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它主要关心的是确保无关人员不能读取,更不能修改传送给其他接收者的信息。此时,它关心的对象是那些无权使用,但却试图获得远程服务的人。安全性也处理合法消息被截获和重播的问题,以及发送者是否曾发送过该条消息的问题。
大多数安全性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有恶意的人试图获得某种好处或损害某些人而故意引起的。可以看出保证网络安全不仅仅是使它没有编程错误。它包括要防范那些聪明的,通常也是狡猾的、专业的,并且在时间和金钱上是很充足、富有的人。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能够制止偶然实施破坏行为的敌人的方法对那些惯于作案的老手来说,收效甚微。
网络安全性可以被粗略地分为4个相互交织的部分:保密、鉴别、反拒认以及完整性控制。保密是保护信息不被未授权者访问,这是人们提到的网络安全性时最常想到的内容。鉴别主要指在揭示敏感信息或进行事务处理之前先确认对方的身份。反拒认主要与签名有关。保密和完整性通过使用注册过的邮件和文件锁来

2 方案目标

本方案主要从网络层次考虑,将网络系统设计成一个支持各级别用户或用户群的安全网络,该网在保证系统内部网络安全的同时,还实现与Internet或国内其它网络的安全互连。本方案在保证网络安全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比如:可以满足个人的通话保密性,也可以满足企业客户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障,数据库不被非法访问和破坏,系统不被病毒侵犯,同时也可以防止诸如反动淫秽等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等。
需要明确的是,安全技术并不能杜绝所有的对网络的侵扰和破坏,它的作用仅在于最大限度地防范,以及在受到侵扰的破坏后将损失尽旦降低。具体地说,网络安全技术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采用多层防卫手段,将受到侵扰和破坏的概率降到最低;
2.提供迅速检测非法使用和非法初始进入点的手段,核查跟踪侵入者的活动;
3.提供恢复被破坏的数据和系统的手段,尽量降低损失;
4.提供查获侵入者的手段。
网络安全技术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基础,近年来,网络安全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经产生了十分丰富的理论和实际内容。

3 安全需求

通过对网络系统的风险分析及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及安全方案来确保网络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即,
可用性: 授权实体有权访问数据
机密性: 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实体或进程
完整性: 保证数据不被未授权修改
可控性: 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操作方式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依据与手段

访问控制:需要由防火墙将内部网络与外部不可信任的网络隔离,对与外部网络交换数据的内部网络及其主机、所交换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同样,对内部网络,由于不同的应用业务以及不同的安全级别,也需要使用防火墙将不同的LAN或网段进行隔离,并实现相互的访问控制。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在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防止非法窃取、篡改信息的有效手段。
安全审计: 是识别与防止网络攻击行为、追查网络泄密行为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网络监控与入侵防范系统,识别网络各种违规操作与攻击行为,即时响应(如报警)并进行阻断;二是对信息内容的审计,可以防止内部机密或敏感信息的非法泄漏

4 风险分析

网络安全是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网络安全不单是单点的安全,而是整个信息网的安全,需要从物理、网络、系统、应用和管理方面进行立体的防护。要知道如何防护,首先需要了解安全风险来自于何处。网络安全系统必须包括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涵盖物理层、系统层、网络层、应用层和管理层各个层面上的诸多风险类。无论哪个层面上的安全措施不到位,都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都有可能造成网络的中断。根据国内网络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应用情况,应当从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及管理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地分析。
风险分析是网络安全技术需要提供的一个重要功能。它要连续不断地对网络中的消息和事件进行检测,对系统受到侵扰和破坏的风险进行分析。风险分析必须包括网络中所有有关的成分。

5 解决方案

5.1 设计原则
针对网络系统实际情况,解决网络的安全保密问题是当务之急,考虑技术难度及经费等因素,设计时应遵循如下思想:
1.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保持网络原有的性能特点,即对网络的协议和传输具有很好的透明性;
3.易于操作、维护,并便于自动化管理,而不增加或少增加附加操作;
4.尽量不影响原网络拓扑结构,同时便于系统及系统功能的扩展;
5.安全保密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一次性投资,可以长期使用;
6.安全与密码产品具有合法性,及经过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认可或认证;
7.分步实施原则:分级管理 分步实施。
5.2 安全策略
针对上述分析,我们采取以下安全策略:
1.采用漏洞扫描技术,对重要网络设备进行风险评估,保证信息系统尽量在最优的状况下运行。
2.采用各种安全技术,构筑防御系统,主要有:

(1) 防火墙技术:在网络的对外接口,采用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层进行访问控制。
(2) NAT技术:隐藏内部网络信息。
(3) VPN:虚拟专用网(VPN)是企业网在因特网等公共网络上的延伸,通过一个私有的通道在公共网络上创建一个安全的私有连接。它通过安全的数据通道将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公司业务伙伴等与公司的企业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扩展的公司企业网。在该网中的主机将不会觉察到公共网络的存在,仿佛所有的机器都处于一个网络之中。公共网络似乎只由本网络在独占使用,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4)网络加密技术(Ipsec) :采用网络加密技术,对公网中传输的IP包进行加密和封装,实现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它可解决网络在公网的数据传输安全性问题,也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内网的安全问题。
(5) 认证:提供基于身份的认证,并在各种认证机制中可选择使用。
(6) 多层次多级别的企业级的防病毒系统:采用多层次多级别的企业级的防病毒系统,对病毒实现全面的防护。
(7)网络的实时监测: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对主机和网络进行监测和预警,进一步提高网络防御外来攻击的能力。
3.实时响应与恢复: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对网络攻击等实时响应与恢复能力。
4.建立分层管理和各级安全管理中心。
5.3 防御系统
我们采用防火墙技术、NAT技术、VPN技术、网络加密技术(Ipsec)、身份认证技术、多层次多级别的防病毒系统、入侵检测技术,构成网络安全的防御系统。
5.3.1 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
为保证信息网络系统的物理安全,还要防止系统信息在空间的扩散。通常是在物理上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来减少或干扰扩散出去的空间信号。这是政府、军队、金融机构在兴建信息中心时首要的设置的条件。
为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在物理安全方面应采取如下措施:
1.产品保障方面:主要指产品采购、运输、安装等方面的安全措施。
2.运行安全方面:网络中的设备,特别是安全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能够从生成厂家或供货单位得到迅速的技术支持服务。对一些关键设备和系统,应设置备份系统。
3.防电磁辐射方面:所有重要涉密的设备都需安装防电磁辐射产品,如辐射干扰机。
4.保安方面:主要是防盗、防火等,还包括网络系统所有网络设备、计算机、安全设备的安全防护。
5.3.2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保障手段,是网络通信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其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控制入、出一个网络的权限,并迫使所有的连接都经过这样的检查,防止一个需要保护的网络遭外界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在逻辑上,防火墙是一个分离器,一个限制器,也是一个分析器,有效地监视了内部网络和Internet之间地任何活动,保证了内部网络地安全;在物理实现上,防火墙是位于网络特殊位置地以组硬件设备――路由器、计算机或其他特制地硬件设备。防火墙可以是独立地系统,也可以在一个进行网络互连地路由器上实现防火墙。用防火墙来实现网络安全必须考虑防火墙的网络拓扑结构:

(1)屏蔽路由器:又称包过滤防火墙。
(2)双穴主机:双穴主机是包过滤网关的一种替代。
(3)主机过滤结构:这种结构实际上是包过滤和代理的结合。
(4)屏蔽子网结构:这种防火墙是双穴主机和被屏蔽主机的变形。
根据防火墙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包过滤型、网络地址转换—NAT、代理型和监测型。
5.3.2.1 包过滤型
包过滤型产品是防火墙的初级产品,其技术依据是网络中的分包传输技术。网络上的数据都是以“包”为单位进行传输的,数据被分割成为一定大小的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中都会包含一些特定信息,如数据的源地址、目标地址、TCP/UDP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等。防火墙通过读取数据包中的地址信息来判断这些“包”是否来自可信任的安全站点 ,一旦发现来自危险站点的数据包,防火墙便会将这些数据拒之门外。系统管理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订判断规则。 包过滤技术的优点是简单实用,实现成本较低,在应用环境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系统的安全。 但包过滤技术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包过滤技术是一种完全基于网络层的安全技术,只能根据数据包的来源、目标和端口等网络信息进行判断,无法识别基于应用层的恶意侵入,如恶意的Java小程序以及电子邮件中附带的病毒。有经验的黑客很容易伪造IP地址,骗过包过滤型防火墙。
5.3.2.2 网络地址转化—NAT
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用于把IP地址转换成临时的、外部的、注册的IP地址标准。它允许具有私有IP地址的内部网络访问因特网。它还意味着用户不许要为其网络中每一台机器取得注册的IP地址。在内部网络通过安全网卡访问外部网络时,将产生一个映射记录。系统将外出的源地址和源端口映射为一个伪装的地址和端口,让这个伪装的地址和端口通过非安全网卡与外部网络连接,这样对外就隐藏了真实的内部网络地址。在外部网络通过非安全网卡访问内部网络时,它并不知道内部网络的连接情况,而只是通过一个开放的IP地址和端口来请求访问。OLM防火墙根据预先定义好的映射规则来判断这个访问是否安全。当符合规则时,防火墙认为访问是安全的,可以接受访问请求,也可以将连接请求映射到不同的内部计算机中。当不符合规则时,防火墙认为该访问是不安全的,不能被接受,防火墙将屏蔽外部的连接请求。网络地址转换的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不需要用户进行设置,用户只要进行常规操作即可。
5.3.2.3 代理型
代理型防火墙也可以被称为代理服务器,它的安全性要高于包过滤型产品,并已经开始向应用层发展。代理服务器位于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完全阻挡了二者间的数据交流。从客户机来看,代理服务器相当于一台真正的服务器;而从服务器来看,代理服务器又是一台真正的客户机。当客户机需要使用服务器上的数据时,首先将数据请求发给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再根据这一请求向服务器索取数据,然后再由代理服务器将数据传输给客户机。由于外部系统与内部服务器之间没有直接的数据通道,外部的恶意侵害也就很难伤害到企业内部网络系统。 代理型防火墙的优点是安全性较高,可以针对应用层进行侦测和扫描,对付基于应用层的侵入和病毒都十分有效。其缺点是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而且代理服务器必须针对客户机可能产生的所有应用类型逐一进行设置,大大增加了系统管理的复杂性。

5.3.2.4 监测型
监测型防火墙是新一代的产品,这一技术实际已经超越了最初的防火墙定义。监测型防火墙能够对各层的数据进行主动的、实时的监测,在对这些数据加以分析的基础上,监测型防火墙能够有效地判断出各层中的非法侵入。同时,这种检测型防火墙产品一般还带有分布式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安置在各种应用服务器和其他网络的节点之中,不仅能够检测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同时对来自内部的恶意破坏也有极强的防范作用。据权威机构统计,在针对网络系统的攻击中,有相当比例的攻击来自网络内部。因此,监测型防火墙不仅超越了传统防火墙的定义,而且在安全性上也超越了前两代产品,虽然监测型防火墙安全性上已超越了包过滤型和代理服务器型防火墙,但由于监测型防火墙技术的实现成本较高,也不易管理,所以目前在实用中的防火墙产品仍然以第二代代理型产品为主,但在某些方面也已经开始使用监测型防火墙。基于对系统成本与安全技术成本的综合考虑,用户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某些监测型技术。这样既能够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安全系统的总拥有成本。 实际上,作为当前防火墙产品的主流趋势,大多数代理服务器(也称应用网关)也集成了包过滤技术,这两种技术的混合应用显然比单独使用具有更大的优势。由于这种产品是基于应用的,应用网关能提供对协议的过滤。例如,它可以过滤掉FTP连接中的PUT命令,而且通过代理应用,应用网关能够有效地避免内部网络的信息外泄。正是由于应用网关的这些特点,使得应用过程中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对多种网络应用协议的有效支持和对网络整体性能的影响上。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5.3.3 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看看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入侵检测被认为
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这些都通过它执行以下任务来实现:
1.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
2.系统构造和弱点的审计;
3.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向相关人士报警;
4.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
5.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6. 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5.4 安全服务
网络是个动态的系统,它的变化包括网络设备的调整,网络配置的变化,各种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变化,管理人员的变化。即使最初制定的安全策略十分可靠,但是随着网络结构和应用的不断变化,安全策略可能失效,必须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针对以上问题和网管人员的不足,下面介绍一系列比较重要的网络服务。包括:
1.通信伙伴认证
通信伙伴认证服务的作用是通信伙伴之间相互确庥身份,防止他人插入通信过程。认证一般在通信之前进行。但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在通信过程中随时进行。认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检查一方标识的单方认证,一种是通信双方相互检查对方标识的相互认证。
通信伙伴认证服务可以通过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以及认证机制实现。
2.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服务的作用是保证只有被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网络和利用资源。访问控制的基本原理是检查用户标识,口令,根据授予的权限限制其对资源的利用范围和程度。例如是否有权利用主机CPU运行程序,是否有权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和修改等等。
访问控制服务通过访问控制机制实现。
3.数据保密
数据保密服务的作用是防止数据被无权者阅读。数据保密既包括存储中的数据,也包括传输中的数据。保密查以对特定文件,通信链路,甚至文件中指定的字段进行。
数据保密服务可以通过加密机制和路由控制机制实现。
4.业务流分析保护
业务流分析保护服务的作用是防止通过分析业务流,来获取业务量特征,信息长度以及信息源和目的地等信息。
业务流分析保护服务可以通过加密机制,伪装业务流机制,路由控制机制实现。

5.数据完整性保护
数据完整性保护服务的作用是保护存储和传输中的数据不被删除,更改,插入和重复,必要时该服务也可以包含一定的恢复功能。
数据完整性保护服务可以通过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以及数据完整性机制实现
6.签字
签字服务是用发送签字的办法来对信息的接收进行确认,以证明和承认信息是由签字者发出或接收的。这个服务的作用在于避免通信双方对信息的来源发生争议。
签字服务通过数字签名机制及公证机制实现。
5.5 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动向
我国信息网络安全研究历经了通信保密、数据保护两个阶段,正在进入网络信息安全研究阶段,现已开发研制出防火墙、安全路由器、安全网关、黑客入侵检测、系统脆弱性扫描软件等。但因信息网络安全领域是一个综合、交叉的学科领域它综合了利用数学、物理、生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诸多学科的长期积累和最新发展成果,提出系统的、完整的和协同的解决信息网络安全的方案,目前应从安全体系结构、安全协议、现代密码理论、信息分析和监控以及信息安全系统五个方面开展研究,各部分相互协同形成有机整体。国际上信息安全研究起步较早,力度大,积累多,应用广,在70年代美国的网络安全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计算机保密模型”(Beu& La pala模型)的基础上,指定了“
可信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估准则”(TCSEC),其后又制定了关于网络系统数据库方面和系列安全解释,形成了安全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准则。

结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网络安全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问题,其中也会涉及到是否构成犯罪行为的问题。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它主要关心的是确保无关人员不能读取,更不能修改传送给其他接收者的信息。此时,它关心的对象是那些无权使用,但却试图获得远程服务的人。安全性也处理合法消息被截获和重播的问题,以及发送者是否曾发送过该条消息的问题。
本论文从多方面描述了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信息的保密,认证和完整性保护机制,使网络中的服务,数据以及系统免受侵扰和破坏。比如防火墙,认证,加密技术等都是当今常用的方法,本论文从这些方法入手深入研究各个方面的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可以使读者有对网络安全技术的更深刻的了解。

5. 有谁可以推荐基本有关网络安全的书籍。

实战网络安全——实战网络技术丛书 ¥30.40元
本书阐述了网络所涉及的安全问题,还通过实例、实训来增强读者的理解及动手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物理与环境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通信安全、Web安全、数据安全、病毒及其预防、黑客攻击与防范、防火墙技术及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本书不仅?...
网络安全CISCO解决方案 ¥33.25元
虽然Cisco Systems公司通过推出Cisco Secure产品系列来帮助客户建立安全的网络,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使用cisco Secure产品系列来解决因特网安全性问题的出版物,本书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本书英文原版的作者都是具有高深资深的网络安全专家,其中主笔人Andrew ...
Microsoft,UNIX及Oracle主机和网络安全 ¥75.05元
本书凝聚了数十位权威的国际安全专家的实战经验和技术总结。它不仅提供了Windows系统、UNIX系统和Oracle系统的主机及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而且包括了企业的安全管理规范和原则;它既高屋建瓴地描述了企业内部网整体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漏洞,又细致地介绍了Windows,UNIX ...
黑客大曝光:网络安全机密与解决方案(第3版,1CD) ¥75.05元
本书从攻击者和防御者的不同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计算机和网络入侵手段以及相应的防御措施。学习本书中,可以研磨着名安全专家Stuart McClure,Joel Scambary和George Kurtz提供的最新的最为详细的渗透和攻击实例,并向他们学习如何一步步地保护系统。此外,书中还增添?...
MICROSOFF,UNIX及ORACLE主机和网络安全 ¥75.05元
本书凝聚了数十位权威的国际安全专家的实战经验和技术总结。它不仅提供了Windows系统、UNIX系统和Oracle系统的主机及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而且包括了企业的安全管理规范和原则;它既高屋建瓴地描述了企业内部网整体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漏洞,又细致地介绍了Windows,UNIX,O ...
网络安全概论——安全技术大系 ¥39.90元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网络安全的概念、原理及体系架构,详细论述了密码技术、公钥基础设施(PKI)、特权管理基础设施(PMI)、网络层安全性问题,以及Web、电子邮件、数据库安全和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并对最新的防火墙技术、网络攻击技术和黑客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
网络安全实用教程 (第二版) ¥42.75元
本书介绍的知识可以保护您的数字化知识、数据和功能不被误用和篡改。本书详细介绍了防火墙实现方法、无线网络、桌面保护系统、生物识别技术和大量最新的核心安全措施。理解攻击的4种方式以及每一种攻击方式对机构造成的损害,有助于保护信息和系统的基本安全服务。通过?...
网络安全——公众世界中秘密通信 ¥42.75元
本书全面阐述了信息安全理论,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即密码学、认证、标准、电子邮件以及其他安全机制。其中,第一部分阐述了密码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种经典的和现代的加密算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如何在网络中证明身份、人在向设备证明自己的身份时可能碰到的问题、认证握手 ...
计算机网络安全 ¥17.10元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它作为进行信息交流、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工具,已深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当中。同时,计算机安全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计算机病毒扩散、网络黑客攻击、计算机网络犯罪等违法事件 ...
移动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30.40元
本书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先从整体上对移动网络、移动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移动网络相对于有线网络的特点等做了简要介绍,并给读者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然后从移动安全技术、移动安全攻与防、部署移动安全、移动安全应用四个方面对移动网络安全做了细致的描述和讨论。 ...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影印版) ¥45.60元
本书清晰易懂地介绍了密码学和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实际问题,探讨了加密、解密、对称和不对称密钥,详细分析和解释了各种主要密码算法,包括数据加密标准(DES),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RC5,Blowfish,先进加密标准(AES),RSA,数字签名算法(DSA)等,并讨论了主要用?...
网络安全——公众世界中的秘密通信(第二版) ¥42.75元
本书全面阐述了信息安全理论,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即密码学、认证、标准、电子邮件以及其他安全机制。其中,第一部分阐述了密码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种经典的和现代的加密算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如何在网络中证明身份、人在向设备证明自己的身份时可能碰到的问题、认证握?...
计算机网络安全 ¥27.55元
本书以网络安全通常采取的安全措施(对策)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网络安全知识和技术,重点介绍了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网络信息的安全保护,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与数据安全、网络实体安全、数据加密与鉴别、防火墙安全、网络病毒防治、入侵检测与防护、黑客攻击及 ...
计算机网络安全 ¥27.55元
...
黑客大曝光:网络安全机密与解决方案(第5版) ¥74.10元
因特网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没有什么人能够确保赢得胜利。作为一家全球性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司的总裁,我曾经亲眼目睹Nimda、Blaster和Fun Love等蠕虫像纳粹德国发动的闪电战那样洗劫了无数的公司。在这类攻击活动刚爆发时的关键而又混乱的几个小时里,全世界的信息安全 ...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 ¥40.85元
Atul Kahate在印度和世界IT业中已经有8年的工作经验,他取得了统计学学士学位和计算机系统专业的MBA学位。这是他撰写的第二部IT专着,他过去曾为Tata McGraw-Hill出版公司与他人合写了“Web Technologies -TCP/IP to Internet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s”一书。目前,?...
网络安全实用教程(第二版) ¥42.75元
本书介绍的知识可以保护您的数字化知识、数据和功能不被误用和篡改。本书详细介绍了防火墙实现方法、无线网络、桌面保护系统、生物识别技术和大量最新的核心安全措施。理解攻击的4种方式以及每一种攻击方式对机构造成的损害,有助于保护信息和系统的基本安全服务通过指?...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标准教程 ¥23.75元
本书详细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机制,整体安全机制分为防御、攻击、网络安全管理和整体安全体系几个部分。第1部分从常见的防御机制出发,从网络安全产品入手介绍了防火墙、入侵侦测系统,同时从网络层次体系的角度出发,详细描述了网络层的协议、面临的攻击和相应?...
网络安全设计标准教程 ¥23.75元
本书详细叙述利用Windows Server 2003构建安全网络的基础知识。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网络安全和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安全概论、网络攻击的目的、方法和原理以及操作系统概论和Windows Server 2003的简要介绍;第二部分详细介绍有关Windows Server 2 ...
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 ¥46.55元
全书共分3篇15章。第1篇为网络安全基础篇,共3章,主要讨论了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并从网络协议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当今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威胁;第2篇为保密学基础,共5章,较详细地讨论了网络安全中涉及的各种密码技术;第3篇为网络安全实践,共7章,主要介?...
网络安全与电子商务 ¥19.95元
本书从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基本知识入手,介绍了网络及通信安全、黑客及其防范、病毒及其防治、防火墙和加密技术、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操作系统与数据安全、安全电子交易协议和网络安全管理等内容。在编写体例方面,网络安全在前,电子商务安全在后,网络安全威胁在前,防 ...
Cisco 网络安全 ¥28.31元
实用的、权威的Cisco网络安全指南。本书是关于Cisco网络安全中关键要素的实现和配置的最实用、最方便的指南!资深网络安全顾问James Pike为Cisco安全产品的实现和配置提供了循序渐进的指南——包括使用PIX防火墙的深入介绍。 ...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 ¥31.35元
本书针对计算机学科的特点,主要介绍加密算法在该领域的基本实现和应用。书中不过多讲述原理,而是在综合介绍各种网络攻击和防范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如何用动态的手段来解决动态发展的网络安全问题。所应用的管理手段包括对设备、技术、人员、业务等各个方面的 ...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第二版) ¥24.70元
本书是对第一版内容进行更新后形成的第二版。 本书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础理论、原理及其实现方法。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概论、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实体安全与硬件防护技术、密码技术与压缩技术、数据库系统安全、网络存储备份技术、计算机 ...
家用电脑网络安全防护与隐私保护掌中宝 ¥9.50元
全书分为网络安全基础篇、网络防护实战篇和个人隐私保护篇。从家用电脑使用过程中经常碰到的各类问题着手,针对与网络安全相关的病毒、黑客、木马、邮件炸弹、个人隐私等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了各种相关的防范措施。 本书适合于家用电脑网络用户以及有一 ...

6. 高手推荐几本网络安全和病毒基础书籍

黑客守则可千万别忘了,至少有几条要牢记谨守: 1、谨慎存放有关攻击资料的笔记,最好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让人不知所云; 2、在虚拟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要用虚拟的ID行事,不要留下真实姓名或其它资料; 3、不要向身边的朋友炫耀你的技术——除非你认为就算因他的原因导致你*&^%$,你也不会怪他…… 4、网友聊天不要轻易说出自己的学习与攻击计划——拍搭当然不一样啦。 也许你会觉得我太过多事,但现在国内突然涌起的这阵“黑客热”的确象一个难以把握的漂漂MM,往好里想,情势大好,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但……国家的安全部门允许这群拥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在不受其控制的情况下呢,自由地在可能有机密情报的电脑世界里转悠吗?几则最新的消息或许应该看一看(都是99-11月的): 1、北京公安部已专门成立了一个安全小组,专门对抗敌方黑客入侵; 2、大陆已着手因应资讯战的建设工作,并于‘总参二部(军事情报部)’下设‘科学装备局’,此一机构目前也针对电脑网络资料窃取、窜改及散播病毒等加以监控。(台湾报导) 3、据某报声称(解放军报?),信息战已迫在眉睫,应该有一个“网军”来因应这种情势…… 我们只对技术感兴趣,但千万不要因为热爱技术却坑了自个儿,所以,小心点儿好,是吧! 还有,我只是一个电脑爱好者,各位千万别把我当黑客,我也不懂如何黑——正所谓咬人的的狗不叫——一句出口骂了自个儿不说还得罪一大片……本文档只为电脑爱好者提供,如有任何非法使用情况发生,一概由肇事者自行承担责任——先撇清了^&^ 好了,题外话说到这里,现在先把我计划中的内容理个大纲吧: 1、安全概念及思路(别忽略了它噢,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其实真正软件中的漏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多,而被攻破的系统有许多是因为人为的疏失才“惨遭蹂躏”的。 2、以入侵者的角度考虑安全问题(整个入侵过程的思路与动作方法,有机会我会把一整个过程详细写下并贴图的,这是后话) 3、系统配置方案 4、几篇国外基础性文章的翻译 5、部份国内较流行工具的使用方法 好,现在开始我们的第一章,安全概念及思路: 一、综述、 一提起网络安全,大家心里想到的首先应该都是“某某的主页被黑了”“五角大楼昨天又被黑客闯入”之类的讯息,其实我认为这只是安全的一个方面,是属远程攻击,但你是否想到,90%以上的入侵行为其实不是黑客们干的,而是你身边的同事、朋友……或者你再想想,系统被人侵入后造成资料丢失的后果,但如果你的电脑被暴雨干干净净彻头彻尾地洗了一遍,你里面的数据还在不在呢?所以我认为计算机安全应该分为物理安全、本地安全和远程安全。 物理安全因为牵涉到储如机房布置,防水防火等事项,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内。 二、本地安全失控 @ 单机安全 古龙大侠说过:越是亲密的朋友,就可能是越危险的敌人。听说过吧——没有?我告诉你吧,你有一台电脑,平时用来上上网,玩玩游戏,偶尔也敲点公文进去,你认为它挺安全的,但有一天,你的朋友突然告诉你,他有你的上网帐号和密码,你相信吗?——不要不信,这种方法挺多的,假如你用的是WINDOWS,假如你拨号上网的密码写了保存,那——默哀三分钟——你根本一点安全概念都没有嘛!任何人只要在你的电脑上运行某个小软件就…… 我从来不保存什么密码——你可能要得意的说,但——你的朋友在你电脑里装了一个木马,可以捕捉拨号网络那个“连接到”的Caption,然后记下你所按的键盘,悄悄地将文件写入一个加密过的文本后再自动退出——会点编程的人应该都做得到,你的电脑是不是失守了? 设了屏幕保护密码——天啊,重启动后还有什么? 设定了管理策略,用策略编辑器编辑过,如果不输密码他就进不了,进去了也什么都干不成!——把你的user.dat和system.dat删掉后用我的代替,这个主意你认为怎么样? 当然我不是让你杯弓蛇影弄得一个朋友都没有只能形影相吊——这样活着太没劲啦! 如果你的电脑没有机密资讯的话当然无所谓,如果有——保证尽量少的人接触它! 写了这么多都是WIN9X的,UNIX系统里这方面的问题是不是就少了呢?从物理方面来说,如果一台机器摆放的位置不安全,能让人有足够的时间

7. 学习计算机网络安全要看什么书

CCNA CCNP CCIE 这3个证书那上你就牛X了~ 这是关于网络技术的
先学CCNA属于基础的

8. 关于信息安全的基础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西安电子科大的《密码学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密码学与网络安全》,如果你想做网络安全的话,最好是考思科认证课程,这是网络世界里最权威的商业认证,大学离得计算机网络实验什么的全是ccna的内容,如果有毅力,考CCSP吧。密码学是计算机、通信与现代数学的交叉学科,需要很多前期科目铺垫,比如信息论与编码、近世代数、离散数学……,最好再学学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如果连密码学常用的计算(如模运算、椭圆曲线)和基本的通信原理都不会,怎么研究密码算法~~还有一点需要强调,信息安全是个很宽泛的学科,密码学、网络这是两个分支,前者偏软件,而且需要很强的数学功底,后者偏硬件,路由交换防火墙通信都需要学,你要两边都搞懂的话难度很大。

9. 有谁能提供基本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经典书籍

《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本书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978-7-5640-1462-9。从信息安全到网络攻击和检测,从信息保护到网络防火墙容灾和备份技术,从网络安全的技术问题到法律法规依法管理问题,可算是一本较经典的书籍。